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
高中语文情景化教学举例

高中语文情景化教学举例
情境化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和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所学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下面举一个高中语文情景化教学的例子。
例:教授《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情节
1. 设置情境: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红楼梦》中的相关场景,比如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片段,让学生对情节有初步的认识。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宝玉、贾母、王夫人等角色,根据书中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这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讨论与思考: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贾母和王夫人对宝玉的态度会有所不同?这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和家庭关系?这种情境下,宝玉的内心感受如何?
4. 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中与“宝玉挨打”相关的章节,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情节的前因后果,同时也可以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或评论,以拓展他们的视野。
5. 写作练习:最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宝玉挨打”的短文或感想,让他们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通过这样的情境化教学,学生对《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情节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兴趣。
情境化教学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基本原则。
接着阐述了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方法,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情境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总结了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意义,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语文课堂、实践应用、理论概述、基本原则、设计与实施、学生影响、案例分析、实践意义、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受到挑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课题。
将情境教学引入高中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为了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探索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本文将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探讨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意义和对学生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设计任务和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研究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意义重大,既可以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
深入研究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意义,不仅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绩、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影响,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学中模拟真实场景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际操作方法,并总结其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展望未来,情境教学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为学生打开更多语文学习的可能性。
情境教学法对高中语文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语文课堂、应用、学习兴趣、语言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操作方法、重要意义、未来应用前景、实际效果。
1. 引言1.1 了解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或虚构的情境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应用知识。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和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参与各种情境中的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实践中,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考,通过创设真实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情境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了解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为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理念与方法将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深入探讨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实现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和需求。
1.2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现状高中语文课堂是学生接受语言文学知识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境。
论高中语文新《课标》关键词之“情境创设”

论高中语文新《课标》关键词之“情境创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键词之一就是“情境创设”。
那么,什么是“情境创设”呢?为什么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如此强调情境创设呢?接下来,我们将会对这一关键词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情境创设”的定义。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情境创设”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材料选择、任务设计、课堂管理等方式,创设一个逼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生活、感受到情感、感受到真实的文学情境。
这些真实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语文所带来的美感、思考、人文精神等。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呢?教师需要做到材料选择的精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或者选取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实例或案例,通过这些材料营造一个真实、逼真的情境。
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任务。
通过任务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创设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语文的美感和魅力。
课堂氛围的营造也是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环境、调整课堂情绪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逼真的语文学习情境。
情境创设需要注重整合资源和建构场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实地考察等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更加生动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更加全面的体验和认知。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关键词之“情境创设”,凸显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取向,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情境创设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和认知。
也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与魅力。
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调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现代教育提倡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情境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1. 提倡以情境为中心的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语文。
可以通过朗读一段文学作品,然后邀请学生模拟其中的情境,展开情境演绎,从而增强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生动的情景来进行教学。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情景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名人演讲、纪录片等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营造出真实的语文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情境教学法可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语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情境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四、结语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丰富的语文学习情境,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为文章套上 《 我爱北京 天安门》 的曲 调 ;也有的在练 笔当中以散文化 的优
结束后 ,学 生研读课 文的兴趣 不减 , 有的甚 至还提前对鲁迅 的 《 《 药》 阿 Q 正传》 钼巴 皂》 等小说做 了进 一步
的阅读 与探讨 。
四. 系生活 ,导入问题之境 联
美的语言再现了 《 琵琶行》 的内容、
意境。
分体现了思维 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这
种穿越古今 的问题也将历史与现实链
三. 运用游 戏。导入推理之境
带入到古诗文 的意境之中 , 从而更好
学生的情绪 , 把情感和认知活动结合
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需要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 ,有 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
地体会诗 意、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
情。
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
生动具体的场景 ,引起学生一定的态
借助 图画 教学 不仅 适用 于 古诗 文 ,也适 用于小 说 。在教 短篇 小说 《 促织》一 课时 ,笔者运用 了数学 的 数轴来 组合 图形辅助学生理解小说的 情节特点。首先指导学生认 真阅读文
探
寻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曾 说 “ 年 们 青 ( 一7 1 I岁)喜欢利用任何事实和现象 5 来揭示 隐藏在人 的思想 中的最意想不
到 的因果联 系。 ”此 话揭示了青 年人
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各抒 己见。当学生 对人物有了较全面深刻 的分析后 ,笔
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全身 心投 入情感体 验的基础上 去思维 、想 象 、
创造 , 还让 学生在情境之 中巧妙地进 行了 “ 语感操练 ” 。
者顺 势再 引导 “ 话说 ,商场 如 战 俗 场 ,时光 流转到今 ,你是总裁 ,你会 选拔 哪些人作为你的下属 ,分别 给予 他什么职位 ,为什么 ? ”学生对这 个
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

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一、引言高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本文将探讨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方法,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情境创设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红楼梦》节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2.创设生活情境语文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语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茶馆》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茶馆场景,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3.创设多媒体情境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技术手段。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荷塘月色的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下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1.关注学生需求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注重情感体验情境创设应该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通过创设情感丰富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语文教学腾飞的翅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如: 在教 学《 孔雀 东南飞 》 , 时 为
了 让 学 生更 好 地 理 解 故 事 的主 题 , 我 在 课 前 播 放 了小 提 琴 协 奏 曲《 山伯 梁 与祝 英 台 》 ,在 优 美 的乐 曲声 中 讲 述
梁 山 伯 与 祝 英 台 的 故 事 。 由 此 引 入 《 孔雀 东 南 飞 》 的教 学 。由 于课 前 的 故
花 . 学 生 以 最 佳状 态投 入 学 习 。 使 如 : 学 《 塘 月 色 》 , 过 多 教 荷 时 通 媒 体 课 件 . 示 一 个 素 雅 、 胧 、 美 展 朦 静 的意境 . 表现 散 文 的 语 言 美 、 境 美 . 意 使 学 生 更 能 感 受 朱 自 清 散 文 的 独 特 的 艺术 氛 围 和 艺术 魅 力 。 如 教 学 《 王 阁 序 》 学 生 预 习全 滕 ,
时 . 先 指 导 学 生 分 角 色 朗 读 ( 名 首 四 同学 分 别 扮 演 佚 之 狐 、 伯 、 之 武 、 郑 烛 秦王 ) 。然 后 要 求 这 四名 同学 在 准 确 把 握 人 物 语 言 、人 物 性 格 的 基 础 上 , 进 行 对 话 表 演 , 过 对 白 、 作 , 教 通 动 使 育 教 学 内容 更 加 现 实 化 、 象 化 。让 形 同 学 们 临 其 境 , 其 声 , 其 貌 , 其 闻 睹 见 行 。还 文 言 课 堂 以生 机 , 学 生 以活 还
轲 刺 秦 王 》 文 言 文 时 , 导 学 生 进 等 指 行 分 角 色 朗读 、 话 表 演 , 分 调 动 对 充 了 学 生 读 的 兴 趣 、 的 热 情 , 果 很 学 效
其 美 , 时 播 放 著 名 表 演 艺 术 家 孙 道 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
摘要: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创设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或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迅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生活情境;悬念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03-01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创设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或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迅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提供给他们熟悉的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感悟
语文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生活。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我们应当善于挖掘语文教学当中的生活因素,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点击语文,引导学生主动感悟。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认识水平且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来自生活当中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激活状态;此外,还可以沟通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学习语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当中从适当的角度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寻找学生学习兴趣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总之,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之中,除了提供给学生直接感悟外,还应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寡已不再重要,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应当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利用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评书吸引人,其奥妙就在于说书人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用”且听下回分解”吸引听众下次继续听。
说穿了,这就是设置悬念,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这种技巧,运用于高中语文的情境教学中,以悬念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非要把疑问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创设如下悬念教学情境:”封建专制社会,皇权威威,不可冒犯。
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
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史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但是,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谄言,教
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那么,他凭的是什么本领呢?”这样设置悬念,与学生交流,紧密地与本节内容联系在一起,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效地把学生带入自己创设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语言既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能够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令人心驰神往。
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入到特有的意境之中。
用它往往不需要任何的中介来阐释其中内涵,而是通过直感的方式,让听者从音响感知当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类似联想,获得比其他方式更为直接、丰富和生动的感受,从而产生语言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借助音乐创设情境,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乐曲、歌曲的类型,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例如在教学《虞美人》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李煜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可为学生播放《虞美人》这首歌曲。
在低沉缓慢而忧伤的旋律中,学生们专心地听着这首歌的歌词,思绪飘到了那个词人被囚禁的小楼。
他们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了那个在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的词人。
4.创设表演式情境
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因,也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要激
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或保持主动学习的注意力,还可借助创设生动、逼真的表演情境来进行。
创设表演式情境主要运用在戏剧和小说中,这类作品以塑造人物,展现情节为主,有丰富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易于表演。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到学生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当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文中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去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想所感。
由于角色的转换,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当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不仅能够将教材的内容迅速地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对课文进行理解。
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再高点的是改编课本剧,进行角色表演。
比如教学《雷雨》一剧时,可以分角色朗读,从人物语言丰富的情感变化(沉吟一苦痛一惊愕一忽然严厉地一冷冷地一冷笑)中体会到周朴园对鲁侍萍”叶公好龙”式的爱。
5.运用讨论方式创设情境
课堂辩论是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经过认真而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以求得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的教学方法。
在辩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这样,既可锻炼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灵敏的思维能力,以便提出自己不同的主张,并阐述理由。
为了使讨论得以顺利展开,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及学生的心理状态。
如在讲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时,教师可适时提出讨论问题情境:春节放鞭炮等传统习俗在现实生活中是财富
还是包袱?然后让学生们做出不同的回答,教师再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辩论,评选”最佳口才奖”,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我们一起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