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调研
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
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的水瀑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然而,受限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九寨沟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面临诸多挑战。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景区能够有效接待的游客数量。
它的测定与分析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九寨沟景区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保护价值,其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九寨沟景区的自然条件。
九寨沟位于岷山脉东侧,高海拔地区的喀斯特地形,地势复杂多变,地质构造复杂。
这些特殊的地理条件注定了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具有限制性。
游客在高海拔地区活动,需要耐受气候变化以及较强的体力和心肺功能。
此外,景区内存在大量的河流、湖泊和瀑布,游客活动可能对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和保护。
其次,人为因素对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也不可忽视。
过度开发和过度游客量是当前九寨沟面临的挑战之一。
随着九寨沟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数量逐年增长,但九寨沟的保护区域和游览线路并未相应扩大。
游客过多会造成景区内道路、餐饮、住宿等设施设备紧张,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因此,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优化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都是改善旅游环境容量的重要途径。
了解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后,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应制定适宜的游客数量管控政策。
根据景区的管理计划,制定发放门票的数量和价格,限制每天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
调控游客数量不仅可以保护景区环境,还可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其次,应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增加停车场、改善道路交通、增加餐饮住宿设施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最后,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
通过宣传环保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行为,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意识,减少对景区环境的破坏。
总之,九寨沟景区作为中国最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对于其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和管理至关重要。
九寨沟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九寨沟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石传强成志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6期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业逐渐步入正轨并得到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旅游网红打卡地应运而生。
网红打卡地的出现推动了旅游业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使许多风景优美但地势偏远的景区被发现,人们因此争相前往。
但在当地客流量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问题悄悄暴露出来。
本文以四川省九寨沟景区为例,浅谈九寨沟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该景区长远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环境保护;九寨沟景区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气候条件为高原湿润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
北缘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主沟长30多千米,这里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以及冬虫夏草、雪莲、川贝等珍稀植物,荣获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等诸多桂冠。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渐完善,自2008年以来,九寨沟客流量逐年提升。
截至2016年底,九寨沟年客流量更是突破了500万人次大关。
九寨沟每年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些游客的到来带动了九寨沟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九寨沟的基础设施与交通的完善;但巨大的客流量也破坏了九寨沟的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不停沖击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导致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消亡。
因此,本文分析九寨沟景区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九寨沟景区作为四川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受到国家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名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之中。
2001年2月12日,九寨沟景区通过“绿色环球21”的初步认证。
这一举动使得九寨沟景区日后成为最佳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游玩。
九寨沟调查报告

九寨沟调查报告九寨沟是一座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然而,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发生严重地震,给当地人民和游客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此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对九寨沟的调查,并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以了解这次地震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
一、地震的影响地震导致了九寨沟地区的山崩和滑坡,给当地人民和游客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据统计,地震造成了25人死亡,525人受伤,其中169人重伤。
同时,有100多名游客被困在地震现场,不得不暂时留在九寨沟。
此外,地震还给九寨沟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包括景区内的部分景点和住宿设施的损毁,以及周边的商品和服务业的受损。
二、九寨沟的救援和重建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展开了对九寨沟的救援和重建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一大批物资和医疗设备,为伤者提供了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救援。
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了抗震救灾和清理工作,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此外,政府还积极组织了重建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九寨沟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业。
三、未来发展的前景尽管地震给九寨沟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我们仍然相信,九寨沟将会继续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九寨沟已经迅速恢复了大部分基础设施和旅游业,并且已经重新开放。
未来,九寨沟将会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共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调查的结论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地震对于当地人民和游客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其次,政府在地震后展开了有效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帮助当地人民度过了难关。
最后,我们相信九寨沟将会在未来继续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为当地经济和人民的福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地震给九寨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们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九寨沟将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愿意为九寨沟的重建和发展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希望其他人也能够加入其中,共同推动九寨沟的繁荣发展。
九寨沟旅游资源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九寨沟旅游资源调查篇一:九寨沟景区管理现状及对策九寨沟景区管理现状及对策班级:20xx级旅游管理2班姓名:胡光梅专业:酒店管理摘要: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也是我国的一处美丽的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情被称为“五绝”。
因其独有的原始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
在欣赏九寨沟美的现状的同时,我们要关注九寨沟的管理现状及采取不同对策对九寨沟进行保护,尤其是要关注九寨沟的管理的缺失和保护的不足之处,从而为了九寨沟的可持续发展而保护好那美丽的九寨沟。
关键词:景区现状优势之处存在问题对策一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一处集自然山水、藏族风情、珍稀生物和原始森林等观光资源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位于川北高原,东南据四川省省会成都400千米以上,属于高山深谷碳酸盐堰塞湖地貌,景区长超过80千米,总面积约620平方千米,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九寨沟自然景色建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大多数景点集中于“y”字形的三条主沟内。
在《南坪县志·翠海》一节中,对九寨沟的记载只有一句话:“羊峒番部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
海拔在2000米以上,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和大片原始森林,不但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等绝佳的风景,还拥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贵动物资源。
海水中野鸭成群,天鹅、鸳鸯也常来嬉戏,一派优美、和谐的大自然景象,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已成为我国著名的保护区。
二九寨沟景区的独特优势之处(一)独特的审美价值“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精灵是水、湖、泉、瀑、溪、河、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机济,五颜六色,多彩多姿。
九寨沟旅游的调查分析共22页文档

分队1:问卷调查。对景区游客进行分卷调查; 分队2:跑景区。询问游客对九寨沟的印象和想法或建议; 分队3:走访四川省旅游局和管理局。查询过往几年四川
旅游业的相关指标,近三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业实现 收入多少 . 3、 整理材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查出调查漏 洞进行补充调查。
地点:浙江科技
1、 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四川九寨沟.
2、 根据分析讨论结果制定调查问卷和访 谈提纲。
第二阶段:九寨沟实地调研 地点:四川省
1、 九寨沟内调查,主要是在各景点休息区对 游客进行交流访谈,以调查问卷为辅,了解游
客对九寨沟的印象. 2、 九寨沟外调查,了解九寨沟的旅游发展对 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将团队分成3个
四.调查时间地点提纲
时间 (2012.8.1--7) 2012.8.1-2
2012.8.3-5
地点
调查对象
金龙山庄小区
当地居民
(距离九寨沟0.06 公里)
九寨沟景区
游客及景区工作 人员
调查人员: 柯晓晓, 张琳琳, 宋淑珍, 牟杰, 徐雪霁 张思瑶, 苏成景, 陈新
2012.8.6-7
九寨沟管理所
一.调查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九寨沟的旅游景点,采访专业人士和调查问 卷的分析报告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 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2). 注重学习中的过程和亲身实践与体验,获得亲身参与研 究探索的乐趣,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善于质疑,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起探索,创新 的欲望。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 地点:浙江科技学院
1、 整理相关调研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将活动中 的案例、心得和照片等实践成果整理成集;
九寨沟的科学研究有哪些重要成果?

九寨沟的科学研究有哪些重要成果?九寨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了解这片天然美丽的地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以下是九寨沟科学研究的几个重要成果:一、九寨沟自然环境的研究成果1.地质构造研究:科学家通过对九寨沟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它独特的地质结构。
九寨沟是一个由断裂构造和溪谷构造组成的地质地貌,断裂构造是形成九寨沟多个海子的关键因素,溪谷构造则是形成九寨沟秀美山川的主要原因。
2.气候变化研究:长期以来,科学家对九寨沟的气候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发现了其特殊的气候环境。
九寨沟地区气温较低,夏季多雨,冬季多雪,形成了其特有的山间湖泊和瀑布景观。
气候变化研究的成果为九寨沟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3.水文地质研究:九寨沟地区拥有丰富的矿泉资源和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
科学家通过研究九寨沟的水文地质特征,发现了其水文地质系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九寨沟的水资源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九寨沟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1.植物物种研究:九寨沟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科学家对九寨沟植被和植物物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他们发现了众多的珍稀植物物种,其中包括了不少具有高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
这些研究成果为九寨沟植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动物物种研究:九寨沟地区也是众多珍稀动物物种的栖息地。
科学家对九寨沟的动物物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发现了多种重要的保护动物,包括大熊猫、雪豹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九寨沟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3.微生物研究:九寨沟地区的矿泉水和温泉水中富含各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仅对九寨沟的水质和水生态具有重要影响,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科学家通过对九寨沟微生物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具有生态学和生物学意义的重要成果。
三、九寨沟文化遗产研究成果1.历史文化研究:九寨沟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科学家对九寨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挖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代村庄、古道遗址等。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1. 介绍九寨沟是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藏区风光和多样的生态景观而闻名全球。
本文将对九寨沟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 市场规模九寨沟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人流量庞大,市场规模巨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九寨沟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数百万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3. 市场特点九寨沟旅游市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夏季和冬季相对较少。
另外,九寨沟旅游市场还具有高消费水平的特点,游客在景区内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门票、酒店、餐饮和旅游纪念品上。
4. 市场竞争九寨沟作为国内知名景区,吸引了众多旅游企业的关注。
景区周边建有多家星级酒店和旅游服务机构,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时,随着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九寨沟还面临来自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压力。
5. 市场潜力尽管九寨沟旅游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的逐步成熟和人们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九寨沟未来的市场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6. 发展趋势未来九寨沟旅游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旅游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二是智能化旅游服务,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三是文化旅游融合,推动九寨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四是生态保护优先,确保景区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7. 总结综上所述,九寨沟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优势。
在未来发展中,九寨沟需要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加强生态保护,推动九寨沟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为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文档,希望能对该景区的发展有所帮助。
九寨沟调查报告

九寨沟调查报告九寨沟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20XX年的地震灾害中,九寨沟受到了严重破坏,给当地居民和旅游业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九寨沟地震灾后的情况以及重建工作的进展,我们进行了一次九寨沟调查。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九寨沟地震后的重建情况,并评估当地居民和旅游业的现状。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收入变化以及对重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查。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九寨沟的旅游设施和景点进行了考察,评估重建工作的进展与效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调查显示,地震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大多数居民的房屋受损严重,造成了住房问题。
此外,地震导致了一部分农田和果树的损失,对于依靠农业为生的居民来说,受损的农田和果树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2. 重建工作的进展九寨沟地震后,政府迅速行动,启动了九寨沟的重建工作。
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重建工作已经进展顺利。
许多受损的房屋已经修复或重建,道路和桥梁也得到了修复,旅游设施和景点也正在逐渐恢复。
这些措施为当地居民恢复生活提供了保障。
3. 旅游业的现状九寨沟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地震灾害给九寨沟的旅游业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自地震后,九寨沟的游客数量大幅下降,导致了旅游收入的降低。
虽然重建工作在推进,但恢复到地震前的水平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四、问题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在九寨沟的重建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1. 加大力度推进重建工作:尽管重建工作进展顺利,但仍有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重建工作,并尽快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2.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九寨沟作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应注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旭 10082910413 杜涓 10082910504
区位概况
——四川省区位图
九寨沟风景区位于阿坝藏族羌 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巍峨的 岷山山脉深处,距成都400多公 里。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三条 主沟(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查 洼沟)形成Y形分布,总长达 60余公里。由于交通不便,这 里几乎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 方。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 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 此 得 名 。
•
•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九寨沟五绝 九寨沟五绝
“翠海” 翠海” 翠海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而九 寨沟的海子(湖泊)更具特 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 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 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 与水韵。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九寨沟五绝 九寨沟五绝
“叠瀑” 叠瀑” 叠瀑
瀑布是水流形式中的佼佼者, 大自然之一绝,九寨沟是水 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国。这 里几乎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 林里狂奔出来,就象一台台 绿色织布机永不停息地织造 着各种规格的白色丝绸。
——四季景观 四季景观
九寨沟一年四季均可旅游,犹以秋季为最 佳,过去人们都以为九寨沟的冬季不能旅 游,但是随着成都-九寨沟旅游公路的开 通,才发现九寨沟冬季之美是养在深闺人 未识。自98年首推九寨沟冬之旅以来, 一年比一年火爆,特别是春节期间,若不 提前订房,根本就不能保证旅游团队的住 房。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九寨沟五绝 九寨沟五绝
“彩林” 彩林” 彩林
这被誉为九寨沟五绝之三的彩林, 覆盖了景区一半以上的面积,2000 余种植物,争奇斗艳,林中奇花异 草,色彩绚丽,沐浴在朦胧迷离的 雾霭中的孓遗植物,浓绿阴森,神 秘莫测,林地上积满厚厚的苔藓, 散落着鸟兽的翎毛。充满着原始气 息的森林风貌,使人产生一种浩渺 幽 远 的 世 外 天 地 之 感
● 现状问题分析
九寨沟 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提出了打造强势国际旅游精品的理念。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改 善环境与基础设施方面直接投资;二是通过规划对新开发项目进行约束和划分区域。九寨沟管理局 先后 投资数亿资金兴建和完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如环景区的循环运行的300多辆绿色观光车;遍布景点的环保 厕所;环景区的49公里高等级公路;沿景点铺设的60公里的人行栈道,完全实现人车分流;能容纳四千 人就餐的诺日朗综合服务中心;改善景区内的旅游环境,沟内经营活动外迁,实行“沟内游,沟外住”。 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美化,外来投资者投资了一些较高档次的旅游配套项目,如:喜来登九寨沟国际 大酒店、九寨天堂 会议度假中心、梦幻九寨综合购物中心、九寨边边街 休闲购物一条街等。
宏观条件分析 ——九寨沟县旅游发展分析 九寨沟县旅游发展分析
九寨沟县作为全州唯一的旅游 标准化试点县,近年来,该县 坚持以创新的理念、务实的措 施,投入财力、物力先后完成 县城及九环沿线乡镇等主要区 域的风貌提升整改,使建筑物 达到地方特色化。依托九寨沟 等景区,在市场的引导下,一 批乡村酒店、藏(农)家乐、 民俗文化旅游基地初具规模, 做到了行有基础、食有特色、 住有条件、游有内容、购有商 品、娱有活动、触有文化。与 强化行业管理相结合,不断提 高旅游管理水平。与改善交通 状况和“三点一线”(即:县 城、漳扎镇、甲蕃古城)组团 式城市发展布局相结合。倾力 打造“一轴两心四区”旅游产 业发展布局,逐步形成特色鲜 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国 际生态旅游精品区、国际休闲 度假胜地和国际会议中心,实 现旅游富民,推动区域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
● 发展对策分析
为了缓解旅游客源对现有资源的冲击,正在着手开发扎如沟、中查沟,神仙池、白河等景 点,以此缓解 九寨沟遗产 地的人口压力。届时 九寨沟旅游价格 将出现新的增长点,让游 客更好的选择!
宏观条件分析 ——九寨沟旅游发展地位与价值 九寨沟旅游发展地位与价值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须以其自身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为依托,大枣核 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差异性。 九寨沟 的核心竞争力:其一,具有国际垄断性的地理特点,资源景观,即 喀斯特水景观。 其二,九寨沟位于 大熊猫 栖居区域,属于 大熊猫 生态走廊带,这是不亚 于喀斯特水景观的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国际上大熊猫本身比 九寨沟 风景区 更具有知名度。 其三,藏民族有深厚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在国际上,古老神秘的藏 地旅游是最具文化差异性的旅游。因此,根据资源稀缺性排序,九寨沟旅 游 目的地的定位应该是:以水为代表的景观旅游;以熊猫为代表的生态旅 游;以藏族为代表的文化旅游。
1. 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 2. 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3. 丰富的原始动植物资源
● 威胁(threat)
客源量过大,对其环境造成了威胁
发展定位 ——主题特色 主题特色
九寨沟旅游 目的地的 定位应该是:以水为 代表的景观旅游;以 熊猫为代表的生态旅 游;以藏族为代表的 文化旅游。
发展思路 ——主题特色 主题特色
宗教祈愿——桑烟: 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种宗教祈愿礼俗,沿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桑烟又称熏香,多 用在盟誓上,是让天神作证的意思。民间性的桑烟,更多的是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祈福。
• • •
•
•
•
宏观条件分析 ——宏观背景 宏观背景
● 旅游业概况
1. 旅游业由于无污染、高附加值和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被称为“阳光产 业”。 2. 在旅游产品的发展层次上,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专项旅游发展,被视为旅游业 发展的新动力。
● 中国旅游发展
1. 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每年以10%—20%的比例增长,为中国的经 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2. 随着假日经济的兴旺,民众的旅游观念也日趋成熟,旅游意识增强,旅游的 普遍消费化时代已经来临。
● 四川旅游发展
四川拥有众多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在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为此,《规划》将四川旅游定位为:中国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目的地。同 时将四川独有的大熊猫作为我省旅游促销宣传品中广泛使用的品牌形象加以推广。 优先开发4个世界级旅游区:成都口岸旅游区、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乐山—— —峨眉旅游区、自贡———竹海旅游区以及从成都出发分别往北、往南、往西的 3条旅游环线
。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九寨沟五山势 挺拔,眺望远方,皑皑雪峰,尽收 眼底,艳阳之下冰斗, 使人目眩, 登上尕尔纳山,极目远眺,山峦逶 迤,谷壑幽幽,天象奇观,一览无 余,云海连天,絮浪翻腾,峰峦锋 锷,时隐时现,在云海雾浪中沉浮 升降,似乎在天宇中游弋。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风景区总述 风景区总述
• • • • 九寨沟已开树正、日则、则查洼、扎如4条旅游风景线,长60余公里 景观分布在树正、诺日朗、剑岩、长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区 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与九寨十二峰联合 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 四季景色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十多种稀有和珍贵野 生动物。远望雪峰林立,高耸云天,终年白雪皑皑,加上藏家木楼、晾架经幡、栈桥、磨房、传统 习俗及神话传说构成的人文景观,被誉为“美丽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的森林2万余公顷,在2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木本植物有:红杉、冷杉、云杉、 青杆、香柏、铁杉,油樟,曼青杠、华山松、油松等60余种;草本植物有:独叶草、天麻、报春、 大黄、当归、雪莲花、川贝母、虫草、党参等70多种名贵药材。 在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珍贵的大熊猫、白唇鹿、苏门羚、扭角羚、毛冠鹿、金猫等动物。海 子中野鸭成群,天鹅、鸳鸯也常来嬉戏,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大 类
自然景观
中类
地景 水景 生景
小
类
山岳、悬崖、岩石、岛屿、洞穴 河流、湖泊、溪流、瀑布、温泉、水潭 动物、植物 古城、古街、遗迹、文物、遗址 寺庙、宗祠、楼阁亭台、民居、景观建筑 公园、游乐园、度假地、林场 民俗活动、特色行业、地方特色、村落
人文景观
胜迹 建筑 园景 风物
●
按照《风景区规划规范》,现有旅游资源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包括地景、 水景、生景、胜迹、建筑、园景和风物等7个中类。 ●九寨沟以开树正、日则、则查洼、扎如4条旅游风景线,长60余公里,景观分 布在树正、诺日朗、剑岩、长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区,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 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 高山河谷自然景观。
区位概况
——九寨沟景区
因 沟 内 分 布着 9 个 藏族 村 寨 而 得 名 ,海 拔 2000~3000米,属高山深谷碳酸盐堰塞地貌, 以翠海(高山湖泊)、叠海、彩林、雪山、 藏情“五绝”驰名中外,被誉为“梦仙境” 和“童话世界”。主景长沙有六公里,面积 6万多公顷,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 扎如、黑海六大景观,呈“Y”字形分布,以 水景最为奇丽,泉、瀑、河、滩将108个海 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 彩,“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有“黄 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和“世界 水 景 之 王 ” 之 称 。
宏观条件分析 ——九寨沟旅游发展分析 九寨沟旅游发展分析
● 资源特色分析
九寨沟的森林2万余公顷,在2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木本植物有:红杉、冷杉、云杉、青杆、 香柏、铁杉,油樟,曼青杠、华山松、油松等60余种;草本植物有:独叶草、天麻、报春、大黄、当归、 雪 莲 花 、 川 贝 母 、 虫 草 、 党 参 等 7 0 多 种 名 贵 药 材 。 在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珍贵的大熊猫、白唇鹿、苏门羚、扭角羚、毛冠鹿、金猫等动物。海子中野 鸭 成 群 , 天 鹅 、 鸳 鸯 也 常 来 嬉 戏 , 是 我 国 著 名 的 自 然 保 护 区 之 一 。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
• 价值:九寨沟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0年,九寨沟被列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1991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风景名录》, 1992年12月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此登上世界旅游的宝 座,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神奇的“梦幻世界”。 文化:这里藏胞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与四邻的藏胞有着明显的差异。据考证,他们的祖先原来生 活在甘肃的玛曲,属阿尼卿山脚下的一个强悍的部落,随松赞干布东征松州时留在了白水江畔。 民俗: 祈福民俗——请山神:请山神可在白天举行,也可以在晚上,主要法器是一根交叉结实的“Y”字形 木杈。请山神活动结束之后,全寨的村民还将围成一个圆圈,通宵达旦欢歌笑语。在这种文化氛围 中,圆圈代表团圆,以圆圈汇成的强大力量,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的九寨沟人勤劳勇敢、团结互爱的 精神。 迎圣水——新年背水: 九寨沟藏族同胞有着在藏历的除夕夜到海子边背水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