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成语

正确使用成语

“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 非指寒冷。
例(6) 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 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 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 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 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4.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感到无可奈何。 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7.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8.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9. 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 文钱也没有。
第一类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 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 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 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 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 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 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 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 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10.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 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1.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2.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3.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 的本源。 14.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16.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7.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8.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 或遭受灾难。 19.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 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人贫穷。

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板块专题一第1讲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板块专题一第1讲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含解析)

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一、追根溯源——成语误用的10 个原因忽视关键字词而望文生义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源于典故,需要我们溯本求源,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古义,这就增加了某些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就可能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 应用体验 ]下面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分析错因。

1.(2017 ·全国卷Ⅰ ) 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判断: ( ×)分析:“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正,公正。

阿,偏袒。

此处错解词义,使用时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来表达赵老师的坚守,属于望文生义。

2.(2017 ·全国卷Ⅱ ) 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判断: ( ×)分析:“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此处望文生义。

3.(2016 ·全国卷Ⅱ ) 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判断: ( ×)分析:“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此处望文生义,误解为“提前积蓄”。

4.(2016 ·全国卷Ⅲ )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判断: ( ×)分析:“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

比喻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此处属望文生义。

5.(2015 ·安徽高考)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据境明义,多维比较——高考真题感悟1.(2016·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解析:选B“与众不同”的意思是“跟大家不一样”。

“标新立异”的意思是“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标榜“新”和“异”,重在主观行为,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的意思是“机警灵敏”,多用于形容人的反应能力。

“敏锐”的意思是“(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感觉、目光、洞察力等,此处强调“感觉敏锐”,应选用后者。

“焦躁”的意思是“着急而烦躁”,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

“浮躁”的意思是“轻浮急躁”,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情。

“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侧重点不同。

此处宜用后者。

2.(2015·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解析:选B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根据语境,此处应该使用“徘徊”。

积聚:指积累,多用于财富、力量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眼观六路,规避陷阱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

但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

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

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符合语境。

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

符合语境。

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

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

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

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

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

符合语境。

答案 B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巅峰冲刺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考点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

“词语”指包含“一般词语”与“熟语”。

“一般词语”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

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

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实词与虚词:一、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及衍生名称的词。

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等。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等。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坭坑老唐2017届高三(18)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成语的“正确使用”,就是指所用成语的含义、使用范围、语义轻重、感情色彩等与语句表达的意思相协调。

[考纲展示]考纲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E。

高考概况1.题目形式:单项选择题。

2.考频分值:本考点中的成语试题为课标全国卷的必考题,分值为3分。

3.命题热点:熟语的考查以近义成语的辨析选择为主,其中望文生义、误用褒贬和张冠李戴为考查重点。

命题趋势预计2017年高考本考点仍然为必考内容,近义成语的辨析选择将是课标全国卷的保留题型,同时也要兼顾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题型。

考题回顾:•2016年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c)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 A. ①②④ B. ①③⑤C. ②⑤⑥D. ③④⑥时间题干要求考查成语2015年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课标I)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课标II)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2014年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课标I)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课标II)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2013年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课标I)振振有词浩如烟海电光火石平分秋色(课标II)栉风沐雨风姿绰约分庭抗礼侧目而视2016年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举重若轻光怪陆离改换门庭并行不悖空谷足音奉为近年考试题型:题型一近义成语辨析式题型二情景运用正误式——考点精讲——类型一近义成语辨析式►角度一意义侧重点►角度二感情色彩►角度三范围大小►角度四适用对象►角度五意义轻重►角度六语体色彩►角度七语法结构考点·技法►角度一意义侧重点不同的成语有不同的侧重点,近义成语意义虽大致相同,却有所侧重,可根据意义的侧重点不同进行辨析。

正确使用成语专题

正确使用成语专题

2、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 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 谨慎,存有戒心。使用错误。
3、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 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 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句中错解其义, 造成错误。
(3)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 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 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 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从句子中找 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 的突破口。
特点
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 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 久,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 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 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 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 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 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义不仔细辨 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 望文生义的错误。
1、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 起来很吃力。
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 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作者显然是望文生 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 “点”在这 里表示涂改。使用错误。
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使用正确。
例2: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 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左右逢源:①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
②处事圆滑(贬)。使用错误。
例3、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 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 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想入非非:①形容胡思乱想;②思想进入 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使用正确。
在下面表情的词后面填上一
个与眉毛有关的四字格成语: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31
如何辨析近义成语(词语)
--重点在于辨析两成语间的相异语素

3.注意色彩(感情、语体)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 相思的诗文可谓________,我却独爱此两句。填入划 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多如牛毛 B.难以忘却 C.盈篇满籍 D.磐竹难书

四个选项都是形容多,对诗文而言(语体色彩),只
些有韵味的老故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闻名遐迩 B.门庭冷落 C.鲜为人知 D.人迹罕至
重点比较BCD三项的区别。都表示少,但三者的搭配对象是不 同的。“门庭冷落”多用于商铺、商店一些商业机构,说明生 意做得不太好。“人迹罕至”一般用于较偏僻的野外或者郊外。 经比较得出,只有“ 鲜为人知”最为恰当
37
解题技法

依据近几年高考该题型的变化而选择不同
的做题方法,以期求得又快又准的效果

题型介绍:
“6选3”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3选1”式
四组近义词语的辨析与选择
38
3.
解题技法
一、“6选3”式(2步排除法)
1.
找最有把握的一个成语(排除两项)
2.
在剩余两项中看序号的组合方式,辨析相
异序号的成语
39
解题技法
25
[思维流程]
26
注意审查语意
防范“多义误用”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 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 们在掌握或运用它们时一定要注意追根溯源,不能不分场 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 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它们的运用回到其本义 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正确使用成语Ⅰ.把握命题大势——客观题考查,命题趋向广度拓展成语题是全国卷的经典题型,年年必考。

由这几年题型的变化可看出,命题人有意考查考生词汇的占有量,考查方向由深度向广度转变。

“成语”之所以常考不衰,主要是因为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预计今后的高考,对成语的考查面会更广。

Ⅱ.探究考查实质——题型无论怎样变,不变的是10大命题视角高考题型无论怎样变化,其命题的出发点无非就针对成语使用中常犯的几类错误。

高考成语题的命制,常采用“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谦敬错位”等多种设误形式。

我们如果洞悉了这些设误点,就号准了命题的脉搏,就找到了思维的切入点,无须对题型的变化大惊小怪。

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思维流程][应用体验]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教材中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多源于文章被“肢解”为干瘪的“知识点”,令人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心生畏惧。

②淘宝网、当当网等知名大型网站首页出现错别字的情况比比皆是,出现错别字可能是因为大意,本无可厚非,但面对网友的指错却犯而不校....就令人费解了。

③人们都希望度过美好的桑榆暮景....,但现阶段中国许多老人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子女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空巢”现象普遍。

④政法委领导要求政法干部守住底线,坚定信念,面对党内出现的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与之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

⑤未来五年,中华民族将穿越萦绕千年的小康梦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幅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决胜全面小康的壮丽图景即将展开。

⑥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解析:选C①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望文生义。

②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望文生义。

③桑榆暮景: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树、榆树的树梢上,比喻老年的时光。

使用正确。

④歪风邪气:歪、邪,不正当,不正派。

指不良的作风和风气。

使用正确。

⑤勠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

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使用正确。

⑥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望文生义。

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指向性有意弄错。

[思维流程][应用体验]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②他作画时轻松若定,恣意挥洒,而且作画速度极快,倚马可待....,令人叹为观止。

③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研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④镇雄县城南部新区建设指挥部干部同50多位新村小组的户代表,围绕建设城市综合体、收回原种场土地两个问题,推心置腹....地进行交谈。

⑤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⑥当食品安全与日新月异....的二维码技术相结合,人们就能够仔细了解食品的“身世”,甚至还能找到生鸡蛋的“鸡妈妈”。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选C①“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

使用正确。

②“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很快。

用在本句中,属使用对象错误。

③“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使用的对象应该是书籍。

此处用于“橙子”,用错对象。

④“推心置腹”指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

使用正确。

⑤“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指一种非现实呈现的情况。

句子前面说野兔在追逐嬉戏,是真实的现状,用错对象。

⑥“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使用正确。

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清褒贬,否则就容易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思维流程][应用体验]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②每届奥运会之后,都有一大批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在国人中名噪一时....,这也使体育爱国的情怀在一大批国人心目中潜滋暗长。

③魏德友和妻子在中哈边陲新疆塔城无人区守边52年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国民。

④这些排污企业抓住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心理,寻找深井排污保护伞,于是大量超标排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

⑤邪教往往具有伪装性和隐蔽性,依靠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和种种神秘力量的渲染,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

⑥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⑤解析:选C①“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感到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使用正确。

②“名噪一时”形容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褒义词。

使用正确。

③“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是贬义词,用在此处褒贬失当。

④“雨后春笋”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是褒义词,用在此处褒贬失当。

⑤“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贬义词。

使用正确。

⑥“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贬义词,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

也可以说是“望文生义”。

主客、男女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

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思维流程][应用体验]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要想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你必须懂得如何优雅地拒绝他人的不情之请....。

②大家都是自己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你们不要拘礼,就姑妄言...之.吧。

③新视招聘火热进行中,待遇高、工作环境好、条件优越,16个职位虚左以待....,新视传媒期待你的加入!④我的企业前期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状况,幸亏钱总鼎力相助....,企业才渡过难关,走上正轨。

⑤装修工小王见到一位电影明星后,激动地说:“你今天能到这里来,我非常高兴,改日我到你家,也会蓬荜生辉....的。

”⑥新年开始的头几周,新片内容多数围绕“骗”字打转,有趣的是,洋洋大观....的骗术和电影水准相当一致,高有所高,低有所低,“骗”中之王也是片中之王。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⑥解析:选D①“不情之请”是客套话,指不合情理的请求,多用于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谦辞与敬辞使用错位。

②“姑妄言之”指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多用作自谦,句中用于“大家”,谦辞与敬辞使用错位。

③“虚左以待”指空着座位等候宾客、贵人,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使用正确。

④“鼎力相助”指大力相助。

属于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

使用正确。

⑤“蓬荜生辉”指由于宾客来到家里,或张挂别人赠送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句中用于“你家”,谦辞与敬辞使用错位。

⑥“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使用正确。

)的意义重复,造成重复赘余。

[思维流程][应用体验]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经过三年的监狱生活,这位曾经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独断独行、自作主张的影子消失了。

②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③中国运动员在里约遭受治安混乱状况的干扰,坚持进行比赛,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调整好心态,从容应对各种赛事。

④山里的孩子怕见生人,也特别好奇,学校里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他们就满身心地激动,雀跃着奔走相告....。

⑤车厢里开始混乱起来,被惊醒的囚犯们个个惊愕失色,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更有人蠢蠢欲动....,想从乱局中伺机逃脱。

⑥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D.④⑤⑥解析:选C①“趾高气扬”指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使用正确。

②“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说个不停。

而“津津乐道”后面有“谈论”,语意重复;并且其后不能跟宾语。

③“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与“目前”语意重复。

④“奔走相告”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使用正确。

⑤“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使用正确。

⑥“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句子里成语的前面已有“从根本上”,语意重复。

轻重适度的成语,既不能违背语境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思维流程][应用体验]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今天迟到,明天早退,提起他犯下的错误,真是擢发难数....。

B.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C.一场大雨过后,靠近河岸的几户人家的老房子被冲垮了,乡亲们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D.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解析:选B A项,“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语境中“他”只是迟到、早退而已,用在此处词义过重。

B项,“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使用正确。

C项,“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此词表意程度很重,体现在关键词“遍野”上;而该句只叙述了“几户人家的老房子被冲垮”,并非所有人都受灾,更没有成为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因此使用该词轻重不适当。

D项,“日理万机”形容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繁多的政务。

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大词小用。

则,如能否带宾语,能否充当某个成分,应该与哪类词语搭配,等等。

如果使用时不顾其规则,就容易造成功能紊乱的错误。

[思维流程][应用体验]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日军的妙B.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C.这幅漫画,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世诸公”给予了有力讽刺。

D.第一节课是在美术专用教室画线条,心想这有什么好画的,我在纸上掉以轻心....地画来画去,想要蒙混过关,受到了美术老师的严厉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