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规约说明
CDT规约详解

[20424]Tx: 23 00 00 00 00 3D [20441]Tx: 24 00 00 00 00 14 [20879]Tx: 25 00 00 00 00 76 [20886]Tx: 26 00 00 00 00 D0 [20904]Tx: 27 00 00 00 00 B2 [20921]Tx: 28 00 00 00 00 82 [20943]Tx: 29 00 00 00 00 E0 [20961]Tx: 2A 00 00 00 00 46 [20984]Tx: 2B 00 00 00 00 24 [21002]Tx: 2C 00 00 00 00 0D [21491]Tx: EB 90 EB 90 EB 90 71 85 10 01 01 CC [21493]Tx: A0 00 00 00 00 0C [21504]Tx: A1 00 00 00 00 6E [21521]Tx: A2 00 00 00 00 C8 [21544]Tx: A3 00 00 00 00 AA [21890]Tx: A4 00 00 00 00 83 [21892]Tx: A5 00 00 00 00 E1 [21903]Tx: A6 00 00 00 00 47 [21921]Tx: A7 00 00 00 00 25 [21943]Tx: A8 00 00 00 00 15 [21961]Tx: A9 00 00 00 00 77 [22334]Tx: AA 00 00 00 00 D1 [22335]Tx: AB 00 00 00 00 B3 [22343]Tx: AC 00 00 00 00 9A [22361]Tx: AD 00 00 00 00 F8 [22383]Tx: AE 00 00 00 00 5E [22401]Tx: AF 00 00 00 00 3C
CDT交互式-循环式规约说明

资料编号: GJ-M2013-09版本:V1.1CDT交互式/循环式规约编制:龙胜江审核:审定:批准: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09月26日文档修改记录日期版本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2013.09.26 V1.0 初稿龙胜江龙胜江2013.09.27 V1.1 增加循环式遥控规约说明增加数据交互图说明2014.03.26 V1.2 增加顺控操作说明龙胜江一、通信链路长园共创系统在使用此规约时支持以下几种通信方式:1.串口通信,通信参数可配置。
2.TCP通信,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支持。
通信端口可以配置。
3.UDP通信。
客户端和监听端都支持。
通信端口可以配置。
长园共创系统可根据应用要求进行配置对应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参数。
二、数据交互图1. CDT实虚遥信和遥测发送序列图s d CDT实虚遥信和遥测发送序列图五防系统监控后台定时(或突发)发送虚遥信(所有设备状态)定时(或突发)发送实遥信(所有设备状态)定时(或突发)发送遥测数据(所有或部分遥测数据)2. CDT 交互式遥控操作请求五防解锁活动图a ct CDT 交互式遥控操作请求五防解锁活动图五防系统监控后台请求五防遥控操作解锁开始进入遥控预置操作接收五防解锁反效五防发送五防解锁反效五防反效处理请求五防遥控操作解锁五防判断请求操作逻辑是否符合五防逻辑发送五防解锁发送五防闭锁执行遥控操作发送操作设备变位遥信结束判断五防发来的解闭锁命令是否解锁命令合并分支终止遥控操作接收操作设备变位遥信[否][是][否][是]3. CDT循环式遥控操作五防解锁序列图s d CDT循环式遥控操作五防解锁序列图五防系统监控后台遥控操作时定时发送五防解锁()操作结束发送操作设备变位遥信()发送已操作完成的设备五防闭锁()4. CDT顺控操作五防解锁序列图s d CDT顺控操作五防解锁序列图五防系统监控后台五防实时(且定时)发送顺控操作五防解锁设备信息()当有设备变位时,五防及时重新计算和更新可顺控操作的设备发送给监控后台当没有设备变位时,五防定时发送可顺控操作的设备发送给监控后台监控后台从收到的顺控操作表中获取可顺控操作的设备操作结束发送操作设备变位遥信()三、帧结构每帧都以同步字开头,并有控制字,信息字。
CDT规约_循环式远动规约_CDT_451-91

遥信信息字格式见图 8。
6.4 电能脉冲计数值
电能脉冲计数值信息字格式见图 9。
6.5 水位
水位信息字格式见图 10。
b7 b0
功能码(00H-7FH)
遥测 i
B7 … bo B15 | b14 | x | x |
1
子站状态信息
8
1
EDH
l
设置时钟校正值(下行)
32
1
EEH~EFH
2
设置时钟(下行)
64
1
F0H~FFH
16
遥信
32
5l2
6上行信息格式
6.1 遥测
遥测信息字格式见图6。
6.2 总加遥测
总加遥测信息字格式见图 7。
6.3 遥信
当E=1时帧类别可另行定义, 以便扩展功能。
L:帧长定义位。
当L=0时表示本帧信息字数n为0, 即本帧没有信息字;
B7 B0
控制字节
D7H(11010111B) B1 字节 帧类别
09H(00001001B) B2
循环式远动规约(CDT 规约)
循环式远动规约 (CD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中循环式远动规约的功能、帧结构、信息字 结构和传输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点对点的远动通道结构及以循环字节同步方式传送远动设备与系统。 本标准还适用于调度所间以循环式远动规约转发实时信息的系统。 2. 引用标准 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 件》。 3. 一般技术要求 3.1 本 规 约 采 用 可 变 帧 长 度 、 多 种 帧 类 别 循 环 传 送 、 变 位 遥 信 优 先 传 送 , 重要遥测量更新循环时间较短,区分循环量、随机量和插入量采用不同形式传送信 息,以满足电网调度安全监控系统对远动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3.2 本规约规定主站与子站间进行以下信息的传送: a.遥信 b.遥测 c.事件顺序记录(SOE) d.电能脉冲记数值 e.遥控命令; f.设定命令; g.升降命令; h.对时; i.广播命令; j.复归命令; k.子站工作状态。 3.3 信息按其重要性不同的优先级和循环时间,以便实现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 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和指标。 3.3.1 上行(子站至主站)信息的优先级排列顺序和传送时间要求如下: 3.3.1.1 对时的子站时钟返回信息插入传送; 3.3.1.2 变位遥信、子站工作状态变化信息插入传送,要求在 1s 内送到主站 3.3.1.3 遥控、升降命令的返送校核信息插入传送; 3.3.1.4重要遥测安排在A帧传送,循环时间不大于3s; 3.3.1.5次要遥测安排在B帧传送,循环时间一般不大于6s; 3.3.1.6一般遥测安排在C帧传送,循环时间一般不大于20s; 3.3.1.7遥信状态信息,包含子站工作状态信息,安排在D1帧定时传送, 3.3.1.8电能脉冲计数值安排在D2帧定时传送; 3.3.1.9事件顺序记录安排在E帧以帧插入方式传送。 3.3.2下行(主站至子站)命令的优先级排列如下. 3.3.2.1召唤子站时钟,设置子站时钟校正值,设置子站时钟; 3.3.2.2遥控选择、执行、撤消命令,升降选择、执行、撤消命令,设定命令; 3.3.2.3广播命令; 3.3.2.4复归命令. 3.3.3D帧传送的遥信状态、电能脉冲计数值是慢变化量,以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循环传送。 3.3.4E帧传送的事件顺序记录是随机量,同一个事件顺序记录应分别在三个E帧内重复传送, 传送规则见4.8条。 3.3.5变位遥信和遥控、升降命令的返校信息以信息字为单位优先插入传送,连送三遍。对时
CDT规约使用说明

支持报文类型码上行:61H:重要遥测(A帧)C2H:次要遥测(B帧)B3H:一般遥测(C帧)F4H:遥信状态(D1帧)85H:电能脉冲计数值(D2帧)26H:事件顺序记录(E帧)下行:61H:遥控选择C2H:遥控执行B3H:遥控撤销F4H:升降选择85H:升降执行26H:升降撤销7AH:设置时钟命令0BH:设置时钟校正值4CH:召唤子站时钟3DH:复归命令9EH:广播命令配置CDT规约1)通道类型选择中选择串口,单击下一步;2)串口规约选择中选择CDT规约,单击下一步;3)串口参数设置中选择相应的参数,这些参数的设置是根据现场的传输参数来确定,配置完毕后单击下一步;4)高级配置中,是否使用该通道对计算机校时:是否允许该通道的主站对本台计算机校时,如果有GPS则本设置无效;校时基准年份:由于规约下传的时间只是一个十六进制数,因此必须加上这个基数年转换成现在的千年时间,这个时间一般由调度端指定,默认为2000;完成设置后单击下一步。
5)、设置CDT规约功能码默认选择为71,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根据情况选择70;设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6)、CDT高级设置主站地址:发送报文中的目的站号,即主站的地址编号;子站地址:发送报文中的源站址,即本站在整个调度系统中的地址编号;帧间延时:发送一帧后停顿的时间间隔,一般为0;是否上送子站工作状态:一般此项不打勾;最大转发个数:一般采用默认设置;帧序列:提供32组组帧方式可自己排列帧发送顺序,第一帧一般设为D帧,如用户无特殊要求建议采用默认的帧发送序列;设置完毕单击下一步。
7)、完成再次确认您的设置,如果无错误,单击完成即可完成配置配置通道转发表1、在数据库中选择要转发的点1)、测量库:是否发送:如果打勾则该点转发上送,否则该点不上送;规约量程:对于CDT规约量程为2048;变比:用于将二次值转换为一次值的CT或PT变比;2)、遥信库:是否发送:如果打勾则该点转发上送,否则该点不上送;单双点:根据点表来确定;SOE:打勾则该点遥信变位触发一个SOE,否则不触发;3)、遥脉库:是否发送:如果打勾则该点转发上送,否则该点不上送;4)、遥控库:是否发送:如果打勾则该点转发上送,否则该点不上送;是否直控:如果该点为直控则打勾,否则为选控点(根据点表来设定)5)、SOE库:是否发送:如果打勾则该点转发上送,否则该点不上送;单双点:根据点表来确定。
新部颁CDT规约全解

新部颁CDT规约(DL 451-9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循环式远动规约─────────────────────────────────────────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中循环远动规约的功能、帧结构、信息字结构和传输规则等。
本标准适合点对点的远动通道结构及以循环字节同步方式传送远动信息的远动设备与系统。
本标准还适合于调度所间以循环式远动规约转发实时远动信息的系统。
2. 引用标准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3. 一般技术条件3.1 本规约采用可变帧长度、多种帧类别循环传送,变位遥信优先传送,重要遥测量更新循环时间较短,区分循环量、随机量和插入量采用不同形式传送信息,以满足电网调度安全监控系统对远动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3.2 本规约规定主站与子站间进行以下信息的传送:a. 遥信b. 遥测c. 事件顺序记录(SOE)d. 电能脉冲计数值e. 遥控命令f. 设定命令g. 升降命令h. 对时i. 广播命令j. 复归命令k. 子站工作状态3.3 信息按其重要性有不同的优先级和循环时间,以便实现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和指标。
3.3.1 上行(子站至主站)信息的优先级排列顺序和传送时间要求如下:3.3.1.1对时的子站时钟返回信息插入传送3.3.1.2 变位遥信、子站工作状态变化信息插入传送,要求在1s内送到主站3.3.1.3遥控、升降命令的返送校核信息插入传送3.3.1.4重要遥测安排在A帧传送,循环时间不大于3s3.3.1.5 次要遥测安排在B帧传送,循环时间一般不大于6s3.3.1.6 一般遥测安排在C帧传送,循环时间一般不大于20s3.3.1.7遥信状态信息,包括子站工作状态信息,安排在D1帧定时传送3.3.1.8电能脉冲计数值安排在D2帧定时传送3.3.1.9事项顺序记录安排在E帧以帧插入方式传送3.3.2 下行(主站至子站)命令的优先级排列如下:3.3.2.1 召唤子站时钟,设置子站时钟校正值,设置子站时钟3.3.2.2遥控选择、执行、撤消命令,升降选择、执行、撤消命令,设定命令3.3.2.3广播命令3.3.2.4 复归命令3.3.3D帧传送的遥信状态、电能脉冲计数值是慢变化量,以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循环传送。
通讯规约(CDT)

通讯规约(CDT)
恒力电源集团
附录C
CDT通讯规约(循环远动规约)
采用循环发送方式,通讯参数如下:波特率:2400 bps,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
主要遥测数据,(共11个):
注:电流数据的系数为:0.1或0.01,温度的系数为:0.1
次要遥测数据(不同系统,数量可能不同,有些设备无该数据):
遥信数据(共1个):
报警信息:相应位=1表示有报警,相应位=0表示该报警未发生!
B0-B15保留
B16: 输入电压低B17: 输入电压高
B18: 电池电压低B19: 电池电压高
B20: 电池充电过流B21: 控制母线电压低B22: 控制母线电压高B23: 控制母线过流B24: 控制母线绝缘不良B25: 模块温度高B26: 旁路电压低B27: 旁路电压高
B28: 主入缺相B29: 备入缺相
B30: 单只电池电压低B31: 单只电池电压高具体信息格式如下:
次要遥测量发送信息为:(共计66个字节),共9信息桢,每桢包含两只单只电池电压。
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数据需要除10。
同步字控制字
遥信状态:(共计24个字节)。
cdt规约协议书

cdt规约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和乙方就CDT(以下简称“CDT”)的合作事宜达成一致,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特订立本协议。
第一条定义1.1 CDT:指由甲方提供的一种技术或服务,具体内容由甲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2 合作:指乙方根据本协议约定的条件和方式,与甲方进行的合作活动。
第二条合作内容2.1 乙方同意按照甲方的要求,参与甲方的CDT项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2.2 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CDT相关的技术资料、指导和培训。
第三条合作期限3.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3.2 如双方同意延长合作期限,应提前____个月书面通知对方。
第四条权利与义务4.1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4.1.1 甲方有权对乙方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协助进行监督和指导。
4.1.2 甲方有义务按照约定向乙方提供CDT相关资料和培训。
4.2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4.2.1 乙方有权根据本协议获得甲方提供的CDT相关资料和培训。
4.2.2 乙方有义务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并保证所提供服务的质量。
第五条保密条款5.1 双方应对在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5.2 保密义务在本协议终止后仍然有效。
第六条知识产权6.1 甲方对CDT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乙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
6.2 乙方在合作过程中不得侵犯甲方或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第七条违约责任7.1 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7.2 违约责任的具体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八条争议解决8.1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部颁CDT规约简单解析

部颁CDT规约简单解析
西安伟德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向登敏
CDT规约简单解析
事件顺序记录(E帧) 源地址=1 目标地址=1 信息字数=6 毫秒=184 秒=26 分=52 小时=14 日=21 点号= 4 状态=合 毫秒=184 秒=26 分=52 小时=14 日=21 点号= 4 状态=合 毫秒=184 秒=26 分=52 小时=14 日=21 点号= 4 状态=合
谢谢大家! 再见!
根据实际情况定, 帧长度 根据实际情况定,长度不是固定的 每一个信息字中包含两个遥测,都是十六进制的,第一个是405,第二个是 每一个信息字中包含两个遥测,都是十六进制的,第一个是 ,第二个是400,在计算的过程中, ,在计算的过程中, 只需要用计算器转换成十进制的数,然后乘于还原系数,就是我们在一次图上看到的数据。 只需要用计算器转换成十进制的数,然后乘于还原系数,就是我们在一次图上看到的数据。
校验位 功能码) 信息字头 (功能码)
(1)每个信息字传送两路遥测量。 每个信息字传送两路遥测量。 04
目的站址 源站址
05
0000 0100 0000 1001
b11 b0
b0传送一路模拟量 传送一路模拟量, (2)b11~ b0传送一路模拟量,以二进制码 表示。 b11=0时为正数 b11=1时为负数 时为正数, 时为负数, 表示。 b11=0时为正数,b11=1时为负数, 的补码表示。 以2的补码表示。 (3)b14=1表示溢出,b15=1表示数无效。 b14=1表示溢出,b15=1表示数无效。 表示溢出 表示数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式远动规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中循环式远动规约的功能、帧结构、信息字结构和传输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点对点的远动通道结构及以循环字节同步方式传送远动设备与系统。
本标准还适用于调度所间以循环式远动规约转发实时信息的系统。
2.引用标准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3.一般技术要求3.1本规约采用可变帧长度、多种帧类别循环传送、变位遥信优先传送,重要遥测量更新循环时间较短,区分循环量、随机量和插入量采用不同形式传送信息,以满足电网调度安全监控系统对远动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3.2 本规约规定主站与子站间进行以下信息的传送:a.遥信b.遥测c.事件顺序记录(SOE)d.电能脉冲记数值e.遥控命令;f.设定命令;g.升降命令;h.对时;i.广播命令;j.复归命令;k.子站工作状态。
3.3信息按其重要性不同的优先级和循环时间,以便实现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和指标。
3.3.1上行(子站至主站)信息的优先级排列顺序和传送时间要求如下:3.3.1.1对时的子站时钟返回信息插入传送;3.3.1.2变位遥信、子站工作状态变化信息插入传送,要求在1s内送到主站3.3.1.3遥控、升降命令的返送校核信息插入传送;3.3.1.4重要遥测安排在A帧传送,循环时间不大于3s;3.3.1.5次要遥测安排在B帧传送,循环时间一般不大于6s;3.3.1.6一般遥测安排在C帧传送,循环时间一般不大于20s;3.3.1.7遥信状态信息,包含子站工作状态信息,安排在D1帧定时传送,3.3.1.8电能脉冲计数值安排在D2帧定时传送;3.3.1.9事件顺序记录安排在E帧以帧插入方式传送。
3.3.2下行(主站至子站)命令的优先级排列如下.3.3.2.1召唤子站时钟,设置子站时钟校正值,设置子站时钟;3.3.2.2遥控选择、执行、撤消命令,升降选择、执行、撤消命令,设定命令;3.3.2.3广播命令;3.3.2.4复归命令.3.3.3D帧传送的遥信状态、电能脉冲计数值是慢变化量,以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循环传送。
3.3.4E帧传送的事件顺序记录是随机量,同一个事件顺序记录应分别在三个E帧内重复传送,传送规则见4.8条。
3.3.5变位遥信和遥控、升降命令的返校信息以信息字为单位优先插入传送,连送三遍。
对时的时钟信息字也优先插入传送,并附传送等待时间,但只送一遍,传送规则见4.8条。
4 帧4.1帧结构帧结构如图1所示。
每帧都以同步字开头,并有控制字,除少数帧外均应有信息字。
信息字的数量依实际需要设定,帧长度可变。
4.2字、字节、位的排列和发码规则.帧的同步字、控制字、信息字的排列规则:字节由低B1到高B n低b0左右排列,如图2所示。
图1 帧结构向通道发码规则.低字节先送,高字节后送;字节内低位先送,高位后送。
4.3同步字同步字按通道传送顺序分为3组EB90H,即1l10、l011、l001、0000,……。
为保证通道中传送顺序,写入串行口的同步字排列格式见图3。
4.4控制字.控制字共有B7~B l26个字节,如图4所示。
4.4.1控制字节说明:E:扩展位当E=0时使用表2已定义的帧类别,当E=1时帧类别可另行定义, 以便扩展功能。
L:帧长定义位。
当L=0时表示本帧信息字数n为0, 即本帧没有信息字;图34.4.2 S与D在上行及下行信息中的定义说明:在上行信息中,S=1表示控制字中源站址有内容,源站址字节即代表信息始发站的站号,即子站站号;D=1,目的站址字节代表主站站号。
在下行信息中,S=1表示源站址字节有内容,源站址字节代表主站站号;D=1表示目的站址字节有内容,即代表信息到达站的站号;D=0表示目的站址字节内容为FFH, 即代表广播命令,所有站同时接收并执行此命令。
以上所述的上行信息和下行信息中若同时S=0,D=0, 则表示源站址和目的站址无意义。
4.5生成多项式和中间余式表本规约采用CRC校验,控制字和信息字都是(n、k)=(48,40) 码组,生成多项式为G(X)=X8+X2+X+1,陪集码为FFH。
按4.2条所述发码规则的顺序以 G(X)模2除前5个字节,生成余式R(X)。
以R(X)作为校验码。
若用查表法,信息字、控制字基本码元的中间余式见表1。
4.6帧类别.本规约定义的帧类别码及其含义见表2。
4.7信息字数信息字数n表示该帧中所含信息字数量,即信息字1至信息字n的总数,n=0表示无信息字。
E帧长度不得大于A帧长度。
4.8帧系列及信息字传送规则4.8.1在规定循环时间的前提下,帧系列可以根据要求任意组织。
帧系列如何组织,详见附录A。
4.8.2帧系列采用下列三种方式传送.4.8.2.1固定循环传送.用于传送A、B、C、D1、D2帧.见附录A2、A3、A4。
4.8.2.2帧插入传送,用于传送E帧,见附录A的A2、A3、A4例。
SOE可能连续出现,当轮到送E帧时用软件指针定好发送界限,后续出现的归下一次再送。
4.82.3信息字随机插入传送,用于传送下列三种信息:a.对时的子站时钟返回信息;b.变位遥信;c.遥控、升降命令的返校信息.4.8.3上述4.8.2.3条信息一出现就应插入当前帧的信息字传送,但需遵守以下规则:4.8.3.1变位遥信、遥控和升障命令的返校信息连续插选三遍,对时的子站时钟返回信息才插送一遍.4.8.3.2变位遥信、遥控和升降命令的返校信息、连续插送三遍必须在同一帧内,不许跨帧.若本帧不够连续插送三遍,全部改到下帧进行.4.8.3.3被插的帧若是A 、B 、C 或D 帧则原信息字被取代.原帧长度不变.若是E 帧则应在SOE完整字之间插入,帧长度相应加长,见附录A 的A5例。
4.8.4子站加电或重新复位后,帧系列应从D1帧开始传送。
4.8.5遥控、设定和升降命令过程中若出现变位遥信则自动取消该命令,并通过子站工作状态信息通知主站。
4.8.6下行通道中不发命令时应连续发送同步码。
5.1.信息字结构每个信息字由Bn ~Bn+5 6个字节构成:功能码一个字节、信息、数据码4个字节和校验码一个字节,其通用格式如图5所示。
5.2 功能码定义功能码有256个(00H-FFH ),分别代表不同信息用途,具体分配见表3:6.1 遥测遥测信息字格式见图6。
6.2 总加遥测总加遥测信息字格式见图7。
6.3 遥信遥信信息字格式见图8。
6.4 电能脉冲计数值说明: 说明:(1)每个信息字传送两路遥测量; (1)用于传送总加遥测量;(2)b 11-b 0传送一路模拟量,以二进制码 (2)一个信息字传送两路总加遥测量;表示。
B 11=0时为正数。
B 11=1时为 (3)b 15-b 0传送一路总加量,以二进制负数,以2的补码表示负数; 码表示。
B 15=0时为正数,b 15=12的补码表示图9 电能脉冲计数值信息字格式说明: 说明:(1)每个遥信位含16个状态位。
(1)一个信息字传送一路电能脉冲计数值,(2)状态位定义:b=0表示断路器或 定时传送。
定时可以是整点,或30min,刀闸状态为断开、继电保护未动作 也可以由广播命令决定。
B= 1表示断路器或刀闸状态为闭合(2)b23-b0位代表电能脉冲计数值,推荐继电保护动作。
用二进制码表示。
(3)b31=1表示数无效,b29=0表示数为二进制码,b29=1表示数为BCD码。
BCD码的格式同6.5条水位信息字格式。
(4)b27-b24位作为扩展用。
6.6频率(数字式)频率信息字格式见图11。
6.7 事件顺序记录(SOE)事件顺序记录信息字格式见图12。
6.8 子站工作状态子站工作状态信息字格式见图13。
说明:说明:(1)以6位BCD码表示水位,最大值以4位BCD码表示频率,如49.99Hz。
为9999.99;(2) 水位为慢变化量,可安排在D或B、C帧传送。
图12 事件顺序记录信息格式(a)毫秒~分(b)时~日说明:(1)功能码1与功能码2应成对,前者用80H 、后者用81H.(2)时间与对象号均用二进制码表示,最后第(B n+10)字节中b15=1表示开关状态为闭合或继电保护动作,b15=0表示开关状态为断开或继电保护未动作。
图13 子站工作状态信息字格式7.命令格式7.1 遥控命令遥控过程及遥控帧结构如图l4所示。
遥控命令控制字和控制字节格式见图l5。
遥控过程的信息字格式见图16。
7.2 升降命令升降命令控制字格式同7.1条遥控命令,但帧类别应改为F4H,85H,26H,其信息字格式如图18所示。
7.3 设定命令没定命令控制字格式同7.1条遥控命令,但设定命令只有一个下行帧,无返校、撤消命令帧。
主站子站(a )(b ) |———此三字内容相同———|图14 遥控过程及帧结构(a )遥控过程 (b) 帧结构图16 遥控过程的信息字格式(a) 遥控选择(下行)(b)遥控返校(上行)(c)遥控执行(下行)(d)遥控撤消(下行)说明:(1)开关序号为二进制码。
若用BCD码表示开关序号,则Bn+2~bn+4字节作相应改变,如图17所示,其中bn+2固定为FFH,Bn+3和Bn+4字节表示开关序号;(2)遥控返校字为上行信息,随机插在上行信息中不跨帧地连送三遍;(3)图16(a)中开关序号在子站有硬件电路进行检查,若检查结果无效将Bn+1字节内容改为FFH;(4)遥控返校信息若超时未收到,本次命令将自动撤消;(5)遥控过程中遇变位遥信,本次命令将自动撤消,通过子站工作状态返回信息。
7.4复归命令从主站向子站发送复归命令只有一个帧,该帧只有同步字和控制字,无信息字,也无返校。
如果需要增加复归命令可通过增加信息字来达到,信息字可自行定义。
复归命令格式见图20。
7.5广播命令(冻结命令)用于发送冻结电能脉冲计数值的命令。
被冻结的脉冲计数值发送三遍之后自动解冻。
广播命令的帧结构同7.4条复归命令,其控制字格式和控制字节格式见图21。
7.6 设置时钟命令从主站控制字开始的向子站设置时钟,应在发送该命令控制字开始的时刻读取主站时钟读数。
设置时钟的帧结构、控制字格式及信息字格式,如图22所示。
7.7 设置时钟校正值命令主站比较了与主设置时钟校正值站间时钟差别并计算子站时钟校正值之后,向子站发出此命令以校正子站时钟,使两站时钟相一致。
设置时钟校正值帧结构,控制字格式及信息字格式,如图23所示。
7.8 召唤子站钟校正值。
召唤子站的时钟帧结构及时钟命令控制字节格式,如图24所示。
子站收到上述召唤命令后,应在上行信息中插入返送两个信息字,即子站时钟和等待时7.9 对时过程与校正值计算对时过程如图26所示。
上下行通道延迟平均值△t为△t =1/2(△t1+△t2)=1/2[(T m3-T m2)-(T2+T3+T0)]校正值C为(a)图23 设制时钟校正值帧结构、控制字及信息字格式(a)帧结构(b)控制字格式(c)信息字格式说明:毫秒的最高位b15表示正负号数,b15=0表示正数,b15=1表示负数,b15=1表示负数,负数以2的补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