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数字录音机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数字录音机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数字录音机课程设计

郑州科技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录音机

学生姓名 XX

专业班级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学号 X

所在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1 月 4 日

郑州科技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数字录音机

专业X班级3班学号X姓名 X

一、基本要求

将声传感器MIC接J2,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送给ADC0809通道2;D/A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K8跳线接喇叭。编程,以8KHz的速率采集IN2输入的语音数据并存入内存,共采集64000个数据(录8秒),然后再以规定的速率和幅度将数据送DAC0832使喇叭发声;要求用开关K0控制开始,K2停止,K3控制重放,也可用键盘控制启停。

二、设计任务

按图连接好线路,将传感器(话筒)接T2,由话筒传入语音电信号,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传送给ADC0809。利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由CLK0计数时钟,输入时钟频率1MHz,再由GATE0门控信号接+5V,通过GATE0端控制计数器的启动计数和停止计数操作;CS片选信号接实验箱地址280H。

三、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4日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 实验目的 (3)

2.课题设计内容 (4)

3.设计方案及论证 (6)

4.系统设计 (7)

4.1硬件设计 (7)

4.1.1数字录音电路工作原理 (7)

4.1.2芯片简介及管脚功能介绍 (8)

4.2具体实现方法 (15)

4.2.1实现该声音录放系统功能 (15)

4.2.2调试程序 (20)

5.分析与总结 (25)

致谢 (27)

附录 (28)

附1:元件清单 (28)

附2:程序清单 (28)

微机原理数字录音机课程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研究思想是利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掌握数字录音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8253芯片,8255芯片,ADC0809芯片和DAC0832芯片实现电信号与数据信号的转换.8253设置成方式0,记数为200个,利用PA0查询电平变化,控制录音和放音时间.达到数字录音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数字录音领域.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数字录音机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研究领域。

关键词:数字录音 A/D转换 D/A转换

引言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的原量、规则、现象等仅仅靠学习教科书是无法完全掌握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比较直观和深刻的理解。在进行课题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编程等手段实现解决方案、不断调试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微机原理的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达到将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主要特点:微结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教材的重点内容编写,涵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具有通用性,适合开设计课程的不同学校采用。对课程设计的原理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课程设计的步骤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实例丰富,既有小型的适合一个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也有比较大型的适合团队完成的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1.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了解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2)了解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ADC0809芯片的使用方法;

(3)掌握计数器/定时器8253和并行输入输出8255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使用方法;(4)了解录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内部连接方式。

2.课题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思想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数字录音机的汇编语言设计所需芯片有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定时计数器8253、可编程并行I/O接口8355A及译码器74LS138。设计过程可简述为:利用传感器和ADC0809采集语音数据,以每秒5000的速率采集IN0输入的语音数据并存入内存,共采集数据60000个,即录音12秒。DAC0832进行数模转换,以同样的速率将数据送DAC0832使喇叭发声。8253用作定时,定时0.2ms,设置成方式0,计数初值为200。8253计数器0的OUT0与8255A 的PA0连接,利用PA0查询OUT0电平,如果为高点平则表示定时时间到。用译码器74LS138对地址线进行译码以产生各接口芯片所需的信号。

2、按图1连接电路,将声传感器接J2,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送给ADC0809通道2(IN2);D/A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K8跳线接喇叭。

图2.1 硬件连接图

3、各芯片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1)ADC0809在本次设计中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ADC0809作数据采集用,用来采集12秒的语音信号并保存到相应的存储单元。对ADC0809的8个模拟通道,这里是用数据总线的低8位D2、D1、D0来控制ADC的通道选择信号ADDC、ADDB、ADDA,以实现选择其中之一模拟通道输入。在本次设计中,初始值为000(D2=0、D1=0、D0=0),即选择IN0通道进行数据采集,然后使ADC0809的ALE、START有效,START和ALE信号通过CPU向选中的通道口执行一条输出指令,启动A/D转换。转换结束后,发出EOC信号,当EOC为高电平时,可供CPU查询,读取每次采集的A/D转换结果。当CPU知道转换已完成,执行一条输入指令使OE信号有效,此时输出缓冲器被打开,数据送到数据总线。系统时钟经分频后接到ADC0809芯片的时钟引脚CLK上。

(2)DAC0832在本次设计中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在本次设计中,我使用的DAC0832采用直通方式与CPU连接,从硬件图中可以看出,该片DAC0832只有一个端口地址,即88H。DAC0832的ILE信号与+5V连在一起,、WR1和WR2均接地,总是有效的,DAC0832的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均处于选通状态,只要CPU想88H端口执行一条输出指令,就会使XFER有效,CPU输出繁荣数字量就会顺利通过DAC0832的两个寄存器,然后进行D/A转换,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得到转换结果。

(3)8253、8255A在本次设计中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8253在本次设计中用作定时,工作于方式0,与8255A连接使用完成定时操作。8255A采用工作方式0进行输入操作,工作方式0是8255A个端口的基本输入输出方式,CPU可从指定端口输入信息,也可向指定端口输出信息。当8253写入方式0控制字后,计数输出端OUT0立即变为低电平,并且在计数过程中一直保持低电平,当计数完成时,OUT0输出变为高电平。8253计数器0的OUT0与8255A的PA0连接,因此可通过查询PA0是否为1,判断计数是否完成。计数完成,则表示定时时间到。

(4)74LS138在本次设计中的作用

译码器74LS138对地址线进行译码以产生各接口芯片所需的信号

3.设计方案及论证

设计方案及论证如下:

1、本课题设计可采用单独的硬件设计,也可以软件与硬件结合设计。后者的设计方案较为合适,能够达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目的.

2、单独使用硬件来完成此设计,所使用的硬件材料较多,且不便于调试,而且设计复杂,相对于用软件和硬件想结合而言,后者较为合适。

3、由于我们上一期学的课程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掌握了一定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所以此设计采用硬件与软件结合设计,配合通用微机接口实验系统实验箱实现此设计及此设计功能,与此同时也可以对此门课程加深理解和巩固。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系统设计

4.1 硬件设计

准备好实验箱,检查芯片和导线是否完整. 按图1连接线路.具体连接情况如下:

8255:CS8255接地址译码Y1,

PA0 接8253的OUT0。

8253:CS8253接地址译码Y0,

CLK0 接1MHz脉冲,

GATE0 接VCC。

DAC0832:CS0832接地址译码Y2,

UB 接SPEAK INPUT。

ADC0809:CS0809接地址译码Y3,

CLK 接1MHz脉冲,

IN2 接MIC OUTPUT。

4.1.1 数字录音电路工作原理

按图连接好线路,将传感器(话筒)接T2,由话筒传入语音电信号,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传送给ADC0809。A/D转换芯片通道2(IN2),片选信号CS低电平有效接微机通用实验系统箱地址298H,由298H地址信号控制,低电平表示ADC0809芯片被选中.利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由CLK0计数时钟,输入时钟频率1MHz,再由GATE0门控信号接+5V,通过GATE0端控制计数器的启动计数和停止计数操作;CS片选信号接实验箱地址280H;同理,CS低电平有效,若280H为低电平,表示8253芯片被选中.OUT0接PA0;时间到或者计数结束输出引脚,将8253设置成方式0。计数值为200(定时0.2mS)。再利用8255PA0查询OUT0电平,高电平表示定时时间到,CS片选信

号接实验箱288H,由它输入。D/A转换器的输出端下接喇叭。CS片选信号接地址292H。总体思想为:以每秒钟5000次的速率(以8253作为定时)IN2采集输入的语言数据并存入内存。共采集60000个数据(录12秒钟),然后以同样的速率将数据送入DAC0832使喇叭发声(放音),达到数字录音、放音的效果。

4.1.2 芯片简介及管脚功能介绍

(1)、 A/D转换器ADC0809

图4.1 ADC0809构造

ADC0809是CMOS工艺制成的双列直插式8位A/D转换芯片,内部采用逐次逼近原理,单极性,量程为0~+5V。片内部有8路模拟开关,可控制选择输入8个模拟量之中的一个,并带有三态输出锁存缓冲器,可直接与CPU总线连接,不需要外部锁存器,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A/D转换芯片。

①ADC0809内部结构

ADC0809内部由两部分电路组成:

第一部分:8路模拟通道选择开关,地址锁存器和译码器。

第二部分:比较器、8位逐次逼近寄存器SAR、8位开关树型D/A转换电路、控制逻辑、三态输出缓冲锁存器。

工作原理:由ADDA、ADDB、ADDC及ALE选择8个模拟量之一,并通过通道选择开关加至比较器一端。由START信号启动A/D转换开始且SAR清0。在CLOCK的控制下,将SAR从高位逐次置1,并将每次置位后的SAR送D/A转换器转换成与SAR中数字量成正比的模拟量。DAC的输出加至比较器的另一端与输入的模拟电压进行比较,若Vi大于等于V0保留SAR中该位的1;若Vi小于V0则该位清0。经过8次比较(8个CLOCK)后,SAR中的8位数字量即是结果。在OE有效时,将SAR中的8位二进制数输出至锁存器,并通过D7~D0输出,同时发出EOC 转换结束信号。

②ADC0809引脚功能如下:

IN0~IN7 :8 路模拟输入通道。

D0~D7 :8 位数字量输出端。

START : 启动转换命令输入端,由1 → 0 时启动A/D 转换,要求信号宽度>100n

OE :输出使能端,高电平有效

ADDA 、ADDB 、ADDC : 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 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进入A/D 转换。其中ADDA 是LSB 位,这三个引脚上所加电平的编码为000~111 ,分别对应IN 0 ~IN 7 ,例如,当ADDC=0 ,ADDB=1 ,ADDA=1 时,选中IN 3 通道。

ALE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用于将ADDA~ADDC 三条地址线送入地址锁存器中。

EOC :转换结束信号输出。转换完成时,EOC 的正跳变可用于向CPU 申请中断,其高电平也可供CPU 查询。

CLK :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 。

REF(+)、REF(-):基准电压,一般与微机接口时,REF(-)接0V 或-5V ,REF (+)接+5V 或0V 。

(2)D/A 转换器DAC 0832

图4.2 ADC0809的工作图

DAC0832是用COMS 工艺制成的双列直插式8位D/A 转换芯片,内部采用T 型电阻网络,数字输入有输入寄存器和DAC 寄存器两级缓冲,可以双缓冲、单缓冲或直接输入方式连接。

片选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与ILE 相配合,可对写信号 是否有效起到控制作用。

ILE 允许锁存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输入锁存器的锁存信号 由ILE , , 的逻辑组合产生。当ILE 为高电平、 为低电平、 输入负脉冲时,在 端产生正脉冲。当 为高电平时,输入锁存器的状态随着数据输入线的状态变化, 的负跳变将数据线上的信息打入输入锁存器。

写信号1:输入低电平有效。当 , ,ILE 均为有效时,可将数据写入8位输入锁存器。

写信号2:输入低电平有效。当其有效时,在传送控制信号 的作用下,可将锁存在输入锁存器的8位数据送到DAC 寄存器。

数据传送控制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当 , 均有效时,则在 端产生正脉冲。当 为高电平时,DAC 寄存器的输出和输入锁存器的状态一致, 的负跳变将输入锁存器的内容打入DAC 寄存器。

8位输入寄存器(1)D Q 8位D A C 寄存器(2)

D Q 8位

乘法D A C

V r e f I o u t 2I o u t 1

R F B A G N D

V C C

D G N D

M S B

L S B

&

I L E

≥1

C S

W R 1≥1

W R 2X F E R

L E

L I

D A C 0832I o u t 1

I o u t 2

R F B V r e f

I L E W R 2W R 1

11

12 9 8

19

18

2

L S B D I 0

D I 1D I 2D I 3D I 4D I 5D I 6M S B D I 7

C S

X F E R

7

6 5 416151413

1172

0V C C

基准电压输入端:可在±10 V范围内调节。

DI7~DI0:8位数字输入量输入端。

Iout1:DAC的电流输出1。当DAC寄存器各位均为1时,输出电流最大;当DAC寄存器各位均为0时,输出电流为0。

Iout2 :DAC的电流输出2。与的和为一常数,一般单极性输出时接地,在双极性输出时接运放。

Rfb :反馈电阻引脚。在DAC0832芯片内部有一个反馈电阻,可作为外部运算放大电路的反馈电阻用。

3)芯片8253简介

A: 8253管脚介绍及其功能如下:

图4.3 5253构造

8253内部结构

①数据总线缓冲器

该缓冲器为8 位双向三态的缓冲器,8 根数据线 D 0 ~D 7 可直接挂在CPU 数据总线上。

②读/写控制逻辑

它是8253 内部操作的控制部分,它决定三个计数器和控制字寄存器中哪一个能进行工作,并控制内部总线上数据传送的方向。

③控制字寄存器

接收从CPU 来的控制字,并由控制字的D7 、D6 位的编码决定该控制字写入哪个计数器的控制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

④计数器

8253 有3 个独立的计数器通道,每个通道的结构完全相同,如图10.2 所示。每一个通道有一个16 位减法计数器;还有对应的16 位初值寄存器和输出锁存器。每个计数器都可以对其CLK 输入端输入的脉冲按照二进制或BCD 码从预置的初值开始进行减 1 计数,当减至0 时,从OUT 端输出一个信号,计数的开始由软件启动或硬件门控信号GATE 控制。计数开始前写入的计数初值存于初值寄存器;计数过程中,减法计数器的值不断递减,而初值寄存器中的初值不变。输出锁存器则用于写入锁存命令时锁定当前计数值。

当8253 用作计数器时,加在CLK 引脚上脉冲的间隔可以是不相等的;当它用作定时器时,则在CLK 引脚应输入精确的时钟脉冲,8253 所能实现的定时时间,取决于计数脉冲的频率和计数器的初值。

对8253 来讲,外部输入到CLK 引脚上的时钟脉冲频率不能大于2MHZ ,否则需分频后才能送到CLK 端。

(4):8255芯片管脚介绍及功能如下:

图4.4 8255芯片管脚

①并行输入/输出端口A、B、C

8255A 芯片具有24 个可编程输入输出引脚,分成3 个8 位端口,其中:端口A 包含一个8 位数据输出锁存/ 缓冲寄存器和一个8 位数据输入锁存器;端口B 包含一个8 位数据输入/ 输出、锁存/ 缓冲寄存器和一个8 位数据输入缓冲寄存器;端口C 包含一个输出锁存/ 缓冲寄存器和一个输入缓冲寄存器。必要时端口C 可分成两个4 位端口,分别与端口A 与端口B 配合工作,通常将端口A 和端口B 定义为输入/ 输出的数据端口,而端口C可作为状态或控制信息的传送端口。

②A组和B组控制部件

端口 A 与端口 C 的高 4 位(PC 7 ~PC 4) 构成 A 组,由 A 组控制部件实现控制功能,端口 B 与端口 C 的低 4 位(PC 3 ~PC 0 )构成B 组,由 B 组

控制部件实现控制功能。它们各有一个控制单元,可接收来自读/ 写控制部件的命

令和CPU 通过数据总线(D7~D0)送来的控制字,并根据它们来定义各个端口的操作方式。

③数据总线缓冲器

这是一个三态双向8 位数据缓冲器,它是8255A 与8086CPU 之间的数据接口,CPU输入输出的数据,CPU输出的控制字以及外设的状态信息都是通过这个缓冲器进行传送。

④读/写控制部件

这是8255A 内部完成读/ 写控制功能的部件,它与CPU 的地址总线及有关的控制信号相连,接收CPU 的控制命令,并根据它们向片内各功能部件发出操作命令(5)74LS138译码器

74LS138是3-8线二进制译码器,它有3个输入端,8个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有效。该器件3个输入端A、B、C接受二进制码,其输出端Y0~Y7工8条译码输出线。除此之外,还有3个使能控制端G、G2A、G2B,目的在于灵活应用并组合各种电路。只有当G=0,同时G2A +G2B=0时,译码器工作,否则,译码器功能被禁止。

4.2具体实现方法

4.2.1实现该声音录放系统功能

实现该声音录放系统功能的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主程序

主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对8253、8255A进行初始化,实现录、放音的功能调用。

①8253初始化设置

8253在程序中设置成方式0,计数200,定时0.2ms

8253工作方式控制字:10000000B,即10H;选择通道0,方式0,只读写的、低8位

设8253输入时钟信号的频率为1MHZ

计数初值=0.2 ms/0.001ms=200

控制字端口地址为:81H

计数器0端口地址为:80H

②8255A初始化设置

8255A控制字:10010000B,即90H;方式0,A口输入

控制字端口地址为:85H

A口地址为:84H

③调用录、放音子程序

首先DOS功能调用,显示录音提示信息,然后BIOS功能调用,读键盘缓冲区字符,等待键盘输入,若无键按下,继续等待;有键按下,则调用录音子程序,录音12秒。清除键盘缓冲区后,再进行放音子程序的调用。

(2)A/D录放音子程序

根据设计要求,ADC0809要以每秒5000的速率采集语音数据,录音12秒,因此共需采集5000×12=60000个数据,计数器CX=60000。

选择IN0通道进行数据采集(D2=0、D1=0、D0=0),寻址A/D转换启动端口地址,CPU向IN0通道执行一条输出指令,启动一次A/D转换。寻址EOC状态端口地址,读取EOC状态,测试转换是否结束,未完则继续等待,转换完成后,则寻址ADC0809转换结果端口,CPU执行一条输入指令,取A/D转换结果。

A/D转换启动端口地址:8CH

转换结果端口地址:90H

EOC状态端口地址:94H

(3)D/A放音子程序

置数据区首址至SI,计数器CX=60000。从数据区取数据,寻址DAC端口地址,CPU执行一条输出指令,进行D/A转换。

DAC端口地址为:88H

(4)延时子程序

DELAY是延时0.2 ms的子程序

将8253计数器0的OUT0输入到8255A端口,测试PA0是否为1,若不为1,则表示8253未计数完,继续查询,如果为1,则表示8253计数完成,定时时间到。

数字录音机硬件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
福星电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0464984.html,
数字录音机硬件设计
第 1 页 共 12 页

本科毕业论文
福星电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0464984.html,
第一章
系统硬件设计
1.1 硬件系统框图
如图 3-1 所示:系统硬件系统由单片机控制电路、语音输出电路、USB 接口 电路、 存储器电路以及计算机等几部分组成, 各模块间的连接方式如图 3-1 所示, 下面来分别介绍各模块功能。
图 3-1 硬件系统整体框图
1.2 单片机控制电路
单片机控制电路由 SPCE061A 芯片,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等组成。原理图如 图 3-2 所示。
第 2 页 共 12 页

本科毕业论文
福星电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0464984.html,
图 3-2 单片机控制电路原理图
1、SPCE061A 芯片介绍 SPCE061A 是凌阳科技研发生产的性价比很高的一款十六位单片机, 使用它 可以非常方便灵活的实现语音的录放系统,该芯片拥有 8 路 10 位精度的 ADC, 其中一路为音频转换通道,并且内置有自动增益电路。这为实现语音录入提供了 方便的硬件条件。两路 10 精度的 DAC,只需要外接功放(SPY0030A)即可完 成语音的播放。 SPCE061A 芯片特性: 16 位 μ’nSP 微处理器; 工作电压:内核工作电压 VDD 为 2.6~3.6V(CPU),IO 口工作电压 VDDH 为 VDD~5.5V(I/O); CPU 时钟:0.32MHz ~ 49.152MHz; 内置 2K 字 SRAM; 内置 32K 闪存 ROM; 可编程音频处理; 晶体振荡器; 系统处于备用状态下(时钟处于停止状态),耗电小于 2μA@3.6V; 2 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可自动预置初始计数值);
第 3 页 共 12 页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

WORD格式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交通灯的设计 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 姓名王培培 学号080309069 专业09自动化班级2 指导教师张朝龙 开课学期2011至2012学年上学期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交通灯的设计实验时间:2011/12/23 小组合作:是□否?小组成员:无 1、实验目的: 分析实际的十字路口交通灯的亮灭过程,用实验箱上的8255实现交通灯的控制。(红,黄,绿三色灯) 2、实验设备及材料: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实验室的实验箱和电脑设备等。 3、理论依据: 此设计是通过并行接口芯片8255A和8086计算机的硬件连接,以及通过8253延时的方法,来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控制。 如硬件连接图所示(在后),红灯(RLED),黄灯(YLEDD)和绿灯(GLED)分别接在8255 的A,B,C口的低四位端口,PA0,PA1,PA2,PA3分别接1,2,3,4(南东北西)路口的红灯,B,C口类推。8086工作在最小模式,低八位端口AD0~AD7接到8255和8253的D0~D7,AD8~AD15通过地址锁存器8282,接到三八译码器,译码后分别连到8255和8253的CS片选端。8253的 三个门控端接+5V,CLOCK0接由分频器产生的1MHZ的时钟脉冲,OUT0接到CLOCK1和CLOCK,2 OUT1接到8086的AD18,8086通过检测此端口是否有高电平来判断是否30s定时到。OUT2产生 1MHZ方波通过或门和8255的B口共同控制黄灯的闪烁。8255三个口全部工作在方式0既基本 输入输出方式,红绿灯的转换由软件编程实现。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设计思路 红,黄,绿灯可分别接在8255的A口,B口和C口上,灯的亮灭可直接由8086输出0,1 控制。 设8253各口地址分别为:设8253基地址即通道0地址为04A0H,通道1为04A2H,通道2 为04A4H,命令控制口为04A6H。 黄灯闪烁的频率为1HZ,所以想到由8253产生一个1HZ的方波,8255控制或门打开的时 间,在或门打开的时间内,8253将方波信号输入或门使黄灯闪烁。 由于计数值最大为65535,1MHZ/65536的值远大于2HZ,所以采用两个计数器级联的方 式,8253通道0的clock0输入由分频器产生的1MHZ时钟脉冲,工作在方式3即方波发生器方 式,理论设计输出周期为0.01s的方波。1MHZ的时钟脉冲其重复周期为T=1/1MHZ=1s,因此 通道0的计数初值为10000=2710H。由此方波分别作为clock1和clock2的输入时钟脉冲,所以 通道1和通道2的输入时钟频率为100HZ,通道1作计数器工作在方式1,计数初值3000=BB8H 既30s,计数到则输出一个高电平到8255的PA7口,8255将A口数据输入到8086,8086检测 到高电平既完成30s定时。通道2工作在方式3需输出一个1HZ的方波,通过一个或门和8086 共同控制黄灯的闪烁,因此也是工作在方波发生器方式,其计数初值为100=64H,将黄灯的状态 反馈到8055的端口PB7和PC7,同样输入到8086,8086通过两次检测端口状态可知黄灯的状态 变化,计9次状态变化可完成5次闪烁。 三个通道的门控信号都未用,均接+5V即可。 ○ 2硬件原理及电路图 由于8255A与8086CPU是以低八位数据线相连接的,所以应该是8255A的A1、A 0 线分别与 8086CPU的A2、A线相连,而将8086的 1 A 0 线作为选通信号。如果是按8255A内部地址来看, 则在图中它的地址是PA口地址即(CS+000H),PB口地址为(CS+001H),PC口地址为(CS+002H),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电压报警器实验报告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书 课题名: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xxx

目录 1.设计目的 (2) 2.设计内容 (2) 3.设计要求 (2) 4.设计原理 (3) 5.硬件电路图 (3) 6.程序代码 (5) 7.程序及硬件系统调试情况 (19) 8.设计总结与体会 (19)

一、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使学生得到微机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让学生独立或集体讨论设计题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程、软件硬件调试、编写设计报告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微机系统与接口扩展电路的设计方法,熟练应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和实际设计中的硬软件调试方法和步骤,熟悉微机系统的硬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不仅要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资料,撰写设计报告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电压报警器,要求采集实验箱提供的0~5V的电压,当输入电压在3V以内,显示电压值,如2.42。当输入电压超过3V,显示ERR,并报警。电压值可在七段数码管显示,点阵广告屏显示或液晶屏显示。报警形式自行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数字时钟程序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学年学期: 2 01 1 —2012 学年第1 学期 指导教师: 20 0 1 1年 1 2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课设题目及目的………………………………….4 二、设计任务………………………………………….4 三、总框图及设计流程 (4) 四、?源程序清单 (6) 五、?调试结果及显示 (19) 六、?个人贡献………………………………………….19 七、课程设计总结及体会 (21) 一、课设题目及目的 实习题目:数字时钟程序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弄懂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巩固和深化对8086系统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键盘/显示系统、程序设计、应用开发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汇编语言应用于技术的实践操作技能,掌握汇编语言应用系统设计、研制的方法,培养利用科技革新、开发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与其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设任务 本课题为利用汇编语言设置时钟程序,其显示效果为:截取系统时间,能以时、分、秒(其中时为24小时制)的形式显示,并且通过合理的操作能修改时和分的内容来修改时间。再有,可以给它设定一个ALARM时间,到这个时间它就能产生信号,起到定时作用,。除此之外还能显示日期,日期分为年、月、日,其显示方式为xxxx年xx 月xx日。 ' *

DB '***********PRESS ESCBUTTON TO EXIT**************',0AH,0DH,'$' TN DB'PLEASE INPUT THE NEW TIME(HH:MM:SS):',0DH,0AH,'$' TMDB'PLEASE INPUT THE ALARM TIME (HH:MM:SS):',0DH,0AH,'$' MUSICMESS DB'PLEASE CHOOSE THE TYPE OF MUSIC:1(FAST) 2(MIDDLE) 3(SLOW)',0DH,0AH,'$' MESS2DB'TIME IS:',0AH,0DH,'$' MESS3DB 'TODAY IS:',0AH,0DH,'$' DBUFFER1DB20DUP('') T_BUFFD B 40 ;在数据段开一段时间显示缓冲区 DB ? DB 40DUP(?) HOR DB? MIN DB? SEC DB? TEMPHOR DB ? TEMPMIN DB? TEMPSEC DB? MUSIC DW 800;存放音乐的频率数DATA ENDS STACK SEGMENT DB 100 DUP(?) STACK ENDS CODESEGMENT ASSUME CS:CODE,SS:STACK,DS:DATA START: CALL CLEAR ;调用清屏子程序 DISPLAY:;时间显示部分 MOV AX,DATA MOVDS,AX MOVBX,OFFSETT_BUFF;送T_BUFF的偏移地址到BX MOV AH,2CH;调用DOS时间调用功能,功能号:2CH,小时,分钟,秒数分别保存在CH,CL,DH中 INT 21H ;判断时间是否相等SUB DH,1;秒数+1修正 CALL CHECK ;.........................................................................

数字录音机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题目:数字录音机 一、设计目的: 1、了解数字录音技术的基本原理。 2、进一步掌握A/D 转换器与D/A 转换器的使用方法。 3、巩固和加深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所用器件和仪器设备: 1、实验箱 1台 2、计算机 1台 3、麦克及喇叭各1个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将声传感器接J2,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送给ADC0809通道2(IN2);D/A 转换器的输出端J1接喇叭(采用单缓冲方式)。电路如下: 2、编程以每秒钟5000次的速率采集IN2输入的语音数据并存入内存,共采集30000个数据(录6秒),然后再以同样的速率将数据送DAC0832使喇叭发声(放音) 四、设计方案流程图: Y N

五、实现的程序清单及注释: DATAS SEGMENT ioport equ 0c800h-280h io0809 equ ioport+29ah;ADC0809通道2的入口地址 io0832 equ ioport+290h;DAC0832的片选地址 io8253 equ ioport+280h;8253的片选地址 io8255 equ ioport+288h;8255的片选地址 io8253c equ ioport+283h;8253的控制字地址 io8255c equ ioport+28bh;8255的控制字地址 msg0 db'',0dh,0ah,'$';录音提示,0dh和0ah是回车+换行 msg1 db0dh,0ah,'',0dh,0ah,'$';输入错误提示 msg2 db0dh,0ah,'',0dh,0ah,'$';放音提示 msg3 db0dh,0ah,'',0dh,0ah,'$';输入错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 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以前从没有学过关于 汇编语言的知识,起初学起来感觉很有难度。当知道要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心里面感觉有些害怕和担心,担心自己不会或者做不好。但是当真的要做的时候也只好进自己作大的努力去做,做到自己最好的。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感受,我想很多同学都 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那就是感觉汇编语言真的是很神奇,很有意思。我们从开始的担心和害怕渐渐变成了享受,享受着汇编带给我们的快乐。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心里面的感觉真的很好。虽然我们做的东西都还很简单,但是毕竟是我们自己亲手,呵呵,应该是自己亲闹做出来的。很有成就感。 我想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和其他课程设计有共同的地方, 那就是不仅加深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自己动脑,自己动手的能力。但是我想他也有它的独特指出,那就是让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那就是编程。对于很多学过汇编或者其他的类似程序的同学来说,这不算新奇,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新奇,很有趣,也是我有更多的兴趣学习微机原理和其他的汇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任何一个计 算机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学习计算机原理是要涉及到整体的每一部分。讨论某一部分原理时又要涉及到其它部分的工作原理。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在短时间内较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而且也很难孤立地理解某一部分的工作原理。所以,在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处于“学会了一些新知识,弄清了一些原来保留的问题,又出现了些新问题”的循环中,直到课程结束时,才把保留的问题基本搞清楚。 学习该门课程知识时,其思维方法也和其它课程不同,

微机原理数字录音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科技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录音机 学生 XX 专业班级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学号 X 所在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1 月 4 日

州科技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数字录音机 专业 X 班级 3班学号X X 一、基本要求 将声传感器MIC接J2,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送给ADC0809通道2;D/A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K8跳线接喇叭。编程,以8KHz的速率采集IN2输入的语音数据并存入存,共采集64000个数据(录8秒),然后再以规定的速率和幅度将数据送DAC0832使喇叭发声;要求用开关K0控制开始,K2停止,K3控制重放,也可用键盘控制启停。二、设计任务 按图连接好线路,将传感器(话筒)接T2,由话筒传入语音电信号,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传送给ADC0809。利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由CLK0计数时钟,输入时钟频率1MHz,再由GATE0门控信号接+5V,通过GATE0端控制计数器的启动计数和停止计数操作;CS片选信号接实验箱地址280H。 三、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4日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 实验目的 (3) 2.课题设计容 (4) 3.设计方案及论证 (6) 4.系统设计 (7) 4.1 硬件设计 (7) 4.1.1数字录音电路工作原理 (7) 4.1.2芯片简介及管脚功能介绍 (8) 4.2具体实现方法 (15) 4.2.1实现该声音录放系统功能 (15) 4.2.2调试程序 (20) 5.分析与总结 (25) 致 (27) 附录 (28) 附1:元件清单 (28)

数字录音机课程设计

实验题目:数字录音机 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录音机的基本原理 2、进一步掌握A/D转换器与D/A转换器的使用方法 3、巩固和加深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 实验平台:1、实验箱1台 2、计算机1台 3、麦克风及喇叭各一个 内容要求:编程实现以每秒5000次的速率采集ADC0809的IN2输入的语言数据并存入内存,共采集30000各数据(录音6秒),然后再以同样的速率将数据送DAC0832 使喇叭发声 实验原理:一、各芯片的使用及工作方式 1、ADC0809在本次设计中的作业及工作方式 ADC0809作数据采集用,用麦克6秒的语音信号并保存到相应的存储单元。 对ADC0809的8个模拟通道,这里是用数据总线的低8位D2、D1、D0来 控制ADC的通道选择信号ADDC、ADDB、ADDA,以实现选择其中之一 模拟通道输入。在本次设计中,初始值为010(D2=0,D1=1,D0=0),即选择 IN2通道进行数据采集,其地址为29aH。然后使ADC0809的ALE、START 有效,START和ALE信号通过CPU向选中的通道口执行一条输入指令,启 动A/D转换。 2、DAC0832在本次设计中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在本次设计中,DAC0832的ILE信号与+5V连在一起,WR1和WR2 均接 地,总是有效的,DAC0843的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均处于选通状态, 只要CPU想88H端口执行一条输入指令,就会使XFER有效,CPU输出繁 荣数字量就会顺利通过DAC0832的两个寄存器,然后进行D/A转换,在运 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得到转换结果。 3、8253、8255A在本次设计中的作业及工作方式 8253在本次设计中用作定时,工作于方式0,与8255A连接使用完成定时操 作。8255A采用工作方式0进行输入操作,工作方式0是8255A个端口的基 本输入输出方式,CPU可从指定端口输入信息,也可向指定端口输出信息。 当8253写入方式0控制字后,计数输初端OUTO立即变为低电平,并且在 计数过程中一直保持低电平,当计数完成时,OUTO输出百年未高电平,8253 计数器0的OUTO与8255A的PAO连接,因此可通过查询PAO是否为1, 判断计数是否完成。计数完成,则表示定时时间到。 二、管脚接线图 1、ADC0809: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课设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3) 五、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设计步骤(含流程图和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课程设计小结 (36)

一、课程设计题目:点阵显示系统电路及程序设计 利用《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8259设计一个基于微机控制的点阵显示系统。 二、设计目的 1.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从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掌握接口芯片8253、8255A、8259等可编程器件、译码器74LS138、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74LS245、点阵显示器件的使用。 3.学会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较完整的实用程序。 4.掌握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元器件选用、布线、编程、调试、撰写报告等步骤。 三、设计内容 1.点阵显示系统启动后的初始状态 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出现菜单: dot matrix display system 1.←left shift display 2.↑up shift display 3.s stop 4.Esc Exit 2.点阵显示系统运行状态 按计算机光标←键,点阵逐列向左移动并显示:“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点阵显示系统,计科11302班,陈嘉敏,彭晓”。 按计算机光标↑键,点阵逐行向上移动并显示:“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点阵显示系统,计科11302班,陈嘉敏,彭晓”。 按计算机光标s键,点阵停止移动并显示当前字符。 3.结束程序运行状态 按计算机Esc键,结束点阵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并显示“停”。 四.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1.一块实验面包板(内含时钟信号1MHz或2MHz)。 2.可编程芯片8253、8255、74LS245、74LS138各一片,16×16点阵显示器件一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字时钟的实现(附代码)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设计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x班学号: 姓名:

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课题6】数字时钟 1.通过8253 定时器作产生秒脉冲定时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实现秒、分、小时的进位(24小时制)。 2.在七段数码管上显示当前的时分秒(例如,12 点10 分40 秒显示为121040)。 3.按“C”可设置时钟的时间当前值(对准时间)。 二、设计思想: 总体思想: 1、功能概述: 实验箱连线: 本实验建立在Dais实验箱基础上完成的基本连线及程序如下: 138译码器: A,B,C,D,分别连接A2,A3,A4,GS; y0连接8253的CS片选信号; y1连接8259的CS片选信号; 8253连线: 分频信号T2接8253的CLK0; 8253的OUT0接8259的IR7; 8253的gate信号接+5V; 8259连线: 8259的数据线接入数据总线;

本程序包括显示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时间计数模块,设置模块等几个模块, (1)程序运行后,LED显示000000初始值,并且开始计数 (2)按C键进行设置初始时间,考虑到第一个数只能是0,1,2,当第一个数显示2时第二个数只能显示0~4,同理下面各位应满足时钟数值的合理的取值; (3)在手动输入初始值时,按D键进行回退1位修改已设置值,连续按D键可以全部进行删除修改。 2、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中完成通过调用子程序完成对8253及8259的初始化,对8259进行中断设置。主要在显示子程序和键盘子处理程序之间不断循环,8253每一秒给8259一个刺激,当8259接受到刺激后会给CPU一个中断请求,CPU会转去执行中断子程序,而中断子程序设置成时间计数加,即完成电子表的整体设计。详细流程图见图三-1。 3、LED显示子程序设计 本程序显示部分用了6个共阳极LED作为显示管,显示程序要做到每送一次段码就送一次位码,每送一次位码后,将位码中的0右移1位作为下次的位码,从而可以实现从左到右使6个LED依次显示出相应的数字。虽然CPU每隔一定时间便执行显示程序,但只要这个时间段不太长,由于人眼的视觉作用,就可以在6个LED上同时见到数字显示。 4、键盘扫描子程序设计 本程序需要用键盘对时间的初始值进行设置,因此对键盘扫描的子程序需要满足的功能如下: 判断是否是C键,若不是就返回至主程序,若是C键就开始对时间初始值进行设置,同时因注意到第一个值不可以超过2,第一个数是2时第二数不能超过4,余下的同理要满足时间数值的取值范围呢,若不是合法输入不予反应继续等待输入。当遇到输入数值错误时可以按下D键进行删除一位重新设置;当6位初始值全部设置成功后,电子表将自动开始走表。 5、时间运算子程序设计 该子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对时、分、秒的运算,并把运算出的最终结果存到事先已经开辟

汇编与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接口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模拟自动门) 指导老师郭兰英 班级2015240204

目录 一概述 (1) 1.1 课程设计名称 (1) 1.2 课程设计要求 (1) 1.3 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设计思想 (1) 三实施方案 (2) 3.1 获得传感器和“门”的状态 (2) 3.2 驱动步进电机和点阵模块 (2) 3.3 实现硬件延时 (3) 四硬件原理 (3) 4.1 中断控制器8259 (4) 4.2并行接口8255 (4) 4.3 定时/计数器8254 (5) 4.4 点阵LED显示屏 (5) 4.5 步进电机 (6) 4.6 红外距离传感器 (7) 五软件流程 (8) 六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 (11) 6.1 开门状态 (11) 6.2 关门状态 (12) 6.3 关门操作进行时中断到开门操作 (14)

6.4特殊状态 (15) 七个人感想 (16) 八附录 (18)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名称 模拟自动门 1.2课程设计要求 1)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硬件接口功能设计。 2)硬件电路基于80x86微机接口。 3)程序功能包含:步进电机转动、点阵显示开关门、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8254延时。 4)传感器检测有人时开门,门全开后延时几秒关门,若关门时检测到有人,立刻开门。 1.3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对微机系统有一个较面的理解,对典型数字接口电路的应用技术有一个较深入的掌握,并对应用系统进行硬件原理和软件编程进行分析、设计和调试,达到基本掌握简单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的目的。要求同学分组完成课题,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画出电路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编写设计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二、设计思想 本程序主要功能是模拟商场等公共场所的自动门,实现有物体靠近并被传感器检测到时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效果,模拟实现开门关门的功能。 为了尽量模拟真实场景下的自动门状态变化,本程序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当传感器可检测范围内检测到物体,并且“门”为“关”的状态,立即“打开门”,即用一系列的硬件动作模拟自动门打开的动作和状态。 2、当“门”完全打开后一段时间后,传感器范围内检测不到物体时,立即“关闭门”, 用一系列的硬件动作模拟自动门关闭的动作和状态。

数字录音机

前言………………………………………………………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三、具体设计过程…………………………………………… 1、总体设计思想…………………………………………………… 2、硬件连接图…………………………………………………… 3、各芯片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4、各芯片工作原理及功能简介…………………………………… (1)ADC0809………………………………………………………………………………(2)DAC0832……………………………………………………………………………………(3)可编程计数/定时接口芯片8253………………………………………………………… (4)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8255A………………………………………………………… (5)74LS138译码器……………………………………………………………………………… 5、流程图……………………………………………………………… 6、具体实现方法………………………………………………………… 四、心得体会…………………………………………………………参考文献……………………………………………………………附录1 实验总程序………………………………………………附录2 实验原理图………………………………………………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已经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 础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基本生活当中,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电子产品都与 之密切相关。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理论和知识仅考书本的 学习是无法掌握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比较直观深刻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我们动 手的能力,使我们对书本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培养学生编程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 析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课程设计所做的是关于数字录音机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系统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微机系统的应用水平。 2.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和应用的方法,通过较大规模程序的编写,提高编写汇编语言程序的水平和学习程序调试方法。 3.进一步熟悉接口,DAC0832、ADC0809及定时计数器等芯片的使用。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一个声音录放系统,通过传感器及ADC0809以每秒5000次的速率采集语言信号,录音12秒后,再以同样的速率将语音数据通过DAC0832送出至喇叭发声(放音)。 2.用protel画出系统的硬件连接图。 3.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三、具体设计过程 1.总体设计思想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数字录音机的汇编语言设计所需芯片有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定时计数器8253、可编程并行I/O接口8255A及译码器 74LS138。设计过程可简述为:利用传感器和ADC0809采集语音数据,以每秒5000的速率采集IN0输入的语音数据并存入内存,共采集数据60000个,即录音12秒。DAC0832进行数模转换,以同样的速率将数据送DAC0832使喇叭发声。8253用作定时,定时0.2ms,设置成方式0,计数初值为200。8253计数器0的OUT0与8255A的PA0连接,利用PA0查询OUT0电平,如果为高点平则表示定时时间到。用译码器74LS138对地址线进行译码以产生各接口芯片所需的信号。 2.硬件连接图(见附录) 3.各芯片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1)ADC0809在本次设计中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多媒体实验一数字音频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单击“声音”图标,弹出“声音属性”对话框,如图a所示。在该界面内,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对声音和音频设备属性进行设置,如对录音设备的属性进行设置,如图b所示。 a b 图a中音频设置功能分为三个部分:声音播放、录音和MIDI音乐播放。 单击“音乐播放”栏中的“音量”按钮,可以调整系统的声音来源设置,如CD、MIDI和其他的已安装设备。单击“高级”按钮,可以选择扬声器、调整音频播放功能,以及选择要应用与音频播放功能,以及选择要应用与音频播放的声音的效果。 单击“录音”栏中的按钮,启动默认录音设备的“录音控制”,可以设置系统录音时的音量大小。 在“MIDI音乐播放”栏中指定播放MIDI输出的乐器,该乐器通常用于游戏。 仅“仅使用默认设备”复选框,限定程序使用选定的声卡。如果使用的程序需要特定类型的声卡,而且在“默认设备”下来列表中已选中此卡,可勾选该复选框。如果程序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的一种声卡,则清除该复选框。 现场录制 关于现场录制,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一种是依靠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机”,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单击右侧的开始录制的红色按钮,即开始录制。 一个一种方法就是使用Cool Edit pro 提供的现场录制功能。 1.新建波形 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命令,弹出“新建波形”对话框,如图b所示。 在对话框中设置新建波形的采样率,声道和采样精度。由于这里只采用一个话筒进行录音,因此选择单声道,可以减少声音文件的容量。对于一般音质,选择常用的44100采样率和8位的采样精度。 单击“新建波形”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程序界面如图c所示。 B

8086.8088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8086/8088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说明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主要是测试学生的8086/8088系统输入输出技术应用能力、数字电路应用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设计题目中综合了《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特别是电气工程系各专业学习了《模拟电子》、《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等课程,给题目的扩展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应用的设计和制作。 这里只给出了部分课程设计的题目,主要和接口电路有关,每个题目的实现方式和扩展空间都很大,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设计题目的内容和设计量。纯汇编语言软件的设计未在这里列出。 欢迎学生自拟题目,经指导教师审核其难易程度和确定所用器材,优先选用。 2、课程设计计分办法 课程设计的计分由课设题目(60)、课设报告(20)、考勤(20)三部分组成。 一、题目的选择 设计题目分为星级制(★),根据选择题目的难易程度确定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按比例计入总成绩。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题目,不可多组选择同一题目。 1、无星为最简题目,做完多个题目仅记分为及格(69分及以下)。 2、1星(★)为简单题目,做完1个题目记分为良(70~89分)。 3、2星(★★)为较难题目,做完1个题目记分优(90~100分)。 4、星级题目多做可提高分值。 5、课设一般为分组实施,主要设计者记原星级分值,辅助者减1星。 6.、未完成设计者视设计程度减星计分。 7、无星题目可单人完成,但不选题目者记0分。 二、报告要求 课设报告应按规定格式书写,并按时上交。报告原则上要求手工书写,如要打印必须是独立版本,遇雷同课设报告均不计入总成绩。 三、考勤 考勤。点名一次未到扣5分,5次以上记0分。

微机原理数字录音机课程设计

郑州科技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录音机 学生姓名 XX 专业班级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学号 X 所在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1 月 4 日

郑州科技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数字录音机 专业X班级3班学号X姓名 X 一、基本要求 将声传感器MIC接J2,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送给ADC0809通道2;D/A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K8跳线接喇叭。编程,以8KHz的速率采集IN2输入的语音数据并存入内存,共采集64000个数据(录8秒),然后再以规定的速率和幅度将数据送DAC0832使喇叭发声;要求用开关K0控制开始,K2停止,K3控制重放,也可用键盘控制启停。 二、设计任务 按图连接好线路,将传感器(话筒)接T2,由话筒传入语音电信号,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传送给ADC0809。利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由CLK0计数时钟,输入时钟频率1MHz,再由GATE0门控信号接+5V,通过GATE0端控制计数器的启动计数和停止计数操作;CS片选信号接实验箱地址280H。 三、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4日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 实验目的 (3) 2.课题设计内容 (4) 3.设计方案及论证 (6) 4.系统设计 (7) 4.1硬件设计 (7) 4.1.1数字录音电路工作原理 (7) 4.1.2芯片简介及管脚功能介绍 (8) 4.2具体实现方法 (15) 4.2.1实现该声音录放系统功能 (15) 4.2.2调试程序 (20) 5.分析与总结 (25) 致谢 (27) 附录 (28) 附1:元件清单 (28)

微机原理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 学年学期: 2 0 —2 0 学年第学期指导教师: 2 0 年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原理及方案………………………………………………………. 四、实现方法………………………………………………………………. 五、实施结果………………………………………………………………. 六、改进意见及建议……………………………………………………….

七、设计体会………………………………………………………………. 、 一、设计题目 编程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 二、设计目的 1.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 2.掌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编程方法 3.了解8086控制外部设备的常用电路 4.掌握8255的使用方法 三、设计原理及方案 设计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实验中的步进电机有四相线圈,每次有二相线圈有电流,有电流的相顺序变化),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 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利用 8255对四相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当对步进电机施加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控制脉冲时,它可以连续不断地转动。每一个脉冲信号对应步进电机的某一相或两相绕组的通电状态改变一次,也就对应转子转过一定的角度(一个步距角)。当通电状态的改变完成一个循环时,转子转过一个齿距。四相步进电机可以在不同的通电方式下运行,常见的通电方式有单(单相绕组通电)四拍(A-B-C-D-A…),双(双相绕组通电)四拍(AB-BC-CD-DA-AB…),八拍(A-AB-B-BC-C-CD-D-DA-A…)等。 通过编程对8255的输出进行控制,使输出按照相序表给驱动电路供电,则步进电机的输入也和相序表一致,这样步进电机就可以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硬件连接图 四.实现方法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流图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 微机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表程序设计 ^ 。

(一)设计任务: 用汇编语言设计一电子表程序,要求: ! (1)实现秒、分、时的计时,并显示于屏幕中央 (2)能够校时 (3)能够半点、整点报时 (二)设计原理 该程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时间设置、延时程序和时钟显示。 (1)时间设置 … ①输入初始时间 先调用DOS操作系统模块2,在显示屏上显示‘:’,再调用DOS操作系统模块10,提示输入初始时间。由键盘输入的时间以字符串形式存放在已定义的存储器缓冲区内,继而调用TRAN1转换子程序和MUL10乘10子程序,将存放在存储器缓冲区内的ASCII字符转换为压缩BCD码,并将时、分、秒的值放置在寄存器CH、DH、DL中。 ②暂停计时 按Pause Break键即可暂停计时,再按下任意键恢复计时 ③重新输入时间 在程序运行时,可按下Esc键重新输入初始时间,此时程序检测到Esc(ASCII码为1BH)被按下,返回①步提示重新输入时间。 以上两步可实现校时的功能。

④半点、整点报时 《 程序运行时,分钟值每次改变都需要与30、60比较,若相等,则调用DOS操作系统模块7使计算机响铃并在时间后显示‘ ------’。同时若分、秒值为60则需进位,时为24时进位,保证时钟程序的正确性。 (2)延时程序 计算机在执行指令时,各种操作都按指令执行,但在像程序控制器那样由计算机发出指令控制外部设备是,由于外部设备所具有的机械惯性或其他原因,需要在计算机发出指令后有规律地延迟或等待一段时间。这类延时,可以用硬件延时来完成,单用软件来实现也是一种方便和常用的方法。 计算机执行每一条指令,虽然很快,但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此从理论上讲,可在程序中加一些与程序无关的指令去完成,要计算指令执行的时间,又不能过多的为了延时而增加编制程序的工作量。因此,编制延时程序,应尽量采用较少的指令,节约存储器,并且不能对主程序造成影响。 每条指令执行时间的长短,是以计算机的时钟周期为基本单位的。当CPU采用的时钟频率一定时,时钟周期也为定值。因此可根据时钟周期的多少来计算执行指令所需的时间。完成本设计任务使用的计算机采用Intel Pentium 4处理器,主频为,时钟周期约为。 通过时间约1s的长延时累加,并以时、分、秒的形式显示出来,就可以编写出一个时钟程序。 (3)时钟显示 … ①设置光标位置子程序IOSET

微机原理课程标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0131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时数:110(其中讲课:64 实验/实训:46)学分:4 一、课程性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点主干课程之一,面向学生职业知识的培养。是信息学科相关专业后继课程学习的纽带。教学内容包括: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典型的接口芯片,能够对计算机接口电路进行简单分析。本课程的前修课程《计算机电路》(包含: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从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出发,使学生掌握微机接口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典型接口芯片的主要特性及其使用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硬件分析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在专业领域内应用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能编制简单汇编应用程序。 ?能够承担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操作、维护和调试等工作任务。 ?能设计简单的接口应用电路。 三、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门课程以培养计算机硬件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验/实训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围绕实训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组成相对独立的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加课程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是连接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1: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个实验,分别是1.制作直通电缆和交叉UTP、2.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换机端口和常规配置、4.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Telnet 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7单臂路由配置、8.动态路由协议配置、9.PPP协议配置、10路由器访问控制表(ACL)、11.网络地址转换(NAT)。 在制作直通电缆和交换UTP的实验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来剪切电缆,导致连接不通,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将实验完成。 在做到单臂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的实验,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论知识,在重新翻阅课本和老师的指导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试验。

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丰富的实践创造,细致的了解了计算机网络连接的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种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虚拟环境配置的方法,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完成实验,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学习网络电缆的制作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这就要求我们用相应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夯实基础,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贡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 作为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课程紧密结合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特点,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Intelx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从而使学生能较清楚地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这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个星期,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以前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在写一个程序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把程序原理方框图化出来,但是我开始总觉得这样做没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