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起源 语音和语义的关系

合集下载

语言学史概要重点

语言学史概要重点

语言学史概要重点一、语言学的起源在人类历史上,语言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大约两千年前的古印度。

当时,印度的婆罗门阶层开始研究梵文语言,探讨语言规律。

此后,受到梵文语言研究方法的影响,语言学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语言学的发展1. 欧洲语言学欧洲的语言学起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在哲学研究中提及语言,开启了欧洲语言学的先河。

之后,欧洲的中世纪天主教会也在研究拉丁语等语言。

直到20世纪初,欧洲语言学家才真正开始进行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方面的研究。

2. 美国语言学美国语言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当时美国开始进行语言普查,研究各地语言的分布与演化。

20世纪初,美国大学开始设立语言学系,逐渐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1. 结构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它主要研究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结构方面的内容。

2. 生成语言学生成语言学主张从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等角度来研究语言,它认为语言是人类智力的产物,需要通过特定的规则来描述。

3. 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的实际应用,理解语言使用者的意图、情感等诸多方面。

四、语言学的研究成果1. 语音学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发音规律,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音节、音调、语音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2. 词汇学词汇学主要研究单词的含义,探讨如何从单词中推导出词性、语法等方面的信息。

3. 语法学语法学主要研究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规则。

4. 语义学语义学主要研究语言的意义,探讨语言中词汇、句子等单元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对语言学的影响语言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对社会、文化、科学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1.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使用的社会因素,包括口音、方言等方面。

它为语言的教育、规范化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持。

2. 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它将语言学方法应用到计算机程序开发中,致力于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及问答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及问答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导言1. 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 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 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 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7.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 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语言学语音学与语义学的基本概念

语言学语音学与语义学的基本概念

语言学语音学与语义学的基本概念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旨在理解语言的起源、结构和发展,以及语言在社会和个体中的作用。

语言学可以分为多个学科领域,其中语音学和语义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语音学是语言学中研究语音和语音系统的学科,涉及到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它主要关注语音的物理特性和语音音位的研究。

语音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包括音素、音位和语音。

音素是语音学中最基本的单位,是语言中具有区分意义的最小音段。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音素系统,可以通过音素进行语音的分类和比较。

音位是指一个语言中具有意义差异的音素,它是词汇中音素的具体表现形式。

通过对音位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语言中的音位规则和音位的变体形式。

语音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音感知和产生的研究。

语音感知涉及到人类对语音的听觉知觉和处理过程,包括语音辨认、语音分类和语音联想等。

语音产生则是研究人类如何通过声音的产生器官(如喉头、口腔等)产生语音的过程,以及语音的声学特性。

与语音学相对应的是语义学,它是研究语言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关系的学科。

语义学通过研究词汇和句子的意义,揭示语言中的语义规则和语义结构。

语义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包括词义、句法和语言意义。

词义是语义学的基本单位,它涉及到词汇的本义、引申义和隐喻义等。

词义的研究可以通过语境分析和语义关系的建立来进行。

句法是研究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学科,它涉及到词类、短语、句子成分的分析和描述。

语义学还通过研究句子的语义结构和句法规则,分析句子的意义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也包括语言意义的组织和推理。

语言意义的组织包括语义关系、语义场和语义网络的建立,以及语义规则的运用。

语义推理则涉及到语义逻辑和语义推导的研究,通过语义关系的推理和语义规则的运用来理解和表达语言意义。

综上所述,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语音学和语义学。

通过语音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语音的产生和感知规律。

通过语义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关于语言学的科普问题

关于语言学的科普问题

关于语言学的科普问题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主要关注语言的起源、结构和功能。

下面是关于语言学的一些科普问题及简要回答:
1. 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通过语音、文字、手势等形式传递信息。

2. 语言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语言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分支: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等。

3. 什么是语音学?
语音学是研究语言中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的学科,研究音素、音系、音调等内容。

4. 什么是语法学?
语法学研究语言的规则和结构,包括句子的构成、词汇的分类与搭配、语态、时态、语法关系等。

5. 什么是语义学?
语义学研究语言中词汇和句子的意义,探讨词义、句意、逻辑关系等问题。

6. 什么是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情境和意义,关注说话者意图、语境和交际功能等。

7. 什么是文化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文化。

8.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语言?
语言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因素造成的,不同地区和文化群体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系统。

9. 语言如何形成?
语言形成有多种理论,常见的有"演化论"和"社会交互论"。

演化论认为语言是逐步演化发展而来的,而社会交互论则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

10. 人类是否是唯一拥有语言的物种?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是唯一拥有复杂语言能力的物种。

其他动物也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但没有像人类语言那样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

《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

《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20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它是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低级动物的根本特征。

言语:是个人对语言运用的行为和结果。

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二是指人说出来的话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

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又称现代语言学。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

他首先区别了语言和言语。

其次,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第三,他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批判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观点,建立了生成语言学。

他认为,人脑有一种天赋的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当输入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它会加以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生成新的句子。

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

他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

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就是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这里的语言指的是“人类语言”,或称“自然语言”,与之相对的是“动物语言”、“人工语言”等。

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本体,但是语言学所关心的又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语言,其他同语言相关的领域,也是语言学关心、研究的对象。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一、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源自于人类对语言的研究。

古代语言学的发展始于语言的文字的出现,当人们开始用文字记录语言时,才有了对语言符号的研究。

古代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学和语法学两个方面,即语言的意义和结构。

古代近东文明中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都是人类语言发展早期的文字系统,对研究古代语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同时,古代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规律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如梵语的声韵学、古希腊语的句法学等。

二、语音学的兴起和发展语音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中的音素和音韵规律。

语音学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兴起,并随着实验方法的引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语音学的发展初期,主要集中在音素的分析和分类上,即将语言中的音素进行系统化的描述和归类。

随着实验方法的引入,语音学开始把重点放在语音的物理性质和声音产生过程的研究上。

通过声学分析和实验,语音学家们开始研究语音的频谱、共振和声带振动等特性,深入探讨了语音的声学基础。

三、语义学的发展语义学是语言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语义关系。

从古代起,人们意识到,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因此开始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语义规律。

在语义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如逻辑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义学等各种流派。

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语义学也逐渐从传统的基于逻辑的研究转向了更加注重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

四、语法学的演变语法学是语言学中的核心分支,它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句子的构成规律。

从古代起,人们就开始研究语言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词的形态和句子的句法结构。

在语法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古希腊语的语法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方面,而句法学的发展则开始于中世纪。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兴起,语法学逐渐从一个描述性的学科转变为一个规范性的学科,同时也更加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语言反映结构规则→语法发展最慢 (3)社会制约性
2、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不直接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1)特殊内部规律(个别语言或方言本身的发展规律) 不同语言的表现不同(俄语无量词;汉语量词多,少形态变化) 汉语中的特殊内部规律: A、腭化规律:中古 “见组”[k k’ g x]和 “精组”[ts ts’ dz s x]在[i][y]前时,变成舌面音(腭音) B、普通话闭音尾音节减少。[-p –t -k][-m –n -ŋ]合并。 C、浊音清化规律。 D、双音化规律。
语言发展的规律
一、语言发展的原因
1、外部原因→社会发展的影响(语言的社会性) 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首要原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社会的任何变化 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社会分化、统一、接触直接影响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以 社会的发展并非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影响语言发展的外 因,必须通过内因(语言内部的矛盾运动)发挥作用。
二、语言发展的具体表现
语言发展包括个体要素的发展和整体系统的发展。 个体要素的发展:临时性变化→个性特点,尚未固定 历史变化→语言结构内部的演化和更替→ 历史固定下来的语言事实,新旧要素的演变 临时变化与历史变化是辨证统一的,其中,历史变化是语言发
展的主要内容;临时变化可以转化为历史变化: 言语成分→临时变化→语言成分→历史变化 整体系统的发展:共时变化 历时变化
语言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
1、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 本条件
2、语言发展不平衡→语言各要素中,语法发展最慢,词汇发 展最快
3、不同语言的发展差异很大→原始语言应该是一致的,随着 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语言

语言的起源和演变

语言的起源和演变

语言的起源和演变2011040910326 英语3班封怡帆内容摘要:语言是离不开语言是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变化对语言的变异有着重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越来越细致复杂,向社会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的不断丰富,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一、语言的起源1、18世纪以前——语言神授说自远古以来,人类就一直为这个问题所困惑。

初民社会普遍相信,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某种神力的创造,所以人的语言理所当然地被看作这一神力的恩赐。

在西方,典型的语言神授说见于《圣经》,并且由于《圣经》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成为从宗教到学术各界的正统说法。

直到17、18世纪,语言神授说仍主导着大多数学者的思维。

2、18世纪——语言起源的科学探讨的开始同时,一些有头脑的学者开始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其中最有名的三位是:孔狄亚克(E. B. de Condillac 1714-1780),卢梭(J. J. Rousseau 1712-1778),赫尔德(J. G. von Herder 1744-1803)。

孔狄亚克在《人类知识起源论》(1746)中探讨了语言起源问题;卢梭在1754年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论及同一问题,后来又专门写了一本《论语言的起源》,在他逝世四年后问世。

18世纪中叶以后,语言起源问题已成为欧洲学界关注的焦点,许许多多学者加入了辩论的行列。

1769年,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甚至决定设立专奖,以征求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最佳解答。

来自欧洲各国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这场竞争。

一年后,最终有三十篇论作呈交科学院。

在这些用德文、法文、拉丁文等写成的作品中,有六篇受到评审人士称赞,还有一些被认为写得不错,但是获得科学院奖并由科学院指定出版的只有一篇,那就是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

3、19世纪——“一项不体面的活动”(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使得人们对语言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对具体语言的特点及语言亲属关系的关注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起源语音和语义的关系作者崔长虹语言的起源学说有很多种,如摩声、感叹、喊叫、手势等等,但是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将语言的起源解释完美的,然而,这些学说又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认为语言是由摩声、感叹、喊叫、手势等等很多不同方式自然而然起源的,不同方式起源了不同类别的语言词汇,以摩声方式起源了摩声类词汇、以感叹方式起源了感叹类词汇等等,这些不同类别的词汇组成了我们现在的语言词汇。

下面就语言起源的手势说再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语言和手势语言有什么联系?(一)我们人不论你是用语音语言交流,还是用手势语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语音语言和手势语言共同使用的现象。

1、我们与语言相通的人在用语音语言交流的时候,经常会伴随着手势语言的使用。

例如:我让你过来,我会说:来来……,同时,手还会做出来来……的手势,这样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

2、我们与语言不通的人是如何来交流的呢?毫无疑问我们这时候自然而然地是用手势语言来交流,这是不需要学习和思考的,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时候,尽管我们知道对方听不懂我们的语言,但是,我们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同时还是会说出和手势语言语义相同的话。

例如:我和你的语言是不通的,我不会你的语言,你也不会我的语言。

我让你过去,我会自然而然地用手做出让你过去的手势,同时,尽管我知道你是听不懂我的话的,但是,我还是会说:过去过去……,这样的例子同样也是数不胜数的。

3、在以上的例子中,语音语言和手势语言共同使用的现象,是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语音语言,才发生的吗?不是的,聋哑人不掌握语音语言,但是,聋哑人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时候也会“说话”。

俗话说“哑巴爱说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聋哑人在“说话”,聋哑人所谓的“说话”,就是聋哑人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时候,其发音器官还发出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语音”。

(二)人们在交流的时候为什么会发生语音语言和手势语言共同使用的现象?我们从聋哑人的交流方式进行分析,聋哑人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时候,他的发音器官为什么会发出“语音”?我们知道聋哑人是听不到声音的,因此,他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时候,他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语音”,是他无意识的发出的(受过特殊教育的聋哑人除外)。

我们知道聋哑人和非聋哑人只是听力的不同、其它都相同。

所以,我们非聋哑人在没有共同语音语言的情况下,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同时,我们的发音器官也会无意识的发出语音。

这就是人们在交流的时候为什么会发生语音语言和手势语言共同使用的原因。

我们的语音语言和手势语言共同使用的这一交流方式自然而然的起源了语音语言。

二、语言的起源(一)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我与一位不会汉语的人在一起,我向他表达我要喝水的意思,我拿起水杯做了一个喝的动作,我同时还不由自主的说:喝。

这一动作和这句话我共同使用了两次,然后,我倒水、喝水。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向他表达我要喝的意思,我这次没有做喝的手势,我只是说:喝,对方这时候就给我倒了一杯水,并且也说:喝。

在这一例子中,我俩第二次信息的交流方式,是以语音代替了手势,语音和手势语言的语义这就结合在了一起,语言代替了手势,我俩之间这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共同的语言。

这就是语言“起源”的全过程。

我俩随着交流的增加,以同样方式产生的共同的语音词汇还有很多,如:吃、上、下、进、出……等等。

(二)我们的祖先在没有语言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来交流的呢?我们现代人之间在没有共同语音语言的时候是用手势语言来交流的,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时候,发音器官还发出一些语音。

我们知道我们人在进化的过程中是要遗留下来痕迹的,以这一观点倒推过去,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共同语音语言的时候也是用手势语言来交流的,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时候发音器官还发出一些语音。

(三)语言的起源我们的祖先在没有语言的时候,是用手势语言来交流的,在用手势语言交流的同时还伴随着发音器官发出的语音。

在交流的过程中某一手势和某一语音经过反复的共同使用,形成了固定的对应关系。

之后,再次发生这一信息交流的时候,一方不做手势只要发出语音,另一方就知道对方所要表达的手势语言的语义了,语音和手势语言的语义这就结合在一起了,语言这就产生了。

三、语言取代手势语言成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手势语言使用的局限性,有障碍物、天黑以及双手劳动时都无法使用。

而语言则完全克服了这些限制又方便易行,并且结合由摩声、感叹、喊叫等等方式起源的语音词汇,比手势语言更具丰富的表现力,因此,语言最终取代了手势语言成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从手势和语言的共同使用、到语言代替手势进行交流的这一进化过程,在我们对动物进行驯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例如:我们教一只小狗做某一动作,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所发出的信号是手势和口令共同使用来进行驯化的,驯化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只要发出口令小狗就知道我们的要求了……。

四、人类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种类的语言呢?人类之所以产生了不同种类的语言,这是因为语音在起源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的。

因为语言使用的社会性,所以语言在同一人群范围内又形成了统一的语言。

五、语音和语义的关系(一)语音动作的概念语音是由我们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不同的语音代表不同的语义,我们的发音器官之所以能够发出不同的语音,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双唇和舌头等能够做出不同的动作,如果没有双唇和舌头做出的不同动作,我们的发音器官就不会发出丰富的语音,我们将发音器官发出语音时双唇、舌头等做出的动作称为语音动作。

如:双唇(口腔)张开形状的大、小、长、短、圆、扁;舌头在口腔里做出的上、下、前、后、高、低的动作等。

(二)语音动作的形象性我们对部分语音动作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语音动作和手势语言的手势一样都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例如:1. 表达语义“上”,发音器官发出语音“上”,语音动作是舌头指向上方(舌尖接近硬腭前),手势语言的手势是手指向上方。

2. 表达语义“下”,发音器官发出语音“下”,语音动作是舌头指向下方(舌前接近下齿龈),手势语言的手势是手指向下方。

“上”“下”俩语音连起来发的时候,发音器官的两次动作经过对比,其动作和手势的一致性“表现”的就更明显了。

3. 表达语义“大”,发音器官发出语音“大”,语音动作是舌尖向上稍弯曲并与上齿龈接触,然后,舌头与硬腭向对分开,舌头与硬腭之间形成从小到大的空间,手势语言的手势是双手分别手指互相分开稍弯曲,掌心左右相对,两手接近,然后,两手向对分开,两手之间形成从小到大的空间。

4. 表达语义“小”,发音器官发出语音“小”,语音动作是舌头与硬腭接近(舌前与硬腭前接近),舌头与硬腭之间形成较小的空间,手势语言的手势是双手分别手指并拢,手掌稍弯曲,掌心左右向对,两手接近,两手之间形成较小的空间。

“大”“小”俩语音连起来发的时候,发音器官的两次动作经过对比,其动作和手势的一致性“表现”的就更明显了。

更多语音动作和手势语言的手势一样具有很强形象性的语音见《附录》。

(三)语音和语义的关系语音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发音器官发出语音时做出的动作形象的展示了语义。

语音和语义是一张纸的两面,形象的语音动作就是那张纸。

(欢迎赐教邮箱:changhongi@)附录语音动作和手势语言的手势一致的语音(以下手势语言的手势用“S”表示、语音动作用“Y”表示。

)(1)前(跟…后‟相反): S 手掌从靠近自己的位置伸到前方。

Y 舌头伸到口腔的最前边(舌前接触硬腭前)。

(2)后(跟…前‟相反): S 手掌从前方向后拉回来。

Y 舌头向后拉回来,拉到口腔的最后边。

“前”“后”俩语音连起来发的时候,舌头的两次动作经过对比,其动作和手势的一致性“表现”的就更明显了。

(3)长([chang] 长度大,跟…短‟相反): S 双手分别手指自然伸直并拢,掌心左右向对,双手指尖接近,然后,指尖带动双手分开较长的距离。

Y 舌尖与硬腭前接触,然后,舌尖与硬腭前分开较长的距离。

(4)短(长度小,跟…长‟相反): S 双手分别手指自然伸直并拢,掌心左右向对,双手指尖接近,指尖相距很短的距离。

Y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然后,舌尖与上齿龈分开很短的距离。

“长”“短”俩语音连起来发的时候,舌头的两次动作经过对比,其动作和手势的一致性“表现”的就更明显了。

(5)圆(圆形): S 双手围成圆的形状。

Y 双唇围成圆的口形。

(6)扁([bian] 物体平而薄): S 双手围成扁的形状。

Y 双唇张成扁的口形。

“圆”“扁”俩语音连起来发的时候,双唇的两次动作经过对比,其动作和手势的一致性“表现”的就更明显了。

(7)高(跟…低‟相反,由下到上距离远的):S 掌心向下,手指并拢,手掌稍弯曲并抬到较高的位置。

Y 舌中向上隆起并抬到较高(硬腭)的位置。

“高”的语音动作(舌头做出的形状)和手势做出的形状是非常相似的,舌头和手掌都是中间向上隆起。

(8)丘、岗、埂、鼓(鼓包)、圪(圪塔)、槛:其手势都和“高”相似,因此,语音动作也都和“高”相似。

(9)低(跟…高‟相反):S 手掌从较高的位置伸到较低的位置。

Y 舌尖从较高(上齿龈)的位置伸到较低(下齿龈)的位置。

“低”的语音动作(舌头做出的姿势)和手势做出的姿势是非常相似的,舌头和手掌都是前端稍向下倾斜。

(10)松(稀散,不紧密,不靠拢,跟…紧‟相反):S 双手手掌很松地挨着。

Y 舌头与硬腭很松地挨着。

(11)紧(跟…松‟相反):S 双手手掌很紧地挨着。

Y 舌头与硬腭很紧地挨着。

(12)挤(许多人、物很紧地挨着。

):S 双手手掌挤在一起。

Y 舌头与硬腭挤在一起。

“松”“紧(挤)”俩语音连起来发的时候,舌头的两次动作经过对比,其动作和手势的一致性“表现”的就更明显了。

(13)粗(跟…细‟相反:长条东西直径大的):S 双手围成粗圆筒的形状(双手相距距离比较大,以示直径比较大)。

Y 舌头两边向上弯曲,舌头与硬腭围成粗圆筒的形状。

(14)细(跟…粗‟相反:长条东西直径小的):S 双手围成细圆筒的形状(双手相距距离比较小,以示直径比较小)。

Y 舌头两边向上弯曲,舌头与硬腭围成细圆筒的形状。

“粗”“细”俩语音连起来发的时候,舌头的两次动作经过对比,其动作和手势的一致性“表现”的就更明显了。

(15)线(用棉或麻等制成的细长的东西):S 双手分别拇指与食指伸直并向对平行接近,中间留很小的缝隙,表示线的直径很小;两手食指平行接近,然后,向对慢慢拉开比较长的距离,表示线是长的。

Y 舌前接近硬腭前,中间留一条很小的缝隙。

(16)纱、丝、絮:其手势都和“线”相似,因此,语音动作也都和“线”相似。

(17)平(不倾斜,象静止的水面那样):S 掌心向上,手掌伸平。

Y 舌头伸平。

(18)直(不弯曲):S 手掌和手臂向前伸直。

Y 舌头抬起向前伸直(舌尖接触硬腭前),双唇有向前伸的趋势。

(19)弯(屈曲不直):手和手臂向前伸直,然后,手掌弯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