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的分类研究
委婉语研究的语用学视角

VS
外交语言中的委婉语还可以用于掩 盖真相或误导对方,例如使用模糊 的语言来描述问题或事件与效果
避免尴尬与冲突
要点一
避免直接提及不愉快 的话题
委婉语可以巧妙地回避敏感话题,减 轻交际双方的尴尬心理,避免引发直 接冲突。
要点二
缓解紧张气氛
在紧张的交际环境中,委婉语的使用 可以缓解气氛,使交际变得轻松自如 ,避免产生敌对情绪。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使用 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来间接 地表达某种不愉快或尴尬的事情,以 减轻直接表达带来的冲击和不适感。
委婉语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与特定的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反映了 人们对某些话题和行为的敏感性和避 讳。
委婉语的分类
根据使用场景
政治委婉语、军事委婉语、商业委婉语、日常委婉语等。
1.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 委婉语可以更加客观地 描述事实,避免主观臆 断和偏见。
2. 对于一些敏感或不适 当的话题,使用委婉语 可以避免过于直接或冒 犯的表述。
3. 在采访或报道中,使 用委婉语可以更好地保 护受访者的隐私和尊严 ,避免对其造成不必要 的伤害或冒犯。
案例三:文学作品中的委婉语表达艺术
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可能会使用委婉语 来表达他们的谦虚和对来宾的尊重,避免 使用过于直接或冒犯的语言。
在商务会议或谈判中,使用委婉语 可以缓解紧张气氛,避免冲突,同 时维护自己的利益。
广告语言中的委婉语
广告语言中的委婉语常用于美化产品或服务的形象,吸 引消费者的注意。例如,广告中经常使用“优雅”、“ 精致”、“舒适”等形容词来描述产品的特点。
03
体现谦逊
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使用委 婉语可以体现出发言者的谦逊态度, 增强其话语的可信度和接受度。
汉语委婉语

一、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二、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三、汉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四、汉语委婉语的内容
一、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一)语言禁忌
因恐惧、敬畏、礼貌等原因而忌讳一些事 物或现象
(二)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世要采取 不偏不倚、公正和谐的态度,认为凡事“过 犹不及”。
二、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2.省略
死——离开了(人世) 怀孕——有了(身孕)
(三)修辞手段
1.暗喻法 贿金——油水 堕落——走入歧途
2.借代法 爱喝酒——贪杯 老色鬼——老手 坟墓——三尺土 地痞流氓——哨子
3.谐音 吸毒成瘾者——隐(瘾)君子 丈夫在家受妻子的气—气(妻)管炎(严)
四、汉语委婉语的内容
(一)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五)其他方面的委婉语
钱——金、银、钞票、现金 没钱或缺钱——拮据、手头紧、囊中羞涩
汉语委婉语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文 化特征、文化意识和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和行为方式。
恰当地使用委婉语不但可以避免刺 激,给人以安慰;而且可以消除粗俗, 给人以文雅。善于使用委语,可以帮助 我们有效地进行交际活动,与人交流。
汉语委婉语可以分为传统委婉语、文 体委婉语和反委婉语三类:
(一)传统委婉语 传统委婉语与禁忌语密切相关,它 主要是对死、病、葬、等禁忌事物以典 雅、含蓄、中听、礼貌的表达。
(二)文体委婉语
文体委婉语实际是指恭维话、溢美之 词。
(三)反委婉语
反委婉语又叫自谦委婉语,是指说话 者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抬高对方,以表 示尊敬、谦虚。
三、汉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一)词汇手段
1.同义词替代法
残废——残疾或残障 耳聋——耳背
2.借词法
英语委婉语的分类与构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英语On Classification and Form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s英语委婉语的分类与构成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尽力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或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而是采用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委婉语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广泛的社会现象或人民心理:如考虑到避讳问题、禁忌问题、礼貌问题等。
委婉语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在语言交际中被广泛使用。
美国一位学者曾说:委婉语如此深深地嵌入了我们语言,以至于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使那些自诩为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
本文主要是研究委婉语的分类及构成方式。
通过广泛地阅读相关文献及报刊,归纳总结不同文章对委婉语不同的理解,来进一步理解委婉语的相关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从一个新的层面对委婉语的分类及构成进行总结。
掌握好委婉语这一重要修辞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修辞素养,开阔文化视野,还能增强阅读理解及交际能力。
另外,通过对委婉语的分类及构成进行研究,可以对异彩纷呈的社会现象及社会心理窥豹一斑。
对于委婉语,现在社会上对它的定义、语用功能、特征、翻译原则以及汉英委婉语对比有很多研究,下面就这些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定义: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
词头"eu-"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的说法)。
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
在英语中,最先使用euphemism一词的是西方学者George Blunt,造在16世纪80年代,他给euphemism下了这样一个定义:“Euphemism is 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后来的语言学家对委婉语的定义是:“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using in words.”“A mild or vague periphrastic expression as substi tute for blunt precision of disagreeable truth.”郭秀梅的《实用英语修辞学》认为:“Eup hemism is the substitution of presumably inoffensive word for one that might give offence. Euphemism is a soften, bland, neutral expressions used instead of one that mi ght suggest something unpleasant!”还有的将 euphemism简单的定义为“the substitution of a mold or phrase for a blunter or harsher one”。
网络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研究一、委婉语的定义与分类委婉语是指在表达某种含义时,使用的较为委婉、含蓄或含糊的措辞。
在网络语言中,委婉语的使用与传统语言一样,既可以是出于礼貌和尊重他人的原因,也可以是为了避免某些敏感话题或因社会、法律等方面的限制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根据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可将其分为多个类别。
在网络语言中,涉及“死亡”委婉语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谐音替换型:通过使用与“死亡”谐音的词语或短语来代替直接的表达。
“躺平”用作“死亡”;“呜呼”、“完全”等词语通过谐音来暗示或代指“死亡”。
2. 符号代号型:使用某种特定符号或代号来代表“死亡”。
“✡️(逆光而行)”、“X (死亡)”等符号或字母都可以表示“死亡”。
3. 字母替换型:通过替换某些字母来表示“死亡”。
“333(死)”、“520(我爱你)”中的“0”被用来表示“死亡”。
4. 简写缩略型:使用一些简写或缩略语来表示“死亡”。
“orz”、“rip”、“F”等都可以代表“死亡”。
5. 形象代指型:通过使用某种形象或事物来隐喻“死亡”。
“跪了”、“化身星尘”都暗示了“死亡”。
二、委婉语的表达意义网络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主要是为了避免对某人或某物“死亡”状态的直接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可能出于多种原因,例如敏感话题、不雅观或恶趣味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达意义:1. 礼貌尊重:在某些情境下,直接使用“死亡”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不适感或冒犯感。
使用委婉语可以更礼貌地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2. 避讳忌讳:某些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直接谈论“死亡”这个话题被视为忌讳。
网络使用委婉语可以避免引起不愉快或异议。
3. 法律限制: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表达“死亡”可能触犯法律的规定。
使用委婉语可以规避法律上的风险。
三、委婉语的社会背景网络语言的发展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委婉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
委婉语的使用与传统文化、宗教观念等密切相关。
在某些宗教观念中,对待死亡有着特殊的仪式和禁忌。
委婉语的分类研究

委婉语的分类研究一、委婉语概说委婉语是一种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都有不同的表现,而汉语委婉语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
委婉语不等于委婉和委婉修辞。
“委婉”,用于行为,就是不直接去做,而用间接的方式促成其事;用于表情达意就是不直接表述,用能够表示原事、体现原意、原情的方式、技巧予以变通表达。
委婉语则是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集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言其事或直说本意,而是选用具有与直白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相关或约定俗成的语言手段和根据语境因素超常规地运用隐含本意的言语手段(包括修辞手段与逻辑手段)来替换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修辞是一种表达着为取得某种交际活动的成功,为接受者着想或追求美感而使用种种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系统性很强的语言现象,其中“典型表现形式”包括诸如“用典”、“讳饰”等十四中常见形式;“非典型表现形态”在诸如“比喻”、“借代”等十二种修辞格中都有所反应,在赋、骈文、诗、词、曲、书信、奏表、散文等文体中表现得较为集中。
而委婉修辞属于广义委婉语之列。
①二、委婉语的分类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和手段各种各样,其类别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思考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一)委婉语的语言学分类委婉语具有特殊的语义功能表现。
可将其分为固定委婉语与临时委婉语两大系列,委婉语也因此形成了一个由固定和临时两种具有不同语义特征和有机联系的语言系统。
1.固定委婉语所谓固定委婉语,又叫语言委婉语,是指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已经产生约定俗成含义、一听便知其意的委婉语。
这种委婉语既是一种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语言结构成分,又能反应出整个语言社团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乃至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内容。
固定委婉语主要是由与直白语同义的词语构成的。
固定委婉语具有规范的形式,所谓规范(norm),根据R.R.K.哈特曼和F.C.斯托克著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的解释,是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
论语言交际中的英语委婉语

论语言交际中的英语委婉语摘要:英语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得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表现形式。
委婉语的使用,是追求语言文明的表现。
本文详细论述了委婉语的表达形式﹑特点及其应用并表明灵活运用英语委婉语,会使我们在交际中避免一些不愉快和难堪,减轻对人的情感伤害。
关键词:语言交际英语委婉语表达形式特点应用一、英语委婉语的定义及分类1、英语委婉语的定义“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good, sounding well,好的、好听的)和词根“pheme”(=speech or saying,话语或好话)。
“euphemism”字面上的意思就是“use of pleasant, 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用好听的话或令人愉快的方式表达)”。
the 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 把“euphemism”定义为:“the substitution of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one thought to be offensive, harsh or blunt”。
其意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取代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可以是单一词汇的委婉用法,也可以是语气及词句的委婉使用。
委婉语涉及民族、历史、文化、心理、语境、交际目的等方面。
2、英语委婉语的分类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成两大类: 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
所谓传统委婉语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
像生、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
论古代汉语委婉修辞的分类、手法及文化意蕴

论古代汉语委婉修辞的分类、手法及文化意蕴
古代汉语的委婉修辞是文化镶嵌的旷古铭文,它的的分类、手法及文化意蕴,是古代汉语生命力永续的源泉。
古代汉语的委婉修辞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拗口修辞、潜台词、借代。
其中拗口修辞是指以转义等手段把一句话说完后,又再重复一次,以变换句式达到表达其间意义;潜台词指是在句中用隐喻等手法,把言外之意关联一起;借代则是指当某个词语不方便形象直接表达含义时,则用其他表喻性的名言、思想代替了。
古代汉语的委婉修辞的手法有很多,例如蕴暗夸张、象征比喻、重叠和弦、多愁善感、理藉夸脱、双关隐语等等。
此外,古代汉语的委婉修辞也体现了文化的力量。
古代汉语的委婉修辞能够构建一个宏伟的文化历史,令文化保持完整饱满、流传千古,将音乐、文学、古代历史、礼仪、艺术融合在一起,形成古代文化语言艺术的完美结晶。
古代汉语的委婉修辞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古文化表达,而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是古代汉语的流连忘返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精华。
古代汉语的委婉修辞使汉语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这种委婉修辞,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古代汉语的文化神韵。
英语委婉语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英语委婉语的分类及使用原则摘要: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的词语表达方式,同时更是一种脱离自然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思维交际手段。
要正确使用英语委婉语,必须了解和掌握英语委婉语的语义、表达方式及其使用原则。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表达方式;使用原则委婉语通常指“用一种不能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重的说法的表达方法”。
一、委婉语的分类1、从语义学角度分类,委婉语可分为正委婉语(positiveeuphemism)和负委婉语(negative euphemism)。
(1)正委婉语指语义上的扬升,即把原来“低的”、“差的”说成“高的”、“好的”,使原意变得雅致、温和,使其比它所代表的真实事物更体面、更重要。
这一类委婉语常用于下列情况:1)机关、行业的雅称。
机关:一些机关所从事的事业是人们常常避免直接提及的或听起来让人感到刺耳的,人们常用委婉语来代替。
如:madhouse婉称mental hospital或men-tal health;dead house称为funeral parlor等。
行业:为夸大行业的实力,使人产生信赖感,一些实力并不雄厚的小公司、小企业,竞相使用industry一词,使之成为冠冕堂皇的“某某业”。
如garbage industry(垃圾清理业)、wonlen’s beauty industry(美容业)等。
2)职业的美称。
人们极力将地位低微的职业往上类比,对许多受歧视的职业冠以美称。
如“女佣人”(hiregirl)叫做domestic;“补鞋匠”(cobbler)称为shoe rebuilder等。
3)政治委婉语。
出于某种政治目的,用委婉语来掩饰某些事件真相。
如把工人“罢工”(strike)叫做industrial action或in-dustrial dispute;把“死刑”(death penalty)叫做capital punishment;把“侵略”agfftession闪烁其辞地称为potice action或involve-merit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婉语的分类研究一、委婉语概说委婉语是一种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都有不同的表现,而汉语委婉语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
委婉语不等于委婉和委婉修辞。
“委婉”,用于行为,就是不直接去做,而用间接的方式促成其事;用于表情达意就是不直接表述,用能够表示原事、体现原意、原情的方式、技巧予以变通表达。
委婉语则是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集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言其事或直说本意,而是选用具有与直白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相关或约定俗成的语言手段和根据语境因素超常规地运用隐含本意的言语手段(包括修辞手段与逻辑手段)来替换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修辞是一种表达着为取得某种交际活动的成功,为接受者着想或追求美感而使用种种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系统性很强的语言现象,其中“典型表现形式”包括诸如“用典”、“讳饰”等十四中常见形式;“非典型表现形态”在诸如“比喻”、“借代”等十二种修辞格中都有所反应,在赋、骈文、诗、词、曲、书信、奏表、散文等文体中表现得较为集中。
而委婉修辞属于广义委婉语之列。
1二、委婉语的分类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和手段各种各样,其类别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思考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一)委婉语的语言学分类委婉语具有特殊的语义功能表现。
可将其分为固定委婉语与临时委婉语两大系列,委婉语也因此形成了一个由固定和临时两种具有不同语义特征和有机联系的语言系统。
1.固定委婉语所谓固定委婉语,又叫语言委婉语,是指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已经产生约定俗成含义、一听便知其意的委婉语。
这种委婉语既是一种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语言结构成分,又能反应出整个语言社团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乃至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内容。
固定委婉语主要是由与直白语同义的词语构成的。
固定委婉语具有规范的形式,所谓规范(norm),根据R.R.K.哈特曼和F.C.斯托克著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的解释,是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
委婉语就是由人们的语言行为表现出来并形成惯例规范的。
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的专用于“死”委婉语词,据不完全统计就有“物故、物化、逝世、去世、故世、谢世、仙逝、见背、寿终正寝”等。
基督教徒在提及上帝时使用Adonai(希伯来语,上帝),Dog,Dod或the All-knowing等委婉语词;民间在收获季节的早晨,忌说某些动物的名字,于是就讲“蛇、虎”等婉称为“长虫、大虫”等。
这些都是固定委婉语。
2.临时委婉语临时委婉语,也称为言语委婉语,是指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需要和交际心理需要,表达者现场临时突破语言的语法、语义规范,主要运用言语手段和逻辑手段进行隐含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如果说固定委婉语具有规范性,那么,临时委婉语则具有变异性。
“变异”相对于规范而言的。
临时委婉语从语言结构形式上看是合乎语言的语法规范或规则的,但的确是对语言的变异使用,而这主要体现在表达交际意图或题旨的语义上。
固定委婉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规约性”和“全民性”;而临时委婉语则具有“灵活性”、“创造性”和“独创性”。
例如:“哭啥子哟,死了,还不享福去了!”……我浑身颤抖了一下,我害怕,父亲会不会也打发我去“享福”。
(京夫《娘》)2例中,“享福”一词的含义本来是“生活得安乐美好”或“享受幸福”,但由于与上文“死了”的组合关联,“死”的语义辐射到“享受”,“享受”就有了“死”的含义。
这种组合关联造成语义变异,使词语或句子隐含了一种委婉语义,这就构成了临时委婉语。
(二)汉语语言委婉语的构成分类语言委婉语又叫固定委婉语,言语委婉语又被称为临时委婉语。
在委婉语的构成系统中,言语委婉语是对语言成分的创造或变异运用,它们中有些会逐渐固化,变成语言委婉语,语言委婉语则是言语委婉语的一种积累,并构成一种规范表达。
按照构成汉语语言委婉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语音委婉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避忌,一触及私隐不雅的语音,一触及与死相关不吉利的语音,就会产生刺激,让人感动不快。
因此,人们往往用变音或避音的方法改读其音。
(1)为避不雅而变音汉语中“鼻”古音为bī,今变音为bí。
普通话中b声母阳平字都是入声演变而来的,而只有“鼻”字例外,就是为避不雅之音而发生的音变。
3(2)为避不吉而变音汉语中“徙”古音近“死”,按照古今音变的规律,今音本应为sǐ,同“死”,为避不吉,改读为xǐ。
42.词语委婉语现代委婉语分布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委婉词语的类型也有很多。
有称呼职业的,描述体态的,说明疾病或诊疗的,表示生理或性爱的,表示称呼或人际关系的等等。
以表示生理的来讲,有“耳屎”婉称为“耳垢”,“大小便”婉称为“方便方便,走动走动”,“头秃”婉称为“谢顶”等等。
3.句式委婉语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一般不可能说一个词,往往要说几个词、一句话或一段话。
为了取得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选择委婉词语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更要考虑词语的组合形式、句子的表达方式是否得体,选择哪种形式把意思表达得含蓄、委婉很重要。
为了达到此目的,人们往往不直言其事,在句式上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委婉表达格式。
这种表达婉转义的句式多用于建议、猜测、商讨类语义句中。
(1)疑问句式疑问句一般是有疑而问,如果采用疑问形式,现实疑问程度较弱,则呈现一种猜测、建2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书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3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议及请求的意思,并不要求对方回答,就表示委婉语气。
如:你别玩电脑了,好不好?你们开车来的,是吧?你吃了饭再去,好吗?例句中加入“是吧”,“好不好”,“好吗”来表示委婉,带有猜测、请求的意味。
又如,你存在的问题的确有点大,不是吗?句中用反问的的句式来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
(2)祈使句式用语气词“吧”“啊”的祈使句,语气比不用语气词的其实句轻一些弱一些,语调显得委婉和缓。
常用的有“好吧”,“是吧”,“行吧”,“对吧”等。
如:给我倒杯水。
给我倒杯水吧。
给我倒杯水,行吧。
第一句其实句带有命令的语气;第二句加上“吧”,委婉了许多;最后一句,加上“行吧”,更加委婉,更带有商量、请求的意味。
(3)陈述句陈述句是使用最普遍的句式,一般可以直接加上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来表示委婉。
如:那也许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大概这并不重要。
表达中往往加如“恐怕”,“大概”,“也许”,“好像”等来加以委婉达意。
陈述句中的否定句式表示委婉也比较突出。
否定句式往往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对他人观点、看法的不同意、不赞成。
运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一般情况下可以舒缓交际气氛,较为顺利地得到对方的认同,既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观点,又可以尽量避免损害对方的自尊心和面子。
如:这戏还不差。
一场考试下来,分数并不低。
这种否定形式,是对正反对立的反义义项予以否定,不想说好、高等,却用“不”字否定差、低等,通过否定形式,削弱肯定的程度,维护了现场气氛,因此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5(4)复合句复合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一个贯通全句的句调组成。
部分复句能用于委婉的表达,主要有假设、条件、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的复句。
如:如果时间许可,我一定会去的。
句中用假设委婉的表达当前否定的意愿。
又如,我看这建议很好,只是尚待进一步讨论其可行性。
句中肯定大局方式维护谈话气氛,用弱转的方式来补充说明对部分问题的不同意。
(三)委婉语的语义表现类型从语义的情感表现来看,委婉语主要可分为一下四种类型:1.语义的扬升语义的扬升是有意利用夸饰的手法,对一些不快的事物以美言相称,将原来表意不太好的说成好的。
在交际生活中为了满足交际双方的利益和心理需要,协调、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人们往往将一些令人不太满意的事物和现象尽量美化,使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感受。
如在谈到某人胖时,人们便用“丰满、富态、发福”来表示,说到某人身体太瘦,便用“苗天、清秀”代替。
62.语义的减弱语义减弱是有意把原来可怕或过分的事物尽量用温和的方式来描述,将严重的失态尽量予以“轻描淡写”的表达。
这突出地表现在一些有关禁忌事物的委婉语上。
最忌讳,最恐惧的事是“死亡”,因而有关“死”的委婉说法特别多,其中不少便是采用了语义减弱的方法来减轻人们的恐惧心理。
如长逝、归天、过世等。
生活中出现的其他一些令人不快的事物或现象,人们也总会有意识地把话说得温和些。
如“失足青年”代替“犯罪青年”,“考试未被录取”说成“落榜”等。
3.语义的扩大语义的扩大是使用外延较大或所指范围较宽的语词代指具体的或特定的事物,这样可以使语言委婉。
日常生活中,不直截了当地说不洁、不雅或其他不便直言的事物,因为如果那样往往会令人尴尬、使人窘迫。
比如,过去,人们常把与夫妇中的一方有暧昧关系的人称为“奸夫、淫妇、姘头”或“情妇、情夫”等,现在则用外延范围广的词“第三者”来指称。
用“小心谨慎”婉指“胆小怕事”,用“后进单位”婉指“落后单位”,都是扩大了词语的所指范围。
这些委婉语与直截了当的话语相比,显然更婉转曲折,减少刺激性,增强了话语的可接受性。
74.语义的泛化语言的泛化是将原来有其特定意义或所指的语词加以推衍或泛化来指称另一特定事物,这样就扩大了指称的范围。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等级森严,不同阶层人物的配偶具有特定的称呼,如“天子之妃曰后,诸侯(的妻子)曰夫人,大夫曰孺子,士曰妇人,庶曰妻”。
“天子有后,有夫人。
”《礼记﹒曲礼下》可见“夫人”原是用于指称诸侯的妻子或指帝王的妾,但现在“夫人”一词的意义得以引申,成了对别人妻子的雅称。
只是一种不同时代的泛化。
8三、结语委婉语是个较宽泛的概念,从修辞上来讲几乎所有的修辞格都可用来构造委婉语9;从方式和方法上来讲有语音手段、语法手段、文字手段、语用手段等;从委婉语的语言形式来看,它又包括单词、句子和篇章。
委婉语的分类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结果呈现。
当然对其委婉语的褒贬也不完全相同。
语言的哲学就是艺术的哲学。
10委婉语其实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是人们审美天性的一种体现。
至于运用委婉语的好处与坏处,其目的是好是坏,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委婉语可以是对美的追求,也可以是虚伪的一种表现,就在于人们怎么思考,主要是在什么情境下说,怎么说,为什么说的问题了。
毕竟事物都是多面性的,很多判断也是不能绝对的。
6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4页7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8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9李世孝,刘辰诞.委婉语构造手段中的修辞格手段[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增刊):10-12;9参考文献: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书海出版社1998年版李世孝,刘辰诞.委婉语构造手段中的修辞格手段[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增刊):9-12页[意]克罗齐:《审美原理》,朱光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