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五号飞船的运行过程

合集下载

神州五号

神州五号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的发射 在轨与回收
2003年10 月15日,执 行中国首次 载人航天飞 行任务的航 天员杨利伟 登舱瞬间
P25页 神舟五号的发射时间: 2003-10-15上午9点00分发射,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升空
航天员:杨利伟 任务:首次载人航天
地点: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 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 舟 五 号 载 人 飞 船
发 射 升 空
神 舟 五 号 载 人 飞 船
发 射 升 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 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是 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 度。
?卫星绕地球运行的
轨道平面主要有:
顺行轨道 赤道轨道 逆行轨道 极地轨道

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 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 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 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
?飞船绕地球一圈的
时间大概是着祖国返回。先在轨道上制动, 像刹车一样,飞船在轨道上呈九 十度转弯,然后轨道舱与返回舱 分离,轨道舱继续在轨道上进行 对地观测,返回舱再转九十度, 正好与原来的飞行方向相反喷气, 起到减速的作用。
到距地面10km时,飞 船抛出引导伞和减速伞, 24s后,主降伞打开,使飞 船速度减到10m/s左右。当 离地面1.2m时, 反推火箭 点火工作,进一步减速, 确保飞船安全着陆。

神舟飞船资料

神舟飞船资料

一、1999年11月20日发射的神舟一号到2002年12月30日发射的神州四号都是不载人的无人实验飞船。

二、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

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员单人单天飞行。

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神州五号于2003年10月15日9时00分发射,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当杨利伟经过21小时28分钟的太空行程返回陆地后,迈出舱门面对欢呼人群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三、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6日20时33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四、神舟七号: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五、神舟八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这一次也是无人飞船,神州八号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六、神舟九号:航天员“开”飞船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返回时间: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九号之前的载人航天,从发射到返回都采用自动控制,不需要人手动干预,而“神舟九号”进行的是人控交会对接。

如果说以前是航天员“坐飞船”的话,神九的航天员就是在“开飞船”了。

航天员要掌握飞船姿态和轨道的控制权,就如同开车,既要控制方向,又要控制速度。

七、神舟十号:从“试运行”到“正常运营”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返回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八、神舟十一号:至今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返回时间:2016年11月18日下午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轨飞行32天,并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打下基础。

我国神州飞船发展史

我国神州飞船发展史

我国神州飞船发展史神州飞船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器,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2002年):研制建设中国国家航天局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神州系列航天器的研制工作。

首先研制成功了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并于1999年11月20日成功发射。

这次发射成功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基础,为后续的人类载人航天活动做出了准备。

1999年末,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神州五号”载人航天器研制工作。

2003年,中国成功完成了“神州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梦想。

这一成果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中国神州飞船在成功发射“神州五号”之后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2005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邵伟飞驾驶飞船进行了5天的载人飞行,成功迈出了航天飞行新的一步。

2008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州七号”,罗峰、浩克和张旭三名航天员完成了一次宇航员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峰。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发展深空探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深空探测阶段。

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并拍摄了中国第一张登月背面的高清图片。

之后,中国继续实施探月计划,相继发射“嫦娥四号”、“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勘测和采样返回等多项技术难关。

2021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将货物成功送往天和空间站。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空间站的正式建设,未来将持续进行多项深空探测任务,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

每一次中国神州飞船的发射都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中国航天员在完成空间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未来,中国将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

神州五号

神州五号

1基本信息编辑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v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2003年10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详细介绍“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中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

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在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00秒,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 mm,总重7840 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

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神五时表编辑2003年10月15日5时2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在此地亲切会见了首飞梯队的3名航天员。

执行首飞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表示,要聚精会神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2003年10月15日5时30分,身着银灰色太空服的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

此前,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公开亮相。

他,杨利伟。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杨利伟表示有信心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 , 不仅振奋民族精神 ,激励广大学生发奋学习, 勇攀高峰 , 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良好契机. "神舟飞船”的发射和运行涉及到许多的物理学知识, 而一般的物理课本中对此阐述不够或内容比较分散, 本文就相关知识点作了整理和概括, 并进行适当地阐述 ,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神舟系列的发展历史:神舟一号样品飞船发射:1999年11月20日;返回:1999年11月21日。

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

神舟二号正样飞船发射:2001年1月10日;返回:2001年1月16日。

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

神舟三号模拟载人发射:2002年3月25日;返回:2002年4月1日。

飞船上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为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基础。

神舟四号救生模式发射:2002年12月30日;返回:2003年1月5日。

8种救生模式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发射:2003年10月15日;返回:2003年10月16日;航天员:杨利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发射:2005年10月12日;返回:2005年10月16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在绕地球飞行76圈后返回,实现多人多天飞行。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发射:2008年9月25日;返回:2008年9月28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中国人的第一次舱外活动进行了19分35秒。

神舟八号空间交会发射:2011年11月1日;返回:2011年11月17日。

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神舟九号人控对接发射:2012年6月16日;返回:2012年6月29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简介“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神舟五号飞船介绍

神舟五号飞船介绍

1、飞船组成:“三舱一段”式——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

2、质量:7.790吨。

3、长度:8.860米。

(说明:若包括运载火箭〈“长征”二号〉,它们的总质量约为479.8吨,长度约为58.3米。

)点火遥控距离:1500米。

4、周期:90分钟。

5、轨道:近地圆轨道。

高度343公里,轨道倾角42.5度。

(说明:入轨初期是椭圆形轨道,近地点高度:200公里左右,远地点高度:340公里。

)6、稳定飞行时间:21小时(绕地球14圈)。

7、定轨手段:船载GPS、激光反射器、无线电应答机。

8、回收入大气层的高度:80公里。

(说明: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产生摩擦,外表变成一团火球,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电磁屏障。

返回舱距地球约10公里后打开1000多平方米面积的大伞,随后返回舱缓缓下降,抛掉防热底盖。

在接近地面1公里时,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以不大于每秒35米的速度,在预定地区着陆。

)过程简介:飞船和运载火箭在技术厂房按垂直组装和垂直测试的一系列程序完成技术准备工作后,整体垂直运输到脐带塔,并进行最后的功能检查。

一切准备就绪后,火箭一级发动机及4个助推器同时点火。

火箭升空,开始程序转弯,火箭继续飞行,抛逃逸塔,助推器分离,火箭一级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

二级发动机关机,随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

入轨后,飞船捕获地球,建立轨道运行姿态,展开太阳电池帆板并对太阳定向。

飞船入轨一段时间后,地面测控系统提供初始轨道数据,并通过测控站和测控船对飞船注目,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飞行一周约90分种。

当飞船进入海陆测控区时,飞船上的设备开机工作,发射遥测信息,接收遥控信息。

在海陆测控区外,短波通信机工作。

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规定的圈数和完成科学试验任务后返回,在返回前由地面站和测量船发出调姿指令。

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建立返回制动姿态。

飞船制动进入返回轨道,返回舱降低至140公里的高度时,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在降至100公里时,返回舱进入再入姿态调整,约80公里时,返回舱再入稠密大气层,进入黑障区后,通信中断,约40公里高度时,出黑障区,通信恢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是谁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是谁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是谁
---------------------------------------------------------------------- 神舟五号飞船上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神舟五号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

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做任务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州五号登天过程: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升空。

9时31分许,航天员杨利伟报告:“感觉良好。

”10时41分许,飞船开始绕地球飞行第二圈。

11时过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

12时过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太空飞行中的首次休息。

17时26分,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与航天员杨利伟进行天地对话。

杨利伟解开身上的安全带,与地面通话:“请首长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工作,把后续任务完成好,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19时58分,正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员杨利伟与他的父母妻儿进行了天地对话。

他说:“感觉非常好”,“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五号飞船的运行过程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物质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它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
的研究领域或层次,分门别类地研究各个领域或层次的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及其运动
规律,形成各科的系统知识,以此构成整个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以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构成其理论体系。

自然科学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它是一种
社会意识形式,但不同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意识形式。

它所反映的
是关于自然界的物质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真理,具有超民族性、超阶级性和历史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由谁来研究、掌握、运用自然科学,往往带上阶级的烙印。

自然科学
不是社会上层建筑,而是生产力,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通过教育和技术发明等途径可转
入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并入生产过程,成为直接的生产力;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自然科
学的因素在生产力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第一生产力”;自然科学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最终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社会革命,成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人类的科
学活动源于生产实践,自然科学的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同时受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自然科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制约。

用运载火箭发射航天器,不是任何
时候都可以进行,有年份、月份、日期和时刻的选择。

比如,哈雷彗星以76年为周期回归,哈雷彗星探测器应选在其面向太阳的几个连续年份中发射;火星与地球的会合周期为780天,火星探测器应在火星与地球会合前后连续的几个月份中发射;有些航天器必须在某个月内连续的几天中发射;由于工作条件和轨道要求,以及气象的限制,有些航天器必须
在某日内某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内发射。

这种允许航天器发射的时间范围,叫作发射窗口。

神舟五号飞船运行过程时间表:
10月15日09:00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10月15日09:10 “神舟”五号与“长二F“火箭分离
10月15日 09:34 航天员杨利伟向地面报告:“感觉良好”
10月15日 09:45 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0月15日 11:58 神五运行平稳大约1个半小时绕地球飞一圈
10月15日 14:06 航天员杨利伟进行太空飞行中的首次休息
10月15日 17:36 曹刚川与航天员进行“天地对话”
10月15日 19:18 杨利伟在神舟飞船上展示中国国旗
10月16日 00:14 飞行进入第十一圈航天员安然入睡
10月16日 04:19 神五飞行进入第14圈将在预定地区着陆
10月16日 05:04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成功进入返回轨道
10月16日 05:35 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
10月16日06:1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10月16日 06:43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有关神舟五号的一些技术指标
1.长征二号F型火箭,起飞质量为479.8吨,整体高度58.3米。

2.飞船变轨后做圆周运动,此时距地面的高度为343千米。

3.火箭共用21个多小时围绕地球转了14圈,行程60万公里。

大约90分钟就绕地球转一圈。

每转一圈温度相差180℃。

4.火箭起飞时向下掉落的东西是用于火箭的泡沫塑料。

5.神舟五号飞船共有52个发动机,飞船可以做任何方向的运动和转动。

时事政治:
中国是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另两个是美国和俄罗斯。

中国首位航天员是身高1.66米、38岁的杨利伟。

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实验于2021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青海省的酒泉发射中心发射的。

于2021年10月16日早6:43返回,着陆在内蒙古沙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