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下册)书法教学案
五年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五年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方案。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以下是我整理的五班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五班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上下结构(一)教学内容:上下结构〔一〕的书写教学目标:1.让同学学会上下结构的书写。
并把握“上宽下窄型”、“上窄下宽型”两种类型的范字书写方法,培育学书的审美力量。
2.让同学在自主、会作。
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新知。
3.培育同学仔细细心的书写态度、养成养好的书写习惯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使同学把握上下结构字的形态特征和写法。
教学过程:一、设情境,激趣寻入1.出示两幅左右结构的字。
一副端庄,一副结构分散。
思索:同学们在书写左右结构时最简单犯的一个毛病是什么?2.沟通。
3.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上下结构的书写法。
二、示范实践1.借助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音”“替”“官”“古”这些字上宽下窄。
“孟”“思”“号”“志”这些字上窄下宽,要处理好上下两部分的比例。
2.练习,每个字描两遍三、巡察巡察指导、准时发觉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赐予订正。
四、点评1.自评:同学们将书写的内容与例字进行比较作一下自评对书写满足的字进行画点。
2.实物投影互评3.实物投影互评。
(依据“真确、勺称、美观”的书写要求行综合评价。
)五、深化练习把“音”“官”“孟”多个字再练习遍。
其次课上下结构(二)教学要求:1.把握上中下结构的两种类型——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处理好上、中、下部件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预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日,我们来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1.出示小黑板。
菩意2.同学观看字形。
3.争论沟通。
⑴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则较宽。
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书法练习的下册教学计划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1. 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提升学生的书法技巧,包括笔法、结构、章法等。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加强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
2. 教学内容:-复习上册所学的基础知识,如笔画、基本结构等。
-教授新的字体风格,如楷书、隶书等。
-引入书法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开展书法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个性化的作品。
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观察老师的书写过程并模仿练习。
-组织小组讨论和作品评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书法视频教程,丰富教学手段。
-安排定期的书法比赛或展览,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4. 教学评价:-通过日常作业、课堂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书法比赛,以此作为学习成果的展示。
-定期举办学生书法作品的展示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 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课程表合理分配每周的书法课时。
-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和创作。
-为特殊活动(如书法比赛准备)调整教学计划。
6. 教学资源:-准备充足的书法用品,如毛笔、墨汁、宣纸等。
-收集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或视频,用于欣赏和学习。
-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法学习材料。
通过这样的教学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湘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14课 边学边用》教学设计

湘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14课边学边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介绍书法的起源、发展、流派及代表性书法家。
2. 书法基本技法:讲解执笔、用笔、用墨、用纸、用砚等基本技法。
3. 书法作品欣赏:欣赏经典书法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4. 实践操作:进行书法练习,包括临摹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让学生对书法有初步的了解。
3. 作品欣赏:展示经典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书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
2. 演示法:示范书法基本技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书法操作过程。
3. 欣赏法:展示经典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之美。
4.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书法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指导法: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书法练习作品,关注其技法、构图、创意等方面。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 同伴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评,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9《羊字头》 湘美版

《羊字头》书法教案教材分析:《羊字头》是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以汉字“羊”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欣赏“羊”字的演变过程,了解“羊”字的结构特点,并通过书写练习,掌握“羊”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书写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羊”字的演变过程,掌握“羊”字的结构特点,学会书写“羊”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书写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羊”字的结构特点,学会书写“羊”字。
教学难点:书写“羊”字时的笔顺、笔画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文化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书法艺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书写汉字“羊”。
2. 展示图片:出示“羊”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羊”字在不同时期的书写特点。
3. 提问:你们知道“羊”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时期的书写特点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回答。
二、观察欣赏1. 出示“羊”字的演变过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羊”字在不同时期的书写特点。
2. 教师讲解:甲骨文时期的“羊”字,形象地描绘了羊的头部;金文时期的“羊”字,线条流畅,富有美感;小篆时期的“羊”字,笔画规整,结构严谨;隶书时期的“羊”字,笔画简化,更加方正;楷书时期的“羊”字,笔画规范,结构美观。
3. 提问: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羊”字在不同时期的书写特点。
三、学习书写1.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示范书写“羊”字,边示范边讲解书写要领,如笔顺、笔画、结构等。
2. 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模仿书写“羊”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湘美版书法五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五年级书法学年级下册书法指导练习包括三个部分,偏旁,字头,综合探索,综合实践四个部分。整本书共有16课,每课内容都有具体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对汉字的书写,掌握毛笔字的书写要领,感受汉字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文化素养。
学
情
分
析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态度基本端正,部分学生写字基本功良好,一般学生能把字写端正,工整。但有一小部分学生写字不够规范,没有掌握毛笔的书写特点,书写时粗细不一,手腕的力度也不够,造成字体不端正。在教学中要注意增强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
教
学
要
求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持笔,运笔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特点。
2,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正确,端正,整洁,流畅,有一定的速度,加强毛笔的书写训练,做到毛笔字写的匀称,纸面干净。
3,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工具的习惯
教
学
措
施
1,创造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执行写字要求:指导--练习--批改--点评,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科学合理的进行训练,安排训练要有简单到繁琐,使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
教
学
进
度
根据十八周的学期要求,按照课时进行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
要求及准备
7
第6课广字头
13
第12课草字头
2
第1课立刀旁
8
第7课尸字头
14
第13课竹字头
3
第2课力字旁
9
五年级下书法课程教案. 第一二单元docx

三、指导“万”字的书写
1.师:我们来看教材中对“万”字的写法分析,齐读写法提要。字头要写得相对小。字底要写得宽大,托住上部。上下中心对正。
1.找出“墨”字在结构上与“盈”字的相同点。 符与崇字都是上长下短的字,通常共有一两个主要笔画对整体起平衡作用。
2.教师范书“符”字
3.学生描红后临写
4. 对比范字,学生互评存在的不足。
四、分析“色、矣、置、景”字形。
1.课件展示“色、矣、置、景”的结构特点
色:首撇起笔偏左稍长,“巴”上部紧凑,竖弯钩先稍向左弯,再向右伸展,与撇呼应。
五年级下学期书法课程教案
课题: 1.上宽下窄的字
授课教师:
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合体字结构中上宽下窄类型字的写法,学会分析字形和结构的方法,整体把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学会写好上宽下窄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3.了解汉字的雏形,感受远古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2.学会写好上宽下窄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3.了解汉字的雏形,感受远古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上窄下宽字型的结构特点。
1.上窄下宽的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以“晃”为例,具体说一说。
二、比较与欣赏
出示“欧颜柳赵”四种字体的字,虽有大小高低的区别,但都是上窄下宽的类型。
授课教师:
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
完整word湘教版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书法
教
学
设
计
2018年春
立刀教学时课媒体运教学活教学程教短竖、竖钩。
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1复习笔:
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 2师?
个什么部首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
写一个靠得很紧或 3探源导师生交流,立刀旁两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立刀)
笔画的疏密关系)4揭示课板:第一课立刀
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1出示立刀旁1竖钩粗长,直中带弯,钩脚较小,长短竖轻短微弯画立刀两竖或微微相向,或同向2学习书写“立刀2 影演示教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1)
短竖向左微弯,短竖向右微弯书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运笔方法3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2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影展示学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
书短竖与::师生交位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关短竖与竖:钩同向一外拓短竖与竖钩相向一左边内收特引导观疏而不教师示范立刀旁写法两遍,速度稍慢,边写边念,学生跟着写边念先书空练习两遍坐姿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3书写立刀旁时?执笔、提与按的交替变化、书写状(4)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哪一个立刀旁最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5):
外拓与内收变化,竖钩的用笔轻重的变化:师生明?出钩同桌相互评一评,师生交流提示学生写立刀旁的短竖弯。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4课 边学边用》湘美版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4课边学边用》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书法的基本构成要素:点、线、面,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书写“让爱常在”的书法技巧和规范。
3.通过自己动手,感受汉字的美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书法构成要素的教学。
2.教学书写“让爱常在”时的注意点。
3.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书法的美妙。
三、教学准备1.教案。
2.黑板、粉笔。
3.尺子、笔、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书写的几个汉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由“点、线、面”三个构成要素构成。
通过唐代欧阳询的楷书和草书,带领学生了解汉字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习书法构成要素(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幻灯片,展示书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即点、线、面,让学生了解书法中各个构成要素的含义和功能。
3. 书写“让爱常在”(2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纸张和笔,让他们学习书写“让爱常在”的书法。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让爱常在”的范字,让学生进行模仿。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书写技巧,如“起笔轻、落笔重”等。
4. 自由练习(15分钟)学生进行自由练习,让他们可以反复练习,掌握书写技巧,体验汉字书法之美。
5. 展示和评价(5分钟)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班级里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美的传达和分享之美。
五、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汉字起源和书法构成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了“让爱常在”的书法技巧。
同时,通过自由练习和评价,学生感受到了书法之美和分享之美,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愉悦掌握各项技能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设
计
2018年春
课目
第1课 立刀旁
教学时间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探源导入
1.复习笔画: 短竖、竖钩。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
2.师问: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一个什么部首呢?
3.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写一个靠得很紧或很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立刀旁(师生交流,立刀旁两个笔画的疏密关系。)
(2)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力”字。(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先逆锋起笔写横,左低重,右高轻。逆锋向上另起一笔,轻顿向左下斜弯写竖钩。逆锋起笔向左下写撇。学生边写边念,先书空练习两遍。)
(3) 掌握了方法,自己试着在作业纸上练写两个。 (头正,身直,脚放平;一拳,一尺,记在心。
(4) 书写力字旁时,还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2.教师巡视,指导书写, “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要求练习的时候要对照教材的范字,仔细观察临写,并且及时纠正不足,再进一步练习。每个字练习3--4 个为宜。
PPT演示
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师生评议:
1.评议范字中反文旁形态是否准确,笔画是否有变化,运笔是否到位。2.评议范字的结构是否把握了穿插、避让关系。
(3)书写立刀旁时, 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坐姿与执笔、提与按的交替变化、书写状态
(4) 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5) 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评: 哪一个立刀旁最美呢?(师生明确: 外拓与内收变化,竖钩的用笔轻重的变化和出钩。
同桌相互评一评,师生交流提示学生写立刀旁的短竖弯度与竖钩的关系。学生巩固练习书写三遍。(学生自我对比调整。
4.教材和书写工具
赏析临写
1.出示范字“功”, 学生观察:
(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字形方正,左窄右宽。
(2) 怎样才能把“功”字写“左窄小、右宽大”呢?(左下横写作提以避右。
(3) “功”字中的力字旁模样有什么变化,怎么写呢?(右部横折钩横轻折钩重,撇画伸入左下。)
(4) 师生交流: 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左部横变提,右部折钩粗壮。)
(坐姿与执笔、用墨技巧、书写状态。)
(5)学生练习书写力字旁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辨识: 什么样的力字旁最美呢?(师生明确: 提、顿的力度和方向。)
同桌相互评一评,师生交流纠正力字旁的书写。学生巩固练习书写两遍。(学生自我对比调整。}
1.投影力字旁
2.实物投影演示教师书写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右耳旁运笔步骤图,并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针对疑难之处提出疑问,师生讨论( 讨论学习方法。)
5.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1) 逆起横撇; (2 )露锋起笔写弯钩; (3)逆起悬针竖。学生边念要领边书空。
6.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展评: (1)抽取典型作业,学生评选出最具美感的“右耳旁”,不足的地方,老师用红笔批改。 (2 )其他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批改,
3.学生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教材
书写工具
引导学习
掌握写法
作为偏旁部首的“力部”,在汉字中随着所处位置的不同,展现出形态各异的风姿。
(1)仔细观察,看看作为“力字旁”的“力”部和“力”字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读教材的运笔步骤示意图。
(变窄,横变短,整个字由正方形变成长方形。)
4.揭示课题(板书: 第一课立刀旁)
教材
引导观察
1.出示立刀旁,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
(短竖轻短微弯, 竖钩粗长,直中带弯,钩脚较小,长短两竖或微微相向,或同向。
2.学习书写“立刀旁
(1)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短竖向左微弯,短竖向右微弯。)
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运笔方法。
(2) 小组代表发言。师小结: 左上右下,右部竖画上齐左部首横。左右长短、宽窄相近。左部上点偏右,横画平行。横撇弯钩不相连。
(3) 请“小老师”上讲台边讲解边示范,其他学生书空。
(4)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与指导。
(5)点评与反馈。
出示:都
边小结边呈现“都”书写要领
拓展评析
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右耳旁的字欣赏。 “郡” “郎” “郭”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右耳旁。板题: 右耳旁。
出示:古文字“邑”
出示注释:疆域,人口
对比观察
1.过渡语: 在我们学习的汉字中,你知道哪些含右耳旁的字呢?学生竞相回答,教师出示: “郎”“郭” “郡”。
2.右耳旁在字里有什么特点?
右耳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撇弯钩(大一点)+悬针竖
教师小结右耳旁的特点: 它由横撇弯钩和悬针竖组成; 横撇弯钩稍大,中间断开。
(1)请问右耳旁有什么异同?说这些字中的右耳旁与我们的学过的右耳旁有什么异同?
(2)请你说字中结构和笔画有什么特点?2.任选其中一至两个原碑字进行临写练习。
对比欣赏
1.教师出示颜体、欧体、柳体、赵体中带有右耳旁的字进行对比欣赏。
2.学生说说各字体中右耳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
课目
第4课 反文旁
教学时间
3.指名三位同学上台,在米字格中演示书写。学生分小组互相评议, 校帖,修改。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对比欣赏
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故”字,与颜体范字“故”进行
对比欣赏。
让学生说说: 和颜体相比,其他书体的书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异中求同: 反文旁都比左边部分较宽,以左让右。
同中求异: 以“故”字为例,展示了欧阳询《温彦博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频《三门记》楷书的书写风格对比欣赏,让学生感知避让关系在欧体、柳体、赵体中的不同表现,三字在左右宽窄上大体相同,但欧体笔画舒展纤细、重心收紧; 柳体结构较规整,左右之间避让关系较疏远,结字舒朗; 赵体捺画变为长点,书写感更强,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书体风格的了解。
对照字帖自主检查, 再临写几个。
赏析临写
过渡语: 同学们临写几个之后,进步很大,也写得比较好了。现在把它放到带右耳旁的汉字当中,你还能把它写得更美吗? 我们一起来学写这两个字。
1.学生观察“都”:
(1)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左上右下。)
(2) 怎样才能把它写得左上右下呢? (右部横撇的横与左部长橫高低相近。)
4.班级内写的最棒得同学到台前现场书写演示。(树立典型激发全体同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反思
课目
第3课 右耳旁
教学时间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趣导入
1.出示: “邑”,猜猜它是什么字? 最早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讲述右耳旁的演变: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口” (we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 “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
(2) 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
(“故”字左稍窄短,右略宽长。左部横画平行,间距均匀。右部短撇与斜撇伸入左部空隙之中,短横与捺画左缩右伸。 “政”字左窄短,右宽长。左部横画长短不同,起收各异; 上横左缩右伸; 下横左伸右缩,以避右部; 左竖上部斜弯。右部短撇收笔于“正”字短横处,长撇伸于左下,有托左之势; 捺画向右下伸展。)教师示范,学生开始练习。
3.学生练写反文旁四遍。(学生自我对比调整。
4.赏评学生作业,以鼓励学生的自主赏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改善为主,同时也可以适当开展不同方式的交流,在黑板上展示出评改过程,使学生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投影展示部首、范字及结构外形
投影演示教师书写
赏析临写
出示范字: “政”和“故”。1.学生分组学习:
(1)这两个范字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 (左窄右宽,相互穿插、避让)
(1) 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2) 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
(3) 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1) 师生赏评: “则”字与“判”字中的立刀旁。
(2) 教师小结: 则字左部的横画间距均匀,中间两横不与右竖相连,两点上合下开; 右边的立刀中左竖轻短, 右竖钩重长。
2.从“对比与欣赏”的几个“故”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仿真临写”,看谁写得最逼真。
PPT投影展示
赏评拓展
1.学生分组推荐本课的优秀书写作业进行展示。
投影展示《颜勤礼碑》“则”“判”“利”
教学反思
课目
第2课 力字旁
教学时间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复习导入
1.复习横折钩的写法(课件出示笔画要领和笔画例子)。
2.学生书写后讲评指正。
过渡: 同学们,我们把最基本的笔画都学完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偏旁部首,谁能说一说横折钩和长撇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偏旁( 力、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写含偏旁部首一一力字旁的字。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业
拓展赏析
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立刀旁的字欣赏: “利”
(1)请说说这些字中的立刀旁与我们刚刚学过的“判”“则”有什么不同。
(2) 请说说字中短竖和竖钩笔画排列的疏密关系。
2.对“利”字临写练习。
3.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则”对比欣赏。
4.学生说说各字体中立刀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竖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
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
师生交流:位置: 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关系: 短竖与竖钩同向一外拓短竖与竖钩相向一左边内收特点: 短竖与竖钩疏而不离
教师示范立刀旁写法两遍,速度稍慢,边写边念,学生跟着边写边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