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和处理方法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和处理方法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会在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复制和传播的恶意软件。
它们可以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数据丢失、个人信息泄露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学会如何防护和处理计算机病毒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计算机安全意识1. 安装正版软件:使用正版软件可以避免被病毒利用软件漏洞进入计算机系统。
2. 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避免点击来自不可信来源的链接,以免下载含有病毒的文件。
3. 不打开未知附件:避免打开来自不熟悉发件人的电子邮件附件,因为这可能是感染计算机的途径之一。
二、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1. 定期安装操作系统更新:更新可以修补安全漏洞,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2. 及时更新安全软件:确保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软件的最新版本,以提供最佳的病毒防护。
三、备份重要数据1. 定期备份数据:将重要的文件和数据定期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或云端,以防止病毒攻击导致数据丢失。
四、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1. 选择权威品牌的杀毒软件:选择知名的杀毒软件品牌,如卡巴斯基、诺顿等,以确保其能有效识别和清除病毒。
2. 定期更新病毒库:保持杀毒软件的病毒库更新,以获取最新的病毒识别规则。
五、提高密码安全性1. 使用强密码:选择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避免使用常见的密码或个人信息作为密码。
2. 定期更改密码:定期更改密码可以减少被破解的风险。
六、处置计算机病毒1. 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在发现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后,立即将其与其他设备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到其他设备。
2. 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扫描:运行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扫描,以识别和清除病毒。
3. 删除受感染的文件:一旦感染的文件被确认,及时删除它们,以阻止病毒继续传播和损害系统。
总结: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和处理方法非常重要,可以保护计算机系统和个人数据的安全。
通过加强计算机安全意识、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备份重要数据、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提高密码安全性和正确处理已感染的计算机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护和处理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破坏性的软件代码,可以自我复制并感染计算机系统。
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包括破坏数据、窃取个人信息、占用计算机资源等。
计算机病毒可能通过电子邮件、下载的文件、移动存储设备等途径传播,给使用计算机的个人和组织带来威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计算机病毒的一些常见类型。
最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之一是病毒。
这种类型的病毒可以像人类病毒一样通过感染其他文件进行传播,并且可以在受感染的文件中潜伏。
一旦激活,病毒会破坏文件或系统的功能。
另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是蠕虫。
与病毒不同,蠕虫不需要感染其他文件来进行传播。
它可以自我复制并通过网络或电子邮件来传播。
一旦蠕虫感染一台计算机,它会继续传播并执行破坏性的任务,如删除文件或占用系统资源。
除了病毒和蠕虫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计算机病毒,如木马、广告软件、间谍软件等。
这些病毒的目标可能是窃取个人信息、嗅探用户活动、广告投放等。
针对这些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保护我们的计算机系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如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杀毒软件可以检测和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而防火墙可以监控网络连接并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这些安全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其次,我们需要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
计算机病毒通常会利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漏洞来进行感染和传播。
通过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我们可以修复这些漏洞,从而减少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风险。
此外,我们应该谨慎地下载和安装软件。
当我们下载软件时,应该选择来自可信来源的软件,并仔细阅读软件许可协议和用户评论。
避免下载和安装不明来源的软件可以减少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风险。
另外,我们需要加强对电子邮件的警惕。
电子邮件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们应该避免打开未知或可疑的附件或链接,尤其是来自不熟悉的发件人。
浅谈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

浅谈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很多人对计算机病毒都不怎么了解,更不知道该怎么去防范,下面就让店铺和大家浅谈一下计算机病毒的解析与防范吧。
计算机病毒解析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而在一般教科书及通用资料中被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或操作系统漏洞,由被感染机内部发出的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它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
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的原因,电脑病毒的制造却来自于一次偶然的事件,那时的研究人员为了计算出当时互联网的在线人数,然而它却自己“繁殖”了起来导致了整个服务器的崩溃和堵塞,有时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产地信息,从大量的统计分析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出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浅谈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4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首先, 我认为防治的基本方法 是预 防为主 , 杀毒为辅, 尽快
2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对用户需要来说 , 让你的计算机不染上病毒, 只 感染 、 潜 伏、 可触发 、 破坏是病 毒的基本特 征 , 计 算机 病 备份及时升级。 有安装防病毒 软件或设备, 发 现病 毒马上杀毒 , 抗病毒 最有 效 毒在传染和发作 之前, 往往要 判断某些 特定条件是否满足 , 满 其次, 注意 网址的正确性 , 足则传染或 发作 , 否则不传染不发作, 这个条 件是计算机病 毒 的方法 是备 份和加 快病毒库升级。 避免进入 山寨网站 。 建立 良好 的安全习惯, 不 随意接受、 打开陌 的触发条 件。目前 病毒的触发条 件主要有 以下几种 : 一是 日期 Q 传递的文件或 网址 。 例如 : 对一 触发。 许多病毒采用 日期 做触发条 件, 也是大多数病毒 最主要 生人 发来的电子 邮件或通 过Q 些来 历不明的邮件及 附件不要打 开, 不要上一些不太 了解 的网 的一种触 发条件。二是 时间触 发。 时间触发包 括特定的时间触 不要 执行从 I n t e r n e t 下载 后未经杀毒处理 的软件等, 这些 发, 染毒后累计工作时间触 发, 文件最后写人时间触发。 三是键 站 , 使用安全监视软件主要 防 盘触 发。 某些病毒监视用户的击键动作 , 当出现 病毒预定 的键 必要 的习惯会 使您 的计算机 更安全。
辟所用的 内存 空间或覆 盖系统 占用 的部分 内存空间。 二是窃取
毒, 然后再使用。 除以上的防范措施外, 还要使用复杂的密码, 这样会提高计 算机的安全系数。 对于病毒 的认识我们应该掌握 更多, 避免计算 机感染病毒 。
・
计算机世界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范本模板】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中心靳文豹摘要:由于当今社会中计算机的普及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全球化,针对不同目的的计算机病毒应运而生,并使得各种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同时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也不断的发展,形成形式各样的破坏性软件。
计算机病毒可以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避免由计算机病毒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常见的计算机病毒表现形式等特点入手,来初步探讨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防范;病毒;危害一、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我们平时所说的计算机病毒,一般指广义上病毒定义,除了包括传统的病毒,一些带有恶意性质的蠕虫程序、特洛伊木马程序和黑客程序等也被归入计算机病毒的范畴。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破坏性,隐蔽性,复制性,触发性和传染性等特点.”.二、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形式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形式,使用计算机时如果遇到,应当留意了。
(1)机器不能正常启动加电后机器根本不能启动,或者可以启动,但所需要的时间比原来的启动时间变长了.有时会出现黑屏、蓝屏等现象。
(2)运行速度降低如果发现在运行某个程序时,读取数据的时间比原来长,存文件或调文件的时间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磁盘空间迅速变小有些病毒会不断的自我复制,导致磁盘空间莫名其妙的减少.(4)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一个文件存入磁盘后,本来它的长度和其内容都不会改变,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扰,文件长度可能改变,文件内容也可能出现乱码.有时文件内容无法显示或显示后又消失了。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所谓计算机病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病毒,它只是一段可执行的程序,或是一组指令集合。
它通常潜伏在存储介质或软件里,隐藏起来,进行自我复制。
当条件适合,病毒被激活时,就通过文件存取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众所周知,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它能隐藏起来,潜伏在存储介质里,说明它具有隐藏性、潜伏性;它在遇到合适的环境时,能被激活,对计算机进行破坏,说明它具有破坏性、可触发性;而你永远不知道它何时会发作,说明它还具有寄生性、不可预见性等特性。
计算机感染病毒症状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如下症状之一时,可初步判断计算机感染病毒了。
(1)开机后硬盘指示灯不停地无故闪亮,系统、软件启动时间很长,计算机桌面图标显示异常[1],文件消失或文件的属性、名称、日期等均被修改。
(2)计算机在运行时,提示内存减少、磁盘有坏道、或磁盘上不断出现快捷方式,可使用的磁盘空间减少、系统无法识别硬盘、网络连接找不到共享群中的对象等现象。
(3)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出现无缘无故的反复重启等死机现象。
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能够顺利传播,其传播途径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硬件传播由于计算机所需的绝大多数软件、数据是存储在硬盘上,所以硬盘感染病毒的几率比较大。
计算机病毒尚未激活前存在于磁盘中,一旦被激活后就留在内存中,开始了病毒传播。
此外,U 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上也可能存在病毒。
网络传播计算机操作系统往往存在漏洞,病毒就通过系统漏洞进行传播,攻击计算机。
用户在上网时,如果不注意,随意点开不熟悉的网站、不安全的链接,随意下载软件;或是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或是进行文件共享时,都会遭到病毒、木马的侵袭。
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移动硬盘、U 盘、光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也可传播病毒。
浅析计算机病毒类型及防范措施

著名的 “ 美丽杀 手” 病毒就是其 中之一。
可 以采取对付文件型计算 机病毒的方法 , 用防杀计算机 病毒软
4 、 某 些底板 上提 供引导扇 区计算机 病毒保护 功能 ( V i r u s 引导型计 算机病毒是通 过感染磁盘的引导扇区。 在系统启 区。 P r o t e c t ) , 启用它对系统引导扇区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5 . 使用 动时需要从引导区读取信息, 这类病毒紧跟着就被 激活了, 开始 运行病毒代码 。
3 . 2引导型计算机病毒防范
引导型病毒主要是感染磁盘的引导区, 我们在使用受感染 的磁盘 启动计算 机时它们就会首先取得系统控 制权, 驻 留内存
2 . 1文件型计算机病毒
并伺 机传染其它 软盘或硬 盘 的引导区 , 它一 文件 型病毒通常 以感染文件 扩展名为. e x e 、. c o m 和. o v l 等 之后再 引导系统 , 通常采用 以下一些方法 : 1 、 坚 持 可执行程 序。 它们寄生在其他文件之中, 常常通过编码 、 加密 或 般不对磁盘 文件进行感 染。 2 、 安装能够实 时监控引导 使用其他技 术来隐藏 自己。当这些 文件 被执行 时, 病毒的程 序 从不带计算机病毒的硬盘引导系统 。 扇区的防杀计 算机病毒软件, 或经常用能够查 杀引导型计算 机 就跟着被 执行。 病毒 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 进行 检查。 3 、 经常备份系统引导扇
2 . 5复制型计算机病毒
算 机病毒软件对系统 进行计算 机病毒检查 。 ( 4 ) 当使 用W i n d o w s
8 / 2 0 0 0 / N T 操作系统 时, 修改文件 夹窗 口中的确省属性 。 复制型计算机病毒每 当它们繁殖一次, 就会 以不 同的病毒 9 . 4宏 病毒 防范 码传染 到别 的地方去。 每 一个 中毒的文件 中, 所含 的病毒 码都 3 不一样, 对于扫描 固定病 毒码 的防毒软件来说 , 无 疑是一个严 宏病毒应该算是一种特 殊的文件型 病毒 , 宏病毒主要是使
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主要有什么

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主要有什么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主要有什么要想好好的防范计算机病毒攻击,那么我们要做好什么措施呢?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一:1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有付费的也有免费的,很多,功能都差不多。
2安装WINDOWS的补丁和更新,最好将重要的补丁都安装上,可以杜绝一些后门和漏洞,减少被攻击的危险。
3U盘、移动硬盘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扫描。
4不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和可执行程序。
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二:1.平时打开杀毒软件的防火墙、实时防护,可以保护计算机受到侵犯。
2.为计算机打上补丁可以使电脑更安全,但是过多的补丁会使计算机变慢,可以不打。
3.不打补丁,关键是自己的习惯——不上不良网站,不下载不明软件和程序。
4.下载的程序——即使是压缩文件,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后,确定安全再打开。
5.定时杀毒,养成良好的杀毒习惯。
6.在计算机上关闭远程。
右击“我的电脑”,点“属性”,点“远程”,把两个多选框的勾去掉,点“确定”。
7.不经常在电脑上插外部储存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mp3等。
8.电脑突然变慢时或者计算机异常时,杀毒,严重时重装系统,断开网络,防止信息外传。
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三:电脑病毒是凡与电脑打交道的人都不能避免的问题,以往的电脑病毒只是通过驱盘,光盘或局域网传播的,随着互联网(广域网)的日益广泛使用通过互联网的下载程序、收发电子邮件等环节感染电脑病毒机会大幅增加,如何进行防范就成了上网用户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电脑病毒的危害主要是:一是删除主板的BIOS芯片内容,这会造成硬件的损坏甚至是永久性损坏(如无法找到相同型号的BIOS芯片);二是将硬盘的分区删去或将硬盘所有内容全部删去;三是删去或篡改硬盘中的可执行文件(如COM和EXE类型文件)使大部分系统不能正常运作;四是删去操作系统的引导必要文件导致电脑无法正常起动;五是堵塞某些端口(如打印机接口)使外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0-06-10T08:53:10.810Z 来源:《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军绍[导读]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计算机的特点入手,初步探讨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刘军绍
(河南省郸城县职教中心477150)
【摘要】目前计算机病毒可以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计算机的特点入手,初步探讨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22-02 1. 计算机病毒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1.1计算机病毒的内涵: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它软件的程序。
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它程序。
一些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性编码,但更多的病毒携带毒码,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环境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
1.2计算机病毒的类型: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
1.2.1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攻击DOS系统的病毒;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攻击OS/2系统的病毒。
世界上已经发现第一个攻击OS/2系统的病毒,它虽然简单,但也是一个不祥之兆。
1.2.2按照病毒的攻击机型分:攻击微型计算机的病毒;攻击小型机的计算机病毒;攻击工作站的计算机病毒。
近几年,计算机工作站有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应用范围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我们不难想象,攻击计算机工作站的病毒的出现也是对信息系统的一大威胁。
1.2.3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结方式分:源码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外壳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
1.2.4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良性计算机病毒,指其不包含有立即对计算机系统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的代码;恶性计算机病毒,指在其代码中包含有损伤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在其传染或发作时会对系统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
1.2.5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磁盘引导区传染的计算机病毒;操作系统传染的计算机病毒;可执行程序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可执行程序传染的病毒通常寄生在可执行程序中,一旦程序被执行,病毒也就被激活,病毒程序首先被执行,并将自身驻留内存,然后设置触发条件,进行传染。
1.3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3.1攻击隐蔽性强。
病毒可以无声无息地感染计算机系统而不被察觉,待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
1.3.2繁殖能力强。
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
目前的三维病毒还会产生很多变种。
1.3.3传染途径广。
可通过软盘、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蔓延。
1.3.4潜伏期长。
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待满足一定条件后,就激发破坏。
1.3.5破坏力大。
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1.3.6针对性强。
计算机病毒的效能可以准确地加以设计,满足不同环境和时机的要求。
2. 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设计计算机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对于安全问题则重视不够。
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界面,各个层次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
从国外技术研究现状来看,病毒注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2.1无线电方式: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
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技术难度也最大。
可能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
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
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进而进人信息网络。
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
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2.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
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非凡功能。
目前,我国很多计算机组件依靠进口,困此,很轻易受到芯片的攻击。
2.3后门攻击方式。
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答应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
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
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98,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2.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
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轻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注入病毒。
3. 对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防范的对策和方法
3.1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应包括多个防护层。
一是访问控制层;二是病毒检测层;三是病毒遏制层;四是病毒清除层;五是系统恢复层;六是应急计划层。
上述六层计算机防护体系,须有有效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支持,如安全设计及规范操作。
3.2严把收硬件安全关:国家的机密信息系统所用设备和系列产品,应建立自己的生产企业,实现计算机的国产化、系列化;对引进的计算机系统要在进行安全性检查后才能启用,以预防和限制计算机病毒伺机入侵。
3.3防止电磁辐射和电磁泄露:采取电磁屏蔽的方法,阻断电磁波辐射,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止计算机信息泄露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电磁辐射式”病毒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