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正式版)

合集下载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旨在建立和规范煤矿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员工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煤矿的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矿山开采、运输、储存等过程。

2. 术语和定义2.1 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通过优化设计、科学施工、合理管理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2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指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设立责任、开展培训和评估等手段,对煤矿的本质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的体系。

3. 本质安全管理的原则3.1 预防为主本质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规范操作、引入安全设备和技术手段等方式,提前预防和减少事故和危险的发生。

3.2 全员参与本质安全管理需要所有员工共同参与,形成全员安全意识,促进员工安全责任感的增强。

3.3 持续改进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煤矿生产环境和技术的发展。

4.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4.1 领导和责任煤矿的领导应该明确本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和发布相关政策和目标,并组织实施和推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4.2 组织结构煤矿应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

4.3 规章制度煤矿应制定和完善各类安全规章制度,明确生产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制止违章指令和行为的发生。

4.4 培训和教育煤矿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员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知识。

4.5 风险评估和控制煤矿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4.6 事故管理和应急预案煤矿应建立健全的事故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1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现状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预控管理3个阶段。

预控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后阶段,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

其基本原理是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以管理潜在危险源来控制事故,从而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

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方法较多,如由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OSA)安全管理体系发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南非安瑞康国际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IRCA)的风险管理方法、安全管理方法源于美国安全管理体系和国际公认的职业健康安全(OSHMS)管理体系。

这些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都采用基于风险的预控管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我国煤矿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如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系统评价、安全管理的五要素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与国际接轨,我国许多煤矿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安全管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但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分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充分吸收国内外各种管理体系的优越性,融合创新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

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内容、特点及意义2.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意义长期以来,煤矿企业被认为是高危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

这一概念不仅存在于煤炭行业以外的人们心中,也存在于部分煤矿从业人员心中,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

通过建立和推广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对于改善煤矿传统观念,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追求有着重要意义。

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本文是在深入分析煤炭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的,既是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工作、煤矿安全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煤炭工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积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的研究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的研究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的研究【摘要】本质安全管理与以往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区别在于从“本质”上来进行安全管理。

将以人、机、环、管理为核心的本质安全管理理论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有效抓住煤矿安全管理的关键点,保证煤矿安全的全面提升。

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支撑信息化体系,提出了多层的本质安全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方法及每层的控制功能设计。

【关键词】本质安全;人、机、环、管理;煤矿安全1.引言目前我国煤矿大部分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处于经验及制度管理状态,滞后于其它行业的管理水平。

如过要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及水平,就必须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从源头开始管理,预防控制事故发生。

本质安全管理与以往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区别在于从“本质”上来进行安全管理。

它的意义在于对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事故由被动接受上升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

本质安全管理注重危险源的控制和事故隐患的管理,从安全管理的源头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提纲挈领、标本兼治的管理效果,避免了以前忙于善后、补漏洞的救火队式的安全管理方法。

2.现行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现有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存在若干问题,不能满足安全管理需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存在漏项现象;(2)现行安全检查方式不能保证隐患的有效检出;(3)不能真正做到隐患排查闭合处理;(4)重大事故的预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5)应急处理预案与现场结合得不紧不能真正起到应急的作用;(6)现行职工培训模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求;(7)各级领导不能实时全面掌握井下安全生产的动态情况。

3.功能需求根据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科学的本质安全管理理论,从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成安全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的动态专家知识库;建设全员动态安全行为档案;建成煤矿安全工作计划、实施、监督和考核闭环管理系统及子系统;实现隐患管理、工作进程、重点工作等的实时短信提示和报警;实现隐患采集、确认、六定、整改、复查验收的无纸化闭环管理;实现领导下井、三违查处、员工计分、人员持证等日常安全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实现隐患分类、三违人员、安全检查等业务数据的图形化显示;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常用记录、台账、报表、分析图表自动生成;实现煤矿安全、预警等文字、图表资料的实时发布实施。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煤矿开采与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危险性问题,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危害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必要的举措。

一、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指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对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控制的一种安全管理体系。

本质安全管理要求整个生产过程中强调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做到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甚至低风险生产。

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1. 有效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全面综合评估煤矿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降低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安全。

2. 促进企业技术与管理不断提高:在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生产技术、设备、人员和安全管理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提高生产技术设备,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 提升企业信誉度和社会形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监管机制和安全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更加有效地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度,为企业长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1. 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建立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度,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员工,让员工形成对安全的责任感和认识。

2. 实施全面安全检查:对煤矿生产的全过程实施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

3. 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煤矿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

5. 加强安全信息化建设:通过安全信息化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统计,形成对安全隐患的有效识别和统计。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1.煤矿本质安全的概念本质安全”这一术语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工业部门,指电子系统的自我保护功,后被安全领域接纳并推广,作为对设备或系统安全性能评价的原则之一。

本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物(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等。

广义的本质安全是指将人、物、环境、管理等要素的本质安全有机地融合起来组成的集合体,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

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型矿井就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内部的人、物、系统、制度达到安全和谐统一,从而使各类事故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企业零事故的本质安全。

也就是说,在自然的工作环境和正常的工作状态下,排除人为的因素,其工作环境中的人、设备和环境本身不会引起事故,即使有人为因素,其保护设施也能快速、可靠地发生作用,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危险性,减少事故的损失,实现人机互补,人制互补,从本质上实现企业的安全。

即从传统的“要人安全”的管理方式向现代的“人、装备、环境、制度本身就安全”的本质型过渡。

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煤矿宏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和煤矿微观本质安全管理宏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从制定安全管理的战略、重大方针政策,受立法机关委托,制定安全法律和法规,并负责监督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制定监督、指导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到组织全面的安全检查、处理重特大的事故,组织相关人力开展安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

微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在宏观本质安全管理指导下进行,而且更强调管理必须充分适应企业生产特点。

微观本质安全管理的手段和工具,是通过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其依据是国家及其行政部门制定的安全法律、法令和法规。

(1)煤矿宏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法制、监察、保险、监管信息4个方面①煤矿安全管理法制化:煤矿管理法制化包括了煤矿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

浅议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浅议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结合 自身 的特点 , 有的放 矢 , 制 定出适合 自己企 业自身 特点 的方针 。
2 、 领 导 决 策
领导 决策是 企业 建立 本质 安全 管理体 系 的基础 , 企业 经营 管理 者 是组织 法定 的安 全生产 第一 责任 人 , 只 有企 业的经 营管 理者认 识 到建 立本 质安 全管 理体 系的重 要性 和必要 性 , 从 企业 生存 与发 展的 角 度出发 , 才 能有 效组织 必要 的人 力、 物力, 为 安全健 康管 理体 系的 建立 创造一 个和谐 的环境 和 良好 气氛 。
【 关键词 】 煤矿 ; 安全体 系构建 ; 本质安全理理 概述
过 程控 制 。从 危险 源辨 识 入 手 , 通 过 系统 的分 析 、 预测、 评价 , 采 取 相应 措施 , 消除 、 减小或控 制危险 因素 , 使系统 达到最佳 安全程 度 。 根 据职 业健 康安 全管 理体 系原理 , 建 立煤矿 本质 安全 管理体 系 主要 做好如 下工作 :
浅议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 构建
经 营 管理
浅议 煤矿本 质安全 管理体 系的构建

( 1 . 陕西彬 长集 团稽 查处
前 ’ 昝 军 才
7 1 3 5 0 0)
2 . 陕 西彬 长胡 家河矿 业公 司 陕西彬 县
【 摘
要 】 本 文对煤矿本 质安全管理进行 了概述 , 探讨 了煤矿本质安全 管理体 系的构建方式与程序 , 提 出了煤矿本质安全建设的途径。
要加 强培 训 , 提 高职工的标准化意识和操 作技 能 ; 推 行班组 岗位安全生产 “  ̄' ; - k- S - 卡 ”模式 , 打造 “ 四无”班组 ; 大力推进手指 口述操作方式 ;
现 场管理 采用 “ 8 s ”管理 , 提 高系统安全性 ; 落实科 学发展观 , 加强 “ 五精 ”管理 ; “ 以人 为本 ” , 打造 “ 三基九力” 团队。

本质安全型煤矿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本质安全型煤矿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D n d n,L h —a g,C i a —a IS u g n AO J e
( n ryS h o,X ’、 U i r t o c n ea dT c n lg , ia 0 4S an i E eg co l ia n es y f i c n eh oo X ’n7 5 h ax) n v i S e y 1 0
A s at C r nl, eac e tnmieoc r df q et , hc a e ra d a o e et a di ue b t c : ur t t c i n n cu e eu n y w i l d dt aget el fh ah n jrr r e yh d i r l he o t d n
收稿 日期 :0 8 4 1 20 .. 8
煤 矿 事故 频繁 发 生 使 我 们 不 得 不 考 虑 , 何 提 如
高煤矿 的安全工作水平 , 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 以至杜 绝事故 的发生。许多煤矿企业 和安全专家提出“ 本 质 安全 型煤 矿 ” 的概 念 。本 质 安 全从 2 0世 纪 9 0 年代开始逐渐成为安全管理研究 的一个热点问题 , 些 人 认 为它 是一 种 全 新 的安 全 理 念 , 会 从 根 上 将 改变 人 类在 事 故治 理和 预 防上 的被 动局 面 - 。 3
o o k r .T e fu d t n o a ey e au t n i d x s se i t e b ss o n aey e a u t n n t i p p r fw r e s h o n a i fs ft v ai n e y t m s h a i f mi e s t v l ai .I h s a e , o l o f o t e w y o u li g s ey e au t n i d x s se b s g o h n g me ti c o e n e e man f co s a- h a f i n a t v ai n e y t m a i n t e ma a e n s h s n a d g tt i a t r f b d f l o n h fci g t e s e y e vr n n a n g me t e u p n n g me t e n e n g me t a d i fr t n e t h a t : n io me tl ma a e n ; q i me t ma a e n ;p  ̄o n l ma a e n n no mai n f o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 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等
培训对象: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 员、操作人员等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方式,如现场操作、模拟演练等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效果进 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达到预期
安全投入与保障
1
安全投入:确保足够的安全投入, 包括设备、设施、培训等方面
03
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
04
系,提高安全水平
安全行为规范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
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激 励员工遵守安全规定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 保生产安全
加强安全检查,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 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文化传播
01
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 知识培训和考试
02
2
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企业文化建设
安全价值观
安全第一:将安全放在首位,确
01
保生产安全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避免
02
事故发生 责任明确: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 管理职责、流程和标准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设立安全 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
人员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 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实施安全检查与整改:定期进 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

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收集、 整理、分析安全信息,为安全
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373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建设研究(正式版)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机电队负责着我矿供电系统、排/供水系统、压
风系统、绞车提升系统,机修车间的管理和使用,机
电设备的维护维修、小型零部件的自制加工等,其分
布面广,范围大。

至此,我队在本质安全方面也是稳
步推进。

在本安提升过程中,机电队从加强危险源管控、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快安
全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切入煤矿本质安全
管理体系的建设问题。

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
生产管理制度,推行了安全培训、岗位责任制、安全
目标管理、事故隐患排查处理、安全奖罚等制度和措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一、我队在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员工教育培训还是不到位、不全面、针对性不强。

2.危险源辨识不清。

3.员工在本质安全培训学习中仍然有敷衍了事的思想。

4.职责不明确,宣传教育力度不大。

5.执行不到位,没有将本质安全管理彻底落实到个人,落实的现场中。

6.观念转变不到位,还是传统的重生产轻安全。

7.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要从内业本质安全向生产本质安全全面过度。

二、下一步改进计划:
(一)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是强调从根源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和减少。

1.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因素。

2.在系统中使用相对更安全的物质替代危险的物质。

3.保证系统中的工艺、设备、管理程序、制度等保持简洁、科学、合理。

(二)以本质安全体系理念引导为出发点,引领各班组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以对标管理促升本安体系的建设,借鉴同行以及兄弟单位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的先进经验,提炼出了"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争做本质安全人"的安全理念。

总结"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班组、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到个人"的责任理念,增强全队职工搞好安全质
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以流程管理为关键点,制定完善的本质安全管理工作标准
在提升矿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通过流程梳理,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及"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还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各级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员工的自觉性。

(四)以员工培训为落脚点,全面夯实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本质安全管理工作能否落实到现场,关键在于是否有高度责任心的员工。

通过不定期、有针对性的组织员工培训,不断强化和培养员工知标准、会标准、知本安、会辨识,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教育广大员
工高度认识本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着重抓好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建立严格的安全培训制度,使员工按规定接受安全培训和考试。

通过约束、激励、宣传、教育,逐步形成安全管理文化,达到员工自动自发按标准作业,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目标。

(五)以完善考核机制为着力点,保证本质安全管理规范有序运行
为加强考核管理,将原来《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明确了个班组定期检查、动态检查、内业检查等所占比例,严格按照开合标准,按月奖罚兑现,有效地促进了各班组由重生产向重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转变,有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的转变。

为强化日常检查的质量,抓安全管理重点区域,加大动态检查力度,坚决做到不留死角。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