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应掌握技能与培养途径

合集下载

医生如何提升医患沟通能力

医生如何提升医患沟通能力

医生如何提升医患沟通能力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更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有效地建立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医生在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方面的方法和技巧。

1. 倾听与共情医生应该始终重视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在患者诉说病情时,医生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倾听患者的疾病经历和情感体验。

同时,医生要学会共情,即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感受患者的痛苦和困扰。

通过倾听和共情,医生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互信和共鸣。

2. 清晰简明的语言和技术解释医患沟通中,医生需要用简明清晰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大量专业名词,以免让患者感到困惑和懵懂。

医生应该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释疾病原因、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3. 尊重与关怀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和关怀的基础上。

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策,充分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想法。

同时,医生要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

只有通过真诚的关怀,医生才能与患者建立起一种亲近的关系。

4. 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的沟通,医生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与患者交流。

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姿势和肢体语言,保持友好和亲近的形象。

医生的微笑和鼓励性的肢体动作,可以让患者感到安心和舒适。

同时,医生要主动倾听患者的身体语言,包括眼神、姿态等,以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5.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医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渠道。

例如,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话、短信或在线平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随访。

此外,医生还可以组织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的疑惑和困惑。

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联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在医患沟通中,医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有助于建立稳固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医生应该通过倾听与共情、清晰简明的语言和技术解释、加强尊重与关怀、注重非语言沟通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浅谈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浅谈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浅谈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沟通技能的培训是本科生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未受到足够重视。

加强沟通技能的培养对实习生的临床工作及营造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医患关系;沟通技能;实习医生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道德为核心,法律为准绳,并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

医患沟通属于医患关系中非技术层面的范畴,包含了医患双方交往中的社会、心理、法律关系。

沟通技能的培养不仅是一种充分掌握病人心理以形成良好医患关系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人员在医学实践中能够建设性合作的基础。

实习医生刚刚进入临床常常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对策略,因此,探索加强医患沟通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1 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1.1 社会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形成的适应现代人类保健观念的新模式,它反映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对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生要理解患者是社会的人,这种内在的素质要求单靠专业教育是很难完成的。

它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来考察审视人类健康与疾病,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

患者已从被动的接受治疗者变成主动参与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医患关系由传统的单向模式向共同参与型发展[1]。

面对新型的医患关系,缺乏技巧的医患沟通显然已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所以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是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新要求。

1.2 世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医生,而高素质的医生除了需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医疗技术之外,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浅析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方法

浅析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方法
来培 养 医学生 医患 沟通技 能的主要 方 法 。
关键 词 : 医患 沟通技 能 ; 准化病人 ; 标 医学教 育
中图分类 号 : 6 2 0 G 4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6— 7 9 2 1 ) 2— 4 7- 2 1 0 2 6 (0 0 0 0 2 0
( fc f dcl d ct n Ta igD pr et S n odMitr M dc nvr t,h nh i 0 4 3 O i o i u a o ,ri n e a m n , e cn lay e i U ie i S a ga 2 0 3 ) e Me a E i n t i l a sy
高、 学博、 医精、 能力强、 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现代医学 人才 。其 中 良好 的 医患 沟 通 技 能 ( ot -ai t o — dco ptn m r e c m nctnsis 是 医学 生 成 为 一 名 合 格 医 生不 可 缺 uiao kl) i l 少 的条 件 。早 在 18 9 7年 , 国医学会 就将 医生交 往 能 英 力的评估 作为 医生 资格 考试 的一部 分 。18 9 9年 , 世界 医学教 育联合 会 ( ME) 《 冈宣 言 》 WF 在 福 上指 出 : 所 “ 有 医生必 须学 会交流 和处 理人 际关系 的技 能 。缺 少共 鸣( 同情 ) 该 看 作 与技 术 不 够 一 样 , 无 能 力 的 表 应 是
( 第二 军 医大学 训练部 医学教 育教 研 室 , 海 20 3 ) 上 043 摘要: 良好 的 医患 沟通技 能是 医学 生成 为 一名合 格 医生 不可 缺 少的 条件 。本 文 通过 对 国 内外 医学 生 医
患沟通技能的培养现状及主要培养方法进行 了剖析, 出运用标准化病人、 指 角色扮演进g ̄3将成为未 s ) - z l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结论
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 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腔医学生的 医患沟通能力。这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能为口腔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建议在口腔医学教育中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培养出更 具有竞争力的口腔医生。
4、评估与反馈
为了确保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应定期对医学生的沟通技能进行评估和 反馈。评估标准应明确、客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能力、患者教 育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评估与反馈机制,医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在沟通技 能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
四、总结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医学 生的沟通能力,我们需要采取多种培养方法,如交流技巧培训、沟通心理学学习 和纠正错误机制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并充分发挥教师和团队的作用,评估与反馈培养效果。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我 们有望为医疗行业培养更多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作出积极贡献。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目录
01 一、临床医学生医患 沟通能力的现状及重 要性
02 二、培养方法
03 三、应用建议
04 四、总结
05 参考内容
医患沟通能力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医疗实践中,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需 求和心理,进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次演示将探讨临床医学生医患沟 通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期为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供参考。
1、交流技巧
交流技巧是医患沟通的基础,包括倾听、表达、非语言交流等方面。通过开 设医患沟通技巧课程,教授医学生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语速、语调以及身体语 言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医学生还需学会如何引导患者表述病情,以 及在沟通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理解。

谈培养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教改措施

谈培养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教改措施

谈培养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教改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医疗保健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医生的专业素质和医患沟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医患沟通中,医生的语言表达、心理调节、沟通能力、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表现,直接决定了病人的医疗体验和医疗效果。

因此,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之一。

一、为什么需要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医生是医疗保健系统的核心,是服务病人的重要人群。

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是医疗行为中最基本的交互行为,它是医疗构架的基石。

能否满意地进行医患沟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信任感、治疗效果和对医院的口碑。

一方面,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会直接导致中断良好的医患关系,病人会选择其他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影响医院的品牌形象以及医生的工作稳定性。

另一方面,如果医生不了解病人的病情和具体需求,难以制订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二、如何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医患沟通技能水平教师是医学生职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能够借助自己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教育性的、良好的医患沟通案例,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如果教师自身的医患沟通技能水平不高,那么教育过程中难以将良好的医患沟通案例传授给学生,影响到学生的学术成长。

2. 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实际病例,增强沟通能力临床医学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医疗和病人沟通过程。

对于一些沟通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模仿老师或有经验的同学,学习好的医患沟通技巧。

对于一些难以沟通的病人,可以请教医院的专业心理医生进行指导。

3. 推动专业化课程的改革,增加医患沟通课程的设置在专业化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注重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可以开设医患沟通和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周期性为课程学生提供实际的医疗服务和沟通案例,从而提高医学生的沟通技能。

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导语:医学生在日常实践中,医患沟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可以增加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互信和合作,还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一、为什么医患沟通能力对医学生如此重要1.1 沟通建立了病人与医生的互信关系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互信是医患关系的基础,而沟通是建立互信关系的关键环节。

通过良好的沟通,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意愿,而病人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医生的建议。

医患沟通能力直接影响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1.2 沟通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够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担忧,还能够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医生能够更好地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让病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良好的医患沟通还能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口碑和声誉。

二、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2.1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医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倾听。

医生应该倾听病人的意见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感受和不适。

医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表达。

医生应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病人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以理解的术语。

医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医生应该展现出关心和尊重,与病人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2.2 掌握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除了语言沟通外,医学生还需要掌握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医学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关切和同理心,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医学生还可以通过眼神接触和微笑来传递友好和支持的信息,以减轻病人的紧张和不适。

2.3 培养人文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医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医患沟通情景。

人文素养是指医学生对人性、人情和社会价值的理解和关注。

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摘要:医患沟通能力是一个合格的医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良好的沟通技能能使医护人员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更好地干预治疗,并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引导学生选修医患沟通交流相关课程,并利用标准化病人角色扮演培训,在临床见、实习期间注重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等方法,使医学生的沟通技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医学教育; 医患沟通;技能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见尖锐。

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和互相理解,赢得患者的配合,减少矛盾,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消灭在萌芽状态。

“病人、家属与医护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病人的病痛、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医护人员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取得病人、家属的信任。

1.医患关系概述医患关系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患者、家属与医生、护士及医院各级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

具有许多人文因素,当整体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时,医患关系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医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多变,随时间、病情的变化而发展。

医患之间存在医疗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等,要改善和发展医患关系,首先应该认识到医务人员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同时要树立极端负责的精神,克服不良作风,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更新知识,向患者宣讲防病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外,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技术,使医患关系不断向着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

医患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疗过程中进行一种交流。

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以使医务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病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同时也可以帮助消除患者因不理解带来的对医生的不信任,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医患沟通在和谐的医疗活动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7318·医学教育·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刘杰夫(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医患矛盾是目前我国医疗事业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缓和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要求医务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更需要重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成为正式的医务工作者之前,除了要培养医学生掌握好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外,也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将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未来营造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具有长远的意义。

关键字:医患矛盾;沟通能力;重要性;方法中图分类号:[X1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7.2651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从传统意义上讲,医生的职责即是救死扶伤,为病人解除病痛。

医生,本应该是病人最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

病人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了医生,医生与患者本应当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病魔。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百姓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而医疗作为一种以服务性质为主的行业,所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大,百姓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以往传统的医患关系相比,当今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出现患者或家属暴力伤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外界公众和媒体对于医生的误解也非常深。

这种现象,破坏了良好的医疗秩序,并且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2.1 医学生医患教育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只注重临床技能的加强,而忽视了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1]。

据调查,江苏省10所具有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当中,其教学计划均包含了医患关系等相关的教育内容,常规开设的科目有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其中有些院校或临床专业还专门开设了医患沟通学、人际关系学等特色课程;然而,即便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在课程计划中,这些课程的学分要求却非常低[2],并且学生对待这类课程的态度与专业课是全然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应掌握技能与培养途径
葫芦
摘要:目前医患关系紧张,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他们从实习期间就开始面临与病人沟通的问题。

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本文基于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医学生应具备的医患沟通技能及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途径
近年来,医患关系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形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行业负担。

据调查研究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医患沟通不足。

因此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他们从实习期间就开始面临与病人沟通的问题。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加上学生缺乏自信和经验,若在医患沟通技能上缺乏有效的训练,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则会受到限制,最终严重影响医学生的成长。

从此可见,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医学生应该具备的沟通技能
1.1沟通的自信心。

医学生应注意穿着打扮、谈吐举止,给人以有修养、自信的感觉(1).1.2转换角色的能力。

角色沟通即是要求医学生能够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和表达。

角色沟通要求医学生尊重对方的身份、权利和意愿。

要求医学生在沟通时能审时度势,保持和谐心态;
能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视患者为亲人、朋友,用健康心态去沟通,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不侵犯患者的权利,不抱着私欲的目的,一心一意满足患者的愿望(2)
1.3善于拉近距离的能力。

医患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在人际距离上表现为位置(距离)距离和精神距离(个人隐私)两个方面。

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是主导方、是强者,病人是被动方,是弱者,病人常常希望主动地向医务人员靠拢,希望保持彼此间的“私人”区域的距离关系来获得医务人员们如同朋友般的关爱。

医务人员应真诚地倾听病人主诉,弯腰俯身与卧床的病人交流,为病人整理衣物,亲手感触病人的冷热等行为方式,都是医师主动地把与患者的距离关系由“公事公办”的社交区引向亲切友善的“私人”区(3)。

1.4树立良好第一印象的能力。

在医患沟通中,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芝加哥市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医务人员留给病人的第一印象对双方关系发展至关重要(4)。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病人都希望医务人员第一次见面时能够主动与他们握手,称呼他们的名字,并自我介绍。

此前一次调查发现,病人经常抱怨医务人员不进行自我介绍,这使他们无法确定医务人员的身份。

美国医学专业协会的谢尔登·霍罗威茨博士认为,称呼病人名字,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不仅是礼貌问题,还对减少诊疗失误有所帮助。

1.5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能力。

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医患之间的沟通虽然只能是“聊天”,但是涉及面很广,不仅仅简单的一问一答,更应有良好的互动,成为朋友式的交谈。

这要求我们在良好的医学知识基础上掌握多方面的社会。

生活、文化知识。

与喜好足球的患者谈足球比赛,与喜好文学的人谈文学作品,与喜爱动画片的孩子侃“奥特曼”、“花仙子”等等。

这些有利于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建立医患之间良好的伙伴关系(1)。

上升一个层次,医患双方通过心理沟通,在医务人员的主导下,通过沟通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尤其是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主导下,医学生要主动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疾苦,感知患者真正的需求与矛盾,让患者从内心真切的感受到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是在关心和爱护他,从而取得医患间的相
互理解和信任,进而取得患者配合,显著改善治疗效果(5)。

注意沟通细节的能力。

如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中应该学会在称谓上拉近患者的距离,多用亲友常用称谓。

注意礼貌用语,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力所能及地给患者及家属帮助等(1)。

总而言之,医患沟通技能可以归纳为“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个方式”。

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两个技巧:倾听,多听患者和家属说几句;介绍,多对患者和家属说几句。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

四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况,学会自我控制。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

六个方式:一是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二是交换对象沟通;三是集体沟通;四是书面沟通;五是协调统一沟通;六是实物对照讲解沟通(6)。

二、培养医学生的沟通技能的途径
2.1重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良好医德医风。

当今的医学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学生扮演的医务工作人员是引导者。

医生是治病人而非简单地治病。

在面对病人时,医务工作者只有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会在实际工作中时刻替患者着想,从而赢得融洽的医患关系。

因此,加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养,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基本条件(7)2.2改革实习评价体系,保持热忱的医疗态度。

在医学教育中,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

医学生与患者的接触主要集中于见习与实习阶段。

在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应身体力行,以热忱的态度对待患者,为医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此外,现行的医学实习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考核,而患者的评价方面则是空缺的。

因此,各高等医学院校应改革实习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加入患者对其医疗技术及医疗态度的评价,促进他们以热忱的态度对待患者,提高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7)。

2.3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提高医学诊疗技术。

医德、医态、医术三者相互关联。

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医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德、诚恳的医态,还应具备精湛的医术。

医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问诊、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及病历书写等工作,完成这些工作时,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并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

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需要医学生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爱心去真正关心患者,从而得患者的信任。

娴熟而细致的体格检查与操作也是医患沟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因此,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强调体格检查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是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重要条件(7)
2.4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

帮助医学生确立健康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普及医疗相关法律知识,使得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对患者负责,增进医患感情,杜绝可能出现的违规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8)。

2.5建立规范的沟通服务保障体系。

这一点针对包括医学生在内的所有医务工作人员,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需要以规范的制度来保证。

建立医患沟通工作制度体系,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工作中有了统一的行为准则和评价准则,就避免了医患沟通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切性。

(9)
参考文献:
(1)医患沟通学作者:王锦帆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8-1 版次:2页数:327字数:633000印刷时间:2006-8-1 I S BN:9787117078856.pdf
(2)张宇,周绿林.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医疗纠纷危机沟通策略….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l1(2):l12-1l3
(3)李晓光,刘娜.临床实习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培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1):1057
(4)王墨,李秋,赵晓东.通过医患沟通促进临床实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07,(4):1—3(5)试论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l HospitalManagementForumIJun 2013 Vol 30No 6
(6)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3.07.082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2—9455(2013)07—0901—02
(7)李霞,门九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E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 0 1 3, 5 (1
3).pdf
(8)罗飞,张泽华,侯天勇.医学实践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方法E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3):175—176.
(9)郑楷炼,乔帆,王志农,等.使用临床情景模拟培养住院医生的医惠沟通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9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