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力的测量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3—力的测量及三要素(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运动和力3.2-2力的存在——力的测量及三要素目录一、弹力及力的测量1.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力的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2.力的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力时不能超过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
(2)调零:使用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当调零。
(3)测量时尽量减少指针与面板的摩擦,秤钩、弹簧要与力的方向一致,即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施力。
(4)读数: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
3.弹性与弹力(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2)塑性:物体在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3)弹力: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叫作弹力。
如被拉长或压短的弹簧、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会产生弹力。
(4)弹力产生的必要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量(被拉后改变的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6)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教材剖析】[思考与讨论]教材P101能否将足球从合适的位置射入门内,跟他踢球时所用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三、力的示意图1.力的示意图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力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科学上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弹力-力的测量》教案

(弹力-力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弹性和弹力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简单现象;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2.经历通过实际情境感受弹力的存在进面获得弹力概念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和从现象中发觉并总结规律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难点)弹力概念的引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三、教学过程环节1:设疑导入播放视频撑杆跳高、跳板跳水等体育比赛场景,提出问题: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发动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di点后又会上升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引入本节课题环节2:新课展开(一)弹力1.形变的概念教师给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分别用力作用在橡皮筋、弹簧、橡皮泥、气球等物体上,物体有什么变化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思考、分析概括各物体受力后都产生了形变,但停止用力后有的物体能恢复原状,有些物体没有方法恢复原状。
教师给出弹性、范性、弹性形变、范性形变的概念。
并通过演示用力拉弹簧,弹簧不再恢复原状的情况得出结论:弹性形变具有肯定的限度。
2.弹力及弹力的方向教师向学生呈现教科书中图7-9所示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箭被高速射出是由于截对它施加了力,运发动被高高弹起是由于原床、跳板对他们施加了力,这都是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归纳出弹力的概念。
并对概念中一是要发生弹性形变,二是两物体相相互互接触重点剖析。
教师进一步出两个情境:(1)教师将粉笔盒放在讲台上。
提出问题:粉笔盒是否受到支持力讲台是否受到压力这两个弹力的产生是否也是物体发生形变的结果粉笔盒是否发生形变它的形变是向哪个方向的它要恢复原状,将向哪个方向对桌面施力讲台是否发生形变它的形变是向哪个方向的它要恢复原状,将向哪个方向对粉笔盒施力学生交流,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认识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弹力 力的测量》运动和力PPT课件

二 弹簧测力计
1.用途: 测量力的大小 2.原理: 弹簧受到的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 3.构造: 弹簧、刻度盘、指针、挂钩 4.使用: 使用前三看,使用时四会
做一做
1.用手拉测力计,感受2N、5N的力 各有多大。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根头发能承受 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想一想
➢悬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悬——测力计
原理: 弹簧受到压力或拉力
而发生形变,在一定范 围内,拉力或压力越大, 弹簧的形变就越大。
不同用途、不同形状的测力计
实验室常见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弹簧封闭在内部
单位 指针 刻度盘
弹簧 单位 刻度
拉杆 挂钩
拉杆 挂钩
4、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 直 ,待指针稳定后才读数。
用弹簧秤测量1个、2个、3个钩码的重力
弹簧伸长的长度 钩码的个数 测得重力的大小 (长、中、短 )
根据上述表格,你发现了:
弹簧秤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的差距
➢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 失,弹力就跟着消失。)
➢方向:与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
弹力的方向
放在书桌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
手对墙的压力
绳子对灯的拉力
弹力的方向总结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 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用手捏玻璃瓶, 玻璃瓶将发生微小 的形变.
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
初中二年级物理力的作用和测量

初中二年级物理力的作用和测量物理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它具有方向和大小。
在初中二年级的物理学习中,理解物理力的作用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初中二年级物理力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测量方法。
一、物理力的作用1. 推力:推力是将物体向着某个方向移动或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推力,比如推门、推车等。
推力的大小取决于推的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而方向则与推的方向相同。
2. 拉力:拉力是将物体从一个地方拉向另一个地方的力。
与推力类似,拉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拉的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
3.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使物体朝向地球的中心。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在地球上,物体的重力近似于其质量与9.8的乘积。
4. 弹力:弹力是物体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状的力。
当我们用手指按住弹簧并释放时,会感受到弹力的作用。
弹力的大小与被压缩或拉伸的距离成正比。
二、物理力的测量方法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理力的工具。
它由一个弹性弯曲的弹簧和一个指示器组成。
当受力作用于弹簧上时,指示器会指示出力的大小。
通过读取指示器上的刻度,我们可以准确测量出物理力的大小。
2. 弹簧天平:弹簧天平也是一种测量物理力的工具。
它由一个弹簧和一个指针组成。
当物体挂在弹簧上时,弹簧会被拉伸或压缩,指针会指示出力的大小。
通过读取指针指示的位置,我们可以获得物理力的大小。
3. 测力仪:测力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物理力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固定支架、一个测力传感器和一个显示器组成。
测力传感器可以将物理力转变为电信号,显示器则可以显示出力的大小。
测力仪可以在实验室等环境中精确测量物理力。
4. 水平力的测量:当需要测量水平方向上的力时,可以使用水平力测量仪。
它由一个可调节的平台和一个指示器组成。
通过调整平台的位置,使其水平,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在平台上,在指示器上可以读取到力的大小。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3. 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力的测量;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动脑思考的科学精神;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测力计的刻度表示方法。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包括测量前的准备、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量后的数据处理。
3.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分析。
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分析;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2. 实验器材(如钩码、绳子等);3. 数据记录表;4. 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测量方法,引出弹簧测力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2.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4. 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弹力力的测量》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教科版物理

测量电阻
实验方案
要测量 电阻R
=?
根据欧姆I =U/R 得到R =U/I
需知道: R两端的电压U
用电压表测 出
和通过R的电流I
用电流表 测出
实验电路图
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项目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电阻的计算:R
R1 +R2
=+R3 3
比比谁答的又快又准
1.电流表应怎样连接?
√A.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
XB.电流表与被测电阻并联
2. 电压表应怎样连接?
XA电. 压表与被测电阻串联
√B.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
X √ 3.电流表和电压表在连接时极性上有什么要求?
A.负进正出
B. 正进负出
4.实验时电源电压是3V, 未知电阻5~10Ω滑动变阻器大约20Ω, 那么电压表和电流表应选择?
需知道: R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R的电流I
有电流 表可测
如果: 未知电阻的电压
电阻的电压
= I可测,R,U
可求
未知电
电阻的电压
未知电阻
阻阻值
= 未知电阻的电流
与电阻并 联
安阻法实验电路图
表达式
安阻法测电阻小结
问题:没有电压表 设想:未知电阻电压 =电阻电压 方案:未知电阻与电阻并联
伏阻法测电阻
其他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拉力计
实验室里的各种弹簧测力计
当堂练习
1、关于弹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D 〔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 产 生弹力的作用 B、平时所说的压力、拉力等 ,就力的性质而 言都是弹力 C、同一个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 ,弹力就越大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有弹力
第3节 弹力 力的测量

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有的物体形变较为明显,有 的物体形变极其微小。
设 计 实 验
怎样验证用手按玻 璃瓶时,玻璃瓶发生 了微小形变?
1、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 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一般用符号N表示。
2、弹力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相互接触
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簧规格
实验次数 弹簧 横截面积 cm2 1 2 3 甲 乙 甲 1 2 1 弹簧原长 cm 10 10 10
弹簧的 现长 (cm) 15 15 20
弹力的
大小(N)
10 20
20
(1)分析比较实验1、2可得出结论 。 (2)分析比较实验1、3可得出结论 。 (说明:同种材料的弹簧横截面积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1.弹力的大小
作用在物体上的外 力越大,物体的形 变就越大,产生的 弹力也就越大。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 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塑料板上压的重物 越重,塑料板弯曲 大 得越_____
拉弹簧用的力越 大弹簧伸得越 长 ______
2.弹力的作用点:
桌面对书的弹力 (支持力)
弹簧的弹力公式—胡克定律
F k x
K—劲度系数(倔强系数),与长度、粗细以及材料都有关
x —形变量(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英国物理学家胡克(1635—1703)于1676年发表的,故称为 胡克定律。
课堂练习
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 0~5N 0.2N 量程为____,分度值为____,现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3.4
某同学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 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 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 测力计的求数是4.0N,则该物体 的重力( A ) A. 一定小于4.0N B. 一定等于 4.0N C. 一定大于4.0ND. 以 上三种情况可能都有
弹力-力的测量

课题弹力力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产生的,弹力伸长或缩短的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2.知道真正掌握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格和方法3.会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重点学会利用测力计难点清楚相互作用的关系预习导引分析图7-3-1和7-3-2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的弹力是怎么产生的?这些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谁?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3.一弹簧为研究对象,他受到压力和拉力的作用发生了形变,力越大形变越大,能否根据形变来测量拉力或者压力的大小呢?学生:疑惑的问题问题导学一、弹力活动1:1.观察课本P85图5-14,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填一填:这种因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是从力产生的效果而加以区分的,从实质上说,其实质就是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活动3:认识弹簧测力计观察图5-15及手中的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演示并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填一填:原理: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学生:理解与感受教师:方法、手段交流拓展观察弹簧测力(1)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2)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是多少?说明:弹簧测力计上的这个最大刻度就是量程,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不能它的量程,否则弹簧测力计会损坏。
(3)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说明:不同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应据刻度值和格去算。
(4)零刻度的调整当堂检测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__ ;实验室里常用测量力的仪器是_________。
2、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看清它的________ ,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________,否则将会________弹簧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你能举例说力: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
变 弹性形变: 撤消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 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叫弹力。
1.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三、相互作用的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
它的量程为_0_~5N__,分度值为 _0_._2_N,现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_3_._4_N。
2、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 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 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 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多努力一次。为了成功,你努力了多少次? 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 当你达到你的`梦想之前,他人对你的亵渎都是作为梦想所付出的代价,你必须接受它,不然,你的梦想都是单薄的。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穷人的苦恼在于没有选择,富人的苦恼在于有太多选择。 快去读书吧!书籍能让你充实,能给你带来快乐!——王玉春
身体健康,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孙子
学习进步!
三、相互作用的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有什么关系呢?
三、相互作用的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一 、弹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二 、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3.构造: 4.使用:观察、检查、测量、读写。
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C )
A、4.2N
B、4N
C、3.8N
D、无法判断
3、两组人拔河时,A组把B组拉了过来,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D )
A.A组拉B组的力一定比B组拉A组的力大
B.A组给B组一个作用力之后,B组给A组一 个反作用力
C.只有A组拉B组的力大于B组拉A组的力,A 组才能取胜
D.A组拉B组的力大小总是与B组拉A组的力 的大小相等
2、弹簧测力计 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
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
构造:
弹簧 指针 挂钩 刻度盘
2、弹簧测力计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观察: 量程、分度值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弹簧是否灵活 (3)测量: 不能超过量程
沿力的方向 静止或匀速拉 (4)读数:
三、相互作用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