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太阳直射点坐标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此图所示为_______(节气)。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A、D、E点此时昼长的长短比较____________(4)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 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答案】(1)冬至 (2分)(2)(23°26′S,90°W) (4分)(3)E>D>A (2分)(4)3 21 (2分)(5)0 12 (2分)(6)D (2分)【解析】(1)由45°E,可以推断出图示标出的90°应该为东经,进而得出顺时针方向表示自西向东,所以该半球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90°E平分夜半球,所以地方时为0时,则90°W此时为12时,所以该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南回归线,故而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90°W。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在A、D、E点中,E的纬度最高,所以昼最长,其次是D,最小的是A。
(4)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乙地所在的纬线圈有270°位于白昼范围,所以该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纬度相同的各地昼长相等,知道了昼长,计算日出和日落时就就很简单了。
(5)B点位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上,该点所在的纬线圈出现极昼,因而,该地的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处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6)E所在的经线经度为90°W,它平分了昼半球,他的时间和日期是12月22日12时;从0时自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日期,90°E为0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0°,故而该日为23日,所以与甲地日期相同的范围则是由90°E自东向西到180°,这占到了全球的3/4,。
太阳直射点问题

太阳直射点问题资兴市第一中学李广军 423406一、能力目标:1、确定任何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2、确定任何一天各地正午太阳太阳高度角与直射点的关系。
3、确定任何一天各地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关系。
二、知识体系:1、基本概念: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和变化;极昼和极夜。
2、基本关系:日期与季节的关系;日期与直射点的关系;极昼(极夜)区范围与直射点关系(等于90°减去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太阳高度角与直射点的关系(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两侧递减);此地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关系(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除极昼和极夜区外,由南往北昼越长;直射南半球相反;直射赤道,全球等长。
)三、方法技能:理解和熟练运用太阳直射点移动图是达成本专题的基础。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的影响,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做来回的回归运动,这就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回归线之间。
回归线的度数是由黄赤交角大小决定的。
作出下图:直射点移动方向为:D-A-B-C-第二年D。
其中直射点在A点时,北半球为夏至日,6月22日左右。
直射点在C点时,北半球为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
直射点在B、D点时,北半球为春、秋分日,3月21日和9月23日左右。
除两至日外,回归线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确定日期时必须明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例如1】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_________期,亚平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_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_________度。
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至C点期间,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_移动。
日出日落的方位角度计算公式

计算日出日落的方位角度公式要计算任意一个地方在任意一天日出日落的方位角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方位角=90 - 0.5arccos[2(sinM/cosN)^2- 1]公式中,M表示的是某天太阳直射的纬度,N表示的是某地的纬度,^2表示平方。
例如,北京在北纬40度,则N=40,夏至这一天太阳在北纬23.5度(太阳直射北纬23.5度),即M=23.5,把N和M的值代入上式,可求得方位角=31度意思是,夏至这一天,在北京的人看来,太阳是从东偏北31度的方位升起的,是在西偏北31度的方位落下的。
说明:1本公式是在理想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即假设地球是个标准球体。
而实际上地球两极略扁,而且各地也有高山、洼地等,所以计算结果可能与实测结果有一点误差。
2 太阳围绕地球旋转的轨迹实际上是螺旋线(好象在地球外面套一根弹簧),所以实际上每天日出和日落的方位角稍微有点差别。
例如,在春分到夏至这段时间,日出方位角要略小于日落方位角。
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Cost=-tgδ*tgφ太阳视位置太阳视位置指从地面上看到的太阳的位置,用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两个角度作为坐标表示。
太阳高度角指从太阳中心直射到当地的光线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其值在0°到90°之间变化,日出日落时为零,太阳在正天顶上为90°(本万年历中显示的高度角均已进行了蒙气差的订正,蒙气差值取自天文年历)。
太阳方位角即太阳所在的方位,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夹角,可近似地看作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直线在阳光下的阴影与正南方的夹角。
方位角以正南方向为零,由南向东向北为负,由南向西向北为正,如太阳在正东方,方位角为-90°,在正东北方时,方位为-135°,在正西方时方位角为90°,在正北方时为±180°。
实际上太阳并不总是东升西落,只有在春秋分两天,太阳是从正东方升,正西方落。
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中,太阳从东偏北的方向升(方位角为-90°到-180°之间),在西偏北的方向落(方位角为90°到180°之间);而从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冬半年中,太阳从东偏南的方向升(方位角为-90°到0°之间),在西偏南的方向落(方位角为0°到90°之间)。
高考地理微专题二 太阳视运动规律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该日最接近(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5.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
A.3小时B.3小时16分C.3小时32分D.4小时
【答案】4.B 5.C
【解析】4.根据图示可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可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3°,最接近夏至日,故选B。
7.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昼长关于二至日对称,即某地昼长相等的两天的日期应是距夏至日(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等,且关于二至日对称的日期,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若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将会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景观,说明两次拍摄的时间距离6月22日的时间均为10天,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北半球的同一条纬线上,因此第一次拍摄的时间最可能是6月12日,而第二次拍摄的时间是7月2日左右,故C正确。故选C。
【解析】七月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其次确定直射点的位置,该地为北京(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且7月份该地的日出方位是比较偏东北的,日落方位是比较偏西北的,可知B图符合题意,B正确。A图的太阳方位位于北方,A错误。读图可知C图中的日出日落方位符合二分日二至日时节的实际情况,C错误。读图可知D图中的日落和日出方位为冬季时节,D错误。故选B项。
时间
地区
直射点以北
【课外阅读】地理坐标的确定及其应用1

地理坐标的确定及其应用用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的球面坐标叫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内容,高考地理试题屡有涉及。
本文将介绍地理坐标的确定及其相关应用。
一、常见的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的方法。
1、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例1:下图中甲、乙的地理坐标各是A.甲(70°E、20°S),乙(110°W、40°S)B.甲(70°E、20°S),乙(110°W、40°N)C.甲(70°W、20°N),乙(110°E、40°S)D.甲(70°W、20°S),乙(110°E、40°N)解析:从选项看,经纬度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只需判断出南北纬和东西经即可。
根据“南大南纬,东大东经”的规律,甲图中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向西增大的为西经;乙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
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D。
2、利用光照图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例2: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P地的地理坐标为A.120°E,43°26'NB.80°E,40°NC.160°E,50°ND.80°E,23°26'N解析: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与北京时间14时40分相差2时40分,可知P地的经度为80°E;又从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N,而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说明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根据P地和2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纬度差可计算出P地的纬度是0°或40°N,所以该题选择B。
高中地理知识点: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计算

高中地理知识点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计算
1、太阳直射点经度的计算
①根据地方时计算
由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所以,地方时为12时的
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其经度数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例题】当北京时间为10时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北京时间10时,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0时,由此可推
算出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的度数为150°E,故此时太阳直射点
的经度为150°E。
②根据日照图计算
由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将昼半球平分,所以,在日照图中将昼半球
平分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其经度数为太阳直射点的
经度。
【例题】图1(图中O点为极点)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L经线将昼半球平分,故此时太阳直射在L
经线上。
根
据图中30°E经线和地球自转方向,可以推知L经线的度数为
60°W,即此时太阳直
射点的经度为60°W(或西经60°)。
2、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计算
①根据特殊日期(二分二至日)计算。
太阳高度角与昼长的知识

(一)、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概念:
一、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其日变化产生昼夜更替。 昼半球:h>00,表示太阳在地平线之上 晨昏线上:h=00,表示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
分析: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 太阳日,为24小时,新的一 天是从0点开始,24点(第二 天0点)结束,0点应为夜长 的中点,12点应为昼长的中 点。根据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如 下公式:
日出钟点+日落钟点=24 昼长=(日落钟点—12)*2=(12-日出钟点)*2 夜长=日出钟点*2 日出钟点=24-日落钟点 注意:上面公式的日出日落时间只能用地方时,不可用 北京时间。
绘图解法如下:
68026`N 45 23026`N 45 21034`S 23026`S 45 90 45
对于北回归线以北或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该公式还可简化为: H=90— + 式中:当地夏半年用加法,当地冬半年用减法 即同加异减:计算地与太阳直射点处于同半球用加 法,计算地与太阳直射点处于异半球用减法, 如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 =50 + 根据该公式推导纬度的计算公式: =90—H + 即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直纬,即可计算 该地地理纬度。
3、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分布规律: ⑴纬度变化规律:(同一天,不同纬度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其两侧的高纬 度与低纬度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愈近的地点,正午太 阳高度愈大;反之亦然。
⑵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不同季节) ①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 ②当太阳直射点向这个地点移动时,这个地点的正午太阳 高度角不断增大;反之亦然。 ③热带地区直射时最大,达900。
高考地理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右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
1、 甲的地理纬度为
A23026'N B 66034'N C 220N D 900 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0 B 110 C 440 D 680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乙
甲
太阳高度
H
南
1O 2
北
0 6 12 18 24 小时
一、太阳视运动图总结:
二、太阳视运动图解 : 判断一
1、日出:地平圈上看日出 2、正午太阳高度角:天顶上看正午太阳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
东北升起
B
正午太阳
N 西北落下
E
a A
W
正午S太阳高度角
如图:
B
二分二至太阳轨迹图
E
N
S
A
判断二:位置、季W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3、右图为北半球某 地的太阳运行路径, 此地的纬度可能是:
A.23.5°N B.50°N C.30°N D.20°N
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太阳从偏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东 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规律: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7、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 地面的夹角,回答:
5° N
35° S
某地
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B)
A.15°N B.20°N C.15°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b
Q
p
●
●
a b
●
M
●
A
●
15°
●
C
1、对于该图所示情况的判断,错误的是 A、 中心点A表示太阳直射点 C B、 最大圆圈是晨昏线 C、 B、C两地经度相同 D、 图示半球是昼半球 2、B地的纬度、经度和该日的昼长分别 是 C A、90°N 90°E 0 B、 90°N 120°E 0 C、75°N 90°E 24 D、 75°N 120°E 24 3、12小时后,大连的日影朝向 B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B B C O A B
●
D
C
O A
D
C
●
●
O
●
A
(2007.全国文综Ⅰ)下图所示 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 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 线b为晨昏线,M为b线的纬度 最高点。据此回答1~3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 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B A 5时 B 15时 C 9时 D 19时
(2010年省调研卷)下图是6月22日昼半球图,外圆表示 晨昏圈,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完成9~11题
D A
● ●
C
●
●
B A C D
9.此时,A地的地方时为 D A.6时 B.12时 C.18时 D.24时 10.若A与C两地纬度差为20°, C 则C处纬度为 A.46°34′N B. 70°N C. 86°34′N D. 90°N 11.B点位于D点的 C A .正南 B .西南 C .东南 D.正东
P
● ●
M
●
Q
下图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侧视图,图为正园,且A、 B两点的地方时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O点和D点分别与 地心连接而成的夹角为45°,B点正午树影总朝北。据此 回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该图 是昼半球的一部分 B该图是夜半球的一部分 C该图跨 昼半球和夜半球 D该图是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全部 2、若该图C或D可能是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上的点, 则两条日期分界线间的最小经度差可能为 ( ) C A45° B90° C135° D180°
求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求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0° 0°
0°
0°
求 太 阳 直 射 点 的 地 理 坐 标
60°W
150°W
0°
60°W 120°E
B
左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 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15°N纬线 与弧BAC垂直相交于A点。回答:
D 15°N
A 60° 30° E 0° C B
Q
P
a M
●
b
Q
p
●●a b Nhomakorabea●
M
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 点的纬度数可能是 C A 55°N B 65°N C 75°N D 85°N 3、若Q地经度为0°,此时 正值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 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 最高 B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Q a M
B
右图中所示范围全部是昼半球,大圆为晨昏 线,读图完成1~3题。 1、北京时间为(C ) A.3时20分 B.10时40分 C.13时20分 D.22时40分
P
● ●
M
●
Q
2、P地的昼长时间比Q地( C ) A.长12小时 B.短12小时 C.长24小时 D.短24小时 3、P地位于M地的(A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或西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