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03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高中语文高二下册古诗

高中语文高二下册古诗高中语文高二下册的古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篇: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将进酒》李白
《旅夜抒怀》杜甫
《阁夜》杜甫
《登高》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苏幕遮》周邦彦
《浪淘沙》李煜
《虞美人》李煜
《蝶恋花》柳永
《雨霖铃》柳永
《声声慢》李清照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八声甘州》柳永
《水调歌头》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定风波》苏轼
《一剪梅》李清照
《如梦令》李清照
这些古诗的作者分别是张若虚、李白、杜甫、李贺、周邦彦、柳永、李煜、苏轼等。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学习这些古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这些古诗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生必背54首古诗词

一生必背54首古诗词,值得收藏!词曲30首目录:1、《一剪梅》李清照2、《声声慢》李清照3、《钗头凤》陆游4、《钗头凤》唐婉5、《江城子》苏轼6、《雨霖铃》柳永7、《青玉案·元夕》辛弃疾8、《如梦令》李清照9、《水调歌头》苏轼10、《虞美人》李煜11、《鹊桥仙》秦观1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3、《木兰辞》纳兰容若14、《长相思》纳兰容若15、《蝶恋花》欧阳修16、《蝶恋花》柳永17、《浣溪沙》晏殊18、《踏莎行》欧阳修19、《唐多令》吴文英20、《卜算子》李之仪21、《千秋岁》张先2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23、《苏幕遮·怀旧》范仲淹24、《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25、《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26、《兰陵王》周邦彦27、《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29、《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0、《天净沙》马致远短诗18首:1、《静夜思》李白2、《商山早行》温庭筠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4、《锦瑟》李商隐5、《黄鹤楼》崔颢6、《饮酒》陶渊明7、《月下独酌》李白8、《出塞》王昌龄9、《登鹳雀楼》王之涣10、《凉州词》王之涣11、《行路难》李白12、《登高》杜甫13、《诗经·关雎》14、《诗经·蒹葭》15、《短歌行》曹操16、《龟虽寿》曹操17、《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8、《将进酒》李白长诗6首: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长恨歌》白居易3、《琵琶行》白居易4、《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5、《蜀道难》李白6、《离骚》屈原。
东京梦华里的8首词

东京梦华里的8首词东京梦华里的8首词是:虞美人、青玉案、蝶恋花、雨霖铃、少年游、破阵子、满江红、水调歌头。
1、虞美人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词。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离别时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
虞美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丽和悲剧命运,被词人巧妙地融入到词中,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深深的情感色彩。
2、青玉案青玉案是一首描绘春景的词。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这首词以其明快的节奏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3、蝶恋花蝶恋花是一首描绘爱情的词。
作者以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对恋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情感,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纯洁。
4、雨霖铃雨霖铃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词。
作者以深沉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尽的思念。
这首词以其悲壮的气氛和深情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悲哀和无奈。
5、少年游少年游是一首描绘青春的词。
作者以活泼的语言,描绘了青春的欢乐和无忧无虑。
这首词以其轻快的节奏和充满活力的情感,展现了青春的活力和激情。
6、破阵子破阵子是一首描绘战争的词。
作者以激昂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坚韧不拔。
这首词以其强烈的节奏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英勇。
7、满江红满江红是一首描绘爱国主义情怀的词。
作者以豪放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这首词以其激昂的节奏和热烈的情感,展现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和人民的英勇。
8、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一首描绘生活哲理的词。
作者以深沉的语言,描绘了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无常。
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内涵,展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课内巩固1.给下列加点注音。
暮霭()凝噎()怆()然荠()麦夜雪初霁()萧()条今宵()黍()离凝噎( ) 彩笺()暮蔼()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良晨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凄惨3.下列诗句中使用想像来抒情的一句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句是()A.斜光到晓穿朱户B.欲寄彩笺兼尺素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⑤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A.水调歌头毛泽东雨霖铃苏轼清平乐李清照扬州慢柳永忆江南张志和西江月范仲淹B.沁园春柳亚子扬州慢柳永如梦令张志和雨霖铃姜夔渔歌子白居易浣溪沙辛弃疾C.念奴娇郭沫若水调歌头李清照清平乐辛弃疾西江月苏轼渔家傲范仲淹浣溪沙张志和D.沁园春毛泽东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李清照扬州慢姜夔渔歌子张志和西江月辛弃疾6.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成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歌曲”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声声慢李清照,,。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诗与词堪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双峰。诗词是 阐述心灵的艺术。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 词更适合“抒情”。“词别是一家”选择了四首婉 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或蕴藏含 蓄、典雅秾丽,或疏放恣肆、酣畅淋漓,使我们情 志向往。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的世界吧。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 意境。(重点) 2.通过理解文句,提高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重点) 3.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 个皇帝,世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 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 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词作内容主要 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 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 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赋以自身 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 期,可谓“神品”。
【文体知识】
词是诗的别体,是隋唐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 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 歌词,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以及 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背景介绍】
《虞美人》 《虞美人》为李煜的绝 命词,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 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 痛苦。 在写下这首《虞美人》 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 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李清照(1084~约1151),山东 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 擅长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 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 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精品文档]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24c011daf45b307e8719764.png)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虞美人》中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因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的诗句:, 。
2.《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诗句:, 。
3.《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愁闷的诗句: , 。
4.《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诗句: , 。
, 。
5.《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诗句: , 。
6.《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人生无常的诗句:, 。
7.《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诗句: , 。
8.《虞美人》中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 。
9.《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诗句: , 。
10.《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诗句: , 。
11. 《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
《蝶恋花》理解性默写1. 《蝶恋花》用烘托手法,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同病相怜景物的诗句: 。
2.《蝶恋花》中以乐景写悲情,以景物的冷漠无情反衬人的有情的句子是两处:① , 。
② , 。
3. 《蝶恋花》中写伤别的痛苦却有着阔大的气象和高远的境界的诗句: 。
, 。
4. 《蝶恋花》中把女主人公孤独、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刻画得淋漓尽致诗句: 。
, 。
5. 《蝶恋花》中写音书寄远的愿望与无处可寄的残忍现实的句子是: , 。
《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1.《雨霖铃》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 , , 。
2.《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诗句:“ , , 。
” 3.《雨霖铃》词中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 。
4.《雨霖铃》中“ ,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 ,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复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临清二中齐保良
目标
一、背诵四首诗词,默写其中名句 二、训练鉴赏诗词能力 1. 《虞美人》 2、《蝶恋花》 3、《雨霖铃》 4、《声声慢》
《虞美人》鉴赏 问 君 恰 能 似 有 一 几 江 多 向 春 东 水 流
愁
使用比喻、夸张 手法
愁思像春水汪 洋恣肆,一泻千里, 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之昼夜不 停,无穷无尽,写 出了愁思的绵长 。
叠字、叠词: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3、表达某种感情
2、鉴赏意象
① “淡酒/急风”:
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 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 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 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 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鉴赏意象
② “雁”: 秋天大雁由北往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 故觉得大雁是旧相识,而自己却漂流困顿, 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 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万语,也无人 可托,无处可传,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怀念。
三、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1、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4分)
小结
1、鉴赏诗句妙处 2、鉴赏手法 3、鉴赏语言 4、鉴赏情感
完
③“黄花”:
诗人任凭黄花盛开,此时也无心攀摘, 甚至让菊花在枝头堆积,直至凋落。 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来赏花, 而今谁又有这兴趣呢?看到花的憔悴, 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 凄凉的心境与残秋败花融为一体,更 是愁上加愁。
《琵琶行》《 虞美人》《 雨霖铃》《 声声慢》默写及答案

高考古诗文背诵默写58篇《琵琶行》白居易(必修3)一、挖空训练,()叶()花秋()()。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不成欢()将别,。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声停欲语()。
移船相近()相见,。
,。
转()()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声声思,。
低眉()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初为《()裳》后《六幺》。
,小弦()()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泉流冰下()。
冰泉冷涩弦()(),()()不通声()歇。
,此时无声()有声。
银瓶()破水浆(),。
曲终收()当心(),。
东船西()()无言,。
,整顿衣裳起()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
曲罢曾()善才服,。
五陵年少争()头,。
()头银()击节碎,血色罗()翻酒()。
今年欢笑()明年,。
弟走从军阿()死,()去朝来颜色()。
,老大嫁()商人妇。
,前月()()买茶去。
()()江口守空船,。
夜深()梦少年事,。
,又闻此语()()()。
,!我从去年()帝京,。
浔阳地()无音乐,()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江地低湿,黄()苦()绕宅生。
?。
,往往取酒()独倾。
()无山歌与村笛,。
今夜闻君琵琶语,。
莫辞更()弹一曲,为君翻()《琵琶行》。
,却坐()弦弦转急。
,满座()闻皆()泣。
?二、情景默写(1)(2018·全国卷Ⅱ)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2)(2018·北京高考)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3)(2016·全国卷Ⅲ)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4)(2015·全国卷Ⅱ)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5)《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虞.美人( ) 雕阑.( ) 玉砌.( ) 槛.菊( ) 不谙.( ) 彩笺.( ) 骤.雨( ) 都.门( ) 凝噎.( ) 暮霭.( ) 戚.戚( ) 乍.暖( ) 【答案】 yú lán qì jiàn ān jiān zhòu dū yē ǎi qī zhà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知⎩⎨⎧往事知.多少( )知.明而行无过矣( )失其所与,不知.( ) (2)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既克,公问其故.( )故.木受绳则直( )暮去朝来颜色故.( )(3)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信将疑(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 (4)敌⎩⎨⎧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答案】 (1)动词,知道/名词,同“智”,智慧/形容词,同“智”,明智(2)形容词,旧的,原来的/名词,缘故/连词,所以/动词,衰退,衰老 (3)动词,保养/副词,且,又/动词,扶/副词,将要/名词,将领 (4)动词,对付,抵挡/名词,敌人,仇人/动词,攻击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2)都门帐.饮无绪()__________(3)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5)寒蝉凄切..()__________【答案】(1)名词作动词吹进了东风(2)名词作动词设帐(3)动词使动用法使……凋零(4)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忧伤(5)形容词作动词凄切地鸣叫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都门帐饮无绪..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头绪。
(2)便纵有千种风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男女相爱流露出来的感情(多含贬义);②风土人情。
【答案】(1)没有心情。
(2)情意。
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宵酒醒何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宾语前置句不忍心回望那(依旧)被明月照耀的故国山河。
(2)省略句今晚酒醒之后我身在何处?[常识·速览][识作者]千古词帝——李煜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在位15年,世称李后主。
975年南唐亡后被俘,978年七夕是他42岁生日,宋太宗命人在宴会上赐毒酒将他毒死。
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的词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艳情、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
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充满对昔日生活的追恋和悔恨之情,风格沉郁凄怆。
现存词40余首,收在《南唐二主词》中。
代表作有《虞美人》《相见欢》《望江南》等。
词人宰相——晏殊晏殊(991—1055),少有才名,7岁能做文章。
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谥元献。
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晏殊擅长诗词,尤工小令,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所以多描写旖旎风光,淡怨闲情,有的则流露出一种寂寞衰迟之感,颇有哲理意味。
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
有《珠玉词》及清人胡示堂所辑《晏元献遗文》传世。
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等。
宋朝第一词人——柳永柳永(?-约1053),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进士。
柳永是宋朝第一位专业词人,在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柳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词继承和发展了唐代民间慢词,奠定了宋代慢词的基础,被公认为北宋“婉约派”的词宗。
著有《乐章集》,收词近二百首,其中著名的有《望海潮》《雨霖铃》等。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主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她的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艺术上独有成就,被称为“易安体”。
她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著有《漱玉词》。
前期的代表词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后期的代表词有《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渔家傲》等。
[探背景]《虞美人》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
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结果被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
死时四十二岁。
《蝶恋花》宋初百余年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一个暂时的太平盛世。
晏殊早年显达,诗酒成为他生活的中心。
晏殊的词作善于造语,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苦心刻画而又不显斧凿痕迹的丽句,在他的词中多见。
《雨霖铃》《雨霖铃》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所作。
词人柳永屡试不第,一生落魄,直到晚年才考中进士,那时已经年过半百了,可是仕途坎坷,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
词人赴任时的那种羁旅之愁、沦落漂泊之感是可以想象的,何况又要与心爱的人别离。
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的内心充满了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声声慢》李清照写《声声慢》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后南渡,志趣相投的丈夫病逝,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其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作。
[知常识]文学常识词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故名“长短句”;又因和乐歌唱,又叫“曲子词”,还有“诗余”等别称。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格式的标志。
不同的词牌规定了不同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词牌与词的内容无必然联系,有的在词牌下面有标题,表明作品的主题。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四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虞美人》《虞美人》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又包含了他对故国山河的思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上片:写诗人在秋月之夜登楼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怀念。
下片:抒发作者怀念故国的悲伤之情。
《蝶恋花》《蝶恋花》是写离别的词,上阕写景,借景传情,抒发了词人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情;下阕写人,写主人公的相思与期待,意境深远。
《雨霖铃》《雨霖铃》是一首写离情的词作。
全词通过对秋天傍晚江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缠绵悱恻的惜别之情,上片写离别的情况,下片写别后的层层设想,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惆怅的心情和真挚感人的恋情。
《声声慢》《声声慢》写的是无法言说的“愁”,主要通过清冷的秋景来渲染愁情,表现词人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境。
[文脉·梳理]蝶恋花⎩⎪⎨⎪⎧⎭⎪⎬⎪⎫景⎩⎨⎧⎭⎬⎫② , 燕双飞,月照户西风凋碧树间接抒情人⎩⎨⎧⎭⎬⎫夜不寐,上高楼,望天涯彩笺尺素无寄处直抒胸臆伤离别离别痛雨霖铃⎩⎪⎨⎪⎧离别之前⎩⎨⎧⎭⎬⎫寒蝉、长亭、骤雨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渲染离别氛围③ ⎩⎨⎧⎭⎬⎫执手泪眼,无语凝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情景交融突出离情离别之后⎩⎨⎧⎭⎬⎫杨柳岸、晓风残月好景虚设,风情难诉想象别后突出相思声声慢⎩⎨⎧上阕⎩⎨⎧⎭⎬⎫风急晚冷——借酒浇愁——更愁④ ——联想惆怅——更伤心内心愁苦下阕⎩⎨⎧⎭⎬⎫无心赏花梧桐细雨独坐无眠,无限愁情 【答案】 ①不堪回首 亡国之恨 ②菊含愁 兰泣露③离别之时 ④旧时雁过[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虞美人》,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试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愁思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2.《虞美人》一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上片“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实景,接着转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往事知多少”,这里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
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又是虚写,作者再一次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
下片一开始虚写“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把“雕阑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饱含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他把这一切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
以愁驭文,行文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