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123)
2024年中小学生必知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40题)

2024年中小学生必知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40题)1.如果孩子小的时候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字经》中表达这一含义的句子是(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2.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3.(《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4.《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孟子的(仁义)思想。
5.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一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o7.韩愈在《进学解》中论及了教学艺术,其中包括教和学等内容。
8.朱熹的主要著作《朱子语类》是一部涉及(政治)、(哲学)、(历史)、(文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9.蒙养弗端,长益(浮靡)。
1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11.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12.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
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
13.中华民族〃礼〃的起源,是我国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14.两个〃四教〃是什么?--诗、书、礼、乐;文、行、忠、信。
15.〃有容乃大〃出自(《尚书・君陈》)。
16.〃孟母三迁〃的故事里,孟母最后搬到哪一个地方旁边(学校)。
17.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18.(太学)是汉代最高学府,其以〃五经博士〃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
19.隋朝(国子监)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从千年来传统礼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
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教育体系,确立了(实科)教育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
趣味三字经启蒙故事大全_三字经6个小故事

趣味三字经启蒙故事大全_三字经6个小故事三字经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也是优秀文化良好的传承,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趣味三字经启蒙故事大全,供大家参考。
三字经启蒙故事1【原文】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词四声宜调协【注释】匏:匏瓜,可吹出音乐的笙器。
土:瓦制的乐器。
革:牛皮制的鼓。
木:木制的乐器石:玉石做的乐器。
金:铁制的乐器。
丝:制作琵琶琴瑟之类乐器的材料。
竹:制作管箫之类乐器的材料。
平:汉语的第一声及第二声。
上:汉语的第三声。
去:汉语的第四声。
入:短促的声音。
【语译】古时候有八音之说是我国古代八种乐器所发出来的声音。
什么是八音呢?它包括由紫竹制成的笙器——匏;由黏土制成的瓦器——土;由皮革制成的鼓——革;由木块制成的祝歌——木;由玉石制成的磬——石;由铁制成的钟——金;由韧线制成的弦——丝;由竹制成的箫管——株。
说到语言的音调,也有四声之说,即分平、上、去、入等四种声音。
这四声必须得到调和,听起来才会感觉到舒畅愉快。
【故事】好的音乐不但可以调剂身心,还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我国古书中,记载着许多中国传统的乐器,并且也记载了关于以琴会友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名叫俞伯牙的人,他虽弹的一手好琴,却苦于找不到能与他分享的知音。
有一天,他的琴声吸引了一位樵夫前来聆听,这位樵夫名叫钟子期,他被余伯牙的琴声深深感动了。
余伯牙遇到了这位知音,心里好高兴,便和钟子期结为异性兄弟。
两人约订明年的今日,伯牙要到钟家村拜访子期,顺便让子期欣赏他的琴艺,时间过的很快,他们约定的时间到了,余伯牙如期去拜访钟子期。
没想到,钟子期竟然已经过世了,余伯牙悲伤的来到子期坟前,对着子期的坟,将琴摔个粉碎,并发誓从此在也不弹琴了。
这对因琴而结缘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的却很让人感动。
三字经启蒙故事2【原文】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子自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注释】高:高祖父。
曾:曾祖父。
身:自己。
玄:玄孙子。
三字经全文

三字经全文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1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21、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22、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23、曰岱华蒿恒衡此五岳山之名24、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2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2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2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2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29、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3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3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32、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33、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34、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35、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36、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3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38、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3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40、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41、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42、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43、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4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45、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46、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4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4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4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5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51、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5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53、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5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55、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5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57、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5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59、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60、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61、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62、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63、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64、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65、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66、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67、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68、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69、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70、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71、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72、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73、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74、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75、周道衰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76、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77、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78、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79、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80、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81、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8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83、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84、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85、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86、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87、赵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88、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89、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90、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91、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92、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93、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94、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95、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96、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97、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98、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99、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100、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101、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102、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103、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104、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105、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10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107、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108、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109、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110、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111、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112、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113、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114、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115、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116、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117、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118、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119、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120、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121、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122、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123、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药性三字经——精选推荐

1 药性三字经《药性三字经》是清-袁凤鸣癿遗作。
长期未曾刊行。
1959年由其收藏者、河北磁县卫生工作者协会马全局先生献出、经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整理校注以后才得以流行亍世。
本书在其后还照彔了袁凤鸣原著后癿¨l、续药性赋》袁凤鸣作呾河北省中医研究院增附癿《青囊药性赋》。
者内容癿排列为先列《药性赋》癿内容《补续药性赋》癿内容依类分属其下丌另独立以便亍读者诸君阅读参稽。
一、寒性类1天门冬甘、苦大寒。
入肺、肾经。
治阴虚天门冬清肺火水自生2麦门冬甘、微苦微寒。
入心、肺、胃经。
麦门冬是寒味既清心且润肺3地骨皮枸杞皮甘、淡寒。
入肺、肾经。
地骨皮能凉血除骨蒸清肺热4。
白藓皮苦寒。
入脾、胃、膀胱、小肠经。
除湿热白藓皮利水道去风痹2 5。
牡丹皮、血中火丹皮攻止吏衄退骨蒸6石韦通淋药石韦传清肺金滋化源7竹茹治呕吏竹茹妙开胃郁清肺燥8柴胡肝胆热柴胡攻引清气能上升9前胡前胡药解风寒能下气除嗽痰10地榆除血热地榆剂治吏衄止血痢11薏苡仁治水肿薏苡力理脚气除风湿12茵陈胜湿热是茵陈治黄疸用为君13葛根轻扬性葛根得能发汗解肌热14白茅根白茅根除伏热治吏衄善止血3 15山豆根豆根治心火盛解热毒止喉痛16栝蒌根栝蒌根润肺药消热痰善解渴17射干疗咽闭用射干消痈肿治结痰18常山治温疟常山准祛老痰除积饮19车前子车前子去湿热利小便泻痢歇20黄连黄连泻中焦热既镇心且凉血21朴硝能软坚朴硝力肠胃热除最急22石膏坠头痛用石膏清胃热烦渴消23薄荷叶辛凉性薄荷叶清头目散风热24升麻散表邪升麻功清风热止头疼4 25菊花甘菊花普平木清头风且明目26旋复花旋复花能软坚消痰结散痞鞭27槐花陈槐花凉血剂治肠风医痔痢28大黄川大黄除实热涤胃肠导瘀血29生地黄生地黄是寒剂入心肾平血逆30熟地黄熟地黄性稍温滋肾水补真阴31马兜铃马兜铃清肺热止痰饮喘自歇249 32栝蒌仁栝蒌仁清肺火降痰气治嗽可33黑白牵牛逐水气用牵牛通下焦力最遒34玄参滋肾水玄参可清咽膈散虚火5 35黄芩上焦热黄芩好泻肺火用酒炒36栀子凉心肾栀子物炒黑用止吏衄37金铃子通小便用金铃治疝气杀三虫38地肤子地肤子性苦寒利热淋同车前39百部止咳嗽百部功治肺热能杀虫41海藻海藻咸能软坚散瘿瘤亦治疝42萱草治五淋用萱草消乳肿用根好43桔梗泻肺气桔梗药清咽喉利胸膈44川贝母川贝母治虚烦润心肺止嗽痰45知母知母性能滋阴润肾燥清肺金6 46贯众辟时瘟贯众能解热毒杀三虫47香附七情郁香附攻行气分十二经48昆布昆布咸能软坚散瘿瘤幵治病50荆芥荆芥穗能发汗清头目利咽喉51泽泻补阴虚泽泻可利小便泻肾火54枳壳宽肠胃枳壳选比枳实力稍缓55。
三字经的名言80句

三字经的名言80句1. 仁者爱人。
2. 英雄气概。
3. 家和万事兴。
4. 修身齐家。
5. 养心修德。
6. 勤学好问。
7. 恭敬有礼。
8. 诚信待人。
9. 以和为贵。
10. 德行天下。
11. 知止知足。
12. 修身立德。
13. 心平气和。
14. 乐善好施。
15. 仁者乃福。
16. 己所不欲。
17. 以德报怨。
18. 淡泊名利。
19. 温润如玉。
20. 谦虚谨慎。
21. 知耻而后勇。
22. 有所为有所不为。
23. 君子成人之美。
24. 一切从简。
25. 笃实诚恳。
26. 以礼待人。
27. 尊老爱幼。
28. 人而无信。
29. 说一不二。
30. 以德报德。
31. 拾金不昧。
32. 知书达礼。
33. 天行健。
34. 言必行,行必果。
35. 谦和有礼。
36. 恩威并施。
37. 爱人如己。
38. 知足常乐。
39. 孝恭敬老。
40. 忍辱负重。
41. 让人有仁心。
42. 诚实守信。
43. 平等公正。
44. 学习刻苦。
45. 思贤如渊。
46. 长袖善舞。
47. 守约守信。
48. 静心养性。
49. 正直无私。
50. 忠于职守。
51. 认真踏实。
52. 志存高远。
53. 少言多行。
54. 鞠躬尽瘁。
55. 友谊第一。
56. 修身致远。
57. 人善被人欺。
58. 勤奋好学。
59. 和而不流。
60. 辞让为贵。
61. 革命尚钢。
62. 笑口常开。
63. 退让为贤。
64. 思慕远大。
65. 谦和而不骄。
66. 善始善终。
67. 条条大道。
6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69. 母仪天下。
70. 自爱人自爱之。
71. 善心寡欲。
72. 知人善任。
73. 知己知彼。
74. 温柔以德。
75. 忍耐克己。
76. 乐行忍辱。
77. 天补地合。
78. 上德不德。
79. 明辨是非。
80. 先人后己。
81. 君子行之,小人止之。
82. 君子之交淡如水。
83. 视人如己,爱人如亲。
84. 辞让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
85. 有志者事竟成。
86. 嘴勤是非多,心善百事顺。
2023年最新的新三字经

2023年最新的新三字经《三字经》一书自古留传,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给我们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
《新三字经》全文解释1、春日暖,秋水长,2、和风吹,百花香。
【注释】1、春季是播种的季节。
春天气候温暖,适宜于草木生长,比喻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是全文的起兴。
用“兴”的艺术手法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情生于景,理寓于情。
2、这一句仍是承接首句的起兴艺术手法。
和风:温和的风,多指春风。
百花:喻指青少年是祖国的花蕾、花朵。
时代社会的发展,像长江之水一样,滚滚向前。
青少年生气蓬勃,像花朵一样绽放在祖国的百花园中,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茁壮成长。
3、青少年,有理想,4、立大志,做栋梁。
【注释】3、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是形成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
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希望和方向,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4、志:志向。
栋梁:房屋的大梁。
青少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有着深远影响。
立志是人生的首要问题。
《尚书·周书·周官》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孔子重视人生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孙中山先生提出:要立大志,做大事。
我们应该牢记先贤们的教诲,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干大事业,在振兴中华的伟业中立志做栋梁之材。
极目云天外,志在九霄中。
5、天行健,人自强,6、生我材,为兴邦。
【注释】5、天行健: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自强:一种自我激励、靠己立身、努力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6、生我材:出于李白的诗篇《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邦:国家。
天道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每个青少年都应该认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价值,不要虚度时光,把自己锻炼成为祖国建设事业中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贡献智慧和力量。
7、倡和谐,民所望,8、兴道德,国运昌。
(最新)凯叔小古文365

凯叔讲故事——每日小古文目录01.《论语》:不怨天,不尤人。
02.《史记》:飞鸟尽,良弓藏。
03.《归田录》: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04.《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
05.《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06.《后汉书》:有志者,事竟成。
07.《礼记》:玉不琢,不成器。
08.《韩非子》:小信成,则大信立。
09.《尚书》:满招损,谦受益。
10.《论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1.《孙子兵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2.《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3.《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4.《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左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6.《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7.《世说新语》: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18.《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19.《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1.《论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2.《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3.《左传》: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24.《史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论语》: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7.《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9.《三国演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0.《左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1.《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2.《说苑·政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3.《诗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4.《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5.《旧五代史·晋书》: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6.《战国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37.《尚书》:用人惟己,改过不吝。
38.《水浒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39.《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怎样下围棋口诀及三字经

怎样下围棋口诀及三字经学习下围棋,掌握相关的口诀及三字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里就有怎样下围棋口诀及三字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下围棋的总口诀1、金角银边草肚皮2、三线拆二有根基3、小目飞挂应尖飞4、见机夹攻更有味5、小目高挂三线托6、托退定式记一记7、星位一挂关或飞8、压长定式也可以9、布局关键抢要点10、切莫贪吃走小棋11、分投定要位置好12、左右逢源最适宜13、立二拆三搭配好14、高高低低合棋理 15、定要扳住两了头 16、逃要关来追要飞17、扭十字要长一边18、对杀定要算好气19、几子将死请暂放 20、一旦走尽无余味21、棋精再少要保护22、轻子该弃就要弃23、宁失几子不失先 24、先刺多数占便宜25、莫压四路休爬二26、七子沿边活也输27、要走正着走大棋 28、不走废棋不撞气29、双单形见定靠单30、逢方必点逢镇飞31、七死八活是常识 32、滚打包收是妙棋33、连走三同四要变34、左右同形中为宜35、拆逼都是宽处拦 36、迫敌靠近我活棋37、压强不要去压弱38、声东目的在击西39、出头舒畅争中腹 40、当心仅活被封棋41、虚镇实尖灵活用42、棋成愚形效率低43、边攻击来边围空 44、自己勿活要补棋45、能立则立曲则曲46、多弃一子能出棋47、两二被打定要长 48、金鸡独立有骨气49、棋过一半要冷静50、判断形势定大计51、若是胜势莫贪心 52、稳扎稳打操胜棋53、若是败势别灰心54、乘早侵袭找弱棋55、刺打断托点利用 56、弃子造劫借借气57、挑起纠纷比智力58、力争败局转棋细59、双先官子抢着走 60、收官需慎莫大意61、布局常形十二种62、中国流和二连星63、对角小目一三五 64、星三三和双三三65、同型小目错小目66、宇宙流和对角星67、小林流和星小目 68、各型特点要熟记69、布局掌握三原则70、空守挂角是次序71、再占急所与大场 72、借势开拆是大棋73、选用定式看全局74、上下左右搭配齐75、自己已活可脱先 76、抢占要点别犹豫77、看准敌弱要搜根78、迫敌走成飘浮棋79、挂星被夹点三三 80、弃子活角两有利81、弃角取势争模样82、飞封定式要熟记83、无忧角上两路托 84、试探应手是真意85、敌强欲削宜浅侵86、进退有路方为宜87、自己断点常记心 88、适时护断别忘记89、先活自己再杀敌90、一味贪杀反被欺91、两块活棋不必断 92、友邻浮子要联系93、断后敌孤定要断94、该断不断勿成棋95、冲断扭断反打断 96、挖断跨断寻战机97、立断劫断打入断98、围歼孤棋反眼挤99、莫往攻击目标碰 100、宽攻大围收渔利101、逢碰必扳敢作战102、有时连扳妙无比103、开劫先要看劫材104、棋补无劫要注意105、打两还一巧妙用106、当心硬腿硬出奇107、一只大眼要分清108、是死是活规律记109、长三曲三可点杀110、长四曲四是活棋111、花四五六可点杀112、方四不点也死棋113、刀五一点当然死114、普通板六是活棋115、大猪嘴是扳点死116、小猪嘴是劫活棋117、盘角曲四劫尽亡118、碰角板六看外气119、角上板八能双活120、断头曲四是死棋121、围敌一块拟杀棋122、思考方法要牢记123、扳杀点杀扳点杀124、迫敌走成撞紧气125、再想造劫做劫杀126、有时双活也便宜127、要是条件勿成熟128、切勿乱动等时机129、三三肩冲要注意130、已边长来敌方飞131、四四遇托需连板132、弃取定要想仔细133、攻角须从宽处理134、天五山是必争地135、多子围空方胜扁136、两翼张开形美丽137、小目飞挂一间夹138、高夹低夹有分歧139、低夹飞压多两分140、高夹关或反向飞141、压退定式虽可走142、抱吃一子稍不利143、也可托角求安定144、略有委曲还可以145、小目高挂二间夹146、巧用妖刀很严厉147、对付妖刀有六法148、最为常见是大飞149、大跳小跳是正着150、一般不宜用小飞151、外侧靠是可以走152、内侧靠是小不利153、方朔偷桃一路尖154、塞不进是最惹气155、龟不出头要挖打156、巧妙利用接不归157、勿打有变及时打158、两打勿打等时机159、切莫凑着帮围空160、切莫凑着帮补棋161、小目高挂选定式162、低夹外靠托退飞163、雪崩内拐外里外164、镇消无忧是好棋165、虎口遇扳常单退166、虎口遇打常滚打167、虎口切断常虚跳168、仙鹤伸腿能联系169、棋向中腹争阳面170、两番收腹成效低171、下子要避车后压172、棋高一路力无比173、棋逢难处小尖尖174、不好走处不走棋175、敌之要点我要占176、常替敌棋多考虑177、敌棋知舞避其锋178、我补厚实敌变弱179、穿过象眼要注意180、穿忌两行飞为宜181、三路挖出先看征182、两子必长别忘记183、三路腾挪常碰撞184、弃子发威能得利185、围棋四角顶有趣186、生生死死变化奇187、拨钉子里有称砣188、老鼠偷油真有趣189、棋逢断处巧能生190、下子先后讲次序191、两壹路上多妙手192、托夹扑劫尖挖聚193、防闷成形宜单跳194、两子成形斜飞利195、四路被断常虚跳196、一团气促鼻顶宜197、台象生根点胜托198、矩形护断虎输飞199、不能用征可半枷200、送佛归殿送到底围棋棋盘口诀横十九,纵十九,相乘三百六十一.一百八十另半个,大家一样算和棋.棋盘口诀横数十九竖十九,相交三百六十一.九颗星星排整齐,九个部位莫忘记.方位口诀九颗星星排整齐, 正中天元不忘记.“四、四”位置叫星位,周围一圈分仔细.星位上面是高目,小目放到下面去.小目旁边是目外, “五、五” “三、三”分高低.落子口诀黑子先行白子后,单双决定第一手,轮流落子不能改,要想悔棋不能够.用兵口诀棋盘好比是战场,棋子就是你的兵.你当司令来指挥,巧妙布阵善用兵.行棋口诀黑子先走,白子后,棋子走了不能移.走棋先在哪儿走,金角、银边、草肚皮.气的口诀角上一子有两气,边上一子有三气,中间一子有四气,要想长气连接起.吃棋口诀要想吃棋围上去,围得没气赶快提.棋子散散好处多,断开分别包围起.吃子口诀从上面打到下面,从外面打到里面,让它气越来越少,最后把它全提掉.逃子口诀棋子危险莫心急,想想办法来逃棋,逃跑方向要正确,方法正确逃出棋.做眼口诀角上一眼要三子,边上须用五步棋,中间围成一个眼,七子才能围得起.一只眼口诀做起一眼不算活,眼位不全消灭你.先紧外气后紧内,最后一步统统提.两眼活棋口诀要想棋子不被吃,快把两眼来做齐.做起两眼不害怕,因为我的是活棋.“真” “假”眼口诀别看它有两只眼,真眼假眼细分辨.两个真眼才算活,一个卡眼是死棋.有眼双活棋口诀黑白各有一只眼,中间夹着一口气.数数外气一样多,这叫有眼双活棋.双活口诀这片棋可真希奇,没有两眼有公气,双方不敢去“吃子”,大家和平双活棋.三活口诀各有一只眼,两个亲兄弟,可恨对方棋,中间插进去.自己没有眼,一边一口气,兄弟没法连,进攻真着急.对方棋开了言: “二位小兄弟,你们别吃我,我也不攻你,咱是双活棋,对立又统一.”“点眼”口诀“直三” “曲三”一点死, “丁四” “刀五”一点亡,“花五”“花六”眼虽大,中间一点也白忙.活形口诀做活棋,要两眼,两眼不明不用忙. “直四” “曲四”和“板六”,够做两眼不用慌.不须“点”口诀下棋需要看仔细,不要白走一步棋,有的棋形不需点,任他补棋也白忙.“直二”无法做两眼, “方四”不点也要亡.“劫”的口诀两个虎口相对应,黑棋白棋来回提.按照规定找“劫材”,人家“应劫”才能提.“劫”的口诀两个虎口口对口,黑棋白棋来回提.回提要先找劫材,间隔一步提回来.角上“曲四”口诀角上“曲四”看外气,两口外气是活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
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
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
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
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
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
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曰江河,曰准济。
此四渎,水之纪。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蒿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译文】人?嗌 钪械闹魇秤械睦醋灾参铮 竦咀印⑿÷蟆⒍估唷⒂衩缀透吡海 庑┦俏颐侨粘I 畹闹匾 称贰?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
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
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俱。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
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 车奈逯盅丈 侨嗣堑娜庋勰芄皇侗鸬摹?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
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
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
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
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
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
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
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乃孔伋。
中不偏,庸不易。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孝经通。
如六经,始可读。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
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