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课件1)

合集下载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ppt课件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ppt课件

YD 5103-2003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YD 5025-96 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线路工程设计暂行技术 规定
YD 5043-97 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线路工程验收暂行技术 规定
YD 5051-97 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天博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
通信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一、路由勘察 二、光缆敷设 三、光缆接续 四、线路工程验收 五、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8、人孔内不得有其它管线穿越。
天博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0
通信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二、光缆敷设
(一)光缆线路敷设一般要求 (二)直埋光缆敷设技术规范 (三)管道光缆敷设技术规范 (四)架空光缆敷设技术规范 (五)墙壁光缆敷设技术规范
天博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1
通信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一)光缆线路敷设一般要求
沉实的道路上,以及流砂、翻浆地带修建线路。
天博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8
通信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四)通信线路建筑位置的确定
1、宜建筑在人行道下。如在人行道下无法建设,可建 筑在慢车道下,不宜建筑在快车道下。
2、高等级公路上的通信线路建筑位置选择依次是:宜 建筑在隔离带下、路肩和防护网以内。
3、为便于电缆引上,线路位置宜与杆路同侧。 4、通信线路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5、通信线路位置不宜建筑在埋深较大的其它管线附近。
光缆在敷设安装中,应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 证光缆不受损伤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或机械 敷设,我们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敷设。
施工中应保证光缆外护套的完整性。直埋光缆金属护套 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规定。
光缆敷设安装的重叠、增长和预留长度可结合工程实际 情况参照下表。

电力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课件)

电力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课件)

16.2.1.18 110(66)kV及以上跨越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三跨)的架空输电线路 区段光缆不应采用ADSS光缆。(依据国网最新文件规定,
凡新建、改建、扩建35kV及以上线路,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
) 道的架空输电线路,不论有无光缆,都必须备留建设OPGW光缆通道段。
光缆线路工程中应对光缆安装进行验收。 主要包括:光缆敷设,双沟道进站,附件安装, 光缆接续,光缆标牌,光缆全程测试,光缆路由图, 光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文件资料等内容。 其中光缆安装工艺应符合本规程, 符合国网公司光纤运行有关规定。
光缆资源命名规定:
16.2.1.3电网基建或技改工程需对原有通信系 统的网络结构、安装位置、设备配置、技术参数 进行改变时,工程建设单位应委托设计单位对通 信系统进行设计,并征求通信部门意见,必要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通信系统过渡方案。
16.2.1.4 县公司本部及调度生产大楼、地市级 及以上单位、220kV及以上变电站、省级以上调 度管辖范围内的发电厂(含重要新能源电厂)、通 信枢纽站应具备两条及以上完全独立的用于敷设 光缆的站内沟道(竖井)。同一方向的多条光缆 或同一传输系统的不同方向光缆应避免同路由敷 设进入通信机房和主控室。
主讲:朱恺柱
通信运检二班 2020年10月
OPGW光缆中间接头引下侧视图:
OPGW光缆中间接头引下安装图:
OPGW光缆龙门引下安装图:来自光缆落地余缆箱安装图:
ADSS光缆杆用中间接续安装图:
ADSS光缆塔用中间接续安装图:
OPPC光缆塔用中间接续安装图:
1.光缆资源命名由系统自动计算:(起点资源名称~终点资源 名称)光缆+序号,如“(500kV昆山变~500kV罗城变)光缆 /500kV昆罗Ⅰ线”,其中括号和波浪号采用中文输入法输入。 2.若站点为中心站,命名规范为:公司名称+“中心站”+子站 名称(若有),如“长沙供电公司中心站”,“湖南省电力公司 中心站新韶路站”; 3.若站点为变电站,命名规范为:电压等级+站点名称,如 “500kV沙坪变”;若站点为电厂(站),命名规范为:XX电 厂(站),如“株洲电厂”。 4.若光缆随一次线路架设,则根据一次线路名称排列顺序选择 起始站点和终止站点,如220kV云树线保护业务的起始站点为 500kV云田变,终止站点为220kV树木岭变; 5.若光缆不随一次线路架设,则中心站优先作为起点。

通信工程设备安装流程ppt课件

通信工程设备安装流程ppt课件
在搬运蓄电池时,电池应当竖直向上,严 禁倒立或倾斜。
可编辑课件
20
蓄电池安装 1) 把电池用湿布沫干净。 2) 根据安装手册,固定地脚螺栓。注意:打地脚螺栓孔
时,打孔精确,不得偏斜。 3) 安装电池架,在电池架内侧与电池外壳接触面平整的
粘贴泡沫胶带。 4) 电池就位。在电池就位时,注意接线端子的正负极,
可编辑课件
29
电缆、光纤、2M线、电源线及告警线(G网)布 放及其它。
1、 线缆布放总体要求
线缆布放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转弯处应圆滑 过渡,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10D(D为 电缆直径);光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光 缆直径的15倍;纤芯、尾纤不论在何处转弯,最 小弯曲半径均应大于37.5mm。
可编辑课件
7
检查机房的电源接地是否良好,走线槽 道的地线是否良好接地。
检查机房的通风和防尘设施是否工作良 好。
检查机房内供给设备电源的电压和电流 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安装现场是否干净、整洁,保持安 装现场没有杂物。
可编辑课件
8
检查将安装的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需要连接的 电缆线、电源线和光缆是否连接到位、是否有断 裂。将各种连接线用线卡好,保持连线的走线整 齐,不能杂乱无章。
51目前基站大部分都是使用的高物理发泡藕芯同轴电缆型号为ldf550a78馈线的好坏损伤程度和固定的牢固程度决定了信号的衰耗程度所以在运输和装载时电缆盘只能竖直放置根据实际测量的天线到机房的长度在整盘电缆上截断电缆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用重物压伤踩踏挤损不能让铜屑杂物和水进入馈线内芯截断的馈线横截面要马上用防水胶带缠裹馈线的量裁布放按照节约的原则先量后裁
常用的跳线采用1/2″馈线,长度一般为3m; (3)主馈线,目前用于移动基站的馈线主要有7/8″馈线、

通信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通信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成都勇创通信工程有限公司通信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目录1安装工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塔桅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天馈线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线缆走道.................................................................................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设备安装.................................................................................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电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6传输......................................................................................... 错误!未指定书签。

1.7线缆布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PPT39页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PPT39页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9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ppt课件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ppt课件
ppt课件 “质量至上、精益求精!” 9
通信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 6、通信线路应尽量避免与燃气线路、高压电力 电缆在道路同侧建设,不可避免时通信线路、 通道与和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 (指线路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 7、通信线路与铁道及有轨电车道的交越角不宜 小于 60℃。交越时,与道岔及回归线的距离不 应小于 3m 。与有轨电车道或电气铁道交越处如 采用钢管时,应有安全措施,其长度至少应伸 出轨道边线2m。 • 8、人孔内不得有其它管线穿越。
ppt课件 “质量至上、精益求精!”
6
通信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 (二)通信线路规划的原则 • 1 、通信线路规划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 体规划为依据。通信线路建设规划必须纳入城市建 设规划。 • 2 、通信线路应根据网络发展需要,进行总体规划。 • 3 、城市街区内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楼外应预埋 线路。并应与公用通信线路相联接。 • 4 、城市的桥梁、隧道、高级公路等建筑应同步建 设通信线路或留有通信线路的位置。必要时,应进 行线路特殊设计。 • 5 、通信线路与通道规划应与城市道路和地下线路 规划及其现状密切结合,主干道路可在道路两侧修 建线路。线路建设宜与相关的市政建设统一规划, 同步进行。
ppt课件 “质量至上、精益求精!” 10
通信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二 线路器材
(一)线路器材检验一般规定 (二)器材检验管理重点 (三)光、电缆单盘检验 (四)水泥电杆、钢绞线及铁件 (五)接续类材料
ppt课件 “质量至上、精益求精!”
11
通信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 (一)线路器材检验一般规定 施工单位应对使用的线路器材的规格、程式进行数量清 点和外观检查;对光、电缆等还应进行光学特性、电特 性的测试。 所用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应核对厂方提交 的产品测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和 设计要求,或订货合同规定。 未经检验和不符合要求的器材不得使用。 经过检验的器材,应做好检验记录。 光学特性、电特性测试方法应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测试 仪表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

电力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 PPT

电力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 PPT

• 1、光缆张力放线
• 牵引场和张力场
– 牵引场和张力场应布置在架设段两端耐张塔外侧,且应在线路 方向上,水平偏角应小于7°。
– 张力机和牵引机到第一基铁塔的距离应大于4倍塔高,张力机与 放线架线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m。
– 牵引机卷扬轮、张力机导向轮、光缆放线架及牵引绳卷筒与牵 引绳的受力方向应与其轴线垂直。
电力通信光缆安装 工艺规范
2011年9月
• 为使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力光纤通信工程 光缆线路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规范 光缆线路安装工艺,保障电力光缆线路安 全、可靠运行,使电力通信更好地满足电 网和企业高度现代化、高度自动化和高可 靠性、高效率的要求,为电网调度和电力 生产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和支持,充分发 挥电力通信网的基础支撑作用,确保电网 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制定了相关的通 信光缆线路安装规范。
– 敷设光缆时,光缆应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 牵引端头与牵引绳之间应加退扭器。
a) 机械牵引敷设时,牵引速度一般在5~40m/min之间, 调节方式应为无级调速;人工牵引敷设时,牵引速度 一般控制在10m/min左右为宜。
– 机械牵引敷设时,牵引张力应可调节,并应具有自动 停机性能,当牵引力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发出告警 并停止牵引。
– 光缆敷设过程中,应无扭转、打小圈、浪涌、急弯等 现象发生,保证光缆的完整性,不得损伤光缆,发现 护层损伤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 光缆敷设后,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测量,确认光纤是 否良好,光缆端头应进行密封防潮处理。
– 光缆敷设过程中应全线保持施工人员联络畅通。
– 大跨越等特殊地段的光缆敷设,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敷 设。
• 按设计要求核定光缆路由走向、敷设方式以及环境条件。
• 核定穿越铁路、公路、河流以及其它障碍物的地段、措 施及实施可行性。

电力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 PPT

电力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 PPT
– 牵引网套与光缆外径应匹配,牵引网套与光缆连接应紧 固,在牵引网套末端宜用铁丝进行绑扎(不少于30匝) 并裹上黑胶布。

光缆牵引
– 按制造厂家给定的参数调整控制光缆张力,施加的张力应控制在10%RTS以内,在施工过 程中施加在光缆上的任一张力,均不得超过20%RTS。
– 起始放线速度应为5m/min,待光缆通过第一基铁塔后,可均匀加速至30m/min左右,最大 放线速度应不超过40m/min。牵引时应匀速前进,不得突然加速或减速。
– 牵引机、张力机、光缆放线架应进行锚固,并可靠接地。接地 线采用25mm2软铜线连接Ф30圆钢,圆钢插入地下0.5m以上。
– 张力放线机主卷筒槽底直径应大于70倍光缆直径,且不得小于 1m。
– 光缆放线区段长度应与光缆长度相适应。
• 悬挂放线滑轮
– 在架设光缆前,各基铁塔应先挂好放线滑轮。放线滑轮 槽底直径应大于40倍光缆直径,且不得小于500mm,磨 阻系数应不大于1.015。
– 敷设光缆时,光缆应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 牵引端头与牵引绳之间应加退扭器。
a) 机械牵引敷设时,牵引速度一般在5~40m/min之间, 调节方式应为无级调速;人工牵引敷设时,牵引速度 一般控制在10m/min左右为宜。
– 机械牵引敷设时,牵引张力应可调节,并应具有自动 停机性能,当牵引力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发出告警 并停止牵引。
a) 采用落地余缆箱安装时,见图B。
• 采用落地余缆箱安装时,光缆由构架引下 至电缆沟地埋部分穿热镀锌钢管保护,并
穿绝缘套管进行绝缘,两端做防水封堵。
余缆箱、钢管与站内接地网可靠连接,钢 管直径应不小于50mm,绝缘套管直径应 不小于35mm,钢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20
倍钢管直径。接续盒、光缆线盘、箱体之 间可靠绝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通信站辅助系统安装工艺
辅助系统安装
屏体 安装
管线 布局
配线 系统
线缆 成端
接地 工艺
过电压 保护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5.2.2 屏内走线 屏内走线安装工艺要求如下: a) 屏内所有安装设备(装置),宜在设备下配置一组走线/余线框,设备上下排 列没有明显空隙。光配、电源只需配置组合式后走线框(半组),走线/余线框安 装位置与所配套设备平齐。 b) 屏内所有连接走线均采用向下(上),经走线框向后,再向两侧走线,余线 排(盘)放在余线框中。所有连线应从设备下部的走线/余线框向后走,不应从设 备的侧面、顶部、正面走线。前出线设备的接线先向下(上)走到底部,经专设 的走线框引到设备背后出线。对于机框较高的设备,在后背板上部的出线可直接 引到屏体上的走线槽,所有线缆应与设备背板保持垂直, 并在屏体上装设的走线槽上固定。其它高低不一的设备后出线应先向下(上)走 到设备后背下(上)部再水平向后走线,进对应的走线槽。屏不能后开门时,设 备接线可经走线框向两侧走线。 c) 屏内除光缆尾纤外,各种连线应按类别扎成圆形、方形或扁形的线把。每台 设备连接线经走线框后部两侧开口走线进入垂直走线区,信号小线走靠屏左和右 内两列走线区(环)上下走线,电源线经右外走线区(环)上下走线,并按照线 色分开扎把。
机柜背面视图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2M线电缆成端
(焊接接方式)
中继电缆安装
• 中继电缆在DDF架的布 放:
• 要点: – 标签内容清晰 – 标签粘贴规范朝向一 致 – 电缆接头需拧紧
电缆接头 需凝牢固
Page 27
标签粘贴规 范朝向一致
地线安装
• DDF架地线的安装: • 要点:
地线固定牢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主讲:朱恺柱
通信运检二班 2020年10月
Page 1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概述
通信站基础
门窗、地板、 顶棚、墙壁、 孔洞、照明
走线 槽架
通风 空凋
防雷 接地
消防 逃生
防小 动物
辅助系统安装 主设备安装 通信站标识
屏体 安装
工程 准备
机房 标识
管线 布局
配线 系统
线缆 成端
光纤尾纤
FC头
FC耦合器
光纤面板
光纤接口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光缆终端成端设计与熔接图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和DL/T 54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信站辅助系统 Assistance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station 通信站的机房、屏体、通信管线、配线系统(光配、音配、数配、网配)、 接地、过电压保护等称 为通信站辅助系统。
由框架和盖板(门)组成,一般具有长方体的外形,落地放置。不具备封 闭结构的机柜称为机架。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4 通信站基础设施要求 通信设备安装前机房基础设施应具备下列条件: a) 机房门窗完好,内部的装修工作已经全部完工。室内已充分干燥,地面、墙 壁、顶棚等处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规格、尺寸、位置、数量等应符合施工图设 计要求。 b) 走线槽(架)路由、规格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盖板应严密、坚固。 c) 通风取暖、空调等设施已安装完毕并能正常使用。室内温度、湿度应符合设 备要求。 d) 机房建筑的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体及引线已经完工并验收合格, 接地电阻应符合施 工图设计及DL/T 548要求。 e) 机房内应具备有效的消防设施,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f) 楼板预留孔洞应配置阻燃材料的安全盖板,已用的电缆走线孔洞应用阻燃材 料封堵。 g) 机房应具备防小动物措施,进出机房的线缆管孔应做好封堵。
– 地线固定牢固 固 – 线径需符合规范要
求 – 与信号线分开绑扎
DDF架间地线需 要可靠复接
Page 28
地线安装
• DDF架地线的安装: • 要点:
– 接线端子地线固 定牢固
– 中继电缆屏蔽层 需接地
中继电缆屏蔽 层需可靠接地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接地 工艺
过电压 保护
子框 安装
电源 安装
通电 测试
设备 标识
线缆 标识
专业 标识
通信站验收
Page 2
安装 工艺
十八 反措
专业 设备
通信 运规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通信站及设备安装原则,明确了通信 站基础和辅助系统安装工艺、 通信站内主要设备安装工艺、通信站标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通信站、接入电力通信网的通信站 的标准化建设、安装和验收。
避免了模式色散,使得单模光纤的传输频带很宽,因而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 的光纤通讯。单模光纤使用的光波长为1310nm或1550nm。 能量损耗小,不会产生色散。大多需要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规格:8/125um,9/125um(常用),10/125um ◆多模光纤(Multi-Mode,MMF)
在一定的工作波长下(850nm/1300nm),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这种 光纤称之为多模光纤。由于色散或像差,因此,这种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频 带较窄,传输容量也比较小,距离比较短,有色散。 规格:50/125um, 62.5/125um (常用),100/140um,200/230um.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f) 屏体内两侧应均匀配置固定垂直线缆的横档(间隔≤300mm),底部两侧设置 电缆固定夹,便于线缆纵向绑扎固定,后部两侧各配置10个穿线环。 g) 屏体内底部防小动物盖板(网)采用磁吸或其它扣件固定,不应采用永久固定 方式,也不宜采用活动螺栓(安装后难以拆卸)。用于变电所控制室安装的屏体, 两侧预装高出底部钢板约200mm、Ф30mm~40mm的穿线管孔各12个,便于防火 泥封堵后再次穿放线缆,每个孔均配橡胶保护圈。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音频电缆成端
(卡接方式)
110语音配线架
网线电缆成端
(卡接方式)
A类:白绿、绿、白橙、兰、白兰、橙、白棕、棕 B类:白橙、橙、白绿、兰、白兰、绿、白棕、棕
RJ45及跳线(IP网线)
RJ11头(音频)
配线架
对线器
机柜布置
h) 屏体内侧面设置 30mm×4mm 及以上规格的镀锡扁铜排作为屏内接地母排。 母排应每隔约50mm、预设Ф6mm~10mm(中心孔宜选Ф12mm)的孔,并配置铜 螺栓。应预装门、侧板、框、屏内设备的接地线(设备侧预留)以及屏内接地母排 至机房地母的主接地线(接母排中间),所有接地线应采用专用双色地线。所有配 置的连接线接线端子应采用铜鼻子(端子)压接工艺,热缩套管封口。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通信站辅助系统安装工艺
辅助系统安装
屏体 安装
管线 布局
配线 系统
线缆 成端
接地 工艺
过电压 保护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d) 进入屏内电缆的外层护套宜在进屏后 150mm~300mm 的高度统一剥去,所有 缆线应从屏两侧走,所有细线缆应捆扎成普通电缆粗细的小把,然后与其它电缆排 列成纵向(从前后看)的直线队列。 e) 所有缆线在水平、垂直走线过程中,均应与周围的线缆排列整齐、成排,每排 缆线在同一平面或纵面,线线或缆缆之间应平行靠紧,没有交叉缠绕。线缆较多, 一排不能排下时,可分多层排列。排列成排的线缆的固定扎线应有均匀间隔:垂直 方向间隔200~300mm,屏内线缆水平方向间隔100mm,终端线把间隔50mm。每处扎结 用的材料,扎结的位置、方向和式样应一致。 f) 所有连接线均应采用规范的线缆,不应使用护套线、裸露线。 g) 所有缆线均应挂好标志牌、加标记套管,屏体内缆线的标记套管或标记牌应设 置在电缆头紧靠热缩套管末端,机房其他布线的挂标牌应在机房进出口处挂设。
i) 屏体抗震加固应符合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的要求,加固方式应符合施工图的 设计要求。
j) 采用上走线方式时,屏体顶部应预留上走线穿孔。 k) 屏体应避免安装在空调出风口正下方。 l) 屏体内部前后及配件布置参见附录A。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5.2 通信管线 5.2.1 引入线缆 引入线缆安装工艺要求如下: a) 光、电缆在进入通信站时,应采用沟(管)道方式,经2条及以上不同路由 引入。架空线路进通信站的终端杆宜立在距通信楼外墙10m以外,并避开厂站 大门正面。 b) 通信站的引入光缆的余缆应放入余缆箱(架),变电站的余缆箱一般设在 电缆层,其它通信站的余缆宜放在井道或机房入口的专用余缆架内。不设余缆 箱(架)时应将余缆移至站外终端杆上,机房侧余缆盘应留在防静电地板下。 c) 进入通信站的通信线缆应与通信站内原有线缆走向、排列和施工工艺一致, 保持整齐。 d) 线缆穿过楼板孔或墙洞应加装子口保护,在电缆沟内部穿阻燃子管保护, 并分段固定在支架上,保护管外径不应小于35mm,做好封堵和防小动物措施。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5 通信站辅助系统安装工艺 5.1 屏体安装 屏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机柜按设计统一编号。同一机房 的屏体尺寸、颜色宜统 一。屏体安装工艺要求如下: a) 屏体的安装应端正牢固,用吊垂测量,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b) 列内屏体应相互靠拢,屏体间隙不应大于3mm,列内机面平齐,无明显 差异。 c) 屏体底座前后横梁两侧(距边 100mm)设四个Ф12mm×40mm 的椭腰 型孔,或配置四个活动式紧固装置,用于将设备固定在基础上。所有紧固件 应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d) 屏体应选用优质钢材,钢板厚度不小于2mm,采用整体焊接、内部镀锌 等合适的工艺制作,以保证屏体有足够强度和良好的电磁屏蔽特性。电磁场 屏蔽性能:磁场屏蔽性能为14kHz以上≥70dB、150kHz以上≥95dB,电场屏 蔽性能为200kHz以上≥100dB。 e) 屏体应适合19"或21"两种规格的设备安装。19"结构的安装孔的中心距 465mm,安装架内净宽约 450mm,21"结构的安装孔的中心距 515mm,架 内净宽约 500mm。安装架前、后部固定设备的安装平面距前、后门内侧的间 距约50mm~8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