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儿童教具使用表
幼儿园蒙氏教育教具基本配备表

区域类别 日常生活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教具名称及具体配置
放(1) 储蓄罐、大玻璃碗、硬币1角50枚、延伸卡 放:四子棋、提示卡
重量板 重量板 重量砝码、磅秤 温觉板 温觉板 压觉筒 粗细板(1)、触觉长板 粗细板(1)、触觉长板 嗅觉筒
音筒 味觉瓶 三角积木拼盘、提示卡 几何图形嵌板示范橱:卡片96张、卡片盒、几何橱 神秘袋(13个) 神秘袋(1)内容物10组:几何立体学20个 保眼眼罩6盒/套 分类盒 布盒(I)(II) 温觉瓶 几何立体透明模型 智慧天平 杠杆天平 金属天平 几何镜 上锁螺丝组 手眼协调螺丝组 几何形状渐层盒(1)(2)(3) 十项式平方板 十项式平方色板盒
几何图形卡片组-图形(展示册、三段卡) 几何图形卡片组-圆(展示册、三段卡) 几何图形卡片组-正方形(展示册、三段卡) 几何图形卡片组-三角形(展示册、三段卡) 几何图形卡片组-线(展示册、三段卡) 几何图形卡片组-角度(展示册、三段卡) 数字印章盒:(手写体)数字0-10、纸上作业
数字描写板:(手写体)数字0-10 数棒、提示卡
风铃:风铃6串(三阶段身高)、木盒3个、木托盘 木串珠:木串珠6串(三阶段身高)、木盒3个、木托盘
水桶:小水桶2个、中水桶、水瓢、亚克力托盘 水果:水果篮、竹托盘(新鲜会滚动的水果)
签到:天气印章、0-5数字印章、提示卡、纸上作业、时钟 温度计、
小工作地毯(20张、50cm*80 cm)80*20张 大工作地毯(4张、80cm*120 cm)160*4张
蒙台梭利儿童教具使用指导

活动名称
卷工作毯
适用年龄
2岁半
教具准备
工作毯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掌握正确铺卷工作毯的动作和方法
间接目的
对环境的照料、手指能力的养成与灵活性、意志力
服从力
正确指引
卷实
兴趣点
取托盘不可颠倒
变化延伸
身体移动,做抹平的动作
操作步骤+配图
1.双手上下分别放在毯子中部和中上部分,将毯子拿取。
2.拿出后竖向移动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在身体两侧。
正确指引
搬椅子平稳
兴趣点
搬运物体
变化延伸
搬小凳子,搬小箱子
操作步骤+配图
1.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一侧。
2.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另一侧。
3.看向椅子两前腿与地面的位置。
4.轻轻抬起椅子前面两条腿(距离地面5公分右左)
5.看向椅子两后腿与地面的位置。
6.轻轻抬起椅子后面两条腿
4.脚跟对脚尖。
5.脚跟先落地。
活动名称
咳嗽,打喷嚏,打哈欠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教具准备
纸巾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懂得相应的办法,讲卫生
间接目的
懂礼貌会自我控制,尊重他人
操作步骤+配图
1.咳嗽、打喷嚏时,脸稍稍转向旁边,同时用手帕或者纸巾捂住口鼻,避免唾沫飞溅,更不能溅到别人身上,如果对面或者旁边有人,应当注视对方,并轻声说“对不起”。(将纸放在双手中,擤鼻涕时,依次擤,按住鼻子的手,四指弯曲。)
13.走到椅子前方。
14.回头确定身体与椅子的距离。
15.整理衣服。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蒙氏教具操作说明一、介绍蒙氏教具是一套专门设计用于蒙氏教育方法的教具,旨在帮助儿童通过实践与体验,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本操作说明旨在提供对蒙氏教具的详细介绍,以便用户能够正确地使用它们。
二、教具列表以下是蒙氏教具的主要类型和教具列表:1、直观教具:- 分类箱- 几何形状积木- 链条- 逻辑数学教具2、语言教具:- 字母板- 图卡- 阅读和写作材料3、数学教具:- 数字牌- 单位小人- 十位板- 个位板4、生活教具:- 大地图- 植物和动物卡片- 生活技能教具三、使用指南1、直观教具使用指南:a:分类箱:将不同的物品分类放入不同的格子中,让儿童通过触摸和感知来理解不同的概念。
b:几何形状积木:通过组合不同形状的积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空间感。
c:链条:连接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环,帮助儿童理解序列和关系。
d:逻辑数学教具:通过拼图和迷宫等游戏,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2、语言教具使用指南:a:字母板:使用字母板,让儿童学习字母和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b:图卡:通过图卡,让儿童学习不同的单词和相关的图片,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c:阅读和写作材料:提供适合不同年龄和能力的阅读和写作材料,培养儿童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数学教具使用指南:a:数字牌:让儿童通过数字牌认识数字的大小和数量,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
b:单位小人:使用单位小人,帮助儿童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加法和减法。
c:十位板和个位板:通过十位板和个位板,让儿童进行数字的分解和合并运算。
4、生活教具使用指南:a:大地图:通过大地图,让儿童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b:植物和动物卡片:通过植物和动物卡片,让儿童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意识。
c:生活技能教具:提供各种生活技能教具,如绑鞋带、穿扣子等,帮助儿童学会自理能力。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蒙氏教具图片集(附件1)- 使用教具示范视频(附件2)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蒙氏教育方法:一种以儿童自主学习和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方法,由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创建。
蒙氏教具表3-7

则戏
色为 100、绿色为 1000 以及绿色小人(只用于除
运
算)和圆形小筹码。
算
练习板为一个印有 1000、100、10 由左而右,
点的游
由绿、蓝、红色标示不同位数的木框;另用红、蓝、
戏
绿、黑的笔各一支以及点的游戏练习纸。
数架上有绿、蓝、红、绿珠,各代表 1、10、 数架
1000 不同的数值。
加
1-9 的彩色串珠一盒,黑白代替珠一组和
法蛇
【10】的金黄色串珠一盒。
1-9 的彩色串珠一盒,黑白代替珠一组和 减法蛇
【10】的金黄色串珠一盒和灰色串珠一盒。
三项式由 同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放置在一个木
盒里组成。
几何立体
由十个蓝色的基本几何学立体和十一
组
块投影板组成。
名称
说明及特色
共分四组
1、粗糙面(砂纸)和光滑面(木质)各占一半的木板
一块。
触觉板
2、粗糙面,光滑面交互组合的木板一块。
3、由五级粗糙面组成的木板一块。 触
4、由两组五级粗糙面组成的木板,每两块成 觉
表一:日常生活教具
名称
说明及特色
衣饰架
照顾自己
包括大纽扣、小纽扣、系带、按扣、安全别针、拉
链、皮带扣、鞋纽扣、蝴蝶结等
照顾环
洗碗盘用刷子、室内用小扫把、鸡毛掸子、抹布、
境
喷雾水壶、海绵、水桶等
五指抓(小皮球)、三指抓(大弹珠)、二指抓(小 抓 弹珠)
倒 倒米、倒水、倒茶
动
舀 舀米、舀弹珠 作
协
夹 夹弹珠、夹木球、衣夹、筷子夹
共有三盒。第一盒有红、蓝、黄三色,各
含两枚同色色板,合计六枚;第二盒有红、
11种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

11种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蒙特梭利数学教具系列之——纺锤棒箱一、教具构成:45根纺锤棒,纺锤棒箱(两个样式相同的木箱各分为5格,印有数字,一个箱子印0-4,一个箱子印5-9)。
二、教育目的:1、练习数量与数字的配对2、理解“0”的概念3、数序的感知4、为学习十位数作准备三、教具操作:1、介绍教具,纺锤棒箱端放,安0-9的顺序并排一起,放有纺锤棒的整理箱放在纺锤棒箱的右下方2、引导幼儿按顺序认读纺锤棒箱中1-9的数字。
3、家长指着纺锤棒箱中写有1的格子读“1”,然后右手从整理箱中取出1根纺锤棒放在左手心,两手握住棒的中间将棒垂直竖起向幼儿展示,并同时说明:这是1。
说完将棒放进纺锤棒箱中写有1的空格中。
4、同样展示2之后,引导幼儿以此方法依次操作3-9纺锤棒。
5、操作结束后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纺锤棒箱的每个格子中都有纺锤棒吗?“0”的格子里没有纺锤棒?为什么没有?6、家长小结,“0”就是没有,一个都没有就是表示0,所以0的格子不能放纺锤棒,它应该是空的。
带幼儿读“0”。
蒙氏数学教具之——数字与筹码一、教育玩具配置1、圆形红色筹码55个2、1-10的数字卡片10张(或1-10的活动数字字形)3、文字卡片“奇数”、“偶数”各五张二、主要学习目标:1、数字和数量相结合的概念,以及数字的关系;2、认识10以内的奇数与偶数。
3、10以内的基本运算4、认识数的大小三、活动提示1、筹码和数字的对应a)从盒中取出1……10的数字从盒中取出来,请孩子按数的顺序横向排列且互相间留有一定间距;b)指着…1‟,请宝宝拿出相应数量的筹码放在数字卡的下方;c)依次方法,请幼儿取和…2‟一样多的筹码,放在…2‟下方分开排列,横向对齐,中间留一指宽间距;d)以同样方法做筹码和数卡…3‟的对应的排列。
排第三个筹码时,要另起一排,并放在上排两个筹码的下方,与上排左边的筹码垂直对齐;e)请幼儿按以上方法做余下的筹码与数卡间的对应排列。
2、认识奇数和偶数a)指着…1‟卡和它下面的1个筹码,说…1下面的筹码是1个,它没有朋友,…1‟就是奇数;b)指着…2‟卡和它下面的2个筹码,说…2‟下面的筹码2个,它们是朋友,…2‟是偶数;c)指着…3‟卡和它下面的3个筹码,说…3下面的筹码是3个,上面2个筹码是朋友,下面还有1个筹码没有朋友,…3‟就是奇数;d)依此类推,将引导幼儿认识奇数和偶数。
20种蒙氏教育的教具的使用

蒙氏数学教具的内容,有八个方面:
1.数量概念的基体练习,定位在10以内的量,以10为基础的数,这部分的教具有:
(1)数棒。以长度1—10的量,量对应数名。
感官教育教具
感官教育教具在蒙氏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的,蒙氏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敏感期。在2—2.5岁达到高峰.3—7岁是感字发展最快的时期。儿童通过直接接触周围世界,利用感觉收集外界的各种刺激,获得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概括和思维,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有直觉思维,行动思维,接着才有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离不开感官教育做基础。蒙氏主张,在孩子这一年龄段,要正确地使用感官教育训练孩子,能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4)耐心解决孩子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但书中的材料有限,他还有许多问题要问,成人要耐心地详细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5)为孩子准备一个阅读的空间。孩子读书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不受别人的干扰,设图书角。
(6)帮助孩子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书,很多方式:念书、读书、讲书、谈书,从多角度去思考。
文化教育教具(科学文化教育教具)
(1)具有孤立的特性。教具选用颜色比较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如粉红塔、棕色梯。她认为这样的教具有利于对孩子采用单色调,表现出孤立的特性。能显现出她主要的教育目的。如温觉板,让孩子体验温度。
(2)容易搬动。由于教具最重要的目的是适合儿童的需要,每种教具在重量和尺寸的大小都考虑儿童能力的范围,考虑儿童能否搬动。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能搬得动。
(2)给孩子丰富的经验。孩子在阅读图书时,要接触书中的内容,这时老师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带领孩子到周围生活当中去体验,给他一种经验,读书和经验结合起来。
蒙特梭利教具使用指南

4.拇指按住托盘边缘。
5.眼睛看向托盘靠近身体的一侧。
6.轻轻抬起靠近身体的一侧的托盘。
7.眼睛看向远离身体一侧的托盘。
8.轻轻抬起远离身体一侧。
9.托盘放到靠近胸口以下的位置。
10.移运托盘。
11.把靠近身体一侧,放在教具柜边缘。
12.放下远离身体一侧。
3.到达相应位置后,缓缓蹲下,双腿依次放下,跪坐。
4.双手合作,一上一下将工作毯缓缓放至地面,且打开后较短一侧面对自己。
5.三指或者四指并拢,大拇指向上,将双手放置在毯子两端,四指在内,大拇指在外。
6.一点点将毯子放出。
7.整理一点点放出的工作毯(边放边整理)
8.收工作毯,挪动身体,将对面的工作毯拉到自己身前。
15.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16.活动结束,请幼儿协助,将教具物归原处。
17.(如果过程中米粒撒出来了,请将杯子拿出托盘,然后将米粒捡起,放回杯中。)
活动名称
夹
适用年龄
2岁半
教具准备
托盘、夹子、工作毯、碗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会用夹子夹东西
间接目的
训练小肌肉运动的灵活性
正确指引
夹在碗上
兴趣点
夹子的开合
变化延伸
13.双手依次离开托盘
活动名称
卷工作毯
适用年龄
2岁半
教具准备
工作毯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掌握正确铺卷工作毯的动作和方法
间接目的
对环境的照料、手指能力的养成与灵活性、意志力
服从力
正确指引
卷实
兴趣点
取托盘不可颠倒
变化延伸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1、圆柱体插座活动名称:圆柱体插座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组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第三组:反比例组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教具目的:直接目的一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辨别物品大小,高低,粗细的特征。
间接目的一1、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配对、排序)。
2、为书写作准备。
操作方法:配对:1、邀请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双手握住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桌子上(注意一1次只出示一组).3、坐在孩子右手一侧。
4、用三指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从粗到细把圆柱体抽出,放在插座前。
5、三指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插回插座。
6、如此示范2-3个后请孩子尝试。
7、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
8、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排序:1、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
2、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
3、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铡,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将排列好的的圆柱体插座一一放回凹曹中,结束工作。
5、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
22、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段:命名一介绍概念和物体或名称,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
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2-3次并示意孩子模防;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2-3次。
第二段:辨别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再确认,使用选择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问题中要出现“大的”“小的”,如:“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小的?”“请你把大的/小的放在我的手上”“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
第三段:发音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活动结束,请幼儿协助,将教具物归原处。
17.(如果过程中米粒撒出来了,请将杯子拿出托盘,然后将米粒捡起,放回杯中。)
活动名称
夹
适用年龄
2岁半
教具准备
托盘、夹子、工作毯、碗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会用夹子夹东西
间接目的
训练小肌肉运动的灵活性
正确指引
夹在碗上
兴趣点
夹子的开合
变化延伸
正确指引
搬椅子平稳
兴趣点
搬运物体
变化延伸
搬小凳子,搬小箱子
操作步骤+配图
1.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一侧。
2.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另一侧。
3.看向椅子两前腿与地面的位置。
4.轻轻抬起椅子前面两条腿(距离地面5公分右左)
5.看向椅子两后腿与地面的位置。
6.轻轻抬起椅子后面两条腿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练习五指灵活,手眼协调
间接目的
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正确指引
手握紧,不撒豆子
兴趣点
转移物体的乐趣
变化延伸
可将豆子换成其他物品,也可分装豆子到多个碗中。
操作步骤+配图
1请幼儿把用具取来放在桌上,将有豆的碗放在右边,空碗放在左边。
2伸出左手五指张开,慢慢将右碗中的豆子抓出,平移到左碗。
3五指张开,将豆子放入左边的碗中。
5.倒水入左边空杯中。
6.用海绵擦拭杯子。
7.轻轻将右边杯子放下。
8.伸出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朝上,握住左边杯子把手。
9.伸出另一只手,手指并拢,扶住右边杯身。
10.轻轻拿起左边杯子。
11.眼睛看向右边杯子,找准右边空杯的中心。
12.将水倒入右边杯子中。
13.用海绵擦拭杯子。
14.轻轻将杯子放下。
3.眼睛看向椅子两只前腿和地面的位置。
4.轻轻抬起椅子前面两条腿(距离地面5公分右左)
5.眼睛看向椅子两条后腿。
6.轻轻抬起整个椅子,放在肚子前方。
7.把椅子移动到既定位置。
8.眼睛看向地面与椅子后腿的位置。
9.轻轻放下椅子后腿。
10.眼睛看向椅子两只前腿和地面的位置。
11.轻轻放下椅子前腿。
12.轻轻松手。
3.到达相应位置后,缓缓蹲下,双腿依次放下,跪坐。
4.双手合作,一上一下将工作毯缓缓放至地面,且打开后较短一侧面对自己。
5.三指或者四指并拢,大拇指向上,将双手放置在毯子两端,四指在内,大拇指在外。
6.一点点将毯子放出。
7.整理一点点放出的工作毯(边放边整理)
8.收工作毯,挪动身体,将对面的工作毯拉到自己身前。
活动名称
搬椅子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教具准备
椅子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锻炼幼儿手眼协调,促使肌肉得到锻炼
间接目的
锻炼儿童耐性,专注力
正确指引
搬椅子平稳
兴趣点
搬运物体
变化延伸
搬小凳子,搬小箱子
操作步骤+配图
1.伸出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轻轻用一只手握住椅背。
2.伸出另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轻轻用一只手握住椅坐面。
2.没带纸巾或手帕,可以先用手捂住口鼻,之后及时清洗。
打打哈欠时,要及时捂住嘴(双手交叠)
活动名称
走线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教具准备
蒙氏线、走线音乐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学习走路的正确姿势,发展肢体运动
间接目的
培养协调性,平衡性,专注性和独立性
正确指引
脚尖向正方向出发
兴趣点
彩色线,动听的音乐
变化延伸
横向或不穿鞋练习走路
9.轻轻用力,将夹子全部打开。
10.取下夹子,放回盘子里,取下一个夹子。
11.鼓励幼儿操作。
12.工作完成,请幼儿协助一起将教具物归原处。
活动名称
筷子夹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教具准备
托盘、筷子、盛有花生米的容器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学会用拇指,食指中指协调持物,控制小肌肉力量,夹住物品
间接目的
培养专注力,独立性与认真做事态度
活动名称
衣饰架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教具准备
衣饰架中的按扣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手指协调,培养日常生活能力
间接目的
专注性,独立性,秩序性
正确指引
对准扣子
兴趣点
按按扣
变化延伸
按盖子之类的
操作步骤+配图
1.伸出一只手,按住衣服的一侧。
2.伸出另一只手,轻轻用力抓住衣服顶部,将按扣一次性拉开。
3.纽扣开了,依次分别将衣襟摆放到木架两侧。
活动名称
拧瓶盖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教具准备
工作毯、瓶子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学习拧的动作,双手配合
间接目的
锻炼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
正确指引
瓶盖瓶子一一对应
兴趣点
手指运动的乐趣
变化延伸
拧笔筒,拧螺丝
操作步骤+配图
1.伸出一只手,拿起瓶子。
2.伸出另一只手,五指张开。
3.将手盖在瓶盖上。
4.一次一次,转动瓶盖。
5.将拧下来的瓶盖,瓶身,依次按顺序放在工作毯上。
操作步骤+配图
1.教师播放走线音乐,示范在线上行走。
2.上身挺直,双眼平视前方,左脚向正前方伸出,脚跟先着地,再将重心转移到脚尖。
3.两脚交替前进,步幅自然适中。
4.邀请幼儿模仿自己。
5.可以交换手臂动作以保持平衡。
6.音乐慢慢终止,走线也停止。
活动名称
五指抓
适用年龄
2—3
教具准备
托盘、豆、碗(2只)
教具准备
两个杯子、工作毯、托盘、水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会倒水的动作
间接目的
发展手眼协调,对水的感知力,专注力
正确指引
不让水洒
兴趣点
倒水的动作
变化延伸
将水换成其他物品
操作步骤+配图
1.伸出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朝上,握住右边杯子把手。
2.伸出另一只手,手指并拢,扶住杯身。
3.轻轻拿起右边杯子。
4.眼睛看向左边杯子,找准空杯的中心。
4.脚跟对脚尖。
5.脚跟先落地。
活动名称
咳嗽,打喷嚏,打哈欠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教具准备
纸巾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懂得相应的办法,讲卫生
间接目的
懂礼貌会自我控制,尊重他人
操作步骤+配图
1.咳嗽、打喷嚏时,脸稍稍转向旁边,同时用手帕或者纸巾捂住口鼻,避免唾沫飞溅,更不能溅到别人身上,如果对面或者旁边有人,应当注视对方,并轻声说“对不起”。(将纸放在双手中,擤鼻涕时,依次擤,按住鼻子的手,四指弯曲。)
15.轻轻抬起椅子后面两条腿
16.将椅子放回原处。
活动名称
取托盘
适用年育
目的
直接目的
锻炼手眼协调,肌肉发展
间接目的
培养专注性,协调性
正确指引
托盘平稳
兴趣点
取托盘不可颠倒
变化延伸
拿盒子,拿水桶
操作步骤+配图
1.伸出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将四指插入托盘把手。
2.拇指按住托盘边缘。
7.回头确定身体与椅子的距离。
8.轻轻坐下
9.轻轻起身,走到椅子后侧。
10.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一侧。
11.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另一侧。
12.看向椅子两前腿与地面的位置。
13.轻轻抬起椅子前面两条腿(距离地面5公分右左)
14.看向椅子两后腿与地面的位置。
2.另一只手拉住扣子的一部分。
3.分别用力,向反方向拉扯。
4.纽扣开了,依次分别将衣襟摆放到木架两侧。
5.分别将衣襟依次放回原位,有纽扣衣襟在下。
6.一手拉住衣服靠近纽扣的衣服部分。
7.另一只手捏住扣子的一部分。
8.同时向里用力,将纽扣塞回纽扣洞里。
9.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工作。
10.操作完成后,请幼儿协助一起将教具收好,物归原处。
8.伸出另一只手,手指并拢,扶住右边杯身。
9.轻轻拿起左边杯子。
10.眼睛看向右边杯子,找准右边空杯的中心。
11.将米倒入右边杯子中。
12.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13.活动结束,请幼儿协助,将教具物归原处。
(如果过程中米粒撒出来了,请将杯子拿出托盘,然后将米粒捡起,放回杯中。)
活动名称
倒液体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4.分别将衣襟依次放回原位,有按扣底座的衣襟在下。
5.观察衣服按扣的位置。
6.将衣服对好。
7.用两个大拇指重叠,将按扣按下去。
8.依次将按扣按好。
9.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工作。
10.操作完成后,请幼儿协助一起将教具收好,物归原处。
活动名称
衣物架
适用年龄
3岁
教具准备
衣物架中的蝴蝶结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手指协调,培养日常生活能力
13.双手依次离开托盘
活动名称
卷工作毯
适用年龄
2岁半
教具准备
工作毯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掌握正确铺卷工作毯的动作和方法
间接目的
对环境的照料、手指能力的养成与灵活性、意志力
服从力
正确指引
卷实
兴趣点
取托盘不可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