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病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
护理实践对慢性病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护理实践对慢性病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一、慢性病患者康复的现状慢性病是指(病情)难以短期治愈或者有极高的复发率的疾病。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脑血栓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持续存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公共医疗系统造成沉重负担。
因此,慢性病的康复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尽管康复治疗目前的效果还比较有限,但护理实践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护理实践对慢性病患者康复的影响1.规律生活对康复的影响作为一种长期疾病,慢性病的康复需要患者长期接受各种治疗和管理,如果没有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康复难以稳步进行。
有研究表明,规律的作息可以降低患者抑郁、焦虑和疼痛,提高身体免疫功能。
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可以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规范的饮食和药物服用时间。
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规律的生活方式。
2.护理干预对患者安心的帮助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常常会有害怕复发、自责、焦虑等心理障碍。
在此情况下,护师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在关注患者的基础上,与患者建立互信和亲密的交往关系。
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3.护理干预对疼痛的缓解疼痛是慢性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对于慢性疼痛,护士需要多角度、多维度的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的强度、发作频率、特点、位置等。
针对不同的疼痛原因,护士可以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如物理治疗、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三、如何提高护理实践的效果1.护士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护理实践必须具备专业性,这需要护士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
同时,敬业精神是提高护理实践效果的关键所在,护士需要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了解患者的真实需要,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2.密切配合医疗团队护理实践和医生团队紧密配合,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
护士需要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有清晰的认识,主动沟通和协作。
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护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治疗方案,有效地实施护理方案,如规律的用药、病情评价、健康教育等。
心脏运动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心脏运动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影响赵美;秦渤;范晓英【期刊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24)1【摘要】目的研究心脏运动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脏运动康复训练。
记录两组不同时点的心肺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心率(HRmax)、无氧阈耗氧量(VO_(2)AT)、最大摄氧量(VO_(2)max)]、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运动能力[运动耐量、6分钟步行实验(6 MWD)]、SAQ评分。
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LVEF、VO_(2)AT、VO_(2)max水平有所提高,HRmax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相比,观察组干预后LVEF、VO_(2)AT、VO_(2)max 水平较高,HRmax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SAQ各项目评分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干预后SAQ各项目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6 MWD、运动耐量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干预后6 MWD、运动耐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运动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其心肺功能、运动耐量和自理能力,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4页(P7-10)【作者】赵美;秦渤;范晓英【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不同运动强度下心脏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2.基于心肺运动测试下心脏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变化的影响3.体外反搏联合运动康复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4.分阶段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5.心脏运动康复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摘要】老年慢性心衰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而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力。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不适。
运动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作用,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运动康复护理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疾病风险。
长期的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运动康复护理方案,个性化服务,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PositiveButton【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并发症预防、长期康复、重要性、发展方向、观点总结。
1. 引言1.1 介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情况老年慢性心衰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炎等。
患者常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导致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容易出现猝死等严重后果。
在不断老龄化的社会中,老年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1.2 介绍运动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患者的心肺功能得以提升,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减轻,从而减少了心脏负担,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这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生活质量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并发症,改善心理健康,实现长期康复。
运动康复论文-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论文

运动康复论文-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运动康复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对伤病或伤残者采用各种运动方法,使其在身体功能和精神上获得全面恢复,使他重返社会,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运动康复论文,希望对大家这一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运动康复论文最新范文10篇之第一篇:有氧康复运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取有氧康复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诊治的86例CHF患者为参研对象,遵从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有氧康复运动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心功能分级、脑钠肽和6分钟步行距离。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脑钠肽水平以及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参照组,P0.05,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有氧康复运动应用在CHF患者中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安全,值得推荐。
关键词:慢性心衰;生活质量;康复运动;治疗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常规资料86例参与研究的样本全部确诊为CHF,纳入起始时间在2016年3月,终止时间在2017年6月,划分成例数一致的两组,参照组女21例,男22例;中位年龄值(59.832.07)岁;NYHA分级:18例Ⅱ级,25例Ⅱ级。
观察组20例女,23例男;中位年龄值(59.652.12)岁;NYHA分级:16例Ⅱ级,27例Ⅱ级。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知情同意,自愿签署同意书;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参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扩血管、利尿强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采取有氧康复治疗,内容如下:①明确运动方案:依照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体化康复运动计划,其中NYHA心功能达Ⅱ级者可指导开展主动与被动肢体活动,于床旁坐立,至病情改善,心功能达Ⅱ级后再开展有氧运动。
②运动治疗内容:a.第一周:步行训练,每日一次,每次5~10min,运动2~3min休息1min,依照患者的耐受度将运动的时间由1~2min调整到6min.b.第二周:每周运动五次,每次20min,运动期间可适当休息。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用抗 心衰等药物 , 进行 康复训 练 , 不 而康 复组 除继续 服用抗
心 衰 药 物 外 , 上 坚 持 每 天 两 次 的运 动 行 走 , 加 以不 疲 乏 、 闷 胸 为度 。 护 士 每周 进 行 电话 随 访 , 后 观 察 结 果 。 3月 1 2 3 调 查 内容 : 验 开 始 前 及 3 月 后 , 别 行 6 n步 .. 试 个 分 mi
流程表进行康复护理指导 。 1 2 2 观察 方 法 : 1 卧床 时 间 , .. () 以第一 次下 床 时 间为界 。 () 2在我科 3 m 的走廊 内来 回走动 , 免外 界干 扰 , 0 避 患者 在 6 n内尽最大 可能行 走 , mi 必要 时 可调 整步 速 ( 有胸 闷 、 如 气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 对生 活质量 的影响 。方法 : 6 慢性心力 衰竭 患者 随机分为康 复 将 O例 组和对照组 , 3 。康复组采用 自行设计 的康 复护理流程进行早期 康复护理 , 照组行常规 护理 。结果: 各 o例 对 康复组
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 ; 平均卧床时 间、 院 日显著少 于对照组 ; 个月 6 n步行距离显著 长于对 照组 , 住 1 mi 日常生活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1 年第 2 卷第 7 00 3 期 JMe ho & P a o 2 , n 7J 】 0 0 d er T rc 1 3 N ,u 2 1 V .
83 6
・护理、 复与健康教育・ 康
慢性心 力衰 竭患者 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 的影响
石秋 菊 河南 省三门峡市中医院 4 2 0 70 0
2 1 两组平均 卧床 时间、 院 日、mi 行距 离比较 . 住 6 n步
表 1 。
探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探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6-07T10:05:57.8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国晶施冰通讯[导读]探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国晶 施冰通讯(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健康医学科;北京100700) 摘要:目的:就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采取呼吸训练,观察组50例采取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就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在本次医学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peak V02/kg、MET以及最大吸气压等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给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的康复治疗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跟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八段锦;呼吸训练;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多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与乏力等。
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
八段锦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健身功法,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期间通过联合呼吸训练与八段锦的方式,可以让患者的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进一步提升,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选取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就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68.95±5.16)岁,病程时间1~8年,平均病程时间(3.61±1.58)年;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68.99±5.29)岁,病程时间2~8年,平均病程时间(3.56±1.55)年。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进行一般日常活动,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6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康复组6MWD较干预前提高,且康复组6MW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MLHFQ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改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冠心病;心力衰竭引言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0.77%,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且容易导致各类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当前临床工作中,针对该病的治疗仍然以常规用药为主,旨在帮助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不过对于一些本身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而言,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在其基础上配合实施其他方法干预已成为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必要手段。
临床资料显示,运动康复干预在改善机体多脏器及多系统方面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尤其将长期运动干预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中可发挥较强的作用。
本文拟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且临床症状稳定,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均为稳定期。
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运动

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运动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冠心病成为目前中国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为4.1%,较以往有所下降。
但我国仍面临着高患病率、高再入院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
心力衰竭往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后的战场,但在这场战役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如何延缓心衰发展进程、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减少再入院率,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等。
1.心脏康复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组成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可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
心脏康复是指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各种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饮食指导、规律服药、宣传教育、定期监测各项指标等,既包括心脏疾病预防及前期功能锻炼,还包括心脏疾病后期功能恢复,全程全面关注患者,帮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2]。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主要为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
人员构成方面,心脏康复团队一般由心血管科医师、治疗师、营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组成。
2.运动康复是心衰康复的核心内容在心脏康复中,运动康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IA类推荐。
运动康复对心衰患者的确定效果主要有: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提高骨骼肌肌力何耐力,以及改善骨骼肌氧化酶活性等;可能带来的效果有:提高心排出量,改善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容量,降低血浆神经激素水平,改变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和抗炎等。
虽然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为了顺利执行运动方案,必须在运动处方制定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对患者病史资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体适能的评估,严格把握运动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争取最小风险最大获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病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17T12:07:54.9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作者:蒋敏
[导读]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这一方面,为改善老年慢性病状况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出宝贵意见。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运动护理对于患有慢性病心衰的老年病患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病心衰病患90位,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45人,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的为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加常规护理的模式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病人的各项数据和护理有效率。
结果:在为期4周的护理之后,两个组的患者在总有效率和患者体征上都有差异,在病人的心率、射血分数、动脉压等数据上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病患,总有效率也比对照组高(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老年病患改善心功能,促进病患病情好转。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运动动康复护理;影响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455-01
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数量逐步增多,作为慢性病患病的高危人群,许多老年人都患有了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慢性病的治疗中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当前有不少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下降,患上了慢性心力衰竭,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慢性病心衰主要是由于原发性心肌病变以及长期的心肌压力和心肌负荷导致的,表现为心肌的收缩能力降低和减弱。
对于慢性病心衰患者的护理主要是促进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而本文就从运动康复护理的角度,探讨分析其对老年慢性病心衰病人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病心衰病患90位,他们的年龄在54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60.21±3.53),其中:男性有49人,女性有41人。
对90位病患进行分组,每组分为45人,两组病患的一般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 05)。
在选取患者方面,遵循自主自愿原则,告知病人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并签订了同意书。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符合NYHA心功能等级分级标准Ⅱ、Ⅲ级,而且病患都具有正常的语言能力和意识状态。
1.2方法
首先,在护理开始前记录所有病患的检查数据以及进行六分钟的步行测试,记录下测试结果所体现的病患心功能情况。
然后,再开始对两个组的病患进行分别护理,其中一组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加常规护理的模式为观察组。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后,对比两组病人的各项数据和护理有效率。
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和日常生活照顾,告知病人一些慢性病心衰护理的基本知识和程序。
运动康复护理主要是由医生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案,然后让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实施,训练的内容主要是指患者在20分钟到半个小时内完成五十到一百米的运动量,根据患者的运动速度和能力进行具体调整,一般以病人身体可以承受的最大速度来进行。
此次在给观察组进行运动康复护理时,以4周为限,第一周运动三次,第二周运动4次,第三周运动5次,第四周运动5次,运动结束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体制,如有不舒服的,在下次适当减量,如果没有,可以适当增量。
1.3效果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中,对病人护理后的效果评价划分为三个级别,一是显效,病人的心功能恢复到了Ⅰ~Ⅱ级,病人可以生活自理;二是有效,病人的心功能得到了部分改善,可以部分生活自理; 三是无效,病人的心功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和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表示计量资料,X2检验为组间比较,P<0. 05则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老年慢性病心衰病人经过了四周的护理之后,再次进行体征检测,通过对比,得出相应数据,在观察组的结果在显示有34位患者显效,有8位患者有效,无效的有3位,观察组护理的总体有效率是93.33%。
对照组中,有25位显效,有11位有效,有9位患者无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由此可见,加入了运动康复护理方案的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 05)。
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在护理前的检查中,两个组的所有病人的心率、射血分数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护理后的检查中,观察组患者心率、射血分数和平均动脉压都比对照组要好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伴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心脏泵血功能就会慢慢降低,这给临床治疗增加了不小的挑战。
当前,在治疗慢性心衰疾病的主要方式是以药物配合护理来进行的。
常规护理是在护理中是以预防各种疾病发生为主,缺乏对肢体方面的专门护理,也没有特别针对患者的行动能力方面的训练,病人的日后生活质量没有得到保障。
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运动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慢性病心衰病患的心功能,证实了运动康复护理有效性。
在常规的护理过程当中,老年病患长期的卧床不起,全靠护理人员进行日常生活的照顾,缺乏主动运动的意识,同时也存在了一些少运动缓解心衰的观念,其实不然,事实上缺少运动、长时间的卧床可能引发静脉血栓方面的并发症,还会使得老年病患的运动耐力下降。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让老年慢性病心衰病人从中发现运动之于康复和改善身体状况的重要性,在研究中,观察组在四周的治疗护理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其患者的心功能确实得到了更为明显的改善,同时还可以预防静脉血栓、便秘等疾病的产生,也让患者在行走运动中找回信心,带领患者以更积极的心态进行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表明运动康复护理在帮助病患恢复心功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表明了患有慢性病心衰的老年人需要转变观念,通过适当运动来提高自身心功能,也能通过运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老年慢性病相关医疗护理的工作仍
在不断探索当中,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这一方面,为改善老年慢性病状况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王利华,梁雁,王丽红,等.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行为对心肌耗氧量及血压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 32(6):1176-1178.
[2] 熊丽丽,张颖,苏增锋,等.心踝血管指数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效果中的评价与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 16) : 1444-1446.
[3] 葛丹,姜红,刘桂芳,等.运动康复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 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