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整理一、整数与分数整数:由正整数、零以及负整数组成的数集。
分数: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组成的数。
1. 整数运算规则:- 整数加减法:正数加正数得正数,负数加负数得负数,正数加负数看绝对值大小;正数减正数看绝对值大小,负数减正数变为加法。
- 整数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 整数除法:正数除以正数得正,负数除以负数得正,负数除以正数得负,0除以任何数得0。
2. 分数运算规则:- 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直接加减分子;分母不同,通分后加减。
- 分数的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 分数的除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将被除数乘以倒数。
二、小数的认识与运算小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
1. 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以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分隔符,读作十几点几几。
- 小数的百分数形式:小数部分乘以100加上百分号。
2. 小数的运算规则:-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规则进行运算。
- 小数的乘法:先将小数去掉小数点,进行整数的乘法运算,再根据小数位数确定小数点位置。
- 小数的除法:先将除数与被除数都乘以相同的10的倍数,使除数变为整数,再进行整数的除法运算,最后确定小数点位置。
三、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 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 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的定义与特点。
3.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与特点。
4. 圆的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圆周的定义与关系。
四、长度、面积与体积单位换算1. 长度单位换算:- 换算关系:1千米(km) = 1000米(m) = 10000分米(dm) = 100000厘米(cm) = 1000000毫米(mm)2. 面积单位换算:- 换算关系:1平方千米(km²) = 1000000平方米(m²) = 100000000平方分米(dm²) = 10000000000平方厘米(cm²) = 1000000000000平方毫米(mm²)3. 体积单位换算:- 换算关系:1立方千米(km³) = 1000000000立方米(m³) = 1000000000000立方分米(dm³) = 1000000000000000立方厘米(cm³) = 1000000000000000000立方毫米(mm³)五、时间与钟表1. 时间单位换算:- 换算关系:1小时(h) = 60分钟(min) = 3600秒(s)2. 24小时制与12小时制的转换规则和表示方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复习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各种运算。
2.认识和掌握一些数学概念,如数列、余数等。
3.掌握简单的解方程方法,能够解一步、两步方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采用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性,让他们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复习前面学过的各种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
2.学习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解一步、两步方程时步骤的把握。
2.掌握数学问题的转化和解决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复习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学习数学概念:数列、余数的概念及运用。
3.解一步、两步方程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基本运算1.复习加减乘除的基本知识,进行小组练习。
2.总结复习内容,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第二节:学习数学概念1.引导学生学习数列和余数的定义及简单运用。
2.练习相关题目,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节:解方程1.学习一步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2.学习两步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3.练习相关题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课件PPT

(1)
78 ×154
=
5 16
78×1
=
7 8
78×43
=
7 6
(2) 170×53 =76
1
×53
=
5 3
65×53 = 2
第二个因数>1,积>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1,积<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1,积=第一个因数。
二,判断。
1.a除以b的商是
1 2
,那么a就占它们和的
1 3
。
2.
5m的
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 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
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 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
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请替换文字内容
输入你的标题
添加文本
在此输入您的标题描述,字数不 要太多,尽量简明扼要的描述标
题内容;
添加文本
在此输入您的标题描述,字数不 要太多,尽量简明扼要的描述标
题内容;
添加文本
在此输入您的标题描述,字数不 要太多,尽量简明扼要的描述标
题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段落文本
20% 04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精品课件

1 7
×(5
-
2 3
)
=
1 7
13 ×3
13 = 21
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这个数×几分之几
先求中间量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先求问题量占总量的分率 先求多(少)的量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先求所占单位“1”的分率
先计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
第二组
4
3×
1 2
=
2 3
4
4
3× 1=3
1
= 16 × 5
1 = 16
4 7
5 ×9
+
3 7
×
5 9
=
5 9
×(
3 7
+4 7
)
5 = 9 ×1
5 =9
校园里有杨树20棵,柳树是杨树的 9 ,槐树是柳树
2
10
的 3 。槐树有多少棵?
92 20 ×10× 3
=
18
×
2 3
= 12(棵)
答:槐树有12棵。
广州平均年日照 1608 小时,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比 1
4
8
3× 2 = 3
4 5
33
×8 = 10
33
1 ×8 = 8
16 3
3
×8
=
2
小于 等于 大于
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积小于这个数; 与1相乘,积保持不变;与大于1的数相乘,积大于这个数。
下面各题怎么简便怎么算。
15 3 3 × 16 × 5
5
13
= 16 ×( 3 × 5 )
5
广州多 2 。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
资料
第一单元:整数
1.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4. 利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二单元:分数
1. 分数的基本概念
2.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4. 分数的比较和序列
5.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小数
1. 小数的基本概念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和相互转化
5. 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第四单元:多位数的认识和计算
1. 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
2. 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4. 多位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第五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
1. 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命名
2.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3. 平面图形的分类和判断
4.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第六单元:算式变形
1. 算式变形的基本概念
2. 算式变形的常见方法
3. 利用算式变形解题
第七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2. 数据的图表表示
3. 数据的分析和归纳
4. 数据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以上是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资料的大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主要涉及整理和复习。
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大家能够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主要复习第四单元《分数的乘除法》和第五单元《比例》的内容。
第四单元主要学习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包括同分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异分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主要学习了比例的概念和计算,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希望大家能够对分数的乘除法和比例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的计算,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异分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重点则是同分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以及比例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计算器。
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练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进行板书,将分数的乘除法和比例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展示,让大家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分数的乘除法的计算练习,另一部分是比例的计算练习。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答案: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希望大家能够对分数的乘除法和比例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的计算,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如果有时间,大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了解分数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更多的相关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我详细列出了需要复习的章节和具体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复习的范围和重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

复习巩固
小数乘分数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2)如果所乘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3)小数和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再计算比较简便。
复习巩固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
1.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与 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算 式里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法,后算加、 减法。
2、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交换律、结 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复习巩固
分数乘分数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用这个数(单位“1”的量)连续乘所对应的分率。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 方法: (1)单位“1”的量×【1±这个数量比单位“1” 的量多(或少)几分之几】=这个数量。 (2)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这个数量 比单位“1”的量多(或少)几分之几=这个数量。
复习巩固
海象的寿命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
象的
3 4
,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
巩固
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0台,去
年比今年少产
1 4
,去年生产多少台?
整理和复习
复习巩固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 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复习巩固
分数乘分数
一个数乘整数的意义: 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 的积作分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圆以及圆的相关特征。
2.掌握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整理圆的知识,形成体系。
学习准备PPT课件、相关练习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圆的认
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整
理和复习第1题。
请你找出下面圆的圆心
和直径。
分析:(1)圆心:用字母O表示。
(2)半径:用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
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圆有无数条半径。
(3)直径:用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
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圆有无数条直径。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同一个圆里,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
等于半径的2倍,即r=
d
2
或d=2r。
根据以上知识先分别画出正方形的对角
线。
1.填空。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等于圆
的(半径)。
(2)在同一个圆内,半径与直径都有(无
数)条,所有半径的长度(相等),所有直径
的长度(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
倍)。
2.判断。
(1)直径的长度总是半径的2倍。
(×)
(2)在一个圆里画的所有线段中,直径
最长。
(√)
知识点2:圆周率和圆的周长的计算公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
习十七第1题。
你见过“驴拉磨”吗?如
果驴绕着一个半径为 1.2 m
分析: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3.一个圆形牛栏的直径为30 m,要用多长
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
3.14×30×3=282.6(m)
答:要用282.6 m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
的正方形,与这个正方形一条边相连的都是圆心角为90°的扇形,整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3.14×12+1×1
=3.14×1+1
=4.14(cm2)
答:整个图形的面积为4.14 cm2。
6×6×3.14=113.04(cm2)
80°÷360°=2/9
113.04×2/9=25.12(cm2)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78~79页练习十七的第2、3、4、6、8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又有什么
收获?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是带领学生对本单元圆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梳理时采用先梳理后练习巩固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复习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正确的求圆周长及面积的方法,能够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运用。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