写作教程-罗素三原则

合集下载

罗素丨论我们关于普遍原则的知识

罗素丨论我们关于普遍原则的知识

罗素丨论我们关于普遍原则的知识归纳法原则对于凡以经验为根据的论证的有效性都是必要的,而归纳法原则本身却不是经验所能证明的;可是大家居然毫不迟疑地信仰它,最低限度,在实际应用到各方面时是如此。

有这些特点的不仅是归纳法原则。

还有许多别的原则,经验既不能证明又不能反对,然而在那些从被经验到的事物出发所做的论证中的确是运用这些原则。

这些原则有的甚至比归纳法原则还要明确,我们对它们的知识,其确切程度与我们对感觉材料存在的知识是同等的。

它们构成了我们可以根据感觉之所得而进行推论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所推论出来的是真确的,那么我们的推论原则就必定和我们得到的材料一样也是真确的。

这些推论原则是太显然了,很容易被人忽略过去,以致我们往往同意其中所包含的假定而未能领悟到它只是一个假定。

如果要获得一种正确的知识论,那末认识推论原则的应用便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我们对于这些原则的知识,已经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和困难的问题。

我们关于普遍原则的全部知识的实际情形是:首先,我们认识到这一原则的某种特殊应用,然后我们又认识到这个特殊性是无所谓的,于是就有一种到处都可以真确地被我们肯定的普遍性。

在教算术这类事情上就很容易认识这一点:“二加二等于四”首先是从某个特殊的两对成双的例子中体会出来的,以后又有另一个例子,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最后能了解到任何两对成双的都确乎是如此。

逻辑原则的情形也同样。

假设两个人在讨论今天是几号。

一个说,“至少你要承认:如果昨天是十五号,今天就必定是十六号。

”另一个说:“对,我承认这一点”。

第一个继续说:“你知道昨天是十五号,因为你和琼斯一道吃过饭,你的日记写着那是十五号的事。

”第二个说:“是的,所以今天就是十六号了。

这样的论证并不难理解;倘使承认它的前提中的事实是真的,便没有人会否认结论也必然是真的。

但是,它的真理却有赖于一个普遍的逻辑原则的范例。

这个逻辑原则如下:“假定已知:如果这是真的,则那也是真的。

又假定已知这是真的,那么,结果便是那也是真的。

【初中英语】初中英语写作技巧之一二三原则

【初中英语】初中英语写作技巧之一二三原则

【初中英语】初中英语写作技巧之一二三原则
【—写作技巧之一二三原则】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老师对英语写作中的一二三原则知识的讲解。

一、二、三原则
领导讲话总是第一部分、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二部分、第一点…如此罗嗦。

可毕竟还是条理清楚。

考官们看文章也必然要通过这些关键性的“标签”来判定你的文章是否结构清楚,条理自然。

破解方法很简单,只要把下面任何一组的词汇加入到你的几个要点前就清楚了。

1)第一,第二,第三,最后
2)firstly,secondly,thirdly,finally(不推荐,原因:俗)
3)第一,第二,第三,最后
4)inthefirstplace,inthesecondplace,inthethirdplace,lastly(不推荐,原因:俗)
5)首先,然后,进一步,最后(强烈推荐)
6)tostartwith,next,inaddition,finally(强烈推荐)
7)首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最重要的(强烈推荐)
8)mostimportantofall,moreover,finally
9)一方面,另一方面
10)foronething,foranotherthing(适用于两点的情况)
建议:不仅要注意写作,还要注意口语!我希望学生们学得更好!。

罗素逻辑构成原则

罗素逻辑构成原则

罗素逻辑构成原则引言:罗素逻辑构成原则是由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提出的一套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于数理逻辑、哲学推理、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罗素逻辑构成原则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非矛盾原则非矛盾原则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不可能同时为真。

换句话说,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中间状态。

这个原则在逻辑推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了推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当我们面对一个陈述时,如果我们发现它与已知的事实相矛盾,我们就可以排除该陈述的真实性。

二、排中律排中律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必然有一个为真。

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其他可能性。

排中律在数理逻辑中常用于证明或推理过程中的假设,它确保了我们能够得到确定的结论。

三、第三中间原则第三中间原则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外,还存在第三个可能性。

这个原则强调了在逻辑推理中不仅仅局限于二元对立的观点,还要考虑到其他可能的情况。

第三中间原则在哲学、科学研究和辩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分析和探讨问题。

四、爆炸律爆炸律是指从矛盾前提可以推导出任何命题的原则。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从一个矛盾的前提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任何命题。

这个原则在逻辑学中用于证明一个命题的真假,它显示了矛盾的前提会导致推理过程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五、同一律同一律是指一个命题与其自身相等。

这个原则保证了逻辑推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在逻辑推理中,我们可以根据同一律来简化复杂的命题,使得推理过程更加简洁和清晰。

六、替换律替换律是指在一个命题中,如果两个子命题等价,那么可以互相替代。

这个原则在逻辑推理中经常用于简化复杂的命题,使得推理过程更加高效。

替换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简单、更直接的推理路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七、联结词的运用联结词是指用来连接命题的词语,如“与”、“或”、“非”等。

在逻辑推理中,联结词的运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复杂的命题和推理关系。

罗素 智慧的五个原则

罗素 智慧的五个原则

罗素智慧的五个原则
罗素提出的智慧的五个原则如下:
1.要有自尊心,要有勇于接受自己的缺点的精神,但切不可因此而灰心。

2.永远不要对自己感到满足,不断地挑战自己,尽量让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3.不要害怕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它可以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吸取经验,更好地提升自己。

4.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固定在某一种模式上,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方法。

5.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智慧。

以上原则仅供参考,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以深入了解罗素的智慧观。

英语写作三原则

英语写作三原则

英语写作三原则原则一:逻辑语义关系标示语的使用句子间或段落间的命题之间的语义联系可以通过逻辑关系标示词直接连接起来,以显性的语言成分形式出现于篇章表层;这就是所谓的语篇逻辑语义的“显明性” (explic itness)。

但在有的情况下,或是因为信息本身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楚,或是因为情景语境已经提供了必要的启示,即使没有连接性词语,句子与句子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可以通过隐性的衔接手段连接起来;语篇逻辑语义的这种特征被称为语篇逻辑语义的“隐含性”(implicitness)。

连接是指用连词、副词或词组(短语)等逻辑关系标示语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的手段,可用来表示两个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绝大多数的语言研究者认为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的确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差异。

如朱永生(2001:102)认为,与其他所有衔接手段相比,连接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别最大的一种衔接手段;再如,连淑能(1992)认为,由于汉语注重意合,在汉语的语篇中,隐性的连接成分是相当常见的,是读者或听话者很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一种语言现象。

而英语注重形合,英语中语篇连接成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显性的。

因此,这种“显明性”和“隐含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这种差异所造成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在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中国学生由于受汉语隐性连接传统方式的影响,在两个命题之间常常不使用逻辑语义关系标示语,有时甚至因为理解问题而误用逻辑语义关系标示语,因而造成逻辑关系表达不清的问题。

在英语写作具体行文过程中,连接或表示语篇中不同命题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成分就是我们所谓的逻辑关系标示语。

它们往往是一些常见的小词。

比如说,“and”一般被用来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but, however, yet, nevertheless”等一般被用来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越是常见的词,就往往越为学生所忽视;加上受汉语逻辑语义“隐含性”特征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时极易出现逻辑关系标示语的误用甚至于不用。

解读罗素的三种激情(ThreePassions)

解读罗素的三种激情(ThreePassions)

解读罗素的三‎种激情(Three Passio‎n s)Author‎e d by Frank《三种激情》是选自《伯特兰·罗素自传》的一篇优秀散‎文。

它既是作者心‎灵的expr‎ession‎,也是对生命的‎e xperi‎e nce。

作者以sha‎r p的感悟和‎a cute的‎目光,分析了人生中‎的三种激情,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for knowle‎d ge, and unbear‎a ble pity for the suffer‎i ng of mankin‎d)。

对爱的渴望,使人欣喜若狂‎,既能解除孤独‎,又能发现美好‎的未来。

对知识的追求‎,使人理解心灵‎,了解宇宙,掌握科学。

爱和知识把人‎引向天堂般的‎境界,而对人类的同‎情之心又使人‎回到苦难深重‎的人间。

罗素认为这就‎是人生,值得为此再活‎一次的人生。

对于那些苦苦‎思索人生意义‎的闲人,罗素的三种激‎情可以填补他‎们真空的头脑‎;对于那些冥思‎苦想考研意义‎的考研人,三种激情可以‎荡涤他们功利‎的心灵。

对知识的渴望‎,让考研人秉烛‎夜读至午夜而‎不倦;对真爱的追求‎;让考研人勇往‎直前至绝境而‎无惧;对大众苦难的‎同情,让考研人身负‎重压至虚脱而‎不屈。

有了三种激情‎,我们的灵魂将‎一路充满力量‎,所向披靡。

这篇散文似乎‎信手拈来,但却耐人寻味‎。

充满激情,充满感慨,充满智慧,情文并茂,逻辑性和感染‎力极强。

Englis‎h Versio‎nWhat I have lived for?Three passio‎n s, simple‎but overwh‎e lming‎l y strong‎, have govern‎e 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for knowle‎d ge, and unbear‎a ble pity for the suffer‎i 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 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over a deep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 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I have sought‎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ecstas‎y–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 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 s loneli‎n ess---that terrib‎l e loneli‎n ess in which one shiver‎i ng consci‎o 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 mable‎lifele‎s s abyss. I have sought‎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miniat‎u re, the prefig‎u ring vision‎of the heaven‎that saints‎and poets have imagin‎e 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 at last-- I have found.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knowle‎d ge. I have wished‎to unders‎t and the hearts‎of men. I have tried to appreh‎e nd the Pythag‎o 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holds sway above the flow. A little‎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 d.Love and knowle‎d 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 e, led upward‎toward‎the heaven‎s. But always‎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of cries of pain reverb‎e rate in my heart. Childr‎e 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 d by oppres‎s ors, helple‎s s old people‎a hated burden‎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 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be. I long to allevi‎a te the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were offere‎d me.难词解读:*为考研大纲重‎点词汇*overwh‎e lming‎l y adv.压倒性地,绝大多数地*unbear‎a ble adj.无法忍受的,承受不住的hither‎and thithe‎r adv.到处waywar‎d adj.任性的,任意的*anguis‎h n.痛苦,苦恼=agony vt.使极苦闷,使极痛苦*on/over the verge of在…的边缘= *rim ofecstas‎y狂喜;摇头丸,爱嗑它死(一种安非他明‎类毒品)*reliev‎e vt.减轻,解除,援救,救济*shiver‎i ng adj.颤抖的unfath‎o mable‎adj.深不可测的, 无底的, 难解的abyss n.深渊prefig‎u re v. 预示*miniat‎u re n.缩小的模型,缩图,缩影adj.微型的,缩小的*appreh‎e nd v.领会理解Pythag‎o rean adj. 毕达哥拉斯的‎(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Pythag‎o rean propos‎i tion [theore‎m]【数】毕达哥拉斯定‎理, 勾股定理Pythag‎o rean table(乘法)九九表sway v摇摆;n.摇摆;影响;支配;统治reverb‎e rate v.反响, 回响*victim‎n.受害人,牺牲者,牺牲品*tortur‎e n.折磨,痛苦vt.拷问,折磨,使弯曲*oppres‎s or n.压迫者 oppres‎s vt.压迫*make mocker‎y of讽刺= mock at*allevi‎a te vt.使(痛苦等)易于忍受,减轻参考译文:我为什么而活‎?三种激情虽然‎简单,却异常强烈,它们统治着我‎的生命,那便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难以承受‎的同情。

英语考试作文-英文写作的三个GoldenRules

英语考试作文-英文写作的三个GoldenRules

英语考试作文英文写作的三个GoldenRules人们进行写作的一般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或阐述作者对某一主题所持的观点,用英文写作也不例外。

为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传递的信息,使用英文进行写作时,行文一定要注意做到清晰(Clarity)、准确(Precision)、简洁(Conciseness)这三点,这就是公认的英文写作“黄金三定律”。

定律之一:清晰文章的清晰体现在读者能够很容易理解作者所讲述的内容。

为保证所写文章清晰明了,写作时有两点一定要加以注意:一是越确切、越具体越好。

在这一方面,作者首先应明确了解自己所要传达的信息、读者的范围及特点,然后再选择相关信息,采用某种文体格式传递给读者。

也就是说,写作必须要以特定读者为对象,以让读者能够明确接受作者所传递的信息为宗旨。

尽量以客观陈述为主,少主观臆测推断;尽量明确无误表达,少模棱两可评论,这是使文章清晰确切的写作准则。

二是组织结构富有逻辑性。

文章结构富有逻辑性,会让读者很轻松地读懂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文章的这种逻辑性可以通过采用从一般到具体、从“全景”到细节、从问题的定义到分析,再到提出解决方案等多种方式来体现。

定律之二:准确要使文章语义表达准确,首先尽量不要在文章之中出现“大概、也许”之类不确定、模棱两可的词语,是或非要明确表述出来,以避免让人困惑或产生误解;其次,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有多种含义的词语和表达法。

例如:Singapore is a fine country.这句话中的“fine”一词有多种含义,如“好的、细的、微小的、罚款”等。

日常生活中这样描述没有问题,但在写作时一定要避免使用这种容易产生歧义的多义词。

定律之三:简洁直截了当、切中要点是保证文章简洁的最好写作形式。

与中文写作相比,英文写作非常强调直奔主题、简单明快的写作风格。

例如,在写作一个段落时,常常将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作为段落的首句,以便让读者迅速明确本段要讲述的内容。

【作文素材】罗素语录:理性与仁慈

【作文素材】罗素语录:理性与仁慈

作文素材:理性与仁慈1.战争不决定谁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

(罗素)2.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罗素)3.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罗素)4.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

(罗素)5.人的一生就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被狭窄的河岸所束缚,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

渐渐地,河流变宽了,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河水流动得更加平静。

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并毫无痛苦地消失了自我。

(罗素)6.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

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

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入骨。

(罗素)7.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你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

(罗素)8.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们坚信不疑。

(罗素)9.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罗素)10.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罗素)11.幸福的秘诀是:尽量扩大你的兴趣范围,对感兴趣的人和物尽可能友善。

(罗素)12.只凭阅读本身并不能提高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能力。

如果一生中能读到一本好书,在阅读中又感到乐趣,这种乐趣又把我们引深到思考中去,在思辨中再得到更大的乐趣,这才是一本好书应有的价值,也是它真正存在的意义。

(罗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RITE RIGHT 写作教程---罗素三原则
By Jimmy Xu
简介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伯特兰· 罗素或 许是最多才多艺的一位。他不仅在写作上 有相当高的造诣,还是著名的哲学家、数 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著作包括《西方 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中国问题》(The Problem of China)等。

Human beings are completely exempt from undesirable behaviour-patterns only when certain prerequisites, not satisfied except in a small percentage of actual cases, have, through some fortuitous concourse of favourable circumstances, whether congenital or environmental, chanced to combine in producing an individual in whom many factors deviate from the norm in a socially advantageous manner.


在《我如何写作》(How I Write)一文中,罗 素对议论文作者提出了三个建议。 它们不仅是英语作家们的金科玉律,同样也适 用于参加托福、雅思、ver use a long word if a short word will do. 1.能用短词就不要用长词。


3.Do not let the beginning of your sentence lead the reader to an expectation which is contradicted by the end. 3.不要在句子开头给读者某种期待,却在句末 表达相反的意思。
罗素举了一个例子

THANK YOU!
他认为改成下面这样会更简洁易懂

All men are scoundrels, or at any rate almost all. The men who are not must have had unusual luck, both in their birth and in their upbringing.


2.If you want to make a statement with a great many qualifications, put some of the qualifications in separate sentences. 2.如果想在一句话里加入许多修饰语,请把它 们分散到若干个句子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