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依心功能分级指导运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疗效观察论文

依心功能分级指导运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疗效的观察【摘要】目的:依据n端脑钠肽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级,采取相应康复运动,观察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运动组nt-probnp水平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0.05)。
所有患者研究期间病情相对稳定,无肝、肾、脑、肺等严重并发症,无心衰以外的严重心脏疾病和影响患者参与运动的神经肌肉障碍疾病。
研究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1.2方法1.2.1血浆n端脑钠肽的测定应用美国relia公司的免疫生化测定仪及试剂盒,行双向测流免疫法,由专人检测,整个实验遵循操作规程,进行仪器和室内质量控制,所有参数符合要求。
心功能正常范围4200pg/l。
1.2.2观察项目①临床心功能,以nt-probnp水平为标准②观察发生呼吸困难次数、时间及程度③住院天数1.2.3护理干预项目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宣教,使患者能够及时做到自我监测、自我应对。
对康复运动组患者给予运动护理指导:①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有关心衰及运动疗法的基本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②运动时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重视运动训练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③密切监测运动中的反应,避免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随身携带救心丸等急救药品;④血压未控制或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者避免运动,并避免超强度或超负荷运动。
1.2.3.1心功能ⅳ级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避免用力,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被动活动肢体关节,避免有劳累感,逐步增加运动量,到床边吃饭、小便、站立,时间不宜过长。
应解释心衰病因及治疗,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
1.2.3.2心功能ⅲ级患者:可从事简单的日常生活,床下小便,坐位大便,洗脸、刷牙、更衣。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脉硬化 、 高血压 、 内分泌疾 患 、 菌毒素 、 细 急性肺梗死 、 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 脏疾 患 等均可 引起 心脏 病而产 生心力 衰竭 的表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 促进疾病早 日康复 。 观察 指 标 及 判 定 标 准。 明 尼 苏 达
“ 力衰竭生活质量 调查表 ” : 2 心 由 O个
讨 论
例, Ⅲ级 3 8例 , Ⅳ级 l 2例。冠心 病心 衰 4 5例 , 高血压 病 心衰 3 O例 , 性肺 源 性 慢 心脏病 心 衰 1 0例 , 他原 因心 衰 3例 。 其
文 化 程 度 : 中 以 下文 化 程 度 2 初 8例 , 中 初 及 以上 文 化 6 O例 。 按 随 机 数 字 法 将 8 8 例 老 年 C F患 者 随 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H
个问题的总和 。
C F并 发症 多 、 H 死亡率 高 , 目前 尚无
治 愈 手 段 。不 断 恶化 的症 状 , 复 发 作 以 反
及沉重 的精 神负担、 经济负担不 同程度影 响疾病 的预后及 生活 质量 , 随着医学模式 的转变 , 医学 已由传统 的以治病为 目的转
统计 学 处 理 : 用 S S 1. 采 P S3 0统 计 软
定 期 抽 血 检 查 肝 功 能 和药 物 浓 度 , 以防 洋
9 2岁 ; . 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 ( Y N—
H : 功 能 I级 1 A) 心 O例 , 功 能 Ⅱ级 2 心 8
出院 3个 月后 随访 的生活质量 比较 ,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 明显高于对照组 , 异 差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见 表 1 P< .5 。
续 护理干预 , 通过心理 干预 , C F患者 使 H 树 立了足 够 的信 心 , 服对 疾 病 的恐 惧 克 感, 从而主动配合治疗 ; 通过运 动干预 , 使 患者掌握正确 的生活运动方式 , 学会 了监 测疾病复发 的指征 ; 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用 药, 提高 了服药 的依从 性 , 特别 是在 使用 洋地 黄类药物 时 , 让患者知晓该类药物治 疗 和中毒量接 近 , 体差异 大 , 个 易发 生 中 毒 以及 中毒 的表 观 , 患者 更规 范用 药。 使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摘要】老年慢性心衰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而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力。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不适。
运动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作用,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运动康复护理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疾病风险。
长期的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运动康复护理方案,个性化服务,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PositiveButton【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并发症预防、长期康复、重要性、发展方向、观点总结。
1. 引言1.1 介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情况老年慢性心衰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炎等。
患者常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导致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容易出现猝死等严重后果。
在不断老龄化的社会中,老年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1.2 介绍运动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患者的心肺功能得以提升,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减轻,从而减少了心脏负担,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这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生活质量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并发症,改善心理健康,实现长期康复。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护理

适时应停 止运 动并返 回上一级运动强度 。 本组有5 例 患者在提 高
步行 速 度后 出现 不适 , 降 低运 动 强 度后 可 继续 进 行 康复 。 2 . 2 . 3 运 动 时 间 开 始 为 每天 5 ~ 1 0 m i n , 以后 逐 渐 延长 。 如 果 运 动
剂。 ④第4 槽为浸泡槽 。 将纤支镜放入2 %的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大
2 . 2 . 2 运动强度 运 动 强度 是 制 定 运 动 处 方 的 重要 内容 , 直且病情稳定 , 可进行心脏康复 。 在康
复 过 程 中根 据 患 者 的病 情 和 心 功 能分 级 制 定运 动 方 案 , 康 复 时 间
系到运动的效果和安全 陛。 本科采取按心率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 :
慢 性 心 衰 患 者 中 的应 用 较 为 严 格 。 本科 自2 0 1 1 年7 月~ 2 0 1 2 年7 月
2 . 1 运 动 前 的评 估
心 衰 患者 只有 在病 情 稳 定 , 无 休 息 时 的心 绞
痛、 失 代 偿性 心衰 或 影 响血 流 动 力 学稳 定 的 心律 失 常 时才 能 进 行 康复运动口 。 因此 , 在运动 前 , 必须评估患 者有无运动禁 忌症 。 同 时, 要 对 患 者进 行 必要 的检 查 , 以 了解 患者 心 脏 功 能 的基 线 水 平 ,
当代护 士2 0 1 3 年0 8 月 下旬 刊
. 1 1 3 .
※老年科 护理
老年慢性心 衰患者心脏康 复的护理
杨
摘要
柳
心脏康复 已经成为轻 中度 心衰患者的主要 治疗措施。 本文总结 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护理 , 包括运动训练 的护理 、 危
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6 ] 王玲玲 , 杨 兰菊 , 张秀华. 心理护理干预 对心力衰 竭患者 疗效 的影 响[ J ] . 齐鲁护理杂志 , 2 0 1 0 , 1 6 ( 7 ) : 6 5— 6 7 . [ 7 ] 那建 华, 杨展 , 李俊玲. 健康教育在护理老 年心衰 患者 中 的应用 [ J ]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杂志 , 2 0 0 9, 1 2 ( 8 ) : 9 6 .
i v e o i l p o l y p h e n o l s , A r e v i e w 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 J ] . A h e m r n e d
R e r , 2 0 0 1, 6: 2 4 8 .
[ 3 ] 魏 向东. 高血压患者过度 降压致脑梗死 [ J ] . 临床 神经 学
情 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量 、 速度 和血管活性药 物 , 根据患 者 的需
合 护理干预 , 能有效避 免医源性 因素 引起 的病情 恶化 。因此 ,
建 议有条件时尽量对脑梗死合并 心功能不 全的患者 采取全 方 改善睡眠 、 休 息和饮食 , 一对一 的床边护理 让护理 人员有 更
全 患者 给 予 全 面 的 支 持 性 心 理 护 理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相 比普 通
e b r a l c a p i l l a r y n e t w o r k [ J ] . J A p p l P h y s i o l , 1 9 9 9 , 8 7 : 5 0 5—
[ 2 ] P a t r i c k L , U z i c R M.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 C—r e a c t i v e p r o —
无缝隙护理与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无缝隙护理与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无缝护理和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9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无缝组(无缝护理,34例)、运动组(运动康复护理,32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
比较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果:干预后,三组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责任感和自我概念均高于干预前,无缝组高于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各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和脑钠肽均低于干预前,无缝组低于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干预前,无缝组高于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无缝护理能恢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运动康复护理;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于医院治疗的96例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无缝组(无缝隙护理,34例)、运动组(康复护理,32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通过心脏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临床症状确诊;(2)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诊断;(3)年龄≥65岁。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并发严重肠道、肝肾、心肺、凝血功能疾病;(3)严重精神病。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TDLL-202001-01)。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入院流程、体格检查、实时病情监测患者、督导服药、常规心理干预等。
无缝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无缝隙护理。
首先,组建无缝隙护理小组。
由主治医师、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等组成,定制护理排班制度,根据患者体征制订护理内容、目标和标准,执行8h在岗行动计划,24h监测病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用抗 心衰等药物 , 进行 康复训 练 , 不 而康 复组 除继续 服用抗
心 衰 药 物 外 , 上 坚 持 每 天 两 次 的运 动 行 走 , 加 以不 疲 乏 、 闷 胸 为度 。 护 士 每周 进 行 电话 随 访 , 后 观 察 结 果 。 3月 1 2 3 调 查 内容 : 验 开 始 前 及 3 月 后 , 别 行 6 n步 .. 试 个 分 mi
流程表进行康复护理指导 。 1 2 2 观察 方 法 : 1 卧床 时 间 , .. () 以第一 次下 床 时 间为界 。 () 2在我科 3 m 的走廊 内来 回走动 , 免外 界干 扰 , 0 避 患者 在 6 n内尽最大 可能行 走 , mi 必要 时 可调 整步 速 ( 有胸 闷 、 如 气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 对生 活质量 的影响 。方法 : 6 慢性心力 衰竭 患者 随机分为康 复 将 O例 组和对照组 , 3 。康复组采用 自行设计 的康 复护理流程进行早期 康复护理 , 照组行常规 护理 。结果: 各 o例 对 康复组
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 ; 平均卧床时 间、 院 日显著少 于对照组 ; 个月 6 n步行距离显著 长于对 照组 , 住 1 mi 日常生活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1 年第 2 卷第 7 00 3 期 JMe ho & P a o 2 , n 7J 】 0 0 d er T rc 1 3 N ,u 2 1 V .
83 6
・护理、 复与健康教育・ 康
慢性心 力衰 竭患者 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 的影响
石秋 菊 河南 省三门峡市中医院 4 2 0 70 0
2 1 两组平均 卧床 时间、 院 日、mi 行距 离比较 . 住 6 n步
表 1 。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崔荣,张姝,吴丽英,付琳,张思宁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使用运动康复治疗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运动康复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实验距离、疾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临床效果(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恢复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MLWHFQ生活质量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恢复治疗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量,从而改善心功能、生命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生活质量;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5(b)-0036-05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UI Rong, ZHANG Shu, WU Liying, FU Lin, ZHANG Sin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study group (sport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30 cases each, to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distance of 6 min walking, and the effect of dis‐ease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93.3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454,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covery level of 6 MW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LWHFQ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sed, and 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exercise energ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us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 Quality of life; Cardiac function老年群体各种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呈下降趋势,当抵抗力较差时,身体伴随的疾病也会随之变多,其中慢性心衰对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患者及家属都应该及早认识发病特点,以便于及时救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4.03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2019-1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09T15:42:08.4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作者:朱莉亚
[导读] 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上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意义。
结论: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期间加入运动康复护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朱莉亚
(江苏省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21)
【摘要】目的:分析与讨论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与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资料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6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额外接受运动康复护理。
将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低于B组,B组患者在接受运动康复护理后的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上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意义。
结论: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期间加入运动康复护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影响
慢性心衰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尤其老年群体发病率极高。
该疾病最大的特点在于患者的体力活动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而护理人员需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增加适量的运动训练。
研究表明,合适的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帮助恢复患者的心功能,帮助患者维持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也能发挥积极有效地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资料120例,展开详细的分析。
选择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下表所示,P>0.05,差异不具有明显统计意义。
表1 A、B组患者基本情况统计对比表
1.2方法
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额外接受运动康复护理,结合每位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心功能Ⅱ级:在患者住院期间,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指导患者每日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如1km内的慢跑、散步等,鼓励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自行穿衣、洗漱等。
心功能Ⅲ级: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息,考虑其治疗及恢复的情况安排合适的康复运动,让患者尝试从练习站立开始,缓慢移动脚步,再到慢走,建议每次运动的时间为15min,每日3次。
当患者在适量运动后,建议患者进行自主行走,并自行完成饮食过程、大小便等。
心功能Ⅳ级:注意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定时帮助为患者按摩关节及肌肉,需要时帮助患者翻身,对此类患者的运动康复建议主要是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太高动作,每次大约10min,一天2次,当患者的身体逐渐好转时,应该循序渐进进行康复练习,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灵活改变运动康复训练的内容。
1.3评价指标
将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疗效分为3类:效果明显,患者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有效,患者生活部分可自理,心功能有所好转;无效,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无变化。
此外,将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做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进行t检验。
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从表2的对比数据中,可见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数据相比,A组患者在效果显著及总有效率上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意义。
表2 A、B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表 [ n(%)]
注:相较于B组,P<0.05;
2.2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对比
从表3的对比数据中,可见A、B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患者接受护理后,B组患者在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上的表现都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意义。
表3 A、B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比较表
组别时间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mmHg)心率(次/min)
A组护理前 26.93±5.11 114.45±5.87 107.42±2.89
护理后 31.45±2.88 102.45±3.46 101.63±1.76
B组护理前 25.35±6.43 113.43±10.42 104.57±3.43
护理后 45.21±1.54 91.45±5.54 80.21±2.29
注:A组护理前相较于B组护理前,P>0.05;A组护理后相较于B组护理后,P<0.05
3讨论
近年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人数逐渐增加,危害着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
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运动功能明显下降,甚至不能自理日常生活。
老年群体往往存在着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问题,这也导致慢性心衰难以治疗。
目前,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上主要是药物治疗,并配以合适的护理。
日常的护理通常是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护理,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及时发现避免各类疾病,但并无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针对性护理,也就导致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十分缓慢。
而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给予合适的运动指导。
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且患者在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上也有更佳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刘熔雪, 梁婷, 王英. 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3):265-267.
[2]梁月琨.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3):162-163.
[3]叶磊, 王秋莉, 周意,等. 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