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腋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C N) I B 的保 护 , 得 患者 出现 上 臂 内侧 感 觉 障碍 等相 关 并 使 发 症[ 随着 手 术方 式 的不 断 完善 , 腺 癌改 良根治 术也 存 向 2 1 。 乳 着创 伤 “ 小 化 “ 受益 “ 大 化 ” 向发 展 , 术 损 伤 及 相 关 最 , 最 方 手
3讨 论
随着 近些 年对 乳 腺癌 研 究 的深入 . 识到 乳 腺 癌足 一 种 认 全身 性 疾 病 。乳 腺 癌 的手 术治 疗 作为 治疗 的重 要 手段 , 在 正
向着 着 手 术 最 下 化 , 益 最 大 化 的 趋 势 发 展 。 既 往 由 于 重 获 视 保 留胸 长 、 胸 背 运 动 神 经 , 忽 略 了 感 觉 神 经 肋 问 臂 神 纤
22术 后 感 觉 功 能 障 碍 .
3 8例 , 润性 小 叶癌 l 浸 3例 、 黏液 腺癌 2例 。采 取乳 腺 癌改 良 根 治 术 , 终 保 留肋 间臂 神 经 者 3 最 8例 , 于肿 瘤 侵 犯 、 术 由 手
误 伤等 原 因切 除 肋 间臂 神 经 者 1 5例 ,按 是 否保 留 I B C N分 组 , 组 间年 龄 、 两 肿瘤 分 期 及 病 理 分 型 等一 般 资料 比较 差 异
切 除 组 发 生 率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1 。 具 体 见 表 2 差 P 00 )
表 2 两 组 手 术 后 感 觉 功 能 障 碍 情 况 ( n
手 术选 择 全身 麻 醉 , 规消 毒 铺 巾 。切 口选 取 纵 梭形 切 常 口 , 缘 到锁 骨 与三 角肌 之 间 , 缘 至肋 弓上 缘 。 右游 离 范 上 下 左 围为 腋 中线 和 胸骨 中线 。在皮 肤 与浅 筋 膜 之 间分 离 皮瓣 , 将 胸 大肌 筋膜 分 离 至腋 窝 。在 进行 腋 窝 清扫 时 , 经腋 下 静 脉下 方 途 径 , 离 喙锁 筋 膜 , 全显 露 腋静 脉 后 , 分 完 清除 腋 静 脉周 围 的脂 肪 淋 巴组织 , 照 自上 往下 的顺 序 清 扫 游离 胸 壁 。在 胸 按 小 肌 的外 侧 缘 靠 后 平 第 二 肋 间 隙 的 地 方 可 发 现 一 直 径 为 1 - . hm 粗 细 的横行 穿 出肋 间的条 索 装 神 经 , 就 是要 注 . 2 i 5 0 这 意 的 IB C N。仔 细保 护 肋 间 臂神 经 后 ,沿 神 经 向两 端 显露 全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的临床价值分析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的临床价值分析

探 讨 乳 腺 癌 手 术 腋 窝 淋 巴 结 清 扫 时 保 留肋 间 臂 神 经 和 腋 静 脉 分 支 的 临 床 意 义 。方 法 1 6例 行 根 治 术 的 I、 Ⅲa 0 Ⅱ、
期 乳 腺 癌 随机 分 为 两 组 : 疗 组 (6例 ) 腋 窝 清 扫 术 时保 留 肋 间 臂 神 经 和 腋 静 脉 分 支 , 照 组 ( 0例 ) 腋 窝 清 扫 术 时 常 规 切 除 治 4 行 对 6 行 肋 间臂 神 经 和腋 静 脉 分 支 , 组 患者 术后 按乳 腺 癌 治 疗 , 行 严 密 随访 观 察 。 结 果 治 疗 组 及 对 照 组 术 后 1个 月 上 臂 内侧 感 觉 障 两 进
过 程 中 , 了 达 到 治 疗 目 的 , 要 尽 可 能 保 留 功 能 器 除 还
经 , 紧肋 间臂 神经 , 拉 能大 致 看 出其 走 向 , 着 肋 间 臂 循 神经 , 静脉分 支 的走行 , 锐性交 替 分离 解剖 出肋 间 腋 钝 臂 神经和 腋静 脉 的 4个 分 支 , 静 脉 的胸 外 侧 分 支 要 腋
乳腺 癌行保 留肋 间臂 神经 及腋 静 脉分 支 的腋 窝 淋 巴结 清扫 术 , 患者 上臂 内侧感 觉 障 碍 和上 肢 水 肿 的发 生 使 率 明显 下 降 。现 报道 如下 。
作 者简 介 : 文 灿 (9 7一) 男 , 主 任 医 师 , 要 从 事 乳 腺 、 肠 道 肿 李 16 , 副 主 胃 瘤 的诊 断 与外 科 治 疗 工 作 。E m i l e cn 9 @ sh o . al i na9 9 ou tm :w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在 我 院接 受 外 科 治 疗 的乳 腺 癌 1 6 . 0 例 , 为 女性 , 均 平均 年 龄 4 ( 7— 6 岁 。病 变 部位 : 62 7 ) 左 侧乳腺癌 5 1例 , 侧 乳腺 癌 5 右 5例 。按 国 际抗 癌联 盟 ( IC) U C 临床 分期 标 准 , I期 2 l例 , Ⅱ期 5 8例 ,U Ia期 2 7例 。1 6例 按随 机 编 号 法 分 为 治疗 组 及 对 照 组 , 0 治 疗 组 3例误 切 肋 间臂 神 经 , 3例 因与 淋 巴结 粘 连 而 切 除肋 间臂 神经 。治 疗 组 中因 腋 窝 淋 巴结 肿 大 粘 连 , 只 保 留腋 静 脉 的肩胛 下 和胸 肩 峰 分支 的患 者 4例 , 中 其 有 3例和 切除 肋 间臂神 经 的患者 为 重复病 例 。此 7例

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cne L OH 一 h ,H N Qa—y, A a cr U o ziC E i iW NGDog—y LN Dn n a,I ig—nn F io h it o i lfHu iu Hu- eg,UXa .TeFn H s t p a o ah a, a
iu 8 0 C ia h a 41 0 0, h n
Cl c lv l e o r s r i g p c o a e v n nt r o t b a h a e v urng a i a y n de c e r n e f r b e s i a au fp e e vn e tr ln r e a d i e c so r c iln r e d i xl r o la a c o r a t ni l
【 bt c】 0 jc v T xl e h e os n l i l i i ac r e i et a nr n t cs — A s at r b  ̄ e o p r t m t d dcn a s n cn e f e r n pc r e eadi e ot e e o e h a ic g f i op svg o l v nr o
s g I,I 1 bes cne ae tw r dvddit epr e t ru ( te a I,1 rat acr t ns ee iie o x e m nM gop n=12 n ot l ru ( 1 a pi n i 5 )adcn o gop n=16 ep c r 3 )rse-
0 0 ) Co cu in P coa n rea ditrotba ha n re pe ev g m d e a ia mate m rv nsp c rl . 5 . n ls etrl e n e s re il e rsri o i d rdc l s e t y pe e t e t ai o v n c o v n i f o o s

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陈灯杰;孙圣荣【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7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将其分为保留组与对照组。

比较2组术中情况与术后情况。

结果术后2组均有患者出现感觉功能障碍。

无论患者术中是否保留ICBN,术后在上臂内侧及腋窝发生疼痛及感觉功能障碍的情况都要远多于上臂前侧、外侧。

上臂内侧和上臂外侧感觉障碍存在组间差异。

保留组的上肢水肿发生率为5.41%,对照组则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P<0.05)。

保留组的手术时间为(82.4±13.2)min,对照组则为(68.7±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5,P<0.05)。

保留组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为5.41%,对照组则为4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6,P<0.01)。

保留组针刺痛的发生率为2.70%,对照组则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1)。

结论对乳腺癌患者予以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降低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及针刺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preservation in mastoscopi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breast cancer.Methods 7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based on whether to retain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retai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itua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Both groups had postoperative sensory dysfunction,regardless of whether underwent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pres-ervation,their postoperative pain and sensory dysfunction cases in theupper arm and armpit were more than the inside of the front side and outside of the upper arm.Th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in sensory disturbances outside of the up-per arm an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upper arm.The upper limb edema rate in the retain group was 5.41%, compared with 27.27%in the control group (χ2 =6.297,P<0.05).The operative time in the retain group was 82.4 ±13.2 min,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8.7 ±11.3 (t=6.965,P<0.05).Abnormal skin sensation rate in the retain group was 5.41%,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8.48%(χ2=16.946,P<0.01).Acupuncture pain incidence in the retain group was2.70%,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7.27%(χ2 =8.56,P<0.01).Conclusion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preservation in mastoscopi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breast cancer can reduce the upper limb edemarate,incidence of abnormal skin sensation rat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1837-1839)【关键词】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作者】陈灯杰;孙圣荣【作者单位】432300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 43000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3000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作者单位:432300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陈灯杰);43000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灯杰,孙圣荣)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Preservation in Mastoscopi 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Breast CancerCHENDengjie,SUNShengrong.People'sHospitalofWuhanUniversity,Wuhan,430000【Key words】Breast cancer;Mastoscopy;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Intercostobrachia l nerve preservation乳腺癌是女性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腔镜已被广泛运用到乳腺外科[1]。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的临床意义
腋静 脉 分 支 近 端 , 于腋静脉下方 5 c m处 , 横 向钝 性
根治 术 中保 留了胸 长神经 、 胸 背神经 , 但 是清扫 过程
中如 果 切 除 肋 间 臂 神 经 ( i n t e r c o s t o b r a c h i a l n e r v e ,
I C B N) 及腋 静 脉 分 支 , 术 后 患者 上臂 内后 侧 容 易 出
5 0・
第 3 6卷
第 3期
乳腺 癌 根治 术保 留肋 间臂 神 经及 腋 静脉 分 支 的临床 意义
吴任 鸿 , 黄 湛婷 , 李佳 勇
( 高州 市妇 幼保 健 院外 科 , 广 东 高 州 5 2 5 2 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乳 腺 癌 根 治 术 保 留肋 间臂 神 经 及 腋 静 脉 分 支 的 临 床 意 义 。 方 法 将 1 2 0例 乳 腺 癌 根 治 术 患 者 , 根 据
例 。两组 平 均 年龄 、 癌变 部 位 、 组织 学 类 型 比较 。 差
异没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具 有 可 比性 。
快、 生活压 力 的增大 , 女性 乳腺 癌 的发 病率 呈逐 年增 高趋 势 。乳 腺 癌 改 良根 治 术 已成 为 乳 腺 癌 治 疗
静脉分 支 游离 至淋 巴结清 扫不 受影 响为 宜 。 1 . 3 观 察 指标 观察 和 比较两 组手 术 时间 、 术 中出 血量 、 淋 巴结清 扫数 目, 患 侧 上臂 内侧感 觉 障碍 ( 上
临床 效果 , 现将 结果 汇报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2 0 1 0年 1月 至 2 0 1 3年 9月期 间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价值论文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价值论文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i、ii、iii期乳腺癌患者106例,其中81例保留肋间臂神经(观察组),25例切除肋间臂神经(对照组)。

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指标[1] 。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及分期所有病例均根据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tnm分类分期法进行诊断与分期,皆有病理组织学诊断。

诊断结果显示,106例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78例,粘液腺癌9例,单纯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导管内癌3例,硬癌、髓样癌各2例,小叶原位癌、乳头paget病各1例;分期结果显示,106例乳腺癌ⅰ期21例,ⅱ期60例(其中ⅱa 34例,ⅱb 26例),ⅲ期25例(其中ⅲa 17例,ⅲb8例)。

观察组81例中ⅰ期13例,ⅱ期47例(ⅱa24例,ⅱb 23例),ⅲ期21例(ⅲa 12例,ⅲb9例);对照组25例中ⅰ期7例,ⅱ期12例(ⅱa9例,ⅱb5例),ⅲ期6例(ⅲa4例,ⅲb2例)。

1.3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ⅲ期患者应给予术前caf方案化疗,对ⅱb分期以上患者与保乳手术患者应采取术后放射治疗。

行保icbn先常规分离皮瓣,然后将乳腺连同皮下脂肪及深面胸大肌筋膜自内而外、自下而上整块分离直至腋窝,以外上象限作一切口,其余作二切口,锐性分离其喙锁筋膜,待显露腋静脉与向下属支,从锁骨下自内而外、自上而下清扫腋窝淋巴脂肪组织,现垂直于胸长神经的icbn(直径约1.5~2 mm)[3],自内向外解剖至上臂处,继续腋窝淋巴清扫。

若过程中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融合固定且与icbn粘连(或侵犯icbn),应放弃保留而切除神经。

两组患者术后均辅助化疗六个周期,并予以他莫西芬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病变 的前提 下 , 保存肋 间臂神经 的感觉功能 手术过程 中应f意 手术 ] 。 i _ - 的 主要 目的是切 除 肿瘤 、 少 复发 , 应单纯 追求 保 留神经而 忽视 手 减 不
术的 土要 目的 , 若术 中发 现腋 窝淋 巴结 明显肿 人或淋 巴结 与肋 臂神
行乳 腺癌改 良根治术 , 清扫腋 窝淋 巴结时 显露腋静脉 , 清除其 周围 的淋 巴及 脂肪组 织 。 于胸 小肌外 缘后 方于 第二肋 间隙 交界处 , 仔细 游 离肋 间臂神 经 , 并顺其走行 自内向外向远端游 离至上臂后 内侧 处 , 继续 清 扫腋 窝 。 如术 中 发现 神经 粘连 或 被肿 大淋 巴结包 绕 则放弃 保 留 。
较 好疗 效 , 报 道 如下 。 现
计学 意义 , 提示 保 留肋 间臂神 经在乳腺 癌根治 术中有有 住 的临 味价
值。
肋间臂神经是第2 肋间神经的外侧 支 , 前侧胸壁移行处附近 自胸 于 小肌 外侧缘 后方第2 问穿 出 , 肋 穿过腋 窝, 于腋静 脉前方进入 t臂 , 再穿 过 背阔肌上部前 缘 , 分布 于上臂后 内侧皮肤 l 保留肋 间臂神经 的关键 3 ] 。
临 床


CI oE N EI L H A Rl D A NF GM C
乳腺癌 改 良根治 术 中保 留肋 间臂神经 的临床意义
陈学斌 ( 南省 三 门峡市 第三 人 民医 院普外 科 河 【 摘要 】 目的 河 南 -r 峡 - ] 4 20 ) 750 6 例乳腺 癌改 良根 治术 中 , 功保 留 9 成
觉功 能正 常 占( 1 1 ) 明显 高于 切除组 的3 .%, 9 .% , 3 3 组 比较 差异 有统
乳 腺癌是女 性常 见恶性肿 瘤之一 , 改良根治 术在 已成 为乳腺 癌的 主要术式 , 过去 由于 队识 不足 , 对肋 间臂神 经保护 不够 , 导致 术后 出现 患侧上臂及腋 窝皮肤感觉 异常 , 影响患者 术后 牛活质量 , 笔者存20年 02 9 月至20年9 , 9 09 月 对6例乳 腺癌行改 良根 冶术时保 留肋间臂神 经, 取得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探讨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探讨
离肋 间臂 神经 后按 肿瘤 临床分 期确 定淋 巴结 清扫范 围进 行
乳腺癌是 常见的恶性 肿瘤 , 其发病 率在女性 恶性肿瘤 中 居于首位 , 乳腺癌是近年来外科恶性肿瘤 治疗 中发展较快 的 疾病 , 随综合治疗的进展 , 但 手术范围有逐 渐减小 的趋 势 , 腋 窝淋 巴结 的清扫及软组织切除范 围较前减 小 , 患者术后 的生
对照组 , 留组术后 5年肿 瘤复发 率为 1 %, 除组肿瘤复发 率为 1 %, 保 2 切 4 两组间无显 著差异 , 除组 5年死 切 亡率为 8 保留组 5年 死亡率为 9 两组间无显著 差异。结论 : %, %, 乳腺 癌保 留根 治术 中保 留肋 间臂神 经 能
够减 少患者术后上臂皮肤感 觉异常发 生机 率 , 改善 患者生活质 量, 并不增加 患者肿瘤 复发风 险。 [ 关键词 ] 乳腺癌 ; 良根 治术 ; 间臂神 经 ; 改 肋 复发 ; 感觉障碍 [ 中图分 类号] G 4 64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7 12 1)602 2 0210 (0 10-180
性。
2 两组患者 书后 预后情 况 , . 详细见 表 2 。两组患 者术后
5年复发率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 P=0 04 P=0 15年肿瘤复发 率及死 亡率比较
2 手术方法。患者 术前 常规 检查 , . 整体状 况 评估 , 手术 在全麻下进行 , 采用 包括乳 头 区域 的横 行梭 状 切 口, 常规 游 离皮 片 , 内侧至 中线 , 外侧至 背 阔肌 前缘 , 上方 至锁 骨 , 下方 至肋缘 , 电刀沿胸肌筋 膜表 面剥 离乳腺 组织 , 离至 胸小 肌 剥 外侧缘时 , 沿着外侧缘 上部脂 肪囊 处钝 性分 离 , 寻找 肋 间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腋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07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6例,术中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

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情况进行随访。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2.00%(6/50),而对照组高达67.39%(31/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随访10~30个月两组手术的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乳腺癌;腋清扫术;肋间臂神经;保留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腋淋巴结清扫术常规保留胸长神经、胸背神经,以避免术后发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而对纯感觉神经的肋间臂神经的保留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术后常因肋间臂神经的受损而致患侧上臂内侧感觉功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

2005年9月~2007年12月我科对Ⅰ、Ⅱ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5年9月~2007年12月Ⅰ、Ⅱ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6例,均为女性,年龄28~63岁,年龄45.2岁。

临床分期:Ⅰ期21例,Ⅱ期75例。

随机分两组:实验组(保留ICBN)50例,对照组(未保留ICBN)46例。

1.2手术方法
在施行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时,可先清除腋静脉周围脂肪淋巴结组织,再顺胸壁自上而下清扫。

寻找该神经有3条途径,①经起始部途径:第二胸神经腹支穿出前锯肌的位置恒定于胸小肌后外与第二肋间隙的交界部位,解剖时较易在该处发现其起始位置,然后向远端追踪即可。

本组有35例经此途径。

②经腋静脉下方途径:腋淋巴结清扫时常于腋静脉前方切开腋筋膜悬韧带,再于腋静脉下方将脂肪和淋巴结组织向下剥离,在显示胸背神经、血管或胸长神经后,常可触及横行的琴弦样索状物,即为肋间臂神经;暴露后顺其向近端可找到该神经的起始部,其远端可达神经入上臂处。

本组有9例经此途径。

③经背阔肌途径:肋间臂神经远端越过背阔肌上部前方达上臂内侧,循背阔肌由下向上有可能找到该神经。

本组有6例经此途径。

追踪肋间臂神经时,若有淋巴结与之粘连可以血管钳将其分离,若被淋巴结包裹应放弃保留该神经。

1.3统计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结果
所有病例均定期随访观察10~30个月,结果发现,实验组上臂内侧出现麻木、烧灼感或疼痛等感觉异常,其发生率为12.00%(6/50),对照组为67.39%(31/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保留ICBN者,发生感觉异常多在3~4周内恢复,未保留ICBN者,仅部分患者22.58%(7/31)在术后4~6个月症状才逐渐改善。

术后出现患肢水肿、淋巴积液者:实验组5例,对照组为6例,均无局部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般只强调对胸长及胸背神经的保留,常规要切除肋间臂神经。

肋间臂神经为第二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是一感觉神经,于胸小肌外侧缘后方的第二肋间穿出肋间肌和前锯肌,横过腋窝,穿行于腋静脉下方的脂肪组织内,有时尚有第一或第三肋间神经的分支加入,自胸背动静脉浅面行走跨过背阔肌前缘,进入上臂后内侧,分布于腋窝,上臂后内侧皮肤。

肋间臂神经的切除会导致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和腋部皮肤感觉异常,通常难以恢复,不仅影响患者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1989年Vecht等[1]报告7例于腋淋巴结清除术后出现上臂内侧、腋窝及肩胛部持续刺痛或灼痛的患者,并将其命名为ICBN综合征。

1998年Abdullah等[2]首次进行了保留和不保留ICBN对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保留组患者术后感觉缺陷的发生率为53%,而切除组患者术后感觉缺陷的发生率为84%(P<0.05);该研究表明,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上肢感觉缺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Torresan等[3]报道,未保留ICBN者的乳腺癌患者78%术后诉ICBN分布区域感觉异常,47%的患者感觉疼痛。

Young[4]观察了20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有麻木感153例(76.5%),持续疼痛5例(2.5%)。

Temple等[5]报道,50例保留ICBN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中95%感觉正常。

Freeman等[6]对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3年随访,发现保留ICBN不会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

曹旭晨[7]等对104例保留ICBN者随访3年未见局部复发和转移。

本研究组96例Ⅰ、Ⅱ期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6例术中常规手术切除肋间臂神经。

所有病例均定期随访观察10~30个月,结果发现,实验组上臂内侧出现麻木、烧灼感或疼痛等感觉异常发生率为12.00%(6/50),对照组为67.39%(31/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保留ICBN者,发生感觉异常多在3~4周内恢复,未保留ICBN者,仅部分患者22.58%(7/31)在术后4~6个月症状才逐渐改善。

术后出现患肢水肿、淋巴积液者:实验组5例,对照组为6例,均无局部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部分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患者术后仍出现上肢感觉障碍,本组占12.00%(6/50),我们认为可能与术中该神经被牵拉或挫伤有关,也可能因为部分患者术后瘢痕形
成及皮瓣张力过大,压迫肋间臂神经所致。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操作并不复杂,同解剖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基本一致,只要找到肋间臂神经的起始部位,沿起始部向远端锐性分离达腋窝与上臂交界处,仅需增加手术时间约20 min左右,出血量亦无额外增加。

因此在不影响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在Ⅰ、Ⅱ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术中如发现腋窝淋巴结与神经粘连难以分离或被淋巴结包裹,则应放弃保留肋间臂神经以免影响清扫效果,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

[参考文献]
[1]Vetch CJ,Vander Brand HJ, Wajer OJ.Post-axillary dissection pain in breast cancer due to a lesion of 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J].Pain,1989,38(2):171-176.
[2]Abdullah TI, Iddon J, Barr L, 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reservation of 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during axillary node clearance for breast cancer [J]. Br J Surg ,1998,85:1443-1445.
[3]Torresan RZ, Cabello C, Conde DM, et al. Impact of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in axillary lymphadeectomy due to breast cancer[J]. Breast J,2003,9:389-392.
[4]Young AE.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J]. Int J Clin Pract, 2001,55:603-608.
[5]Temple WJ, Ketcham AS. Preservation of 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during axillary dissection for breast cancer[J]. Am J Surg,1985,150:585-588.
[6]Freeman SR, Washington SJ, Pritchard T, et al. Long term results of arandomised prospective study of preservation of the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J]. Eur J Surg Oncol, 2003,29:213-215.
[7]曹旭晨,赵凯,宁连胜,等.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7):549-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