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来源】【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化学(带解析)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

4.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来源】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5.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

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化学(带解析)

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8.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

9.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序号①②③④⑤

固体种类NaCl NaCl NaNO3NaNO3NaNO3

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

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

下列关于①-⑤实验操作所得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①<②B.溶液质量:②<④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D.⑤中溶液质量:190g

【来源】【市级联考】山东省齐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10.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11.有w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掉溶剂的1/2 B.加入3w/20克的硝酸钾

C.蒸发掉w/2克溶剂D.加入3w/14克的硝酸钾

【来源】宁夏银川九中英才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2.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化学试题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4.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15.氯化钾(KCl)、重铬酸钾(K2Cr2O7)和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Cl、K2Cr2O7和NaCl均属易溶物质

B.由a点可知,7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将K2Cr2O7和NaCl的混合热饱和溶液降温,析出的晶体主要是K2Cr2O7

D.将20℃时K2Cr2O7和NaC1的混合饱和溶液升温到90℃,再加入适量K2Cr2O7和NaCl的混合固体,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主要是NaCl

【来源】【校级联考】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诊化学试题

16.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带解析)

17.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变化的是()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友芝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8.氢氧化钡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催化剂,下表中列出了氢氧化钡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4080

溶解度/g 1.678.2210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

B.40℃时,100g氢氧化钡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8.22g

C.40℃时和8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钡溶液

D.40℃时,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7.6%

【来源】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勒白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9.KCl 和 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20304050

KCl34.037.040.042.6

溶解度 S/g

KNO331.645.863.985.5

A.甲表示 KNO3溶解度曲线

B.温度 t1应在 20℃~30℃之间

C.40℃时,5gKCl 加入 10g 水中,可得到 33.3%的溶液

D.50℃时,30g KNO3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 30℃,有晶体析出

【来源】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19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 l℃均有固体析出时,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提纯乙

C.t l℃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t2℃时,用21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00 g 20%的甲溶液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69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1.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来源】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3月调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2.下图表示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1℃时,在 50g 水里加入 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 溶液

C.t1℃时,将KNO3和NaNO3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硝酸钾一定多于硝酸钠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第二次网上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加水的方法

【来源】2019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初级中学二模化学试题(,)

24.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

B.t2℃时,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来源】【百强校】2013届贵州省贵阳六中中考化学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25.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

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如图丙。由这一过程可知()

A.图甲中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

B.图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图丙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M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宁波卷)化学(带解析)

26.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C.t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省南京市)化学(带解析)

27.将13.7g 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2.3g B.4.6g C.6.9g D.9.2g

【来源】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8.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C.从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推知,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D.分别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都逐渐减小,直至相等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29.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深圳卷)化学(带解析)

30.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2.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忽略水分蒸发)【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19届初三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 、t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t 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 、t 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A 不正确;

B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 不正确;

C 、t 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t 2℃时,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C 正确;

D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到t 1℃时,甲、乙析出的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D 不正确。故选C 。 【点睛】

=

100%100g+ 溶解度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2.D 【解析】 【详解】

A 、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 、t1

解析:D

【详解】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

3.D

【解析】

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解析:D

【解析】

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当降温到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在t1℃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D、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40100%=28.6%,故错误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

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

解析:D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

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然是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

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为

32g

100%39%

32g+50g

?≈,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20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D不正确。

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D。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

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

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A物质,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g∶

(25g+50g)=1∶3,选项B正确;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20℃时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B>A;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原来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从图中可以判断,降温至2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选项C错误;

D、由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选项D正确。故选C。

8.D

【解析】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

不大,c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t2℃时,Sa>Sb=Sc, 故溶质质量分数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

解析:D

【解析】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t2℃时,S a>S b=S c, 故溶质质量分数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S不变,故恢复到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是饱和溶液;降温到 t1℃,c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9.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固体是否能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根据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详解】

A、30g氯化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0g,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固体是否能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根据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详解】

A、30g氯化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0g,60g氯化钠不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只能溶解36g,溶质质量是36g,A选项正确;

B、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溶液质量是136g,60g硝酸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质量是160g,B选项正确;

C、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选项正确;

D、100g水中溶解88g硝酸钠达到饱和,溶液质量为188g,D选项不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

解析: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 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甲中全部溶解,乙中部分溶解,故C正确;

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容解,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氯化钾已全部溶解,T2℃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硝酸钾也一定会全部溶解,故D错误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11.C

【解析】

【详解】

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Wg-y)×20%=Wg×10%,y= 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设需要再溶解硝酸钾的

解析:C

【解析】

【详解】

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Wg-y)×20%=Wg×10%,y= W

2

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

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设需要再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Wg+x)×20%=Wg×10%+x,x= 2W

25

g,故选项

采用的方法错误。

C、由A选项的分析,应蒸发掉W

2

(g)溶剂,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D、由B选项的分析,应加入2W

25

(g)的硝酸钾,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2.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

【详解】

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

解析: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

【详解】

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零,图示错误;

B、常温下,石灰石是固体,反应开始时,溶液的质量从零开始,图示错误;

C、石灰石和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到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溶液温度最高,再继续加入盐酸,温度会逐渐降低,图示正确;

D、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图示错误。

故选C。

13.B

【解析】

【分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催化

解析:B

【解析】

【分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详解】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故A不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也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也可以是酸碱中和反应;故C不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15℃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需要知道溶液质量或者溶剂质量才可确定,此选项错误;

B. 35℃时,甲的溶解度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15℃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需要知道溶液质量或者溶剂质量才可确定,此选项错误;

B. 35℃时,甲的溶解度是

40g,即3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甲,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得到

50g+20g=70g甲溶液,此选项错误;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将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此选项正确;D. 降低温度,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此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要顺利解答此题,就要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知道溶解度曲线的表示的意义。

15.B

【解析】

【详解】

A、20℃时,KCl、K2Cr2O7和NaCl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是易溶物质,此选项正确;

B、由a点可知,70℃时K2Cr2O7的溶解度是10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B

【解析】

【详解】

A、20℃时,KCl、K2Cr2O7和NaCl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是易溶物质,此选项正确;

B、由a点可知,70℃时K2Cr2O7的溶解度是10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100100%

001

g

g g ?

+

=50%,因为70℃时,K2Cr2O7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故7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0%,此选项错误;

C、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将K2Cr2O7和NaCl 的混合热饱和溶液降温,析出的晶体主要是K2Cr2O7,此选项正确;

D、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而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将20℃时K2Cr2O7和NaC1的混合饱和溶液升温到90℃,再加入适量K2Cr2O7和NaCl的混合固体,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主要是NaCl,此选项正确。

故选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①的底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②的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t1℃时,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故B错误;

C、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烧杯②中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②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故C错误;

D、t2 ℃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 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所以在t2℃时,两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7.B

【解析】

【详解】

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变小,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B。

【点睛】

解析:B

【解析】

【详解】

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变小,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B。

【点睛】

掌握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

【详解】

A.据表中信息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不能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选项错误;

B.40℃时,氢氧化钡的溶解度是8.22g,是100g水中溶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据表中信息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不能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选项错误;

B.40℃时,氢氧化钡的溶解度是8.22g,是100g水中溶解8.22g氢氧化钡行形成饱和溶液,故100g氢氧化钡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要小于8.22g,选项错误;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40℃时和8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钡溶液,选项正确;

D.40℃时,氢氧化钡的溶解度是8.22g,故40℃时,氢氧化钡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

8.22g

100g+8.22g

×100%=7.6%;选项中没有说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是对溶解度及影响因素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及对影响溶解度大小因素的掌握.

19.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

【详解】

A、甲表示 KNO3 溶解度曲线正确,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A正确,故A不符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

【详解】

A、甲表示 KNO3溶解度曲线正确,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一、选择题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D 氯离子 B 氢分子 C 氢离子 A 氢原子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B C D 食物牛奶鸡蛋清柠檬番茄 pH~~~~ 3.以下情况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 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 4.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根据你的经验在实验室中的下列四个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的酸碱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B 向食盐水中加入稀盐酸 C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6.根据下图所示物质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清洁剂显碱性 B 肥皂是中性物质 C 牛奶酸性比酱油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多吃 橘子 7.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右图所示的图标, 该试剂罐中装的可能是 A NaOH B NaCl C CuO D CaCO3 8.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 分别滴加稀盐酸 D 分别长期露置于空气中9.甲、乙、丙、丁分别是HNO、Ba(OH)、NaCO、NaOH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已3232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一定是HNO B 丁一定是NaCO332 C 丙不可能是Ba(OH) D 甲不可能是HNO3210.下列类别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 A 氧化物 B酸 C 碱 D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金属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 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7.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9.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10.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1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14.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15.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K、Hg、Zn B.Ag、Al、Au C.Mg、Fe、Cu D.Pt、Pb、Na 1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 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 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高温

初三化学1-2单元测试卷

初三化学1-2单元练习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是() A.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取用固体C.读取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气密性 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可燃性 C.溶解性 D.熔点、沸点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电灯发光 C、燃放烟花爆竹 D、锅炉爆炸 6.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河水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7、下列对蜡烛燃烧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蜡烛燃烧火焰为红色,白蜡烛燃烧火焰为黄色 B、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C、蜡烛燃烧产生热量 D、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层碳化最严重。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木炭在氧中燃烧发出红光 D、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9.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有 ( ) A、集气瓶 B、蒸发皿 C、烧杯 D、试管 10.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用③ 1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正确操作是 ( )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为避免试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能倾斜 C、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的中下部小心地加热 D、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 B、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直接放回滴瓶 C、使用酒精灯前,必须向酒精灯里添满酒精 D、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1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食品的包装是充氧以防腐 C、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形成霓虹灯 D、二氧化碳气体能作大棚肥料 14.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碳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是某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竹编B.剪纸C.米酒D.木雕 2.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A) A.空气和天然气B.铁和铜 C.水和植物油D.酒精和食盐 3.你在家中帮家长洗碗或玻璃杯时,确定碗或杯洗干净的标准是(C) A.碗或玻璃杯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 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碗或玻璃杯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 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准均表示碗或玻璃杯已经洗干净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A.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粉末B.给试管加热C.滴加液体D.加入块状固体 5.我们观察到蜡烛有以下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 A.蜡烛是白色的圆柱体形 B.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 C.蜡烛质地较柔软 D.点燃烛芯,蜡烛可以燃烧 6.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是按(A)来存放的。 A.类别B.颜色C.状态D.气味 7.如下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8.取3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B)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铁架台(带铁圈);⑦石棉网; ⑧滴管;⑨量筒 A.①③④⑦⑨B.①③④⑧⑨ C.②④⑥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⑨ 9.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C) 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C.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化学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 烛炬成灰 C. 花香四溢 D.滴水成冰 3、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B.1mL~2mL C.3mL~4mLD.5mL~6mL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 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9、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 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0、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1、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A.看颜色B.闻气味 C.尝味道D.测密度 12、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3、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 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15、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 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 盐的质量应为() A.15g B.15.0g C.14.5g D. 14.0g 二、填空题(31分) 16.(6分)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填“<”、“>”或“=”)。 17、(3分)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 此时他应该

初三化学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

初三化学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想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掌握到哪个程度,就用试题为自己做个测试吧!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物质 B.物体C.运动D.实验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A.0.5mLB.1mL~2mLC.3mL~ 4mLD.5mL~6mL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D.使

初三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指的是A.铁单质 B.铁元素 C.氢氧化铁D.氧化铁 2.下列化合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 A.H2R B.RO3 C.RO2D.H2RO3 3.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 A、核电荷数 B、中子数 C、原子序数 D、核外电子数 4.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27×10-26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56 B、9.227×10-26kg C、1.993×10-26kg D、56g 5.在MgO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3∶2 B.2∶3 C.3∶4 D.4∶3 6.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H 2 O表示水由氢气和氧元素组成 B.如右图所示,该原子核外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C.2N表示2个氮原子 D.P表示磷元素 7.已知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2 O,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A.MCl 2 B.MCl 3 C.M 2 Cl 3 D.MCl 8.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已知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11 B.34 C.45 D.79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Al2O3 B、SiO2 C、CaO D、Fe2O3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11.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阳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A.中子 B.电子 C.原子 D.原子核 14.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是 A.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一个氮分子组成 B.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D.组成元素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二、填空题: 1.打开电视翻阅报纸,常会看到有关脑白金的广告。C13N2H16O2是脑白金的主要成分,它含有种元素,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每分子含H 原子个。 2. 构成水的粒子是,构成铜的粒子是,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3.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金;②3个氢分子;③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如下图,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⑨⑩⑾⑿ 2.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①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_mL 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 5.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部 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A.增加药品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 g(1 g 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药品的质量是----------------------------------------------------------------------------------------()A.5.3 g B.5.1 g C.4.7 g D.5.4 g 9.用量筒量取20 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A.20 mL B.大于20 mL C.小于20 mL D.无法估计 10.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A.小于8毫升B.大于8毫升C.等于8毫升D.无法确定

初中化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 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 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如何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B、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C、人类的活动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原来就有的物质,还创造许多新物质 D、绿色化学就是指研究绿色蔬菜的化学 3、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机撞击世贸组织和五角大楼的事件。研究事件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 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 C、房屋钢筋熔化 D、大楼倒塌 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5、下列关于铜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一般呈红色 B、铜能导电 C、铜能传热 D、铜在潮湿空气中易形成铜绿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7、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已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量筒 B、集气瓶 C、烧杯 D、锥形瓶 8、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 mL,则实际为()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20 ml D、无法判断 9、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0、量取76 ml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A、滴管 B、10 ml量筒 C、20 ml量筒 D、100 ml量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2、①蜡烛的颜色、②烛芯的长短、③蜡烛的长短、④蜡烛的粗细,以上可以影响到烛火强弱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提示的内容与化学有关的是() ①节日焰火②塑料制品③液化气煮饭④医药药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 14、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15、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 B、放热 C、变色 D、爆炸 16、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 A 、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17、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窗花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 D、用电热壶烧开水 18、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19、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条能燃烧 B、氮气在通常状况下没有颜色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0、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法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偶然的巧合 第二卷(非选择题 60分) 二、填空题: 2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你留心了吗?请完成下列空白。 (1)①金属铜是__________色,水是________色,空气是________色; ②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食盐_______,二氧化碳_____,汽油_____; ③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具有气味,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豆油浮在水面上,说明豆油的密度____________水的密度;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如下图,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①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_mL 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 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 5.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部 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

A.增加药品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 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 g(1 g 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药品的质量是---------------------------------------() A.5.3 g B.5.1 g C.4.7 g D.5.4 g 9.用量筒量取20 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 A.20 mL B.大于20 mL C.小于20 mL D.无法估计 10.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 A.小于8毫升B.大于8毫升C.等于8毫升D.无法确定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空气的成分按________计算,大约是:氮气占_____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__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3.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_____________或加热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判断反应类型)。 5.下列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二氧化锰B.五氧化二磷C.高锰酸钾D.过氧化氢 6.下列几种物质中,可用来测定空气组成的为-----------------------------()A.铁B.碳C.硫D.红磷 7.在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会使瓶内压强明显降低的是--------------()

初三化学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1---3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1分,共14分)将答案填在下表内 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碘升华,红磷燃烧 C.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D.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H2B.2H C.HD.2H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B.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属于物理变化 C.构成物质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4.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A.SiO2 B.Fe203 C.CuO D.Al203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 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7.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SO2B.O2 C.COD.NO2 8.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⑦③⑧①④⑥⑤ 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D.空气 10.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意义最少的是【】 A.CuB.2H2OC.N2D.Cl2 1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 ...的选项是【】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

初三化学1---3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1分,共14分)将答案填在下表 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碘升华,红磷燃烧 C.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D.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H 2 B.2H C.HD.2H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B.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属于物理变化 C.构成物质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4.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A.SiO 2B.Fe 2 3 C.CuO D.Al 20 3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 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7.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O 2B.O 2 C.COD.NO 2 8.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⑦③⑧①④⑥⑤ 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初中化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绪言》与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 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 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如何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B、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C、人类的活动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原来就有的物质,还创造许多新物质 D、绿色化学就是指研究绿色蔬菜的化学 3、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机撞击世贸组织和五角大楼的事件。研究事件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 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 C、房屋钢筋熔化 D、大楼倒塌 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5、下列关于铜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一般呈红色 B、铜能导电 C、铜能传热 D、铜在潮湿空气中易形成铜绿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7、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已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量筒 B、集气瓶 C、烧杯 D、锥形瓶 8、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 mL,则实际为()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 20 ml D、无法判断 9、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0、量取76 ml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A、滴管 B、10 ml量筒 C、20 ml 量筒 D、100 ml量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2、①蜡烛的颜色、②烛芯的长短、③蜡烛的长短、④蜡烛的粗细,以上可以影响到烛火强弱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提示的内容与化学有关的是() ①节日焰火②塑料制品③液化气煮饭④医药药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 14、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15、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 B、放热 C、变色 D、爆炸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 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 CaO十CO2↑,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高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