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器的使用规定及流程

合集下载

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操作规范以下是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1. 准备工作:- 检查输血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 清洁输血器以确保卫生。

-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液体和输血袋。

2. 消毒:-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请确保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

- 准备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对输血器的连接部分进行消毒。

3. 连接输血袋:- 拆下输血袋的保护盖,并用消毒剂擦拭输血袋的连接部分。

- 将输血袋连接到输血器的连接管道,并确保连接部分牢固。

4. 排气:- 按照正确的方法将输血器连接到输血者的静脉通路。

- 打开输血器的排气装置,排出空气使输血器内部充满输血液体。

5. 开始输血:- 确认输血前的相关信息,如输血速度、输血时间等。

- 将输血器调整到正确的流速,并维持恒定的输血速度。

- 监测输血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6. 结束输血:- 在输血完成后,关闭输血器的流量调节器。

- 仔细分离输血袋和输血器,并妥善处置。

- 记录输血过程的相关数据,如输血量、输血时间等。

流程以下是静脉输血器的基本流程:1. 准备工作:检查输血器和所需材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 消毒: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对输血器的连接部分进行消毒。

3. 连接输血袋:将输血袋连接到输血器的连接管道,并确保连接部分牢固。

4. 排气:将输血器连接到输血者的静脉通路,并排空内部的空气。

5. 开始输血:调整输血器的流速并监测输血者的生命体征。

6. 结束输血:关闭输血器的流量调节器,并妥善处理输血袋和输血器。

请严格按照以上操作规范和流程执行静脉输血器的使用,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输血器得操作规范与流程1、目得规范输血器与辅助设备得使用,保证输血安全与输血过程得畅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得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输血得科室。

3、职责3、1物流中心负责输血器采购及普通输血器得配送;3、2输血科负责特殊功能性输血器得发放;3、3临床科室负责输血器得使用。

4、操作规程4、1检测产品包装密封性就是否完好,应注意检查质量与有效期,核对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要求。

4、2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

4、3仔细阅读输血器上得使用说明,并按说明操作。

在操作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滴管,以免产生大量得气泡混入液体。

应排尽输血器内得空气,滴管内得液面高度应以2/3为宜,最低不可低于1/2高度。

4、4输血前、后只能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者得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4、5冲洗输血器后连接血袋,根据输血原则调节滴速.4、6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得感受,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常见得问题(如血液不滴、滴管液面自行下降、血液滴漏现象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7一次性输血器使用后严格规范化操作及时毁形、消毒、进行无害化处理。

4、8输注红细胞、血浆时,输血器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气温很高其更换频率应该更高.4、9去白细胞输血器得使用范围:对血液制品中去除白细胞成分得要求,选择发放一次性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材(输红细胞)。

4、10一次性血液过滤器(SQ40SKLE,直径40μm)得使用范围:对一些外伤、手术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得患者与反复多次大量输血得患者,可选择/发放SQ40SKLE一次性血液过滤器.原因就是血液保存在冷藏箱中,随着保存时间得延长,由于血小板得死亡、慢慢衰老死亡得白细胞以及纤维蛋白得析出,产生大量得微聚体。

据国外研究报告,保存两周得血液中,一个单位血液制品中含有>40μm得微聚体有160万个。

微聚体进入人体内后,可能堵塞肺小动脉(因为人得肺部小动脉得直径在40μm),成为临床常见得输血后导致得呼吸功能不全、肺功能障碍等得诱发因素,严重得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输血器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输血器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输血器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输血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输送血液或血液制品到患者体内。

在使用输血器进行输血操作时,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和注意事项的严格遵守至关重要,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输血器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

一、操作流程在使用输血器进行输血操作前,请确保已经获取并确认下列物品的准备就绪:1. 输血器:包括输液袋、输液管、输液针头、滴速控制器等部件。

2. 输血用血制品:经过正确的识别和核对,确保患者接受的是符合处方要求的正确血制品。

3. 检查输血器的完整性和灭菌日期,确保器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按照以下操作流程进行输血:1. 患者身份确认:核对患者身份,确保输血给予的是正确的患者。

2. 输液器准备:将输液袋垂直悬挂,按照标记将包装袋上的滴数调整到零。

3. 输血管路设置:插入输液针头到输液袋上的塞子中,确保针头完全插入。

4. 预冲扫描:打开滴速控制器,排除管路内的空气,直到输血液出现于输液管中。

5. 确定滴速:根据医嘱和患者需要,调整滴速控制器上的滴速标记,以实现适宜的输血速度。

6. 开始输血:打开滴速控制器,实施输血,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血器的工作状态。

注意事项在进行输血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血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洁净,并采取无菌操作。

任何感染源都可能引起输血并发症,如感染和传染疾病。

2. 输血器的正确连接:确保输液针头正确连接到输液袋上的塞子中,避免空气进入血管,以减少空气栓塞的风险。

3. 检查血制品:在输血前,确保血制品的有效期、血型和配型与患者要求一致,避免输错血或血型不合的风险。

4. 观察患者状况:在输血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和呼吸等,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或输血反应。

5. 控制输血速度: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病情需要,调整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输血引发不良反应。

进一步的注意事项还包括:6. 不要长时间挂置输液袋:血制品一旦开封,必须立即使用,避免长时间挂置,以防止细菌滋生和血液变质。

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

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

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输血器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送到病人体内。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可靠,合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1.确认输血医嘱与病人信息在进行输血之前,医务人员需要认真核对输血医嘱与病人的相关信息。

包括输血医嘱的准确性、血型与配型信息的一致性、病人的身份以及身体状况等。

2.准备输血器及相关设备将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准备齐全,包括输血装置、输血管道、采血针、注射器、密封盖等。

同时,准备好消毒药液、手套、洗手液等消毒和防护用品。

3.消毒防护医务人员在操作之前必须进行个人消毒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清洁双手,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和隔离衣。

4.选择输血途径根据病人的情况和输血医嘱,选择输血的途径。

常见的途径有静脉输血和动脉输血,静脉输血是最常用的方式。

5.开始输血将输血导管连接到输血袋和输血装置,确保连接处紧密可靠,并进行必要的密封。

取出输血袋中的空气,并确保输血管道内无空气,以防止空气栓塞。

调整输血速度和滴速,按照医嘱的要求进行输血。

6.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注意病人是否出现过敏、感染、溶血等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7.输血结束完成输血后,将输血管道与病人分离,应用适当的方法止血,并加压观察有无渗血。

将输血记录填写完整,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输血量等相关信息。

8.妥善处理输血废弃物输血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输血袋、输血管道、采血针等器具,应妥善处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在进行输血操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循无菌原则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求医护人员确保双手清洁,采用无菌技术操作,消毒器械和环境。

2.仅用于一次输血器材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输血器材的有效期、密封情况以及完整性,确保器材正常的工作状态。

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输血器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输送血液及血液制品。

正确的使用输血器对于患者血液输送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进行详细阐述,以便医护人员对其更好更准确的操作。

一、操作规范1. 洗手:在进入输血操作台之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以便避免将细菌带入操作中轻易感染。

2.设备准备:进入输血操作台后,检查输血器供氧管是否连通,输血器液体管路是否完整。

若有发现问题,需要立即更换设备。

3.确认输血品:在输血操作前,需要确认是否为同一患者的指定血袋,以避免发现错误,确保输血来源的合法性。

4.患者确认:与患者确认其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

确保操作无误,避免出现数据混淆导致输血错误。

5.预处理:打开细菌过滤器并浸泡于蒸馏水中,并向输液管路中注入抗凝剂等药物,在输血前进行预处理,以避免血栓等疾病的发生。

6.补充液体:在输血操作前,需要加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体加以稀释,此项举措可以避免出现输血反应等不良反应。

二、操作流程1. 开始:按“开始”键,遵循麻醉医师和操作规范,确保保护患者安全。

2. 连接:将输血器的软管接头连接到血袋的插口上,确保操作结实牢靠。

3. 准备: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安装输血器过滤器和滴管,确保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4. 启动:按照医生的指示启动输血器,设定好输血速度和输血量,并调整流速的值,确保灵活性和流动性。

5. 监控:对输血流速进行持续监控,定时调整输血速度,过程中不能离开患者。

6. 关闭:输血前要定时监测并定期执行抽血测试,往往在输血操作完成后采取防感染措施,并停止输血操作。

正确的输血操作可以避免出现因不良操作而产生的不良影响,这也是保障患者人身安全的有效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患者安全,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并积极执行各种措施,以确保医疗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输血器的使用规程和流程

输血器的使用规程和流程

输血器的使用规程和流程1. 引言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过程,在需要血液治疗的患者中使用广泛。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有必要制定输血器的使用规程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器的使用规程和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输血器,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2. 输血器的基本原理输血器是一种医疗设备,通过一系列组件将输血袋中的血液以适当速度输送至患者体内。

它主要由输血袋、输血管、输血针、输血器件和输血监测装置等组成。

3. 输血器的使用规程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以下是输血器的使用规程:3.1 准备工作1.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和身份证号等信息,确保输血给予正确的患者。

2.检查输血器件:核对输血袋的标签、有效期和输血器件的完好性,确保无损坏和过期情况。

3.洗手和戴手套:进行必要的手卫生措施,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无菌。

3.2 连接输血器件1.打开输血袋:根据指示,从上方撕开输血袋的封口,注意不要将血液污染。

2.连接输血管:将输血袋中的输血管连接至输血器件中的输血管道,确保连接牢固。

3.进行穿刺:采用无菌技术将输血针插入患者的静脉,确保插入深度适当,并注意不要穿透血管。

3.3 输血流程1.开始输血:根据医嘱,控制输血速度,启动输血器件,将血液输送至患者体内。

2.监测患者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监测输血进度:定期检查输血袋的剩余血液量,确保输血完全。

4.输血结束:当输血完全后,关闭输血器件,将输血针从患者的静脉中拔出,注意使用无菌操作。

5.丢弃输血器件:将用过的输血器件及时丢弃,按照医院规定的无菌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4. 输血器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输血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必须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严格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输血过快或过慢引起不良反应。

3.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输血反应。

输血器的使用规范与流程

输血器的使用规范与流程

输血器的使用规范与流程1. 简介输血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给予患者输血治疗。

本文将介绍输血器的使用规范与流程,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与有效。

2. 使用规范为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与有效,以下是使用输血器时需遵守的规范:•保证血液品质:使用前确保血袋无裂纹、漏液或过期,注意血型和配型的匹配。

•检查输血器完整性:确保输血器没有损坏、堵塞或泄漏。

•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操作输血器前,务必正确洗手并戴上手套、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

•确保安全输血:在输血前确认患者身份,与患者核对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以避免输血错误。

•准确记录:在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记录输血的血液类型、血袋号码、输血速度等重要信息。

3. 输血流程使用输血器进行输血时,需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步骤一:准备工作 - 检查血袋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 检查输血器是否完整,并连接输血器。

- 准备注射器、输血针头等辅助器械。

步骤二:患者准备 - 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提供相关医疗历史。

- 给予患者必要的解释,告知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步骤三:穿刺前准备 - 选择合适的靶静脉。

- 对穿刺点进行皮肤消毒。

步骤四:连接输血器 - 用防护套管和输血针头连接输血器。

- 开启输血器流速控制装置,调整输血速度。

步骤五:开始输血 - 检查输血器和输血针头是否漏血。

- 观察患者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感染等。

步骤六:输血后处理 - 输血结束后,拔除输血针头。

- 对针孔进行处理,如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步骤七:观察患者 - 输血后,持续观察患者的反应。

- 注册相关记录,包括输血过程中的血液类型、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4. 安全注意事项•输血过程中,注意维持输血器的无菌状态,避免细菌感染。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输血过快或过慢引发不良反应。

•如出现患者不适或异常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向医生报告。

•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时间,以促进康复与血液循环的恢复。

5. 总结在使用输血器进行输血时,保持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输血器的使用规定及流程

输血器的使用规定及流程

输血器的使用规定及流程1. 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而常见的医疗措施,可以为体内成分缺乏或功能紊乱的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治疗。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定和流程,以确保输血操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 使用规定在使用输血器时,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从正规途径取得输血器:所有使用的输血器应该是来自正规供应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确保质量可靠。

•良好的存储和管理:输血器应当储存在干燥、清洁、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日晒雨淋和污染,确保输血器的完整性。

•按照使用说明操作:使用人员应详细了解输血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每个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细节,避免出现操作上的纰漏。

3. 使用流程3.1. 患者的适应性评估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应性评估,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的内容包括:•身体状况评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血红蛋白水平、病史等,确保患者符合输血的适应症。

•输血需求评估:确定患者所需的输血种类、数量和频率,确保输血的及时性和治疗效果。

3.2. 输血器准备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输血器材,包括:•输血袋:选择适当的容量和型号的输血袋,确保质量可靠。

•输血针头:选择合适的输血针头,确保刺入患者体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输血管路:准备好输血需要的输血管路,确保连通性和无堵塞。

3.3. 输血操作流程在进行输血操作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身份确认: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2.空袋检查:检查输血袋的外观和标签,确保无破损和正确的标注。

3.验血标本:核对输血袋上的标签与验血标本,确保血型相符。

4.装配输血器:将输血袋与输血管路相连接,确保连通性和无渗漏。

5.开始输血:按照医嘱规定的速度和时间进行输血操作。

6.监测输血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和体征变化,确保无异常情况。

7.输血结束:根据医嘱规定的输血量或时间,结束输血操作。

8.处理输血器材:将用过的输血器材进行分类和正确的处置,确保无交叉感染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器使用规定与流程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

2、检查产品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应注意检查质量和有效期,核对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要求。

3、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即三查八对)
4、在输血过程中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氏滴管,以免由于液体快速冲向输血器的莫菲氏滴管,而产生大量的混入液体内的气泡。

应排尽输血器内的空气,莫菲氏滴管内的液面高度应以 2/3 为宜,最低不可低于1/2 高度。

5、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包括溶血反应、发热反应、避免引发各种传染病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7 、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常见问题(如溶液不滴、茂菲氏滴管液面自行下降、血液滴漏现象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一次输血器使用后严格规范化操作及时毁形、消毒、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