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长跑团体赛记分规则的公平性模型

合集下载

定向越野运动--竞赛规则(精选五篇)

定向越野运动--竞赛规则(精选五篇)

定向越野运动--竞赛规则(精选五篇)第一篇:定向越野运动--竞赛规则定向越野运动--竞赛规则第一条定向运动的定义定向运动是运动员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独立地完成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赛程的运动。

第二条竞赛形式1.日间定向运动竞赛。

首批运动员应在日出后1小时出发;最后一批运动员最迟应在日落前预计完成全赛程时间的1.5倍时刻出发。

2.夜间定向运动竞赛。

首批运动员应在日落后1小时出发;最后一批运动员最迟应在日出前预计完成全赛程时间的2倍时刻出发。

第三条竞赛项目定向运动竞赛包括:定向越野竞赛、定向接力赛、定向自行车竞赛、定向划船赛,定向滑雪赛等。

1.个人赛:运动员单个竞赛,成绩取决于个人技能。

2.团体赛:运动员单个竞赛。

运动队成绩为全队运动员个人成绩(时间、名次或得分)的总和,同时也可以计个人成绩。

3.多日竞赛:在多日竞赛中,运动员的个人成绩是每日竞赛成绩(时间、名次或得分)的总和。

4.接力赛:接力队须有3名或3名以上运动员,每名运动员象个人赛一样跑完一个赛程。

5.小组赛:每组有2名或2名以上运动员,运动员一同或部分分散完成竞赛。

第四条竞赛分组1.根据性别和年龄划分组别。

女子组代号为(W);男子组代号为(M)。

2.组别:按年龄段划分。

女子组男子组W10一 11 M10一 11W12一 14 M12一14W15一 17 M15一17W18一 20 M18一 20W21一M21一W35一M35一W40一M40一W50一M50一W60一M60一3.运动员在同一场竞赛中,只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

4.同一年龄组因参赛人员过多,可以划分为相同标准的几个小组,代号为1、2、3等。

如:M12-1(男子12至14岁1组),W15-3(女子15至17岁3组)。

5.不同年龄组可以合并。

如: W40-60(女子40至60岁);也可细分,如:M45(男子45至49岁)。

高级组的代号为E,如:WEl8-205ME21一。

cross-country running race 简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ross-country running race 简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ross-country running race 简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越野赛跑是一项古老而受欢迎的竞技运动,被广泛举办于世界各地。

它要求参赛者在自然环境中完成一定距离的长跑比赛。

与其他田径比赛不同,越野赛跑挑战了参赛者的持久力、耐力、速度和战术技巧。

越野赛跑通常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进行,包括山地、森林、草地和泥泞的路径。

参赛者需要适应不同的地形和气候,同时克服各种挑战,如起伏的地形、陡峭的坡道以及潮湿和滑腻的道路。

这使得越野赛跑成为一项真正测试运动员全面素质的竞技活动。

这项运动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起源于英国。

在19世纪末,人们开始将长跑比赛带到自然环境中,以丰富传统的田径运动。

从那时起,越野赛跑迅速扩展并获得了国际认可,成为了奥运会的一部分。

越野赛跑的赛事规则相对简单,通常分为个人和团队两种形式。

在个人赛中,选手独自完成一定距离的比赛,以个人成绩来评定名次。

而在团队赛中,运动员代表他们所属的学校或俱乐部参赛,团队成绩将决定他们的排名。

这项运动不仅对身体素质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还有助于培养参赛者的决心、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越野赛跑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它冲破了传统田径运动的限制,给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讨论越野赛跑的重要性和益处,以及参赛者从中获得的个人经验和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越野赛跑这项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价值所在,并受到其积极的影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文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将带领读者对长跑比赛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首先,我们将提供关于长跑比赛的概述,包括其定义、起源和发展等内容。

接着,我们会介绍本文的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整个文章的框架。

最后,我们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有关长跑比赛的全面信息。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长跑比赛的历史背景和赛事规则。

校园“定图”越野大赛比赛规则及评判方法

校园“定图”越野大赛比赛规则及评判方法

校园“定图”越野大赛比赛规则及评判方法一、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注意是否有违例现象:1、抢先出发者;2、为别人提供帮助,如指路、寻找等;3、接受别人的帮助,如指路、寻找等;4、故意在比赛中与其他参赛者同路或跟进者;5、有意妨碍他人比赛者;6、比赛中搭乘交通工具行进者;7、工作人员提供照片具体位置;8、有其他违反比赛规则行为者。

二、照片认证标准在比赛提供照片上的地点,按照拍摄者的角度,加上参赛者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俗称自拍),在不违反游戏规则和不运用科技手段(PS等)的情况下,每张照片得一分。

三、自然创作作品评判规则在拍照过程中捡拾路边的自然遗落物,在比赛时间内按照自己构想的主题拼出的自然创作(主题不限),经过所有工作人员的一致同意的作品得两分。

四、奖惩方法1、比赛期间违反比赛规则的,视情况扣除1-3分2、发现并报告其他参与者违纪的,情况属实的,每一次奖励1分。

被报告违反规则的参赛者参照上一条。

3、在规定时间不返回出发地的,每迟到10分钟扣除该参赛者1分。

组队的按照最后一名参赛人员到达时间算。

五、奖项设置1、单人:按照总得分(总照片认证得分+自然创作作品得分+奖惩分)的高低评出,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参与奖2、组队:按照总得分(总照片认证得分+自然创作作品得分+奖惩分)的高低评出,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参与奖3、好点子奖4、工作人员奖六、注意事项1、参赛人员必须穿运动鞋,患有(心脏病等)不适于剧烈运动疾病的人员不得报名参赛。

2、裁判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公正性。

3、所有参赛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回到规定地点,比赛过程中每组队员之间应互相配合,徒步完成比赛,不得借助其他交通工具进行比赛,不得破坏校园的公共设施以及花草树木。

此规则有待完善,请大家积极提出意见,谢谢。

越野赛计分规则问题

越野赛计分规则问题

1A 越野赛计分规则问题四院三队徐延林陈嘉成张笑晨编号:49132011-5-3摘要:越野赛中衡量一个组实力强弱的根本指标应该是该组所用时间的总和越少的组实力越强。

但是在不知时间只知道排名的情况下如何评判两组的实力。

相比于简单的将排名相加,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是给每个名次配一个合理的得分或权值,然后将其与排名的乘积相加。

或进一步,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所有参与比赛的选手的用时成正态分布来估计出每个排名相对于平均用时的相对时间,将这些时间相加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

本文中针对参与比赛人员总数的多少构建了适用于人数较少且较容易实现的等级性模型(最后得分越高的组实力越强)和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加权型模型(最后得分越低的组实力越强)。

在加权型模型中,我们估计出了了每个名次的相对的比赛用时(相对于平均时间),并求得了每个名次所对应的权值是该时间的一个函数。

通过这些模型的建立,我们加深了对比赛公平性的理解,更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排名等级基准分权值相对时间目录一、问题的重述与分析 (4)1.问题重述 (4)2.问题分析 (4)二、问题假设 (6)三、符号说明 (6)1.针对得分型模型的符号说明 (6)2.针对时间型模型的符号说明 (6)四、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7)1.等级型模型 (7)2.加权型模型 (8)五、模型的进一步讨论与验证 (12)1.等级型模型 (12)2.加权型模型 (13)附录: (16)一、问题的重述与分析1.问题重述越野赛中有若干组参与比赛,每组有七名选手,在一次比赛赛后,我们不知道每名选手的具体用时,但知道每名选手的排名,要求建立一个合理的计分规则来评判每个组的排名情况。

2.问题分析本题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不计时间只计每个人的排名情况下,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分规则来估计每个组的成绩,其关键之处在于讨论何为“公平”。

首先,我们举个具体的情况说明题目中的计分规则是不合理的,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将给出这种计分规则不合理性的具体理论解释。

coc 规则书

coc 规则书

coc 规则书摘要:一、引言二、COOC规则的含义和背景三、COOC规则的主要内容1.参与条件2.竞赛分类3.比赛流程4.评分标准5.违规处罚四、如何应对COOC规则1.选手注意事项2.提高比赛素质3.团队合作与沟通4.心理素质的培养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作为一名职业选手或业余爱好者,了解和掌握COOC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COOC规则的含义、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参与到这项精彩纷呈的竞赛中。

二、COOC规则的含义和背景COOC(China Open Orienteering Championship)是中国定向越野锦标赛的简称,是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赛事。

COOC规则是指在比赛过程中,选手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三、COOC规则的主要内容1.参与条件参加COOC比赛的选手需年满18周岁,具备一定的定向越野技能和身体素质。

同时,选手需按照赛事组委会的要求,办理相关报名手续。

2.竞赛分类COOC比赛分为多个类别,包括精英组、公开组、青年组、接力赛等。

参赛选手可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实力选择合适的组别参加比赛。

3.比赛流程COOC比赛通常分为预赛、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成绩决定选手是否晋级决赛,决赛将角逐出各组别的冠军。

4.评分标准COOC比赛采用国际定向越野联合会(IOF)制定的评分标准。

根据选手完成赛道的用时,计算其成绩。

用时越短,成绩越好。

5.违规处罚比赛中,如选手出现违规行为,如抄袭、故意损坏标记等,将根据赛事组委会的规定予以处罚,轻者警告,重者取消比赛成绩乃至禁赛。

四、如何应对COOC规则1.选手注意事项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比赛规则,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规定;(2)注意安全,避免在比赛中发生意外;(3)遵循比赛纪律,尊重裁判和工作人员;(4)文明参赛,保持赛场环境卫生。

2.提高比赛素质(1)加强定向越野技能训练,提高自己的竞争力;(2)注重体能锻炼,提高身体素质;(3)学习心理调适方法,增强抗压能力。

168公里越野跑规则

168公里越野跑规则

168公里越野跑规则一、比赛概述168公里越野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长跑比赛,参赛选手需要在户外自然环境中完成全程168公里的跑步。

这项比赛注重参赛选手的体能、耐力和毅力,不仅考验身体的极限,也考验心理的坚强。

以下是该比赛的具体规则和要求。

二、比赛规则1. 报名条件:参赛选手需年满18岁,并具备一定的长跑基础和健康状况。

2. 赛道划分:比赛路线设有多个检查点,参赛选手需按照规定路线前进,并在每个检查点签到。

3. 时间限制:参赛选手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程,否则将被判定为比赛失败。

4. 自备装备:参赛选手需自备足够的食物、水源、药品等必要装备,确保比赛期间的生存和安全。

5. 比赛监管:比赛期间,组委会将派遣工作人员对选手进行监管和协助,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6. 禁止作弊: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前进,禁止搭乘交通工具或采取其他非法手段以缩短比赛时间。

7. 互助精神:参赛选手之间应保持友好和互助的态度,在比赛过程中可以相互鼓励和支持。

8. 备份规定:参赛选手可携带备份装备,但不得影响比赛的公平性。

9. 离队规定:如有选手因伤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比赛,需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并按照规定离队。

10. 奖励与荣誉:比赛结束后,将根据成绩对选手进行奖励和表彰。

三、比赛准备1. 训练计划:参赛选手需提前做好充分的训练准备,增强体能和耐力。

2. 装备选择:选手应根据比赛路线和天气条件选择适合的装备,包括鞋子、衣物、帽子、手套等。

3. 饮食调整:比赛前的几天,选手应注意饮食调整,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提供能量。

4. 休息保证:比赛前一天,选手应保证充足的休息,以保持最佳状态。

四、比赛过程1. 起点仪式:比赛开始前,将进行起点仪式,并对比赛规则和安全事项进行说明。

2. 路线标志:比赛路线将设置明确的标志,选手需仔细观察标志,确保按照正确的路线前进。

3. 补给站:比赛路线上将设置多个补给站,选手可在补给站获得水、食物和药品等支持。

越野比赛方案

越野比赛方案

越野比赛方案第1篇越野比赛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野比赛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体验性和参与性的户外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运动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加强越野比赛项目的普及与推广,特制定本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参赛者的户外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2. 增强参赛者之间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保障比赛的安全性和公平性。

4. 推动越野比赛项目在本地区的普及与发展。

三、组织机构1. 主办单位:XX体育局2. 承办单位:XX户外运动协会3. 协办单位:XX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四、比赛时间与地点1. 比赛时间:待定2. 比赛地点:XX省XX市XX国家森林公园五、比赛项目及分组1. 比赛项目:男子个人赛、女子个人赛、团队赛2. 分组:根据参赛者年龄和性别,分为以下四个组别:a. 男子青年组(18-35岁)b. 男子中年组(36-50岁)c. 女子青年组(18-35岁)d. 女子中年组(36-50岁)六、比赛路线1. 比赛路线全长约为XX公里,包含山地、丛林、溪流等多种地形。

2. 比赛路线设置若干检查点和补水点,具体位置在赛前公布。

3. 比赛路线根据实际情况可能进行调整,请参赛者密切关注官方公告。

七、参赛办法1. 参赛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无心脏病、高血压等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疾病。

2. 参赛者需填写报名表,并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3. 参赛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及缴费。

4. 参赛者报名后,不得转让参赛资格。

5. 参赛者须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和工作人员的指挥。

八、比赛规则1. 比赛采用电子计时系统,参赛者需佩戴组委会提供的计时芯片。

2. 比赛期间,参赛者须沿规定路线行进,不得偏离路线或采取捷径。

3. 参赛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各检查点,否则视为弃权。

4. 比赛过程中,参赛者不得随意丢弃垃圾,保护生态环境。

5. 比赛期间,参赛者如遇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比赛,并向裁判或工作人员求助。

团体越野赛评分公平性

团体越野赛评分公平性

越野长跑团体赛评分公平性摘要:本文参阅大量具有实际背景的统计资料, 针对现行的团体比赛评分方式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比如七选五的计分方式能不能有代表性地反映出全队的水平,以及每个名次所对应于全队的重要性是否相等的问题。

事实上,七选五的计分方式只能反映出全队前五名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比赛结果有失偏颇。

考虑到团体越野长跑赛的特殊性,我们强调它的团体。

另外,团队中每名成员的名次与团队最终名次的相关程度亦不相同,因而不能简单的以名次之和相加。

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权重正态分布模型”、“自然人跑步成绩正态分布模型”两个子模型。

对模型进行了适用范围、边界条件和效用等特性的分析, 利用正态分布计算出了团队各名次的权重,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团体成绩的方法。

二、问题的提出:若一越野长跑团体赛计分规则以每个参赛团体的前五名队员在所有参赛选手中的排名顺序之和为该团队的得分,然后根据此得分由小到大的顺序决定比赛名次。

这样七选五的评分方案显然有失公平。

例如:甲队七人分别是:1、3、5、7、9、19、20,乙队七人分别是:2、4、6、8、10、11、12。

如果按题目中的计分方案计算五人成绩,则显然甲队获胜。

但是乙队后两名的成绩明显好于甲队后两名,此时若考虑七人成绩总和,则可判断乙队获胜。

为了充分显示出团队的综合实力以及信息的最大化利用,较为公正的评分方案应当全面考虑七人成绩。

当然我们应当考虑到这样一个七个人的团队,考虑所有人的名次是否有必要以及实现是否可行。

经过计算,通过考虑七个人的名次,并按设置的权重进行计算所得,可提高裁判结果的公正性。

三、模型的假设:1、排名精确,没有并列情况。

2、不考虑参赛选手具体用时,只考虑其排序信息。

3、任何一个自然人的跑步实力满足正态分布,且越野长跑赛中各种环境对选手实力的发挥没有影响,每名选手的名次仅仅取决于其跑步实力,没有特殊情况发生。

四、模型的建立:对于题目中所给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比赛规则应当满足的性质有:1、信息的全面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野长跑团体赛记分规则的
公平性
一、问题重述
越野长跑团体赛的记分规则是这样的:每个参赛团体由7名队员组成,取该团体跑在前面的之和为该团体的得分,然后根据各参赛队
得分(由小5个队员在所有参赛选手中的排名顺序到大)的顺序决定比赛排名。

试回答以下问题:
1. 此规则是否存在不公平的地方?如果存在,举例说明。

2. 试讨论在不计时时,仅仅考虑各位参赛选手的排序信息的前提下,公平的记分规则应满足哪些性质?
3. 试根据2.中的讨论,构造你们认为更合理的规则,对你们得到的结论需说明理由。

二、 模型假设
1、 参赛的人名次不会相同,即俩个人的名次有先后,不会重复
2、 先到的人得分低,团体得分低的名次好
3、 每个人都跑完了,不会有人没有名次
三、 符号简单介绍
1、i A :表示A 组的第i 个人的成绩(i=1,2,3,4,5,6,7);
2、
A

表示A 组中人的平均名次
3、A :表示A 组名次的数学期望
4、A σ:A
组名次的标准差A
σ=
5、hi : = ()i i h f A ,表示名次i
A 在图上对应的纵坐

6、Ai Q :
1
Ai i
i hi
Q h ==∑7

表示i A 的名次在本组 中
占的权值
7、A M :A 组最后求得的总的名次
四、 问题分析及一二问的解答
第一问:
根据对题的计分规则的研究可以知道,所给的积分规则有失公平,下面具体举例来说明
1. 如果一个队的差距很大,前五名成绩很好,后俩名成绩很差,则取前五个人的成绩,这个队的团体成绩会很好,但这违背了团体赛的意义,且不能如实反映队的真实情况。

举例: A 、B 俩个组,(A1代表A 组的第一个人) A1=10,A2=12,A3=14,A4=16,A5=18,A6=1000,A7=1001; B1=11,B2=13,B3=15,B4=17,B5=19,B6=20,B7=21;
根据团体精神体现和日常认知,可知B组的成绩比A组的好,但是根据题中的计分规则却是A组的好,所以有失公平。

2.如果有A、B俩组名次为
A1=1,A2=3,A3=5,A4=7,A5=100,A6=101,A7=1001;
B1=2,B2=4,B3=6,B4=20,B5=21,B6=1000,B7=1002;
那么如果如题中取前五名成绩则B组优胜,但如果取前六名或前四名,则A组优胜,所以成绩与所取人数关系很大,有失说服力,缺乏公平性。

3. 有A、B俩组人名次如下:
A1=1,A2=2,A3=3,A4=4,A5=200,A6=201,A7=202;
B1=10,B2=11,B3=12,B4=13,B5=14,B6=203,B7=204;
从优秀率考虑,可以认为A组比B组优秀,但由于一个人A5的差,使得A组整体差的太多,过分夸大了一个人的影响,所以有失公平性。

第二问:
一个好的计分规则要能最大程度的反映参赛团体的真实水平,在任何极端的情况下都能做出公正的评判,所以积分规则应满足:
1.不能过分的夸大一个人对集体的影响,应该对其影
响进行弱化;
2.不能忽略成绩差者对总体的影响,第一点和第二点
实际上就是在说要弱化但不得忽略成绩差者对整
体的影响;
3.因为是团体赛,所以要体现团体的团结,名次相差
不大的应该更加优秀一点;
4.先到的分数少,团体分数小的优胜
五、问题分析:
根据积分规则,首先不要忽视成绩差的对总体的影响,所以处理成绩时取一组所有人的数据;其次是不能让个别人成绩过大的影响总体,所以要进行一定的弱化;最后要对每组人的名次的方差大小程度(可一定程度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

六、模型的建立:
由于要使得名次排在后面的人对团体的影响小一些,所以可以建立一个权值系统使得名次靠后的人的成绩权值小,同时要兼顾团体成绩的离散程度对总体的影
响,即σ对整体的影响,所以可以建立正态分布曲线模型
对每一个组的成绩求得一个正态曲线,其中μ为这组
的平均名次,σ
为他们的标准差,横坐标对应
着名次,纵坐标为h ,h 的大小代表了对应的名次在总体中占得比重,反映了权值。

假设一组人的名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A1,A2,A3,A4,A5,A6,A7。

根据最大似然估计得: 均值
7
1
A i i A A μ===∑
标准差
2A A S σ====
那么可以做出正态曲线:
2
2
()
2
(),
A
A
x
f x e x
μ
σ
-
-
=-∞<<∞

每个名次i A在图上对应一个纵坐标,用i
h表示,= ()
i i
h f A,那么每个名次
i
A所
占的权值用Ai
Q表示

1
Ai
i
i
hi
Q
h
=
=
∑7,
最后求总的名次,用A
M表示

7
1
.
A Ai i
i
M Q A
=
=∑。

最后M 值越小,名次越好,若相等,则比较每组中最好的名次,越小者则优胜。

综上可得A 组的总得分为:
1
1
()
(.)
()
i A i i i i f A M A f A ===∑∑7

其中
2
2()2(),A A
x f x e x μσ--
=
-∞<<∞
A σ=。

七、模型验证
有一个350参加的长跑比赛;随机抽出七人每组的三组人,
7
1
A i
i A A μ===∑
A1=11,A2=22,A3=43,A4=64,A5=98,A6=209,A7=308;
B1=10,B2=34,B3=35,B4=45,B5=56,B6=203,B7=210;
C1=5,C2=14,C3=23,C4=36,C5=78,C6=89,C7=100;
可以得出C组最好,其次是B组,A组最差,这与现实中大家的认知是吻合的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