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最新教案)
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单位:时、分3.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介绍时间的单位:时、分,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二、观察与探究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引导他们认识时钟的构造。
2. 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指针如何表示时间。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讲解与示范1. 讲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强调要考虑时钟的指针位置。
2. 示范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计算。
四、练习与巩固1. 让学生进行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他们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评价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时间,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提高他们对时间的认识。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3.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三年级数学下册六年月日第4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材第84页例3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熟练地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2.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的时间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会运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问题。
重点:掌握有关时间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两者的区别。
多媒体课件、时钟。
1.师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后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指针指向8:30)生:八点三十分。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我报出时间,你们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好不好?8:00 2:50 21:45 9:15 23:05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晚上8时是( )时中午12时是( )时上午8时是( )时下午3时是( )时3.上课5分钟后,老师的闹钟响了。
(事先设定好)观察钟面,此时的时刻是8:35。
师:像8:30,8:35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某一具体时刻,还有每天早上6:00起床,中午12:00放学,晚上7:00播出《新闻联播》指的都是时刻,从8:30到8:35经过了5分钟时间,这叫经过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师课件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1)师引导学生看图,明确题意,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师:9:00和下午6:00是“时刻”还是“经过时间”?生:都是具体时刻。
师:求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求的是时刻还是经过时间?生:求的是经过时间。
(2)你能在钟面上拨出出发时刻和到达时刻吗?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读出这两个时刻。
(3)你能求出这段时间吗?同学们分组讨论。
(4)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以下方法:①在钟表上拨一拨,数一数,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经过了9小时。
②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3小时,再由中午12时到下午6时经过了6小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第4课时,主要讲解如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中包含了如何根据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来计算经过时间,以及如何利用经过时间推算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根据结束时刻推算出开始时刻,反之亦然。
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难点:如何根据结束时刻推算出开始时刻,反之亦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早上8点开始上课,现在下课了,请问我们上了多久的课?2. 讲解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来计算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3. 例题讲解: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如何计算经过时间。
例如:小明早上7点出门,走了30分钟后到达学校,请问小明几点到达学校?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讲解如何推算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通过已知的一个时刻和经过时间来推算另一个时刻。
例如:已知小明早上7点出门,走了30分钟后到达学校,请问小明几点出门?6. 例题讲解: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如何推算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例如:已知小明下午3点15分开始打篮球,打了45分钟后结束,请问小明什么时候结束打篮球?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推算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小红下午2点开始做作业,做了1小时后完成,请问小红什么时候完成作业?答案:下午3点(2)小华早上6点开始跑步,跑了30分钟后回家,请问小华什么时候回家?答案:早上6点30分(1)已知小李下午3点45分结束打篮球,打了45分钟,请问小李什么时候开始打篮球?答案:下午3点(2)已知小明晚上7点30分开始看电影,电影时长1小时30分钟,请问小明什么时候结束看电影?答案:晚上9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通过讲解和例题,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4《计算经过时间》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年、月、日第4课时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经过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的,也有列式计算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本课内容是为了后面运用今天所学的计算经过时间方法来解决较难的计算时间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时间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2.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时间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师:除了拨钟面,再想一想用计算的方法可以算出来呢?师:同学们好聪明啊,一学就会运用了,下面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练习题,看看你们都能通关吗?1.选一选。
3.(1)春风饭馆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3.根据下边表完成各题。
(1)两个剧场12:00以前共放映()场,12:00以后共放映()场。
(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
(3)小龙下午3时买的票,他可以看哪几个节目?4.同学们看表演。
表演从上午9时开始,预计需要1小时45分钟。
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开剧场,合适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材中涉及的章节和详细内容有:第102页例1,第103页例2,第104页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下午2点开始踢足球,踢了2小时后回家,请问小明什么时候回家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例1:讲解教材第102页的例1,通过图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3. 讲解例2:讲解教材第103页的例2,通过图示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4. 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下午2点开始做作业,做了3小时后去睡觉,请问小明什么时候去睡觉的?2. 小华上午8点开始跑步,跑了1小时后回家,请问小华什么时候回家的?答案:1. 小明下午5点去睡觉。
2. 小华上午9点回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计算经过时间。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积极,参与度高,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掌握较好。
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时间超过1小时的情况?例如,小明下午2点开始看电影,电影结束时已经晚上7点了,请问小明看了多长时间的电影?重点和难点解析:详细补充和说明:实际情景引入是关键的一步。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4课时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

第4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课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区别时间与时刻。
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1、口答。
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学前准备(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二、探究新知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711 北京10:22 沈阳北当天19:29721 北京18:00 上海第二天8:00T42 西安17:48 北京第二天7:23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
第4课时 简单的计算2教案

第4课时简单的计算2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四则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独立计算和检查计算结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简单的四则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四则运算,大家还记得吗?2.那我们今天就来进一步学习简单的计算,大家准备好了吗?(二)新课讲解1.我们来回顾一下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加法:a+b=c减法:ab=c乘法:a×b=c除法:a÷b=c2.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题目,请大家尝试独立完成:3+4=?52=?6×3=?8÷4=?3.现在,我们来讲解一下这些题目的解答过程:3+4:我们找到3和4,将它们相加,得到7。
52:同样,我们找到5和2,将5减去2,得到3。
6×3:我们找到6和3,将它们相乘,得到18。
8÷4:我们找到8和4,将8除以4,得到2。
4.我们再来讲解一下混合运算的规则:当一个算式中有多种运算符号时,我们要先进行乘法和除法,再进行加法和减法。
例如:2+3×45÷2我们进行乘法:3×4=12然后,我们进行除法:5÷2=2.5我们进行加法和减法:2+122.5=11.5(三)课堂练习7+6×23÷184×2+5÷59×3+6÷2410÷2+5×372.完成题目后,请大家相互检查一下答案,看看是否正确。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简单的四则运算规则,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2.那么,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运算规则吗?比如,括号的作用。
3.是的,当算式中出现括号时,我们要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例如:(2+3)×45÷2我们计算括号内的运算:2+3=5然后,我们进行乘法:5×4=20我们进行除法和减法:202.5=17.54.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优秀教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
(操作演示)(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
即:12-9=3(小时),3+6=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3)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将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
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教师应对策略: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时,学生中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坐火车经过的时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再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推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课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区别时间与时刻。
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1、口答。
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二、探究新知
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
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
711 北京10:22 沈阳北当天19:29
721 北京18:00 上海第二天8:00
T42 西安17:48 北京第二天7:23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
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着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