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T形梁设计一、设计资料(1)计算跨径20m2,均布活载6KN/m(改为8KN/m);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1(3)材料规格钢筋及架力筋:采用HRB400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40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330MPa弹性模量E s=2.0*105MP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3箍筋: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335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80MPa混凝土:主梁采用C35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23.4MPa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6.1MPa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2.2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1.52MPa弹性模量E c=3.15*104MPa(4)结构尺寸T 型主梁:计算跨度L p=20.00m面积S=180*800+980+1000*610=2.538*105mm 2=0.2538m 2 q G =25*S=25*0.2538=6.345KN/m 二、内力计算设计内力标准值见表如下恒载 均布荷载备注跨中弯矩 M d,l/2 317.25KN •m 400KN •m 车辆荷载引起的弯矩已计入冲击系数,1+µ=1.191/4处弯矩 M d,1/4 237.94KN •m 300KN •m 支点剪力 V d,0 63.45KN 80KN 跨中剪力 V d,L/2 0弯矩组合设计值:跨中截面 M d,l/2=1.2*317.25+1.4*400=941KN •m L/4截面 M d,1/4=1.2*237.94+1.4*300=706KN •m 剪力组合设计值:支点截面 V d,0=1.2*63.45+1.4*80=188.14KN 跨中截面 V d,L/2=0三、跨中正截面抗弯设计 1.T 形计算横截面的确定 h f ′=0.5*(100+80)=90mm由《桥规》(JTG D62)规定,得: b f ′≤L/3=20/3=6.67mb f ′≤b+12*h f ′=180+12*90=1260mm=1.26m 故,b f ′=1260mm 2.确定单筋梁还是双筋梁根据跨中截面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要求,确定纵向钢筋数量。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工程地点。

建筑总高度为高度数值米,总建筑面积为面积数值平方米。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使用年限数值年,抗震设防烈度为烈度数值度。

二、设计依据1、相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了场地的地质条件、土层分布和地基承载力等参数。

3、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平面布置、层高、功能分区等。

三、荷载计算1、恒载结构自重:根据构件尺寸和材料容重计算。

楼面恒载:包括楼板面层、找平层、吊顶等的重量,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

2、活载楼面活载:根据不同功能房间的使用要求,取值如下:客厅:具体数值kN/m²卧室:具体数值kN/m²厨房:具体数值kN/m²卫生间:具体数值kN/m²屋面活载: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3、风荷载基本风压: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

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确定。

4、地震作用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分组,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和特征周期。

四、构件尺寸初步确定1、框架柱根据轴压比限值和预估的竖向荷载,初步确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2、框架梁考虑跨度、荷载和构造要求,初步确定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五、内力计算1、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或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框架梁柱的内力。

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 D 值法计算框架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内力。

六、配筋计算1、框架柱配筋根据柱的内力组合,计算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确定柱的纵筋和箍筋。

2、框架梁配筋计算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确定梁的纵筋和箍筋。

3、楼板配筋按照单向板或双向板计算楼板的内力,确定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关键信息项1、课程设计的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3、提交时间4、评分标准5、知识产权归属6、违规处理方式11 课程设计的名称本课程设计的名称为“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11 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1111 结构选型与布置需详细阐述所选用的混凝土结构形式、构件尺寸、梁柱布置等,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分析。

1112 荷载计算准确计算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各类荷载,并说明荷载取值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1113 内力分析采用合适的结构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1114 构件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对梁、柱、板等主要构件进行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确定、配筋计算等,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115 基础设计若涉及基础设计,需给出基础类型、尺寸、配筋等详细设计内容。

1116 图纸绘制提供必要的结构平面图、剖面图、构件详图等,图纸应清晰、准确,符合制图规范。

112 提交时间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提交时间为具体日期。

逾期提交将按照一定的扣分标准进行处理。

113 评分标准1131 计算书的完整性包括结构选型、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基础设计等内容是否完整。

1132 计算的准确性对各类荷载的计算、内力分析、构件配筋计算等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1133 设计的合理性结构选型、构件尺寸、配筋等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

1134 图纸质量图纸的清晰度、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与计算书内容的一致性。

1135 文字表达计算书的文字表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格式是否规范。

114 知识产权归属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学生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或未经授权的传播。

115 违规处理方式1151 抄袭若发现学生抄袭他人设计计算书或成果,将给予严肃处理,包括成绩不合格、通报批评等。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多层多功能厅 楼盖结构设计计算书一、设计基本资料(1)建筑平面布置:平面尺寸12×36m 2,四边边柱柱距6000mm ,厅中无柱,楼面标高5.5m 。

建筑平面布置见附图。

(2)结构做法:本工程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和框架。

(3)屋面做法:不上人屋面,88J1屋3B (屋面做法重量:3.54kN/m ²)。

(4)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按0.50kN/m ²计算,雪荷载按0.75kN/m ²计算。

(5)本工程所处地区基本风压值为0.75kN/m ²。

(6)本工程不进行抗震设防。

(6)材料选用: 楼板、梁用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mm 12≤时采用HPB235,直径>12mm 时,选用HRB335钢筋。

(7)构件尺寸:柱截面拟定尺寸为600×600mm 22.荷载计算100mm 钢筋混凝土板 0.1×25=2.5kN/m 288J1楼44 2.3kN/m 2 20mm 厚水泥砂浆抹灰 0.02×20=0.4kN/m 2 恒载标准值 g k =5.2kN/m 2 活载标准值 q k =4.0kN/m 2 荷载设计值 P=1.2×5.2+1.4×4=11.84kN/m 2 3.LB1区格mm l x 28002003000=-=,mm l y 55005006000=-=96.1==xyl l n ,故取26.0=α,2.2=βLB1区格为四边连续板,四周有梁,内力折减系数为0.8()()αβαβ+++-=n n n pl m x x24138.02 ()()m m kN ⋅=⨯++⨯+⨯-⨯⨯⨯⨯=13.22.226.026.02.296.196.124196.138.284.118.02 取9.0=γ,mm h x 800=,mm h y 700=,2210mm N f y =%2.0%272.045.0min >==y t f f ρ2min min ,2721001000%272.0mm bh A s =⨯⨯=⨯=ρ4.LB2区格mm l x 267522502002503000=+--=,mm l y 55005006000=-=06.2==xyl l n ,故取24.0=α,0.2=β LB2区格为一长边简支,内力折减系数为1.0LB1和LB2有一个共同的短跨支座,支座配筋在LB1区格计算中已选定,为2314,1608mm -φ故m m kN h f A m y s x ⋅=⨯⨯⨯==75.4809.02103140'γ()αβα2221312'2++--=n nm n pl m xx x()m m kN ⋅=⨯⨯+⨯+⨯⨯--⨯⨯=82.40.224.0224.0206.2275.406.2106.2312675.284.1125.LB3区格mm l x 28002003000=-=,mm l y 562522505006000=--=01.2==xyl l n ,故取25.0=α,0.2=β LB3区格一短边简支,内力折减系数为1.0LB1和LB3有一个共同的长跨支座,支座配筋在LB1区格计算中已选定,为2279,1808mm -φ故m m kN h f A m y s y ⋅=⨯⨯⨯==69.3709.02102790'γ()βαn n m n pl m yx x 2221312'2++--=()m m kN ⋅=⨯⨯+⨯+⨯--⨯=38.60.225.0225.0201.2269.3101.23126.LB4区格mm l x 2675=,mm l y 5625=10.2==xyl l n ,故取23.0=α,0.2=β LB4区格为角区格(两邻边简支,另两邻边连续),内力折减系数为1.0 LB4和LB2有一个共同的长跨支座,支座配筋在LB1区格计算中已选定,为2279,1808mm -φ故m m kN h f A m y s y ⋅=⨯⨯⨯==69.3709.02102790'γLB4和LB3有一个共同的短跨支座,支座配筋在LB1区格计算中已选定,为2870,13012mm -φ故m m kN h f A m y s x ⋅=⨯⨯⨯==15.13809.02108700'γ()α221312''2+---=n nm m n pl m xy x x()m m kN ⋅=⨯+⨯⨯---⨯=31.123.0210.2215.1310.269.3110.2312三、次梁(L 4)计算纵筋HRB335级钢筋,箍筋HPB235级钢筋,C25混凝土,梁高h =400mm ,梁宽b =200mm ,保护层厚度35mm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科目: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整浇肋形楼盖指导老师:班级:姓名:目录目录 (1)一、基本资料 (3)二、板的设计 (4)1.计算简图 (4)2.荷载计算 (5)3.内力计算 (6)4.配筋计算 (6)三、次梁设计 (7)1.计算简图 (7)2.荷载计算 (8)3.内力计算 (9)3.1.弯矩设计值计算及结果列于表3 (9)3.2支座剪力设计值及结果列于表4 (9)4.配筋计算 (10)4.1计算翼缘宽度 (10)4.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0)4.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1)四、主梁设计 (12)1.计算简图 (12)2.荷载计算 (13)3.内力计算 (1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5)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8)6.主梁吊筋的计算 (18)一、基本资料下图所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整浇肋形楼盖。

(1)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2)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荷载组合。

(3)结构环境类别一类。

(4)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重度为20kN/m3)面层,钢筋混凝土现秽12mm 厚纸筋石灰(重度为17kN/m3)粉底。

(5)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4kN/m2。

(6)材料:混凝土采用C25;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板内纵向受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PB235钢筋。

(7)外墙厚度为370mm,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在墙上的搁置长,240mm,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370mm。

(8)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9) 主梁跨度6600mm,次梁跨度5700mm,楼盖尺寸34200×19800mm2二、板的设计1.计算简图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2所示。

图 1计算跨度:边跨 mml n 19802/20012022001=--=mm h b l l n o 21202/802/20020802/2/11=++=++= mm b a l l n o 21402/2002/12019802/2/11=++=++=mml l n o 217819801.11.111=⨯=⨯=应取mm l o 21201=,但为了计算方便,取 mm l o 22001=,中间跨mm l l c o 22002== 两跨相差()()%10%6.32200/21202200/212<=-=-o o o l l l ,应按等跨来考虑, 按3跨计算。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以4轴线框架计算一、框架计算简图及柱、梁、板尺寸估算1、计算简图中杆件以计算轴线表示,柱取截面形心线,梁也取截面形心线;框架层高,除底层外的其它各层,都取建筑层高即4.2m,底层计算高度h=0.50+1.0+4.50= 6.0m,梁板混凝土取C30,f c=15N/mm2 框架横梁截面:梁高h=(1/8~1/12)L=900~600mm (L=7200mm), 取h=700mm;b=(1/2~1/3)h=350~200mm ,取b=250mm 截面为矩形。

次梁高h=(1/12~1/20)L=330~180mm (L=3900mm),取h=300 mm;b=200mm 在L=7200布置两条次梁。

楼板厚取100mm ,(屋面板厚取120mm)。

2、验算柱截面尺寸b*h=400*500荷载估算:荷载标准值按10~13KN/m2估算,取13.0KN/m2计。

中柱负荷面积为:(7.20+7.20)/2.0*3.90=28.08m2。

则中柱柱底承受荷载标准值为:28.08*13.0*5=1825.2KN。

中柱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此时可假定,受压纵筋总的配筋率批p=1%纵向受压系数=1(混凝土取C30)于是有:N=1.20*1825.2=2190.24KN。

轴压比取0.90Ac= N /0.90f c=162240mm2取Ac=b*h=400*500=200000mm2 >162240mm2符合要求。

二、荷载计算柱距S=3.90m ,跨度 L=7.20m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5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4.0KN/m2。

(一)、屋面荷载:1、10mm厚混凝土盖板架空层 0.40KN/m22、二毡三油沥青防水层 0.35KN/m23、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KN/m24、120mm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0.12*25=3.0KN/m25、顶棚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及刷白 0.34KN/m2合计:4.49KN/m2活荷载:不上人屋面 0.5KN/m2屋面梁自重:0.25*0.58*25+0.015*2*0.58*17=3.92KN/m。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项目名称:20m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学院:交通科学技工学院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指导教师:杨大伟学号:1093210209姓名:王永军2011年12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题目:20m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2.计设计荷载:B级车道荷载,人群2.5kN/m2。

3.桥梁横断面布置图见图4-1。

4.主要尺寸:标准跨径 L=20m 计算跨径 Lf=19.5m 梁长 L=19.96m 。

5、材料规格:钢筋:主筋采用HRB400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400MPask抗拉强度设计值f=330MPasd弹性模量E=200000MPas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ζb=0.56箍筋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335MPask抗拉强度设计值f=280MPasd混凝土:主梁采用C30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f=20.1MPack抗压强度设计值f=13.8MPacd抗拉强度标准值f=2.01MPatk抗拉强度设计值f=1.39MPatd弹性模量E=30000MPac6. 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二、设计内容(一)截面选择:尺寸:b=240 mm ;'1001401202f h m m+==;h=1200 mm; 拟采用C30混凝土;采用HRB400得钢筋;(二)内力设计值基本内力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弯矩组合设计值:1. ,/2d L M =1.2⨯751+1.4⨯595+1.12⨯55.3=1796.14 kN m ⋅ ,/4d L M =1.2⨯562+1.4⨯468.5+⨯1.12⨯41.3=1376.56 kN m ⋅2. ,/2d L M =1.2⨯765+1.4⨯537.2+1.12⨯34.8=1709.06 kN m ⋅,/4d L M=1.2⨯573+1.4⨯422.7+⨯1.12⨯26.2=1308.73 kN m ⋅3. ,/2d L M =1.2⨯766+1.4⨯484.9+1.12⨯30.5=1632.22 kN m ⋅,/4d L M=1.2⨯566+1.4⨯382+⨯1.12⨯22.8=1239.54 kN m ⋅剪力组合设计值:1. 支点截面: ,0d V =1.2⨯154+1.4⨯122.8+1.12⨯15=373.52 kN 跨中截面: ,/2d L V =1.4⨯51.5+1.12⨯2.84=75.28 kN 2. 支点截面: ,0d V =1.2⨯157+1.4⨯127.4+1.12⨯44=416.04 kN 跨中截面,/2d L V =1.4⨯46.5+1.12⨯1.79=67.10 kN 3. 支点截面: ,0d V =1.2⨯155+1.4⨯136+1.12⨯47=429.04kN 跨中截面,/2d L V =1.4⨯41.9+1.12⨯1.57=60.42 kN 短期效应组合120.7/(1)s G K Q K Q K V V V V μ=+++ 120.7/(1)s G K Q K Q KV V V V μ=+++长期效应组合120.4[/(1)]l G K Q K Q K V V V V μ=+++ 120.4[/(1)]l G K Q K Q K V V V V μ=+++荷载内力计算结果(经内力组合值计算,为使梁安全耐用,安全经济和施工方便,采用1梁的弯矩值,3梁的剪力设计值来设计该梁。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T形梁结构设计。

(二)、设计资料1.桥梁截面,跨径及桥宽结构形式:三跨连续T形梁(截面尺寸自行合理定义)计算跨径:m=26.72m桥面净空:12 m2.设计荷载公路-I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0.63.材料混凝土:主梁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统一采用9cm厚细石砼和2cm厚沥青砼组合,容重为25kN/m3,23kN/m3,普通钢筋:采用HRB335级和R235级钢筋;4.材料性能参数:(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主要强度指标:强度标准值:f ck=26.8 MPa,f tk=2.4 MPa强度设计值:f cd=18.4 MPa,f td=1.65 MPa弹性模量:E c=3.25×104 MPa(2)普通钢筋a.纵向抗拉及构造普通钢筋采用HRB335,其强度指标抗拉强度指标:f sk=335 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80 MPa弹性模量:E s =2.0×105 MPab.采用的R235钢筋,其强度指标抗拉强度指标:f sk=2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195 MPa弹性模量:E s =2.1×105 MPa5.设计依据12m(1)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简称“规范”; (2)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简称“公预规”; (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三)、设计要求1、结构计算书(详尽的计算过程,A4打印)2、手绘结构图,2号图纸1张,包括如下内容 (1)主梁全梁纵向配筋图;(2)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可取对称结构); (3)剪力包络图和计算剪力分配图; (4)截面配筋图。

二、设计计算书(一)拟定截面尺寸、荷载计算桥体采用5片并列同等型号T 型梁,假定边板截面形状和大小均和中板相同。

T 型梁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按图式尺寸计算出梁的横截面积及加铺层横截面积:梁的横截面积S=0.5612m ,单位:mm细石砼加铺层1S =0.182m , 沥青混凝土面层2S =0.042m ,自重产生的均布荷载:g=∑⋅i iS γ=25kN/m 3×0.5612m +23kN/m 3×(0.18+0.04)2m =19.085kN/m ,根据《公路桥规》的规定和计算跨径用线性内插法求得车道集中荷载标准值P k =259.6kN ,车道均布荷载标准值q k =10.5kN/m ,车道均布荷载:q=0.6q k =0.6⨯10.5 kN/m =6.3kN/m ,车道集中荷载:P=0.6P k =0.6⨯259.6kN=155.76kN , (二)作弯矩图、剪力图 Ⅰ、弯矩包络图1、作出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2、作出各跨分别承受活载时的弯矩图均布活载作用在第一跨的弯矩图(单位:kN·m)3、将梁的左半部分分为4等分,将每个等分点截面上的恒载弯矩值和所有活载正弯矩组合叠加,或所有活载负弯矩组合叠加,即得各截面的最大(小)弯矩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3)2.设计资料 (3)3.设计内容 (4)3.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 (4)3.2板的设计 (5)3.3次梁的设计 (7)3.4主梁的设计 (11)4.结束语 (18)一. 课程设计目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水工结构设计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通过课程设计训练,了解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水工结构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①进一步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②掌握弹性理论的设计方法;③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④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⑤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4).学习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和结构计算书的编制方法,培养查阅技术规范和工程手册的能力,合理确定设计参数。

二、设计资料1、某水力发电厂副厂房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其平面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水力发电厂副厂房楼盖平面图2、楼面活载标准值q=5.5 KN/m。

3、墙体厚度370mm,结构横向长21.6m,结构纵向长28.5m,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

4、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5、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6、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7、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C25级。

钢筋级别:板中钢筋、梁中钢筋、构造钢筋HPB235级,梁中受力筋HRB335级。

8、荷载: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

楼面做法: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c=20kN/m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浆灰抹底(容重为16kN/m3);9、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10、使用的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

三、设计内容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1)进行柱网布置、进行主梁和次梁布置拟定主梁的跨度为5.7m,次梁的跨度为5.4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1.9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

图2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2)确定各截面的构件尺寸截面的高度主要和构件的跨度有关,在设计中,按高跨比来初步确定梁、板的截面高度,要求板厚1/40h/l =,即37.5m 1900/40h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80mm h ≥,取板厚80mm h =。

多跨连续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高跨比1/12~1/18h/l =,取400mm h =。

截面宽度取200mm b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1/8~1/12h/l =,取700mm h =。

截面宽度取为300mm b =。

柱的截面尺寸400mm 400mm h b ⨯=⨯。

2 、板的设计(1)确定计算简图并进行荷载计算板的长跨与短跨比3/212<<l l ,宜按双向板设计,在本设计中按单向板设计,但应沿长跨方向配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次梁截面为200mm b =,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a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确定边跨 2/2/0a b l l n ++==1900-120-100+100+60=1840mm 且 2/2/0h b l l n ++≤=1900-120-100+100+40=1820mm 取0l =1820mm中间跨 c l b 1.0>,故n l l 1.10==1.1×(1900-200)=1870mm 板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图3 板的计算简图取1m 板带计算: 恒荷载: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KN/m 250.08=⨯ 12mm 厚纸浆灰 0.192KN/m 160.012=⨯ 20mm 厚水泥砂浆 0.4KN/m200.02=⨯标准值: 2.59KN/mg k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5.5KN/m q k =恒荷载设计值 KN/m 2.721.052.59 =⨯=g 活荷载设计值 6.6KN/m 1.25.5 =⨯=q 荷载总设计值 9.32KN/m 6.62.72=+=+q g 考虑到次梁对板的转动约束,折算荷载为m kN q g g /02.626.67216.22=+=+=' m kN q q /30.36.62121=⨯==' m kN q g /32.9''=+(2)内力计算按等跨表格系数计算内力查附录六得弯矩系数1αα、,弯矩计算值为2/120/g l q l M αα+= 1. 跨中弯矩边跨 1M =0.0781×6.02×1.822+0.1×3.3×1.822=2.65m KN ⋅ 中间跨 2M =0.0331×6.02×1.872+0.0787×3.3×1.872 =1.61m KN ⋅3M =0.0462×6.02×1.872+0.0855×3.3×1.872=1.96m KN ⋅2. 支座弯矩=B M -[0.105×6.02×(287.182.1+)2+0.119×3.3×(287.182.1+)2]= -3.49m KN ⋅=C M -[0.079×6.02×1.872+0.111×3.3×1.872]=-2.87m KN ⋅ 3. 支座边缘弯矩0/05.0V l M M n B B -==-[3.49-)(32.9282.168.105.0⨯⨯⨯]=-2.77m KN ⋅ 0/05.0V l M M n C C -==-[5.51-)(92.92475.225.205.0⨯⨯⨯]=-2.13m KN ⋅(3).正截面配筋计算20.1/210235/9.11f 25,1000,552580h ,80220=====-=K mm N f HPB mm N C mm b mm mm y c ,钢筋,混凝土,板厚对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单向板,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减少20%,其它截面不予降低。

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1,板的配筋采用弯起式。

表12 McM 3 M 1M Br边板带中板带边板带中板带边板带中板带弯距计算值M (m KN ⋅)2.65-3.491.611.28-2.13-1.701.961.5720bh f KM c S =α 0.088 0.1160.054 0.043 0.071 0.057 0.065 0.052s a 211--=ξ0.093 0.124 0.055 0.044 0.074 0.058 0.068 0.054 b ξξ85.0<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yc s f bh f A ξ0=289386171136229182211167选配钢筋(mm 2)8/10@200 (322)10@200 (393) 8/10@ 200 (322) 8@200 (251) 8@200 (251) 8@200 (251) 8@200 (251) 8@200 (251) 0m bh A in s ρ≥ 满足 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板中除按计算配置受力钢筋外,尚应设置下列构造钢筋。

1.分布钢筋:按规定选用φ8@200。

2.板面附加钢筋:按规定选用φ8@200,设置于主梁顶部和墙边。

3.墙角附加钢筋:按规定选用φ8@200,双向配置于四个墙角的板面。

板配筋详图见施工图3.次梁的设计(1)确定计算简图并进行荷载计算次梁为四跨连续梁,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240mm,次梁截面为200mm ×400mm.则次梁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 mm ba l l n 52801501201501205400220=++--=++= 且 mm bl l n 5285150)1502405400(025.12025.10=+--⨯=+= 取 mm l 52800=中间跨270540005.005.0=⨯=>c l b 时,mm l l n 5355)3005400(05.105.10=-⨯== 取mm l 53550= 跨度差%10%4.15355)52805355(≤=-,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的计算简图见图4图4荷载计算 恒荷载:由板传来 m kN /92.49.1592.2=⨯ 次梁自重 m kN /6.125)08.04.0(2.0=⨯-⨯ 梁底抹灰 m kN /12.016012.02)08.04.0(=⨯⨯⨯- 标准值: m kN g k /65.6=恒荷载设计值 m kN g /98.665.605.1=⨯= 活荷载标准值 m kN q k /45.109.15.5=⨯= 活荷载设计值 m kN q /54.1245.102.1=⨯= 考虑到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折算荷载为m kN q g g /12.10454.1298.64=+=+=' m kN q q /41.954.124343=⨯==' (2)内力计算(弯矩和剪力计算)按弹性理论,采用等跨表格计算,查附录六得弯矩系数1αα、和1ββ、,由此按下列公式计算:弯矩计算值为2/120/g l q l M αα+= 剪力计算值为0/10/g l q l V ββ+= 弯矩:mKN M m KN M m KN M ⋅=⨯⨯+⨯⨯=⋅=⨯⨯+⨯⨯=⋅=⨯⨯+⨯⨯=29.3228.541.9081.0355.512.10036.040.3028.541.91.028.512.10036.093.4728.541.91.028.512.10077.022*******中间跨:边跨:支座弯矩m KN M mKN M c B ⋅-=⨯⨯-⨯⨯-=⋅-=⎪⎭⎫⎝⎛+⨯⨯⎪⎭⎫ ⎝⎛+⨯⨯-=45.49355.541.9107.0355.512.10071.078.622355.528.541.9121.0-2355.528.512.10107.02222支座弯矩.26.522355.5)41.912.10(53.51228.5)41.912.10(KN V KNV C B =⨯+==⨯+=支座边缘弯矩m KN V l M M B n B B ⋅-=⨯⨯--=-=33.56)53.5101.5025.078.62(025.00/m KN V l M M C n C C ⋅-=⨯⨯--=-=79.42)26.521.5025.045.49(025.00/剪力: 计算跨度取净跨度:边跨 m l n 01.5= ,中间跨 m l n 1.5=KN V A 93.4001.541.9446.001.512.10393.0=⨯⨯+⨯⨯=KN V l B 97.5901.541.9620.001.5115.10609.0-=⨯⨯+⨯⨯-=KN V r B 58.5501.541.9603.001.512.10536.0=⨯⨯+⨯⨯=KN V l C 32.511.541.9571.01.512.10464.0-=⨯⨯-⨯⨯-=KN V r C 32.511.541.9571.01.512.10464.0=⨯⨯+⨯⨯= (3)正截面配筋计算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