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doc

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doc
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doc

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

聂献忠张捷吕菽菲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汤家法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成都610041)

提要九寨沟国内旅游流表现为九寨沟与几个地域结点间的线状季节性流动。旅游者的行为属性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和偏好等)对其所获取的感知映象、行为动机与决策、实际行为在目的地的时空分布格局有决定性意义,而旅游地高质量的风景资源、文化特征、设施水平及居民态度会促使潜在旅游者产生由感知—动机—决策—旅游的良性循环,并影响旅游流的发展(壮大或分散)。本文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九寨沟旅游流的结点特征与现状以及国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提出开拓客流市场的建议性措施,并强调了形象与定位对山区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九寨沟

分类中图法F590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以保持原始森林、动植物资源等风景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九寨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其高质量的自然美景、人文景观、风情民俗、藏羌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且以高山湖泊、瀑布、灰华滩、灰华堤堰等迷人的水景组合和天然动植物为最优。自1984年开放以后,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游人数量由最初的27 529人次发展到1996年的170 301人次。然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内游客,根据1992~1996年资料统计,国内游客占90.59%,港澳台游客占8.48%,外国游客占0.93%①,且国内旅游者在行为和行为属性方面有其独特性。我们于1997年8月在沟口现场随机发放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342 份。通过问卷调查,使用决策模型、区位分析、影响系统分析和收益─成本分析等方法,对其国内旅游流进行研究,了解其潜在旅游者的心理与需求偏好特征,因而能有助于提高九寨沟在潜在消费者中的感知印象,积极引导其动机偏好,进而深化游客心理旅游形象及发展壮大客流市场。

1九寨沟国内旅游流结点研究

旅游行为研究是指以旅游目的地环境映象为基础的旅游流主体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其行为不仅决策于对环境信息进行感应、评价(判断和选择),还取决于人的主观上(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偏好)的观察和感觉,强调人的“感知”(感应perception和认知cognition)到“行为”对环境变化和分布规律的影响。而产生旅游行为的旅游流三要素主要是两结点(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和连接线路,所以旅游流的研究包括客源地的特征与目的地的资源特征及现状、旅游流流动特征(如交通方式、路途花费以及与其他目的地或结点的关系)等。

1.1九寨沟目的地研究

九寨沟旅游资源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即物质层(瀑布、钙化堤堰及钙化滩、动植物等自然和水磨房、经幡等人文景观)、心物层(当地的建筑艺术风光、藏羌语言与文化、宗教习俗等)、心理层(当地居民思想观念、意识等),且都有独特的价值。Juckle(1976)认为这些旅游者事先感知和行为空间中的地理物象是知觉判断、区位优选和决策形成的基础,且具有主观能动、距离衰减和动态的特征[1] 。随着高品位景点的逐渐开发,游人的兴趣有向更深的心物层和心理层转移的趋势。

但要注意其资源的消极发展趋势。如由于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导致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以及能源的消耗对水景色彩的形成、对水景中钙华的发育均有致命性的影响,人为因素还导致CO2浓度增大,从而破坏堰塞堤坝。同时,九寨沟的堰塞湖泊群因处在喀斯特盆地深切的峡谷中,受到区内的固体径流、喀斯特化作用和人为排污的影响,使部分湖泊产生不同程度的衰老现象或“富营养化”[2] 。“风景”是一个自然和文化环境的有效组合,且以“风”(风情民俗)为依托前提[3],九寨沟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是以其独特的藏羌民族文化风情为丰富内涵的。而目前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建筑等方面的“汉族化”问题,已淡化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降低了资源的吸引力。另外,因环绕九寨沟风景区的“九环线”尚未开通,卫星电话收费较高,故很多游客呼吁要尽快提高当地的交通、通讯等设施和服务质量水平。

1.2客源地特征(即旅游流主体的空间结构)

对国内旅游流主体(以下简称旅游者)进行空间分析有助于确定九寨沟的不同层次的目标市场。尤其是由于地域空间位置上的不同,再加上资源吸引力的距离衰减规律,不同地区的游客有着不同的感知映象。而各客源市场不同的态度与生活方式,会引起不同地区游客的不同旅游动机和消费行为。在现场调查的342份有效问卷中,我们将游客来源分别按城市进行了划分(表1)。

表1九寨沟国内游客城市来源分布

Table 1The distribution of source cities about domestic tourists to Jiuzhaigou

城市成都北京重庆广州深圳上海西安兰州武汉南宁福州南京昆明郑州

人数(人)40 40 38 21 20 19 9 8 8 7 5 5 5 5

比重(%)11.70 11.70 11.11 6.14 5.85 5.56 2.63 2.34 2.34 2.05 1.46 1.46 1.46 1.46

注:旅游人数少于5个的城市未列入。

从表1可看出,除成都、重庆两大较近城市游人较多外,北京、广州、深圳、上海4市人数均占较大比例,这与我国人均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的地区分布是相一致的。而京广沪深与四川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及四川周边地区旅游人数很少,这表明了九寨沟旅游者存在近距离(成都、重庆)和远距离(北京等4市)的两个高峰。其中成都因处于九寨沟客流的集聚分散中心,成为双重结点。

2旅游者的感知、动机与决策行为等态度研究

2.1影响旅游者态度的因素分析

2.1.1年龄特征

在年龄分布上,从337份有效问卷中可得出(表2),25~44岁的游客占55.79%,比全国范围的比重要大。而因为24岁以下的消费者多为学生或刚工作的低收入社会群,且尚无积蓄,大部分除作短程旅行外,无力承担长途费用。相对而言,25~44岁者不乏事业成功人士,我国三资企业雇员也多为这个年龄段,他们经济条件好,社会地位高,出游的目的在于求美、求休闲放松。而45~64岁者,因其子女在读中学或大学,家庭花费大,经济紧张,旅游比例只有17.21%,小于全国水平。另因九寨沟海拔高,年龄稍大者因惧怕晕车或高山反应而偏少。

表2九寨沟国内游客年龄的分布

Table 2The age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tourists to Jiuzhaigou

年龄<14 15~24 25~44 45~64 >65

人数(人)6 80 188 58 5

比重(%)1.78 23.74 55.79 17.21 1.48

全国同等比重(%)7.6 10.3 43.5 33.2 5.3

注:全国同等比重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报》1997-04-29(3)抽样调查报告。

2.1.2旅游者文化差异

在文化程度上,从340份有效问卷中得出(表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游客比重大,共占57.95%,他们构成消费的主体,且文化愈高,出游距离一般较远,本科以上学历人士旅行距离为初中的将近2倍,而只接受过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劳动者社会地位较低,收入少,一般选择近距离的闲暇方式(钓鱼、逛公园等),很少参加长途或高消费的旅游活动(学生情况除外)。

表3九寨沟国内游客文化程度的分布

Table 3The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levels of domestic tourists to Jiuzhaigou

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

人数(人)6 27 51 59 100 85 12

比重(%)1.76 7.94 15 17.35 29.41 25 3.54

距九寨沟距离(km)916.82 953.96 1662.0 1371 1405 1816.4 1764

2.1.3旅游者收入特征

在282份有效问卷中(因有些游客是学生或认为收入多少属于自己隐私不愿回答),月收入在500~999元之间比重最大,占47.87%,然后就是1 000~1 499元之间的游客,占17.73%。从表4可知,九寨沟游客月均收入在1 000元以上者占36.17%,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3.3%。而在500元以下的只占15.96%,这与全国范围内国内游客的情况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大部分客源地距九寨沟较远,花费较高,收入低的游客没有能力出游。

表4九寨沟国内游客收入的分布

table 4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of domestic tourists to Jiuzhaigou

收入(元)<500 500~900 1000~1499 1500~1999 >2000

人数(人)45 135 50 14 38

比重(%)15.96 47.87 17.73 4.96 13.48

全国同等比重(%)29.9 46.8 14.6 4 4.7

注:全国同等比重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报》1997-04-29(3)抽样调查报告。家庭月收入作个人的两倍处理。

2.2旅游者出游前的行为态度研究

作为旅游流主体,其行为特征研究包括了出游前的感知映象、动机偏好、决策行为和在实际时空中旅游经历的流动行为特征。陆林、吴必虎等曾以黄山、上海等市为例,进行过山岳旅游者和城市游憩者的感知、动机、决策和流动行为特征研究[4~8]。旅游行为可概括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背景变量(旅游地环境信息)、个

人愿望(动机)、中间变量、个人满足和个人利益,而旅游行为又决定于个人感应、需求和机会[9]。

游客出游前的感知映象来源于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媒介传播,个人的感知决定于其不同的年龄、文化和职业等。感知目的地形象首先由信息接受者在对表面印象的感应基础上,经过内在思维加工而形成较深刻的认知印象,因而总体决定于客观的客体形象和主观认识水平。即使当人们感知映象相同时,由于其年龄、文化和收入的差异,会影响其兴趣和旅游偏好,从而影响其动机和决策行为。旅游者的活动偏好受年龄、学历、个性的因素影响(图1),同时为了获取求美、求奇、求新的动机需求,而九寨沟游客动机主要在于欣赏风光和寻求不平凡的阅历体验(表5)。

图1活动偏好随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变化[9]

Fig.1The variations of behavior's preference with changes in age and cultural levels

表5九寨沟游客旅游动机

Table 5The motives of domestic tourists to Jiuzhaigou

动机分类

改换环境欣赏自然风光增长知识访古增加阅历见识放松紧张情绪

游客比重(%)6 36.8 18.8 2.2 19.4 16.8

注:根据1994年274份有效问卷和500人次有效回答。

总的来说,人们的旅游偏好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个人情感基础上的文化体现,但人们的旅游需求偏好是多样的,较高层次的旅游偏好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表现为“规避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趋同行为的存在。由于出游机会往往受时间和费用的高度限制,偏好不一定转化为实际行为,尤其是“理性经济人”的存在。

图2旅游者个体决策模型

Fig.2The decision model of individual tourist

旅游者决策行为受其感知环境和追求最大旅游效益的影响[10],但个体决策行为更多的是考虑其理性经济性(图2)。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人自身生理上的限制,了解所有旅游地信息和行为结果是不可能的,因而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只能是有限理性内的满意最大化。

3旅游者实际时空行为特征研究

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表现受制于当地的资源分布状况、配套设施情况、实际旅游形象与感知映象间的差距反馈等。随旅游者的收入、职业、年龄和文化层次的不同,他们有不同的活动规律和审美意识境界,因而其旅游行为有偏好方向和活动强度上的差异。九寨沟游客对当地旅游资源评价认为自然景观的重要性远胜于文景观,并占有81.74%的比例[11],且多选择环形旅游线路和光顾尽可能多的景点(以九沟为中心的川西北旅游区)等,而在时间消费上更具明显的特点。

3.1季节入游行为

由于九寨沟特殊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游人活动主要分布在夏秋季节(5~10月)。从季节分布图上(图3),我们可以看出游客在5月和10月初有一个较小的高峰,8月前后达

到高潮。其原因在于九寨沟离成都440km,加之路途多滑坡、泥石流,汽车单程需两天左右,故去九寨沟多为六七日游,外省游客更需10 d左右。大多数游客多会选择“五一”、“十一”或在暑假携带子女出游。6~7月份多暴雨,路途不好,不仅耽误时间增加消费,而且欣赏美景的气候不佳,游人相对较少,而11月至次年2月因气候和交通条件限制,人们不能进沟旅游。

图3九寨沟国内游客逐月分布叠加图

Fig.3The distribution of tourists in seasons

3.2一日内沟口旅游者整体时间行为

据8月22~24日的观察统计得出,九寨沟游客进沟多在上午,其中7∶30~8∶00进沟占12.12%,8∶00~9∶00占54.55%,达到最高峰,9∶00~10∶00占30.10%,而其它时间段只有约0.5%的比例。出沟多在次日14∶00以后,这是由于九寨沟宾馆绝大部分在沟口,沟内景点较多,而到达旅客多有在沟口住宿,早晨进沟,并于次日中午回宿休息的安排,且很多游客在下午购买纪念品。据调查,这种行为主要是在导游、领队的“示范效应”下的整体趋同行为的结果。

4旅游者行为研究意义

陆林在以黄山、庐山为例讨论山岳旅游者感知时,认为潜在旅游者对景色感知情况良好,而对旅游环境、旅游管理、旅游居民情况等感知不够[5]。经初步调查,九寨沟游客普遍反映交通、通讯等社会设施的障碍,认为其实际状况远没感知的良好,从而降低了预期达到的旅游体验。所以,必须积极从客观方面提高潜在游客的心理感知,并迎合其偏好,提供良好的欣赏意境。

4.1主题和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感知映象的强化和提高

形象是指一个人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及印象的总和[12]。主题与形象是旅游地的生命,是竞争的强有力工具。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主题可以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人们对目的地的形象除受公众媒介的报道与描述影响(可用的信息限制),还建立在其实际旅游经历上,并受多因素制约。所以除树立风景区美好的外在形象及宣传外,还要注重外表形象与内在精神力量的结合,以良好的视觉、行为形象即高品位资源和高水平的旅游服务来吸引游客。然而决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因素中,其所处的区位条件有时比自身的质量水平更为重要[13],故同时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

4.2迎合旅游者的偏好与动机,定位目标市场——激励其动机和决策行为

定位是在目标市场的潜在游客思维中为旅游地建立并维持一个显著位置的过程。定位需要参考研究竞争旅游地的属性,确定潜在游客对旅游地最强属性的感知,并把它们与竞争旅游地的感知对比,选择出能与竞争旅游地相区分的属性,对这些属性进行强化并形成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石。而定位的关键是使用独特性质来定位,并使旅游地提供的利益与目标市场游客追求的利益相匹配。通过研究市场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动机特点,运用广泛的市场宣传和提供优惠的旅游条件以及创办各种特色的旅游服务来增强潜在游客的心理感知并积极促使他们将动机转化为实际行动。

4.3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流动和体验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

另外,要加强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是旅游环境容量和环境影响评价(EIA)研究。根据环境容量概念体系[14],确定旅游地内各个不同等级的旅游开发潜力,以制定适宜的利用方向和措施,使资源在限度内合理利用。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生态旅游”或其他“替代旅游”形式,而是寻求旅游业在各不同尺度、不同时期都有持续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生态效益的产出。研究九寨沟旅游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然景观,维持目的地良好的旅游形象,而且对同类地区旅游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Juckle J A,Brum S,Roseman C C.Human Spatial Behavior:A Social Geography.America:Duxbury Press, 1976.315

2周绪纶.九寨沟湖泊景观的衰老现象与保护对策.见:宋林华,丁怀之主编.喀斯特与洞穴风景旅游资源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66~72

3James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7806851.html,ndscape geograph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5,19(3):414~422 4陆林.山岳型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地理学报.1996,51(4):315~321

5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3(3):41~46

6陆林.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研究——黄山旅游者实证分析.人文地理,1997,12(1):.6~10

7吴必虎.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地理学报,1997,52(2):97~101

8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地理学报,1994,49(2):117~126

9 D J 沃姆斯利,G J 刘易斯(王兴中等译).行为地理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59~261

10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地理研究,1998,7(3):44~51

11张捷,聂献忠.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喀斯特研究的旅游业意义.中国岩溶,1997,17(4):386~392

12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126~135,154~162

13牛亚菲.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研究.地理学报,1996,51(1):80~87

14杨锐.风景区环境容量初探——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城市规划汇刊,1996(6):12~15,32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TOURISTS'

BEHA VIOR TO JIUZHAIGOU AND IT'S SIGNIFICENCE

NIE Xian-zhong ZHANG Jie LU Shu-fei

(Department of Geography,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TANG Jia-fa

(Chengdu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 and Environment, CAS, Chengdu 610041)

Abstract Domestic tourists'flow to Jiuzhaigou is expressed as the linear and sea sonal flow between several nodes.Based on case studies,this paper identifies some regularities:(a)Tourism image of the destination and tourists' preference are essential to their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decision; (b)Tourists' attributes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occupation and income,etc.) have effect on their preference and destination's decision; (c)The tourists' decis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ir economic ana-lysis following their perception,preference,and motive; (d)The domestic tourists to Jiuzhaigou mainly select summer holiday and some festivals,which was the result of some causes.Then the pe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mage's decis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Key words domestic tourists, tourism behavior, Jiuzhaigou

第一作者简介

聂献忠,男,1972年生,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从事旅游区规划、资源管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已在《山地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571031),并特此感谢成都山地所唐邦兴教授,南坪县哈文、张小平等同志的大力支持。

①本文如无特殊说明,有关九寨沟的数据均来源于九寨沟管理局。收稿日期:1998-01-08;收到修改稿日期:1998-03-09。

中国自助出境旅游者消费行为浅析

中国自助出境旅游者消费行为浅析 [基金项目:2015 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南宁市出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 (编号KY2015LX793)] 摘要:随着我国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自助出境旅游受 到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选择自助方式出境旅游的人群也日趋庞大。本文即对自助出境游兴起的背景及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做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自助出境;旅游者;消费背景;消费行为 、自助出境旅游的含义 对于中国公民而言,出境旅游不仅仅指出国旅游,还包 括边境旅游、港澳旅游。而所谓的自助旅游,俗称“背包客旅游”,是来自于英文单词“ back packing”(背包徒步旅行)。 自助旅游最早在青年人中流行,提倡环保与低碳,以节省旅游开支为主要目的。发展到今天,它常被旅行经验丰富的群体选择,是人们摆脱旅行社束缚,自主设计旅游线路、选择交通工具、安排住宿的一种追求自由和休闲的旅游方式,也是当下十分新潮时髦的旅游趋势。 中国自助出境旅游者的消费背景 一)经济方面 1.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以平均超出9%的增速 稳定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明显提高,生活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和消费的能力、需求增强,出去看世界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2.信息时代的发展促使旅游电子商务兴起并日趋成熟,

网络资源丰富,很多旅游电商企业开始开发自助海外旅游市场。有经验的游客在电商平台编写游记攻略,提供驴友信息,使自助出境游更加安全、便捷。 3.航空公司数量增加,竞争压力加大,竞相推出廉价机 票,刺激了自助游爱好者的消费欲望。 二)政策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出境旅游的限制政策,例如出入境管 理政策等也相应放松,出境游的门槛降低。个人旅游签证逐渐开放化,且通过率提高。目前约146 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公民开放了个人旅游签证,一些签证较困难的欧美国家也增加了中国公民的签证数量,并且将签证办理手续进一步简化。 这些政策促使出境旅游者将自助出境游的想法转化成了行动。 三)行业方面 虽然中国公民具备了出境旅游的良好条件,但是旅游行 业发展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跟随旅行社旅行常常使旅游者无法很好地达到心理预期。旅行社推出很多品种的旅游产品,使游客感到眼花缭乱,难以选择。例如“纯玩团”这样看似

自媒体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自媒体对旅游者行为决策的影响分析报告 陈笠衡

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自媒体便是个中翘楚。随着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深度、广度的不断增强,自媒体终端应运而生,它满足了现代人类社会对信息的各类需求,与各类传统媒体分庭抗礼,甚至有超越前者之势。而在自媒体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络大V们就此搭上了“山姆大叔的顺风车”,成为了自媒体时代的第一批受益者,拥有了金钱与名望,成为众多粉丝的“风向标”。粉丝们从网络大V的自媒体平台获取到旅游信息,诱发旅游动机,从而产生旅游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引发行为,其诱发因素十分复杂,本文仅从一个点切入,分析网络大V对旅游者行为决策的影响。在自媒体时代,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个平台,将会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推动。例如现在的“网红经济”,这些网红其实就是一种形态上的网络大V,他们基于庞大的粉丝群体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收入。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卖衣服卖化妆品,而我们卖旅游产品,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研究网络大V对旅游者行为决策的影响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上也有成功的范本证实其可行性。 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网络大V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优越性的体现以及利用网络大V自媒体平台宣传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 B.18-30岁 C.30-50岁 D.50岁以上 3.您是否使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终端? A.是 B.否(选择此选项则不必回答后续问题) 4.您每天大概花多少时间浏览这些自媒体平台? A.两小时以下 B.2-5小时 C.5-8小时 D.8小时以上 5.您在自媒体平台上有发布过或者浏览过有关旅游的信息吗? A.有 B.没有 6.您对这些旅游的信息感兴趣吗? A.感兴趣 B.不感兴趣 7.您喜欢哪种旅游信息的分享方式?(多选) A.文字 B.图片 C.小视频 D.直播 E.其他 8.您会因为看到自媒体平台上精彩的推送而选择实施旅游活动吗? A.会去 B.不会去 C.考虑考虑 9.您更信任哪类发布者分享的信息? A.人气低的小博主 B.人气高的网络大V

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doc

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 聂献忠张捷吕菽菲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汤家法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成都610041) 提要九寨沟国内旅游流表现为九寨沟与几个地域结点间的线状季节性流动。旅游者的行为属性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和偏好等)对其所获取的感知映象、行为动机与决策、实际行为在目的地的时空分布格局有决定性意义,而旅游地高质量的风景资源、文化特征、设施水平及居民态度会促使潜在旅游者产生由感知—动机—决策—旅游的良性循环,并影响旅游流的发展(壮大或分散)。本文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九寨沟旅游流的结点特征与现状以及国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提出开拓客流市场的建议性措施,并强调了形象与定位对山区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九寨沟 分类中图法F590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以保持原始森林、动植物资源等风景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九寨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其高质量的自然美景、人文景观、风情民俗、藏羌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且以高山湖泊、瀑布、灰华滩、灰华堤堰等迷人的水景组合和天然动植物为最优。自1984年开放以后,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游人数量由最初的27 529人次发展到1996年的170 301人次。然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内游客,根据1992~1996年资料统计,国内游客占90.59%,港澳台游客占8.48%,外国游客占0.93%①,且国内旅游者在行为和行为属性方面有其独特性。我们于1997年8月在沟口现场随机发放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342 份。通过问卷调查,使用决策模型、区位分析、影响系统分析和收益─成本分析等方法,对其国内旅游流进行研究,了解其潜在旅游者的心理与需求偏好特征,因而能有助于提高九寨沟在潜在消费者中的感知印象,积极引导其动机偏好,进而深化游客心理旅游形象及发展壮大客流市场。 1九寨沟国内旅游流结点研究 旅游行为研究是指以旅游目的地环境映象为基础的旅游流主体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其行为不仅决策于对环境信息进行感应、评价(判断和选择),还取决于人的主观上(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偏好)的观察和感觉,强调人的“感知”(感应perception和认知cognition)到“行为”对环境变化和分布规律的影响。而产生旅游行为的旅游流三要素主要是两结点(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和连接线路,所以旅游流的研究包括客源地的特征与目的地的资源特征及现状、旅游流流动特征(如交通方式、路途花费以及与其他目的地或结点的关系)等。 1.1九寨沟目的地研究 九寨沟旅游资源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即物质层(瀑布、钙化堤堰及钙化滩、动植物等自然和水磨房、经幡等人文景观)、心物层(当地的建筑艺术风光、藏羌语言与文化、宗教习俗等)、心理层(当地居民思想观念、意识等),且都有独特的价值。Juckle(1976)认为这些旅游者事先感知和行为空间中的地理物象是知觉判断、区位优选和决策形成的基础,且具有主观能动、距离衰减和动态的特征[1] 。随着高品位景点的逐渐开发,游人的兴趣有向更深的心物层和心理层转移的趋势。

旅游消费行为学论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分析 摘要:旅游业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服务性产业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孕育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其消费行为对整个社会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旅游现状的分析和大学生现状的说明以及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动机、特征等进行分析,展现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动机消费行为大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旅游消费逐渐升温,成为旅游市场中极具潜力的发展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旅游商机。大学生因其独特的旅游行为特征和庞大的队伍,成为旅游行业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但就大学生本身出游的动机、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来说,依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1.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1国内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主要由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与旅游景区管理组成,其中旅行社,旅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1.29亿人次,国内旅游超过1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旅游直接从业近100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关系亿万“民生”的大产业。2011 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 亿人次,较2010 年增长25.5%;国内旅游收入1.93 万亿元,较2010 年增长23.6%。入境旅游人数1.35 亿人次,较2010 年增长1%;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758 万人次,较2010 年增长 3.5%;旅游外汇收入484.6 亿美元,较2010 年增长5.8%。出境旅游人数6,900 万人次,较2010 年增长20%。全国旅游业总收入2.25 万亿元,较2010 年增长20.8%。据估计,到2016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以及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潜力。 1.2.陕西旅游发展现状 陕西是华夏根脉、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曾经是十三朝古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成就了汉唐盛世雄风,。拥有世界级山水:秦岭、黄河,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分界线,是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被誉为“中

女性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综述

Abstract As wome n's social status, educati on al level and the con ti nu ous improveme nt of in come, wome n's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major tourist group. Because wome n at home have more and more decisi on-mak ing power in the family travel decision-making, wom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sort 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literature on female tourists on the basis of female tourists from the study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studies, women's tourism product marketing research is reviewed in three areas that the tourism enterprises should be from product desig n, marketi ng strategy, marketi ng tools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start ing to desig n products to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 n in tourism decision-makers. Summarizes th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f womenin tourism law,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 nt and desig n compa ny, marketi ng refere nee. Key Words: Female tourism, Female tourist decision-making, Marketing Strategy

旅游者的行为

复习 导入 教学内容1、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怎样形成的? 3、一般旅游动机包括哪些类型? 4、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成旅游近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出现可以作为近代旅游开端的标志),促成旅游向大众化旅游转化。如何做好旅游的研究,我们首先对旅游者进行研究。 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 常见的旅游类型划分如下: 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团体旅游、家庭旅游、散客旅游。 按费用来源划分,有自费旅游、公费旅游、社会旅游、奖励旅游等。 按消费水平划分,有经济型旅游、大众型旅游、豪华型旅游。 按旅游方式划分,有飞机旅游、火车旅游、汽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划分,有观光旅游、娱乐消遣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旅游等。 二、旅游者的基本类型 按主导动机将旅游者划分为九大基本类型,即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度假保健型旅游者;文化教育型旅游者;宗

教型旅游者;寻根、探亲、访友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商务/会务型旅游者;生态/探险型旅游者。 (一)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是指到异国他乡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通过旅游达到美的享受,获得愉快和休息。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类型,也是我国旅游接待中最主要的旅游类型。 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到知名度高的地方旅游。 2.旅游者处在不断流动当中,在旅游地逗留时间不长,而且重复观光旅游者少。 3.在旅游地消费量不大,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因是基本形式,往往同其它旅游类型结合会产生综合效果。 4.由于旅游景观和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因而观光旅游淡旺季十分明显。 5.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为世界旅游的主体。 (二)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主要是为了改换环境,调剂生活,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松弛和愉快,除此之外,并不要求达到某种专门目的,故而男女皆可,老少咸宜,而且不受文化教育程度的限制。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1.参加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参与愿望。旅游者是观赏者,又是被观赏者。旅游者在娱乐中身心得到恢复,获得陶冶和享受,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新的旅游方式。 2.旅游灵活性较大,如遇天气变化、不安全因素、产品质量、价格等问题时,可以临时改变计划,取消旅游或改去他处。 3.由于娱乐消遣旅游项目内容多,一般停留时间较长,少则1~2天,多则4~5天或更长,旅游者消费量相当可观。 4.多是自费旅游,对价格比较敏感,要求物有所值。 (三)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主要是为避寒避暑、寻求幽雅清静的生活环境、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而外出旅游,以达到消除疲劳、减少疾病、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去环境质量高的地方,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质好和远离噪音的地方。 2.以中高档消费水平的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多以家庭为单位出游。在接待中要注意这一特点。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

《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 第一章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概论 一、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容 1、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个案) 2、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共性) 3、游客的心理趋势 二、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发展性 三、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访问法 第二章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过程 (一)认识 1、感知: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 2、记忆:识记、保持、再现 3、想象:再创造和组织 4、思维:分析和综合 (二)情感:个人对人、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三)意志: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心理。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 兴奋型胆汁质 快活泼型多血质 慢安静型黏液质 弱抑制型抑郁质 2、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专门能力 3、性格: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实质 1、脑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物质 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3、实践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例如:脑—实践—客观现实 三旅游 第二节行为 一、关于行为的理论 行为是表现;心理是依据。 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经由部经验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列温提出:B=f(P·E) 注:behaviour:行为,personality:个性;environment:环境

二、旅游行为的两个要素:旅游心理、旅游环境 四、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第三章知觉与旅游消费 第一节:知觉的基本原理 一、知觉的选择性 1、知觉对象的特性:绝对感觉限阈 2、主体本身的特性:主体的生理条件、主体的意识倾向 二、知觉的组织性: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连续原则 三、知觉的解释性:依赖于刺激本身的清晰度、个体的经验、当时的动机和兴趣等。注: 背景律(图形——场地原理) 知觉可以理解为个体选择、组织、解释外界刺激,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错觉: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等。研究错觉规律在商业企业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觉:本来是一种通道的刺激能引起该通道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 第二节知觉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准备状态,即心理上的定向趋势。 心理定势是导致知觉歪曲的影响因素。 一、首次效应(时间上延续)近因效应(时间上延续) 二、晕轮效应(空间上泛化) 三、经验效应 四、投射效应 五、刻板印象 英国人高傲、保守、绅士风度、淑女风采;法国人浪漫、热情、乐观; 德国人严谨、勤勉、遵纪守法、爱音乐;美国人自由、开朗、重实例; 俄国人民族自尊心强、粗犷、日本人讲礼节、争强好胜; 第三节旅游消费中的社会知觉 一、对个人的知觉 1、对情绪的认知 (1)表情例:愁眉苦脸、目瞪口呆、 (2)声音例:大吵大闹、窃窃私语 (3)动作例:手舞足蹈、捶胸顿足、成人搓手、小孩挫脚 2、对性格的认知 3、对角色的认知:个人围绕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职业的身份叫做角色。 角色规、角色行为、角色特征、角色期待

互助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

题目: 互助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普及,互联网越来越大程度地影响到旅游者的出行方式。2003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个互助旅游“仲一互助游”,为国旅游者带来了一种不同于以前任何一种出行方式的旅游概念。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其中,成为互助旅游爱好者。互助旅游的发展标志着旅游业正向成熟方向发展,促进互助旅游的发展首先要研究的就是互助旅游者行为问题。 本文首先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分析互助旅游涵,概念,总结归纳互助旅游者行为特征;其次,将互助旅游者行为特征设计成调查问卷,对互助旅游人群进行调查;最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统计结果所隐含的管理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容的研究发现,互助旅游者更愿意选择同龄人,而更大程度上关注个人诚信问题,出游方式上以家庭出游为主,多人集体出游也是主流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信息联络基本依靠现代网络通讯。 关键字:互助旅游旅游者行为特征网络旅游

Title: The Analysis of Behavioural Features of Interassistance Tourist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the Internet increasingly affects the way tourists travel. In 2003, the first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 website—.zhongyihzy. appeared. It brings domestic tourists a different travel concept from it once wa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participate in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 and become fans of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 is the symbol of the mature direction of the tour industry. The first step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 is to study the behavioral features of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ists. Firstly, this paper, based on existing documents,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 summarizes the behavioral features of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ists, and then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Interassistance Tour is designed for Interassistance tourist crowd.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ses

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几点思考

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平行比较研究,了解中外学术界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差别,然后提出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思考,以期对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旅游;消费者;市场导向。 1、以市场为研究导向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应。国外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程,从早期的认知阶段、中期的过渡阶段,到近期的大发展阶段,旅游业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得到了长足和完善的发展。至今,旅游学这门学科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理论也日趋成熟,大部分原因在于各地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学者们研究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都有自己的独立学者,长期独立投身于旅游研究,对旅游这个交叉学科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国外旅游发展到现阶段,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因此,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国家或地区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它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生活水平,成为地区或国家的支柱产业,但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旅游消费者的到来增加了地区基础设施的负担,给当地居民造成生活不便,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旅游目的地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传统。 鉴于此,国外很多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角度出发研究旅游业及其带来的影响。旅游消费者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出游动机以及旅游消费者市场,也就成为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相对而言旅游业在我国起步则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得到重视,并有所发展。此时,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第一个被批准的有关旅游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1988年韩也良的《黄山风景区开发理论的地学研究》。第一篇专门研究旅游的博士论文是1989年楚义芳的《旅游的空间组织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早期有地理学、经济学人士的较多介入,但由于1998年教育部将旅游学科归设在管理学论文” target=“_blank”>管理学大学科下,目前中国的旅游研究在总体上主要由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学者所承担。因此,研究的学科取向就较多地局限在管理学和地理学领域,而其他领域的学者往往对旅游问题缺乏研究热情。同时,这还与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程度有关。在改革开放

旅游者行为研究综述

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究综述 杨晓佳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对国内外旅游消费者研究发展情况进行综述,从经济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心理学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与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划分与论述,比较国内外在此领域各自研究的重点,讨论国外研究的进展及国内关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及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参照国外研究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所具有的资源平台。 【关键词】旅游者行为;文献综述 A Review on Tourist Consumer Behavior Yang Xiaojia (Tourism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Canton, China 510631) Abstract:This paper employs the Literature Review, to study and reexamine the research papers of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in and out of China, classifying Economy,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key points in different times and present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which aim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aids for researchers in China. Keyword: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Literature Review 旅游行为的研究对象是流动着的或者有流动意向的人群;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季节、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的选择特征,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旅游意识、旅游效应和旅游需求特征(周世强,1998)。旅游研究中,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王德刚,1999)。各国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社会学与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戴斌,1999;王德刚,1999)。本文查阅国内外

旅游消费行为测试题1-6章

旅游消费行为测试题1(1-6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旅游消费行为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产品 C、消费过程 D、消费环境 2、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驱动力的推动下完成的,这种引起并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朝向已定目标和方向进行的内在驱动力就是()。 A、兴趣 B、动机 C、需要 D、态度 3、()是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科学。 A、经济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心理学 4、()是指个体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机时,动机对个体驱动力方向相反而发生冲突。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动机冲突 5、人在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察觉 D、听觉 6、凡是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成为()。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绝对阈限 D、差别阈限 7、短时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约为() A、2秒 B、60秒 C、5-20秒 D、60秒以上 8、()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A、态度 B、动机 C、学习 D、感知 9、情感要素是态度形成的()。 A、基础 B、核心 C、准备状态 10、()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能力 二、填空题 1、旅游消费行为学是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消费心理和行为、 和的科学。 2、旅游消费行为要素包括旅游消费行为的、、、和。 3、对于国际旅游者,1937年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将之定位——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小时的人。 4、和旅游者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同一类群体。

3162.有关国内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有关国内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姓名: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管理61班 学号: 指导教师: 黄颖职称: 讲师 2009年6月20日 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有关国内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 摘要:当今,旅游业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服务性产业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本文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特殊的旅游动机、特征及偏好等,对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对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行为;旅游 A review of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Abstract:Nowadays, as one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with the fastest developing speed in the world, tourism has catching a growing number of attentions. As a group which is with the most vigorous thoughts and the strongest ability to accept new things,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been a noticeable source among the tourist march.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tourism motivation,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and tourism preference of this group, this review analyzed the Chinese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made a primary 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m market.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tourists;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tourism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数据统计,有46.5%的大学生在节假日和同学或朋友外出旅游,12.3%同学在寒假和家人一起旅游。[1]然而,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2]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其特点,才能够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 一、中外大学生旅游的情况对比 (一)国外大学生旅游情况 旅游业在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国外大学生旅游也作为旅游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 杜江(2006)指出,在发达国家,大学生旅游作为认知社会的一种活动是社会与校园的共识,各国都设有专门的大学生旅游经营、开发和志愿服务者组织。把旅游看成是认知社会、培育人格的教学活动,是实用主义作为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3]欧美的教育模式突显出这种导向。李亚卿(2008)明确说明,在欧美国家的大学里,学生一般是半天上课、半天务工,周末有计划地外出旅行。高校的志愿服务者组织彼此交流各地的旅游信息。英国法律规定,凡25岁以下的青年人乘火车可以买半票。各主要的城市景区还开办有以青年学生为服务对象的青年旅舍。英国人还有意识地把废弃不用的城堡进行整修,供大学生旅游者使用。外国留学生持国际学生卡在买火车票和飞机票、参观博物馆或其他文化设施时可以享受到与本土学生同样的折扣。“东道主”(HOST)是英国的一个非盈利机构,专门安排留学生在英国人家里小住几天,吃住和游览费用都由房东负担。由校方出面组织跨国夏令营活动,在欧美国家的各类学校中已是一个惯例并成为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4]英格兰低价旅舍的主要提供商为“英格兰青年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中文)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涉及旅游学、消费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内容。本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继续进行旅游营销学习的必备基础课程。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与旅游消费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感知、需要与动机、情绪情感、个性人格、态度、学习等这些心理要素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为旅游决策过程,主要介绍旅游决策过程的外部影响因素:社会环境、文化与经济等,分析相关旅游决策模型的优劣并利用实践考察引导学生探究旅游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及规律性;第三部分为旅游消费者体验,主要介绍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体验、服务质量构成、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测量并分析旅游体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第四部分为全球视野下的旅游消费者行为趋势,主要介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网络时代的旅游消费者行为变化、全球消费趋势与中国特色旅游消费行为等内容。 课程将采取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展开,学生能 - 1 -

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旅游策划与营销、旅游企业管理中。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是多学科交叉学科,先修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等,本课程也是旅游市场营销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了解该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有关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基础理论,并结合旅游消费所涉及的吃、住、行、游、娱、购等多个因素,熟悉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前、游中、游后等各个环节的旅游心理及行为特点,通晓不同的旅游决策过程模型,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服务、营销或管理措施。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有助于提升心理学及行为学方面的理论素养,熟悉各种心理量表,掌握旅游满意度及忠诚度的测量方法,增强从业技能,了解未来旅游消费市场变化趋势,为旅游市场营销及其他旅游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习要求 1.小组作业任务较重,需要每个同学必须参与活动,并根据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给出平时表现成绩。 2.学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演示与分享。 四、教学进度 - 1 -

中国旅游市场消费者群体开发

中国旅游市场消费者群体开发 [论文关键词]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内需 [论文摘要]农民旅游是一个潜力巨大 的市场,但长期以来农民旅游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农闲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旅游市场已经起步。本文分析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以及目前农民旅游者 在出游动机、出游方式、出游时间等方面的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拓展的策略。 一、农民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亿人次,比上年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亿人次,农村居民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元。可见,农民旅

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旅游,农村将会成为我国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随着国家富农政策的出台,“十一五”期间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显著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很快将成为即期旅游消费的需求者,其旅游花费数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将为我国旅游消费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并且农民不受工作日的限制,相对比较自由,这也是农民旅游的一大优势。 二、农民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旅游消费层次低 统计数字表明,在消费水平方面,200元~400元的人均花费构成了当前农民国内旅游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水平约为城镇人口旅游消费水平的1/4。农民旅游消费层次较低。 针对性市场供给不足 现有旅游产品在供给内容、价格和服务网络三大方面都很难与农民旅游的特殊需求相接。目前的旅游企业还没有形成专门针

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

[8]Eliz abeth Fredline,Bi ll Faulkner.Hos t Co mm uni ty Reactions A Cluster Analysis[J].Annals o f Tourism R es earch,2000,27(3):763 -784. [9]Weaver D B,La wton L J.Resident Perceptions in the Urban2R ural Fringe[J].A nnals o f Touris m R ese arch,2001,28(2):439)458. [10]John W illia m s R ob Laws on.C om m uni ty Is sues and Re side nt Opi nions Of T ouris m[J].Annals o f Touris m R es earc h,2001,28(2):269-290. [11]苏勤,林炳耀.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 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J].地理研究,2004,23 (1):104-113. [12]谌永生,等.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研究)))以敦煌 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4-77. [13]郭志强,等.彩色遥感图像分类算法及Matlab实现[J].武汉 理工大学学报,2006,28(1):108-111. [14]郑德祥,等.应用SOM网络模型进行防火树种分类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4):554-448. [15]付强,等.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壤分类中的应用 [J].水土保持学报,2002,22(1):39-43. [16]闻新,周露,等.MATLAB神经网络仿真与应用[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3. [17]毛罕平,等.基于遗传算法的蔬菜缺素叶片图像特征选择研 究[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2):1- 5. [18]Doxey G V.A C ausat ion Theory o f V isitor2Re side nt Irritants, Methodology and Re se arch In ferenc es[A].In Confe rence Proc eedings: Sixth A nnual Confe rence o f Travel R es earch A ss ociation[C].San Diego,1975.195-198. Study on the Residents.Perception of Regional Tour ism Impact Based on Self2organizing Newr al Network )))A Case of Lingbi County,Anhui Province T U Wei1,LIU Qin2you2,JIN Li2jiao1 (1.Jinken Co llege o f Techno lo gy,Nan jing211156,China; 2.Nanjing A gricultural U niv ers ity,Na n jin g210095,China) Abstr act:The paper,taking Lingbi Co un ty,a small resource2type to w n in Anhui as an example,based o n residen ts.perception o f to urism i mpact and attitude,makes a classi fiew study on residents. perceptio n by using sel f2organizi ng neural netwo rk and makes 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resul t o f classification.The classified s tudy serves to get hold of the features of their perception,pro vidi ng basis fo r the sustai 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tourism planning.Meanw hile,the authors test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phase of to urism destinations and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neural netw ork in the classified study of residents.perceptio n o f tourism i mpact by co mparing the result of classificatio n wi th that made by predcesso rs so as to promo te the merge of tourism science w ith mo re methods. Key w ords:self2o rganizing neural netwo rk;resident;percep tion to urism impact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王玉洁] 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 冯淑华 (江西师范大学旅游系,江西南昌330022) [收稿日期]2007-11-06;[修订日期]2008-07-22 [作者简介]冯淑华(1961-),女,汉族,江西广昌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旅游经济研究,E2mail:fsh39@https://www.360docs.net/doc/1617806851.html,。[摘要]本文调查分析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基本特征,并重点探讨了他们的消费特性、旅游偏好和消费空间分异特征,绘制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出游意愿与可达机会的普雷德行为矩阵图。从对城市周边旅游地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旅游接待地服务体系完善两方面探讨了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空间效应,认为自驾车旅游对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地、度假区的发展以及温冷型景区的升温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提高、乡村旅馆发展、旅游购物促进和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等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旅游者行为特征;空间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9-0034-05 1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5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2007年底,我国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2617%,其中私人轿车1522万辆,增长3215%,私人轿车保有量占民用轿车保有量的7717%,这标志着我国汽车消费进入以私人消费为主的发展新阶段,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为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1]。预计到201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3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都市人们追求的时尚旅游方式和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旅游学界针对这一旅游形态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