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的知识介绍
液力变矩器组成

液力变矩器组成
液力变矩器是由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液力偶合器是液力变矩器的核心部分,由泵轮、涡轮、导向器和液力传递装置组成。
泵轮和涡轮都是由叶片组成的转子,它们之间通过液体(通常是液压油)传递动力。
当液体从泵轮逸出,并冲击到涡轮上时,液体的动能被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涡轮产生扭矩,从而驱动机械设备。
液力制动器用于控制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
它由液力制动器壳体、制动器泵轮和制动器导向器组成。
制动器壳体可以固定或转动,它与液力偶合器的泵轮连接,通过控制液体的流量和压力,来实现对输出扭矩的调节。
液力变矩器同时还包括一些辅助部件,例如液力变矩器油泵和油液冷却系统。
油泵用于提供液体供给,以维持液力变矩器正常的工作。
油液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液压油,以防止液体温度过高引起液力变矩器过热。
总的来说,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包括液力偶合器、液力制动器和一些辅助部件,它们共同工作,实现对动力的传递和调节。
液力变矩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传递扭矩的机械设备中,例如汽车、船舶和工业机械等。
液力变矩器的名词解释

液力变矩器的名词解释液力变矩器(Fluid Coupling)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用于传递动力和变换转矩,并在起步、换挡和降低转速时提供顺畅的驱动力。
它由一个外壳、一个泵和一个涡轮组成,通过油液的粘滞性实现动力传递。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源自流体力学和运动守恒定律。
液力变矩器的外壳通常由钢铁材质制成,具有高度耐磨和耐腐蚀的特性。
外壳内有涂有摩擦材料的摩擦片,用于提高摩擦系数。
摩擦片上有刻有扇形槽的泵轮,又被称为泵。
泵的作用是将油液加压并产生流动。
液力变矩器内还装有一个涡轮,又被称为扇轮或轮子。
涡轮的作用类似于风扇,将流动的油液转化为动力。
涡轮内有叶片,可以使用液压力量作用于其上,从而生成转动力。
泵和涡轮通过油液流动的力量相连,实现转矩的传递。
在液力变矩器的运行过程中,油液被压入泵轮,产生高速的液体流动。
这种高速流动会将动能转化为液压能,并传递到涡轮上。
涡轮随即开始转动,同时传递动力到传动轴和其他相关部件。
这种方式使得液力变矩器能够在不引起机械磨损的情况下实现转矩的调节和传递。
液力变矩器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其变矩性能。
通过调整油液的流动,液力变矩器可以提供不同的转矩输出。
在起步时,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较大的转矩输出,而在高速行驶时,转矩输出相对较小,以提供更好的经济性和燃油效率。
这种变矩调节的能力使得液力变矩器在汽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各种交通和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尽管液力变矩器具有许多优点,如顺滑的驱动、良好的冷却和减振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液力传递机制的特性,液力变矩器在传递动力时会有一定损耗。
这导致一部分输入功率会被浪费,使得液力变矩器的效率相对较低。
另外,液力变矩器还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这可能对整个传动系统的重量和尺寸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汽车工程领域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其他的传动装置,如离合器和自动变速器。
这些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液力变矩器,并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性能。
然而,液力变矩器仍然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在大型车辆和工程机械中,因为它们在起步和低速行驶时提供了极佳的驱动性能和可靠性。
液力变矩器结构与原理

液力变矩器(Fluid Coupling)是一种能将输入和输出轴传递到旋转机械的扭 矩传递装置。通过利用液体的流体动力转换能力,实现了转矩的自动变功, 保护了机械的传动系统。
液力变矩器的定义和作用
1 定义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利用液体作为工质传递扭矩的能量转换装置。
3
应用广泛
汽车、工程机械、船舶、起重机械等领域中的动力传输装置。
液力变矩器的主要部件
壳体
液力变矩器的外壳,内部容纳几乎全部的组 件。
均压器
均压器位于油量调节阀和输油腔之间,用于 平衡液力传递的压力。
液力曲轴
连接变矩器和发动机的一根轴,通过其中的 凸轮套与转子相连接。
转子叶片
挪动液体,实现液体动能转换为机械能。
传动轴想要转动液力变矩器, 需要驱动内部液体旋转,形成 池流。
涡流的产生
涡流是液体在旋转容器中形成 的一个环流,是液压变矩器传 递功率的关键。
液力变矩器的输出
通过液流转动传动轴输出扭矩。
液力变矩器的优势和应用
1
自动变矩
通过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力学原理,变矩自动调整,保证传动系统的平稳工作。
2
能耗高效
自带液力储存元件,当液力传递完成后立即储存,能量损失少。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和故障排查
1
定期检查
液力变矩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进行常规检修,包括检查油封和散热器等。
2
故障排查
液力变矩器常见故障包括漏油和工作温度过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维修。
3
维修保养
需要在使用中定期更换液压油、油封和防尘套等关键零部件。
总结和展望
液力变矩器减少了传动系统中的冲击和振动,保护了机械设备的运行。它 的高效和广泛应用成为了动力传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未来机械制 造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液力变矩器

4.1.1液力变矩器构造1、三元一级双相型液力变矩器三元是指液力变矩器是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主要元件组成的。
一级是指只有一个涡轮(部分液力偶合器里装有两个涡轮,工作时油液容易发生紊乱)。
双相是指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状态分为变矩区和偶合区。
图4-1为液力变矩器三个主要元件的零件图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作用泵轮的叶片装在靠近变速器一侧的变矩器壳上,和变矩器壳是一体的。
变矩器壳是和曲轴或曲轴上的挠性板用螺栓连接的,所以泵轮叶片随曲轴同步运转。
发动机工作时,它引导液体冲击涡轮叶片,产生液体流动功能,是液力变矩器的主动元件。
1-变速器壳体 2-泵轮 3-导轮 4-变速器输出轴 5-变矩器壳体6-曲轮 7-驱动端盖 8-单向离合器 9-涡轮涡轮装在泵轮对面,二者的距离只有3~4mm,在增矩工况时悬空布置,被泵轮的液流驱动,并以它特有的速度转动。
在锁止工况时它被自动变速器油挤到离合器盘上,随变矩器壳同步旋转。
它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元件。
涡轮的花键毂负责驱动变速器的输入轴(涡轮轴)。
它将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
导轮的直径大约是泵轮或涡轮直径的一半。
并位于两者之间。
导轮是变矩器中的反作用力元件,用来改变液体流动的方向。
导轮叶片的外缘一般形成三段式油液导流环内缘。
分段导流环可以引导油液平稳的自由流动,避免出现紊流。
导轮支承在与花键和导轮轴连接的单向离合器上。
单向离合器使导轮只能与泵轮同向转动。
涡轮的油液流经导轮时改变了方向,使液流返回泵轮时,液流的流向和导轮旋转方向一致,可以使泵轮转动更有效。
图4-3为液力变矩器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上通过箭头示意液体流动方向。
油液由泵轮的外端传入涡轮的外端,经涡轮内端传到导轮时改变了油液的流动方向,经导轮传给泵轮的油液的流动方向恰好和泵轮的旋转方向一致。
3、液力变矩器的锁止和减振液力变矩器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时,即使在传递效果最佳时,也只能传递90%的动力。
其余的动力都被转化为热量,散发到油液里。
液力变矩器的知识介绍

液力变矩器的知识介绍:1、定义:液力变矩器,亦称扭力转换器,是在液力耦合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用来传递旋转动力。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导轮组成。
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以液压油(ATF)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的作用。
它将动力源(通常是发动机或电机)与工作机连接起来,可同液力耦合器一样起到离合器的作用,但不同的是,液力变矩器可以改变力矩的大小。
2、结构及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通过泵轮和涡轮来传递动力,而液力变矩器则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增加了一个导轮。
和液力耦合器一样,液力变矩器在工作时内部充有油液,油液在泵轮和涡轮间循环活动。
但在油液活动过程中,固定不动的导轮给涡轮一个反作用力矩,实现了动力输出的变矩。
液力变矩器简图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扭矩变换器,是液力传动的型式之一。
图为液力变矩器,它有一个密闭工作腔,液体在腔内循环活动,其中泵轮、涡轮和导轮分别与输进轴、输出轴和壳体相联。
动力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带动输进轴旋转时,液体从离心式泵轮流出,顺次经过涡轮、导轮再返回泵轮,周而复始地循环活动。
泵轮将输进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
高速液体推动涡轮旋转,将能量传给输出轴。
液力变矩器靠液体与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
液力变矩器不同于液力耦合器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固定的导轮。
导轮对液体的导流作用使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可高于或低于输进扭矩,因而称为变矩器。
输出扭矩与输进扭矩的比值称变矩系数,输出转速为零时的零速变矩系数通常约2~6。
变矩系数随输出转速的上升而下降。
液力变矩器的输进轴与输出轴间靠液体联系,工作构件间没有刚性联接。
液力变矩器的特点是:能消除冲击和振动,过载保护性能和起动性能好;输出轴的转速可大于或小于输进轴的转速,两轴的转速差随传递扭矩的大小而不同;有良好的自动变速性能,载荷增大时输出转速自动下降,反之自动上升;保证动力机有稳定的工作区,载荷的瞬态变化基本不会反映到动力机上。
液力变矩器有关知识

第2章液力变矩器结构原理2.1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其结构就汽车上广泛采用的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而言,它有一个工作腔,其中有三个叶片,即泵轮、涡轮和导轮。
泵轮与发动机曲轴相联接,把输入的机械能转变为自动变速器油的能量,使油液的动量矩增加,其作用类似离心泵的叶轮,所以称其为泵轮。
涡轮与自动变速器中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输入轴相联接,将自动变速器油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输出,涡轮因其使油液的动量矩减小,作用类似于水涡轮,故被称为涡轮。
导轮不转动时,变速器壳体的反作用扭矩通过它作用于自动变速器油,使油液的动量矩改变,换言之,导轮在液力变矩器中起导向作用,使自涡轮流出的油液改变方向后流向导轮,形成液体循环,所以称其为导轮。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主要有:a)自动无级变矩、变速。
液力变矩器的涡轮扭矩,能随着汽车行驶中负荷扭矩的增大而自动增大,同时,涡轮转速自动降低;而当负荷扭矩减小时,涡轮扭矩随之自动减小,同时,涡轮转速自动升高。
b)自动离合。
液力变矩器可借助于传递或不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扭矩至行星齿轮变速器,起自动离合器的作用,从而在使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取消了传统的螺旋弹簧式或膜片弹簧式离合器,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
c)减振隔振。
由于液力变矩器是通过液力作用进行偶合传动的装置,主、从动件之间无直接的机械传动关系,所以能通过自动变速器油的阻尼作用,减小发动机的扭振,并隔离这种扭转振动向底盘传动系统的传递,从而提高汽车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d)使发动机转动平稳。
由于工作时内部充满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液力变矩器具有较大的转动质量,完全可以起到传统的飞轮使发动机转动平稳的作用,所以在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取消了发动机飞轮。
为实现扭矩的传递,仅在发动机曲轴与液力变矩器之间,安装一柔性联接板或驱动端盖。
e)过载保护。
当汽车行驶工况突然变化,出现过负荷时,使用液力变矩器,可以对发动机起保护作用。
f)发动机制动。
在汽车下长坡行驶时,可以通过液力变矩器的偶合传动,利用发动机的泵气损失来进行制动。
8.液力变矩器

2)中速时变矩器原理
液流力矩平衡条件
Mw′=Mb + Md v=w+u
w-涡轮叶片方向相对速度 u-涡轮圆周方向牵连速度 v-冲向导轮叶片的绝对速度
v与导轮叶片方向一致时,Md=0 Mw = Md :不变矩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高速时变矩器原理
液流力矩平衡条件
4.单向离合器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液力变矩器原理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起步时变矩器原理
液流力矩平衡条件
Mw′=Mb + Md
Mw′-涡轮对液流的转矩
Md >0,单向离合器锁止导轮固定 Mw > Mb :增扭
Mw-液流对涡轮的转矩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传动比i
nw/nb≤1
特点
随汽车行驶阻力不 同而自动改变输出 转矩和转速的无级 变速装置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结构
内座圈 外座圈 滚柱 弹簧
滚柱 式
单向离合器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锁止离合器
分离? 锁止?
分离? 锁止?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课堂小结:
1.液力变矩器的构造。 2.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基本元件
以及外壳组成。
现代的汽车尤 其是轿车上广泛采 用了液力变矩器。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1.泵轮:泵轮与变矩器 壳体连成一体,其内 部径向装有许多扭曲 的叶片,叶片内缘则 装有让变速器油液平 滑流过的导环。变矩 器壳体与曲轴后端的 驱动盘相连接。
液力变矩器原理

液力变矩器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流的转动动能转换为机械动能的装置。
液力变矩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携带动能的工作液体在叶轮和导向叶片之间产生流动,并通过液体的阻力来达到变矩的目的。
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液力涡轮和导向叶片组成。
泵是液力变矩器的动力源,它通过转子和叶轮之间的传递力,将动力传输给工作液体。
液力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传递装置,将来自泵的动能转化为液体的动能。
液力涡轮旋转起来,推动液体形成旋涡流动,然后经过导向叶片的引导,使液体重新进入泵来实现循环。
当液力变矩器处于空转状态时,工作液体从泵中的转子中吸入,然后经过泵的叶轮的动力传输给液力涡轮,液力涡轮开始旋转。
由于液体的阻力作用,液力涡轮的旋转速度较泵的旋转速度慢,形成了一种转速比。
当液力变矩器连接到负载上时,液力涡轮带动负载一起旋转,使液体在液力涡轮和导向叶片之间产生流动,并通过流动的液体来传递转矩。
转矩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流动量和液流的速度。
液力变矩器通过调节工作液体的流量和转速比来实现变矩的效果。
当负载较大时,液力变矩器会自动调整液流量和转速比,进而实现输出更大的转矩。
这使得液力变矩器在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力变矩器的知识介绍:
1、定义:液力变矩器,亦称扭力转换器,是在液力耦合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用来传递旋转动力。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导轮组成。
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以液压油(ATF)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的作用。
它将动力源(通常是发动机或电机)与工作机连接起来,可同液力耦合器一样起到离合器的作用,但不同的是,液力变矩器可以改变力矩的大小。
2、结构及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通过泵轮和涡轮来传递动力,而液力变矩器则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增加了一个导轮。
和液力耦合器一样,液力变矩器在工作时内部充有油液,油液在泵轮和涡轮间循环活动。
但在油液活动过程中,固定不动的导轮给涡轮一个反作用力矩,实现了动力输出的变矩。
液力变矩器简图
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扭矩变换器,是液力传动的型式之一。
图为液力变矩器,它有一个密闭工作腔,液体在腔内循环活动,其中泵轮、涡轮和导轮分别与输进轴、输出轴和壳体相联。
动力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带动输进轴旋转时,液体从离心式泵轮流出,顺次经过涡轮、
导轮再返回泵轮,周而复始地循环活动。
泵轮将输进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
高速液体推动涡轮旋转,将能量传给输出轴。
液力变矩器靠液体与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
液力变矩器不同于液力耦合器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固定的导轮。
导轮对液体的导流作用使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可高于或低于输进扭矩,因而称为变矩器。
输出扭矩与输进扭矩的比值称变矩系数,输出转速为零时的零速变矩系数通常约2~6。
变矩系数随输出转速的上升而下降。
液力变矩器的输进轴与输出轴间靠液体联系,工作构件间没有刚性联接。
液力变矩器的特点是:能消除冲击和振动,过载保护性能和起动性能好;输出轴的转速可大于或小于输进轴的转速,两轴的转速差随传递扭矩的大小而不同;有良好的自动变速性能,载荷增大时输出转速自动下降,反之自动上升;保证动力机有稳定的工作区,载荷的瞬态变化基本不会反映到动力机上。
液力变矩器在额定工况四周效率较高,最高效率为85~92%。
叶轮是液力变矩器的核心。
它的型式和布置位置以及叶片的外形,对变矩器的性能有决定作用。
有的液力变矩器有两个以上的涡轮、导轮或泵轮,借以获得不同的性能。
最常见的是正转(输出轴和输进轴转向一致)、单级(只有一个涡轮)液力变矩器。
兼有变矩器和耦合器性能特点的称为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例如导轮可以固定、也可以随泵轮一起转动的液力变矩器。
为使液力变矩器正常工作,避免产生气蚀和保证散热,需要有一定供油压力的辅助供油系统和冷却系统。
3、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可用几个外界负荷有关的特性参数或特性曲线来评价。
描述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参数主要有转数比、泵轮转矩系数、变矩系数、效率和穿透性等。
描述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主要有外特性曲线、原始特性曲线和输进性曲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