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考点、重点总结
市场营销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推荐五篇]
![市场营销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faba2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8.png)
市场营销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推荐五篇]第一篇:市场营销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市场营销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市场营销绪论理论部分基础知识1、(销售)是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职能之一,但不是其最重要的职能。
2、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目标)。
3、市场营销的中心是(市场交易过程)。
4、企业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5、企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来确定(盈利)。
6、企业开拓市场,实现营销目标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营销观念)。
7、生产观念是在(卖方市场)的背景下产生的。
8、在生产观念指导下,生产和销售的关系是(以产定销)。
9、4Ps营销理论10、4Cs营销理论11、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名词解释:1、市场营销――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通过市场交易去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综合性商务活动过程。
2、大市场营销――就是指企业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并在那里从事经营活动,需在策略上协调地采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博得各方面合作的活动过程。
3、关系营销――就是指为了建立、发展、保持长期的、成功的交易关系而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的一种营销观念。
4、绿色营销观念――就是指企业必须把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利益和环保利益三者有机地起来,必须充分顾及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整个营销过程都要考虑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保利益,做到安全、卫生、无公害的一种营销观念。
5、文化营销观念――就是指企业成员共同默认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从而使企业营销活动形成文化氛围的一种营销观念。
6、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全体职工共同信奉和遵从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7、4Ps营销理论――指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可控因素的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使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营销理论。
8、4Cs营销理论――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必须瞄准消费者需求,考虑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以及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与消费者进行充分沟通的一种营销理论。
市场营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营销观念(一)什么是市场营销?概念:是企业围绕满足顾客需要,取得利润而开展的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销售活动。
它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不仅包括生产、经营前的具体经济活动,而且包括生产过程完成以后,进入销售过程的具体经济活动。
(二)营销观念的转变:(1)生产观念: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生产为中心,围绕生产来安排一切业务,“以产定销”。
(2)产品观念:强调产品质量,以优质和价廉取胜 .(3)推销观念:强调推销在产品出售中的作用。
(4)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让企业的发展、消费者需要的满足与社会的长期发展协调起来!强调将“企业利润、消费者需求、社会利益”三个方面统一起来。
而市场营销的观念是:生产你能销售得出去的东西,而不是销售你能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的经营哲学。
(5)大市场营销观念:企业要成功地进入特定的目标市场,并在那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在策略上协调地运用经济的、心理的,特别是政治权力和公共关系的手段,以博得当地政府及有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克服环境带来的种种阻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而一般的市场营销则是包括生产、经营前的具体经济活动,而且包括生产过程完成以后、进入销售过程的具体经济活动,以及销售过程之后的一系列活动.二、市场环境:营销环境的构成:(一)微观营销环境(1)“营销链”:供应商——企业-—营销中介——消费者(2) 竞争者、社会公众(二)宏观营销环境:人口、自然、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一)微观环境:1、企业内部环境:重点考虑企业内的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及相互关系。
2、企业外部坏境:(1)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有实质性影响,其提供的原材料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所提供的资源价格直接影响企业产品成本、价格和利润。
(2)营销中介机构(中间商、实体分配机构、营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保证了企业在销售渠道、物流、服务和资金环节的畅通。
(3)买主(顾客):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其顾客群的类别、需求特点、购买动机、购买习惯等,以使企业的营销活动能够针对顾客的需要,符合顾客的愿望。
市场营销学知识要点汇总

市场营销学知识要点汇总(最全版)目录一、市场营销学的初阶知识 (1)1.1 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 (1)1.2 市场营销学的相关因素 (11)1.3 市场营销学的应用特点 (12)二、市场营销学的中阶知识 (14)2.1 市场营销学的发展过程 (14)2.2 市场营销学的营销模式 (23)三、市场营销学的高阶知识 (26)3.1 市场营销学的主要学派 (26)3.2 市场营销学的专业概况 (28)一、市场营销学的初阶知识1.1 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
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
1、需求(1)需要(Needs)指消费者生理及心理的需要,如人们为了生存,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生理需求及安全、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
市场营销者不能创造这种需要,而只能适应它。
(2)需求(Demand)指有支付能力和愿意购买某种物品。
消费者的需要在有购买力作后盾时就变成为需求。
许多人想购买奥迪牌轿车,但只有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能购买。
因此,市场营销者不仅要了解有多少消费者需要其产品,还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购买。
(3)欲求(Wants)指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
不同背景下的消费者欲求不同,比如中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大米饭,法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面包,美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汉堡包。
人的欲求受社会因素及机构因素,诸如职业、团体、家庭、教会等影响。
因而,欲求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市场营销者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欲求,如建议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
2、产品与价值(1)产品(Product)是指用来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求的物体。
产品包括有形与无形的、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
有形产品是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载体。
无形产品或服务是通过其他载体,诸如人、地、活动、组织和观念等来提供的。
当我们感到疲劳时,可以到音乐厅欣赏歌星唱歌(人),可以到公园去游玩(地),可以到室外散步(活动),可以参加俱乐部活动(组织),或者接受一种新的意识(观念)。
市场营销学考点重点

名词解释1、市场营销p1计划和执⾏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和组织⾏标交换的⾏个过程2、社会化媒体营销p11利⾏社会化⾏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协作平台媒体进⾏营销和客户服务维护开拓的⾏种⾏式3、公司战略P17关于公司未来⾏动的总体设想是公司⾏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为求得⾏存和发展⾏进⾏的总体⾏远谋划4、顾客让渡价值p79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5、顾客资产p82公司所拥有的现有的和潜在顾客的终身价值现值总和6、顾客满意P80指顾客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的绩效与他们的期望之间⾏较落后,所感觉到的愉悦或失望程度7、消费者市场p94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之⾏,对其特征和消费者⾏为模式的揭示和概括既是理论的基础,也是公司开展有效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依据。
8、市场细分p121按不同细分变量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体具有不同需求特点和⾏为9、市场定位p131根据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为产品或品牌塑造与众不同形象,提供独⾏⾏⾏利益,从⾏在⾏标消费者的头脑当中占据⾏个清晰独特令⾏渴望的位置10、品牌P137⾏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这些要素组合,借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些销售者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的产品或服务分别开来11、产品组合P163指⾏个特定公司⾏产或经营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的有机搭配12、营销渠道P199指产品从制造商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承载商流和物流职能的组织结构的系列13、营销沟通p219公司与消费者进⾏对话和建⾏关系的⾏种⾏式14、销售促进p232公司常⾏的沟通⾏段各种⾏励试⾏或购买商品和服务的短期刺激简答题。
1. 简述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经历那⼏个阶段演变。
1.P8-10.⾏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2. 简述波⼏顿矩阵及发展战略。
2.P17-18.第⾏、发展。
发展战略适合于问题类业务。
当其市场份额有较⾏增⾏时,它有可能进⾏明星类业务。
市场营销考点、重点总结汇编

市场营销学考点重点总结1、市场营销概念的要点(1)市场营销的基本目标是“获得、保持和增加顾客”。
(2)“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
市场营销的基本业务就是在交换过程中“创造、传播和传递更高的顾客价值”。
(3)交换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以及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2、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1)需要、欲望和需求1)需要: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2)欲望:是指想得到上述需要的具体满足品的愿望,是各人受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来的对需要的特定追求。
3)需求:是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
(2)产品与服务1)产品特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其价值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对欲望的满足。
2)产品只是获得服务的载体。
(3)效用、费用和满足效用是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要的整体能力的评价。
(4)交换、交易和关系1)交换是指从他人处取得所需之物,而自己以某种东西作为回报的行为。
2)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交换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
(5)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者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的人3、市场营销学及其发展(P8~P13)4、企业战略的基本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5、区分战略业务单位(1)合理区分战略业务单位,可以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并分解为各项业务或某一组业务的战略任务。
(2)区分战略业务单位的主要依据,是企业各项业务之间有无“共同的经营主线”。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以需求为导向。
(2)切实可行。
包罗太广,容易失去共同的经营主线。
6、规划成长战略公司决定发展、扩大哪些业务,尤其是收割、放弃哪些业务,就要考虑发展新业务,或替代萎缩或被淘汰的业务。
(1)密集式成长(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多角化成长)(2)一体化成长(3)多角化成长7、分析竞争环境(1)行业内部竞争(2)新进入者的威胁(3)替代品的威胁(4)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8、营销环境的特征(1)客观性(2)差异性(3)多变性(4)相关性(2)9、微观营销环境(P69~P73)(1)竞争者1)欲望竞争者2)属类竞争者3)产品竞争者4)品种竞争者5)品牌竞争者(2)公众公众:指对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能力有实际或潜在利害关系和影响力的团体或个人。
市场营销期末考试重点

1.需要欲望和需求需要:指感觉缺乏的心理状态。
欲望:指人类的需要经由文化与个性塑造后所呈现的形式。
需求:指有了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的欲望。
2.什么叫需求价值所谓顾客价值:指顾客从拥有和使用某产品中所获得的价值与为取得该产品所付出的成本之差。
3.什么叫市场市场:是指某个产品实际和潜在的购买者集合。
4.什么叫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以取得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
5.五种营销管理理念分别是什么观点(现象对应)产品观念:质量、性能好、多样化的产品。
质量为中心,以量定销,以质取胜。
6.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区别前者是以企业为出发点,后者是以市场为导向;前者以推销和促销为主,后者是一种整体营销观。
7.社会营销观念的意义首先,树立社会营销观念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基础。
不少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利润,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牟取暴利,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有企业迎合消费者,而不顾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其次,树立社会营销观念有利于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不少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利润,采用各种方式扩大生产和经营,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
企业只顾生产而忽视环境保护,促使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变得相当突出。
第三,树立社会营销观念有利于企业长期利益的实现。
某些企业以为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是矛盾的。
事实上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企业的利益才能实现,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反之,只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忽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企业即使能在短期内实现利益,长期也难以发展。
8.营销组合中的4p9.营销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各包括哪些因素微观:企业、供应商、市场中介、顾客、竞争对手、公众宏观:人口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科技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10.营销调研的步骤①确定调研问题;②设计调研方案;③实施调研、分析数据;④撰写报告和反馈信息11.营销调研的类型内容4 (目的3类鱼刺图)12.调研的方法(观察询问)观察法、询问法、实验式13.企业在竞争中的市场地位(哪种地位的哪种商战)市场领导者—防守战:扩大需求总量、维持市场占有率市场挑战者—进攻战:正面进攻、侧翼包抄(东阿阿胶、非常可乐)市场追随者—迂回包抄战:选择性模仿、伺机超越(回力)市场补缺者—游击战:创造、扩大并保护补缺市场14.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心理因素中三个概念)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年龄与生命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与自我观念心理因素:动机、知觉、学习、态度心理因素中三个概念: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曲解、选择性保留(会区分)15.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四种信息来源)确认需求、信息寻找、选择评价、购买决策、购买后行为消费者收集信息四种信息来源:商业来源、个人来源、公众来源、经验来源16.产业市场的市场结构和需求有什么特点市场结构与需求:数量与规模、地理位置、派生需求、缺乏弹性、需求波动大17.什么叫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把市场细分为具有不同需要、特点或行为的购买者群体,并针对每个群体采取单独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市场营销学考试重点、要点知识分享

市场营销考试重点第一章市场和市场营销1.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满足需求的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
市场的形成要素:消费者;产品或服务;交易条件。
2.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市场营销的目标是满足需求和欲望;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交换;交换取决于营销者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和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基本概念:顾客让渡价值;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管理。
基本理论:顾客满意;全面质量营销;价值链理论及其意义。
1.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包括对需求的刺激、促进及调节。
2.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对其营销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它是一种观念、态度或思维方式。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前三者为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随后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和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营销观念重点方法目标生产观念产品提高生产效率旧通过扩大销售量,产品观念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观增加利润念推销观念产品加强推销市场需求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整体营销观念需要而获利企业利益新市场需求观社会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要、增念企业利益整体营销观念进社会福利而获利社会利益4.顾客认知价值(CPV)是指企业让渡给顾客,且能让顾客受到的实际价值。
它包括顾客购买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和顾客购买总成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神成本)。
要提高顾客认知价值,企业应一方面改进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产品的总价值;一方面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顾客总价值,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
(完整版)市场营销知识点汇总

市场营销学第一章市场营销学与市场营销一、市场的概念:1、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市场是买卖的场所2、从经济实质的角度: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商品内在矛盾的表现,是供求关系,是商品交换的总和,是通过交换反映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市场是供需双方在共同认可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活动。
4、从营销的角度: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
二、市场存在的条件:1、消费者(有某种需要&欲望,拥有可供交换的资源)2、生产者(能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3、有促成交换双方达成交易的各种条件三、市场营销的概念:1、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2、概念要点:⑴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⑵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交换”;⑶交换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以及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四、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1、需要、欲望、需求⑴需求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
⑵欲望指对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⑶需求是指有购买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
2、产品和服务⑴产品是获得服务的载体。
⑵产品是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
⑶产品的价值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对欲望的满足。
3、效用、费用和满足⑴效用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要能力的主观评价。
⑵费用就是指成本(机会成本)。
4、交换、交易和关系⑴交换是指从他人处取得所需之物,而以自己的某种东西作为回报的行为。
交换是一个过程。
⑵交易是交换双方的价值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如果双方达成一项协议,就称发生了交易。
⑶关系营销:是市场营销者与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保持并加强合作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各方实现各自目的的营销方式。
(建立在交易基础上的营销叫做交易营销,为使企业获得较之交易营销所得到的更多,就需要关系营销)五、宏观与微观市场营销:1、宏观市场营销:资源配置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学考点重点总结1、市场营销概念的要点(1)市场营销的基本目标是“获得、保持和增加顾客”。
(2)“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
市场营销的基本业务就是在交换过程中“创造、传播和传递更高的顾客价值”。
(3)交换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以及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2、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1)需要、欲望和需求1)需要: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2)欲望:是指想得到上述需要的具体满足品的愿望,是各人受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来的对需要的特定追求。
3)需求:是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
(2)产品与服务1)产品特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其价值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对欲望的满足。
2)产品只是获得服务的载体。
(3)效用、费用和满足效用是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要的整体能力的评价。
(4)交换、交易和关系1)交换是指从他人处取得所需之物,而自己以某种东西作为回报的行为。
2)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交换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
(5)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者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的人3、市场营销学及其发展(P8~P 13)4、企业战略的基本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5、区分战略业务单位(1)合理区分战略业务单位,可以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并分解为各项业务或某一组业务的战略任务。
(2)区分战略业务单位的主要依据,是企业各项业务之间有无“共同的经营主线”。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以需求为导向。
(2)切实可行。
包罗太广,容易失去共同的经营主线。
6、规划成长战略公司决定发展、扩大哪些业务,尤其是收割、放弃哪些业务,就要考虑发展新业 务,或替代萎缩或被淘汰的业务。
(1) 密集式成长(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多角化成长)(2) 一体化成长 (3)多角化成长7、 分析竞争环境(1) 行业内部竞争 (2)新进入者的威胁 (3)替代品的威胁(4)购买者讨价 还价的能力 8、 营销环境的特征(1) 客观性 (2)差异性(2)9、 微观营销环境(P69~P73)(1) 竞争者 1)欲望竞争者2)属类竞争者 3)产品竞争者 4)品种竞争者 5)品牌竞争者(2) 公众 公众:指对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能力有实际或潜在利害关系和影响力的团体或个 人。
1)融资公众2)媒介公众 3)政府公众 4)社团公众 5)社区公众6) —般公众 7)内部公众 10、威胁与机会的分析评价(P 82)(1) 威胁分析(2) 机会分析 1) 环境市场机会与企业市场机会;2) 行业市场机会与边缘市场机会;3) 目前市场机会与未来市场机会;11、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扮演的五种角色 (1) 发起者 (2) 影响者 (3) 决定者(4) 使用者1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般过程(P89~P91)确认问题f 信息收集f 备选产品评估f 购买决策f 购后过程13、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体因素(P 92~ P97)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行为因素、经济因素等。
(4)相关性(3)多变性 第一个提议或想到去购买某种产品的人。
有形或无形影响最后购买决策的人。
最后决定整个购买意向的人。
实际使用或消费商品的人。
(7)生理需要:为了生存而对必不可少的基本生存条件产生需要。
安全需要: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社交需要:只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
尊重需要: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重,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 自我实现需要:只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
15、影响供买者行为的环境因素(P 97~ P101) 社会阶层、相关群体、家庭、角色身份18、非营利组织的类型(1) 履行国家职能的非营利组织;(2) 促进群体交流的非营利组织;(3) 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佃、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P 134~P136)营销决策所需的信息一般来源于企业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和营销调研系 统,再经过营销分析系统。
它们共同构成营销信息系统。
20、营销调研的步骤(P 139~P140)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交报告21、市场需求预测方法(P 147~P150)(1)(2) (3) (4) (5) (6)1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 (2) (3) (4) 要。
(5) 16、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1)复杂的购买行为(3) 多样性购买行为P103~104) (2) 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 (4) 习惯性购买行为仃、组织市场的特点 (I) 购买者比较少;(4)购买者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 价格影响小)(7)需求波动大;销售访问多;(II) 直接采购; 需产品); (2)购买数量比较大; (3)供需双方关系密切;派生需求; (6)需求弹性小(售 (5) (8)专业人员采购; (9)影响购买的人多; (10) (12)互惠购买; (13)租赁(通过租赁方式取得所 军队等) (如政府、(如宗教组织、行业协会等) (学校、医院、基金会等) 购买者意向调查法 综合销售人员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 市场试验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 直线趋势法 统计需求分析法22、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1)地理因素;(2) (3)心理因素; (4) 23、生产者市场细分的依据(1)行业细分; (2)24、市场细分的原则(P162)(1)可平衡性; (2)可实现性;25、目标市场的战略类型(P 162~P163)(1) 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2) 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3) 集中性市场营销战略;26、市场定位的概念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细分市场的位置。
市场定位也称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的细分市场上所处 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 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 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客户,是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
27、产品的概念产品是指通过交换提供给市场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一需要和欲望的任何有 形物品和无形的服务。
28、产品组合(P201~206)产品组合:一个企业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组合或结构,即企业的经营范围。
29、产品的生命周期(P206~P213) 30、新产品的概念及种类概念:一种产品在功能或形态上得到改进, 语言有产品产生差异,并为顾客带来 新的利益。
人口因素; 行为因素;规模细分; (3)地理细分;(3)可盈利性; (4)可区分性;基本类型:全新产品,即运用新一代科技革命创造的整体更新产品;新产品线,是企业首次进入一个新市场的产品;现有产品线的增补产品;现有产品改进或更新,对现有产品性能进行改进或注入较多的新价值; 再定位,进入新的目标市场或改变原有目标市场定位推出新产品;成本减少,以较低成本推出同样性能的产品。
(1)(2)(3)(4)(5)(6)31、新产品开发的程序(P219-P223)新产品构思f 筛选f 产品概念的形成与测试f 初拟营销规划f 商业分析-新产品研制-市场试销-商业性投放32、营销人员寻找和搜集新产品构思的主要方法(P220)(1)产品属性排列法(2)强行关系法 (3)多角分析法(4)聚会激励创新法 (5)征集意见法 33、品牌的作用(P228~P230)(1) 品牌对营销者的重要作用品牌有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品牌有利于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品牌有助于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品牌有助于扩大产品组合;(2) 品牌给消费者带来的益处1) 品牌有助于消费者辨认、识别所需商品,有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2) 品牌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3) 品牌有利于促进产品改良,有利于消费者;(3) 品牌有益于提升国家竞争力34、品牌组合(P236~P239)(1) 品牌归属战略(2) 品牌统分战略:1)统一品牌; 35、定价目标(P248-P249)(1)维持生存;(2) (3)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4)36、成本导向定价法(P250-P252)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主要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方法; 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增量分析定价法、目标定价法; 特点是简便、易用。
37、定价的基本策略(P254~P261*新产品定价策略(P257-P258) 38、企业降价与提价(P261~P262)(1) 企业降价(原因)1) 生产能力过剩,需要扩大销售,又不能通过产品改进和加强销售来扩大市场。
2) 在强大竞争压力下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
3) 企业成本费用比竞争者低,企业通过降价掌握市场或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 扩大生产和销售量,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
1) 2) 3) 4) 2)个别品牌与多品牌; 3)分类品牌; 当期利润最大化; 产品质量最优化;(2)企业提价(原因)1)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44、广告的种类(P303)45、广告传播效果的测定( (1)评分法; (2)回忆测试法;46、销售促进的方式(P314)2)产品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所有顾客。
39、分销渠道的含义和职能(P269~270)含义:通常指促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顺利的经由市场交换过程, 转移给消费者(用 户)消费使用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职能:(1)研究。
收集制定计划和进行交换所必需的信息。
(2)(3) (4)(5) (6) 活动。
促销。
进行关于所供应物品的说服性沟通。
接洽。
寻找可能的购买者并与之进行沟通。
谈判。
为了转移所供物品的所有权,而就其价格及有关条件达成最后协议 。
订货。
配合。
分销渠道成员向制造商进行有购买意图的沟通行为。
时所供应的物品符合购买者需要,包括分类、分装、装配、包装等 (7) 物流。
(8) 融资。
(9) 风险承担。
承担与渠道工作有关的全部风险。
(10) 付款。
买房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销售者支付账款。
(11) 所有权转移。
所有权从一个组织或个人向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实际转移。
(12) 服务。
渠道提供的附加服务支持,如信用、交货、安装、修理等。
组织产品的运输、储存。
为补偿渠道工作的成本费用而对资金的去的和支出。
40、影响分销渠道的设计因素(P271~P272)(1)顾客特性(2) (4)竞争特性(5) 产品特性(3)中间商特性企业特性(6)环境特性41、分销渠道的管理 (1)选择渠道成员; (3)评估渠道成员; (P273~P275)(2)激励渠道成员;(4)渠道改进安排;42、促销组合及促销策略( 推式策略;拉式策略 影响因素:(1)促销目标; 促销预算; P296~P298) (2)产品因素; (3)市场条件;43、广告目标(1)告知目劝说目标; (3)提示目标;P309)47、SWOT 分析法(P319)S:优势W :劣势0:机会T:威胁48、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区别(P339)(1)复杂性;(2)风险性;(3)激烈性;49、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P348-P350)(1)贸易进入方式;(2)合约进入方式;50、服务的特征(P362~P363)(1)无形性(不可触知性);(3)异质性(可变性);(2)同步性(不可分割性);(4)易逝性(不可储存性);51、服务定价(P373-P374)(1)(2)(3)(4)(5)(6)52、网络营销(P390~P394)(3)股权进入方式;客观定价法;主观定价法;利润导向定法;成本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