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doc
【名人故事】许家印:我的人生轨迹

【名人故事】许家印:我的人生轨迹许家印,是中国的杰出企业家和投资家,被誉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巨头。
他是华为、阿里巴巴等公司的股东,也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中国恒大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他的成功事业和创业经历,让他成为了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之一。
许家印出生在中国贫困的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农民,他们家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生活条件十分困难。
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许家印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毅力。
在高中毕业后,许家印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专业。
大学期间,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成绩优秀,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毕业后,许家印进入了华为科技公司,成为一名工程师。
在华为工作期间,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很快被提拔为华为的销售总监。
在这个职位上,他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为华为公司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许家印并没有满足于在华为获得的个人成就,在30岁的时候,他决定创业。
他辞去了华为的工作,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在广东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即后来的中国恒大。
在创办中国恒大的早期阶段,许家印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他成功将公司打造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龙头企业。
许家印的成功得益于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
他始终保持着对创新和发展的热情,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推动公司不断进步和发展。
除了在房地产领域的成功,许家印还以其勇于拓展和投资者身份而闻名。
他投资了多家知名的公司,如华为、阿里巴巴等,也成功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和壮大。
许家印的人生轨迹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成功创办了中国恒大,并成为了中国商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名人创业故事及感悟

名人创业故事及感悟1. 马云的创业故事那可真是太精彩了!想当初他到处拉投资,被好多人拒绝,那得多难啊!但他就是不放弃,这不就成功了嘛!就像爬山一样,过程艰难无比,可一旦到了山顶,那风景简直美极了。
我们不也应该这样吗,遇到困难别退缩!2. 刘强东从卖光盘起步,一路打拼到现在的商业帝国,哇塞,这得付出多少努力啊!这就好比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赢家,我们也得有这种毅力啊!3. 马化腾创立腾讯的时候,谁能想到会发展成今天这样呢!这就像一颗小树苗,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多了不起呀!我们也要勇敢去尝试,说不定下一个成功的就是我们呢!4. 雷军创办小米,那真的是敢想敢干啊!他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不断冲锋陷阵,最后取得了胜利。
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吗?5. 董明珠带领格力一路向前,遇到多少困难都不低头,这是多么顽强啊!好比在大海中航行的船,不管风浪多大,都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我们也要这么坚定!6. 王兴的美团那可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啊!他就像一个开拓者,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道路。
我们能不佩服他吗?7. 李彦宏的百度,那可是互联网的巨头之一啊!他就像一个智慧的引路人,给我们指引方向。
我们也得努力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呀!8. 张一鸣创立字节跳动,创造了那么多受欢迎的产品,这得有多大的创造力啊!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也得让自己充满创意!9. 曹德旺在玻璃行业闯出一片天,这得吃多少苦啊!但他做到了,真的太厉害了!我们也不能怕吃苦呀!10. 丁磊的网易也是相当厉害啊!他就像一个聪明的棋手,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
我们也要学会把握机会啊!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名人的创业故事都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他们的精神、毅力、创造力等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要努力向他们看齐,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10个名人励志故事

10个名人励志故事励志故事一:杰夫·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的奋斗与成功杰夫·贝索斯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
他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人。
贝索斯在年轻时并没有立即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
他首先从事了金融行业,但他对互联网的迅猛增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4年,贝索斯看到互联网的未来,他辞去了金融工作,投身于创建一个可以销售各种商品的在线平台的梦想。
在亚马逊创办初期,贝索斯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难。
然而,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并相信自己的创业理念。
他热衷于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并且不断创新和拓展亚马逊的业务范围。
如今,亚马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贝索斯也以其韧劲与创新精神被誉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励志故事二:奥普拉·温弗瑞——成功女性的光辉篇章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传媒产业的重要人物,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然而,她的成功并非来自天生的特权,而是通过无尽努力和毅力取得的。
奥普拉曾经经历了艰苦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她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贫困家庭长大,家境非常困难。
然而,奥普拉并没有因此气馁。
她在学校表现出色,并以勤奋和努力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使她得以接受优质教育。
奥普拉在电视行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主持的《奥普拉秀》成为了一档广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而她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电视名人。
奥普拉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对自己的信心,超越了自己的困境,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和崇敬的成功女性。
励志故事三:比尔·盖茨——微软之父的创业传奇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然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
比尔·盖茨在年轻时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在初创阶段遭遇了许多困难。
起初,他将自己的软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授权给IBM公司,并希望从中获得成功。
然而,他的软件并没有立刻热销,盖茨和他的团队面临了长达一年的不景气。
中国名人创业奋斗故事

中国名人创业奋斗故事创业就是赚钱,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
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
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的方法,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中国名人创业奋斗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中国名人创业奋斗故事一18岁创业,19岁成千万富翁,现在要把公司做成“机车界华为”请来杨向阳、徐小平、蔡文胜等投资大佬站台,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逗哈科技发布国内首款前双轮智能机车iTank,售价7999元,宣称是专为热衷时尚、运动、有车人士打造的装逼利器。
据介绍,这款耗时18个月,续航可达100公里的iTank,单单下置式可侧倾偏摆双前轮的结构外形设计,背后就耗资2000万、拥有17项专利,属于100%的自主研发设计。
在影响电动机车的关键问题续航方面,iT ank采用了和特斯拉同级别的韩国LG定制动力锂电池环保电芯,并且和法国的FPS公司联合开发了PACK电池包技术,目的是为了保证数百节锂电池同时工作状态下在面对各种情况下的安全稳定输出。
谈及为何在国内推出这样一款另类的电动机车,逗哈科技创始人李官德表示,国内电动机车行业内大型整车企业同质化严重,不论是在外观还是在技术方面都缺乏创新。
而且,仅有的一点新车型创新,也会被同行疯狂抄袭、模仿,导致无人愿意创新,行业内的创新意识被完全淹没。
“抄袭的背后是国内大型整车厂一味追求量却渐渐忽略了质,车款众多却都没有颠覆性产品,质量和外形也是始终得不到提升。
这直接导致整个电动机车行业偏离了创新推动的正确路径,利润持续偏低”,他说。
提及李官德本人,他的经历似乎比这款机车更具玩味,他自称是创业者中学历最低、最不懂互联网,但却是最懂机车的人。
李官德来自浙江台州的一个小乡镇,18岁的时候凭借对机车行业的一腔热爱,开始学习修车、研究车、买零配件组装车,历经一年19岁便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身价千万的“高富帅”。
但随后由于工厂不规范,没有营业执照,遭到当地执法机关的封厂,李官德一夜间又从身家千万的高富帅变为“百万负翁”,但这并没有阻挡李官德对机车的热爱。
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企业家的创业故事篇一“一个人的成功不叫成功,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才叫真正的成功。
”一一邓明善十多年前的邓明善,一个在广东打工的普通农民工,每个月400元的收入,今天的邓明善,中科创意产业园董事长,他让一张照片在不同材料上产生各种神奇效果,他的全景奇画王国,创造了1,5亿元的骄人销售业绩,成为中国青年创业百强精英人物。
初中文化,农村青年,他的成功路确实是有着传奇的色彩。
而走进他的世界,才会真实地感受到,那些辛酸与拼搏,激情与感恩是镌刻在其生命中的。
他的身上有许多标签:农民工、青年、残疾人、发明家、创业先锋……我的梦想我要创业因为家里穷,孩子又多,邓明善初中没有读完就被迫辍学,并外出打工,挣钱弥补家用。
1993年他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东莞,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第一次来到广东,人生地不熟,又没有什么太高的文化,只能做苦力活。
他先是来到一家建筑公司当小工,月工资400元,因为个子小干不了重活,常被工头责骂。
半年以后,他来到广东某礼品厂当学习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靠勤学苦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随后到了东莞的一家印刷厂聘用他做技术员,工资待遇有了提高,生活工作基本稳定下来。
追求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谁都渴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
邓明善不甘心一成不变的打工生活,1997年他果断辞职。
他用5000元接手了一家复印店。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客户来到店里,拿出一张名片,问能不能制作?客户说这名片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他想定做1000张。
邓明善看到这张名片时,立刻被它的独特所吸引,从侧面看一幅图片、从正面看又一张别的图片,可相互变幻,还有点空间感,奇妙无比。
但是找遍了东莞甚至整个广东,多数人都没有见过这种奇特的名片。
虽然这张单子却最终没有做成。
然而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这种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的邓明善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目前国内做得很少,所以这是切入这个领域的一个绝佳的机会。
长期以来,成像领域一直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在不断攀登技术高峰,他们做不了的事情,难道邓明善能做出来?一个初中生去做专家才能做的事情,他要付出的艰辛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名人许家印的创业故事

名人许家印的创业故事许家印,男,生于河南周口太康县,一个靠8年积累迅速拥有120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
他是第一个登上中国内地首富“宝座”的河南人。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慈善家,2005胡润百富榜第十一位,2005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三位。
广州恒大集团恒大地产董事长。
2011年福布斯富豪排名榜中,成为唯一入围的中国足球老板,他以51亿美元排名总榜单第200位,位居大陆富豪榜第七。
从车间主任到业务员许家印说,他“个人经历很简单,但过程很艰难”。
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大学生,许家印走了一条大多数知识分子当年所走的路毕业分配,满怀抱负地在一线工作岗位埋头苦干N年,此后适逢改革开放潮涌,终于按捺不住一颗驿动的心,放弃原有的铁饭碗,从内陆的河南直奔深圳,开始了商海浮沉。
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年轻的许家印“非常开心地”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学习4年钢铁专业,然后被分配到河南省的舞阳钢铁公司,在这里一呆就是10年。
“舞钢是大型国企,我一去就主动申请到了第一线——热处理车间,当时学钢铁的大学生比较少,所以受到重视,帮忙协助车间主任,一年后升为车间副主任,再后来做了车间主任。
”许家印说自己当时是工作狂人,在做车间主任的7年里,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年三十都会跑去车间。
1992年初,许家印破例休假了,他南下深圳找工作去了。
他没料到是23天过去,投出的简历都撞了白板。
后来经别人提醒才知道原来是简历做得太厚了,50页,根本不会有人去看。
于是许就把简历改短,从50页改到了10页还是没用,再改三四次易稿后,只剩了2页,这时效果也立竿见影——有了5个候选单位精挑细选之后,许家印选择了一家刚成立不过一年、只有几个连锁店规模的小企业,许选择它的原因很简单——是觉得这个企业有前景,最主要的是它有一个好老板。
他的新职业是业务员。
曾做过车间主任、管理300多号人的他开始一切重新来过。
那时许家印就连见到公司里20岁的小女生,都会喊“师傅”。
3个月后,许家印做成第一个单子,为公司带来10万元的业务额,这让老板对他另眼相看,他也从此不用再东奔西跑,当上了办公室的负责人。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经典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经典企业里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幸运,他们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创造并建立自己的帝国。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1:栾润峰从“”后第一届大学生到常州市第一位计算机讲师,从国内第一批MBA到金和软件的总裁、精确管理思想创始人,栾润峰在不断蜕变着。
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精确管理思想输送到各大企业,金和管理软件的销量已过亿。
“‘精确管理’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让人快乐高效。
”栾润峰说,掌握到每一分钟,控制到每一分钱,并让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使员工更快乐,这就是“精确管理”的精髓。
上世纪80年代,一台普通的PC机好几万元,加上各种配套设施无疑是一大笔开销。
栾润峰所在的一家大型国企就购进了这样的电脑,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可事与愿违。
栾润峰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对一家企业来说,资金和技术不是管理的关键,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当人变成机器的一部分,一定会感到不快乐不自由,人性的弱点就会一一暴露出来,企业的效率自然越来越低。
可很多管理者对此视而不见。
“中国的中小企业老板往往是忙了生意,丢了管理,抓了管理,没了生意。
”学计算机出身的栾润峰更像是一位为企业把脉治病的“医师”,一门心思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健康。
“传统管理中,管理就是‘卡’。
很多时候,员工需要改变自己的某些个性和个人目标来实现老板的目标,表面上员工服从,但是在心里却并不开心,这样事倍功半,效率逐渐递减。
”栾润峰说:“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心,但管人心不能靠洗脑。
”能不能不改变别人,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
比如,人们开车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看仪表盘、反光镜,为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的速度和位置,规避可能发生的危险。
而“精确管理”,就是让企业在每一个员工面前放一面“镜子”。
员工有了精准的“驾驶舱”,开车就会心中有数,一些小的问题就可以提前规避,也就油然而生“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快乐、高效的前提。
商界名人创业故事

杨致远雅虎主要创始人杨致远于196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其父在其两岁的时候去世,他和弟弟由母亲抚养长大。
杨致远于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斯坦福大学。
该校的电机系是硅谷神州的组成部分,他就选修电机工程,只花了四年,他就获得了学士、硕士学位,并结识大卫·费罗。
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于1994年4月共同创立雅虎互联网导航指南,并于次年3月注册成立了雅虎公司。
在斯坦福大学,熟悉他的人认为杨>不算勤奋,甚至还有点懒,但思想活跃。
张朝阳SOHU公司创始人张朝阳,1964年10月31日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
张朝阳童年时代生活在工厂家属院,父母都是医生,父母对他很宽松,给了他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他有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
1976年中学时代,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从西安庆华中学转到了西安中学。
1981年毕业于陕西省西安中学,考入了清华大学。
1998年2月25日,其创办的爱特信公司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
20xx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张朝阳在业内人士的眼中是时尚、朝气的新型企业家形象,创业初期,他的美国名牌大学学历和他著名的滑板技术都缔造了他的前卫和活力。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13岁开始计算机编程设计,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退学,1975年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比尔·盖茨在过去20xx年中第16次摘下《福布斯》全球首富桂冠。
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高中时,扎克伯格很喜欢程序设计,特别是沟通工具与游戏类。
20xx年,他在哈佛的大学宿舍创办了Facebook。
短短数年,这一网站迅速风靡全世界,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交网站之一。
20岁的扎克伯格虽然考入了知名的哈佛大学,但却是该学校计算机系和心理学系的辍学生。
有媒体曾对他俭朴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报道,据悉,扎克伯格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后,依然住着租来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地板上放着的一个床垫、两个椅子、一张桌子就是全部家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一从艺术家到CEO,他把艺术品电商做到月流水5000万办公室里,1979年出生的吕淼告诉猎云网,画画本来是一个爱好,是个很纯粹的事情。
当把画画做成生意后,就不想画了。
以前只需要把画画好,现在要做管理、市场、产品、公司股权、法律结构等都是学习的过程。
创业是一个折磨人事情,看你能不能享受这个过程了。
技术总监,运营总监都是吕淼软磨硬泡找来的核心团队。
去年资本市场最好的时候有企业就花钱烧市场,然后接着融资,吕淼没有这么做。
当时找壹读的副主编,跟对方说完全按照对方的思路来做杂志。
先合作两期看看,所以杂志定位不是去分析艺术市场,而是关注艺术本身。
艺术家反馈效果不错才决定全职加入。
因为创业,吕淼爱人关掉自己的公司来支持他创业。
吕淼的艺术品电商名叫:艺客(No art)。
英文表达的意思是让大家不要认为艺术离自己很远。
就在两个月前,吕淼创立不到两年的艺术品电商艺客注册用户达到43万,最快的一个月达到10万用户的增长。
我们上线初期每个月不到540个订单,发展到现在超过6000将近7000个订单,近期每个月销售额都保持在5000万左右。
从艺术家到CEO西安美院毕业后吕淼去德国留学7年学习艺术,2008年回到中国时,正是中国当代艺术井喷的时期。
金融危机前,北京的798每天有几十个展览,但对于吕淼这样的毕业生却无法进入传统的画廊、美术馆和博物馆体系,我那个时候从798穿过,就想着能有一个画廊的前台发现我。
现在,吕淼每天面对的问题是管理压力,去年网站、app上线前,团队疯狂加班。
国庆节都没休息,造成员工开始离职,据他说当时压力最大,晚上两点还与投资人约在公司见面。
2010年年底,混迹在北京五环外的画家吕淼发现画好的作品没有好的出口,尤其是对年轻画家。
他开始想着做一个找画的网站,飞到深圳,找腾讯做游戏开发的人员,做资讯类网站。
钱花了,网站却没做成。
2012年年底,刚成立的艺典中国的负责人想做艺术资讯类网站,吕淼做为CEO主导了跟淘宝拍卖的合作。
2013年5月,第一场线上拍卖。
当时作品成交率很高,3天时间成交几百万业绩。
此前拍的都是硬件,在淘宝上拍艺术品,还是很少,当时很多人认为到风口了。
后来苏宁、国美、京东开始上线拍卖艺术品。
吕淼说。
帮合作方招商,做方案,让吕淼对艺术品产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当时价格区间在几万到几百万都有,拍品真假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让消费者认可的吕淼说。
2013年年底,艺典中国决定从资讯平台转型做拍卖平台。
此时,因为观念上的一些不同,吕淼带着几个同事出来创业。
从C2C模式增加C2B2B模式2014年年初,挚信资本投资人给吕淼发邮件,想了解这个行业,吕淼飞到上海。
因为投资方认可吕淼对行业的判断,决定投资吕淼成立公司。
2014年艺术品交易市场整体交易额2000亿,来自电商的交易59亿,另一边大量艺术从业者却无法以此为生,每年中国有40万艺术毕业生,最后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的人都转行了。
吕淼看好的正是这个机会,通过媒体内容,他吸引到这些群体来到艺客平台。
关于为什么不做高端艺术品交易平台?吕淼说我们要做大众化的艺术品,拒绝高冷。
让大众消费得起艺术品。
艺术品怎么定义?媒体天天盯着鸡缸杯这种天价艺术品。
所以大家觉得艺术品离自己太远,其实离得很近。
当时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大部分前置收费,入驻就收取费用。
艺客的后置收费让其吸引了一批艺术家。
他举例说,成立于2009年的Artsy是一个国外C2C艺术作品电商平台,商家可以通过付月祖的方式在平台入驻进行商品售卖,同时Artsy还提供一名专业的艺术顾问来帮助商家完善每副作品的详细介绍。
今年C 轮融资2500万美金。
吕淼的思路是媒体先行。
投资人也推荐牛人进来,一开始就是几个人的小团队。
吕淼要做杂志,艺术圈的纸媒大部分是市场为导向,阅读趣味性不强,所以我们就从阅读切入,找来《壹读》的副主编组建团队,做艺术杂志,直投给艺术家。
月刊出了5期。
每期3000本,艺术家收到后非常喜欢。
媒体是一个打头阵的作用,然后与艺术家合作。
现在做微信公号,也是原创。
现在也就是6个人。
2014年10月8日,艺客网上线。
此时天使轮的钱也花完了,当时吕淼见了20多家投资机构。
很多投资人对艺术品市场并不看好。
一个是非标品的定价问题,另一个品控问题。
吕淼在国外学艺术时,发现有一套艺术品定价公式。
根据你的专业学校、画种,原料成本,时间成本、作品拍卖纪录等综合因素来定价。
按照这个定价,国内一副国画作品可能也就几百块,这明显不适合国内情况。
艺客的定价体系是由业内专业人员根据综合市场情况还定价。
除此之外,艺客增加了版权衍生品服务。
根据艺术家的授权,生产定量的复制品,这样就让艺术品以合适的价格被大众消费,也使艺术品可以做到标准化。
A轮融资的结果是天使投资方挚信资本做了跟投,吕淼进行了人员调整。
开始走媒体(微信公号:62度灰)、电商互相独立、互相协同的两条路。
据吕淼介绍,微信公号目前粉丝有70多万。
吕淼相信内容为王,没有好的内容花钱推广也不会有持续的结果。
吕淼曾经非常看好在APP版本中加入社交元素。
引导用户晒艺术品,当时甚至在电商APP之外单独做了社交属性的APP,然而内测过后并不是他想像的那样。
这让他意识到创业初期需要专注,不能撒太广,更不能单凭感觉做事。
刚开始艺客在PC端做拍卖,后来因为效果不好又去掉。
拍卖需要流量支撑,如果没有这个。
拍卖是不成立的。
后来就把拍卖转到微信上。
一开始网站设计的是高冷风格,后来就降下来。
既然是艺术品电商就要拥抱大众。
艺客目前在筹备分期付款服务。
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二5个月融两轮、10亿市场投放,半年成独角兽每个创业者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竞争,杨浩涌也不例外。
这个曾亲手创办赶集网的人,在58同城与赶集合并后,出乎意料地又创业了,离开竞争,回到竞争。
去年11月,赶集好车从集团独立出来,更名瓜子二手车,杨浩涌自己给自己做天使,掏了6000千万美金。
都说瓜子团队是豪华创业,它的融资手笔和融资节奏都是一般创业公司难以比肩的。
由于在赶集VS58同城时期积累大量竞争经验,杨浩涌所处的段位让他在看待竞争这件事上更加粗暴、更加果断。
目前,瓜子二手车已经完成城市覆盖75个,实时在售车源量达5万规模,员工共计4000名。
此前,杨浩涌曾放出话,新的融资会最大程度投入在市场投放层面,2016年全年瓜子二手车在市场投放层面将投入10个亿。
势能是企业生命去年,当二手车电商行业一夜火起来的时候,瓜子果断加入了广告战大军,或许这场战争也是他们筹划已久的。
当时,杨浩涌便这样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在市场投放上我们是不遗余力,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在直接竞争市场上胜出,这来自过去和58对垒时的教训、经验。
而谈到投放10亿能不能收回成本时,瓜子的账面是这么算的:去评判一个市场的值与不值,并不是去看它的用户黏性,而是去看企业在几年之后形成的规模;瓜子认为,如果三四年后,企业的利润有三四十亿的规模,那么这十亿的广告投入就是合理的;而如果五年之后,整个销售额才十亿人民币,利润一亿人民币,那么这十亿的广告就永远算不过来账。
杨浩涌之所以能这么腰杆直挺地提出投放目标,和对手直接硬碰硬,是因为他深知企业的生存机会就在竞争上。
传统来说,企业是如何看待竞争关系?大多数人有这样的理解:要么,跟自己的团队说,我们不要去关注竞争对手,主要关注自己要么,就是跟投资人、同行说,市场其实大得很,每个人都会有机会,我们和竞争对手都可以做的很好。
而杨浩涌自己的看法,正如他的出手一样,快且雷厉。
他在创新中国2016峰会上表示,每个创业者都处在一个需要变革、创新的行业,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和对手加在一起的市场份额都没有到1成。
也就是说,摆在创业者面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拿到剩下的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市场份额,而未来的5-10年企业能拿下多少份额就会决定它的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
因此,在杨浩涌的构想里,企业追逐竞争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他将之称之为势能,即时刻把竞争考虑在内,从而建立自己的势能。
历史惊人地相似,2011年,赶集网完成6000万美金的融资后,发起了一场广告战。
在短短春节期间,赶集网花了3000万人民币做投放、打广告,随之收获了DAU(日活)翻倍增长,跃至400万。
面对这样的结果,直接竞争对手58同城立马选择跟进,并制定了2倍的预算,最后炮制了一条著名的广告,一个神奇的网站。
从此之后,赶集网便开始了与58同城长期的广告拉锯战。
58同城与赶集网的竞争路在杨浩涌看来就是一场势能拉锯战。
所谓势能拉锯就好比两个竞争对手在平静的海面上划船,一旦一方获得一个浪头,他就可以花更少的力气,而划得更远;具备了创业势能后,企业能在行业内获得更好的知名度,例如用户一想到同城闲置物品转让,他会更先想到58同城还是赶集网? 因此,所有的创业竞争都是在积蓄势能,而所有的势能积蓄都是为了成为行业内最有价值、最有地位的公司。
在创业过程中,企业会主动获取势能,也会失去势能。
杨浩涌反思了自己曾犯的两个错误,两次势能逝去的过程。
第一次,在2012年,赶集网团队高速成长,员工一下子从100人到了2500人,同时开始多种业务,例如蚂蚁短租、团购。
当时,赶集网的主营业务在并没有获得盈利和稳固优势的时候选择冒进,从而导致2012年公司亏了很多钱,员工锐减到900人。
第二次,在2013年,在和58同城抗衡的过程中,赶集网处于下风。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当我把竞争对手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列出来,后来发现所有的优点全部在竞争对手那,所有的缺点都在我们那,只有一个机会,就是发现竞争对手不重视我们,这是我们唯一的优势。
当58同城和赶集网同时在hao123投放广告时,前者收获了170万流量,而后者只有90万。
杨浩涌赶紧召集同事进行用户调研,最后发现用户选择58同城的原因竟然是:58同城用惯了、周围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这件事给杨浩涌极大的刺激,他知道所有的创业势能都已经向对手倾斜,而他能做的,就是不要再犯第三次错误。
我是个非常幸运的创业者,在后面两年时间抓住竞争对手放松的机会,最后做到合并,杨浩涌这样说。
如何建立创业势能作为一名不断遇到挫折但始终很幸运的创业者,杨浩涌对于企业如何获得势能有着自己深刻体会,他把这种经验还应用在了瓜子二手车上。
去年11月,当瓜子二手车正式完成分拆后,天使轮资金归位后,杨浩涌便马不停蹄开始了A轮融资。
尽管遭遇资本寒冬,瓜子二手车的A轮融资还是在2016年3月底正式敲定,赶集的老资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2.05亿美金,其手笔大方可见。
不管是资本寒冬还是资本火热,企业不断拿钱就是一建特别有效建立势能的事情,有机会的话,企业要不断拿大钱、不停拿钱,这样才能给团队信心、给对手压力、给资本市场信号。
此外,只有通过建立品牌势能,企业才能占领用户心智、第一提及、媒体认可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