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巩固练习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高中生物001-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高考总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思路。
2.能够推导分析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有关比例概率方面的问题。
3.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遗传学应用题时的方法和技巧。
【考点梳理】考点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孟德尔在研究基因分离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手段之一;学完课程以后,别的都可以忘记,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考纲也明确要求:能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生物学现象。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一发现过程就是“假说一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1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代全为高茎,高茎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2提出问题(1) F1代中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2)为什么后代的比值都接近3:1?3分析问题(1)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
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
(2)高茎相对于矮茎来说是显性性状。
(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隐之分。
4 形成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演绎推理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6实验验证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l:17得出结论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三、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遗传学的应用与发展

遗传学的应用与发展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遗传规律以及遗传变异的科学。
它在生物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遗传学的应用与发展,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人类遗传学的应用1. 遗传病诊断和预防措施。
通过研究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可以确定遗传病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例如,通过进行胎儿遗传学检测,可以在妊娠早期发现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疾病,从而进行选择性终止妊娠或提前采取治疗措施。
2. 个体基因组研究。
利用遗传学的方法可以对个体的基因组进行研究,揭示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和疾病相关基因。
这对于个体化医疗的实现以及疾病的早期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3. 人类进化研究。
通过分析人类基因组中的变异,可以了解人类的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例如,通过比较人类基因组与其他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异同,可以揭示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共祖关系。
二、农业遗传学的应用1. 品种改良。
遗传学在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进行品种改良。
通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征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获得更具产量和抗病性的作物品种。
这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遗传学在农业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可以使作物具有抗虫、抗病等特性,从而提高作物的耐受性和产量。
3. 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遗传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作物和家畜的遗传多样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利用。
这对于保护农作物和家畜的遗传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遗传学的发展趋势1. 组学研究的发展。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生物信息学和计算力的发展,组学研究(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已经成为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些研究可以对整体基因组进行大规模的分析,揭示更多的遗传信息。
2. 人群遗传学的兴起。
人群遗传学研究关注的是人群之间的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
通过大规模人群的遗传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人群的遗传特征,以及遗传变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一、回首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基因的分别定律二、杂交实验法及其应用总结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1.杂交实验法( 1)(2)2.假定演绎法3.数学统计法(1)计算(2)进行基因定位4.检查法( 1)—检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2)—检查某种病的遗传方式三、检查法(集体检查、家系剖析)进行遗传检查需要关注哪些内容?明确检查目的,确立检核对象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拟订合理的检查方案注意、等原则照实记录检查结果或数据,做出合理剖析判断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状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剖析时,有时得不到切实结论的原由?由于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长进行剖析,并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和。
所以,为了确立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常需要获得多个拥有该遗传病家系的,并进行归并剖析。
例 5(1)人类遗传一般能够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的发病除除受遗传要素影响外,还与相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分离比率。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剖析的传统方法。
往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含:性别、性状表现、、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地点。
假如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 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红 4 类,原由是致病基因有之分,还有位于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状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剖析时,有时得不到切实结论,由于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长进行剖析,并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少和少。
所以,为了确立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常需要得到,并进行归并剖析。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和应用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和应用表观遗传学作为遗传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分支,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一、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1. DNA甲基化分析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因此,DNA甲基化分析也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DNA甲基化是一种通过添加甲基基团改变DNA序列的化学修饰方式。
这种修饰可以影响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包括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联合甲基化特异性酶切 (COBRA)、全基因组甲基化谱 (WGBS) 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与DNA甲基化相关的定量或定性信息。
2. 组蛋白修饰分析另一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是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是担任染色体结构和凝集的主要蛋白,它们的修改可以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如启动子的开放和关闭、DNA复制和修复等。
组蛋白修饰分析技术包括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组蛋白甲基化的研究方法等。
3. 表观遗传学与转录组学联合分析表观遗传学和转录组学的联合分析是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发展之一。
这种联合分析可以掌握更全面的信息来了解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并发现新的临床应用点。
通过整合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数据,可以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
二、表观遗传学的应用1. 禽流感的表观遗传学研究H5N1禽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较高的病毒。
对禽流感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通过研究病毒基因组的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变化,可以深入了解病毒的起源、发展和传染机制。
这些信息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防疫药物和疫苗。
2. 表观遗传学与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也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异常与肿瘤的起源、发展和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学研究与遗传咨询的方法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研究与遗传咨询的方法知识点总结遗传学研究和遗传咨询是两个关系密切且相互补充的领域。
遗传学研究主要关注基因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而遗传咨询则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为人们提供有关遗传疾病、遗传咨询和遗传测试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本文将总结遗传学研究和遗传咨询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方法。
一、遗传学研究的方法1. 遗传变异的观察与检测:通过观察和检测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包括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常用的方法包括PCR、DNA测序、SNP芯片等。
2. 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通过对患者家系的调查和分析,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与基因突变点,从而揭示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
例如,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会有家系调查和基因测序等研究方法。
3. 复杂性疾病的关联分析:复杂性疾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学研究通常采用关联分析方法来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基因。
例如,基因关联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
4. 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研究基因在特定组织或特定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及其调控机制,通过分析表观遗传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揭示基因功能的细节。
5. 功能实验和模型构建:为了验证基因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影响,遗传学研究常常会进行功能实验和模型构建。
例如,通过基因敲除、转基因动物模型等方法研究基因在个体发育、生理过程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二、遗传咨询的方法1. 家系调查和临床评估:遗传咨询师会通过详细的家系调查和临床评估,了解被咨询者家族的遗传背景和患病情况,评估患病风险并为个体提供遗传风险提示。
2. 遗传测试和诊断:通过对被咨询者的基因进行检测,可以得出关于遗传病患病风险和患病机制的信息。
常见的遗传测试方法包括基因测序、基因芯片和荧光原位杂交等。
3. 遗传咨询和遗传辅导:基于遗传学知识和遗传测试结果,遗传咨询师会针对不同情况为被咨询者提供遗传咨询和遗传辅导。
这些可以包括生育咨询、遗传风险评估和遗传疾病预防等方面。
遗传学的理论和应用

遗传学的理论和应用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基因等遗传基因和遗传现象对生物形态、结构、功能、发育和进化的影响和作用。
遗传学的理论和应用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从医学、农业、工业到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 遗传学的理论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基因的本质、遗传规律、基因的组合、基因变异和基因在进化中的作用等方面。
这些理论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计算等手段来推动的。
1. 基因的本质基因是遗传信息的物理单位,它们是一段DNA分子,控制生物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表达性等特征,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基因的分子结构和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现象和生物进化的本质。
2. 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指遗传基因在后代中分配的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复杂遗传规律等。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主要研究单个基因的表现和离合现象,通过对豌豆叶、花和籽等性状的研究,得出了基因对等分离和独立分离等基本规律。
复杂遗传规律则主要关注多个基因相互作用产生的或受环境影响产生的性状,涉及到遗传障碍、杂交优势、杂交劣势、基因互作等方面。
3. 基因的组合基因的组合是指基因在配子中的随机组合,这一过程决定了后代中基因型的组合方式。
通过研究基因的组合,可以了解不同基因型的分布规律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4. 基因变异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发生突变或重组等变化,导致遗传信息发生变化。
基因变异主要分为随机变异和定向变异两种类型。
随机变异是指基因发生自发或自愈式的变异,带有偶然性和不可逆性。
定向变异则是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生物机制的影响下,导致适应性变异和遗传漂变等现象。
5. 基因在进化中的作用基因在进化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基因决定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通过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等过程,促进了种群适应性的提高和生物演化的多样性形成。
另一方面,基因还可以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力等行为特征,对种群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造成影响。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考点与题型归纳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考点与题型归纳【考点梳理】考点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孟德尔在研究基因分离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手段之一;学完课程以后,别的都可以忘记,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考纲也明确要求:能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生物学现象。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一发现过程就是“假说一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1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代全为高茎,高茎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2提出问题(1) F1代中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2)为什么后代的比值都接近3:1?3分析问题(1)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
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
(2)高茎相对于矮茎来说是显性性状。
(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隐之分。
4 形成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演绎推理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6实验验证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l:17得出结论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三、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

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遗传机制和遗传传递等相关现象的学科。
在遗传学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来解决遗传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
1. 遗传交叉实验遗传交叉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遗传机制的重要实验方法。
它通过控制杂交种的亲本,将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叉配制,观察后代的表型和基因型,以揭示遗传性状的遗传规律。
这种实验方法对于探究显性和隐性基因、连锁和分离基因、基因间互作等遗传现象非常有用。
2. 连锁分析连锁分析是为了研究染色体上基因的顺序和距离关系而使用的实验方法。
通过对遗传标记物(如DNA标记)和目标物(如基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确定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常用的连锁分析方法包括连锁群体分析、联合分析和遗传距离计算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绘制出遗传图谱,揭示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3.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通过DNA重组和复制技术来制备目标DNA序列的重要实验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感兴趣的基因片段,进而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表达。
常用的基因克隆技术包括PCR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连接酶反应等。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者可以从基因组中获取特定的DNA序列,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功能研究。
4. 突变分析突变分析是用于研究突变基因对于遗传特征的影响的重要实验方法。
通过造成基因突变或引入外源性突变基因,研究者可以观察到此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突变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因对于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5. 基因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分析是研究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模式的实验技术。
通过测定基因表达水平,研究者可以了解特定环境条件下基因的调控机制和功能。
常用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包括实时定量PCR、RNA测序和蛋白质组学等。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基因在发育、疾病和环境应激等过程中的作用。
总结起来,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涵盖了遗传交叉实验、连锁分析、基因克隆、突变分析和基因表达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 其正确的顺序是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①④③②2. (2014上海卷)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 、d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 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下面是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 A. B. C.A. 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 C.遗传因子的是DNA 片断D.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5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 i 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 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
他所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 F 2代中表现A. B. C. 在F i 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6.有了发现了一种现象,有三种玉米籽粒。
第一种是红的;第二种是白的;第三种也是白的,但若在成熟期暴露于阳光下就变成红的。
据你推测:第三种玉米的颜色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高考总复习8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1. 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 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 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 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甲1■世 £AtlZ.8 .研究性状遗传时,有的性状的变异为数量变异(如身高、体重等),有的性状的变异为质量变异(如花的颜色、人的单双眼皮等),数量性状的变异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界限 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简单地加以区分,要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质量性状的变异 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界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
对以上内容进行填空,正确的是(A .二、主观题1. ( 2014山东卷)果蝇的灰体(E )对黑檀体(e )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 , b )控制。
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用甲、(I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 E , e 和B , b 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2)实验二的F i 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 F i , F i 中灰体果蝇 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
F i 中e 的基因频率为(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
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
实验一实验二P甲*乙P乙X 丙1r,31檀体衣怵*尿粧徉■ 1巩掘崩毛長刚屯 短刚毛比例 1 : 1 J 1 : 1比例1 :5: 1;3乙、丙二只果蝇进行杂父实验,杂父组合、Fi 表现型及比例如下:A.遗传B.环境C.遗传和环境D.既不是遗传也不是环境。
7.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一株马铃薯,欲知其是否可育,可用显微镜观察它的染色体 的数目,发现有I2 ( )A.二倍体四倍体 C.单倍体四倍体对染色体,则该植株为,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B.单倍体二倍体 D.三倍体六倍体)连续;不明显;数字;非连续;明显;文字; B .连续;不明显;文字;非连续;明显;数字; C .非连续;明显;文字;连续;不明显;数字; D .连续;不明显;数字;非连续;明显;文字;,Ee 的基因型频率为。
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有基因型为EE, Ee 和ee 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以探究其原因。
(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②F i 自由交配,观察、统计 F 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 .如果F 2表现型及比例为II .如果F 2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2. (2015北京高考)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 S 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
研究者对果蝇 S 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
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野T 甲卜体 腹部仃対刚£b ②】应:3/4WaiTjt<M1E I rt 中打:狀部圮刚毛)(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_________ 性性状。
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 和a 表示)依次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
③基因型为 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 根据果蝇③和果蝇 S 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 因: 。
(4) 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 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 化为 __________ 。
(5)实验2中出现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 但 ___________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 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的果蝇杂交,获得F i ;,则为基因突变;实$^: 忆中腰部罚氏刚毛的个体冋中極部冇&刚£的个体h 血部有旳刚E3.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其系谱如下图所示,W -1和W -2是正在母体内孕育的双胞胎。
请回答下列回题4. 现有一批基因型都相同的黄色圆粒豌豆种子 (黄色、绿色分别由丫和y 基因控制,圆粒、 皱粒分别由R 和r基因控制,子粒的颜色和形状均是子叶表现的性状) 。
某实验中学生物兴 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以这些豌豆种子和另一些黄色皱 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这些黄色圆粒豌豆种子具体的基因组成。
第一组计划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进行实验,第二组计划用测交法进行实验,第三组的同学认为前两组的实验方案较为繁琐, 于是设计了一个更加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
如果你是第三组的成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方案:(1 )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探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 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 植株开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
(4 )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5 . 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的工蜂。
受精卵发育为雌性的蜂王或工蜂,未受精卵发育为雄蜂。
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 蜂房等工作。
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 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
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IV(1) (3) DyOI 2 do 1 2病的致病基因是,基因,位于乙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T A ^^hrO Aa1 2!¥?TOIV如果n會甲病女性IM1乙筒男性 □ O 叵I G)去魂塑未知染色体上Ob7 « 勺L 卩斗$「—J甲病女ft请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计算, 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W -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W -2同时患有甲、乙4 SiH测交后代 非卫生”蜂新类型I新类型n(1) “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性/隐性)性状。
(2) 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母本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类型I 的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摩尔根用位于果蝇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体色和翅长两对性状进行了如下 杂交实验P ?纯合灰身长翅,X $纯合黑身短翅 灰身长翅⑴对上述现象作出假设⑵请再设计一个实验测交后代的假设并预测实验纟購短翅灰身短翅k 身长翅7 .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种植数源材料,利用钴60的9Y 5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8!蛋白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 基因控制(即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与解析】1. 【答案】C【解析】开展调查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要确定好调查的内容, 了解有关的要求;第二步是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设计印刷用于记录的表格、确定调查的地 点和要点、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第三步是实施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随机性和要获得足够多的调查数据;第四步是汇总、统计数据,根据数据得出 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