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合集下载

火车时刻表计算经过时间知识点

火车时刻表计算经过时间知识点

火车时刻表计算经过时间知识点
火车时刻表计算经过时间是一个涉及到数学和时间概念的知识点。

在火车时刻表中,通常会列出火车从出发站到目的地的发车时
间和到达时间。

要计算火车经过的时间,一般需要用到简单的时间
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火车的行驶时间。

行驶时间可以通过到达
时间减去发车时间来计算。

例如,如果火车在8:00从出发站出发,
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10:30,那么行驶时间就是10:30 8:00 = 2
小时30分钟。

除了计算行驶时间,我们还可以考虑中间停靠站的时间。

如果
火车在途中有多个停靠站,我们可以计算每一段的行驶时间,然后
将它们相加得到总行驶时间。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火车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总
行驶距离除以总行驶时间来计算。

如果我们知道了火车的平均速度,也可以通过已知的行驶时间来推算出火车的行驶距离。

在计算火车经过时间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时间的表示方
式。

通常时间可以用小时和分钟来表示,但有时候也需要将时间转换成分钟或者小时的形式进行计算。

总的来说,火车时刻表计算经过时间涉及到时间的加减运算、速度和距离的计算,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火车时刻表计算经过时间的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53页例3,P54页练习十三第3、4、5、6、7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新课标第一网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灵活地进行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用具课件、钟表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提问:什么叫24时计时法?举例说明。

2、请在钟面上表示出下列时间。

(小黑板出示)上午8:00 中午11:30 14时20分 16时50分3、提问:上期中我们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是什么?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课题)(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3页例3,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观察例3的主题图,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例3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的算法是什么?3、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3页,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根据箭头所指的时刻,填出经过的时间。

(1)6:00 经过()小时 12:00 经过()小时 15:00(2)15:00经过()时()分 18:40 经过()时()分21:002、解决问题。

(1)百货商店营业时间是7:30 ---- 20:30,这个商店每天营业时间有几小时?(2)学生早上7:50开始上课,下午4时45分放学,学生一天在校多长时间?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知识讲解 计算经过的时间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知识讲解 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
问题导入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教材5页例2)
过程讲解
1.观图,收集数学信息
由情境图可知,小明7:30离开家去上学,7:45到校,要解决的问题是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 7:30时,分针指向6;7:45时,分针指向9,数一数钟面上的小格,发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15小格,即15分钟。

方法二时针始终在7和8之间,整时数没有变化,而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每大格是5分钟,共15分钟。

方法三由于离家与到校的时间都是7时多,所以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方法四用到校的时间减去离家的时间,即7:45-7:30=15分钟。

3.解决问题
45-30 =15(分)或7:45-7:30=15分钟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4.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7:30过15分钟就是7:45,所以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是正确的。

归纳总结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用数小格或大格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误区警示
【误区】填空:3时=(300)分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对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掌握得不准确。

误以为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100了。

错解改正180
温馨提示
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5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5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5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 能够正确计算给定时间的经过时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给定时间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1. 理解时间的概念。

2. 正确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计时器或时钟。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时间知识。

-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 新课讲解-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时间的概念和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 案例分析- 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练习巩固-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通过计时器或时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题。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 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意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正确理解时间的含义。

在练习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课讲解”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关键,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新课讲解计算经过时间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加减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师借助0—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7:30——10:30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
7:30——11:30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
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
11:00(10:60)-7:30=3小时30分
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
…………
晚上6时30分大风车
晚上7时新闻联播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
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6:30起床
7:00——7:30吃早饭
7:30——8:00做家务
8:00——9:00做作业
9:00——11:00到新华书店购书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
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板书:钟面时间—时)
三、练习:
1、节目预报表
(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
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
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读题,理解题意。
xx。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经过时间的计算|冀教版

《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借助实物演示和图示等,解决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

2、掌握分段计算和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3、体会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根据条件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春游的时间有多长?师:要求春游的时间有多长其实是求什么?预设:就是求从9时到下午4时的经过时间。

教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经过时间的计算)【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有亲切感,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唤醒旧知,寻找解决问题的知识起点。

师:还记得我们在上学期求经过时间,是用什么方法的呢?预设:用拨钟面和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的两种方法。

师:今天能不能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2.小组合作尝试。

提供钟面,以及空白的大约十格的时间轴,让学生自己在上面标时刻和计算。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从出发到到校一共经过的时间。

(操作演示)(2) 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将下午4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

追问:为什么要转换成24时计时法?预设:因为跨了中午12时,所以要转换。

板书:下午4时=16时 16时-9时=7时强调用中文表示法列式计算。

(3)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先求出上午春游的时间,再加上下午春游的时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7:40-8:20 早锻炼;8:30-9:00 吃早饭;9:00-_:00 看书.做作业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1)分组学习.(2) 集体交流.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9:00-_: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2)交流计算方法:_时-9时=2小时.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3)练习: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 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2)教师板书.2.想想做做2.(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4.想想做做4.(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5.想想做做5.(1)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知识吗?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 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3.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板书:8时.8小时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板书:钟面时间时 )而8小时,是从8:00开始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结束,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_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_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实物投影反馈)板书:_-7=4(小时)_: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 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2.王师傅上午7:30上班,中午_:00吃饭,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时间?(1)独立思考(2)全班交流,说说怎样计算:要求的是什么时间?(经过时间)还能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吗?你是怎么减的?教师借助0 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7:30 10:30 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7:30 _:30 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_:00(10:60)-7:30=3小时30分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 :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示图,补充银行营业时间:上午8:30 下午5:00(1)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说说所标内容是什么意思?尝试练习(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的?(3)比较得出结果师结: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若两个时间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若两个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时间先化成24时记时法,再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四.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经过时间只要怎样计算?该注意什么?(单位;下午时间转化成24时记时法;退1作60来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下午2时六一剧场下午4时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七巧板晚上6时30分大风车晚上7时新闻联播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出示节目预报表.二.新授: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7:00 7:30 吃早饭7:30 8:00 做家务8:00 9:00 做作业9:00 _:00 到新华书店购书_:00 _:20 吃中饭_:20 _:40 饭后休息_:40 _:40 午睡_:40 _:00 在家休息片刻_:00 _:30 游泳馆游泳_:30 _:20 看电视┈┈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1)整时整时2)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3)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_-_=2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有两种思路:例_:30 _:20 看电视(1)先算从_时30分到_时是30分,再算从_时到_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2)先算从_时30分到_时30分是1小时,_时30分与_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三.练习:1.节目预报表(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有两种思路:(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_:00到_:30是1小时30分,_:40到_: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2)先算_:00到_: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_:30到_: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四.小结:(略)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_-_ = 2 口答:播放了2小时.想:从_时30分到_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_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解决问题: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

《解决问题: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
学生观察并回答。
二、新授
(一)研究从整时到整时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阅读和理解,我们找到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对,分析与解答。要想知道“小红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法呢?
1.研究“数”的方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数•数确实是个好方法,那我们就让钟面来帮帮忙,一起跟着这位同学数一数。(出示钟面)
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中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
师:首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看看这幅主题图,请你仔细观察,认真阅读,从图中你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好了吗?
出示例3:小红坐火车去奶奶家当天能到达。火车9时出发,下午6时到站,小红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师:让我们用刚才所研究的借助钟面数一数或找准时刻算一算的方法,再来看看下面的问题,你能独立尝试着解决问题吗?(出示做一做)
亮亮晚上8时30分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30分起床,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解决问题。
小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虽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亮亮睡觉这段时间,横跨了两天,而且还出现了不是整时的情况,但是同学们都能想办法去解决。通过以整时为标准,不够的就加上,多算的就减去这样的方法,顺利的解决了问题。
学生看着钟面一起数。
4.研究“算”的方法
师:看来借助钟面,一小时一小时的数一数,确实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除了这样数的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经过时间的问题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对比辨析,加深理解
师:谢谢几位同学的发言,刚才这两位同学都借助了时间尺来进行观察和研究,也把问题解决了。对比一下这两位同学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讨论,对比辨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问题导入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过程讲解
1.读题,观图,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火车9:00开始出发,同一天下午6点到站。

所求问题: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2.理解题意
火车9:00就开,下午6点到站,求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就是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一共经过多长时间。

3.区分时刻与时间
(1)“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间点。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每一个位置都表示时刻。

如本题中火车出发时的9:00,到达时的下午6点都表示时间里的某一点,即表示的是时刻。

表示时刻用时、分等词。

(2)“时间”是指从某一个时刻(或日期)到另一个时刻(或日期)的间隔,也就是经过的时间。

如一场文艺演出从开始到结束经过2小时,本题中坐火车去奶奶家所用的时间等。

4.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直观观察法。

观察钟面,数出所经过的时间。

方法二分段计算法。

(1)方法分析。

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所经过的时间,可以在中午12时处将经过的时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经过的时间,是3小时,第二段是从中午12时到下午6时经过的时间,是6小时,合在一起是9小时。

(2)列式解答。

3+6=9(小时)
方法三直接计算法。

(1)方法分析。

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8时,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所经过的时间,直接用到达时刻减去出发时刻即可。

(2)列式解答。

18-9=9(小时)
答: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火车。

5.检验结论的正确性
(1)检验方法。

用火车出发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看是否等于到达的时间。

(2)检验过程。

火车9:00出发,经过9小时后,到达奶奶家的时刻为9+9=18(时),18时是下午6
时,与题中的到站时刻相同,说明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火车这个答案正确。

方法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