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

1.1 走近细胞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是(个体)层次,又是(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二、显微镜(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一)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霉菌,酵母菌,蘑菇)等(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1.最根本的差别:有无核膜包裹的细胞核2.细胞器的差别: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四、细胞学说1 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 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2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二、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一)无机化合物:1.水(鲜重含量最高)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2.无机盐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作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Mg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Fe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二)有机化合物:1.糖类只含C、H、O2.脂质:脂肪和胆固醇只含C、H、O 磷脂:含有C、H、O、P3.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含C、H、O、N、4.核酸含C、H、O、N、P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五、蛋白质(一)、氨基酸及其种类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高一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部分知识点总结●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细胞→组织(相同细胞构成的集合)→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有单有多):霉菌(除链霉菌外),酵母菌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全是单细胞):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细菌(乳菌,大肠杆菌),蓝藻(也称蓝细菌),颤藻,蓝球藻,发菜,念珠藻●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共同之处:核糖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不同之处:鞭毛(细菌),拟核(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细胞学说:主要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体现了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单位)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分裂,细胞需要更新)●生命与无机自然界有统一性,但虽各种元素都有,含量却不同,故生命与无机自然界有差异性→生物体要生命活动→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极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鲜重:1.O 2.C 3.H盘绕、折叠(结构稳定)干重:1.C 2.O 3.N统一性:无论鲜重、干重最多的四种元素均为:C 、O 、H 、N● 一切生命活动都不能离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肉、蛋、奶和大豆制品)●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 2)和一个羧基(-COOH),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直接获取,这些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 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肽酶 蛋白酶●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 脱掉的水分子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蛋白质的分子量=平均分子量*氨基酸个数-18*(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每条链至少有一个-NH 2和一个-COOH● 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甘蔗、甜菜、糖类)脂类(花生、油菜)蛋白质(大豆)——有机物中最多核酸●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分子与细胞》核心知识(1—3章)

《分子与细胞》第1—3章核心知识使用方法:流利诵读、默读、默记、同学互动问答、能说、能写、过关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到细胞》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①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和繁殖。
②生物圈中存在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③许多动物和植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4、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5、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6、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所差异,反映了细胞的多样性。
同时,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反应了细胞具有统一性。
7、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8、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
9、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10、原核细胞具有和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但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只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11、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12、细胞学说的要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后来被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3、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证明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分析与研究_论文正文

内容摘要:自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生物学课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新课程背景下,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未能同步。
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择对人教版《分子与细胞》中以名词术语呈现的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直接陈述相关内容的核心概念对教材内容以章节为单位构建基本知识结构。
本课题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阐述生物学相关概念,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基本内容及意义;第二部分对《分子与细胞》模块进行模块分析,并对模块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对《分子与细胞》模块中以名词术语呈现的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模块中以陈述相关内容呈现的核心概念进行章节基本知识结构建构。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概念知识结构Abstract: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ed in China, great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biology clas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students around the core concept, but some problems also exist in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As for its reason, it is because some related researches do not synchronize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choos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cor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concept for the terms in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and combine directly stated core concepts related cont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in chapter to build basic knowledge structure.This research project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simply elaborate some related biological concepts, introducing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aning. The second part will analyze the modules of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and define module core concept. The third part will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from PEP edition in terms of the cor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concept, combining with direct statements related content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in chapter to build basic knowledge structure.Key words:curriculum reform core concept knowledge structure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逐渐到来,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核心素养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核心素养基酸结构特点,并推断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②演绎与推理:通过分析不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推断蛋白质的多样性与其结构的多样性有关。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并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3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程标准1.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2.阐述细胞膜的功能。
3.认同细胞膜对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调控作用。
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细胞膜的不同结构和组成决定了其不同的功能。
2.科学思维——①归纳与概括:比较不同类型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归纳出细胞膜的共性和差异。
②演绎与推理:通过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推断细胞膜对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调控作用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类型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探究细胞膜的功能,并了解细胞膜对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调控作用。
3.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
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制备细胞膜,掌握制备生物膜的方法和技巧。
2.科学思维——①归纳与概括:总结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理解其作为细胞系统边界的重要性。
②演绎与推理:通过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推断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3.生命观念——结构和功能观: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和功能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第2节细胞质——细胞内的基质课程标准1.了解细胞质的组成和作用。
2.掌握细胞质的结构和特点。
3.了解细胞质的运动方式。
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组成和运动方式,掌握显微观察细胞的方法和技巧。
2.科学思维——①归纳与概括:总结细胞质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其在细胞代谢和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②演绎与推理:通过分析细胞质的结构和特点,推断细胞质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机制。
3.生命观念——结构和功能观: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它的组成和作用对细胞的代谢和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分析《分子与细胞》

有机物 化合物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组成单位—氨基酸(结构和种类) 蛋白质 结构及多样性
功能
核酸
糖类
脂质 检测
分布*实验
结论
单糖 二糖 多糖
脂肪
DNA—细胞核,线粒体 RNA—叶绿体,细胞质
磷脂
固醇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 教学目标 1.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能够积极参与有关细胞学研究的参观、观察、 模拟或探究实验活动,关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 学研究的新进展,认同细胞工程研究具有的重大科 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主动 性。
教学内容
• 《分子与细胞》目录按章节来划分为六章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多样性 和统一性
生命活动的主
要承担者—蛋 白质
细胞器—系统 内的分工合作
生物膜的流动 镶嵌模型
细胞的能量 “通货”—ATP
细胞的分化
遗传信息的携 带者—核酸
细胞核—系统 的控制中心
物质跨膜运输 的方式
ATP的主要来 源—细胞呼吸
细胞的衰老和 凋亡
细胞中的糖类 和脂质
能量之源—光 与光合作用
细胞的癌变
无丝分裂 2.说明细胞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3.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4.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 重难点 1.细胞的生长和增值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概念
和意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 的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本章的重点。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 DNA数量的变化,细胞分化的机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细胞凋 亡的概念及其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是本章 的难点。
浙科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全册知识完整总结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全书知识完整总结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1 分子和离子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含量不同 O.C.H.N.含量较多称为主要元素,碳是最基本元素§1-2 无机物1.水:含量:生物体内60%~90% 细胞中80%~90%性质:极性分子作用:1作为溶剂(溶极性分子)。
因为水是极性分子,所以其他的极性分子或离子易溶于水2 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3 调节体温。
因为水分子间有氢键,破坏氢键要消耗大量的热,而形成氢键要释放热量2.无机盐:含量:约占1%~1.5% 存在形式:多以离子形式存在生理作用:(1)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骨中缺Ca2+得软骨病;血液中缺Ca2+出现。
(2)无机盐还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Mg2+是的必需成分;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
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 b1.糖类元素组成:C H O 主要作为能源物质(1)分类依据:是否能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成多个单糖淀粉植物体中纤维素植物体中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保护细胞3.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a(1)元素组成:主要:C H O 有的还有:N P(2)种类及生理作用种类生理作用油脂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贮能物质磷脂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必要成分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胆固醇人体所必需的,但过多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4.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生理功能①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的重要物质,称为;②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的催化,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③有些蛋白质具有的功能;④有些蛋白质起作用,能够机体的生命活动;⑤有些蛋白质有功能。
(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1、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2)、通式:(3)、结构特点:a: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b: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c: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2、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结合方式:脱水缩合。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近细胞一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层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重要结构光学结构: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凹面——调亮视野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转换器——更换物镜光圈——调节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2、使用高倍镜步骤:找: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细胞移:移到视野中央(同向移动原则)转:转动转换器,调至高倍镜调: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四、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识别带菌字的生物: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等都是细菌。
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
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细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
1.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7.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化合物,细胞生命活动中绝大多数的能量都是由它直接提供的。
8.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9.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0.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12.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的生理形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13.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核心概念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稳定状态。
3.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
4.反射是神经调节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5.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6.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7.物种是指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
8.种群是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彼此可以进行交配,完成基因交流过程。
9.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
10.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