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研究

合集下载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赵冬琰;武亮;胡菱【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肺运动康复组及对照组均进行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4周的心肺运动康复训练,在入组时及干预结束后2周随访,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量表评分.结果与入组时相比,4周干预后心肺运动康复组较对照组SDNN明显升高:111.77±11.00ms:100.76±5.6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mSSD明显升高,38.41±5.53ms:32.63±6.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2周后随访进行MLHFQ评分,两组患者MLHFQ评分:36.00±4.47:40.1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运动康复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8(016)001【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心肺运动康复;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作者】赵冬琰;武亮;胡菱【作者单位】北京小汤山医院 102211;北京小汤山医院 102211;北京小汤山医院102211【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肺疾病的最终转归,患者心肺功能下降,由此引发的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甚至最终导致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疾病反复加重,患者反复住院,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1]。

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与神经体液代偿有关。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可以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指标。

运动康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运动康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续 30—40 rain,每周 5次 ,每 2个 月 随诊 指 导至 6个 月。对 照组按 医嘱 常 规 药 物治 疗 。康 复 组 3例 (心 功能 Ⅲ级 )因 心力 衰 竭症 状 加 重 而 终 止运 动 训 练 。 在进行康 复训 练 时 应 注 意 心理 护 理 ,定 期 进行 健 康 宣 教 ,消 除患者 紧张 、焦 虑 、恐 惧 、烦 躁不安 的心 理状
= 0.05。
2 结 果 2.1 心 功能 指 标 两组 治 疗前 后 心 功能 指 标 比较 见表 1。
表 1 两 组 治 疗 前后 心功 能指 标 比较 ( 4-¥)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P<0.05, P<0.Ol;与治 疗前 比较, P<
[基金项 目]唐山市科研立项课题(06134601 B-33)。
检测项 目
康复组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6min步行距离(m)205.6 ̄65.8 385.3 ̄71.0 206.4 ̄66.8 243.9 ̄76.5
MHL评分
40.3±11.8 18.9±7.5 39.7±13.5 30.7±后 比较 .‘P<0.O1
3 讨 论
目前 心力衰 竭 的康 复治 疗 缺 乏 标 准 化 方 案 ,仍
处 于多元化 阶段 。本研究 中我 们进 一 步验 证 运动 康
复对 CHF患者 的可行性及f临床应用价值 。但值得
注意 的是 ,在实施运 动康 复方 案前 ,应 向患 者 及其 家
属充分说 明运 动 训 练 的重 要 性 和 意义 ,取 得 他 们 的
态 。 1.3 观察指 标 心功 能评定 :使 用美 国 Philips公 司 生产 的 HP5500型 超 声 心 动 仪 测 定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EVEr)、左 室 舒 张 末 径 (LVDED)、E/A 比 值 ;运 动 耐量 :实验 开始前 及 6个 月后分别 测试 6 min步行 实 验 ,观察 前后 6 min内步 行距 离 。生 活质 量 评定 :应 用 明尼 苏达 生 活 量 表 (MHL评 分 )…对 所 有 患 者 在 人选时 和治疗 6个 月后进行 生活质 量 问卷 调查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方 差分析 检 验 ,所有 数据均 以 ±s表示 。检 验水 准

运动锻炼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运动锻炼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c o n t r o l l e d t i r a l s . 中文检索词 : 有氧锻炼 、 有 氧运动 、 运动训 练 、 运 动锻炼 、 心衰、 脑钠 肽、 心室射血分数 , 并辅 以文献追溯及手工检
索 的方 法 。 1 . 2 统 计 分析
本研究 采用 B e g g法和 E g g e r 法 对发表性 偏倚进 行定 量化 检测。 P >0 . 0 5 , 不存在发表性偏倚。 反之 , p <0 . 0 5则存在发表性
有 6个 试 验 报 道 了 试 验组 与对 照组 基 线 水 平 大 致 相 同 。本 研 究
1 . 1 检 索 策略
系统的检索包括 P u b M e d 、 H i g h Wi r e 、 G o o g l e S c h o l a r 、 中国知 网 。英文 检 索词 : E x e mi s e , E x e r c i s e t r a i n i n g , A e ob r i c e x e r c i s e
偏倚 。统计 分析得 出 : B e g g法检验 , N T — p r o B N P : p = 0 . 8 8 1 , L V E F :
N T - p r o BN P , L VEF ,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 Me t a - a n a l y s i s , r a n d o mi z e d
有5 个 高质量 的研究 ( 兰3 ) , 9个低质量研究( <3 ) 。
2 . 4 发 表 性 偏 倚
搏击 ・ 体育论坛
第5 卷 第4 期
【 运动人体科学 】
运 动锻炼对慢性心衰患者心 功能影响 的 Me t a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摘要】老年慢性心衰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而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力。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不适。

运动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作用,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运动康复护理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疾病风险。

长期的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运动康复护理方案,个性化服务,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PositiveButton【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并发症预防、长期康复、重要性、发展方向、观点总结。

1. 引言1.1 介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情况老年慢性心衰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炎等。

患者常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导致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容易出现猝死等严重后果。

在不断老龄化的社会中,老年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1.2 介绍运动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患者的心肺功能得以提升,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减轻,从而减少了心脏负担,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这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生活质量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并发症,改善心理健康,实现长期康复。

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研究

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研究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复杂、最普遍、最古老的一组临床表现,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其5年的生存率和恶性肿瘤相当。

对于心衰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更重要的是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让其平稳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所以,要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的心脏康复,包括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监测、一般药物治疗、患者教育、定期门诊复诊以及运动康复等。

其中,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是心力衰竭治疗的主要目标。

一、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心力衰竭病人有明显的疲倦、呼吸困难等表现,所以他们所能承担的运动负荷通常较小,即便接受了强化的药物治疗,也常常无法得到彻底的改善,生活品质有明显的下降。

而运动康复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改善病人的运动耐力,可以缓解或消除呼吸困难和疲倦,运动耐力的增强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缓解压力,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耐力锻炼可以提高心脏病人的有氧代谢能力15~30%,而锻炼是改善病人身体状况的最好方法。

Belardinelli等在一个以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为对象的随机控制试验中,发现经过2个月的锻炼,病人的心脏缺血和舒张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Hambrecht和他的同事们的调查表明,运动训练使患者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峰值心排血量也增加,但是,更多的是由于周围的血液循环后的压力而导致的。

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持续的运动中,左心房重塑可以被扭转,并且在心脏收缩及舒张的后期体积会有明显的降低,同时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通过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运动恢复,能有效地改善通气量与CO2排放的不正常联系,改善整体的通气效果,缓解病人的呼吸障碍等。

二、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2013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成人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建议,对于心力衰竭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选择进行运动康复,主要适应症为:稳定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心力衰竭治疗稳定后3~4周,以及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等。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改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改善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可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02
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 分析
患者生活质量的具体表现
1 2 3
身体状况
心力衰竭患者通常表现为疲劳、呼吸困难、水肿 等症状,这些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 动能力。
心理状况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情绪问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 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当前研究的重要性
了解现状
当前研究有助于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现状,以及他们的生活质量 状况。这有助于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制定干预措施
通过了解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 理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65岁男性患者,因心力衰竭 导致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经 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后,生 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案例二
一位70岁女性患者,因长期心力 衰竭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 ,经过心理疏导和生活方式调整 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未来改善生活质量的展望与方向
心理支持
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 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 来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心 理健康水平。
03
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 策略与建议
药物治疗与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患者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药物 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衰的发作,从而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利尿剂引起的电 解质紊乱、洋地黄类药物引起的中毒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和种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进行一般日常活动,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6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康复组6MWD较干预前提高,且康复组6MW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MLHFQ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改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冠心病;心力衰竭引言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0.77%,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且容易导致各类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当前临床工作中,针对该病的治疗仍然以常规用药为主,旨在帮助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不过对于一些本身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而言,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在其基础上配合实施其他方法干预已成为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必要手段。

临床资料显示,运动康复干预在改善机体多脏器及多系统方面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尤其将长期运动干预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中可发挥较强的作用。

本文拟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且临床症状稳定,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均为稳定期。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崔荣,张姝,吴丽英,付琳,张思宁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使用运动康复治疗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运动康复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实验距离、疾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临床效果(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恢复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MLWHFQ生活质量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恢复治疗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量,从而改善心功能、生命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生活质量;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5(b)-0036-05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UI Rong, ZHANG Shu, WU Liying, FU Lin, ZHANG Sin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study group (sport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30 cases each, to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distance of 6 min walking, and the effect of dis‐ease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93.3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454,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covery level of 6 MW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LWHFQ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sed, and 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exercise energ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us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 Quality of life; Cardiac function老年群体各种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呈下降趋势,当抵抗力较差时,身体伴随的疾病也会随之变多,其中慢性心衰对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患者及家属都应该及早认识发病特点,以便于及时救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4.03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2019-1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6T09:26:05.34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作者:田蓉
[导读] 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运动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都比较高。

湖南旺旺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6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8例,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采取运动康复训练,分析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社会需求、以及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也要比常规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运动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都比较高。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心功能;生活质量
引言
老年慢性心衰是一种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心肌梗死、心肌病、以及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造成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肌结构和心功能发生变化,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体潴留、以及呼吸困难等,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应该注重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疾病的发作次数和死亡率[1-2]。

因此,需要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6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对其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分析训练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6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38例,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8.6±2.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6±1.3)年,实验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1±3.2)岁,病程0.8~7年,平均病程(4.3±1.2)年,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效果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主要包括:疾病知识教育、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以及运动训练等。

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运动康复训练,主要包括:首先,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运动康复训练方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期运动量不宜过大,然后逐步调整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其次,对于病情不是非常严重的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其进行充足的休息,运动训练以室外步行为主,每次步行1000米左右,然后可以进行上下楼训练,每天2次,另外,还可以进行太极、气功等方式提高患者对运动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人员要确保其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运动康复训练以室内为主,可以先进行简单的站立,然后进行移步训练。

对于病情非常严重的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其进行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对其各个关节部位进行按摩与训练,病情有所好转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其自主进行关节运动逐步到站立和移步。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2)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社会需求、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表示为(),用t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运动康复训练是临床医学中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训练,逐步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而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改善和恢复疾病情况与身体健康[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了运动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社会需求、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也要比常规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运动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提高骨骼肌供血量,促进患者身体代谢恢复正常,调整血管功能,进而起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提升其生活质量,说明运动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运动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都比较高,值得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昊. 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BNP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7,28(15):2440-2443.
[2]刘海,刘娟,丁星华,等. 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2017,37(8):781-783.
[3]李明娥,王梅林,霍红梅.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0,50(29):2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