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稿件质检要求及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书刊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其质量检验标准对于保障读者权益,提升行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针对书刊成品质量的检验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纸张质量检验:(1)纸张外观:纸张应具有平整、光滑、无较大皱纹、裂缝、破损、变形等缺陷。

(2)纸张厚度:根据不同类型的书刊,其纸张的厚度应符合相应的要求,确保书刊的可读性和耐用性。

(3)纸张韧度:纸张应具有一定的韧度和抗拉伸能力,以保证书刊的翻阅和存放过程中不易破损。

2. 印刷质量检验:(1)印刷准确性:印刷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应清晰、准确无误,不得出现模糊、漏印、偏移等问题。

(2)色彩准确性:彩色书刊应准确还原设计稿的色彩效果,避免色彩过饱和或不足等问题。

(3)整体印刷质量:印刷应均匀、饱满,不得出现墨点、掉墨等问题,确保印刷质感和视觉效果。

3. 装订质量检验:(1)书脊质量:书脊应紧固牢固,不得容易断裂或脆弱,确保书刊的长期保存和阅读方便。

(2)胶装质量:胶装应均匀、牢固,不得出现胶水横渗、网口开裂等问题。

(3)装帧美观性:装帧应整齐、美观,不得出现缝线松弛、布料褶皱、图书封面拉曲等现象。

4. 内容质量检验:(1)文字质量:文字的语法、拼写、标点应准确无误,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书刊内容。

(2)图片质量:图片应清晰、高质量,能够准确表达书刊内容,不得出现模糊、失真等问题。

(3)版面设计:版面设计应合理、美观,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不得出现排版乱、版式杂等问题。

为确保书刊成品质量,保障读者的权益,上述几个方面是书刊成品质量检验的重点。

在每个环节中,除了上述方面的检验,还应考虑因材料、印刷工艺、装订方式等因素对书刊成品质量的影响。

同时,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也是进行书刊成品质量检验的重要参考依据。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需要根据各类书刊的不同特点和出版需求进行详细制定和调整。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差错计算方法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差错计算方法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差错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计算差错1. 错字(少有)、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例别字:白姓——百姓;年势已高——年事已高;截止——截至;0(数字)、o(拉丁字母)——〇(汉字)多字:把两张纸个倒腾开来——把两张纸倒腾开来;著名的微生物学家迈而仑·温特兹医生(Myron Wentz)医生在他的一次讲座中描述到漏字:中枢神经与植物神经的情绪变化——中枢神经与植物神经所引起的情绪变化;还可以考另一种——还可以考虑另一种颠倒:膻中穴的作这个用——膻中穴的这个作用“的、地、得”的使用2. 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计2个差错;3. 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计2个差错;例知识性差错:韩愈(678-824)——韩愈(768-824);原来胆小的女儿就能在接近90度坡度的木板上行走自如。

逻辑性差错:他拿来了苹果、西瓜、西红柿等水果。

语法性差错:需要每一个人的团结和努力——需要大家的团结和每一个人的努力4. 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差错,计1个差错;如外文的拼写错误、音标重音标注错误、拼音的声调错误、声调位置错误5. 字母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误用,字母、符号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最多计1.5个差错;6. 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全书最多1.5个差错;例繁体字給——给休閒——休闲7. 量和单位使用、科技术语使用不规范,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最多计3个差错;例科技名词: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综合症——综合征;几率(机率)——概率;通讯——通信;镭射(雷射)——激光量和单位:40°——40℃;800c.c. ——800ml8. 数字用法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例20几个区县——二十几个区县;3〇1医院——三〇一医院或301医院9. 标点符号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例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

论图书出版机构的到稿质检制度

论图书出版机构的到稿质检制度

论图书出版机构的到稿质检制度摘要:目前,图书出版机构面临影响图书质量的诸多问题。

图书质量是其“生命线”,是不容忽视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走出质量下滑的困境,是图书出版机构应该思索的当务之急。

到稿质检制度在一些期刊社已经先行,并已初见成效,将不符合要求的“问题稿件”杜绝在初始阶段。

图书出版机构应该“拿来为之所用”,逐步形成图书的到稿质检制度,制定相关的统计指标,必将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图书出版机构;到稿质检制度;学术不端;图书质量质检制度在图书出版机构中普遍存在,是由具有质检资历的人员,根据质检标准,对图书进行印前和印后自检。

一般地,图书出版机构的上级主管单位也会定期、不定期对所辖单位图书进行质检。

可以说,质检制度是督促、保证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些期刊社普遍实施了到稿质检制度,这一做法值得图书出版机构借鉴。

图书出版机构应该将到稿质检纳入原有的图书质检制度之中,这必将从源头完善与保证书稿质量,提高该机构的工作效率,净化社会文化氛围。

一、图书到稿质检制度的内涵与实施步骤图书出版机构到稿质检制度是指图书出版机构规定:作者将书稿交予出版社,准备进入出版流程之前,图书出版机构通过一些方法衡量其是否能够进入出版流程的一种质检制度。

具体来说,到稿质检制度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步骤一,应该判断书稿是否符合策划意图。

对于图书出版机构而言,在书稿进入出版流程之前,编辑应翻阅书稿,判断其内容是否符合当初提出图书选题时的策划意图。

当编辑根据市场调研,提出图书选题后进行组稿,会寻找合适的作者来写作。

虽然在选题实现前,编辑会提出编写体例、规范方面的要求,但由于各人理解力与写作习惯的差异,写出的书稿可能并不能完全符合当初的选题意图。

通过浏览书稿,编辑就大致可以判断出与选题意图的切合度。

这一步骤是图书进入出版流程的前提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

特别对于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分开的图书出版机构,策划编辑大多只负责进行市场调研、提出选题、物色作者,而来稿后就直接分给文字编辑进行编辑、校对。

稿件质检差错率计算方法和质检表

稿件质检差错率计算方法和质检表

稿件质检差错率计算方法一、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1.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页版面字数×总页数。

2.差错率的计算方法:差错率=差错/(随机抽取一定页码的)总字数二、差错的计算标准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1)超纲、重题每处计2个差错;(2)答案错误计2个差错;答案不唯一、不完整计0.5个差错;(3)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4)设题、内容、数据等不符合客观事实或生活常理的,计2个差错;(5)科学技术性、政治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6)设题不严谨、题干表述不清、语义搭配不当,计0.5个差错;(7)凡正文、注释中的一般性错字、多字、漏字,每处计1个差错;(8)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9)外文、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一个单词或词组为单位,无论一个单词或词组中几个字母有错,均计1个差错;(10)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11)同一文字错,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12)量和单位的中文名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2个差错,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2.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1)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明显的标点错误、影响文意的,每处可计0.5个差错;但成组的标点符号,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等错用、漏用、多用一边的,按每组计0.1个差错;(2)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数理化等科技计量和符号、视情节轻重,计0.5个差错;同样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最多计1.5个差错;(3)图序、表序、公式序等序列性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超过3处(含3处),计1个差错。

3.格式差错的计算标准(1)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无论有几个,1条计2个差错;(2)页码(包括边码)错,每处计1个差错;(3)凡目录、单元标题、课节标题、栏目名称中的差错,无论几个,每处计2个差错;(4)图表错误计1个差错;图上文字错误每处计1个差错,图表格式错误计0.2个差错;(5)影响文意且不合版式要求的另页、另面、另段、另行、接排、空行,每处计0.5个差错;不影响文意的上述情况每处计0.1个差错;(6)连续在一起的字体、字号错,每处计0.1个差错;字体和字号同时错,每处也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7)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颜色误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全书超过3处,计1.5个差错;(8)其他某种格式前后不一致,计0.1个差错。

图书编校质量认定细则

图书编校质量认定细则

图书编校质量认定细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做好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和评比工作,特对图书常见的文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版面格式等方面的差错,提出一个便于操作的认定细则,供出版管理部门及各出版社参考.第二条版面编排格式的判别,以《图书书名页》(GBl2450-90)、《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等国家标准为依据。

标点符号正误的判别,以《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为依据。

数字用法正误的判别,以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为依据.规范用字正误的判别,以国家浯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1955年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少数字后来有调整),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汉语拼音拼写正误的判别,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一1996)、《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等为依据。

自然科学名词正误的判别,以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为依据。

量和单位正误的判别,以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为依据。

浯言文字正误的判别,以《现代汉浯词典》(1996年修订第三版)、《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等常用工具书为参考依据.第三条语言文字现象是复杂的,科学知识是无穷的,因此本细则不可能涵盖各类问题,只列举图书中常见的一些差错,以期举一反三。

为便于评比操作,有些不宜计错的例外情形也一并择要列出。

第四条差错的计量单位为“个”。

即以一个错别字计1个差错;不规范用字、标点符号误用,每处计0.5个差错;版面格式差错视轻重程度每处计0。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

六、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差错计算方法
9. 标点符号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 例 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 —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 烫。” 书名号使用:非文化精神产品不能使用书名号,例如商品名、 证件名、单位名、组织名、奖项名、活动名等等(摘自《图书编校质 量差错认定细则》) 10. 格式、版式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 不该转行的地方转行;该空格的地方没有空格 11. 图、表位置错,每处计1个差错;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 计2个差错。 例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漫画在右面 文字表述“黄色的小鸟”—图中是红色的小鸟 在文字表述中提到某个穴位,图中没有标明 图中的知识性差错,如穴位标错;电板线路图画错
一、编校质量检查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3.《出版管理条例》2011年3月通过了新修订的《条例》, 自2011年3月19日起施行。 第二十八条 出版物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载明作者、 出版者、印刷者或者复制者、发行者的名称、地址,书号、 刊号或者版号,在版编目数据,出版日期、刊期以及其他 有关事项。 出版物的规格、开本、版式、装帧、校对等必须符合国 家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出版物使用语言文字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标准、 规范。 4.《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2004年12月公布,自2005年3月1 日起施行。《规定》对图书质量认定、检查职责、检查范 围、奖惩等做了详细规定。《规定》及附件(图书编校质 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是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
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
《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2010 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 《通知》要求在出版物上“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在汉语出版物中,禁 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 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 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 范现象。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 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 同时,指出“将出版物使用语言文字情况, 尤其是使用外语规范情况作为出版物质量检查和 年度核验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日常审读范围。 对违反使用语言文字规范的,要责令改正,依法 予以行政处罚。 ”

书稿质量评审方案

书稿质量评审方案

书稿质量评审方案书稿质量评审方案700字一、背景:书稿的质量评审是为了确保书籍内容的准确性、可读性和专业性,提升书稿的质量和价值。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书稿质量评审机制,以确保书稿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评审内容:1. 内容准确性:评审内容的准确性,包括事实陈述的准确性、逻辑推理的合理性和引用资料的准确性。

2. 文章结构:评审书籍的章节划分、标题设置、段落组织等,确保文章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3. 文字流畅性:评审文章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使用词汇准确、简洁,结构紧凑,使读者易于理解。

4. 学术价值:评审书稿的学术价值,包括学术观点新颖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等。

5. 笔误和排版:评审书稿中的笔误、错别字等,以及排版的规范性,避免排版错误导致读者阅读困难或误解。

6. 参考文献和引用格式:评审书稿中的参考文献和引用格式是否符合规范,确保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评审方法:1. 审阅:由专家学者和行业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审阅书稿内容,进行书稿的初步评审。

评审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评审。

评审委员会以书面形式提交评审报告。

2. 讨论会:对初步评审结果不一致的书稿,组织讨论会进行深入评审。

讨论会由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通过讨论和交流,达成对书稿质量的共识意见。

3. 修改反馈:评审委员会将评审结果反馈给书稿的作者,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并要求作者按照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评审委员会可以要求作者提供修改后的草稿进行再次评审。

4. 决策:根据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进行终审决策,决定是否接受书稿或者要求作者进行进一步修改。

四、评审标准:1. 准确性:评审内容的准确性要符合学术要求,事实准确且数据可信。

2. 可读性:评审书籍应易于理解和阅读,语言流畅自然,结构清晰,逻辑性强,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和技术性语言。

3. 专业性:评审书稿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以确保学术观点的新颖性和严谨性,确保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是指对出版物(书籍、杂志、报纸等)的各项质量要求和检测指标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确保产品的生产和交付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下面是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印刷质量:印刷质量是衡量书刊制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检验标准:(1)色彩准确性:书刊中的图片和文字颜色应该与设计稿相符,不得有颜色偏差或失真现象。

(2)清晰度:文字和图片应该清晰可辨,不得有模糊、锯齿或印刷偏移等问题。

(3)印刷均匀度:书刊中的文字和图片印刷应该均匀一致,不得有浓淡不一、过浓或过淡的现象。

2. 装订质量:装订质量是书刊可持久保存和使用的关键因素,常见的装订质量检测指标包括:(1)装订强度:书刊的装订线应该牢固,不得有开裂、断裂或脱落的现象。

(2)钉口精度:钉口的位置应该准确,以确保页码对齐和书刊平整。

(3)压痕和折痕:书刊的边缘应该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压痕或折痕。

3. 内容准确性:书刊的内容准确性对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信息传递质量至关重要,相关的检测指标如下:(1)排版准确性:书刊中的文字和图片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排列,不得有错位、交叠或遗漏的现象。

(2)错别字和误用词:书刊中的文字应该准确无误,不得有错别字、错用词或语法错误。

(3)内容统一性:书刊中的文字和图片应该风格一致、主题明确,不得出现混乱或无关的内容。

4. 包装质量:包装质量是指书刊交付给读者时的外包装,主要检测指标如下:(1)安全性:包装材料应该符合安全要求,不得给读者带来伤害。

(2)完整性:书刊的包装应该完整无缺,不得有破损、污损或开封的现象。

(3)美观度:包装设计应该吸引人眼球,符合读者的审美要求。

综上所述,书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印刷质量、装订质量、内容准确性和包装质量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按照这些检验标准进行质量检测,才能确保书刊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提供高品质的阅读体验和良好的信息传递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稿件质检要求及计算方法
质检标准
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的稿件为合格,高于万分之一的为不合格。

适用范围
适用于教材确定,已经完成通读的稿件。

质检职责及要求
一、首先对书稿进行整体检查,对书稿的目录、标题、章节、体例、栏目、版式等的完整性、一致
性以及题目与答案的对应性等进行检查。

质检项目
1.查超纲内容、重题。

2.查答案,答案准确完整,答案题号与内文对应。

不能出现有答案没有出现的问题。

3.查错别字、漏字、语法错误、知识性错误、设题错误等。

4.查目录、一二级标题、图标。

5.查书眉。

查版块。

查背题。

6.查字体字号(答案字体)(数学斜体、楷体内容等)(语文拼音体、楷体内容等)。

7.查图:是否清晰、颜色问题、图序、图边文字、线条、风格统一等。

8.查题号(如有内文题号改动,答案一定要跟着改动)。

9.查页码(有问题注意目录要改)。

10.查试卷:(1)核卷头(时间、分数),卷头表格里题干与内文一致;
(2)核卷底(版本、年级、册别、页码);
(3)核卷左右边文字、题封线;
(4)核总分、各题分数。

15. 查其他问题。

二、每本书稿随机抽取部分内容进行精读,对发现的差错进行记录并改正或提出改正要求,同时计
算差错率。

1.每本书的前3页(特指文前页)必须精读。

2. 抽取字数不得少于20%内容(按页码或版面字数)。

3. 填写质检终审表,记录发现的错误及扣分,并改正或提出修改建议。

三、质检后的稿件处理
1. 对整体质量合格并且抽查部分差错率不大于1/10000的书稿,学科编辑对问题处理完成后,质检
编辑需要进行复查:主要检查发现的错误是否已经改正,改进性建议和要求是否得到落实。

确认后,书稿方可转下工序。

2. 对整体质量不合格或抽查部分差错率大于1/10000的书稿,学科编辑重新编辑处理后,质检编
辑要对书稿进行复审:
(1)检查发现的错误是否改正,改进性建议和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共性问题要整部书稿统一调整)。

(2)重新抽取一部分内容进行精读检查,并计算差错率。

(3)对重新检查不合格的,要再次退回学科编辑进行处理。

检查不合格的稿件不可转下工序,直至合格为止。

特别说明:
1. 抽样方法:多样抽取,抽25%的内容,前后课时各抽几份,卷子另抽几份,或穿插抽,每一个单
元或章抽取一份等等。

2. 抽检人要认真细致,全面检查各项错误,不得包庇。

稿件质检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1.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页版面字数×总页数。

2.差错率的计算方法:差错率=差错/(随机抽取一定页码的)总字数
二、差错的计算标准
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1)超纲、重题每处计2个差错;
(2)答案错误计2个差错;答案不唯一、不完整计0.5个差错;
(3)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4)设题、内容、数据等不符合客观事实或生活常理的,计2个差错;
(5)科学技术性、政治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6)设题不严谨、题干表述不清、语义搭配不当,计0.5个差错;
(7)凡正文、注释中的一般性错字、多字、漏字,每处计1个差错;
(8)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
(9)外文、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一个单词或词组为单位,无论一个单词或词组中几个字母有错,均计1个差错;
(10)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11)同一文字错,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
(12)量和单位的中文名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2个差错,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2.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
(1)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明显的标点错误、影响文意的,每处可计0.5个差错;但成组的标点符号,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等错用、漏用、多用一边的,按每组计0.1个差错;
(2)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数理化等科技计量和符号、视情节轻重,计0.5个差错;同样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最多计1.5个差错;
(3)图序、表序、公式序等序列性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超过3处(含3处),计1个差错。

3.格式差错的计算标准
(1)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无论有几个,1条计2个差错;
(2)页码(包括边码)错,每处计1个差错;
(3)凡目录、单元标题、课节标题、栏目名称中的差错,无论几个,每处计2个差错;
(4)图表错误计1个差错;图上文字错误每处计1个差错,图表格式错误计0.2个差错;(5)影响文意且不合版式要求的另页、另面、另段、另行、接排、空行,每处计0.5个差错;不影响文意的上述情况每处计0.1个差错;
(6)连续在一起的字体、字号错,每处计0.1个差错;字体和字号同时错,每处也计0.1个差错;
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