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区分作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生理性病害

合集下载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准确识别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农作物病害1、真菌性病害真菌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

例如,小麦锈病,在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褐色的锈斑;稻瘟病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会使整个植株枯萎。

这些真菌性病害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和传播。

2、细菌性病害像白菜软腐病,会使白菜的根茎部变软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番茄青枯病则会造成植株突然枯萎,但叶片仍保持绿色。

细菌性病害往往通过雨水、灌溉水和昆虫等途径传播。

3、病毒性病害常见的有烟草花叶病毒病,叶片会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植株生长缓慢、矮化。

病毒性病害一般由昆虫传播,一旦感染,很难根治。

二、常见的农作物虫害1、咀嚼式口器害虫这类害虫直接咬食农作物的叶片、茎秆等部位。

比如蝗虫,会大量啃食庄稼;玉米螟幼虫则会钻进玉米茎秆内部,导致植株折断。

2、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们通过细长的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像蚜虫,会使叶片卷曲、发黄;白粉虱不仅会危害叶片,还会传播病毒。

3、地下害虫常见的有蝼蛄、蛴螬等,它们在土壤中活动,咬食农作物的根系,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三、病虫害的识别方法1、观察症状仔细查看农作物的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注意有无斑点、腐烂、变色、畸形等异常现象。

2、检查害虫形态对于虫害,可以通过捕捉害虫或观察其留下的痕迹,如粪便、蜕皮等来判断害虫的种类。

3、了解发生规律不同的病虫害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有所不同。

掌握其发生规律,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

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预防病虫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虫害的积累。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物理防治(1)人工捕捉: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容易发现的害虫,可以进行人工捕捉。

蔬菜真菌、细菌、病毒、生理性病害如何区分和防治

蔬菜真菌、细菌、病毒、生理性病害如何区分和防治

蔬菜真菌、细菌、病毒、生理性病害如何区分和防治温馨提示农药肥料真假查询,请点开“服务”在农药查询或肥料查询中进行真菌性病害: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无臭味。

常见真菌性病害推荐用药:1,霜霉病识别口诀:叶片呈现水浸斑,扩大后受叶脉限。

病斑多角淡褐色,后期病斑汇成片。

潮湿叶背黑霉连,严重全叶干枯完。

植物霜霉病图片霜霉病防治常用药剂:展康霜霉病专用,丙森·嘧菌酯,丙森·霜脲氰,井冈·嘧菌酯,代森联·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吡唑代森联,唑醚·代森联,唑醚·丙森锌,烯酰·吡唑酯,烯酰·中生,烯酰·丙森锌,烯酰·嘧菌酯,烯酰·霜脲氰,烯酰·氰霜唑等。

2,白粉病识别口诀正反叶面白粉点,扩大成圆白粉斑。

温暖高湿连成片,很象叶面撒了面。

后期严重生黑点,叶片易脆功能完。

白粉病防治常用药剂:展康白粉病专用,丙唑·戊唑醇,丙森·嘧菌酯,丙环·咪鲜胺,中生·醚菌酯,乙醚粉·醚菌酯,唑醚·乙醚粉,唑醚·戊唑醇,戊唑·醚菌酯等。

3,炭疽病识别口诀:病斑初为水渍点,渐变褐色形近圆。

病斑中间灰色斑,其上轮生黑色点。

果实病斑有凹陷,形状不定近似圆。

同心轮纹有黑点,潮湿易黏红色显。

病部干时缩似膜,膜状常常易裂破。

植物炭疽病图片炭疽病防治常用药剂:展康灰霉病专用,丙森·咪鲜胺,丙环·咪鲜胺,二氰·吡唑酯,吡唑醚菌酯·溴菌清,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咪鲜·多菌灵,咪鲜·甲硫灵,唑醚·代森联,唑醚·咪鲜胺等。

4、灰霉病识别口诀:病害多自残花染,青果多从果蒂烂。

叶片发病时叶尖,向内扩展V形斑。

密生灰霉病斑面,茎秆染病轮纹斑。

农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分类

农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分类

农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分类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民们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合理地进行病害的识别与分类,能够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护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分类进行探讨。

一、病害的识别病害的识别是农作物病虫害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准确地判断出病害类型,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观察病征农民在田间巡视时,需要仔细观察作物植株的叶片、茎秆和果实等部位是否出现病征,如叶片变黄、枯萎,果实变软腐烂等。

这些病征往往是病害发生的表现,通过观察这些病征可以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

2. 进行病原检测为了更准确地判断病害类型,可以通过病原检测来确认。

农民可以将疑似感染的植株或病斑样品送到农业技术服务站或植物保护研究所等专业机构,进行病原鉴定,明确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

二、病害的分类农作物的病虫害众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其进行细致的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

1. 按病害性质分类根据病害引起的损害特点,可以将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性病害等不同类型。

这种分类方式对于病害的控制非常实用,因为每种病害所需的防治措施和方法各不相同。

2. 按感染部位分类根据病害感染的部位,可以将病害分为根部病害、茎秆病害、叶片病害、果实病害等不同类型。

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农民更直观地了解病虫害在作物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措施。

3. 按作物类型分类不同作物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感染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将病害按照不同的作物类型进行分类,如水稻病害、玉米病害、苹果病害等。

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农民在具体的作物种植中,更有效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4. 按季节分类病虫害的发生与季节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将病害按照发生的季节进行分类,如春季病害、夏季病害、秋季病害等。

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农民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农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分类是农民保护作物的重要一环。

教你区分作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生理性病害

教你区分作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生理性病害

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的简易区别一、生理性病害具有“三性一无”特点:1、突发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

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2、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类似的症状;3、散发性: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4、无病征: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二、传染性病害具有“三性一有”特点:1、循序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田间可同时见到各个时期的病斑;2、局限性:田块里有一个发病中心,即一块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叶,然后向四周扩展蔓延,病健株会交错出现,离发病中心较远的植株病情有减轻现象,相邻病株间的病情也会存在着差异;3、点发性: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4、有病征:除病毒和类菌原体病害外,其它传染性病害都有病征。

如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有脓状物,真菌性病害在病部有锈状物、粉状物、霉状物、棉絮状物等。

当然,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较准确的鉴定结果。

一、各类病害的主要特征(一)真菌性病害: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无臭味。

(二)细菌性病害:1、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而且病斑处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

3、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农作物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受到干扰和破坏,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致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异常,最后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局部或全株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类型
(一)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缺素、旱、涝、冷冻害)。

(二)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分: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以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致的病害等。

(三)根据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分: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以及虫传病害等。

(四)根据植物的发病部位分:根部病害、叶部病害、茎秆病害、花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

(五)根据被害植物的类别分:大田作物病害、经济作物病害、蔬菜病害、果树病害、观赏植物病害、药用植物病害等。

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降低产量:全世界农作物因病害减产:粮食10%、蔬菜40%。

2、降低品质:水稻发生稻瘟病使碎米率增加;甜菜得褐斑病后,含糖量大大减少;小麦患锈病后而面筋减少。

3、产生有毒物质,使人畜中毒:甘薯黑斑病产生有毒物质黑疤酮,病薯喂牛羊而导致气喘和死亡。

4、限制了农作物的栽培:由于一种病害发生在一地区不能栽植。

5、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和贮藏:白菜软腐病。

农作物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农业生产中,病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病害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甚至会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农作物病害的分类和认识,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十分重要。

一、病害的分类1. 真菌病害真菌病害是农作物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们通过孢子传播,感染植物体内并在植物内部生长。

真菌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萎缩、变黄、变褐、变黑等,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常见的真菌病害包括白粉病、黑斑病、锈病、炭疽病等。

2. 细菌病害细菌病害是由细菌感染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通过植物的伤口或气孔进入植物体内。

细菌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腐烂、变色等,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常见的细菌病害包括黑腐病、炭疽病、晚疫病等。

3. 病毒病害病毒病害是由病毒感染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通过昆虫传播或接触感染植物。

病毒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变形、变色、出现斑点等,甚至会导致植株畸形、凋零。

常见的病毒病害包括花叶病毒、黄化病毒、卷叶病毒等。

4. 真菌细菌混合病害真菌细菌混合病害是由真菌和细菌共同感染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通过伤口或气孔进入植物体内。

真菌细菌混合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腐烂、变色等,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常见的真菌细菌混合病害包括软腐病、炭疽病、腐霉病等。

5. 昆虫害昆虫害是由各种昆虫危害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通过啃食、吸食植物汁液、繁殖等方式危害植物。

昆虫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斑点、变形、变色、凋零等,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常见的昆虫害包括蚜虫、螨虫、飞虱、白蚁等。

二、病害的防治针对不同的病害,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 真菌病害的防治真菌病害的防治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药剂喷洒等方式进行。

同时,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也是很重要的。

2. 细菌病害的防治细菌病害的防治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药剂喷洒等方式进行。

同时,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也是很重要的。

3. 病毒病害的防治病毒病害的防治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品种、使用无污染的种子、防止昆虫传播等方式进行。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农作物是人类的重要粮食来源,然而病虫害却常常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了解不同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有助于科学防治,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文将针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分类和介绍其特点。

一、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病害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类型之一。

真菌通过侵入农作物组织中繁殖,造成根部腐烂、叶片凋黄、果实腐烂等症状。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锈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侵害范围广,且难以根除。

二、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病害,也是农作物病害中的一类重要问题。

细菌通过叶片、茎秆等部位的伤口侵入,引起叶片枯萎、茎秆溃烂等病状。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红枯病、炭疽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特点是在潮湿环境下传播迅速,对防治措施要求较高。

三、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病毒通过昆虫、介体等方式传播,使农作物叶片出现黄化、畸形等病状。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花叶病毒病、黄化曲叶病等。

病毒性病害的特点是传播迅速,且防治手段有限。

四、昆虫害昆虫害是农作物破坏最为严重的病虫害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直接损害。

昆虫通过咬取叶片、蛀食果实等方式危害农作物。

常见的昆虫害有蚜虫、螨虫、食叶害虫等。

昆虫害的特点是数量庞大、繁殖迅速,对防治措施要求精细和全面。

五、鸟兽害鸟兽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啄食农作物的果实、坏果、垫果以及破坏作物的茎叶等。

常见的鸟兽害有知更鸟、松鼠、野兔等。

鸟兽害的特点是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需要采取防鸟网、防兽栏等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杂草害杂草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会造成相应的危害。

杂草与农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抑制作物的生长。

常见的杂草有苦草、马齿苋、稗草等。

杂草害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繁殖力强,对农田的管理要求严格。

总结起来,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每一类病虫害都有其特点和传播方式。

了解这些特点和传播方式,有助于农民科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与特点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与特点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与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与特点,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照病原体分类(1)真菌性病害:真菌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例如,小麦锈病、玉米黑粉病等。

真菌性病害通常在病部产生霉状物、粉状物或颗粒状物等。

(2)细菌性病害:如白菜软腐病、水稻白叶枯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病部往往有菌脓溢出,有恶臭味。

(3)病毒性病害:如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等。

病毒性病害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常见的有叶片变色、畸形、坏死等。

(4)线虫病害:线虫寄生在农作物根部,引起根部肿大、腐烂等症状,如大豆胞囊线虫病。

2、按照寄主植物分类(1)粮食作物病虫害: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上发生的病虫害,如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螟等。

(2)经济作物病虫害:如棉花的棉铃虫、黄萎病;油菜的菌核病;花生的叶斑病等。

(3)蔬菜病虫害:各种蔬菜上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如番茄的灰霉病、黄瓜的霜霉病、菜青虫等。

(4)果树病虫害:苹果树的腐烂病、柑橘的黄龙病、桃树的蚜虫等。

3、按照危害部位分类(1)根部病虫害:主要危害农作物的根部,影响根系的吸收和生长,如根结线虫、根腐病等。

(2)茎部病虫害:危害农作物的茎部,导致茎部腐烂、折断等,如玉米茎腐病、水稻纹枯病。

(3)叶部病虫害:在叶片上形成病斑、变色、卷曲等症状,如小麦白粉病、蝗虫等。

(4)花果病虫害:影响农作物的花和果实的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如苹果的炭疽病、梨小食心虫等。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特点1、普遍性农作物病虫害在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几乎没有不受病虫害影响的农作物。

2、多样性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农作物可能会受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侵害,而且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也可能会遭受不同的病虫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各类病害的主要特征
(一)真菌性病害:
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无臭味。

(二)细菌性病害:
1、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而且病斑处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

3、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
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1、花叶病毒,叶片皱缩,黄绿相间,金黄易凹,深绿易凸,无病叶平展,叶眉扇形。

2、厥叶型,叶片细长,叶脉上冲,呈线状。

3、卷叶型,叶片扭曲,向水弯曲。

4、条斑型,在西红柿要成熟果实上,出现青白色,渐变铁锈色,不易着色,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

辣椒果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部位出现短的褐色条纹。

(四)生理性病害:
属非生物病害,不具传染性。

一般上午低于20℃,开花结果作物不能正常开花授粉,易出空洞果、畸形果,及落花落果。

下午3时至半夜温度低于16℃,养
份不易转化积累在叶生上和花芽上,造成叶片黑厚而小浓绿、易化瓜落果,形成花打顶、瓜打顶、自封顶。

下半夜温度低于10℃,易低温受阻,叶易老化、干枯。

茄果蔬菜缺素症:作物龙头弯曲,自封顶很容易是缺硼。

开花不结实也是缺硼。

龙头下新出来的新叶干尖,干边是缺钙。

龙头下新叶是黄叶为缺硫。

龙头下新叶是白叶缺铁。

下部叶片叶全变黄这是缺镁。

下部叶脉绿,叶下垂、叶肉有黄斑这是缺锰。

下部叶肉变黄,叶脉是绿色这是缺锌。

下部叶全绿,黄边是缺钾。

二、如何区别作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
(一)生理性病害“三性一无”
植物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突发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

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

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散发性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

无病征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二)传染性病害“三性一有”
传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因而又称侵染性病害。

循序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程度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田间可同时见到各个时期的病斑。

局限性田块里有一个发病中心,即一块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叶,然后向四周扩展蔓延,病、健株会交错出现,离发病中心较远的植株病情会有减轻现象,相邻病株间的病情也存在着差异。

点发性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

有病征除病毒和类菌原体病害外,其他传染性病害都有病征。

如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有脓状物,真菌性病害在病部有锈状物、粉状物、霉状物、棉絮状物等。

当然,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比较准确不同形状的病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