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肠内营养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指南(试行)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

EN治疗期间如何应对腹泻?
推荐意见 :EN 治疗期间发生的腹泻应首先排除疾病或非营养药物性原因,而非停止EN(证据C, 强推荐,98.9%)。
腹泻是 EN 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肛周皮肤破裂和伤口污染等不良 事件。EN相关腹泻的干预措施包括改用短肽配方和联合益生菌治疗。也有研究发现,等渗短肽型 EN配方可改善患者粪便硬度和排便次数,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单独使用EN制剂相比,EN 制剂联合复合益生菌组的机械通气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更有利于EN治疗的顺利进行。
对于持续性腹泻患者(除外药物和艰难梭菌感染等原因),使用含混合纤维的配方或仅含可溶性纤
维的标准 EN 配方可能获益。建议膳食纤维摄入量 25~30 g/d。不溶性纤维配方可能导致重症患者 发生肠梗阻,因此对存在肠缺血或肠梗阻等较高风险的患者应慎用混合纤维配方。
短肽型EN配方有何适应证?
推荐意见 :对于消化吸收功能不全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初始可考虑短肽型EN配方;合并严重吸收不 良或对膳食纤维反应不敏感的腹泻患者,可考虑使用短肽型EN配方;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及放 射性肠炎等患者,使用短肽型 EN 配方亦可获益。 短肽型 EN 的氮源来自于蛋白质的分解物,更易消化吸收,且残渣少,用于肠功能不全患者的初始 EN治疗。对于持续腹泻伴严重吸收不良或对膳食纤维反应不敏感的腹泻患者可使用短肽型配方。
PN适用于哪些患者?
推荐意见 :PN 适用于无法通过口服和(或)肠内途径满足其营养需求的患者 (证据A,强推荐,99.3%)。 推荐意见 :对于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若EN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低于机 体目标需要量的60%,通过补充性PN(SPN)增加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以 减低或避免喂养不足,改善临床结局(证据A,强推荐98.6%)。 推荐意见 :对于肠功能衰竭、短肠综合征、肠缺血、高流量瘘及腹腔间隔室 综合征等患者,建议使用PN(证据B,强推荐,96.8%)。 推荐意见 :PN 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证据C,弱推荐, 96.8%)。
肠外肠内营养科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登记手册

肠外肠内营养科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登记手册(试行)培训医院:姓名:工作单位:毕业时间:学位:培训年度: 年月至年月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临床药师培训登记手册》的编制说明为促进临床药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加强对临床药师培训过程的管理,保证培训质量,中国医院协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临床药师培训登记手册》。
本手册完全按照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编制的《临床药师培训大纲》制定。
严格实施《临床药师培训登记手册》登记制度是规范培训过程的重要措施。
手册所记载内容既是评估临床药师培训质量的量化指标,也是培训考核和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的重要依据。
鉴于全国幅员辽阔,各医院教学资源、医疗仪器设备的配置存在着不均衡性,一些病种受到地域性与季节性的限制,故收治的病种和数量可能不能完全达到培训手册的要求。
各基地对临床药师的培训与考核标准可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适当加权。
填写和使用说明一、本手册供参加肠外肠内营养科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的学员使用,使用期限为6个月。
二、使用者应认真填写手册内所规定的内容,不得缺项、缺页。
三、使用者必须及时、客观、详细填写培训内容,严禁弄虚作假,检查或抽查中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四、本手册在培训期间应妥善保存,作为接受培训经历的原始数据资料。
五、培训结束时,使用者应如期将此手册交至医院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登记存档。
目录一、培训内容与时间汇总表(一)轮转科室(二)培训项目二、专业知识理论培训内容和要求(一)相关循证医学及药物信息培训记录(二)指定学习病种的治疗指南及诊疗规范培训记录(三)肠外肠内营养科专业相关的其它理论培训记录(四)专题讲座、其它学术会议记录(五)文献阅读报告记录三、临床实践培训(一)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二)培训细则中要求外的病种学习记录(三)教学药历书写(四)病例分析报告(五)患者用药教育(六)参加专业病例讨论记录(七)药物治疗方案评价与药物治疗监护计划(八)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评价(九)药学信息整理与用药咨询(十)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十一)参加危重病患抢救(十二)常见实验室检查报告阅读(十三)影像学检查报告阅读四、个人小结五、培训期间获奖及医疗差错事故六、培训基地审核意见一、培训内容与时间汇总表(一)轮转科室(二)培训项目和要求由医院根据情况自行规定二、专业知识理论培训内容和要求(一)肠外肠内营养科专业相关循证医学及药物信息培训记录(参考学时20学时)(二)指定学习病种的治疗指南及诊疗规范培训记录(参考学时70学时)(三)肠外肠内营养科专业相关的其它理论培训记录(参考学时10学时)(五)文献阅读报告记录(≥5次,每次阅读文献≥4篇)三、临床实践培训注:未标明“要求完成例数”者,由各医院自行规定完成例数(二)培训大纲要求外的病种学习记录注:上表仅为受培训者在培训期间,遇到培训大纲之外的病种学习时填写,没有不填写。
临床药师通科培训大纲(试行)

临床药师通科培训大纲【试行】(转岗培训专用)《医疗机构药师管理办法》中规定,临床药师应具有系统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物特点与应用,了解疾病与药物治疗原则,与医疗团队的其他成员合作,为患者提供优化药物治疗的药学专业技术服务,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
为此,特制定本培训大纲,以指导临床药师培训工作。
临床药师培训分为通科培训与专业培训。
临床药师通科培训主要是为医疗机构药剂师提供药学服务基本技能的培训。
根据培训对象不同,临床药师通科培训分为转岗培训与岗位培训两类。
为此,特制定本培训大纲,以指导参加转岗培训的药剂师进行临床药师通科培训,临床药师通科培训采用集中培训方式。
一、培训对象具有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取得药剂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在医疗机构连续参加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满三年的医疗机构药剂师。
二、临床药师通科培训的目标药师在完成通科培训后,应在审核处方、用药医嘱以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和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方面具备基本药学服务能力:1、掌握常用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法与指标控制;2、了解指定学习病种的临床基本诊疗过程与初步知识;3、具有独立完成处方及医嘱用药审核的能力;4、掌握指定学习病种常用药品的相关知识,并能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5、掌握对特殊生理、病理人群开展基本药学服务的技能;6、具有与医疗团队沟通技能,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能力,能够参与常见慢性病药物治疗管理。
三、培训方法(一)培训应在省级以上卫生计生部门认定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行。
(二)培训周期为六个月,培训实际工作(学习)日累计不得少于25周,总学时980学时,其中临床实践时间880学时,理论学习时间100学时。
(三)培训老师:由取得符合规定资质的带教临床药师和具有专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临床医师组成带教组,每个带教组负责指导3名受训学员。
(四)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科室时间(周)临床微生物科 1药学部(含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呼吸内科或感染性疾病科(含重症监护病房)1 10外科 4指定学习病种相关临床科室9总计25四、培训内容与要求(一)综合素质培训1、掌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件的相关内容。
临床药师应在肠外肠内营养治疗中发挥作用

.
合 理 用
临床药物治 疗杂志21 年9 00 月第8 卷第
5期
临床 药 师 应 在 肠 外 肠 内 营 养 治 疗 中 发 挥 作 用
者 】 刘宁
‘ 摘
要
但 临床 应 用 过 程 中 存在 许 多 问题 临床 药师 可 以利 用 自 己的 优 势 开 展肠 外 肠 内 营养 工 作 本 文主 要 从 合理 用 药 的 几 个 方 面 分 别 阐 述 临 床 药 师 可 以 发 挥 的 作 用 对 以 及 工 作 中 存在 的 问题 进 行探 讨
, ,
外肠 内营 养在 临床 的应 用越 来 越 普 遍
。
,
f 关
键
词 】 肠 外肠 内营 养 临 床 药 师 药学 监 护 【 献标识 文
一
【 图分 类 号 】 R 5 - 中 493
【 章 编 号】 文 17 3 8 2 1 6 2— 3 4( 00) 0 5
f0 2 一o )5 4
,
镁
硒 磷
5m O g
2 * 51 0,g 0  ̄
I I 6 .
[ 6
K , 。 aA JC
,
F i I i A e a1.No i he ie rs fc。m e Pn J l n n rId ik a t
,
0 2 g J 5
锕
铬 锰
2 g
2 g 5 5 m
】 g I ”
一
‘ g
一
一
2
一
ci rna 3 。 e J A “ t 2 07. 5 : 88.795 hl e l e d f [ ] m Jc nNu 0 g r 8 7
肠外营养科室培训计划

肠外营养科室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了解肠外营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学习肠外营养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技术4.了解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法5.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6.推动肠外营养科室的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提升二、培训内容1.肠外营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肠外营养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2)肠外营养与胃肠道营养的区别(3)肠外营养的作用和意义2.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包括胃肠道功能失调、手术后无法口服、重症患者等(2)禁忌症包括肠梗阻、严重腹膜炎、肠穿孔等3.肠外营养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技术(1)肠外营养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2)如何进行肠外营养管的置入和护理(3)如何调配营养液和调整输注速度4.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法(1)肠外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胰腺炎、电解质紊乱等(2)护理人员应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如何及时处理5.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1)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2)如何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6.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提升(1)肠外营养科室的规范工作流程(2)如何进行不良事件的处置和改进(3)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科室整体素质三、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肠外营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讲解,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员。
2.临床操作训练组织学员参与临床实践,由有经验的护士指导学员进行肠外营养管的置入和护理,使学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病例讨论根据真实病例进行讨论分析,让学员能够通过案例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让学员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培训评估1.理论考核通过理论考试的方式,检测学员对肠外营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技能考核通过临床操作考核,检测学员的肠外营养管置入和护理技能。
3.综合评价将学员的听课学习情况、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
临床药师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培训大纲-中华中医药学会

二、临床药师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培训大纲临床药师培训分为通科培训与专科培训二个阶段进行。
临床药师专科培训为第二阶段,主要是为已经完成通科培训的临床药师提供不同专科领域药学服务技能的培训。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治疗是适应现代治疗学的需要,伴随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制药工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制定并实施临床营养医疗计划,监测肠外肠内营养实施中的耐受性和并发症以及决定何时结束营养支持或改变支持的方式等工作。
药师在NST中承担较重要的工作,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用药安全,指导参与肠外营养液配制,以及个体化的合理使用,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肠外肠内营养组方。
为保证肠外肠内营养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培训大纲,以指导培训和考核该专业临床药师。
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培训时间为期6个月。
一、培训对象1、取得高等医药院校临床药学专业或药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以上学历;2、完成临床药师通科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二、培训目标学员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并接受考核,应掌握肠外肠内营养专业临床药师技能,具有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基本能力,掌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技能:1、了解营养支持治疗涉及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支持治疗原则和方法;2、能够阅读和分析肠外肠内营养相关的特殊实验室检查、人体成分分析、留置导管的影像学检查等文件、报告;3、熟悉肠外肠内营养相关药品知识,能够对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具有合理选择营养制剂,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生理情况结合临床检验指标制定并优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能力;4、学会制定营养支持治疗监护计划,并能够独立开展临床药学监护工作;5、能够参与住院患者营养支持会诊,与临床医师、营养师一同查房,参与病例讨论,具有为危重患者及接受复杂药物治疗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6、具备今后可持续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能力。
[2015]76号+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
![[2015]76号+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dda8ed208a1284ac8504327.png)
厦门市第二医院文件厦二院〔2015〕76号关于印发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法相关规定的通知各科室:为加强我院肠外营养的管理,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制定的《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制定相关规范及规定。
现下发给你们,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1.《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法规范》2.《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药物应用管理规定》厦门市第二医院2015年4月13日厦门市第二医院办公室2015年4月13日印发附件1.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法规范为加强我院肠外营养的管理,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制定的《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制定本规范。
一、成人营养素需要量(一)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成、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方。
(二)大部分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
(三)在败血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支持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
(四)允许性低摄入有益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
(五)水、电解质生理需要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
(六)肠外营养支持患者,需监测出入液量、水肿或脱水症状体征、血电解质水平等,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根据病情,进行补充。
(七)重症疾病状态下是否需要增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供给量,目前无确定性结论。
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依据FDA推荐剂量,根据医师的判断,结合患者需求,调整部分维生素的应用剂量。
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一)NRS 2002采用评分的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医患有沟通,有临床RCT的支持。
(二)在临床上,医师/营养师/护士都可以进行操作,目前是有关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有用工具。
三、肠外营养素(一)氨基酸1.对于有重度营养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如果没有特殊代谢限制的话,推荐选用所含氨基酸种类完整的平衡氨基酸溶液。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

2006-9
右上腹疼痛再次发作
编辑版ppt
1
• 1.2006-9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公布指南
• 2.指南定义:按照循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 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 合作下制定的共识。
• 3.指南为参考性的。
编辑版ppt
9
二、脂肪乳-推荐意见
• 1 应用肠外营养的成人患者其肠外营养配方中常规推荐使用 脂肪乳。(A)。
• 但对于有严重高脂血症或脂代谢障碍的患者,应根据患者 的代谢状况决定是否应用脂肪乳,使用时应充分权衡其可 能的风险与获益(D)
• 2 脂肪乳在肠外营养中的供能比例应根据患者的脂代谢情况 决定,一般为20%~50%。无脂代谢障碍的创伤和危重症患 者应适当提高脂肪比例,其脂肪构成应使用中长链脂肪乳 或用鱼油脂肪乳替代部分长链脂肪乳(D)
• 5 对输入肠内营养液的“速度”较为敏感的患者。(D) • 6 下述情况均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肠内营养液粘度较
高(如高能量密度的肠内营养液),进行直接的十二指肠 或空肠喂养时,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时,输注大剂量、 高渗透压的营养液时,家庭肠内营养支持。(D)
编辑版ppt
14
三、肠外营养输注途径-推荐意见
编辑版ppt
4
成人营养素需要量 -推荐意见
• 1 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 成、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 方。(B)
• 2 大部分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 教科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D)
• 3 在败血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 支持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外肠内营养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指南(试行)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是适应现代治疗学的需要,伴随医学科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制药工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价,制定并实施营养医疗计划,监测耐受性和并发症以及决定何时结束营养支持或改变支持的方式等工作。
药师在NST中扮演较重要的角色,保证患者营养支持的用药安全,以及个体化的合理使用,并随病情不断调整营养配方。
为此,特制定本指南,以指导培训肠内肠外营养专业临床药师,集中培训时间为期一年。
一、培训目标
在完成培训之后,能够与临床医师、营养师一起查房,参与病例讨论,根据患者的疾病、化验室指标等不同情况,共同制定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合理选择营养制剂、计算所需剂量,并在随诊中根据病情发展及时与患者主管医师沟通,并建议其调整营养处方,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其次,审核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处方,并参与TPN合理配制、药物相互作用、稳定性、质量评价等研究,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二、培训方法
(一)培训时间:全脱产培训一年。
全年实际工作(学习)日不得少49周,1960学时,其中临床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760小时,业务知识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98小时。
(二)培训老师:一名主管以上肠内肠外营养专业临床药师和一名主治医师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临床医师组成培训小组,每个培训小组带1-2名受训者参与临床用药实践。
(三)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综合素质培训
1、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的相关内容。
2、通过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受训者应具有职业责任感、法律意识,能自觉规范自身职业行为的精神,尊重患者,维护其合理用药权益。
(二)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
1、了解肠外肠内营养的含义,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防治处理。
了解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药物治疗。
2、掌握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三大物质的体内能量代谢过程。
3、掌握营养状况评估,计算BEE公式,根据患者不同身体情况、疾病情况选择不同制剂,计算所需营养物质,制定全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处方。
4、熟悉临床常见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及现代输液系统(输液泵、常见导管、终端滤器、输液袋、自动配液器)。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外周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PICC、输液港);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鼻胃置管、鼻空肠置管、胃造瘘及PEG、空肠造瘘及PEJ。
5、会阅读临床病历,并掌握如下实验室检查的正常范围及异常值的意义。
(1)血常规
(2)肝功能
(3)肾功能
(4)血脂
(5)血脂肪酶、淀粉酶
(6)BMI值的计算及其意义
(7)通过胸X光片评价静脉导管位置。
6、依靠使用HIS系统获取所需患者信息,疾病信息、药物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
7、熟悉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1)置管并发症(气胸、血胸、空气栓塞、导管栓塞、经鼻置管、胃造口、空肠造口)
(2)感染并发症(败血症、营养液被污染、滴注容器管道污染、吸入性肺炎等)(3)代谢并发症(糖、氨基酸、脂肪代谢异常;水、电解质代谢异常;代谢性骨病)
(4)肝胆并发症(肝酶谱异常、胆汁淤积)
(5)TPN并发症(静脉炎)
(6)胃肠道并发症(腹痛、腹泻)
8、重点掌握如下几种疾病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特点及注意事项,熟悉各疾病的临床表现,实
验室化验,治疗方案。
(1)肝功能不全
(2)肾功能不全
(3)烧伤
(4)胰腺疾病
(5)糖尿病
(6)小儿患者及老年患者
9、熟悉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渡、肠内营养向正常饮食过渡的原则及办法。
(三)药物知识与临床用药时间技能培训
1、掌握肠外肠内营养相关制剂的分类、主要成分、药理、药物代谢动力学、适应证、禁忌症、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给药方法、规格、注意事项、临床评价等知识与技能。
(1)葡萄糖注射液
(2)氨基酸注射液(普通型、肝病型、肾病型)
(3)脂肪乳注射液(长链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
(4)注射用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5)微量元素
(6)其他(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
(7)水电平衡、胶体渗透压调节剂
(8)各种肠内营养剂(氨基酸型、短肽型、整蛋白型)
2、能够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生化指标选择或更换不同的制剂、并通过计算调整肠外肠内营养处方。
3、具有审核TPN处方的能力
能够审核处方中的各药物剂量、能量供给比、配伍禁忌(钙离子和磷酸盐等)、稳定性(一价与二价阳离子及其他制剂对脂肪乳剂的影响),并根据疾病及生化指标审核处方合理性,此外要区分外周静脉与中心静脉途径所用TPN渗透压的不同。
4、掌握肠外营养配制方法
(1)熟悉无菌、层流、洁净台的概念
(2)掌握TPN的配置混合顺序,及注意事项
5、掌握不同疾病的治疗用药,及其对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影响。
6、掌握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的治疗用药。
7、能够对典型的病例进行病例分析并填写临床营养药历。
(四)沟通与交流技能培训
1、掌握解答药物信息(Drug Information,DI)咨询的能力,并根据医生、护士、患者所提
出的问题与需求,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恪守实事求是、严谨求精的职业道德。
2、掌握与医生、护士、患者谈话沟通交流技巧与注意事项,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责任。
3、在带教临床药师的指导下,进行药学查房和患者用药教育。
(五)专业理论知识培训
1、胃肠道生理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三大物质的能量代谢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
3、水与电解质平衡
(六)完成培训与实践内容数量要求
学员应完成培训项目的基本指标与时间安排如下
附肠外肠内营养科常用药品分类
(一)肠外营养:
1.葡萄糖注射液
2.脂肪乳注射液
(1)长链脂肪乳
(2)中长链脂肪乳(力能、力保肪宁)(3)其他(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
3.氨基酸注射液
(1)乐凡命
(2)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
(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
(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安平)
(5)爱欣森
(6)爱咪特
(7)力太
4.三腔袋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5.水电平衡调节及其他
(1)氯化钠注射液
(2)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3)氯化钾注射液
(4)硫酸镁注射液
(5)谷氨酸钠注射液
(6)谷氨酸钾注射液
(7)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8)葡萄糖酸钙注射液(9)水溶性维生素
(10)脂溶性维生素
(11)甘油磷酸钠注射液(12)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13)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二)肠内营养制剂
1.普通型
2.疾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