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生活中的数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数的意义,理解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数,比较大小,加减法等。
本章内容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有一定的数数和比较大小的经验,但缺乏系统的数的认识。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和示范,帮助他们建立数的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认识数词,理解数的组成,能够比较大小,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数,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
2.难点:数的组成,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
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引导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具:计数器,小卡片,水果模型,玩具等。
课件: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数,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水果模型,让学生数一数水果的个数,引出数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数,比较大小,加减法的内容。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数数游戏,比较大小游戏,加减法游戏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用小卡片进行数的组成练习,用玩具进行加减法练习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1-10的数,能够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1-10的数,会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以及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图片。
2.学生活动材料:每组学生准备一套1-10的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如:苹果、橘子、书本、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二)新课教学1.认识1-10的数(1)老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逐个认识并读出数字。
(2)学生跟读,老师指名学生读出数字。
(3)老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2.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1)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图片,如:3个苹果、5个橘子、8本书等,引导学生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
3.数数游戏(1)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如:5个玩具、7个书本等,引导学生数一数这些物品的数量。
(2)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一比哪个组数得快。
4.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个问题情境,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如:填写1-10的数、用数来描述物品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查指导。
(四)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数。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家长协助孩子收集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
2.家长与孩子一起玩数数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老师展示实物,如一串串不同数量的葡萄,问:“谁可以告诉我这里有多少颗葡萄?”引导学生数数并回答。
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0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数学教学反思篇1在“生活中的数”的这节课的学习中,我根据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有序地交流信息,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实践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主动地观察分析生活现象,用数来表示身边的事物,说说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自己家的门牌号、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生日、车牌号、自己所在的年级或班级……”;运用数简明地表示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是用来表示和交流。
学生所交流的信息既有来自家里、教室里、学校里的亲身经历过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中的数;还有在菜场里、马路上、超市里、体育运动中等各种生活经历中感受过、观察过的数,从而把课堂教学的触角伸向现实生活中广阔的世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无处不在,体会数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数字既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序数,还可作为一种符号代码,更有在生活中的其它广泛用处,虽然此前学生已有一定的接触和学习体会,但在本节课中把数字各方面知识加以综合,交织一起展现在课堂上,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应用性,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更能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数学教学反思篇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里的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使学生们又一次接触了数的知识。
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100以内数的知识,这是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
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

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1、数一数,画一画。
5、写数2、照样子,圈一圈。
6、数一数,画一画,写一写。
3、看一看,说一说。
有 有 有 只大雁, 从左数第 个小朋友, 只大雁是 。
。
8、数一数,填一填。
。
7、看数,涂一涂。
排在右数第 只小熊是只小熊,从上面数第4、数一数, 连一连。
-1-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9、数一数,有几朵?13、画一画,写一写。
9、照样子,写一写。
14、看数接着画。
10、数一数,有几个? 15、11、涂一涂,写一写。
一共有 从右面数又是第 16、填数。
个小朋友, 个。
排在左数第个,如果12、看尺子,填一填。
-2-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17、看数,涂一涂。
21、哪一堆正合适?画“√” 18、在靠 近的兔子旁边打“√” 。
19、22、比一比,最多的画“√” ,最少的画“○” 。
23、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20、画一画。
猜一猜, 小灰兔采了几个 ?把你能想到的答案都写出来。
-3-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24、在正确的字下面打“√” ,再填一填。
29、在正确的字下面打“√” ,再填一填。
25、多的画“√” ,少的画“○” 。
30、说一说,填一填。
26、填一填。
27、在 9,6,4,7,3,5,1,10 中,把大于 4 的数写在下面。
31、数一数,连一连。
28、在 10,2,0,7,3,5,4,6 中,把小于 6 的数写在下面。
-4-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32、36、小兔请客。
和 33、。
37、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比 34、个,比个。
38、填一填。
比个,比个。
一共有 39、 只动物, 排第 , 排第 。
35、最多的画“√” ,最少的画“○” 。
-5-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40、数一数,画一画,填一填。
(1)拍球的小朋友有 踢毽子的小朋友有 (2)有 排在第 个。
个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明 个,小明的后面有 个小朋友。
个,跳绳的小朋友有 个,44、够的打“√” ,不够的打“×” 。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课件

精选
22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精选
23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6
7
4
1
5
精选
14
在下图中,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1号运动员
8号运动员
精选
15
数一数,画一画.
精选
16
每组图中,把与左边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精选
17
10 连一连 4
9
精选
18
小船游呀游,游向大海。数数看,画面里有几条小船呢?
精选
19
×
×
√
精选
20
4
6
7
精选
21
10,9,… ,1,发射!
精选
1
1可以表示什么?
精选
2
1个萝 卜
精选
1筐萝 卜
3
1堆苹 果
1棵树
精选
4
1座山
1棵小 草
精选
5
1只狗
1个人
精选
6
2可以表示什么?
精选
7
2朵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选
8
3可以表示什么?
精选
9
3只小 鸟
精选
10
4可以表示什么?
精选
11
4个萝 卜
精选
12
在下图中,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精选
13
2
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感受生活中数的意义,认识数0~10,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验数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数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简单的数数阶段,对于数的大小关系、数的组成等概念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0~10,能够比较数的大小,了解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0~10,能够比较数的大小,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大小关系,掌握数的组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10的数字,并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如3个苹果比2个苹果多,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组成,如2个苹果可以组成3个苹果。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数数练习,教师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2024秋)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走进美丽乡村(1)【教材分析】“走进美丽乡村”是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开端,学生将初步认识1-5以内的数,体会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找、想、画、说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使他们看到实物的数量能迅速想到数字符号,看到数字符号能联想到各种具体的实物,从而生动形象的理解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课堂要富有情趣,借助生活实际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还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数的认识。
2.在体验数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3.结合课本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并会认读这5个数字。
2.借助计数器、小圆片、小棒等学习用具,表示出1~5各数,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5的物体,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数物体个数时要一一对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相应学具【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件师:巧设情境—引“探究”你们喜欢美丽的乡村吗?认真观察图片,讲一讲你看到的乡村故事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新知探究—习“方法”1.课件出示情境图。
2.认识1~5。
(1)分别从图中找到数量是1、2、3、4、5的事物。
提示: 1不仅可以表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1筐萝卜。
(2)这里1、2、3、4、5,我们可以用数字1、2、3、4、5来表示,也可以用手指、小圆片来表示。
提示:数数时要做到一一对应,不遗漏,不重复,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是几,这堆物体的数量就是几,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理解基数1、2、3、4、5。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生活中的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生活中的数》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一、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共包含5个小节: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画一画和数数歌。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数”的概念展开,旨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校园,他们对数学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一、生活中的数》时,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字,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学会用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
2.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学会用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五、教学策略1. 情境导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 操作实践: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意义。
4.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小鸟等,引导学生数一数这些物品的数量。
(2)学生数完后,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 自主探究(1)教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比一比、分一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生活中的大数
一、数一数,写一写。
(1)一个一个地数,从38数到43:( ),( ),( ),( ),( ),( )。
(2)两个两个地数,从47数到57:( ),( ),( ),( ),( ),( )。
(3)五个五个地数,从60数到85:( ),( ),( ),( ),( ),( )。
(4)十个十个地数,从50数到100:( ),( ),( ),( ),( ),( )。
二、数一数,填一填。
(1) (2)
( )个十是( ) ( )个十是( )
(3) ( 4)
( )个十和( )个一是( ) 一共有( )根,再添
( )根就能变成60根。
三、填空。
(1)10个一是( ),( )个十是100,20里面有( )个十。
(2)3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 ),9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7个十是( ),5个一和4个十是( )。
(3)比49多1是( ),10个10是( ),70前一个数是( )。
(4)比91小,比88大的数是( ).和( )。
(5)58里面的“5”在( )位上,表示( )个( )。
.35的“5”在( )位上,表示( )个( )。
四、画一画,写一写。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写作: 写作: 3 7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五、请给下面的数字小伙伴排排队(10分)
(1) (2)
< < < < > > > > 六、写出下面每个数的相邻数。
(1)( )28( ) (2)( )60( ) (3)( )93( )
(4)( )59( ) (5)( )41( ) (6)( )99( )
七.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
(1)和39相邻的数是40和41。
( )
(2)36后面第五个数是40。
( )
(3)个位是1,十位是6,这个数是16。
( )
(4)30里面有30个一。
( )
(5)最大的两位数是91。
( )
(6)最小的两位数是11。
( )
(7)和80相邻的数是81和82。
( )
练习:
一、填一填。
71、27、42、77、24、79、84、67、54、56
个位是7的填进去 个位是4的填进去 十位是7的填进去
二、填空。
1. 一个数百位上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35 43 25 67 12 23 89 7543 15
2.五十八后面5个数是()。
3.比62小,比58大的数有()。
4.把80、36、63、56、37、18排序:
( )<( )<( )<( )<( )<( )。
5.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6.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7.一个数由8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8. 23是个()位数,8是一个()位数,100是一个()位数。
9.比89多1的数是(),比89少1的数是()。
10、写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
()()()()()()()()()。
11、69的前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2、99在()和()之间。
13、数字27中十位上的2表示()个十,个位上的7表示()个()。
14、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三、读写下列各数。
99 读作(),60 读作(), 100 读作(),
17 读作()七十五写作(),六十三写作(),八十二写作(),九十写作()
四、接着写。
1. 11、13、15、()、()、()、。
2. 10 、12、14、()、()、()、。
3. 10、20、30、()、()、()、。
4. 5、10、15、()、()、()、。
5. 连续+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