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教育资料】18-19 03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学习精品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虞.美人( ) 雕阑.( ) 玉砌.( ) 槛.菊( ) 不谙.( ) 彩笺.( ) 骤.雨( ) 都.门( ) 凝噎.( ) 暮霭.( ) 戚.戚( ) 乍.暖( ) 【答案】 yú lán qì jiàn ān jiān zhòu dū yē ǎi qī zhà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知⎩⎨⎧往事知.多少( )知.明而行无过矣( )失其所与,不知.( )(2)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既克,公问其故.( )故.木受绳则直( )暮去朝来颜色故.( )(3)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信将疑(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 (4)敌⎩⎨⎧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答案】 (1)动词,知道/名词,同“智”,智慧/形容词,同“智”,明智(2)形容词,旧的,原来的/名词,缘故/连词,所以/动词,衰退,衰老 (3)动词,保养/副词,且,又/动词,扶/副词,将要/名词,将领 (4)动词,对付,抵挡/名词,敌人,仇人/动词,攻击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2)都门帐.饮无绪()__________(3)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5)寒蝉凄切..()__________【答案】(1)名词作动词吹进了东风(2)名词作动词设帐(3)动词使动用法使……凋零(4)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忧伤(5)形容词作动词凄切地鸣叫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都门帐饮无绪..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头绪。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课内巩固1.给下列加点注音。
暮霭()凝噎()怆()然荠()麦夜雪初霁()萧()条今宵()黍()离凝噎( ) 彩笺()暮蔼()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良晨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凄惨3.下列诗句中使用想像来抒情的一句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句是()A.斜光到晓穿朱户B.欲寄彩笺兼尺素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⑤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A.水调歌头毛泽东雨霖铃苏轼清平乐李清照扬州慢柳永忆江南张志和西江月范仲淹B.沁园春柳亚子扬州慢柳永如梦令张志和雨霖铃姜夔渔歌子白居易浣溪沙辛弃疾C.念奴娇郭沫若水调歌头李清照清平乐辛弃疾西江月苏轼渔家傲范仲淹浣溪沙张志和D.沁园春毛泽东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李清照扬州慢姜夔渔歌子张志和西江月辛弃疾6.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成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歌曲”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声声慢李清照,,。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诗与词堪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双峰。诗词是 阐述心灵的艺术。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 词更适合“抒情”。“词别是一家”选择了四首婉 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或蕴藏含 蓄、典雅秾丽,或疏放恣肆、酣畅淋漓,使我们情 志向往。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的世界吧。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 意境。(重点) 2.通过理解文句,提高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重点) 3.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 个皇帝,世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 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 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词作内容主要 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 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 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赋以自身 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 期,可谓“神品”。
【文体知识】
词是诗的别体,是隋唐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 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 歌词,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以及 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背景介绍】
《虞美人》 《虞美人》为李煜的绝 命词,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 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 痛苦。 在写下这首《虞美人》 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 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李清照(1084~约1151),山东 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 擅长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 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 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精品文档]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24c011daf45b307e8719764.png)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虞美人》中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因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的诗句:, 。
2.《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诗句:, 。
3.《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愁闷的诗句: , 。
4.《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诗句: , 。
, 。
5.《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诗句: , 。
6.《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人生无常的诗句:, 。
7.《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诗句: , 。
8.《虞美人》中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 。
9.《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诗句: , 。
10.《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诗句: , 。
11. 《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
《蝶恋花》理解性默写1. 《蝶恋花》用烘托手法,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同病相怜景物的诗句: 。
2.《蝶恋花》中以乐景写悲情,以景物的冷漠无情反衬人的有情的句子是两处:① , 。
② , 。
3. 《蝶恋花》中写伤别的痛苦却有着阔大的气象和高远的境界的诗句: 。
, 。
4. 《蝶恋花》中把女主人公孤独、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刻画得淋漓尽致诗句: 。
, 。
5. 《蝶恋花》中写音书寄远的愿望与无处可寄的残忍现实的句子是: , 。
《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1.《雨霖铃》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 , , 。
2.《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诗句:“ , , 。
” 3.《雨霖铃》词中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 。
4.《雨霖铃》中“ ,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 ,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虞美人》班级姓名一、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完成1~2题。
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中“不堪”一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历来是词中名句,请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虞美人周邦彦廉纤①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①廉纤:细小,细微。
多用以形容微雨。
3.简要赏析“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句。
4.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怎样表达离人深致的情愁?(6分)《蝶恋花》一、填空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都北宋词派的词人。
父子并称“”;他们多为闲情遣怀感伤之作。
但其中不乏耐人寻味的名句,如晏殊《浣溪沙》中的晏几道《临江仙》的等就是一直为人耳熟能详的佳句。
二、阅读晏殊的《蝶恋花》,完成1~2题。
1. “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5分)2. 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王士祯的《蝶恋花》,完成3~4题。
蝶恋花清王士祯啼碎春花莺燕语。
一片花飞,又是天将暮。
欲乞放晴春不许,黄昏更下廉纤雨①。
春去应知郎去处。
好属②春光,共向郎边去。
毕竟③春归人独住,淡烟芳草千重路。
注释①廉纤雨:连绵细雨。
②属:通“嘱”,嘱托。
③毕竟:最终,终归。
3.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啼碎春花莺燕语”中“碎”字的表达效果。
(5分)4.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特色,请简要分析。
(6分)《雨霖铃》一、阅读柳永的《雨霖铃》,完成1~2题。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二、阅读下文,完成3~4题。
宋词人物乔雨一你无奈地走了,在一个本该是轻罗小扇扑流萤的七夕之夜,在一个本该是丝弦弄音,听那首霓裳羽衣曲的七夕之夜,被迫放下了你放不下的书画词曲,喝下了那杯为你预备良久的鸩酒。
上课用《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艺术特色鉴赏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虞美人》《蝶 恋花》《雨霖铃》《声声慢》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
❖ 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作品的 风格特点。
❖ 学会从语言、手法、感情上赏析诗句的 妙处,并提高规范答题的能力。
❖ 熟读、背诵全词。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虞.美人(yú) 槛.菊(jiàn) 骤.雨(zhòu) 今宵.(xiāo) 戚.戚(qī) 憔.悴.(qiáo cuì)
雕阑.(lán) 不谙.(ān) 都.门(dū) 暮霭.(ǎi) 乍.暖(zhà) 堪摘.(zhāi)
玉砌.(qì) 彩笺.(jiān) 凝噎.(yē) 寻觅.(mì) 堆.积(duī)
检查预习
1首2水3山4(5岸6(7(8(1( 234《 5晓 6( 7( 8(........春雕昨此多三满梧月向长柳、222........春雕昨此三满李雨风222000花栏夜去情杯地桐明东水永晓000011花栏夜去杯地煜霖残011900秋玉西经自两黄更中流阔《风900山福上秋玉西经两黄。《铃月山福上月砌风年古盏花兼知雨残东建海。 。月 砌 风 年 盏 花(虞》。东建海何 应 凋 , 伤 淡 堆 细何霖月高高高((何应凋,淡堆李美)(高高高时犹碧离酒积雨处铃。应考考考李李时犹碧酒积?,,煜人(柳考考考了在树别,,》(?,是)))煜煜了在树,,(更到《》永2)))?,憔)柳(0,怎到良《《?,憔。晏那黄虞)《0往悴。(永晏辰黄更敌只9虞虞往 悴独殊 堪 昏美(雨浙事 损独《殊2好昏是那他美美事损上《、、人霖20江知,上雨《0景、朱0堪、人人知,高蝶冷点》铃19高多高霖蝶虚1点颜、晚浙》》多如楼。恋落点)》江考少楼铃恋设点改冷来江))少今,花清滴()苏)。,》花滴落风高((。有。。望》秋滴2(高望)》0滴小清急考22谁问尽。!)节。21考便00尽()01。楼秋)11堪!君天问((!(1湖)纵11天(2(昨节0摘(能涯君李江湖李2?0南有辽涯20李夜1!李有路,能清苏南清(01高千0?宁路清1又0辽今清几。更有照高高照李考0种(江高。照东江 宁宵照多与几《考考《清)欲风李西考《风西高酒《愁,何多声))声照情清寄高)声高考醒声,?人愁声声《照,彩考声考)何声说?慢慢声?《故更笺)恰慢)处慢!》》声杨声国与兼似》》())慢柳声不?何尺一))柳》岸慢堪杨人素江。,永)、》回柳说春,)!
表达内心难过的古文

表达内心难过的古文
1、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释义: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
2、宋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释义: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3、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释义: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4、先秦佚名《采薇》: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释义: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5、南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释义: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6、清谭嗣同《有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释义:四亿人民啊一起痛哭,辽阔的远方哪里还有中国的疆土!。
2020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古今对译 文白互通 苏教版必修4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虞美人李煜【词解】这首词通过不堪回首故国的景物情事以及前后生活的对比,抒发了李煜对囚居宋朝的屈辱生活的无比深长的愁恨和悲痛心情。
蝶恋花晏殊【句解】①开头两句看似纯写客观景物,实则含蓄地抒情,以景传情。
②此句点明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上阕写景,菊愁、兰泣、燕子飞去、明月高挂,以景来反映女主人公深幽的怀人情感。
【句解】①这两句于写景叙事之中抒发怀人之情。
②人既望而不见,只得托于书函,然而山长水远,人踪渺渺,情又无法送达,失望、感伤之情凸显。
下阕写女主人公登高望远,情深意长。
望眼欲穿,执着怀人,意境高远。
雨霖铃柳永【句解】①以上两句写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场合,用秋景来渲染悲凉的气氛。
②执手含泪相望,无言以对。
烟波、暮霭、辽阔的天空,暗含相见无期之意。
上阕写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
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写离别之时,重在描写情态。
【句解】①这一名句妙在景中有情。
②良辰美景、千种风情皆为虚设,把离别的伤痛的氛围推向高潮。
下阕写别后的痛苦,写别后的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声声慢李清照【句解】①首句写词人的处境和心情。
寻觅无所获,只有冷清悲戚。
②深秋季节,难以调养身体,淡酒抵不住寒风。
生活境况如此窘迫。
③大雁如故,物是人非,国恨家愁,尽在其中。
上阕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句解】①写花实际是写人,憔悴凋谢,且孤独难耐。
②挨到天黑,又潇潇细雨,点点伤心。
③“怎一个愁字了得”,可见其哀伤。
下阕由远及近,由景入情,以物喻人,诉凄苦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清二中齐保良
目标
一、背诵四首诗词,默写其中名句 二、训练鉴赏诗词能力 1. 《虞美人》 2、《蝶恋花》 3、《雨霖铃》 4、《声声慢》
《虞美人》鉴赏 问 君 恰 能 似 有 一 几 江 多 向 春 东 水 流
愁
使用比喻、夸张 手法
愁思像春水汪 洋恣肆,一泻千里, 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之昼夜不 停,无穷无尽,写 出了愁思的绵长 。
叠字、叠词: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3、表达某种感情
2、鉴赏意象
① “淡酒/急风”:
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 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 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 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 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鉴赏意象
② “雁”: 秋天大雁由北往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 故觉得大雁是旧相识,而自己却漂流困顿, 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 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万语,也无人 可托,无处可传,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怀念。
三、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1、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4分)
小结
1、鉴赏诗句妙处 2、鉴赏手法 3、鉴赏语言 4、鉴赏情感
完
③“黄花”:
诗人任凭黄花盛开,此时也无心攀摘, 甚至让菊花在枝头堆积,直至凋落。 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来赏花, 而今谁又有这兴趣呢?看到花的憔悴, 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 凄凉的心境与残秋败花融为一体,更 是愁上加愁。
鉴赏意象
④“梧桐/细雨”: 这些是惹人愁思的意象。窗前的梧桐树又飘 下了几片枯叶,好不容易到黄昏,偏巧这时 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声,对 于伤心的诗人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 叶上,也仿佛敲在那颗破碎的心上。
这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 的手法,(1分) 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 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1分) 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1分) 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 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1分)
名句赏析
2、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杨树岸晨风淡月 同意。 (观点1分)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1分),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 酒、杨柳、晓风、月影(1分) 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1分),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 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2 分) 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 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小结1分)
小结
诗句赏析
要点:什么手法,怎样使用,有什么效果,意 境感情。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 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 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见 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 阔知何处!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 (辛弃疾《青玉
案•元夕》)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
(柳永)
艺术特色鉴赏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这首词上阙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试加赏析。
参考:移情于景,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 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 情,点出离恨。这里用“愁烟”、“泣露” 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 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
四、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1、简析“寻寻觅觅”等开头叠字表现怎 样愁情。 这三句共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 写得字字含愁。 “寻寻觅觅”写出了百 无聊 赖,无所寄 托的空虚寂寞 ;“冷冷 清清”,既是是寻觅 的结果,又是冷清 环境;“凄凄惨惨戚戚”直抒内心凄惨忧 戚。仅此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 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