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色彩构成与绘画用色的区别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教学

高明度构成
低明度构成
每一种可见色都具有一定的鲜艳度而色彩的鲜浊程度取决于波 长的单一程度。
+
=
+
=
色料纯度改变一般以加无彩色(黑、白、灰)的手段得以实现
色相练习
明度、纯度练习
明度、纯度练习
注重表现色彩之 间的和谐关系,侧 重形式美和层次关 系。它不受固有色 、光源色以及环境 色的约束。因此有 单纯、含蓄、夸张 特点的
第三节 色彩的基本原理
世界本无色,我们的眼睛是在光的作用下通过色彩的差异感受景物的 存在。光线明亮时,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万物鲜艳而清晰;光线暗淡时,色 彩变得阴暗而模糊;如果没有了光,在黑暗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太阳光产生的高热能形成电磁波 向宇宙空间辐射,电磁波的波长范 围很宽,光只是电磁波的一小部分, 而能够引起人的视觉反映的只有从 380毫微米至78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 这就是可见光即我们日常所见的白 色日光。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折射将 日光分离成红色、橙色、黄色、绿 色、蓝色、青色、紫色七种单一色 光,它们按彩虹的颜色秩序排列。
确切的说,是以固定的试点来观察研究物象色彩与环境的关系 把物体、环境和光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们丰富的色彩变化以及 它们之间色彩关系的学说。
2.设计色彩
设计色彩则是理性的、主观的、抽象的、平面的绘画,设计色彩 是在绘画写实色彩上的发展与延伸,是在具象的基础上的一种更 新与创作。它是一种以理性的思维为主的思想再创造过程,有目 的概括、提炼、归纳、集中、夸张和变化,创造出具有象征性、 浪漫性、装饰性和理想化的色彩。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美术色彩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对于艺术创作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对于提升美术作品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与美术色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一、色彩的分类1.原色:指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调配而得到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和蓝色。
原色是色彩世界的基础,也是其他颜色的来源。
2.次要色: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橙色、紫色和绿色。
次要色位于原色的中间位置,具有中性色调,常被用于创作温和、柔和的画面效果。
3.补色:指对应原色的颜色,例如红色的补色是绿色,蓝色的补色是橙色。
补色之间呈现强烈的对比,相互衬托,可以增强画面的鲜艳度和对比度。
4.中性色:指不带有明显颜色色调的颜色,包括灰色、黑色和白色。
中性色常用来调和和平衡其他色彩的鲜艳度。
二、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搭配:通过使用补色、冷暖色的对比等方式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
对比搭配常用于强调画面的重点或创造冲击力强烈的艺术效果。
2.类似搭配:通过使用相邻或相近的色彩来创造和谐、柔和的画面效果。
类似搭配常用于表现平和、安宁的场景或情感。
3.单色搭配:通过使用同一色彩的不同色调和明暗度来创造单一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
单色搭配常用于表现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4.色彩分割:通过在画面中使用不同色彩区块的分割和划分来营造节奏感和动态感。
色彩分割常用于抽象、装饰性的艺术作品中。
三、色彩运用技巧1.明暗变化:通过改变色彩的明暗度和亮度来表现画面的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明暗变化对于创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非常重要。
2.色彩温度:通过使用冷色和暖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冷色常用于表现冷静、冷淡的情感,而暖色则常用于表现热情、温暖的情感。
3.色彩饱和度: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来表现画面的明快度和浓淡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会呈现明亮、鲜艳的效果,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会呈现柔和、柔美的效果。
4.色彩协调: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和色彩运用技巧来达到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中专学业水平考试 美术基础知识 色彩,色彩构成知识点

色彩,色彩构成知识点色彩概论: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形式,是人感知首先作出反映的“第一印象”。
色彩及色彩构成: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呈现出复杂的色彩现象。
任何造型艺术都离不开色彩,研究色彩问题又不能脱离形态、空间。
所以,设计中色彩与造型不能分割。
色彩构成含义: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叫色彩构成。
构成目的:为了色彩的广泛应用,应用色彩的关键在于色彩搭配,使色彩搭配达到最佳的状态,包括色彩之间的调和、对比、整体感等等。
色彩的本质与体系光的特性:物理学的研究表明, 光是特定波段电磁辐射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一种能在人的视觉引起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
其中只有380~ 780nm波长的电磁辐射能为我们的视觉所感知, 即通常所说的光或可见光。
光谱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牛顿1666年,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光的传播与色彩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直射、反射、透射、散射和折射等现象。
不同传播现象会对人们的色彩感受产生不同影响。
直射现象:是指光线直接传入人的眼晴,也可以说是人的眼晴直接注视光源, 这时人眼所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反射: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反射现象。
反射出的光线被人眼所接受, 因而人眼看到物体表面有色彩, 即通常所说的物体色。
光源色:人们看到的物体的色彩,总是在某种光源下产生的, 经常会受到光源色色彩倾向的影响。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物体色:物体色是指光源色经过物体的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 反映到人的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固有色:通常, 人们习惯于把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总和称为固有色。
色光三原色:1802年,英国生理学家托马斯·杨根据人眼的视觉生理特征, 提出了新的三原色理论,色光三原色由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组成。
颜料三原色:三原色是大红(品红)、杵檬黄、湖蓝。
3色彩构成 色彩对比PPT课件

色彩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强烈刺激的、无 序的、不调和或无调性的色彩,经过处理,能使之 统一和谐的组织在一起,其色调能使人愉悦,并能 满足人的视觉的需求和心理平衡的色彩搭配。
54
不调和的色彩组合常常表现为:
多个面积相似,又无主次的色相组合;色相既不明确,色 彩纯度又很低的色彩组合;或几种毫无内在联系的色相的 组合。 调和色彩一般要求有变化但不过分刺激,统一但不能单调, 某些方面统一了,在其他方面就要保持对比;完全一致的 色彩或全部不具备任何相同要素的色彩,通常被认为是不 调和的色彩。
45
46
47
五、以冷暖对比构成的色调
从色彩心理学来考虑,我们把 桔红的纯色定为最暖色,它在 色立体上的位置为暖极,把天 蓝的纯色定为最冷色,它在色 立体上的位置称为冷极,并用 冷暖两极的关系来划分色立体 其余各色的冷暖程度与冷暖差 别。接近暖极的称暖色;接近 冷极的称冷色。与冷极距离相 等的各色,冷的程度相等;与 暖极距离相等的各色,暖的程 度相等;凡与两极距离相等的 各色,称为冷暖的中性色。由 此可知,红、橙、黄等属暖色, 蓝绿、蓝、蓝紫等属冷色,黑、 白、灰、绿、紫等色都属中性 色。
30Βιβλιοθήκη 313233
34
35
四、以面积、形状、位置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
1.以面积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 由于各色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不同构成不同色调, 而色调受面积的影响很大,面积中占绝对优势的色 彩往往决定其色调的性质。
以红的面积占绝对优势的画面,称为红色调。 以蓝的面积占绝对优势的画面称为蓝色调。 以高明度色面积占绝对优势的画面称为高明度基 调。 以中明度色面积占绝对优势的画面称为中明度基 调。
72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 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 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色彩对比PPT课件

互补色:
在二十四色相环上距 离180度左右的色相对比, 是最强的色相对比,如 红与黄绿、黄与蓝紫、 绿与红紫、蓝与橙黄。
20
21
22
23
24
25
色彩设计方法作品欣赏 :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练习
26
色彩设计方法作品欣赏
QIQIHAERDAXUE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感觉是苦闷的、寂寞的。
低短调: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
感觉是忧郁的、死寂的、模糊不清的。
11
B、色相对比 • 色相对比的特征 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或三色并置在一起,
因它们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现象,称色 相对比。
12
• 色相对比的强弱效果
邻近色相对比 指色相距离15度以内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弱的对比
QIQIHAERDAXUE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中中调 中短调 低长调 低中调 低短调 最长调
明度对比练习
32
A.根据明度对比理论,自选明度对比两组10×10cm。
B、根据色相对比理论,做邻近色对比、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互补色 对比各一幅10×10cm。
高长调 类似色
低中调 对比色
邻近色 互补色
10×10cm
10×10cm
10×10cm
10×10c1m0×10cm 10×10cm
10×10cm
10×10cm 33
色相对比练习
29
色彩设计方法作品欣赏
QIQIHAERDAXUE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练习
色彩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色彩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色彩构成的概念色彩构成是指将不同颜色或色彩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色彩搭配或组合。
通过色彩构成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意义,对于绘画、设计和摄影等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色彩构成的原理1. 赛贝尔定律赛贝尔定律是指当三原色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时,可以得到任意颜色。
这对于印刷、绘画和摄影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彩色三属性彩色三属性分别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指色彩的基本色系,包括红、橙、黄、绿、蓝、紫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高明度颜色明亮,低明度颜色暗淡。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色彩浓淡程度,高饱和度表示色彩鲜艳、浓烈,低饱和度表示色彩柔和、淡雅。
3. 色彩构成的原则- 对比原则:通过对比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饱和度和色调,使整体构图更加丰富多彩。
- 平衡原则:通过合理搭配色彩,使整体构图在色彩上达到平衡,不会呈现过于单调或过于杂乱的情况。
- 统一原则:通过使整体构图的色彩在主题或氛围上表现出统一性,达到统一的感觉和意义。
三、色彩构成的方法1. 光谱色彩构成光谱色是指由基本的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构成的色彩系统,适用于表现明快、鲜艳、活泼、充满生机的主题。
2. 补色彩构成补色是指相对于某种色彩的对立色。
将对立色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冲突感,适用于表现张力和矛盾的主题。
3. 色彩渐变构成色彩渐变是指通过在色彩之间衍生出逐渐变化的中间色,其过渡形式让色彩在不同主题或氛围中产生过渡感和融合感。
4. 色彩对比构成通过将相似或不同的色彩进行对比,产生明暗、强弱、冷暖等差异,从而形成视觉反差,达到视觉冲击力。
四、色彩构成在绘画中的应用1. 面色彩构成通过将一定的色彩填充在整个画面中,形成统一的色彩氛围和意义,可以表达出对应的情感。
2. 线面彩构成通过线条勾勒出图案轮廓并在图案的内部填充色彩,形成色彩对线条的配合和对应,从而丰富了图案的表现。
第三节色彩构成与绘画用色的区别

第三节色彩构成与绘画用色的区别传统绘画写生的色彩是以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依据,对表现物体瞬间变化的色彩进行敏锐的捕捉,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
绘画者的科学认识与观察是表现写生色彩的基本方式。
色彩构成则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之间的层次关系。
它更注重和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主动表现色彩的能力。
1.绘画色彩的特征图1-3-1 荷兰画家伦布朗的作品《戴金头盔的男子》(布面油画)绘画色彩重在表现自然物象及绘画者的情感。
想表现绘画者的内心世界,就需要了解色彩现象的成因和表现色彩的绘画技巧。
对于色彩现象的成因以及色彩概念和原理的认识,通常需从光色谈起。
有光才有色,光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色彩的起因。
光让我们感受到瑰丽的色彩世界,也决定了我们的视觉对自然界的感知。
没有光线,色与形就消失于我们的视觉中了。
在写实绘画中运用的一切有关色彩的法则都是自然规律的反映。
同时,绘画中的色彩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为基点的,人的色彩感觉首先来自视网膜中锥体细胞机能,它能感受、分辨色光中的红、蓝、绿,并做出综合反映。
而且,人的视觉感受还会受到生理或心理变化的影响,面对不同色彩会唤起人不同的生活体验,产生不同的联想。
光的运动和色光的反射是造成色彩现象的外界因素,而色彩概念则是由人的视觉思维形成的。
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对表达创作的主题思想和情调意境有很大关系,因此色彩对画面的最后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尽管各画派对色彩的要求是不同的,使用的材料和画法也各有特点,但色彩运用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首先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调、意境,确定画面的基色调,基色调在绘画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荷兰画家伦布朗的布面油画作品《戴金头盔的男子》(见图1-3-1),这幅油画的基调色是深赭色,因此在进行表现的时候,几乎每一色调都有赭石色倾向。
在绘制传统油画时每种色都要加入基色,如我们定一幅画以红色为基色,那么这幅画几乎所有的颜色都要加入一点红色,如这幅画中的纯白色带有一点粉红色,黑色头发不是纯黑而是带有褐色。
试论色彩构成与色彩设计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及教学方法

试论色彩构成与色彩设计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及教学方法作者:陈媛媛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32期摘要文章分析了色彩构成和色彩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对传统色彩教学的弊端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对两门课程的思考和建议。
希望以色彩构成为辅,色彩设计为轴,为各专业艺术设计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能够开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色彩构成色彩设计创造力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所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都要经过色彩写生课程的训练,然后才会开始色彩构成课的学习。
色彩构成课是在完成静物或风景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色彩理论知识以及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
色彩设计课程则是在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了纯粹的绘画技法和色彩的科学理论知识后,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对事物色彩的分析和归纳,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摆脱一味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传统写实性绘画的表现方法,而是追求不同的表现形式,倡导绘画者的个性化,使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的虚幻色彩通过主观设计转化为可视的,视觉心理上的合理存在的色彩形态。
色彩构成与色彩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如果说前者是基础训练,后者则是强化进阶。
1 关于色彩构成1.1 色彩构成课的学习内容色彩构成课在于让学生接受色彩的物理知识后,了解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最基本的要素,然后根据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特征组合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
在此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学生放下传统写实绘画的惯性意识,让他们学会运用色彩三要素对比(色相、明度、纯度)和视知觉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知识,按照数理结构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色彩重新进行理论分析。
色彩同样是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的。
1.2 传统色彩构成教学课堂在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偏重对色彩理论的经验认知,多采用模式化教学与训练,如使用传统水粉颜料在固定规格的白卡纸上精细作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色彩构成与绘画用色的区别
传统绘画写生的色彩是以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依据,对表现物体瞬间变化的色彩进行敏锐的捕捉,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
绘画者的科学认识与观察是表现写生色彩的基本方式。
色彩构成则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之间的层次关系。
它更注重和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主动表现色彩的能力。
1.绘画色彩的特征
图1-3-1 荷兰画家伦布朗的作品《戴金头盔的男子》(布面油画)
绘画色彩重在表现自然物象及绘画者的情感。
想表现绘画者的内心世界,就需要了解色彩现象的成因和表现色彩的绘画技巧。
对于色彩现象的成因以及色彩概念和原理的认识,通常需从光色谈起。
有光才有色,光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色彩的起因。
光让我们感受到瑰丽的色彩世界,也决定了我们的视觉对自然界的感知。
没有光线,色与形就消失于我们的视觉中了。
在写实绘画中运用的一切有关色彩的法则都是自然规律的反映。
同时,绘画中的色彩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为基点的,人的色彩感觉首先来自视网膜中锥体细胞机能,它能感受、分辨色光中的红、蓝、绿,并做出综合反映。
而且,人的视觉感受还会受到生理或心理变化的影响,面对不同色彩会唤起人不同的生活体验,产生不同的联想。
光的运动和色光的反射是造成色彩现象的外界因素,而色彩概念则是由人的视觉思维形成的。
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对表达创作的主题思想和情调意境有很大关系,因此色彩对画面的最后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尽管各画派对色彩的要求是不同的,使用的材料和画法也各有特点,但色彩运用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首先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调、意境,确定画面的基色调,基色调在绘画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荷兰画家伦布朗的布面油画作品《戴金头盔的男子》(见图1-3-1),这幅油画的基调色是深赭色,因此在进行表现的时候,几乎每一色调都有赭石色倾向。
在绘制传统油画时每种色都要加入基色,如我们定一幅画以红色为基色,那么这幅画几乎所有的颜色都要加入一点红色,如这幅画中的纯白色带有一点粉红色,黑色头发不是纯黑而是带有褐色。
运用色相、明度、纯度、冷热及面积大小的对比,使主要形象更显突出,次要的部分起陪衬作用(具
体内容可参考第五章)。
如果画面色彩几处都很显著,可以将某一块色彩更亮或更暗,或更鲜明,则这部分就显得突出,画面就可显出主体了。
2.色彩构成的特征
色彩构成与绘画写生色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绘画色彩是感性的、客观的、空间的、真实的,而色彩构成则是理性的、主观的、平面的。
色彩构成是将视觉中观察到的色彩经过有目的地筛选、梳理、提炼、变化后体现出来。
在绘画色彩中可以参考个人喜好来运用和表现色彩,而在色彩构成中则往往没有明显的个人偏好与风格。
当人的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时,色彩构成也随着时代而不断创新,并要符合时代性与环境、地域等不同的审美要求。
同时强调以实用为前提,注重大众接受为目的,其要求色彩效果明确、清晰、单纯。
色彩构成在绘画写生色彩的基础上通过高度概括、提炼、归纳等手段,夸张地表现出来,不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的影响。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满足于自然环境中客观变化的色彩,而要灵活地调配出比现实生活中更理想的色彩,表现出色彩的更高境界。
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控制力,同时具备较高的个人审美修养与艺术涵养。
艺术设计作品的造型主要有写实和变形等方法。
写实是指比较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物象特征;变形是在不背离物象的基础特征以及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设计者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感受对物象进行概括、简化,改变其表现物象的外在形式,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它是对自然物象“形”的美化过程。
变形是依据不同对象特征所进行的,是对自然物象的升华。
写实与变形是相互联系的,视
觉的需要促使着形的变化,有韵味、意味、趣味的变形也满足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色彩构成主要以表现平面、单纯、秩序的形式为主。
在艺术设计中出现的形象,无论是二维形象还是三维形象,在构图上都处于平面状态;而物象色彩多采用单纯的颜色,使形象具有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形成画面效果所具有的秩序感、韵律感、节奏感。
设计者一般采用重复、渐变、对比、统一等法则来体现这些形式,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对于色彩构成配色原理的运用,艺术设计者作色彩构成时在颜色选择上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只选几个颜色,甚至用更单一的颜色来表现。
色彩构成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不在于色彩是否强烈,而在色彩的丰富变化与层次上。
如使用一种色相通过黑、白、灰变化其明度及纯度,做出等级色组成的画面,使画面效果产生秩序感、节奏感。
色彩构成的配色要求色彩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既有足够对比又有协调统一,通过形与色的结合来实现色彩传递和表达感情的目的。
不同的表现主题具有不同的色彩韵律,不同的色调可以给人不同的美感。
在一定对比的基础上,运用色彩构成包括同类色调和、类似色调和、邻近色调和、对比色调和、互补色调和等调和方法产生和谐的美感。
由于色彩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色彩构成的内在表现力来自于对自然色彩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它又是关于光和色的相关理论、视觉心理理论、条件色的理论等原理的综合科学。
设计专业的色彩意向表达训练是用来达到自由驾驭色彩的目的的,因此色彩构成在设计表现技法的研究、训练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见图1-3-2、图1-3-3)
图1-3-2 色彩风景写生用色(水粉颜料、卡纸)
图1-3-3 基于色彩风景写生的色彩构成练习(水粉颜料、卡纸)
色彩构成是绘画写生色彩与设计用色之间结合的桥梁,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及表现能力为主旨的,经过绘画写生色彩训练,在具备正确观察和认识色彩的前提下,进入色彩构成表现方法的学习,是从事艺术色彩构成的必经之路。
在与绘画色彩比较时我们不难发现,色彩构成有其固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色彩构成写生一方面要注重对客观物象的观察与表现,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自然光色的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重对客观物象的理性认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局限于三维空间的界定,在艺术风格上做到多元化、个性化。
思考与练习
作业名称:色彩归纳;
作业形式:在4开白卡上用水粉颜料绘制;
作业目的:通过对自然界色彩的归纳,掌握色彩提取的方式;
作业时间:8课时;
作业要求:选择一幅自然光线环境下的写实绘画作品或是摄影作品,将作品中的用色提取出来经过概括,组成一幅色彩构成作品,通过有组织的归纳来了解色彩构成的特点。
作品赏析
图1-4-1 静物摄影
图1-4-2 基于静物摄影的色彩构成训练(水粉颜料、卡纸)
图1-4-3 人物摄影
图1-4-4 基于人物摄影的色彩归纳训练(Adobe Photoshop)
图1-4-5 基于人物摄影的色彩归纳与创作(Adobe Photoshop)
图1-4-6 建筑摄影
图1-4-7 基于建筑摄影的色彩归纳与创作(Adobe Photoshop)
图1-4-8 静物摄影
图1-4-9 基于静物摄影的色彩归纳与创作(Adobe Photoshop)
图1-4-10 基于人物摄影的色彩归纳与创作(Adobe Photoshop)
图1-4-11 2012伦敦奥运会标志及吉祥物设计
图1-4-12 2012伦敦奥运会导向设计
图1-4-13 2012伦敦奥运会海报设计
图1-4-13 2012伦敦奥运会门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