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第二版)
国有企业的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

2023-11-08
目录
•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背景 与意义
•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主要 内容
•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实施 路径
目录
•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成效 与问题
•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未来 展望与深化
• 案例分析:某国有企业的内部市 场化管理改革实践
激发创新活力
市场化管理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国有 企业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激发了员工的 创新活力。
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观念转变难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国有企业的员工对市场化管 理理念和模式的接受程度有限,需要加强培训和宣传,转 变员工观念。
制度建设滞后
市场化管理改革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但一些国有企业在 改革过程中存在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 ,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化。
通过优化组织结构,精简管理层级,提高企业的管理 效率。
优化运营流程
对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优化,包括生产、销售、采购 等环节,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强化风险管理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企业的稳定 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市场化意识和能力的 人才。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改革实践过程与主要措施
组织架构调整
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将企业划 分为多个独立的经营单位,赋 予其更大的自主权。
完善激励机制
设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将个 人业绩与薪酬挂钩,激发员工 积极性。
改革目标与指导思想
明确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 的目标,即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增强企业竞争力。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内部市场,模拟外部市场 竞争,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合 理配置。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2.29•【字号】宜府办发〔2016〕102号•【施行日期】2016.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改革正文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的通知宜府办发〔2016〕1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国有企业分类对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和《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发研究〔2015〕170号)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鄂办发〔2015〕60号)精神,现就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划分类别(一)分类原则。
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及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界定市属国有企业类别,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二)分类种类。
将市属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其中,商业类国有企业细分为商业一类、商业二类。
商业一类国有企业,是指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商业二类国有企业,是指主业体现功能性需要的国有企业,以保障国民经济运行、承担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益类国有企业,是指政府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而设立的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二、分类施策(一)分类推进改革。
如何看待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的高利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西南财经大学如何看待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的高利润——从国有经济的性质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视角一、背景分析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总体都处于较快的增长态势,2001-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获得利润总额为4.91748万亿,2008年帐面利润总额比2001年增长了2.79倍,净利润比2001年增长3.25倍。
具体情况可以参见图1所反映的发展情况。
根据2011年最新的财政部数据,1-9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0527亿元,同比增长24.3%,9月比8月环比增长3.9%。
1-9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7107.8亿元,同比增长19.4%,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2883.8亿元。
同时必须看的是,如果把过去8年名义利润总额中去除各种补贴等收入,2001年至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
整体上国有企业是处在亏损的状态。
而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每年都在国有企业总体利润的较大比重,说明存在利润集中的现象。
二、高利润来源主要是从国有经济的性质来分析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的高利润从何而来。
正是国有经济的性质催生了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和高额补贴。
1、垄断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国有企业正式国有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那么国有企业的性质又是什么呢?科斯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交易的功能和交易费用的节约是企业性质的根本特征。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存在,就是作为国家经济职能的一种延伸所具有的行政职能的公共性和作为独立企业法人运营功能的赢利性.是二者并存的结果。
所以,可以说国有企业的性质是国有性质与企业性质的统一。
浅谈国有国企的社会属性及基本职能

浅谈国有国企的社会属性及基本职能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经济时代,技术不断革新,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要求国企主动出击,快速响应,顺应变革,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国企的竞争已经成为了人才的竞争。
国企、私企本质上都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场所,一个为人服务的机构,这个组织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为每一个成员服务的,不是其中个别成员的,国企的内部矛盾从根本上就是能否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国企领导的以权谋私和私企领导人的自私自利是国企内部矛盾的根源,也是国企不能履行社会责任的症结,国企的社会属性的缺失,是国企走向灭亡的开始。
一、国企的社会属性:1.国企的社会属性首先表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
国企首先是人类的一种群体活动形式和组织,它是否稳定,关系着社会能否稳定。
再者,国企和家庭是社会的两大细胞,共同担负着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功能,国企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方式。
再次,是人类从动物性向人性转化的一个重要平台,是人类高度社会化的助推器,也是人性自我解放的手段。
最后,国企这种组织形式真正促成了现代国家的产生,并最终消除人治,因此,我们只强调国企的经济功能是偏颇的,尤其与唯利是图的社会价值观结合之后,是可怕的怪物,吞食人性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前景,可悲的是,已经成为现实,成为社会系列问题的一个病灶,确实应该惊醒和反思了!2.在思考和实践中找到国企的灵魂。
国企,就是给国企领导人服务,成了唯一合情、合理、合法的功能,是无可厚非的社会共识,这是社会对国企认识的集体迷失,是社会对国企行为放弃管理或放松管理的原因,在中国社会,它成了能者占有社会和他人财富的利器,是社会不公平的源泉,因此,对国企领导人的职能要求必须全面和高标准,对国企领导人的素质必须全面和高标准要求,让国企走向正常状态,全面实现社会属性。
在思考和实践中找到国企的灵魂,在创新和冒险中找到国企的运作模式,追求又好又长,不求做大做强只求全面实现国企功能。
3.国企领导人的人性特点决定了他的国企的特质。
各国央企及定位

世界各国央企生存大观(一)美国的国有企业美国的国有企业与咱们中国的国有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的国有企业地位一般,影响甚微,其生产总值仅占全国GDP的区区5%,而且还要受各方面的诸多约束管制。
美国国有企业主要特点概括如下:1、国有企业只允许从事私人无法做、做不好或无利可图的行业,如邮政、公共交通、自来水、污水处理及环保、博物馆、公园森林、航空管制、部分跨州电力水利及公路铁路、部分港口、部分军事工业、航天、老人穷人及退伍军人养老和医疗保险。
2、各级国有企业只向联邦、州和市镇议会负责,其建立与撤销、经营范围及领域、商品及服务价格制定、拨款贷款、高管任免及薪酬,均须由同级议会审查批准,政府只能严格按议会发布的命令(法案)具体执行对所属企业的监管。
3、为体现“公私官民平等和政府不与民争利”的法律原则,国有企业除享受政府经议会批准的固定拨款(如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每年1.3亿美元)外,基本没有其他特权。
甚至有明文规定,国有企业不得上市融资。
4、隶属议会而非政府的联邦审计署对国有企业实行严格监管,国有企业高管一旦失职渎职,轻则解职,重则吃官司并罚巨款,名声扫地,永难抬头。
美国的社会资产90%为私人拥有,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自然难以兴风作浪;国民资产性收入占总收入(资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之和)的比例颇高,因此国内生产总值(GDP)微幅增长(2%~3%),老百姓也能尝到甜头而不致看数据空欢喜;因国有(政府)企业占社会经济比重极轻,经济遇到险恶风浪时,政府则基本以旁观者而非局中人身份出面相救,能进也能退,绝不致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法国国有企业及其管理体制在法国的经济结构中,国有企业占有较大的比重。
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并存的所有制形式是法国经济体制的基础。
而较强大的国有企业的存在又成为法国经济计划得以实行的基本条件。
法国国有企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于公用事业,包括煤炭、煤气和电力等工业以及通讯、邮电、铁路及相当一部分海运和航空部门的工业;二是集中于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其经营领域涉及石油开采加工、汽车、飞机制造、钢铁、电力生产等各个方面。
中国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

市场经济地位 的确立而表现 出些许改变 的迹象② 。张余 文
的研究表 明在 国有部 门内部, 断行业 与竞争行业之 间平 垄
均 工资存在着 巨大差距③ 。关于收入差距 的程 度 ,罗楚亮 、 李实通 过对 1 分类行业 工资差 距不 平等程 度 的考察 , 5大
收入至少是制造业 职工平均收入的 1 . 5倍以上 。平均 收入
水平的增长率也 高于竞争性行业职工 的收入水平增长率⑧ 。
他们 通过对 某省 电力行业 职工 实际年 收入 的问卷 调查 发
润 ,其经济指标不 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家业绩能力 ,在薪酬 方面 出现了企业家 收益与实际业绩 不相符的情形 。再 者 ,0 0 0年
以来 更为强劲 .到 2 0 0 5年 ,最 高收入行 业职工 的平均工
资达 到最低收入行业 职工工资 的 5 左右④ 倍 。沈丽 、于华
相关或 者不相关⑨ 0 8年石油 、电力 、有 色 、证券等行 。20 业业绩大幅下降 ,但高管薪酬反而增长。周清等指出现行
的 国有垄 断行 业企 业家 人力 资本定 价 、年薪制存 在很多 问题 ,加大 了分配 的不公平 ,限制垄断企业经济效率 的提 高⑩ 。国有 垄断行业凭借 垄断地位 和政 策获取高额 垄断利
阳的研究表 明.即便按照国家统计 局行业统计 口径下的不
包含职工福利待遇水平的数据 ,自然垄断性 行业职工平均
工平均收入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而且这 种趋 势并 没有 随着
认为垄断企业 的高管 薪酬相对于其业绩来说是过 高的,存 在 激励过度 问题 ⑦ 。高明华还认 为企 业高管 的薪酬应该 与 企业业绩挂 钩 ,但对 于垄 断胜行业 ,高管薪酬合理性 的判 断不能简单 地按 照一 般企业 的标准 ,直接将企业业绩 与高 管 薪酬挂钩 ,而应考 虑垄 断因素 ,因为垄断企业 的高利润 主要 源 自垄 断资 源或垄断地位 ,而非高管 的能力或努力⑧ 。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1997]19号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1997]19号](https://img.taocdn.com/s3/m/01730af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8.png)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1997〕19号1997年5月23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经贸委《关于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意见》,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有企业改革是199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突出任务。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把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搞好大的,放活小的,做好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务求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实效。
关于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意见(国家经贸委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六日)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把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搞好大的,放活小的,做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务求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实效。
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认真总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经验,抓好各项企业改革试点工作(一)认真总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经验。
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

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发研究〔2015〕1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2015年12月7日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是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因企施策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对推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具有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有关要求,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有针对性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划分类别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其中,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为目标,重点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安全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必要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可以由政府调控;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必须自觉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二、分类施策(一)分类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