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
阐述地下商业街防火设计

阐述地下商业街防火设计引言:由于目前已经被使用的地下商业街,在进行内部建设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防火的问题。
并且,由于其内部存有较多的可燃物体,所以,一旦该建筑中的某一处出现了火宅,那么,火灾中冒出的火焰与产生的热气流便会从商业街中小隔间的门、窗、洞或者是从其内墙壁和楼板被烧损的地方,以及楼梯间等竖井部分一辐射、对流或者是传导的传播方式,蔓延到其他的地下空间之中,最后,便会将整个商业街卷入到火灾当中,从而造成十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所以,如何及时有效的控制建筑物内部的火灾范围和燃烧的火势,防止火势在垂直或者是水平的方向蔓延,对于其防火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1.对地下商业街进行防火设计的原因由于地下商业街处于一个特殊的物理环境之中,所以,其火灾发生时的实际情况同地面正常建筑的火灾情况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并且,从空间上来看,地下建筑往往处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空间之中,这使得其同外界的空气接触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商业街内往往会存有比较大的循环气流[1]。
另外,设计者在对此类建筑进行设计时,为了保证其内部空气的正常流通,常常会设计许多的安全出口。
当火灾发生时,这些被临时打开的出口同外界的空气相通,便会形成一个比价复杂的空气循环环境,从而对火灾的情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此也可以看出,地下商业街的火灾情况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做好防火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2.商业街的防火设计2.1水平防火分区设计所谓的水平防火分区,就是由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火分隔物,在水平的方向上分隔出的一种地下防火区域,该防火区域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阻止火势在一层楼内的水平蔓延趋势。
通常情况下,防火分区应该使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但是,由于受某些建筑因素影响,使得防火墙的建设比较困难,所以,需要利用防火卷帘或者是防火门等方式来进行分隔。
与此同时,在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时,不仅需要全面的考虑到不同区域可能会产生火灾的等级,还需要考虑防火分区在使用功能上存在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灭火设备会对火灾产生的影响。
浅谈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

浅谈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商业建筑的特点、防火设计原则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商业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其防火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特殊性。
商业建筑一般拥有大量的人员聚集,同时也经常有大量的货物存放。
因此,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需要考虑到人员撤离的安全性以及货物易燃性等因素。
同时,商业建筑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有着多层楼和多个房间,这也给防火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明确逃生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顺利地撤离。
商业建筑应设置足够宽敞的楼梯和门道,同时应保持通道的畅通,不得堆放杂物和障碍物。
其次是合理布局和防火分隔。
商业建筑应该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火栓等,并在空间上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以便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此外,商业建筑还应采用阻燃材料和建筑构件,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最后,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需要具体措施来落实。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
商业建筑应该设立适量的灭火器、疏散标志和疏散指示灯等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是加强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培训。
商业建筑的员工应该接受必要的消防培训,了解基本的火灾应急知识,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和疏散方式。
最后是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商业建筑应该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以检验防火预案的有效性,并提高员工在火灾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需要考虑到特点、遵循原则并采取具体措施。
只有在防火设计充分考虑到商业建筑的特点,并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才能确保商业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控制火势,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步行街商场防火方案

步行街商场防火方案1. 概述步行街商场作为城市商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吸引大量顾客。
然而,人员密集、电器设备众多以及疏散通道有限,都增加了商场火灾发生的风险。
因此,制定完善的防火方案对于保障商场的安全至关重要。
2. 消防设施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商场各个区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
一旦探测到烟雾或温度异常,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信号,并通过语音广播或自动通报系统提醒顾客和员工进行疏散。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商场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喷头、水泵和水源。
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迅速将灭火剂喷洒到火灾区域,控制火势并避免火势蔓延。
2.3 灭火器和灭火器设施商场的每个区域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
灭火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可用。
另外,商场应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箱等设施,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员工和消防人员能够迅速使用。
2.4 防烟设施商场内的通风系统应安装防烟装置,确保火灾发生时烟雾不会蔓延到人员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疏散的安全性。
2.5 电气设备和线路安全商场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定期检查,确保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电气线路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3.1 安全出口商场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容量的安全出口,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疏散人员。
安全出口应明确标识,并保持畅通。
3.2 疏散通道商场内的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放置障碍物或妨碍疏散的物品。
通道宽度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3.3 疏散指示标识商场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以引导人员选择最短、最安全的疏散路径。
标识应采用明亮的颜色,易于识别。
4. 员工培训和演练4.1 火灾应急演练商场应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火灾发生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和疏散路线。
演练中应模拟真实火灾情况,加强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4.2 员工培训商场应提供必要的员工防火培训,包括火灾防范知识、灭火器使用方法、疏散路线等。
商业步行街消防设计浅谈

商业步行街消防设计浅谈摘要:商业步行街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
城市人口密集,商业区域更是常年维持着超高的客流量,加之商业活动的频繁,商业功能繁多,因此很容易引发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
本文将探析商业步行街的消防设计,望对提升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安全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消防设计;安全前言商业步行街是现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标配,步行街两侧的商业用房功能都较为复杂,且火灾荷载量大,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烟气的弥漫与聚集更容易导致轰燃,尤其对室内商业步行街而言,消防人员想要到达着火点着实困难,因此必须加强对商业步行街的消防设计。
1.室内步行街作为消防亚安全区的必要性一般大型商业的室内步行街有其自身以下特点:(1)室内步行街作为一个通透、开阔的公共交通区域,通过中庭相互连通,为整个城市广场的灵魂,在运营时作为购物人流主要通道,在紧急情况下又为人员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疏散缓冲的区域;(2)首层室内步行街在四周有多个主要对外出口,与其相连的室内步行街的通道宽度均大于9m,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为城市广场人员提供“绿色安全通道”快速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
室内步行街作为人流通行空间,一般情况下存在的火灾荷载较少,本身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小,且和城市广场的主要出入口连接,也是顾客进入各商铺的主要通道。
商铺发生火灾时,人们会本能地利用这一熟悉的通道向室外疏散。
因此,可将各层室内步行街定义为界于商铺功能区域和室外之间的“亚安全区”。
通过将首层及以上各层室内步行街设置成“亚安全区”,可以解决室内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超规、部分区域疏散距离超长以及首层部分疏散楼梯不直通室外这三个消防设计问题。
2.室内步行街设计思路(1)控制商铺内的火灾,避免其蔓延到室内步行街步行街两侧商铺内发生火灾后,应把火灾尽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特别是要避免火灾及其烟气蔓延到室内步行街内。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商业综合体是指结合商业、娱乐、办公、酒店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群体,是城市中吸引人流和车流的重要场所。
由于商业综合体内人员密集,设备设施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计。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计应该兼顾防火、疏散、报警和消防设施等多方面,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消防设计的整体规划,结合建筑的特点和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消防设计方案。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结构应该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通常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结构需要选择耐火极限较高的材料,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还需要考虑建筑的防火分隔,通过设置防火隔墙、防火门等,确保火灾不能迅速蔓延,从而增加疏散时间,保障人员安全。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疏散设计至关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合理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疏散指示标识,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还需要考虑疏散通道的宽度和通畅性,避免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和踩踏等情况。
商业综合体的楼梯设计也应该符合消防要求,保证消防人员能够快速进入各个楼层进行灭火和救援。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报警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合理设置火灾报警器和联动控制系统,保障火灾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处理。
还需要考虑报警系统与消防设施的配套,确保报警后自动启动疏散指示灯、喷淋系统等,提高疏散效率和灭火速度。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施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根据建筑功能和特点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便消防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灭火和救援。
还需要考虑消防设施的位置和数量,确保能够覆盖整个建筑,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持。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计需要兼顾防火、疏散、报警和消防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大型商业室内步行街性能化消防设计

大型商业室内步行街性能化消防设计随着现代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各种商业步行街也随之兴起。
步行街是由一个建筑或者建筑群组成,它主要为人们提供了购物,餐饮,美容,休闲娱乐等场所。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的商业建筑也纷纷崛起,且这些建筑的结构相对复杂,功能甚多,因此人流量也相对较大,这就为消防防火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在进行步行街设计时加强性能化消防设计,特别是大型商场室内步行街,更需要做好消防措施。
标签:商业步行街性能化消防设计室内步行街相对复杂近几年,我国大型商业室内步行街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
这些建筑或建筑群以其现代化的购物环境,商品集中齐全,具有遮风避雨等优势,受到了政府和开发商的大力支持。
但这类建筑在消防设计还存在一定困难,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相关步行街的消防设计标准,导致步行街,特别是室内步行街消防设计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设计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如何设计好室内步行街的性能化消防设计,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了当前的首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的专家做了一些性能化消防评估和论证。
通过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对室内步行商业街的消防设计进行了分析。
一室内商业步行街的现状步行街主要分布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大型商业建筑中,这些步行街可设在建筑的地面几个楼层,也可以设置底下。
同时步行街可分为室内步行街和室外步行街。
室外步行街,是指无顶的步行街,是由一些建筑群组成,每个建筑之间都间隔了一定的距离,满足消防设计的要求,因此这种步行街处理消防问题相当容易许多;室内步行街是指在位于建筑内部的供人们休闲娱乐,购物的空间,这种步行街与外界相隔绝,这可能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不能及时疏散,这就需要加强对室内消防设计的探讨,及时改善室内消防设计。
(一)室内步行街的建筑特点。
室内的商业步行街通常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通高空间,且室内步行街的一层建筑的通道较宽,通道两侧是商业用房;二层及以上则是局部相连的通高空间,两侧是商业用房或单面走道。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商业综合体作为多功能性建筑,融合了商场、办公楼、酒店、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因此其消防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商业综合体通常具有大量的人员聚集和高密度的建筑布局,火灾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十分严重。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消防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效的火灾扑救,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特点和功能需求。
1. 合理布局消防设施: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计需要合理布局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排烟系统、消防应急设备等。
这些设施的布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应对。
2. 人员疏散通道设计:商业综合体的人员疏散通道设计至关重要,必须考虑到建筑的布局、人员密集度和功能区域的特点。
通常要求设置多条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宽度、承载能力、疏散距离等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消防设备的合理配置: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水炮、灭火器、消防喷淋系统等,其合理配置能够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和成功率。
设计时需考虑到设备的覆盖范围、可达性、使用便捷性等因素。
4. 火灾报警系统:商业综合体的火灾报警系统需要覆盖所有区域,并考虑到人员密集、噪音环境等因素,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报警和疏散人员。
5. 消防通道和楼梯设计:商业综合体的消防通道和楼梯设计需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楼梯承载能力足够,并考虑到逃生距离、疏散指示等因素。
6. 防火分区和防排烟设计:商业综合体通常包含多个功能区域,需要进行合理的防火分区设计,并配置相应的防排烟系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烟气对人员和建筑的影响。
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商业综合体通常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功能分区、消防供水等因素,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商业综合体是指将商业、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集聚在一起的建筑群体,通常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影院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由于商业综合体人流密集、建筑多样化,其消防设计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探讨其在建筑规划、材料选择、疏散通道等方面的重要性。
一、建筑规划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首先需要从建筑规划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保消防设施进出畅通,方便消防车辆和消防人员的进出。
在建筑布局上,应尽量减少盲角和死角,降低消防隐患。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群体通常是多功能混合使用,需要进行严格分区,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火势蔓延,减小损失。
商业综合体通常会有多个出入口,为了方便疏散和逃生,应该规划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安全通道。
在设计中应留出足够宽敞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
二、材料选择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耐火性能、烟气产生量等指标直接关系到火灾时的蔓延速度和燃烧程度。
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火材料和建筑材料,增加建筑的防火性能,降低火灾风险。
商业综合体内部装修材料的选择也需要注意防火性能。
在设计装修时,应避免选择易燃材料,如木质装饰材料和油漆等,尽量选用无机材料或阻燃材料,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三、消防设施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中,消防设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消防设施的设置和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需求和消防的实际情况。
商业综合体应该配备完善的自动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
商业综合体还需要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灭火器等应急设备,为人员疏散和初期灭火提供帮助。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通常较高,因此需要设置应急逃生楼梯和疏散电梯,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逃生楼梯应该设置在建筑的不同位置,并要求具备防烟功能,以提高疏散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10-06-24 | 文章来源:无锡市消防支队 | 作者:郑雁秋1 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和环境要求更趋多样化层次化,为了改善城市购物环境,拉动经济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
步行街建设的形式多样,包括传统步行街的改造和现代化商业步行街建设,还包括购物中心和室内步行街的建设等。
在这股商业步行街建设热中,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设计、防排烟设计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如何划分商业步行街连通空间的防火分区、有顶的商业步行街商铺的疏散门到达室外地点的步行距离如何控制,室内商业步行街疏散楼梯在首层如何设置直通室外出口,商业步行街自然排烟口面积如何确定,净空高度大于12米是否能够采用自然排烟等。
国内有关防火设计规范对商业步行街设计尚无的具体规定,如何避免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的盲目性,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防火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点,确保商业步行街设计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前步行街防火设计的关键,不仅是理论研究的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笔者分析大型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出现的难点,研究应采取的防火措施,与同行商榷。
2 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的难点传统的商业步行街是一种城市中商业活动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服务业商店作为主体,集中于一定的地区,构成有一定长度的街区。
传统的步行街街道用重檐挑檐或敞廊盖顶或过街楼遮挡风雨,传统的商业步行街街道完全是室外开敞空间,防火设计主要是满足商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商业步行街要供消防车通行及火灾扑救。
而商业步行街乱摆乱卖,占用消防通道,是最大的难题和火灾隐患。
现代的商业步行街以有顶棚的商业步行街为主,其主要特征为:商业建筑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组成一个步行街商业建筑形式,是供人们进行购物、饮食、娱乐、美容、休息、休闲等而设置的场所。
有顶棚的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商铺有进入街道的入口,顾客可以通过该街道在商铺之间流动。
步行街两侧商业建筑形式多样,既有鳞次栉比的小空间摊位,也有空大的超市等主力店,既有闭合的主体,也有开放或半开放的交往和景观空间。
因交通功能,步行街还可以设置外廊、天桥和梯道等。
有的商业步行街不仅有顶棚,步行街出入口等处设置门窗,形成完全封闭的有室内商业步行街的商业综合体,其防火设计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顶的商业步行街空间如果视为室内受限的空间形态,按照现行消防设计规范建筑物围成的围合空间应符合有关中庭的规定,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
如果利用防火卷帘或实体墙进行防火分区划分,这无疑会极大地破坏建筑设计的效果,但是如果不分隔将导致商业街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过大,超过规范要求。
(2)步行街人员到达室外安全地点的疏散距离往往超过了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30m。
(3)两侧商业建筑的部分安全疏散出口设置在步行街内,在首层无法直接对室外,必须借助商业步行街疏散。
(4)现行国家消防规范的防排烟设计不适应有顶的商业步行街。
设计者往往参照现行消防规范中庭自然排烟的规定设计商业步行街的自然排烟,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不可忽视:一是由于“层化”现象,对净空高度大于12米的顶棚自然排烟窗能否真正起到排烟的效果;二是很多情况下,商业步行街还担负着商铺的安全疏散要求,满足了现行消防规范对中庭排烟的设计要求,能否确保步行街人员的安全疏散。
(5)虽然商业步行街是用于人员通行的,但是在商业建筑的经营过程中带来一些难题:一是商业步行街设置各种摊位,即增加火灾荷载,又影响安全疏散;二是一些商业综合体为了使购物环境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经营过程中将步行街出入口和顶部敞开排烟口设置门窗,形成封闭的室内步行街,改变安全疏散和防排烟等条件,造成火灾隐患。
3、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的研究3.1相关标准条文国内消防设计规范对有顶的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还没有具体的条文。
JGJ48-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商店规范》及重庆、江苏地方标准中有一些相关的条文,具体规定如下:(1)《商店规范》第2.2.3条,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根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二是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2)《商店规范》第2.2.4、2.2.5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并采用安全的采光材料。
(3)《商店规范》第4.1.6条,大中型商业建筑中有屋盖的通廊或中庭(共享空间)及其两边建筑,各成防火分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当两边建筑高度小于24m则通廊或中庭的最狭处宽度不应小于6m,当建筑高度大于24m则该处宽度不应小于13m;二是通廊或中庭的屋盖应采用非燃烧体和防碎的透光材料,在两边建筑物支承处应为防火构造;三是通廊或中庭的自然通风要求应符合第3.1.10条的规定。
当为封闭中庭时应设自动排烟装置;四是通廊或中庭的消防设施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
(4)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054-2006《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4条,当通过天桥将两栋及以上的大型商业建筑连为一体,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本规范4.3.2的规定时,其防火分区应将天桥相连的数座建筑按一座建筑确定,超过一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时,必须进行防火分隔,且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必须符合本规范5.1.2条的规定,当围合区域加盖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中庭的规定。
(5)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J67-2008《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4.8条,通过有顶的步行街连接组成一个商业建筑群时,其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步行街不应用于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其宽度应满足步行街两侧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应小于8m。
步行街长度不宜大于300m,当长度大于300m时,应在不大于300m处设置宽度不小于8m的人行(车行)露天横通道。
步行街自地面到顶棚最低点的高度不应低于6m;二是步行街顶棚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材料,其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表3.2.4的要求。
三是商业建筑中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店铺外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当步行街的宽度不小于12m时,可采用不燃材料;商业建筑中面向步行街的店铺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墙体分隔,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步行街,但通过步行街到达室外安全地点的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四是步行街应设置自然排烟设施,自然排烟口的总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0%;五是步行街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可在其一个长边设置宽度不小于6m的消防车道。
当该建筑群的外边界长度或宽度超过16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3.2商业步行街防火设计的看法3.2.1 区分商业步行街形式,防火设计要求分别对待传统的商业步行街建筑形式和现代有顶的商业步行街,甚至是室内封闭的商业步行街建筑形式不同,火灾危险性也存在差异,防火设计要求应该区别对待。
对于有顶的商业步行街既不可以完全按照室内建筑中庭的防火设计要求,也不可以完全按照室外空间要求。
上述相关标准条文适用于不同的商业步行街形式。
一是《商店规范》第2.2.3~5条,适用于传统的街道式,没有盖顶的商业步行街。
二是江苏省地方标准,适用于有顶的商业步行街,但街道的出入口面敞开,属于半敞开的空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宜为小型商业店铺。
三是商业步行街两侧建筑围合区域中设置有屋盖的通廊或中庭(共享空间),其两边建筑各成防火分区时,需要满足《商店规范》第4.1.6条的规定,但是不应适用于周围完全封闭的通廊或中庭(共享空间)。
四是当步行街建筑的围合区域完全封闭,形成室内商业步行街时,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中庭的规定。
3.2.2尽量加宽步行街宽度,控制火灾荷载,形成防火隔离带,利于安全疏散为阻止步行街两侧店铺或步行街内发生的火灾沿着步行街蔓延,确保人员疏散时步行街不垮塌,对步行街的宽度、高度、横通道、材料的燃烧性能及构件的耐火极限做严格的规定十分必要的。
加宽的步行街可以提高空间的可识别性,可以成为畅通的安全疏散通道。
商业步行街两侧建筑各成防火分区时,建筑之间最狭处宽度不小于国家规范规定的间距的要求,且不小于8米。
步行街无固定的火灾荷载,不用于人员通行以外的其他用途,使步行街能够真正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使得步行街成为疏散的准安全区域,这样步行街两侧店铺通至步行街内的出口可作为安全出口设计,但步行街由于不是疏散最终的安全地带,所以该店铺的安全出口到步行街露天出口之间的步行距离不能太长,要控制在60m以内。
经营使用中,步行街各种形式的商业促销活动和临时摊位,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步行街的安全净距离也能以保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如果步行街两侧商铺是开敞的摊位,有可燃物堆放,步行街宽度应增加,应满足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二是设置外廊、天桥等的步行街,当两边建筑高度小于24m则外廊或天桥之间的最狭处宽度不应小于6m,当建筑高度大于24m则该处宽度不应小于13m;三是步行街两侧建筑防火间距应按防火安全净距离确定,有外廊时,防火间距应从其外廊部分外缘算起。
四是步行街外廊及天桥,空间宽度不宜过大,避免为临时摊位等的设置提供条件,五是装修时,可以在面向步行街的商铺门前设置“警戒线”,限制商业活动的区域和商品的摆放。
六是商业建筑及步行街道内不要经营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面向步行街一侧不得设置明火作业的饮食摊点等。
3.2.3 确保店铺内和步行街防烟排烟的实际效果一旦发生火灾,要限制烟气通过步行街蔓延,有顶的步行街要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尽量加大步行街可开启的排烟窗面积,最低开口面积要求不小于步行街地面积的20%。
两侧商铺发生火灾时,应防止烟气向步行街蔓延,商铺空间应设置排烟设置,将烟气直接排出室外。
有顶的步行街中,烟气如果沿顶棚下水平长距离蔓延,烟温冷却会向地面沉降,顶盖受热,上部热空气层产生热降现象都影响自然排烟,因此,有顶盖的步行街应采用突出屋面的储烟池构造设计,池深应能储存1m以上的烟气,出烟口两侧应设挡风板,顶面应有隔热措施,防止产生热障。
步行街与高层建筑相通的结合部应该设置严密的防烟分隔措施,严防烟气进入高层建筑。
室内封闭的商业步行街,商铺内和回廊可分别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回廊沿步行街外沿设置挡烟垂壁,可以有效地防止烟气向步行街蔓延。
3.2.4与步行街相连的商业建筑要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与步行街相连的商业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要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尽量把火灾控制在商业建筑内,限制火势向步行街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