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笑的鲨鱼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爱笑的鲨鱼》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爱笑的鲨鱼》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爱笑的鲨鱼的性格特点。
2.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友善、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题。
2. 能够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1. 学会关爱他人,克服恐惧。
2.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续编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爱笑的鲨鱼》2. 故事角色头饰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坐好,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条鲨鱼,引导他们说出鲨鱼的特点。
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孩子们跟随故事情节,感受爱笑的鲨鱼的性格特点。
3. 故事讨论:讲述故事后,引导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4. 角色扮演:分组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5. 创作环节: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属于自己的爱笑的鲨鱼。
五、作业布置:1.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故事《爱笑的鲨鱼》讲给爸爸妈妈听。
2. 鼓励孩子们尝试续编故事,第二天分享给大家。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孩子们的反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
在作业布置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效果。
3. 创作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在创作环节的作品,考察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爱笑的鲨鱼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爱笑的鲨鱼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故事《爱笑的鲨鱼》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2.了解鲨鱼的生活习性,并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听懂故事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表演。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或实物:《爱笑的鲨鱼》故事书;2.图片:鲨鱼、海洋动物等;3.小道具:海洋动物面具、鲨鱼口偶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0分钟)1.出示海洋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动物的名称。
2.出示鲨鱼的图片,请学生说出鲨鱼的特点,引入今天的故事主人公,鲨鱼。
Step 2 故事讲述(15分钟)1.出示《爱笑的鲨鱼》故事书,给孩子们看封面和书名,引起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2.请教师或学生志愿者简单介绍鲨鱼的基本信息,包括它们生活的环境、特点等。
3.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爱笑的鲨鱼》故事,并请学生注意听故事中的关键词。
4.随着故事的进行,引导学生根据插图猜测故事的发展情节。
Step 3 故事复述(15分钟)1.对故事进行简单的复述,询问学生故事中发生了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2.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故事或表演鲨鱼的动作和表情。
Step 4 情感教育(10分钟)1.讨论鲨鱼的形象,引导学生对动物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和人类都有感情和情感,需要珍惜和保护它们。
2.通过讨论和反思,引导学生体会鲨鱼在故事中的友好和乐观的品质,激发学生爱心和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
Step 5 语言活动(15分钟)1.用图片或卡片展示故事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模仿鲨鱼的表情和动作,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根据故事内容,设计问答游戏,让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巩固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Step 6 扩展活动(15分钟)1.利用小道具和面具,让学生扮演鲨鱼和其他海洋动物进行角色扮演。
2.分小组进行创作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编写鲨鱼续集故事。
3.学生自由绘制海洋动物的画作,展示给全班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爱笑的鲨鱼》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爱笑的鲨鱼》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鲨鱼的基本特征,知道鲨鱼并不都是可怕的。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3.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友谊的可贵。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了解鲨鱼的基本特征,学会关爱他人。
2.活动难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友谊的可贵。
三、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爱笑的鲨鱼》2.鲨鱼图片若干3.水彩笔、画纸四、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鲨鱼吗?觉得鲨鱼可怕吗?为什么?2.故事分享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关于鲨鱼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爱笑的鲨鱼》。
请小朋友们认真听,看看这个故事里的鲨鱼和你们想象中的鲨鱼有什么不同。
(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3.鲨鱼知识普及师:刚才的故事里,我们认识了一个爱笑的鲨鱼。
现在,老师来给大家讲讲鲨鱼的一些基本知识。
(1)教师展示鲨鱼图片,讲解鲨鱼的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鲨鱼会让人觉得可怕?4.关爱他人教育师:故事里的鲨鱼因为爱笑,改变了人们对它的看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鲨鱼一样的人,他们可能外表看起来有点可怕,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了解,就会发现他们的优点。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
(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
5.画出心中的鲨鱼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水彩笔画出你们心中的鲨鱼,可以画出它的样子,也可以画出你们和鲨鱼一起玩耍的场景。
(1)教师发放水彩笔和画纸,引导幼儿作画。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
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鲨鱼,也学会了关爱他人。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在遇到像鲨鱼这样的人时,能够用心去了解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
下面,请小朋友们来说说你们今天学到的东西。
(1)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鲨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了友谊的可贵。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园绘本活动《爱笑的鲨鱼》教案

幼儿园绘本活动《爱笑的鲨鱼》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鲨鱼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准备《爱笑的鲨鱼》绘本故事书。
2. 准备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卡片。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坐好,展示《爱笑的鲨鱼》绘本故事书,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为幼儿讲述《爱笑的鲨鱼》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鲨鱼的特点。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鲨鱼为什么总是笑?”“鲨鱼为什么找不到朋友?”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学习海洋生物: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海洋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5. 绘画活动: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并分享给大家。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和父母一起制作关于海洋生物的手工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海洋生物的主题展示,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
3.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设置海洋生物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海洋生物的生活。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和海洋生物的兴趣。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案,提高活动的效果。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讲述故事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和表情丰富,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讨论环节,要尊重每个幼儿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在绘画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限制他们的绘画内容。
4. 在活动延伸中,要提醒家长和幼儿注意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制作手工作品。
七、教学资源1. 《爱笑的鲨鱼》绘本故事书。
2. 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卡片。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中班语言故事《爱笑的鲨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笑的鲨鱼》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故事《爱笑的鲨鱼》的情节和角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2. 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故事《爱笑的鲨鱼》的图片或图书。
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3. 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鲨鱼的知识,引导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
2. 故事讲述:向幼儿展示故事《爱笑的鲨鱼》的图片或图书,一边讲述故事情节,一边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
3. 故事讨论:在故事结束后,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绘画活动:给每个幼儿发放画纸和彩色笔,邀请他们根据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进行绘画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和评估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2. 故事续编:邀请幼儿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为故事编写一个续篇。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家园共育建议1.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爱笑的鲨鱼》的故事,引导孩子观察和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2.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家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十、教学资源推荐1. 与《爱笑的鲨鱼》相关的图书推荐给家长,以便在家中进行亲子阅读。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爱笑的鲨鱼》含反思

一、教案背景1. 主题:《爱笑的鲨鱼》2. 年龄段:大班幼儿3. 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手册》4. 教学目标:通过讲述故事《爱笑的鲨鱼》,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爱笑的鲨鱼》2. 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心中的爱笑的鲨鱼3.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三、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今天的主题《爱笑的鲨鱼》。
2. 讲述故事《爱笑的鲨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感受爱笑的鲨鱼的勇敢和自信。
3. 绘画活动:分发画纸和绘画工具,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爱笑的鲨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挥表演天赋。
5. 总结: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关注其语言表达、情感投入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他人、表现勇敢自信的情况。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关爱他人、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3. 结合家长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六、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爱笑的鲨鱼》2. 画纸、绘画工具(彩笔、水粉等)3. 角色头饰、道具(鲨鱼牙齿、游泳圈等)4. 音乐CD:《快乐海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发挥想象力,准确表现故事角色。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今天的主题《爱笑的鲨鱼》。
2. 讲述故事《爱笑的鲨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感受爱笑的鲨鱼的勇敢和自信。
幼儿园绘本活动《爱笑的鲨鱼》教案

幼儿园绘本活动《爱笑的鲨鱼》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绘本故事《爱笑的鲨鱼》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绘本画面和文字的结合,引导幼儿发现细节和预测情节发展。
1.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4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绘本《爱笑的鲨鱼》的书籍或电子版的绘本,确保幼儿能够清晰地看到绘本画面。
2.2 准备彩色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供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笑脸鲨鱼。
2.3 准备一些鲨鱼玩具或图片,用于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活动:邀请幼儿坐好,展示绘本《爱笑的鲨鱼》的封面,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幼儿是否见过鲨鱼,鲨鱼给他们的印象是什么。
3.2 朗读绘本: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朗读绘本《爱笑的鲨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停下来询问幼儿一些问题,如鲨鱼为什么总是笑,鲨鱼遇到了哪些朋友等。
3.3 讨论绘本: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4 绘制笑脸鲨鱼: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张和画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一个笑脸鲨鱼,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角色扮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鲨鱼、小鱼等,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
4.2 小组讨论:邀请幼儿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来表达友善和快乐,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4.3 家庭作业: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一张全家人的照片,画上一个笑脸,并写上一句快乐的话语,下次活动时分享。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5.2 观察幼儿在绘制笑脸鲨鱼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否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幼儿园绘本活动《爱笑的鲨鱼》教案

幼儿园绘本活动《爱笑的鲨鱼》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友善、乐观的人际交往态度。
二、活动准备:1. 准备绘本《爱笑的鲨鱼》及相关图片、卡片。
2. 准备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讲述绘本故事《爱笑的鲨鱼》: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3. 讨论故事寓意: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鲨鱼为什么总是笑,笑对他有什么好处。
让幼儿认识到笑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达,能给人带来快乐。
4. 绘画环节: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并涂上颜色。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引导孩子关注大自然。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学习。
3.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海洋生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海洋生物的关注程度。
4. 通过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兴趣。
六、活动准备:1. 准备与绘本主题相关的歌曲、音乐。
2. 准备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拼图或拼板。
3. 准备故事角色头饰。
七、活动过程:1. 歌唱导入:教师播放与海洋生物相关的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唱,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角色扮演: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