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鱼道建设现状研究

合集下载

渔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渔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渔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传统的渔业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

因此,发展现代化的渔业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发展渔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

然而,传统的渔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项关于渔场可行性的研究,旨在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增加渔业的产值,提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项目将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建设先进的水产养殖设施,以及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方式,来改善传统的渔业现状,提高渔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当前的渔业供给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发展现代化的渔业可以有效增加水产品供给,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2.市场竞争目前,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由于传统养殖方式的滞后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造成了渔业资源的枯竭和水产品的品质下降。

因此,现代化技术的引入将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改善水产品的品质,提高渔业的竞争力。

3.市场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化渔业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引进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改善水产品的品质,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技术选型1. 养殖水域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是现代化渔业的首要条件。

养殖水域应该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避免污染源的直接影响,同时要有充足的水量和适度的温度条件。

2. 养殖技术现代化的渔业养殖技术包括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渔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渔业的产值。

浅谈南渡江龙塘水闸枢纽补建生态鱼道设计

浅谈南渡江龙塘水闸枢纽补建生态鱼道设计
设计运行水位ꎮ 根据水闸运行记录ꎬ 过鱼季节时枢
3 1 2 鱼道布置
当过鱼季节到来时ꎬ 过鱼对象能顺利进入上
纽下游 最 低 水 位 为 1 57 mꎬ 上 游 为 正 常 蓄 水 位
游安全水域的布置即为合适的鱼道布置方案ꎬ 同
3 鱼道设计
渡江堤 防 及 龙 塘 镇 大 力 村 所 在ꎬ 无 布 置 鱼 道 的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珠江设计公司) 编制的« 南渡江
引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ꎬ 海口市计划于南渡江下
游东山镇处建设东山闸坝枢纽工程ꎬ 截至日前ꎬ 该
54
低水头水工建筑物ꎬ 未设置过鱼设施ꎬ 鱼类可通过
收稿日期: 2019 ̄07 ̄08
E ̄mail: 404915396@ qq com
作者简介: 杨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66 年—) ꎬ 女ꎬ 高级工程师ꎮ
2 基础资料
补建鱼道增加的投资计入南渡江引水工程ꎮ
以分为快速发展、 基本停滞、 再发展三个 阶 段ꎮꎮ
该鱼道全长 70mꎬ 建成后运行良好ꎬ 后于洪水时损
毁ꎬ 1974 年ꎬ 原水电部和原农林部联合召开了“ 水
设计前ꎬ 收集并整理了龙塘水闸上下游河段渔
利工程过鱼设施经验交流会议” ꎬ 会议极大地推动
8 375mꎬ 最大水位差达 6 805mꎮ
根据笔者理解ꎬ 鱼道设计同其他水工建筑物设
计流程相同ꎬ 即先根据类似工程经验结合拟建建筑
物所在位置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数个方案的初步布
科研与管理
2019 年第 12 期
水利规划与设计
泄水闸及溢流坝等下行ꎬ 但洄游上行通道被堵死ꎮ
2 2 渔情资料
出鱼口 需 要 布 置 在 远 离 溢 流 设 施 等 的 水 流 平 顺

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徐时政(蓬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山东 蓬莱 265600)[摘 要]在最近几年的渔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发生了转变,过去渔业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也已转变成了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

但是,在渔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渔业的执法与管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文章结合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国内渔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渔业未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渔业经济;发展对策[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03 0551 我国渔业经济面临的问题1 1 结构单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1],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为海洋捕捞作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因此带来了人类海洋捕捞能力的大大提升,同时也导致了因捕捞过度而出现的资源匮乏问题。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加上油价高价位运行,渔民出海积极性受到影响,部分渔船停港歇作,部分渔民将渔船出售,还有一部分中国渔民不得不到深海领域开展捕鱼活动,由此引发了大量的中国渔船被他国扣留的事件。

同时,因为人们的盲目跟风,大量投入资金生产,导致大量的渔业资源积压在市场上,造成严重的浪费。

目前国内渔业养殖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具有严重的单调性。

在20世纪末,我国出现贝藻类的养殖范围在10年里变为过去的5倍,但是鱼虾的养殖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

即使国家对其实施宏观调控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渔业养殖的趋势依然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使得目前渔业养殖的品种依然呈现严重的单一结构。

1 2 深加工发展滞后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渔业资源的用途就是作为食物,并且,现在其在我国的主要用途依然是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这就导致了我国渔业资源的利用率的极度低下。

相关的资料统计显示,在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中,作为捕捞和养殖的第一产业的产值大约占54%,作为渔产品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占32%,而第三产业才占14%。

长沙枢纽鱼道设计及水力特性研究

长沙枢纽鱼道设计及水力特性研究

长沙枢纽鱼道设计及水力特性研究钟泳成(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为保护鱼类,国内外最为常见的方式是人工增殖放流以及建立过鱼工程,其中应用最广的是鱼道.鱼道能够减缓闸坝等水工建筑物的阻隔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复原鱼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在河流中自由洄游。

在保持河流纵向连通性方面,有效运行的鱼道工程措施是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鱼道设计非常复杂,科学的定位选型,合理的参数选择是决定鱼道建设成功的关键。

本文依托长沙枢纽综合过鱼设施定位选型、鱼道重要参数设计、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以及数值模拟试验验证,阐述了鱼道设计的技术要点、关键技术,验证了鱼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鱼道设计;特性研究;试验【中图分类号】TV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1-0121-021鱼道建筑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960年在富春江七里垄电站建成第一座鱼道具有重大的意义,随后北京上庄闸、广西长洲水利枢纽、浙江曹娥江挡潮大闸相继建成了鱼道,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内有24个国家级水利水电项目经过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其中有12个设计了鱼道,具体形式为7个垂直竖缝式、3个仿自然通道,分别占比为58.3%、25%;1个导墙式鱼道;1个横隔板式鱼道;其中以垂直竖缝式和仿自然通道的鱼道为主。

随着水利工程对环保方面和生态方面的重视,虽然目前仍然以垂直竖缝式为主,但是鱼道的设计逐渐从垂直竖缝式向仿自然通道的鱼道转变,凸显了对环保以及生态的重视。

2鱼道设计研究的具体内容及技术路线2.1主要研究内容鱼道设计非常复杂,科学的定位选型,合理的参数选择是决定鱼道设计成功的关键。

论文依托长沙枢纽综合工程过鱼设施定位选型、鱼道重要参数设计、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以及数值模拟试验验证,阐述鱼道设计的技术要点、关键技术,对长沙枢纽的鱼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论文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鱼道基本要素研究。

低水头枢纽仿生态鱼道水流条件研究

低水头枢纽仿生态鱼道水流条件研究
B i o g r a p h y : Y U G u a n g - n i a n ( 1 9 7 9 - ) , m a l e , a s s o c i a t e p r o f e s s o r .
6 2

道 港 口
第3 4 卷第 1 期
用整体物理模型 , 包括电站( 两台机组 ) 、 鱼道集鱼系统 、 鱼道进 口 、 主体 以及出 口部分 , 根据模型设计计算 结果 ( 表 1 ) , 模 型选 择正 态 , 选取 几何 比尺 A L = A H = 2 0 , 可满足 试验及 数 据采集要 求 。
于 广年 , 王 义安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天津 3 0 0 4 5 6 )
摘 要: 采用正态 1 : 2 0整体物理模型为主要研究手段 , 对低水头枢纽仿生态 鱼道进行 水力 学试验研究 。
首先通过分析 国内鱼道主要过鱼对象 , 确定 了适合 国内鱼道 的设计 流速 , 而后通过整体物理模型重点研
仿生态鱼道不仅满足了不同鱼类 的洄游需要 , 同时还增加了河道 内鱼类生境的数量与多样性 , 在鱼类资源的
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际监测结果表明, 不仅游泳能力较强鱼类可以利用其作为上溯繁殖 的通道 , 一些 游泳能力较弱的鱼类也可以通过仿生态鱼道顺利上溯至上游 。 在仿生态鱼道内发现多种不 同发 育阶段的个体
表明 , 仿生 态 鱼道 本身 也 成 为 了这些 鱼类 栖 息 、 生长 的重 要 场所 ; 在条 件允 许 时 , 采 用 仿生 态 的形式 设计 、
修建鱼道 , 不仅可以满足鱼类迁徙 的需要息、 繁衍的生
境数量 , 对鱼类资源保护的效果较好 。

依兰航电枢纽鱼道建设方案研究

依兰航电枢纽鱼道建设方案研究

T h e d e s i g n a n d r e l a t e d p a r a me t e r s o f i f s h p a s s a g e f a c i l i t i e s s h o u l d f u l l y c o n s i d e r t h e n a t u r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s i t e o f t h i s p r o j e cY i l a n a v i a t i o n a n d h y d r o p o w e r p r o j e e t ; i f s h—p a s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s c h e m e
A b s t r a c t : T h e p r o j e c t i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mi d d l e s t r e a m o f S o n g h u a n Ri v e r , a n i m p o r t a n t c h a n n e l f o r t h e m i g r a t i o n i f s h e s f r o m
u p p e r a n d d o w n s t r e a m o f b o t h S o n g h u a R i v e r a n d He i l o n g j i a n g R i v e r t o b r e e d i n g a n d s p a w n i n g .T h e d a m o f t h e p r o p o s e d p r o j e c t
第3 8卷第 4期

过鱼道工程建设施工方案

过鱼道工程建设施工方案

过鱼道工程建设施工方案一、项目基本情况鱼道工程是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促进鱼类生长繁衍而设计的水利工程。

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鱼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严重的威胁。

因此,过鱼道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方案针对某河流的过鱼道工程建设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以确保鱼类的通畅迁徙和栖息。

下面将从工程背景、工程建设原则、施工方案等方面对该工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规划。

二、工程背景某河流位于城市郊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利用,河流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各种因素造成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

为了保护和恢复该河流的生态环境,保障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有必要进行过鱼道工程建设。

三、工程建设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过鱼道工程的建设不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损害。

2. 综合规划原则。

在进行过鱼道工程建设规划时,需要对当地水文地质、植被状况、鱼类种群等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建设的位置和规模。

3. 技术先进原则。

在过鱼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

4. 可持续发展原则。

过鱼道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长期的效果。

四、施工方案1. 工程前期准备(1)工程立项。

在进行过鱼道工程建设之前,需要解决工程立项的相关手续和文件,包括环保验收、用地审批等。

(2)规划设计。

根据现场调研和分析结果,进行过鱼道工程的详细规划设计,包括工程位置、工程规模、工程材料、工程施工工艺等。

(3)采购物资。

根据规划设计结果,采购所需的工程设备和材料,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4)资源调查。

对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查和统筹安排,确保工程施工所需资源的充分供给。

2. 施工过程控制(1)场地准备。

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准备,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和安全。

渔场建设推进情况汇报材料

渔场建设推进情况汇报材料

渔场建设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渔场建设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推动渔场建设,提高渔业生产效益,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渔场建设的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项目进展。

1. 地理选址。

经过多次勘察和论证,我单位确定了若干个适宜建设渔场的地理位置,包括水质优良、环境适宜、水深适中等条件较好的地点。

2. 设施建设。

针对不同地理位置的特点,我单位制定了相应的渔场建设方案,包括建设渔排、投放养殖设备、搭建渔船停靠点等,确保了渔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 生态环境保护。

在渔场建设过程中,我单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物、加强水域监测等,有效保护了渔业生态环境。

4. 技术支持。

为了提高渔业生产效益,我单位还引进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渔民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增加渔业收益。

三、成效展示。

1. 渔业产量提升。

经过渔场建设和技术支持,我单位所辖渔场的渔业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2. 生态环境改善。

随着渔场建设的推进,渔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水域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和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社会效益凸显。

渔场建设的推进,不仅带动了当地渔业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为当地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下一步计划。

1. 拓展建设规模。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单位将进一步拓展渔场建设规模,加大对渔场建设的投入,为渔业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 强化管理监督。

为了保障渔场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单位将加强对渔场建设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建设工作按照规划和要求进行。

3. 提升科技水平。

我单位将继续加大对渔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结语。

渔场建设是推动渔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单位将继续积极推动渔场建设工作,为我国渔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鱼道建设现状研究
作者:王思铭胡宇祥姜红羽
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07期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鱼道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我国鱼道管理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鱼道布置和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工程技术、运行管理、后期维护等方面分析我国鱼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以促进我国鱼道工程建设。

关键词:鱼道;鱼道规划和建设;水利水电工程
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闸、坝等建筑物或天然建筑物的一种人工建筑物,其是一项系统工程和跨学科工程,不仅涉及水利工程施工和仿生学问题,还涉及水力学、生态学以及环境工程等多方面学科交叉融合。

鱼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鱼类的回溯习惯。

在水坝的下游,鱼类常依靠特定水流流态的吸引进入鱼道,鱼类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水流逆流而上。

鱼道的发展己历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最早的鱼道工程出现在法国,但其结构简单,过鱼效果较差。

而后修建的鱼道,在过鱼效果方面都不太成功,直到Danil通过多年的系统科学的研究,加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蓬勃发展,近百年来,鱼道工程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水利工程中快速兴起。

图1 丹尼尔式鱼道
我国鱼道的建设和研究开始时间较短,自 2000 年以后,由于环境保护意思的加强,鱼道以及河道连通性的意义受才开始逐渐被重视,为国内鱼道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历程。

1 我国鱼道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鱼道发展建设历史己接近60年,总体来看鱼道建设水平偏低,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1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早在17世纪,法国南部贝阿尔恩就提出,应在建坝同时,为鱼类建造上、下通行的鱼道,但在设计过程中,部分人员忽略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且认为此举会浪费大量的劳动力和建筑材料,认为没必要建设鱼道。

由于这种种原因,导致鱼道研究进程缓慢,鱼道建设水平难以提高。

1.2 对鱼道研究投入不足
近年来,随着鱼类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对鱼道的设计建设研究有所加强,主要体现在池室水力特性、水利流态数值模拟,研究方向侧重于理论研究,开展的实验研究较少,主要研究的鱼道类型集中在竖缝式隔板鱼道,有针对鱼类特性的鱼道研究较少。

鱼道关键技术的解决必须以充分的基础研究为基础,鱼道的设计大多照搬己建工程,不满足所在河流鱼类的习性,致使许多已经建成的鱼道不能完全发挥功能。

图2 横隔板式鱼道
1.3 管理体制不健全
鱼道工程是一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鱼类,但鱼道运行基本没有经济效益,运营单位不愿进行投入,难以实现定期维护,而导致运行困难。

这样不仅没起到保护鱼类资源效果,还浪费了工程投资。

2 促进鱼道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2.1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水利水電工程鱼道设计导则》以及《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已经相继颁布,让鱼道在正规的法律法规下,井井有条地运行且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让环护、渔业、水利水电工程多行业、多领域协调发展,创造更大效益。

2.2 加强鱼道监督管理
加强鱼道运行的全过程监管,推行鱼道的适应性管理。

根据运行过程中发现鱼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重新制定调整实施方案、管理目标,从而确定最优鱼道建设实施方案。

通过完善鱼道管理,也可以加强遇到研究工作,完善过鱼监测,累国内已建过鱼设施的效果实测资料,建立相关技术规范指南。

2.3 加快政策制定与完善
应充分调动运营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争取多方面资金的投入、支持,促进鱼道长期运行。

完善评价体系,结合各个流域的实际情况,对鱼道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落实评价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世洪,王智娟,黎贤访,等.仿自然通道及鱼道池室结构布置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12):48-52.
[2]张超,孙双科,李广宁.竖缝式鱼道细部结构改进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7(05):63-70.
[3]李广宁,孙双科,柳海涛,等.仿自然鱼道中卵石墙对池室水力特性改善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5):184-189.
[4]曹娜,钟治国,曹晓红,等.我国鱼道建设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6,32(6):156-162.
[5]吴剑疆,邵剑南,李宁博.水利水电工程中高水头鱼道的布置和设计[J].水利水电技术,2016,47(9):34-38.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作者简介:王思铭(1998-),女,吉林白城人,本科,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