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作业
北语 19秋《美学》作业_1234

19秋《美学》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6道小题, 总分值64分)1.克罗齐说: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
这一观点属于()。
A. 再现说B. 表现说C. 游戏说D. 模仿说答案:B q:80+500+92612.(),人们的审美活动开始区分出明确的美与丑的界限。
A. 原始社会B. 中世纪C. 近代D. 古典时代答案:D3.正式提出“崇高”概念并系统探讨的是()A. 爱迪生《论想象的快乐》B. 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C. 康德《判断力批判》D. 朗吉弩斯《论崇高》答案:D4.提出的“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说”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关于艺术的定义。
A. 苏珊•朗格B. 柏格森C. 克莱夫•贝尔D. 卡西尔答案:C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A. 席勒B. 柏拉图C. 亚里土多德D. 尼采答案:C6.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巫术,一是()。
A. 生产活动中的“手艺”B. 理性思维C. 感性和情感D. 宗教活动答案:A7.黑格尔关于悲剧的解释有()和“永恒正义说”。
A. 性格冲突说B. 矛盾说C. 净化说D. 过失说答案:A8.关于符号形式的起源,“纯粹形式美说”从古希腊()就开始了。
A. 毕达哥拉斯学派B. 柏拉图学派C. 赫拉克利特学派D. 亚里士多德学派答案:A9.“巫术直观”作为前概念的生命活动的智慧功能,它本身就是()A. 现实的B. 物质的C. 诗性的D. 审美的答案:C10.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的《欧米哀尔》是经典的审美的()的表现。
A. 崇高B. 力量C. 悲剧D. 丑答案:D11.在生活中时常会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而使你忘记了此外的一切,这种状态就是()A. 喜悦B. 美感C. 直觉D. 理性12.所谓(),就是显现形式的展开是按照时间方式展开和呈现的。
A. 空间样式B. 时间样式C. 语言样式D. 显现样式13.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A. 鲍姆嘉登B. 孟子C. 维柯D. 亚里士多德14.()的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而是另一种美——魅力或魔力。
艺术美学作业答案

11下面哪一位不是浙江人:()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得分:分窗体底端2下面哪一部着作充分体现了作者具有诗人的灵性、哲学家的参悟以及美学家的审美:()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C得分:分窗体底端3下面哪一位是《人间词话》的作者:()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得分:分窗体底端4下面关于王国维所处时代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得分:分窗体底端5“时事在变,意象在变”是沈增植对晚清王朝的感叹。
()窗体顶端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分窗体底端6罗振玉既是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又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
()窗体顶端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1下面关于陈寅格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得分:分窗体底端2下面关于晏殊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D得分:分窗体底端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下面哪一位的词:()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得分:分窗体底端4金文专家容庚是王国维先生唯一的学生,其代表作《人间四月天》。
()窗体顶端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分窗体底端5吴宓和陈寅格是北大国学院四大导师的重要成员。
()窗体顶端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1刘再复先生对贵族精神的归纳不包括下面哪一项:()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得分:分窗体底端2下面关于钱穆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得分:分窗体底端3下面哪一位不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窗体顶端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得分:分窗体底端4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汉语和现代音乐学先驱。
北语网院20春《美学》作业_1答案

(单选)1:德国美学家()提出“性格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对悲剧进行解释。
A:康德
B:黑格尔
C:克罗齐
D:胡塞尔
正确答案:B
(单选)2: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提出了“美学”这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并认为“美”就是()。
A:完善的感性
B:诗性智慧
C:和谐
D:自然的合目的性
正确答案:A
(单选)3:()是人自身的存在性展开的最基本样式。
A:时间样式
B:空间样式
C:语言样式
D:显现样式
正确答案:A
(单选)4:比利时的梅特林克、法国的萨特等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悲剧家的悲剧作品属于()。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存在悲剧
正确答案:C
(单选)5:笑是对严肃的解除,是()的胜利。
A:感受力
B:理解力
C:亲和力
D:生命力
正确答案:D
(单选)6:人类审美活动迄今所形成的美感经验形态包括优美、崇高、()、悲剧、丑、荒诞。
A:和谐
B:滑稽
C:自然
D:喜剧
正确答案:D
(单选)7:审美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其本性是()。
A:求真的活动。
美学作业

1、认识面 、 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造成了面。密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在形态学 中,面同样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同时面又是“形象”的呈现,因此面 即是“形”。 2、认识面的种类通常可划分为下述四大种类 、 (1)、几何形 几何形:也可称无机形,是用数学的构成方式,由直线或曲线,或直曲线相结合形 几何形 成的面。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圆形、五角形等,具有数理性的简洁、明快、冷 静和秩序感,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实用器物等造型设计中。 (2)、有机形 有机形:是一种不可用数学方法求得的有机体的形态,富有自然发展,亦具有秩序 有机形 感和规律性,具有生命的韵律和纯朴的视觉特征。如自然界的鹅卵石、枫树叶和生物细胞、 瓜果外形,以及人的眼睛外形等都是有机形。 (3)、偶然性 偶然性:是指自然或人为偶然形成的形态,其结果无法被控制,如随意泼洒、滴落 偶然性 的墨迹或水迹,树叶上的虫眼等,具有一种不可重复的意外性和生动感。 (4)、不规则性 不规则性:是指人为创造的自由构成形,可随意地运用各种自由的、徒手的线性构 不规则性 成形态,具有很强的造型特征和鲜明的个性。 3、面的表情 、 面的表情呈现于不同的形态类型中,在二维的范围中,面的表情总是最丰富的,画面往 往随面(形象)的形状、虚实、大小、位置、色彩、肌理等变化而形成复杂的造型世界,它 是造型风格的具体体现。 在“面”中最具代表性的“直面”与“曲面”所呈现的表情:直面(一切由直线所形成 的面)具有稳重、刚毅的男性化特征、其特征程度随其诸因素的加强而加强。曲面(一切由 曲线所形成的面)具有动态、柔和的女性化特征,其特征程度随其诸因素的变化而加强(或 减弱
(2)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 均衡是在不对称中求平稳。均衡可分为调和均衡和对比均衡两大类,调和均衡是 指同形等量,即在中轴线两面所配列的图形的形状、大小、分量相等或相同。除图案 造型的均衡外,还有量的均衡、色的均衡,在标志图形设计时必须相应考虑,以追求 标志视觉张力。
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什么是美学(一)作业单选题(50分)1、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50.00分) A.《宋元戏曲考》B.《人间词话》C.《谈美》(√)D.《红楼梦评论》判断题(50分)1、西方美学是从鲍姆嘉通开始的。
(50.00分) 是否(√)什么是美学(三)作业单选题(50分)1、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美学?(50.00分) A.学习美学可以完善人格修养B.学习美学可以完善自身理论修养C.学习美学可以扩大知识视野D.以上说法都正确(√)判断题(50分)1、审美活动都属于艺术活动。
(50.00分)是否(√)“美”是什么(二)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50.00分) A.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B.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D.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判断题(50分)1、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50.00分)是(√) 否“美”是什么(四)作业单选题(50分)1、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50.00分)A.儒家B.道家(√)C.佛家D.阴阳家判断题(50分)1、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50.00分)是(√) 否美感的分析(二)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不属于“现量”的三种含义的是?(50.00分)A.现在B.存在(√)C.现成D.显现真实判断题(50分)1、梵高是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
(50.00分)是(√) 否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作业单选题(50分)1、被园林家称为“园之魂”的是:(50.00分)A.假山B.水(不选这个)C.竹D.香正确答案: D判断题(50分)1、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产生美感。
(50.00分)是(√) 否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三)作业单选题(50分)1、对审美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50.00分)A.地理环境B.社会文化环境(√)C.审美对象D.审美主体判断题(50分)1、时尚是上层人士的特权(50.00分)是否(√)自然美(下)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50.00分)A.持肯定美学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美不能按照等级区分。
美学专题作业答案(1)

美学专题作业答案一一、填空1.鲍姆加登2.美育书简人性的完善3.王国维现代美学4.80 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5、美是生活6.叔本华7.文化语境8.姚鼐二、选择题1.A 2 .C 3 B 4. A 5.B 6.B 7.B 8.B三、判断正误1.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
答:错。
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
二者密切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
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
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特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3.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无关的美。
答:错。
这种说法只承认了人在社会美中的中心地位,而否定了自然美的实质也在于它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即自然正是在人类的符号实践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获得了美的属性,成为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
自然美与人紧密相关,无法割裂。
4.“丑得如此精美”。
答:对。
因为艺术的“化丑为美”是艺术家征服丑的过程,其中一种重要的征服策略就是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
艺术家的活动是利用自然和现实提供的材料创造具有表现性的艺术符号,而艺术符号具有奇特的建构力量,经过这种创造性的建构,征服现实中的丑,可以使现实中的“丑”的东西获得美的形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丑得如此精美”成立。
四、名词解释1.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
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2.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北语 20春《美学》作业_1234

20春《美学》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1.德国美学家()提出“性格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对悲剧进行解释。
A. 康德B. 黑格尔C. 克罗齐D. 胡塞尔答:B V:131;9666;29062.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提出了“美学”这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并认为“美”就是()。
A. 完善的感性B. 诗性智慧C. 和谐D. 自然的合目的性答:A3.()是人自身的存在性展开的最基本样式。
A. 时间样式B. 空间样式C. 语言样式D. 显现样式答:A4.比利时的梅特林克、法国的萨特等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悲剧家的悲剧作品属于()。
A. 命运悲剧B. 性格悲剧C. 存在悲剧答:C5.笑是对严肃的解除,是()的胜利。
A. 感受力B. 理解力C. 亲和力D. 生命力答:D6.人类审美活动迄今所形成的美感经验形态包括优美、崇高、()、悲剧、丑、荒诞。
A. 和谐B. 滑稽C. 自然D. 喜剧答:D7.审美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其本性是()。
A. 求真的活动B. 求善的活动C. 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D.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答:C8.语言诞生的最初行为就是()。
A. 诗歌B. 命名C. 书法D. 篆刻答:B9.“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指艺术品接受过程中的那一阶段A. 观B. 品C. 悟D. 想答:C10.诗性智慧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以己度物的隐喻,另一个是()A. 以己度物的暗示B. 形象的隐喻C. 想象D. 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答:D11.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美”,就是(),又被称做阴柔美、秀美或典雅美。
A. 崇高B. 喜悦C. 愉悦D. 优美12.一个在时间序列中呈现的东西,在空间中只能压缩为一个()才能呈现。
A. 思想B. 时间C. 体积D. 物13.“美是不依赖概念而作为一个普遍愉快的对象被表现出来的”,此话出自A. 康德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14.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于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A. 席勒B. 歌德C. 费希特D. 鲍姆嘉登15.物的()不仅是形式的承载者,还是人的存在性境域得以呈现、显现的奠基。
北语19秋《美学》作业3【满分答案】

19秋《美学》作业3------------------------1.喜剧的特点包括:A.感受上让人笑B.具有可笑性C.有一个对“可笑”表示笑的旁观者正确答案:["A","B","C"]------------------------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正确答案:["C"]2.将内在的情感和胸怀移注到外在的自然形象或表现形式之中,并在这种自然的或表现的形式中来反观自身,以获得美感。
这是A.表现B.隐喻D.比兴正确答案:["C"]3.技术是()产生的,它导致后来的技术化生产A.理性认识活动B.感性认识活动C.思维D.劳动正确答案:["A"]4.一个()的形成,意味着使一个事物凝固并突出出来。
A.时间B.空间C.片断D.思想正确答案:false5.“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指艺术品接受过程中的那一阶段A.观B.品C.悟正确答案:["C"]6.在巫术活动中,凡进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东西,都被呈现为生命活力的表征,就是()A.神话B.世界的象征化C.艺术D.生命自由正确答案:["B"]7.德国美学家()认为,人只有在自由的时候才游戏,也只有在游戏时才是自由的。
A.歌德B.席勒C.鲍姆嘉登D.黑格尔正确答案:["B"]8.在生活中时常会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而使你忘记了此外的一切,这种状态就是()A.喜悦C.直觉D.理性正确答案:["B"]9.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正确答案:["D"]10.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巫术,一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术语(带*的作为平时的书面作业)(1)、鲍姆嘉通——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
(2)、美学——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
(3)、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
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4)、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在诗画戏曲以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意境体现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意境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艺术美的标准。
(5)、美是生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定义。
(6)、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7)、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丑,艺术丑和艺术美是对应的。
艺术丑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8)、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
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9)、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
(10)、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它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11)、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式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里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又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12)、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13)、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4)、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的人生存在至境。
(15)、多样统一——(1)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
多样,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种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别;(2)统一,则是指审美对象各个不同部分和不同的物质因素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映照,从而有机融合的内在关系。
(16)、有意味的形式——这是从艺术的本质对艺术的定义,由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一书中提出来的,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有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他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
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是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完全切断,抽象的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则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17)、“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著名命题。
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美是理念的说法,强调美一方面是理念,另一方面必须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就是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满足理念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黑格尔的观点突破了把美看做永恒理念的观点,但仍然把世界和美首尾倒置了。
(18)、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代表人物是立普思,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情感,因而令我们感到美。
移情说过分强调也审美的情感因素,完全不顾及到对象的因素,因此这种说法有缺陷。
(19)、心理距离说——西方美学家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主张在审美时,人与对象应该保持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
(20)、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21)、社会美——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
与自然美合称现实美。
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
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简述与论述1、什么是美?其特点是什么?答:“美”是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对象,是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它包括多种审美形态。
其特点有:(1)、形象性,(2)、情感性,(3)、超越性。
2、什么是美学的基本问题?答:从现代美学的科学体系来看, 美学由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两大部分构成, 理论美学对应用美学起着指导作用。
广告美学是一门具有社会使用功能和市场价值的应用美学, 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广告中的美学规律和审美特征。
就是人心的快感结构与外物的形式结构之间的对应与变化。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一般可以分成基础美学(可细分为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美学)、实用美学和历史美学。
3、简述审美活动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答:从整体过程来看,审美活动是一种不断深化的动态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审美准备,审美展开,审美超越。
(1)、审美准备阶段表现为主体的整个生理、心理机制进入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状态。
(2)、审美展开阶段就是审美活动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次上同时展开、相互促进的过程。
从生理层次上来说是审美感知的展开,从心理层次上说是审美体验的展开。
(3)、审美超越阶段就是随审美活动的深入展开和审美体验的深化,审美主体对生命和意义有所体验和感悟,并基于此建构个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形象。
审美活动的意义:首先,美作为一个展示的过程,只有在接受者的具体的接受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
审美活动使潜在的美得以显现,使可能的美变成现实的美,使未完成态的美变成完成态的美,使自在的美变成自觉的美。
由此可知,接受者的审美活动对于美的现实存在过程有重大意义。
其次,审美活动的意义还在于它为美创造主体,审美的对象只有对于这个主体来说才是美的。
再次,审美活动也影响着美的创造。
一般的情况是,群体的审美消费取向是导向,消费取向规定着接受者的审美捅要,并从而规定着创造者的审美取向。
最后.我们着重淡一下审美的人道主义特性或审美的人道主义功能,这也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的意义维度或价值取向。
其一,是“艺术形式把人提高到人的高度”。
其二.是审美与艺术共有“反拜物化使命”。
4、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有哪些基本思路?它们的核心内涵是什么?答:基本思路:(1)从事物客观属性熟悉中探求美求美。
(2)从客观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3)从主观的心态中寻找美。
(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求美。
(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实践活动中求美。
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某种客观事物属性。
(1)从客观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核心内涵: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的事物中寻找美。
(2)从主观的心态中寻找美。
核心内涵:是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
(3)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核心内涵: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的一定的关系,然后才能说是美的或丑的。
(4)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求美。
核心内涵: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生活休戚相关(5)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实践活动中求美。
核心内涵: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从人的审美关系和和审美实践活动出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
5、论述狄德罗“美在关系说”的理论内容、历史贡献和缺陷。
答:狄德罗在《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探讨》一文中就把“关系”看成是没的本质:“一个物体志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我指的不是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到物上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一种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的悟性借助我们的感官而觉察到的”。
“美在关系”说的最大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看成是某种单一的现象或是某种孤立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但狄德罗所说的“关系”还比较抽象和笼统,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解事物的关系,而没有从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来探讨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可以说,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探求美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求解路径,但我们却不能笼统地把美看成是关系。
6、形式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一、美在形式上。
形式美直接取决于对象的形式上,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而直接感觉到的。
如西施的沉鱼、、王昭君的落雁、貂蝉的闭月、杨贵妃的羞花之美,桂林山的神姿仙态,漓江水的如情似梦等自然之美,还有铿锵有力的诗句,悦耳动听的音乐等的艺术之美,这些都是通过人的视觉直接感受到的,都可成为形式美。
二、形式压倒内容。
换一种说法可以说是功能追随形式,如以一个古董花瓶,一只已无法点火的打火机,因为其精细的的做工,美丽的外观,而被人所珍藏。
再如一盘味道很香的菜,但却黑漆漆的一团,卖相很差,估计愿意尝试的不会多,相反一道色香俱全的菜,即使味差了点,估计让人吃了也会赏心悦目,心里的评价也会高一点。
三、形式美有很强的超功利性。
形式美具有很强的超功利性,并不是说形式美无功利性而是说它的功利性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
如文学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上的利益满足。
作家在创作文学的时候,不能从文学本身获得某种直接的现实利益,只是进行简单的创作,写下简单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使人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形式美。
总的来说形式美的侧重点在于对象的形式上,而内容的重要性则偏弱,且具有很强的超功利性。
7、形式美的构成因素和规律有哪些?答:形式美是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感性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和声音等)的有规律组合所显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