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储蓄(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5.8教育储蓄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5.8教育储蓄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1.了解教育储蓄的定义及其作用;
2.掌握如何进行教育储蓄;
3.培养理性消费和储蓄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
1.教育储蓄的概念及其作用;
2.从口袋里的零钱开始,小额储蓄;
3.对于额外的零花钱和节假日礼物,学生如何储蓄;
4.해외留学如何进行教育储蓄。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教育储蓄的概念及其原理;
2.掌握小额储蓄的方法;
3.方法的重点在于长期的储蓄;
4.给学生拥有良好的储蓄习惯。
四、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日常生活习惯。
五、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及实例讲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如何进行小额储蓄并在未来可利用储蓄的难点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教育储蓄的定义及其作用;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小额储蓄的方法;
3.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储蓄计划;
4.学生根据计划开始进行储蓄;
5.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储蓄的结果进行评估,并共同分享
储蓄的体会。
七、教学资源
教师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小额储蓄的书籍和网站,学生也可以在家
自行查找相关的材料。
八、教学评价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将对学生的储蓄计划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储蓄计划的合理性、储蓄效果、以及学生的储蓄习惯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
九、课后作业
1.学生根据自己的储蓄习惯和实际情况,继续完善自己的储蓄计划;
2.学生需要记录自己的储蓄情况,并在下次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共同探讨。
幼儿园储蓄计划教育教案

幼儿园储蓄计划教育教案《幼儿园储蓄计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储蓄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激发他们储蓄的意识和习惯。
2. 让幼儿了解不同储蓄方式及其利弊。
3. 鼓励幼儿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合理支配零花钱。
4. 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如何让幼儿认识储蓄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如何让幼儿了解储蓄的不同方式及其利弊。
3. 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
4. 如何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启发幼儿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 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时间:4节课五、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一节:认识储蓄1. 活动形式:游戏猜谜2. 活动步骤:(1) 引导幼儿认识“储蓄”的概念。
(2) 在白板上写下“消费”和“储蓄”,并向幼儿提出问题:“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自主回答。
(3) 以游戏猜谜的形式,让幼儿通过图片、物品等来猜出与储蓄相关的各种事物,如“存折”、“银行卡”、“储蓄罐”等,加深幼儿对储蓄概念的理解。
3.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储蓄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节:储蓄方式1. 活动形式:绘本故事+分类讨论2. 活动步骤:(1) 介绍绘本故事《小狗储蓄罐》,讲述小狗如何利用储蓄罐累积零花钱,以购买自己喜欢的礼物。
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出有哪些储蓄方式。
(2) 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让幼儿按照储蓄方式进行分类,如“现金储蓄”、“银行储蓄”、“理财储蓄”等,并对每种储蓄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3.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储蓄方式及其利弊。
第三节:消费观念1. 活动形式:角色扮演+讨论2. 活动步骤:(1) 安排小组,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扮演不同角色:一些代表充当商家,一些代表充当消费者,一些代表充当推销员等,进行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2) 结合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探讨不同情况下的消费行为是否正确。
3.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
教育储蓄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案

教育储蓄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洪绪镇中心中学1:3课堂教学评价式模式导学案主备人:郭金红备课组成员:杨宝华任广田颜伟5.7能追上小明吗教育储蓄导学目标:1、通过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分析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分析储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导学重点:找出追及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难点:找等量关系温故:s=vt 画线段图表示行程问题链接:项目年利率(%)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一)活期(二)定期?1.整存整取?一年2.25二年三年2.70六年2.88本金利息本息和期数利率例1: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
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
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80x5 80x180x相等关系:爸爸走的路程=小明走5分钟的路程 + 小明走x分钟的路程= 小明走的总路程爸爸所用的时间 = 小明所用总时间– 5分钟例2 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出发后经3时两人相遇.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行了90千米,相遇后经1时乙到达A地.问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变题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甲到达B地新知2利息税率利息税;⨯⨯=本金利率期数利息;⨯=本金+利息-利息税实得本利和.=利息-利息税实得利息. =什么是教育储蓄我国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对储蓄存款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征收存款所产生利息的20%,但教育储蓄和购买国库券暂不征收利息税。
例题为了准备小颖6年后上大学的费用5000元,她的父母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
5.8《教育储蓄》 优质课评选教案

5.8《教育储蓄》[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旧知回顾]1.相关概念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期数:存入的时间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2.数量关系[课堂研习]一、方案设计刘阿姨家里有些余钱,为了给女儿小颖准备6年后上大学的入学学费6650元,她决定参加教育储蓄,你能帮忙想出哪些储蓄方案?二、方案分析方案①直接存入一个6年期(年利率为5.50%)方案②先存一个3年期的,3年后将本息和自动转存一个3年期(年利率为5.00%)你认为哪种储蓄方案开始存入的本金比较少?解:设开始存入本金x 元.⑴按照第一种储蓄方案,可列出方程:解得 x = 即按照第一种储蓄方案,需要本金 元.⑵按照第二种储蓄方案,那么我们有(用含x 的代数式填空):①第一个3年期的本金是 元,利息是 元, 故第一个3年期的本息和是 元.②用含x 的代数式填写表格:本金 利息 本息和 第一个3年期第二个3年期第二个3年期后,本息和要达到6650元,由此可得方程:解得 x =答:按第_____种储蓄方案开始存入的本金更少.三、方案决策你会推荐哪种储蓄方案? 教育储蓄年利率 一年 3.50% 三年 5.00% 六年 5.50%[巩固练习]李叔叔的儿子准备贷6年期的款(年利率约为7.00%),假如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而他预计6年后最多只能一次性还清12100元,那他现在至多可以贷多少元?[课后作业]1.张阿姨购买了5000元3年期的国库券,3年后将得到本息和为5750元,这种国库券3年期的年利率是多少?2.王叔叔想替儿子存一个2年期的教育储蓄(年利率约为4.50%),如果他希望2年后能取21800元,现在王叔叔应一次性存入多少元?[课外拓展]互助倡议:马上就要过年了,长辈们每年会给我们压岁钱,我们不妨办一个“爱心小银行”,毕业后本金还给同学们,利息捐助给经济有困难的同学或灾区.若我们平均每人按照100元存入银行,按下面利率表,你会选择什么储蓄方案?三年后你可以从银行里领取多少利息去献爱心?全班呢?整个七年级呢?全校呢?(七年级有学生800人,全校有学生1800人,教师200人)顺德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利率表(2011/12/01)爱心计划书:。
教育储蓄参赛教案

1教育储蓄1.知识与技能:(1)能在具体打折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根据所求方程的解来解释和分析教育储蓄中的具体现象。
(2)进一步经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总结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能在具体问题中说出步骤。
(3) 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利用本金、利息、利率、期数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会从问题情境中探索等量关系,经历和体验运用一元一次方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与价值,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探索,实现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教育储蓄问题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教育储蓄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一 教学准备课前让同学们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请有收获的同学与大家交流一下。
计算公式: 如 利率=本金利息,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从1999年11月1日起,国家对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征得利息税:利息税=利息×20%,税后利息=利息×80%等等。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银行存款的年利率是2.5%,张先生存款1000元,一年后取出本金和利息共_______元。
2、小军把春节得到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小军扣除利息税(利息税为20%)后连本带息共取回1140.8元,小明得到的利息是_________元,他存入银行的这一年的利率是__________。
二:活动探究Array了解了有关储蓄的知识,接下来利用有关知识帮小颖的父母算笔帐(改编教材中的问题):我国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征收存款所产生的利息的20%,但教育储蓄和购买国库券暂不征收利息税。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育储蓄》优秀教案附设计说明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8节)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8节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完成。
●教材编写特点从教材作用上看:初中阶段方程问题共出现了三次,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
本节是在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既是对一元一次方程内容的充实与提高,又为以后学习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般线性方程组做必要的准备。
同时由于储蓄问题与生活联系紧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由于其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可通过提供素材和简要介绍以形成对此的感性认识。
从本节教材编写背景看:从现实问题出发,创设了具有现实性的问题情境以引出教育储蓄的课题;利用“列表”、知识逐步递进,分步分解难度等方式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利用“随堂练习”巩固知识理解、迁移知识,体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
本节教材的最大特点便是将学生不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去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方程数学模型的深入理解。
●对教材的理解与思考: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基础上,制订学习目标中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思考目标。
将知识分解在教学活动的7个环节中。
活动1、2:以小组方式汇报调查结果,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认识体会完成对本节基础知识的了解过程,教师提出“帮小颖解决难题”,作情境导入。
活动3:学生通过“我当银行职员”活动,使学生达成基础知识的简单运用、能够据等量关系列简单一元一次方程。
活动4:通过“我当理财师”,在教师引导下解决教育储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活动5:巩固提高—“我办助学贷款”活动,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6:反思小结,学生将本节学习内容自我总结,教师可借此发现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活动7:思维发散,通过“合理利用压岁钱”与“实践报告”来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教育储蓄教学设计

8.教育储蓄教学目标:⑴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数量关系,经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应用计算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复杂数据。
⑵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利用本金、利息、利率、期数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1、明确术语:储蓄问题中的术语:本金、利息、本息和、期数、利率;2、计算公式: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存入的时间叫期数,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利率.(注:可事先布置学生上网或通过父母等了解这方面的知识)3、了解了有关储蓄的知识,接下来利用有关知识帮小颖的父母算笔帐:我国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征收存款所产生的利息的20%,但教育储蓄和购买国库券暂不征收利息税。
小颖的父母为了准备小颖6年后上大学的学费5000元,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 下面是两种储蓄方式:(1)直接存一个6年期;(2)先存一个3年期的,3年后将本息和自动转存一个3年期。
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比较少?设开始存入x元钱.(1) 如果按照第一种储蓄方式,就可找到等量关系:本金×年利率×期数+本金=5000,从而列出方程:x×2.88%×6+x=5000,用计算器求得x≈42643所以第一种储蓄方式需存入约4263元钱,才可以6年后取得本息和5000元.(2)如果按照第二种储蓄方式,就需分两个时间段:第一个3年期;第二个3年期.将每一个阶段的本金、利息、本本金利息本息和第一个3年期x x×2.7%×3 x(1+2.7%×3)=1.081x第二个3年期 1.081x 1.081x×2.7%×3 1.081x×(1+2.7%×3)由此可得1.081x(1+2.7%×3)=5000解得1.168561x=5000 x≈4279因此,按第------中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少。
教育储蓄教案三

教育储蓄创设情境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部分家庭都有了存款,你知道有多少种储蓄方式吗?存款给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这就有必要了解储蓄中的有关问题:①本金;②期限;③年利率;④利息;⑤本息和等.(附一张存折)探讨与实践在本金、期限、年利率、利息这四个量中,知道三个量,是否能求出第四个量?(分四人小组讨论)每人出一道题并解答,然后交换题目解答.感受与反思根据对储蓄的学习,你对储蓄的好处有什么认识或感受?随意去一个储蓄所调查,了解共有多少种存储方式.根据自己家庭的收支情况,写一份家庭理财的建议给家长.家长对你的建议认可吗?家庭理财方案一、家庭经济状况收入:父亲月工资1800元,加上各种补贴共2560元;母亲月工资1200元.父母平均月收入共3700元.支出:我家三口人,伙食费1000元/月.日常用品及零星开支约500元/月.共支出1500元/月.平均每月剩余金额:3700-1500=2200(元)二、储蓄方法我家的经济状况属于工薪阶层,为了使每月剩余的工资升值,因此应该对剩余的工资进行合理的储蓄.以下三种我认为比较符合我家的经济状况.1.零存整取(年利率1.98%).这种储蓄方法是:每月定时定额到银行存入一定金额的现金,每月不能间断,一年后便可取回本息和.像我家的情况,我认为每月定时存2000元进行零存整取,一年后就可收回24475.20元的本息和,这种方法可节省额外开支.2.活期储蓄(年利率0.99%).这种储蓄方法,顾名思议,很活.有余钱就存,用钱就取,很方便.像我家的情况,除了零存整取每月存入2000元外,剩余的200元,就可以采取活期存款.这种方法好就好在它存取自由、方便.家里需要添加大件物品时,可以方便地取出,在剩余钱时方便地存入,能解决突发的问题.3.整存整取(三年期年利率2.7%).整存整取这种方法就是一次性提出一定数额现金存入银行,期限有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像我家的情况我认为将每年零存整取的24475.20元取24000元存定期三年.这种储蓄方法,利息较活期及零存整取都要高.期满后,可加入利息继续存.4.教育储蓄(年利率2.7%).教育储蓄是一种利率与定期储蓄一样,但不征收利息所得税,利息较高的一种方式.我建议像我家这种情况,在我上高中一年级时,帮我存入50000元的三年期教育储蓄.三年后,如果我考上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时,银行就可免征利息所得税.这样大学几年的学费便没问题了,又可增加利息收入,何乐而不为?三、我对编写这篇理财方案的感想这次活动使我对储蓄业有了一些了解,提高了储蓄意识,了解了储蓄是一种利国利民利己的好方法.在了解储蓄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建设的精神.这次活动也使我更加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在理财的过程中学会勤俭节约,为将来持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家长评语廖伟翔以上理财方案,我认为是可取的.这些储蓄方法很合理,但也有不足之处:家中仅剩2200元时,而将2000元采用零存整取方法进行储蓄,这样会使家里急需用钱时措手不及.应该将零存整取的存款2000元改为1200元.将剩余的1000元存入活期,便于随时取出,这样会好些.从该方案看出,他对日常生活开支还不够了解,望今后能够处处留意生活,成为学习生活中的有心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蓄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方程对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比较,选择合理的投资方案,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诊断补偿,情景引入:
依小学学过的知识回答:
(1)储蓄问题中的基本量有:
(2)利息=
引出《储蓄问题》
2、题链导航,探究释疑:
(1)爸爸为小英存了一个3年期的教育储蓄,年利率为2.7%。
已知他存了5000元,则3年后共得钱数是
本息和 = 本金 + 利息
(2)王叔叔想用一笔钱买年利率为2.89%的3年期的国库券,如果他想3年后得到本息和2万元,现在应买这种国库券多少元?
①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本息和 = 本金 + 利息
②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其中的各量吗?
2万元X X×3×2.89%
③自主尝试解题
总结:在解决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用代数式将等量关系中的各个量表示出来,然后依此列方程解题。
3、精讲提炼,解释本质:
为了准备小英6年后上大学的学费5000元,她的父亲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
下面有两种储蓄方式:
(1)直接存6年期。
(2)先存一个3年期,3年后将本息和再转存一个3年期。
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好?
师:怎样说明储蓄方式的好坏?
生:哪种储蓄本金少哪种储蓄方式好
师:你能算出(1)中的本金是多少吗?
生尝试解决
师:(2)中第一个3年后的本息和是多少?
生:X×3×2.7%+ X=1.081 X
师:你能用代数式表示(2)中第二个3年后的本息和是多少?
生:1.081 X+1.081 X×3×2.7%
生尝试解决
4、题组训练,应用拓展:
(1)小明的爸爸前年存了一个2年期的存款,年利率为2.43%,今年到期后,扣除20%的利息税,得到的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个48.6元的计算器,
小明爸爸存了多少钱?
(2)李阿姨购买了25000元的1年期债券,1年后扣除20%的利息税,得到的本息和为26000元。
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元?
(3)为了使贫困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了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分为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利率分
别为5.85%5.95%、6.03%、6.21%,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
某大
学一位新生准备贷6年期的款,他预计6年后最多能一次性还清20000
元,他现在至多可以贷多少元?
5、交流评价,深化知识:
回顾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