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肝阳上亢与高血压病关系的探讨_龚一萍

肝阳上亢与高血压病关系的探讨_龚一萍



,
,
,



文 中从肝 阳 的 生 理 概念 及 肝 的 生 理 特性 出发 指 出肝 阳 上 亢 的 病 理 机制
, 、 , ,
,
病理发 展 过租 中的 主 要 阶 段 并从 流行 病 学 证 客 观化 指 标 的 研 究 入 手 揭 示 了 肝 阳 上 亢 型 高血 压 症 状 以
上 实下 应 为 主 并有一 定 的 物 质 基 础

卷第 期 年 月

以北


川笋









五 ,
,
诚以

伪过
!
肝 阳 上 亢 与 高 血压病 关 系 的 探 讨
浙 江 中医 学 院
以刃
龚一 萍
摘 【
共 】 高血 压 病 变 涉及 心 肝 肾诸 脏 但 其 变 动 在 肝 根 源 在 肾 肝 肾 阴 虚 肝 阳 上 亢 是 其 主 要 发 病 机
引起 相 火
,
在生 理上 指肝 脏 的功 能畅达 就 象 春 天

阳 有余 阴不 足
,
,
再 加 上 人 之 情 欲无 涯

,

的 树 木一 样 蓬 勃 上 升 充 满 生 机
,
,
清代费伯雄 曰
,
妄动 阴 精 耗 损 阳 亢 而 上

,
,
,
由 于 肝 阴 须 靠 肾 阴 的滋

,
五 脏唯 肝 最刚 而 又 于 时 为 春 于 行 为 木 具 发 生 长
”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主要脉症临床流行病学调研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主要脉症临床流行病学调研
中图 分 类 号 :R 5 . 1 2 9 4 4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342 0 )1 0 40 0 55 0 (0 90 . 2 .3 0
ClnialEpi e il i l I e tg to nd s ar h o a n ympt i c d m o og c nv s a n a a i i Re e c f M i S oms a le f Ex e sv nd Pu s s o c i e s
h e t nsv i e s . p y r e i e d s a e Ke r s h p r e i e d s a e e c s i e r s g o v ry g m a r y y wo d : y e t nsv e s : x e sv i i f e a : i n U n il m s pt m o
结论 上 述 1 个 脉 症 可 以作 为主 要 脉 症 列入 该证 辨证 标 准 。 0
易怒 、失眠、 目眩、口苦 、舌红 、苔黄 、脉弦是既 能反映肝 Fk 亢证 的主要 病机,告 出现频次又较 高的 1 个脉症。 n_ I床 J 0 关键 词:高血压病;肝 阳上亢证 ;流行 病学调查
Ri n fLie n n H y e tn ie Di a e Z -a, N i - i DI h n —in , t l(h s g o v r Ya g i p re sv s s HU Ke i YI Ta l , NG Z egxag e a T e i e jn ne A lt f ie i f a dHoptlf n n cd m C C agh 10 6 C ia si o Hua A a e yo M, h n sa4 0 0, hn) a fT A src:Obet eT p r a h t em an smp o n u s s o x e sv sn fl ey g i bt t a jci o a p o c h i y tms a d p e fe c sie r ig o v a v l i i n n

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分子机理研究_金益强

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分子机理研究_金益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9670890)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长沙410008)·临床论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分子机理研究*金益强 胡随瑜 鄢东红 刘爱平 唐发清 肖 纯 谌兵来 王勇华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分子机理。

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方法检测健康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及肝肾阴虚证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 )和肾上腺素(E )含量,并采用Southern Blot 方法分析上述3组间酪氨酸羟化酶(TH )基因多态性;用PCR -SSCP 方法分析高血压肝阳上亢证TH 及单胺氧化酶A 和B (M AOA ,MAOB )基因相关微卫星多态性改变;同时,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加灌附子汤方法复制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测定该模型肾上腺组织TH 蛋白质及m RNA 表达水平。

结果: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浆NE 、E 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及肝肾阴虚组,其TH 基因有显著扩增,且TH 微卫星D11S4046中A 1型明显增高;SH R 肝阳上亢证模型肾上腺组织TH 蛋白质及mRNA 表达增强。

结论: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具有TH 基因显著扩增、TH m RNA 及蛋白质表达增强的特点。

提示TH 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是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分子机理。

关键词 高血压 肝阳上亢证 酪氨酸羟化酶 分子机理Study on Molecular Mechanism of Ganyang Shangkang Syndrome in Hypertension JIN Yiqiang ,H U Suiy u ,YAN Donghong ,et al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unan Medical U niversity ,Changsha (41000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Gany ang Shang kang (Liver Yang ascending ,GYSK )sy ndrome in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plasma norepinephrine (NE ),epinephrine (E )contents in patients with GYSK sy ndrome or Ganshen Yinx u (Liver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GSYX )syndrome w ho were suffered from hypertension ,and normal controls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 -graphy -electrochemical detecto r (HPLC -ECD ).The poly morphism of ty rosine hydroxy lase (TH )gene in the three g roups were analyzed by Southern Blot assay .The polymo rphism of TH and MAOA ,MAOB gene mi -crosatellite in these g roups were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 R )-SSCP ;meanw hile ,the GYSK model by administration of single TCM preparation ,Radix Aconiti preparate (RAP )in spontaneous hyperten -sion rats (SHR ).The adrenal g land medulla w ere ex amined fo r their TH expression at the protein level after ABC im muno histochemical staining with the TH mo noclonal antibody (M cAb ).The adrenal TH gene mRNA expression w as demonstrat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w ith the synthesized TH oligonucleic acid probe .The re -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 bridization were analyzed with the image analysis sy stem (IAS ).Results :The plasma NE ,E contents in patients with GYSK w ere more sig 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that in GSYX and no rmal controls .The TH gene amplified and the type A 1TH microsatellite D11S4046w as increased more rem arkably than other groups .The TH m RNA pro tein expression in their adrenal tissue of the single TCM preparation RAP induced GYSK model in SH R were elevated .Conclusions :The GYSK syndrome of hyperten -sion possesses the character as am plified TH gene and increased TH m RNA and protein .It suggested that the hy perexpression of TH is probably the mechanism of GYSK syndrome in hy pertens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 ,Gany ang Shangkang sy ndrome ,ty rosine hydroxylase ,molecular mechanism 肝阳上亢证是中医肝病主要证型之一,多见于高血压病(1),其病理生理学基础已有较深入的研究(2,3),但未见有关该证分子水平研究的报道。

中医时间治疗学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时间治疗学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静状 态 下 , 医 诊 断分 级 标 准 为 l 9 西 9 9年 W HO IH《 血 压 诊 /s 高 断及 高血 压 分 级 标 准 》] 排 除 继 发 性 高 血 压 。 中 医 辨 证 参 照 l, 2 《 中医 内科 学 》 高 血 压 病病 人 证 属 肝 阳上 亢 型 。
CHI SE NURS NG NE I RES ARCH Oco e , 0 8 Vo . 2 No I A E t b r 2 0 1 2 . O
间治 学 在 肝 阳上 亢 型 疗 中 医 时 血 压 病 病 人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同
.__


A t d n ap a i n o h O Ot er e t s s u y o pl to fc r n h ap u i i c c
症 、 同 方药 、 同 剂 量 前 提 下 , 验 组 在 卯 时 ( 7 O ) 亥 时 相 相 实 0 :0 和 ( 1 0 ) 中药 汤 剂 , 日 1剂 , 煎 4 0 mL, 两 次 服 用 。对 2 :0 服 每 水 0 分
12 1 纳 入 及排 除标 准 在 未 使 用 中药 和 抗 高 血 压 药 物 的安 .. 为 主要 的职 业 压 力 源 , 是 许 多 护 士 离 开 工 作 岗位 的 主 要 原 因 也 之 一 。夜 班 工 作 对 人 体 是 一 种 应 激 刺 激 , 要 机 体 产 生 应 激 反 需
12 2 分 组 方 法 随机 将 纳 入 研 究 的病 例 分 为 两 组 。 实 验组 ..
12例 , 5 例 , 4 0 男 5 女 7例 , 龄 6 . 年 O 8岁 ± 1. O 5岁 , I级 高 血 压
1 O例 , Ⅱ级 高 血 压 6 例 , 1 Ⅲ级 高血 压 3 1例 ; 照 组 9 对 8例 , 5 男 3 例, 4 女 5例 , 龄 5 . 年 9 4岁 ± 1 . O 7岁 , I级 高 血 压 9例 , Ⅱ级 高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与血瘀病机的相关研究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与血瘀病机的相关研究
1 临 床 资 料
1 1 病例 选择 .
选择 标 准符合 高血 压病 诊断标 准 ,
( 照 WHO17 年 制定 的 《 按 99 高血压病 诊 断标 准》 ; ) 符合 肝 阳上亢证 辨证 标 准 ,( 照 19 按 9 1年 《 新 国 最
内外 疾病 诊疗标 准》 ; ) 血瘀 指 征 , 采用 第 2届 全 国
血祝
5 7 ±0 5 ’ 8 4 09 0±0 9 7
维普资讯
l 4
天津中医 21  ̄2年 6月第 1 第 3期 ) 9卷
牺床 论 着 ຫໍສະໝຸດ 高血压病肝 阳上亢证与血瘀病机 的相关研究
郑 林 , 王 学岭 ‘ 杜 武勋 , 徐 宗佩 , 运 , 王 志华 陈延春 , 常延 平 , 刘 国柱 , 张
( . 津 中医 学院 , 津 3 0 9 ; . 津 中 医学 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 津 30 9 ; . 津 中 医学 院 第二 附属 医} , 津 3 0 5 ) 1天 天 0 13 2 天 天 0 13 3 天 9 天 E 0 10 摘 要 目的 : 实 高 血 压 病肝 阳上 亢 证 与 血 瘀病 机 的相 美 性 。方 法 : 床 调 查 症状 出现 率及 多 项 宴 验 室 检测 { 证 临
中 田分 类号 : 5 4 1 R4 .
肝 阳上亢证 是 临床 常见证型 之一 。笔 者观 察发
况 和其他 条件 相 同。 1 4 数据处 理 .
2 结果
现此证 有着 丰富 的内涵 ,其 中与 高血压 病和血瘀 病
机具有 明显关 联 , 现就这 些关 联展开研 究 。 本 课 题 采 用 西 医诊 断与 中医 辨 证 相 结 合 的方
镇肝 活血组与镇肝组的临床观察。 结果 : 证明高血压病肝朋上亢 证多伴有血癀病机 . 镇肝熄风汤与活血化瘀药 配伍使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 文章编 号] 10 —09 (O20 — 15 2 07 8320 )2 0 1 —0

高 血 压病 肝 阳上亢 证 的研 究进展
古炽 明 综述 丁有钦 审校 500 ) 145 广 州中医 药大学 20 0O级硕 士研 究生 ( 广东 广州

[ 收稿 日期] 20 —1 —1 01 0 9 [ 者简 介 ] 古炽 明(95一)男 , 作 17 , 广东 省五华 县人 , 广州 中医 药大 学 20 硕 士研 究 生 , O0级 专业 方 向 为 中
西 医结台心 血 管 内科 。
维普资讯
[ 关键 词 ] 高血 压病 ; 阳上 亢证 ; 肝 中医辨证 [ 中图分 类号 ] R 4 、;21 54 1R 4 [ 文献标 识码 ] A
体维持 动脉 血压 于适 当水 平是 通 过 调 节 心输 出量和 总外周 阻力 来 实现 的。王 彤 从 脉 图血 流 动力 学 角度 探讨 E 的内在规 律性 , 果表 明 : H病人 的 心输 出 H 结 E 量 、 效循 环血 量中 tp 有 a x和 G v 较 正 常 人 减 少 . c均 且 有肝 阳上 亢证 、 阴虚 阳亢证 、 肾阴虚证 、 肝 阴阳两虚证 依 次 减 少 的变 化 。 而 反 映 外 周 阻 抗 的 R 、 R、 O、 SC E V E Z均 较 正 常人 增 大 , 在 肝 阳上 亢 证 、 虚 阳 E、 Y 且 阴 亢证 、 肾 阴 虚 证 及 阴 阳两 虚 证 呈 依 次 增 大 的 变 肝
化 。
中 医学认 为 , 血 压痛 ( H) 变 涉及 心 、 、 高 E 病 肝 肾 诸脏 , 但其 变动 在 肝 , 源在 肾 , 肾 阴虚 、 阳上 亢 根 肝 肝 是 其主要 发病 机理 。本文作 者 综台分 析 了近 l 来 0年 肝 阳上亢型 E 的客 观 物质基 础 的研 究资 料 , 反 映 H 这 一证型 实质研 究的进展和存 在 问题 。 1 E H肝 阳上 亢证 与血液 循环 的关 系 11 与 血液 流变 学指标 的 关系 . E H的病 程 、 血 压 幅度 以及靶 器官 损 害程 度 与 患 者 血液 流 变 特性 相

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其治疗多从调理脏腑、改善气血循环等方面入手。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方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从病因病机、中药复方、针灸推拿等方面综述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体质偏颇等。

其中,情志失调是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的主要原因,饮食不节则易损伤脾胃,劳逸过度可导致气血不足,体质偏颇则易产生痰浊瘀血。

在现代研究中,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也得到了进一步阐明,涉及遗传、年龄、性别、饮食等多个方面。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扩张血管等方式,有效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症状。

例如,研究发现,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等经典名方对高血压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一些新型的中药复方制剂,如针对肝阳上亢的天舒胶囊、针对肾性高血压的益肾降压胶囊等,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然而,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仍存在不足。

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很多方剂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中药复方在治疗高血压病时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尚需深入研究。

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明确中药复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

针灸推拿是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其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来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推拿则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舒缓肌肉紧张等方式缓解高血压症状。

研究表明,针灸推拿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

然而,针灸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陈赛赛【摘要】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临床观察发现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具有头痛、头晕、失眠、心悸等症状.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以滋阴潜阳、平肝降逆为原则,联合中医药治疗,能显著提高降压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等.笔者查阅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近5年相关文献,就其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临床及实验研究做简要综述.【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20【总页数】3页(P2943-2945)【关键词】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中西医治疗【作者】陈赛赛【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本病后期多具有心、脑、肾、眼底及血管壁的损害,出现相应并发症。

归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其标在肝,其本在肾,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其主要发病机理。

既往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8.8%,其中肝阳上亢型约占87.23%[1],通过对此证型的研究和归纳,将对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多临床借鉴。

本文查阅近5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针对其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临床及基础研究做如下阐述:1 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肝阳上亢证的病因病机与肝肾、阴阳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阴阳失调、阴虚阳亢,出现上盛下虚症候,上盛主要是肝气郁结化火、气血上冲,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烦躁焦虑等症状;下虚主要是肾水不足,水不涵木,阴不制阳,阳亢于上[2],故有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失眠等症状,中医治疗原则以滋养肝肾、滋阴潜阳、镇肝熄风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7-23T11:00:27.06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作者:孙鹏飞1 高宁1 邢宗杰 2 [导读] RAAS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血管紧张素等体液因子经肾脏对体液容量和血管总外周阻力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血压。

孙鹏飞1 高宁1 邢宗杰 2 1.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 264500;2.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要】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因素疾病,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在我国的患病率为7.73%。

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中的常见证型,是某些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1]。

据统计,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约占87.33%。

因此,该证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高血压病证的客观化研究及中医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1 证的客观化研究1.1分子机理的研究1.1.1肾素(PRA)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ALD)系统(RAAs)RAAS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血管紧张素等体液因子经肾脏对体液容量和血管总外周阻力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血压。

李泓等[2]对197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血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肝阳上亢型患者血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II高于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型。

鄢东红、辛效毅等[3,4]分别应用放免法检测高血压病组与正常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II,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由此,他们认为AngⅡ升高可作为肝阳上亢证的物质基础。

1.1.2基因组学金益强等[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测定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动物模型的肾上腺组织TH(酪氨酸羟化酶)蛋白质及mRNA(信使核糖核酸)表达水平,认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具有TH基因显著扩增、TH mRNA及蛋白质表达增强、TH微卫星D11S4046中A1型明显增高、肾上腺组织TH蛋白质及mRNA表达增强的特点。

提示TH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是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分子机理。

1.1.3代谢组学代谢组学源于代谢组,是一种新兴的研究生物体系中代谢物组的技术和方法。

王广基等[6]以GC/MS和GC—TOF/MS的代谢组学研究为技术平台,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包括肝火亢盛、痰湿雍盛及阴虚阳亢三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健康人与高血压病人的血清代谢谱有明显差异,经PCA和PLS-2DA分析能够明显区分开,运用PCA和马氏距离法(MD),可发现肝火亢盛病人与阴虚阳亢病人代谢组差异最大。

1.2 临床症状1.
2.1与面部温度的关系有人对中医八纲辨证的理论进行了延伸。

利用红外成像技术测定了阳虚型和阳亢型EH 患者面部的温度,结果发现阳亢型患者的面部平均温度明显高于阳虚型,前者小冷斑的出现率高于后者,冠状大冷斑的出现率低于后者。

表明不同的面部热像图可为高血压病的辨证提供客观指标。

1.3实验室检查1.3.1与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观察肝阳亢和肝肾阴虚EH患者的动态血压,表明肝阳上亢组血压呈杓形改变,肝肾阴虚组呈非杓形改变,夜间收缩压肝肾阴虚组显著高于肝阳亢组。

研究发现,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舒张压变异性(DBPV)按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至阴阳两虚型逐渐增大,组间差异显著。

1.3.2胰岛素抵抗有专家证实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型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从而提示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1.3.3血液流变学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低于痰湿壅盛组,专家认为高血压病的全血比粘度、血沉、k值、纤维蛋白原均较高于正常组,但各证型值之间除肝肾阴虚组血沉、k值、纤维蛋白原高于其他证型外均无统计学意义,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能作为高血压病客观辨证的依据。

2 中医治疗2.1中医药疗法专家认为平肝潜阳、补益肝肾、清热活血药物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从药物、治法角度说明了肝阳上亢与高血压的关系。

还有专家采用平肝为君,泻肝为佐,疏肝为使组成的基本方治疗肝阳上亢证与阴虚阳亢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又用平肝活络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所选病例都符合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辨证标准,方药组成为:钩藤、菊花、夏枯草、杜仲、地龙、川芎、牛膝、红花,随症加减,降压和症状疗效显著。

提示平肝活络法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具有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2.2 针灸疗法临床工作中,有方法以百会、风池、内关、三阴交为主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肝俞、肾俞。

采用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证34例,结果提示针刺和耳尖放血对肝阳上亢证有很好的协同治疗作用。

高血压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是要继续解决辩证的客观化和规范化,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利用中药副作用不明显的优势,在加强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汤药有效成分、药效、药理机制研究的同时,也要进行剂型改革,研制降压重复性较好,又能体现中医多靶点调整特点的新成药,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病中医药研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虹,王树槐,王晓玲,等.肝阳上亢证植物神经功能及其递质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3,(3):3.
[2] 李泓.卜秦利.胡蕴.原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及血浆 L-钠索水平与辨证分型关系[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ll(5):271.
[3] 鄢东红,金益强,李学文,等.高血压病同病异证血浆血管紧张索Ⅱ含量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8(II):37.
[4] 辛效毅,张询邦,周铭心.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浆ET、AⅡ关系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123.
[5]金益强,胡随瑜,鄢东红,等.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分子机理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87-90
[6]王广基,查伟斌,郝海平,等.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中国天然药物,2008,6(2):8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