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肝硬化临床护理体会

肝硬化临床护理体会

肝硬化临床护理体会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广泛性的肝实质损害,发生细胞发炎、坏死、再生、纤维化及结节形成的病症。

[1]对于肝硬化患者好的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并可以辅助治疗,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一般护理1. 用药从简。

肝硬化患者切不可急于求成而盲目的用药,这样不仅不会促进肝脏的修复,反而会加重肝硬化的负担,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如异烟肼、巴比妥类应慎用或忌用。

2.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尤以B族维生素类。

3.大量腹水的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取患者喜欢的体位,每日测腹围和体重,详细记录。

衬衣、裤要宽松合适,每日温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注意观察用利尿药后的尿量变化及电解质情况,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5.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床栏等保护性措施,以免坠床。

6.观察鼻、牙龈、胃肠等出血倾向,若有呕血及便血时,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医师。

7.根据病情随时观察神志、表情、性格变化以及扑翼样震颤等肝昏迷先兆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作对症处理。

8.口腔的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以消除肝臭味,增进食欲,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

并发症护理1.伴腹水病人的护理。

每日测量腹围,定时测量体重,观察腹水消长情况,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有水肿的卧床病人,避免长时间局部受压,为防止皮损,可勤翻身,使用气褥或气垫交替托起受压部位。

大量腹水导致呼吸困难,可以半卧位。

出现脐疝时注意局部皮肤保护,可使用护带,防止脐疝破溃引起腹水外漏,增加感染机会。

在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抽血查电解质。

放腹水可改善腹压增高的不适,但放腹水不可过快过多,应于放水同时束紧腹带,防止减压后出现腹腔脏器充血。

2.伴出血病人的护理。

肝脏受损致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各种凝血因子生成抑制,加之脾功能亢进易发生出血。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及便血。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引起肛周血管破裂出血。

3.伴黄疸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病人护理体会

肝硬化病人护理体会

肝硬化病人护理体会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它导致肝脏组织受损,逐渐失去功能。

患有肝硬化的病人需要长期护理和关爱,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护理工作中,我有幸接触到一些肝硬化病人,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护理的经验和体会。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肝硬化病人往往面临很多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他们需要一个理解和支持他们的人。

在与病人沟通时,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见,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护理工作。

关于饮食和营养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肝硬化病人在饮食上有很多限制,比如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钠和糖分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的饮食计划,帮助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保持饮食的合理和均衡。

我们还需要提醒病人避免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鼓励他们适当锻炼,以改善身体状况。

对于肝功能的监测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肝硬化病人的肝功能通常会逐渐减退,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对于肝炎病毒等慢性感染的病人,我们还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定期复查病情。

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协助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

心理护理也是肝硬化病人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由于病情的不断加重,肝硬化病人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我们需要倾听病人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我们还需要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病人康复和长期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护理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需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最大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病痛,重拾信心,与疾病共存共荣。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硬化病人们一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和护理,重返健康的生活。

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

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

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

目的:讨论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护理要点:消除悲观消极心理,维持合理营养,减少或消除腹水等带来的舒适改变;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预防或缓解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代偿期。

【关键词】肝硬化,护理,健康指导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

1、临床资料:36例均为省交通医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到肝硬化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双下肢水肿等,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9-74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5例,酒精性肝硬化11例。

1.1常见病因:①病毒性肝炎:以乙肝为主,其次为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一般不引起肝硬化;②酒精中毒:与饮酒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可引起肝脏损害,最后可导致肝硬化;③胆汁淤积:长期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高压力的胆酸和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④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等,可致肝细胞长期淤血、缺氧、坏死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淤血性(心源性)肝硬化;⑤血吸虫病:寄生虫长期或反复感染后,沉积于肝汇管区的虫卵及其毒素可引起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⑥药物和毒物:长期服用双醋芬汀、辛可芬、甲基多巴、四环素或反复接触四氯化碳、磷、砷剂等,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⑦代谢障碍:由于遗传或先天性酶缺陷,致使某些物质代谢障碍,其中间代谢产物沉积于肝,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⑧营养失调:由于蛋白丢失性肠病,长期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B、E等摄入或吸收障碍,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降低肝脏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⑨原因未明:病因尚未明确的肝硬化称隐源性肝硬化。

浅谈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

浅谈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

浅谈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

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本病是我国常见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

一腹水1.相关因素(1)肝门静脉压力增高。

(2)低蛋白血症。

(3)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导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5)血管升压素分秘增多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6)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减少。

2.临床表现大量腹水使患者终日腹胀难忍,腹部膨隆、腹壁紧绷发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明显抬高,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

3.护理措施(1)休息: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肾血流量。

大量腹水者可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运动,减轻呼吸困难和心悸。

合并胸腔积液者,帮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健侧卧位,以减轻胸膜的刺激。

(2)遵医嘱给予普萘洛尔降肝门静脉压力: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滞药,可通过降低心排量降低内脏的血流量,从而使肝门静脉压力降低,对无心功能异常的患者,可长期服用。

用药期间,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步减量,以免引起反跳使肝门静脉压力剧增并发出血。

监测心率,如心率<50/min,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监测肝功能,如血浆白蛋白<30g/L,可根据医嘱静脉补充血浆、新鲜血、白蛋白制剂。

(4)使用利尿药:同时使用排钾和保钾利尿药,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周体重减轻不超过2kg为宜,每日监测体重、腹围和记录尿量。

测体重建议在晨起排尿后;测腹围应固定时间、部位,建议在晨起排尿后于同一体位.同一部位上测量。

定期查肾功能,监测血钠、血钾水平,防JE电解质紊乱;出现尿量过多、电解质紊乱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疗, 期盼尽快出院。医护人员往往 此时告诉 他们有 关出 院后 的诸多注意事项 , 这本是好 意 , 可患者却担 心出院后 由于条件 限制 , 或饮食不能 自控 , 继发 并发症 , 这种心 理极易导 致患者 悲观失望 , 致使病情反复。对此 , 护理 应以耐 心解释为 主, 要 循序渐进 的告诉患者 目前的病情 已稳定 , 可以逐渐考 虑 出院 后 的康复计划 。如合理饮食 , 保持情绪稳定 , 注意休 息, 避免疲 劳, 医嘱服药等 , 按 并鼓励 患者参与共 同制定计划 , 使他们放下 不应有的思想负担 , 增加痊愈信心 , 继续治疗 , 直至出院。
2 .治 疗 期 患者 的心 理 变 化 和 护 理 2 1 治 疗期 患者 的心 理 平 衡 失 调分 析 . 治疗 开 始 后 , 患
者十分注意病情变化对其预后的影响。若检查结果不很理想 时, 患者就会担心疾病是否会好 转 , 心会被社 会遗弃 , 担 从而 出现情绪不稳定 、 静 、 猜疑、 易怒 、 发牢骚 、 不尊重医护人员 , 不 配合治疗等表现, 入院时就已存在或潜在的不良 理再度萌发。
2 2 治疗 期 的心 理 护 理 . 此 期 的 护 理 要 用 所 掌 握 的 临
的心态 , 通过言行情绪直接影响到患者 , 从而防碍 医生 的诊 断
和 治疗 方 案 的拟 订 。护 士 除 了 要 有 熟 练 的基 础 护 理 技 能 外 ,
还必须要有高 尚的医德 、 良好 的语言修养 , 要做到言行举止大
方, 和蔼 可 亲 , 对 患 者 有 “ 心 ” 即耐 心 、 心 、 心 、 心 、 要 五 , 细 热 关 爱心 。贫 富均 视 , 切勿 歧 视 、 漠 和 指 责患 者 , 冷 予患 者 以 宽 慰 、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关键词】肝硬化护理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长期反复地作用于肝引发的进行性、弥漫性的肝疾病,是各类慢性肝病进展的晚期时期。

病理上以肝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点。

晚期以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为要紧特点,而且累及全身多系统。

病程中可显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一系列严峻的并发症,是严峻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本病人群平均发病率为10万,其病死率仍不断上升。

我国肝硬化病人发病年龄在35~50岁,男女比例为:1~8:1。

肝硬化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

1临床资料一样资料搜集本院肝硬化患者6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9例,年龄在24岁~75岁,平均年龄岁,在这些患者当中好转59例,死亡8例。

病因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引发肝硬化最多见的病因。

要紧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占70%~80%。

通常通过慢性肝炎反复发作演变,少数是因急性和亚急性肝炎直接演变成肝硬化,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样不引发肝硬化。

临床表现肝硬化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初期可无明显的临床特点,可暗藏3~5年或更长时刻。

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病症轻,乃至无任何不适。

初期以乏力、食欲消退较为突出,可伴有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腹泻、厌油腻等,病症经休息或医治可减缓。

肝脏轻度肿大,质偏硬,可有轻度压痛,脾脏轻、中度肿大。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样。

失代偿期,病症显著,要紧为肝功能消退和门静脉高压引发的表现。

医治本病目前尚无特效医治。

关键在于初期诊断、针对病因增强原发病的医治可减缓病情,阻止肝硬化病变的进展与恶化。

失代偿期主若是支持及对症医治,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

有手术适应证者慎重择机手术。

肝移植是最近几年来开展的医治晚期肝硬化的方式。

2护理合理休息依照病情合理安排病人休息和活动,代偿期病人可适当从事轻体力活动,失代偿期那么要卧床休息,目的是降低肝脏的代谢活动,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以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体会 李艳霞 兰梅菊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体会   李艳霞   兰梅菊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体会李艳霞兰梅菊摘要】目的:总结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51例肝硬化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和对护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51例病人,好转4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5例。

结论:通过密切观察肝硬化病人病情变化,做到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肝硬化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07-02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广泛性的肝实质损害,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

病理特点是以肝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晚期以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特征,并且累及全身多系统。

可发生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若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

2009年到2011年我科共收治肝硬化病人5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0例。

年龄在23岁~75岁,平均年龄49岁。

在这些患者当中:好转4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5例。

其中:病毒性携带者43例,酒精肝5例,丙肝1例,胆汁淤积1例,营养失调1例,患者以乏力、食欲不振可伴恶心、腹胀、上腹部隐痛、腹泻、不规则低热、腹水等症状为主诉入院。

大部分病人有腹水,少量无腹水。

2、护理评估:正确评估对协助治疗和护理有重要意义2.1 详细询问与本病有关病因。

有无肝炎、输血史、有无长期接触化学毒物、使用损肝药物,以及嗜酒、心力衰竭及胆道病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

2.2 了解饮食及消化情况。

饮食习惯及爱好、有无食欲减退、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粪便的性质及颜色、休息情况等。

2.3 评估心理状态。

由于病情发展,影响工作能力,长期治病影响家庭生活,经济负担加重,应观察有无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是否对生活失去信心。

肝硬化病人护理体会

肝硬化病人护理体会

肝硬化病人护理体会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见于长期酗酒、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肝脏损伤及炎症。

患有肝硬化的病人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照顾,以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下面就分享一些关于肝硬化病人护理的体会。

了解疾病的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程及对生活的影响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护理病人。

肝硬化的症状包括腹水、黄疸、消化不良、肝功能衰竭等,这些症状的出现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和处理,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细心。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受损,常常伴有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问题。

在饮食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合理安排膳食,增加饮食的多样性,提高病人的食欲和营养摄入,促进康复。

也要及时进行床上护理,如翻身、按摩等,以避免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

肝硬化病人常常会有消极情绪,包括焦虑、抑郁,甚至绝望。

护理人员要和病人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给予关心和支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在护理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了解最新的治疗进展和护理技术,掌握最新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要密切配合医生和家属,共同为病人的康复努力。

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要认真执行医嘱,定期监测病情,积极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要与病人的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病人的情况,分享护理经验,共同商讨护理方案,增强病人的护理效果。

肝硬化病人是一类需要长期护理的患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护理。

护理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关爱和专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度过难关,重返健康的生活。

希望我们的护理体会能够对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体会
/ganbing/gyh/zd/
【摘要】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

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

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广泛性的肝实质损害。

肝细胞广泛性变性、坏死、萎缩,代之以增生的纤维组织,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使肝脏逐渐变硬而成为肝硬化。

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衰退和门静脉高压的种种表现。

肝硬化虽然有许多病因,但饮食失调,酒精和其他毒素的损害,在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肝硬化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强调饮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对于已损害的肝细胞具有促进修复作用,对有腹水、低蛋白血症而无肝性昏迷的病人尤为适宜。

1饮食护理
1.1 合理食用蛋白质。

肝脏是蛋白的合成场所,每天由肝脏合成白蛋白11~14克。

当肝硬化时,肝脏就不能很好地合成蛋白质。

这时就需要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

病人可以吃以酪蛋白为基础的饮食,把奶酪掺到适量的鸡、鱼、瘦肉、蛋中食用。

1.2每餐前、后要注意口腔卫生,用生理盐水漱口。

进餐时,要让病人细嚼慢咽。

食谱多样化。

营养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脂肪。

避免有刺激性及植物纤维素多、坚硬的食物,以免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禁烟、戒酒,不喝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而促使病情恶化。

肝功能显著减退的晚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饮食。

伴有腹水者,应按病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腹水严重时还应限制每日的进水量,并置于半卧位,使横膈下降,增加肺活量,利于呼吸。

当出现高血氨时,则禁忌高蛋白饮食。

1.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直接参与肝脏代谢,促进肝糖原形成。

增加体内维生素C浓度,可以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再生。

腹水中维生素C的浓度与血液中相等,故在有腹水时应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

1.4 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无刺激、少量多餐。

肝硬化病人经常出现食欲不振,应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要吃软食且无刺激性的食品,不要吃坚硬粗糙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硬果类食品。

当合并食道静脉曲张时,更应注意严禁食用油炸食品和干果类食品,因为这类食物容易划伤食道静脉,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以致危及生命。

2基础护理
体位一般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减轻肝脏负担;2.病室环境要通风、安静和舒适,要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干燥,注意水肿皮肤的清洁及护理,必要时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3.加强口腔的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4.做好排便的护理,如果发生便秘,给予缓泻剂。

3情志护理
3.1 肝硬化腹水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患者思想负担重,悲观失望、多疑多虑,在护理过程中,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多给患者关心和鼓励,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无意伤害患
者,同时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可培养有益的兴趣和爱好,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要帮助建立病友间良好群体关系,使其互相照顾,消除不良的情绪干扰,增强生活的信心,消除不安情绪。

3.2怒伤肝,此为第一大忌。

肝硬化患者易烦躁激怒、暴怒的情绪变化,会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

肝脏和内分泌腺功能休戚相关,可促使某些激素的合成、转变和分解。

激怒时引起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细胞使肝细胞内的GPT分泌到血清中,使肝细胞愈加受损。

另外,忧郁、思虑、悲伤等情绪均可导致肝气郁结。

气滞则血瘀,致生瘀积、肿块(肝硬化);气滞疏不利,则津液不布,水道不输,致生膨胀(腹水),皆使病情加重。

患者一定要保护心情的通达,配合医生治疗,否则虽有灵丹妙药,也是枉然。

皮肤的护理做好皮肤护理,水肿好发的部位是在患者的臀中、外阴、下肢,可用棉垫或气圈保护,经常用热毛巾按摩,防止褥疮发生。

有皮肤瘙痒者应设法止痒,防止因皮肤破损而引志感染。

4其他护理
4.1 全面评估病人情况。

实行个性化护理护士在病人人院后,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病人情况,包括不适症状、职业、文化、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认识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在准确评价基础上制订系统有效的护理计划,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个性化护理。

男性病人敌对现象明显,应耐心地劝导病人。

病情较严重的病人,常常失去治病的信心,护士应向病人说明病情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同时应及时将治疗好转的信息反馈给病人。

4.2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

在与病人交谈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鼓励、安慰、解释、保证、指导、暗示等支持性治疗方法,以解决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4.3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配合与家属配合,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同时要详尽地向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取得家属的配合。

要求病人家属以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病人,并告诉家属在探视时讨论话题不要集中在病情上,家庭成员要理解病人,多探视病人,不要露出厌烦、恐惧情绪。

4.4加强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其中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药物的用法、用量及副反应、服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饮食治疗方法、疾病传播途径等。

使病人改变有关疾病的错误观念,教会病人及家属实施消毒隔离措施,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目的是恢复和保持患者的肝脏功能,使活动性病变趋向静止,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保持一定程度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护理工作做到细致、全面,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才能使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康复。

因此,注重肝硬化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